治疗腮腺炎(痄腮、蛤蟆瘟)验方
- 格式:pdf
- 大小:57.34 KB
- 文档页数:1
『腮腺炎』中药方:病毒性腮腺炎外治主内治辅
中医治疗腮腺炎(主要指,病毒性腮腺炎),以外治为主,内治为辅。
一、内治法
温毒在表: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或有咽红,舌苔薄白或淡黄,质红,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方药:银翘散加减:牛蒡于、荆芥、桔梗、甘草、金银花、连翘各5 克,薄荷、淡豆豉、竹叶各2克,芦根、板蓝根、夏枯草各10克。
水煎服,日1剂。
热毒蕴结:壮热烦躁,头痛,口渴喜饮,面赤目红,腮部漫肿,胀痛,坚硬拒按,咀嚼困难,舌红苔黄,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芩、黄连、连翘、玄参、板蓝根、牛蒡子、僵蚕、升麻、桔梗、夏枯草各5克,生石膏、海藻、金银花、蒲公英各10克。
水煎服,日1剂。
二、外洽法
1.选鲜而多汁的仙人掌1块,剥掉外皮和小刺,捣烂如泥,外敷患处。
中医认为,仙人掌味淡性寒,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2.马齿苋洗净,捣烂如泥,敷于患处。
每日换1次。
3.葱白2根洗净,捣烂如泥,调入30克大黄粉成膏状,敷于患处。
每日换1次。
4.陈醋与去皮的大蒜捣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换敷2—3次,现捣现敷,直至消退为止。
儿童腮腺炎常用中药处方【概要】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还包括少数病例的化脓菌感染等。
本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耳下腮腺肿痛。
中医学曾将此病称为“痄腮”“蛤蟆瘟”等,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在年长儿童还可同时伴发睾丸肿痛。
轻者宜选用疏风清热、清肝消肿法;重者宜采取解毒软坚、消肿止痛法。
若有必要,还可配合外表敷药疗法,则更有助于局部肿痛的消退。
处方1马氏验方【方药与用法】金银花、紫花地丁、浙贝母、炒牛蒡子、玄参各9g,夏枯草、蒲公英、板蓝根各12g,柴胡、薄荷、制僵蚕各5g,升麻、蝉蜕各3g。
上药加水煎2次,分2〜4次口服,每日1剂。
与此同时,宜结合局部中药外敷,如取青黛15g,加入食醋后调敷,每日2〜4次换药。
【功能与主治】清热疏风,解毒消肿;主治儿童腮腺炎。
处方2黄氏解毒汤【方药与用法】连翘、金银花、防风、黄芩、甘草、荆芥、淡竹叶、夏枯草、大青叶各10〜13g。
上药加水煎2次取汁260ml,分成3次口服,每日1剂;对4〜8岁的患儿,宜取低剂量,8岁以上的患儿须取高剂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退肿;主治儿童腮腺炎,用药治疗越早越好。
处方3黄僵腮腺炎验方【方药与用法】黄连、僵蚕、大黄各4.5g,金银花12g,蒲公英、连翘各9g,板蓝根、山豆根、黄芩各6g,牛蒡子、马勃、薄荷、桔梗、甘草各3g。
上药加水煎煮,分3〜4次口服,每日1剂。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儿童腮腺炎。
【简释】此方为普济消毒饮加减,拟现方已去柴胡、升麻、陈皮、玄参,另加金银花、蒲公英、山豆根、大黄等。
若同时配合六神丸含化更好。
处方4加减大柴胡汤【方药与用法】柴胡、黄芩、大黄各5〜10g,碧玉散(包)10〜15g;僵蚕、玄参各10g。
上药加水煎取汁300ml,分3次温服,每日1剂。
患儿热甚口渴,宜加生石膏;咽红肿痛,宜加用射干。
有必要时,还可结合采用局部外敷药物治疗。
【功能与主治】疏表清里,解毒消肿;主治儿童腮腺炎。
中医治疗腮腺炎的8大偏方腮腺炎是一种很常见的具有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这个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病毒入侵。
由于腮腺炎对患者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患者确诊后一定要及时治疗。
中医治疗腮腺炎的8大偏方腮腺炎秘方1组方:鲜侧相叶、鸡蛋清各适量。
用法:鲜侧柏叶洗净捣烂,加鸡蛋清调成泥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腮腺炎秘方2组方:板蓝根30克,柴胡6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
腮腺炎秘方3组方:鲜黄花菜根60克,冰糖适量。
用法:上药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腮腺炎秘方4组方:鮮白头翁果20枚,鸡蛋3个。
用法:先将白头翁果煮沸后,再将鸡蛋打人药中,勿搅动,以免蛋散。
蛋熟后捞出,撇出药渣,吃蛋喝汤、微微出汗更佳。
腮腺炎秘方5组方:鲜苦瓜1个,茶叶适量。
用法:苦瓜截断去瓤,放入茶叶,再接合,阴干。
每次用6克,沸水冲泡,当茶饮腮腺炎秘方6组方:绿豆粉50克,甘草15克,绿茶2克用法:前2味料加水500毫升,煮沸4分钟,加人绿茶即可,分3次温服。
急需时用连皮生绿豆粉,开水冲泡,每日服1剂。
腮腺炎秘方7组方:生绿豆60克,白菜心2~3个。
用法:将生绿豆置小锅内煮至将熟时,放人白菜心,再煮约20分钟,取汁顿服。
1日1~2次。
腮腺炎秘方8组方:鸡蛋2个,鲜松叶25克,大青叶20克。
用法:先将鲜松叶、大青叶加水煎至45毫升,再加人鸡蛋清,搅匀装瓶,涂患处,每日3次。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腮腺炎的8大偏方的相关介绍了,希望可以帮到你!腮腺炎对人体的危害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我们在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该疾病的措施,降低腮腺炎的发病率。
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专治脚干裂方
配方:荆芥、红花、防风、大枫子、地骨皮、五加皮、明矾以上每味药各15克
陈醋:二斤
用法:将以上药物浸泡在醋里24小时后,每天将脚泡在药醋里二小时,早晚一次,连泡三天即可。
时间:在大暑季节效果最佳。
专治腮腺炎方
配方:吴芋子9克、大黄9克、黄连9克、胆南腥6克将以上药物共研成粉沫备用;陈醋适量
用法:用适量的陈醋和适量的药粉,将药调和成玉米粒大小的药丸;(如左侧患腮腺炎,将药丸敷在右脚心部,用生白布
包扎;右侧患腮腺炎,敷在左侧;双侧患病敷在双脚心部)时间:早晚各敷用一次
提示:一次最好用五付药共研沫备用。
治腮腺炎的偏方
腮腺炎是8岁以下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传染。
当出现感冒症状后,又出现腮腺肿大,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三个方向肿大,咽部疼痛,张嘴和吃东西都疼痛。
★1.四味绿豆茶
材料:银花、芦根、鱼腥草、绿豆各3〇克,白糖适畺
制法:将前三味加水煎汤,去渣,加入绿豆煮熟,卜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白糖,代茶饮用。
每日一剂。
适应证:腮腺炎初期。
★2.大青叶茶
材料:大青叶15克。
叶研为粗末,放人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每日2剂。
功效:清热去火、凉血解毒。
适应证:腮腺炎中后期。
★3.黄花菜汤
材料:黄花菜20克,精盐少许。
制法:按常法煮汤服食。
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尿、
消肿。
适应证:腮腺炎。
★4.流行性腮腺炎的复方自愈调理法
取用马勃、白僵蚕、甘草、大黄各2克,黄芩、牛蒡子、玄参各5克,蒲公英、生地黄、板蓝根、连翘各10克,
升麻3克。
用水煎给孩子服下,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5剂。
腮腺炎一般1~2周即可痊愈,通过以上食疗偏方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好用又有效,值得采纳。
道家秘传专治腮腺炎奇效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听说过写字治病的吗?这事确实存在。
85岁的周中信先生年轻时从一道士那里学来一写字治病方法,他在几十年临床实践中屡用屡验。
该方法不需任何药物,只要在病者患部写一个字,病痛立即消除。
方法:在患者面部一侧患病部位中间,用毛笔蘸黑墨汁写“虎”字(此字以草书体“虎”字为佳),写后迅速用墨汁将字全部覆盖,并尽可能将红肿的地方全部用墨汁盖上,脸上墨汁干后暂不要洗掉。
过一两个小时或几个小时,红肿即消退。
待病痛解除,再将墨汁洗掉即可。
在写字涂黑时,口中可默念一些字句给旁观者增加神秘感。
其实,不写“虎”字光涂墨就能见效。
中医学认为,墨性味辛平,无毒,入心、肝二经,既可内服,亦可外涂,尤其多用它与其他药配伍使用。
如《韦华园医学六种》所载的“八宝药墨”,即以香墨为主,配以熊胆、冰片、麝香等药,具有清热止血解毒之功,内服可治各种热盛而致的出血、妇女崩漏,外敷可治毒疮疡、痄腮初起。
另一名方“八宝止血药墨”,也是以京墨为主,参以红花、冰片、阿胶、冰糖、麝香、熊胆而成,主治吐血、衄血、大小便血、急怒暴热、骤然吐血等症,效果良好。
近据报载,安徽胡开文徽墨厂继承祖传工艺,用香墨、犀角、麝香、蟾酥、熊胆等24味名贵中药制成“八宝五胆药墨”,具有消炎解毒、活血消肿、开窍醒神、镇惊定喘、防腐收敛诸般功效,既为书林添光彩,又替医界制新药,确为光大传统民族文化之举。
荐方人:广西岑溪县韦齐强来源:《秘验偏方大成》第3469条百姓验证山东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纸房村王庆兴用此偏方治好了他孙子屡治屡犯的腮腺炎。
内蒙古多伦县大河口乡九号信箱赵桢用此秘方治疗小儿腮腺炎5例,均1~3次即愈。
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巴彦查干霍金城用此土方治愈本村一名姑娘的腮腺炎。
这位患者打针吃药都不见效,用本方法不到两个小时消肿止痛,第二天完全好了,未花一分钱。
甘肃岩昌县将台卫生院傅彩霞用此秘方治疗五位患者,4天内均痊愈。
提示:本方经许许多多患者自疗验证,疗效较好,大多数病人得到了缓解或治愈,因此,本方堪称佳效良方。
“痄腮”的治疗,这些偏方一定行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早期病人和隐性患者均为传染源。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物亦可传染。
易感人群为4~15岁的儿童。
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患儿可先有发热、倦怠、肌肉酸痛及结膜炎、咽炎症状,1~2天内出现耳下疼痛,继之腮腺肿大。
通常先起于一侧,1~2天后波及对侧。
肿胀部位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太清楚,有轻度压痛,张口进食时疼痛加剧。
颊内侧腮腺导管口有时可见红肿。
腮腺肿大约4~5天后开始逐渐消退,全病程约 7~12天。
部分患儿仅有颌下腺、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部分患儿可并发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和心肌炎而出现相应症状。
下面介绍几则偏(验)方,仅供参考:1.选鲜而多汁的仙人掌一块,剥掉外皮和小刺,捣烂如泥,敷于患处,外盖纱布,胶布固定,6~8小时或每天换敷1次,一般2~3天就可以。
2.取吴茱萸10克,生大葱12克,川黄连8克,胆南星4克,焙干研细末,加醋调成饼,敷双脚心(涌泉穴),每日1次,起效迅速。
3.取雄黄5克,大黄15克,共研为末,用米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
也可用赤小豆适量研末,食醋调糊外敷,每日1次。
4.视腮腺肿大范围,取鲜豆腐1小块,冰片1克,共同捣烂,敷于患处,纱布包覆同定,每日换药3次,连用3天见效。
5.取鹿角霜、青黛粉各15克,板蓝根10克,冰片5克,白酒(50度)30毫升。
将鹿角霜、板蓝根共研细粉,然后放入冰片、青黛粉混合均匀,用白酒调匀后,涂敷患处,每3小时涂1次。
6.取青黛1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5天。
7.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适量,以水调匀后外敷患处,每日3-4次。
8.鲜蒲公英、鲜七叶一枝花、鲜马齿苋,任选其中一种,捣烂外敷患处,每日3-4次。
9.将去皮大蒜捣成糊状,与陈醋调成糊状后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3次。
『腮腺炎』中药方: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紫花地丁:取新鲜紫花地丁(带根)两根,用水洗净后切碎,用鸡蛋两个搅拌均匀后水煎服,两次即可。
如无鲜品可用干品代替,用量酌减,先以温水浸泡至软后切碎。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能兼清气血之热,解毒散结消肿。
用之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既经济实惠,又有显著的疗效。
仙人掌泥:每次取新鲜仙人掌一块,去刺,洗净后捣泥或切成薄片,贴敷患处,每日两次。
胡椒膏:胡椒粉一克,面粉10克,用温水共调成糊状或者膏状,涂于纱布上,敷于患处。
每日换药一次,2~3日即可痊愈。
连黄糊:连翘粉、大黄粉各60克,用黄酒调成糊状,然后取适量敷于患处。
牛黄解毒片:将牛黄解毒片研成细末后,用米醋调成稀糊状。
将调好的药膏敷于患处,在药膏的上面覆盖一层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一次,一般治疗3~5天后,即可见效。
如意金黄散:如意金黄散以醋或茶水调,外敷患处,每日1~2次。
跌打丸:取跌打丸两粒,六神丸10粒,米醋适量。
先将跌打丸和六神丸一起研成细末,再用米醋将其调成糊状,将药糊敷于患处,然后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一次,一般用药3~5天即可见效。
冰硼散:取本品3克,用少量冷开水拌湿后,敷于腮腺肿胀处,包扎固定,2~3日换药一次。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痄腮目的:探讨中药辨证、并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痄腮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43例小儿痄腮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分别给予中藥内服外敷治疗。
内服:银翘散加板蓝根、夏枯草、海藻、昆布为主,以疏风、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并发睾丸炎者加龙胆草、橘核、延胡索等药,以清热泻火、疏肝散结。
外敷:青黛、仙人掌或蒲公英、苦矾等为主,捣如糊状,外敷患处,以消肿散结止痛。
以上二法配合,共收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之功。
结果: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痄腮及其并发症效果显著,总有效率100%。
结论:应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痄腮及其并发症疗效显著。
标签: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痄腮;并发症“痄腮”,中医又称“蛤蟆瘟”,即现代医学之“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见。
学龄期儿童发病率高,成年男性或较大儿童可并发睾丸炎,小儿偶可并发脑膜脑炎。
患过一次后,很少再发,预后多较良好。
临床常见症以发病急,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其特征,常伴有怕冷、发热、轻度全身不适及咀嚼不便等症状,个别病例可因温毒内陷而出现头痛、呕吐、惊厥、昏迷等脑膜脑炎症状。
目前西医治疗方面,除预防性疫苗注射外,对已发病例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笔者于2005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中药辨证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小儿痄腮及其并发症4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5岁11例,6~11岁25例,12~14岁7例;病程最长7 d,最短3 d;双侧痄腮者29例,单侧痄腮者14例。
其共同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病急、发热,怕冷、一侧或双侧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肿块边缘不清楚,触之有压痛及弹性感,张口不利,咀嚼疼痛。
1.2 治疗方法1.2.1中药内服采用以银翘散加板蓝根、夏枯草为主。
方药组成:金银花10 g、连翘10 g、蒲公英15 g、桔梗6 g、大青叶15 g、板蓝根15 g、夏枯草15 g、牛蒡子8 g、甘草3 g。
『腮腺炎』中药方:腮腺炎中医疗法大全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
本病亦可累及其他腺体、神经系统及心脏。
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炎、睾丸炎和卵巢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
好发于年长儿,两岁以下小儿发病者少见。
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在一次感染后,包括隐性感染在内,均可获得终身免疫,不再感染第二次。
中医学以其突然发生耳下腮部漫肿疼痛,故名“痄腮”,又称“搭腮肿”。
适宜技术1.针刺疗法(1)体针:主穴:翳风、颊车、合谷、外关、关冲。
随证加减:温毒郁表加风池、少商;热毒壅盛加商阳、曲池、大椎;睾丸肿痛加太冲、曲泉;惊厥神昏加人中、十宣;脘腹疼痛加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用泻法,强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点刺放血。
(2)体针加敷贴:取穴:主穴:合谷、翳风、角孙。
配穴:颊车、曲池。
治法:一般只取主穴,配穴据症情酌加。
先刺患侧(或严重一侧)穴,再刺对侧;先刺手部穴位,再刺头面部。
快速进针,迅速捻转结合小提插运针十余下,强刺激不留针。
针后,于患部贴敷捣烂成泥状的鲜蛇莓(全草)或仙人掌,上复衬以油纸或塑料薄膜之敷料,并用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次,连敷1~4次。
2.电针疗法取穴:主穴:阿是穴、合谷、角孙、少商。
配穴:曲池、内关。
阿是穴位置:患侧耳垂后下方,即肿大的腮腺上缘。
治法:仅取主穴,高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先针阿是穴:由肿大腮腺上缘,针呈45度角向中心斜刺,深约1~1.5寸;继针合谷(患侧),得气后,两穴接通克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100~120次/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留针10~15分钟。
取针后,双侧少商用三棱针刺血,每穴3~5滴。
角孙强刺激不留针,曲池、内关与之同。
每日一次,重者两次。
3.皮肤针取穴:主穴:手三里、温溜。
配穴:颈椎1~5、阿是穴。
治法:主穴指手阳明经线手三里至温溜段,用七星针由上而下以中刺激手法循经叩刺3~5遍。
中西医结合中国民间疗法
CHINA S NATUROPATHY,Feb.2019,Vol.27 No.3上,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由患者主观
评定。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4],根据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积
分改善情况评定,每项症状分为0~3分,分别表示无、
轻、中、重。
显效:积分减少>75%;有效:30%≤积分减
少≤75%;无效:积分减少<30%[4]。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
据,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
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χ2=3.906 3,P=0.048 1<0.05)。
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20 12 7 1 95.00▲
对照组20 5 8 7 65.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比较 治疗
前,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Lysholm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
善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
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分,x±s)
组别例数
Lysholm膝关节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
VAS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20 43.5±9.7 71.6±5.4△▲4.1±0.6 2.1±0.4△▲
对照组20 42.8±10.6 63.7±4.9△4.0±0.8 2.8±0.6△
t值0.217 9 4.845 2 0.447 2 4.341 2
P值0.828 7 0.000 0 0.657 3 0.000 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关节软骨由细胞、基质、结缔组织组成,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激素改变,加之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膝关节软骨营养供给、应力平衡破坏,可引起膝关节软骨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疼痛、肿胀,影响膝关节功能。
玻璃酸钠主要成分为透明质酸,由大分子糖胺聚糖组成,生理状态下存在于患者膝关节软骨及关节液中,维持膝关节腔内酸碱平衡,为膝关节软骨提供营养,参与新陈代谢,同时具有吸收应力、润滑、减轻震荡等作用。
KOA患者透明质酸水平显著下降,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可补充透明质酸,维持正常膝关节软骨生理功能,进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中医将KOA归于“骨痹”“痹证”等范畴,认为该病由外感风寒、气血阻滞引起,其中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病发生之本,湿邪为本病发生之标[5]。
束悗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通过按压特定穴位,抑制血流循环,再突然开放,形成“按之则热气至”的效果,达到改善气血阻滞的效果。
本研究通过束悗治疗后注射玻璃酸钠,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和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P<0.05),提高患者长期疗效。
参考文献
[1]张董喆.自拟外洗方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5):1226-1227.[2]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93-796.
[3]林璐璐,孙宁,王雪蕊,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用评价量表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2):135-139.[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5-119.
[5]庄松强,庄开赞,张露敏,等.针刺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针刺研究,2018,43(5):326-329.(收稿日期:2018-03-20)
单方验法
治疗腮腺炎(痄腮、蛤蟆瘟)验方
甄生联,甄淑媛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甄生联诊所,内蒙古巴彦淖尔015300)
1.活蝌蚪500g,冰片50g。
将上药放入瓶内密封3~4d,蝌蚪即化为水,再用纱布滤过去渣,可加适量防腐剂,涂擦患处,每日3~4次,连涂2~3d。
2.取新鲜蚯蚓5~6条,去其脏泥(勿用水洗),置于碗中,加等量的白糖搅拌,约半个小时后,即成糊状,用纱布蘸取贴敷患处。
每3~4h换药1次,换药前,用生理盐水洗净患处(夜间可不换药)。
3.新鲜仙人掌捣烂,敷腮肿局部,每日1次。
4.取鲜草水红花根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
(收稿日期:2018-05-15)
1
7中国民间疗法2019年2月第27卷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