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胶粘剂—2014年度行业调查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5.05 KB
- 文档页数:2
聚氨酯胶粘剂开题报告
一、报告标题:聚氨酯胶粘剂及应用研究
二、报告目的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聚氨酯胶粘剂,分析其结构、性能及应用前景。
三、报告材料
1.聚氨酯胶粘剂的原理与结构
2.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及优缺点
3.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前景
4.报告总结
四、报告内容
1.聚氨酯胶粘剂的原理与结构
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多种成分结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份是
聚氨酯树脂。
该产品经过特殊加工制备而成,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抗化
学腐蚀性、柔韧性、防潮性、耐低温性等特性,能够满足各种粘接应用的
要求。
聚氨酯胶粘剂的结构是由聚氨酯树脂、添加剂、活性脂肪酸氧化物、防腐剂和助剂组成的复合物,其具有较低的可挥发性、良好的机械强度、
耐低温性、耐水性和耐老化性能。
2.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及优缺点。
2014年精细化工胶粘剂和胶粘带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8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3)1、行业主管部门 (3)2、行业监管体制 (4)3、产业政策和主要法律法规 (4)二、行业概况 (5)三、行业产业链情况 (6)四、行业市场规模 (10)五、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3)六、主要风险 (16)1、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的需求端波动风险 (16)2、上游行业的原材料供给变动风险 (17)3、国外知名企业竞争压力所带来的行业风险 (17)七、行业主要企业 (18)一、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1、行业主管部门胶粘剂和胶粘带行业是完全竞争行业,原隶属化工部直属管理,国家机构改革后,由国家发改委承担行业宏观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制订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
本行业的自律管理团体为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
该行业协会前身中国胶粘剂工业协会于1987年9月在北京成立,是中国胶粘剂及密封剂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自愿联合组成的全国性专业性的行业组织。
协会由压敏胶及制品分会、聚合物乳液胶粘剂专业委员会、橡胶型胶粘剂专业委员会、聚氨酯胶粘剂专业委员会、热熔胶粘剂专业委员会、工程用胶专业委员会和建筑胶粘剂专业委员会等六个专业委员会组成。
协会主要负责收集、统计、分析、发布本行业的生产、经营、科研开发和进出口等各方面的运行数据和信息;研究行业发展态势,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组织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合作;制订和修订产品质量标准,推进行业产品质量;组织科技创新和产品创优等活动,参与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协助维护企业和行业的合法权益。
2012年3月15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民政部批准协会更名为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
1.国外研究进展国外对聚氨酯的研究较早。
20 世纪 40 年代,德国的拜耳就建成了聚氨酯试验车间, 美国、英国于20 世纪 5 0 年代相继开始了工业化, 20 世纪 60 年代杜邦公司首次工业化生产了水性聚氨酯, 20 世纪 70年代以来德国对水性聚氨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对自乳化稳定机理及相转变过程进行了描述与解释。
20 世纪 80 年代后 , 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开始生产和应用聚氨酯。
由于合成技术的发展和性能的不断改进, 使水性聚氨酯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涉及的领域涵盖皮革、纸张、纺织、涂料、胶黏剂等。
进入 21 世纪后, 聚氨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特别是世界范围内日益高涨的环保要求, 更加快了水性聚氨酯工业的发展步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聚氨酯产品在汽车涂料、胶黏剂等领域已接近或达到溶剂型产品水平, 原料生产实现了规模化, 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等聚氨酯基本原料的先进生产技术只掌握在少数几家跨国公司( 如BASF, Bayer, H untsman,DuPONT 等)手中,他们在世界各地建立了特大规模(10万t/a以上)的生产装置,这对中国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的原料企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威胁。
国外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胶黏剂产品 , 且品种多、产量大。
例如 : 拜耳公司U53 , U 54 等系列产品; 日本大日本油墨公司的H ydr an H W 及 AP 系列; 日本公司的聚氨酯乳液CV C36 及水性乙烯基聚氨酯胶黏剂 CU 系列等 [ 5] 。
这些胶黏剂一般都具有较好的初黏性、耐水性、耐温性。
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压力迫使一些传统产品逐渐淡出市场, 而代之以水性、高固含量、粉末产品等。
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以其独特的优异性能, 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需求量正以 16% ~ 30% 的速度增长, 是其他胶黏剂产品增长速度的 2 倍以上, 并且向着高性能、功能化和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方向发展。
聚氨酯胶粘剂型式检验报告
本次聚氨酯胶粘剂型式检验报告旨在评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经过多次测试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外观检验:经检验,样品表面平整、干燥无裂纹,无明显灰尘和异物。
2. 粘度测试:样品的粘度符合规定要求。
3. 固含量:经加热干燥后,固含量符合规定要求。
4. 粘接强度:样品在标准条件下接头强度符合规定要求。
5. 耐剪切性:样品在标准条件下的耐剪切性符合规定要求。
6. 耐水性:样品在液态水中、沸腾水中的耐水性符合规定要求。
7. 耐热性: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耐热性符合规定要求。
综上所述,本次聚氨酯胶粘剂型式检验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产品性能和质量均达到预期目标。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概述学号:**********姓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概述摘要: 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日趋完善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深化,环保型胶粘剂将成为未来胶粘剂市场的主流。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作为一类高性能的水性胶粘剂在很多场合已经能够逐步代替溶剂型胶粘剂。
本文介绍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分类、改性方法、应用方面。
最后对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制备;改性;应用一、前言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工业、农业、交通、医疗、国防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胶粘剂。
我国胶粘剂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进入90年代后,胶粘剂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胶粘剂已成为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聚氨酯胶粘剂因其主体树脂中含有大量极性基团和活性反应基团,可对多种基材(如金属、塑料、木材、橡胶、织物、玻璃等)有良好的粘接性;其合成原料和助剂种类繁多,所制得的树脂组成、结构和胶粘剂配方变化范围大,相应地其性能变化范围也大,胶膜可从热塑性到热固性,从柔软的弹性体到坚硬的塑料,能满足不同基材粘接和使用条件的要求。
特别是聚氨酯胶粘剂还有一些特殊的优点,如极好的耐寒性、耐油性、耐磨性、韧性等,因此国内外发展很快,已大量应用于制鞋、复合包装、织物复合、人造板、木材加工、建筑、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广泛的通用粘接。
目前聚氨酯胶粘剂仍以溶剂型为主,有机溶剂易燃易爆、易挥发、气味大、使用时造成空气污染,具有一定的毒性。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强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立法,限制有机溶剂用量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欧洲对胶粘剂VOC 限量即将规定到35 g/L,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欧盟EU901/128 以及德国BgVV 都明确提出用于食品、药品包装的胶粘剂等,只要含非规定的化学品一律禁止使用。
因此发达国家使用溶剂型胶粘剂复合包装的比例已从10年前的80%降到目前的30%。
所以,聚氨酯胶粘剂从溶剂型向水性化转变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
2014年聚氨酯PU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9月目录一、行业概述 (4)二、聚氨酯原料 (6)1、异氰酸酯 (6)(1)MDI (7)(2)TDI (8)(3)MDI与TDI的对比 (8)2、多元醇 (9)(1)聚酯多元醇 (9)(2)聚醚多元醇 (10)3、助剂或辅料 (11)(1)扩链剂 (11)(2)催化剂 (12)(3)色浆 (12)(4)发泡剂 (12)(5)匀泡剂 (13)(6)光稳定剂 (13)(7)抗氧剂 (13)(8)水解稳定剂 (14)(9)阻燃剂 (14)(10)脱模剂 (14)三、聚氨酯制品 (14)1、硬泡 (16)2、软泡 (17)3、弹性体 (17)4、涂料 (18)5、浆料 (19)(1)合成革 (19)(2)人造革 (19)6、胶粘剂 (20)7、密封剂 (21)8、氨纶 (21)9、鞋底原液 (22)四、行业监管体制和政策 (22)1、行业监管体制 (22)2、行业相关政策 (23)五、行业规模 (26)1、家具行业 (28)2、建筑行业 (28)3、制鞋、制革行业 (29)4、交通运输行业 (30)5、家电行业 (31)6、体育行业 (32)7、其他 (33)六、主要风险 (33)1、政策风险 (33)2、业务风险 (34)3、市场风险 (34)4、行业规范成本风险 (34)5、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35)6、不可预测随机事件风险 (35)七、行业发展空间 (36)一、行业概述聚氨酯(简称“PU”)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
聚氨酯可通过改变原料的种类和化学结构、规格指标、配方比例制造出具有各种性能的不同制品,是各种高分子材料中唯一一种在塑料、橡胶、泡沫、纤维、涂料、胶粘剂和功能高分子七大领域均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有机合成材料,已成为当前高分子材料中品种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特种有机合成材料。
1937年德国Otto Bayer教授和他的同事在德国勒沃库森的I.G.Farben实验室首先发现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台物进行加聚反应可制得聚氨酯,并以此为基础进入工业化应用,英美等国1945~1947年从德国获得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技术于1950年相继开始工业化。
生产聚氨酯胶粘剂的环评报告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常用的工业粘合剂,广泛用于建筑、汽车、家具等行业。
然而,其生产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编写一份生产聚氨酯胶粘剂的环评报告至关重要。
一、项目概况:该项目拟在某地建设一座聚氨酯胶粘剂生产基地。
项目规模为年产10万吨聚氨酯胶粘剂。
项目包括原料储存、生产车间、排放处理设施等。
二、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生产聚氨酯胶粘剂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
为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项目将采用封闭式生产工艺和高效除尘设施,能有效控制VOCs的排放浓度和总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2.水环境影响:项目生产过程中,废水将进行处理后排放。
废水处理设施采用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聚氨酯胶粘剂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噪声影响:项目将使用声屏障、隔音罩等设施,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证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4.固体废物处理:项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固体物,包括废弃聚氨酯胶粘剂、废弃包装材料等。
这些废弃物将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5.资源利用:项目将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原料消耗,并且废料回用率将达到90%以上,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
三、环境监测:项目建成后,将设立环境监测站点,进行大气、水、噪声等环境的定期监测,并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监测数据将按要求向环保部门和公众公开,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环境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四、应急预案:项目将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泄漏等各种情况的处置程序,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和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影响。
通过以上环境影响评价和控制措施,项目将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环保设施和监测体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建设。
聚的胶粘剂。
聚氨酯胶粘剂分为多异氰酸酯和聚氨酯两大类。
聚氨酯胶粘剂应用到包装印刷制品上,其工艺的经济性、安全性、对环境的无污染性等优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随着全世界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聚氨酯胶粘剂应用到包装印刷制品上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环保型的聚氨酯胶粘剂在包装印刷行业中迅速发展。
一、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中高档胶粘剂,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耐冲击性、耐化学品性、耐磨性,最重要的是它的耐低温性。
对多种材料有吸附和化学粘合作用,不仅可粘接多孔材料,也可粘接表面光洁材料,用途十分广泛。
聚氨酯胶粘剂粘结力强,大多数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中不含N C O 基团,但存在氨酯键、脲键、醚键、离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NCO)文/洪欣如水10,异丙醇5.5,碳酸钙5,流平剂0.5,成膜剂0.5,增稠剂0.5(此处的数据都为质量分数(%))。
刮样图片如图:从左到右的油墨刮样使用的P P C 型聚氨酯乳液的硬段含量分别为30/35/40/45。
图 不同硬段含量的P P C 型聚氨酯乳液制成的水性油墨刮样效果图由表3数据表明,随着P P C 型聚氨酯体系硬段含量的增加,合成的水性油墨墨膜的光泽度稍有下降,主要原因是随着体系中硬段含量的增加,乳液粒径随之增大,造成表面效果慢慢变差,所以光泽度有轻微下降。
P P C 多元醇本身耐水解性能很好,因此水性油墨的耐水性没有出现异常,干燥速度变化不大;由于四种乳液固含量一样,溶剂的挥发与乳胶堆积成膜方式一样,因此干燥速度快慢差距不明显。
而平滑度先变差后变好,这里可能和油墨配方、刮样条件有关系,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三、结论将P P C 水性聚氨酯应用于水性油墨的制备,得到水性油墨的耐水性、耐醇性和耐碱性都能满足印刷适性要求,解决了水性油墨耐水性差这一难题。
P P C 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中和度、D M P A 及硬段含量对P P C 型水性聚氨酯油墨性能的影响具体如下:①当P P C -P U D 乳液的中和度从70%增加到110%时,随着中和度的增加,水性聚氨酯油墨墨膜的光泽度逐渐降低,耐水性均无异常;油墨干燥速度更快,细度先变小,后变大;油墨墨膜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聚氨酯胶粘剂—2014年度行业调查报告聚氨酯胶粘剂2014年度行业十大品牌排名详情:
1、有行·鲨鱼(行业首家挂牌上市企业)。
鲨鱼股份成立于1996年,旗下拥有聚氨酯胶粘剂、拼板胶、白乳胶等一系列胶粘剂产品。
其产品品质出众,特别是在聚氨酯胶粘剂领域销量遥遥领先,因此是聚氨酯胶粘剂最强力的竞争者。
2、汉高。
1876年9月26日创建于亚琛,为世界著名的胶粘剂公司,在此次聚氨酯胶粘剂质量排名中位居第二。
3、康达
4、波士
5、汉司
6、高盟
7、三联
8、富乐
9、烁得
10、力合
聚氨酯胶粘剂冬季使用注意事项:
1、库存产品按照先进先出使用原则,每批次订购的胶水使用库存周期不超过1个半月;
2、环境温度低于5度以下,胶水建议储存在25—30度库房,不要打开胶桶,确保桶内粘合剂成份保持一致;
3、确定胶体初固后卸压(建议加压时间不少于4-6小时),避免出现泄压后板材自身的应力反弹导致开胶;
4、卸压之后,应将粘合好的成品放置至少1天,方可进行下一步加工;
5、如出现胶水凝固现象,建议给胶水加温,加温方式可以是直接放在温房里或是直接给胶桶加温,比如用取暖器或是小太阳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