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38.92 KB
- 文档页数:4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首先,瓦斯含量高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煤矿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一定爆炸性的气体,当矿井中瓦斯含量超过爆炸下限(5%)并达到爆炸上限(15%)时,遇到明火或高温物体即可引发爆炸。
因此,一旦矿井中的瓦斯含量超标,瓦斯爆炸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其次,瓦斯渗透性好也是煤矿瓦斯爆炸的重要因素。
矿井中的煤层常常具有较好的渗透性,瓦斯可以通过裂缝和孔隙逸出到矿井中,并与氧气相混合形成爆炸气体。
一旦瓦斯逸出到空气中,并遇到明火或高温物体,就有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此外,瓦斯涌出量大也是导致煤矿瓦斯爆炸的重要原因。
矿井中瓦斯的涌出量与煤层的含瓦斯性、煤层的断面积、矿井的通风情况等因素有关。
如果矿井的瓦斯涌出量过大,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将很容易超过爆炸上限,从而形成爆炸气体。
煤矿中常见的瓦斯涌出短路也是导致瓦斯涌出量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加强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瓦斯涌出量。
最后,瓦斯扩散速度快也是导致煤矿瓦斯爆炸的关键因素之一、瓦斯是一种轻质气体,具有较快的扩散速度。
一旦矿井中瓦斯泄漏,由于瓦斯的扩散性能,短时间内瓦斯浓度就能扩散到爆炸范围内,从而增加了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针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因,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首先,加强煤矿瓦斯抽放。
加强通风管理,提高矿井的通风能力,及时清理瓦斯积聚区,确保瓦斯能够及时、充分地抽放出来。
其次,严格控制矿井瓦斯涌出量。
采用科学的煤层开采方法,合理控制煤层开采速度和采动工作面的进度,减少煤层的开采厚度,有效降低瓦斯涌出量。
此外,加强瓦斯监测系统建设。
煤矿中应安装完善的瓦斯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矿井中的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等指标,并及时报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最后,加强瓦斯防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例如,煤矿井下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防爆型工具设备等,确保井下的设备和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发火花,避免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任务四 矿井瓦斯爆炸及其防治措施【主要内容】一、瓦斯爆炸的机理二、瓦斯爆炸的效应三、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四、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五、局部积存瓦斯的处理方法六、实训与操作-观察瓦斯爆炸演示,分析瓦斯爆炸的条件和效应。
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如果由于瓦斯爆炸而引起煤尘爆炸,后果更为严重。
例如1942年4月26日辽宁本溪煤矿发生的瓦斯、煤尘爆炸,死1549人,伤146人,成为世界煤矿开采史上最大的伤亡事故。
上世纪中后期以来,由于大型高效扇风机的制成,自动遥测监控装置的使用和采取了瓦斯抽采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已逐渐减少,但是还不能完全杜绝。
所以掌握瓦斯爆炸的原因、规律和防治措施,极为重要。
一、瓦斯爆炸的机理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的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
瓦斯爆炸是瓦斯和氧气组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点燃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其化学反应式为:mol kJ O H CO O CH /6.882222224++=+ (1-4-1)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反应生成热的速度大于散热速度时,则热量积聚,反应物的温度上升,反应速度进一步加快,周围气体体积剧烈膨胀,以声光形式表现出来,最后形成爆炸。
瓦斯爆炸是—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上式只是反应的最终结果。
目前认为,矿井瓦斯爆炸是一种链式反应,当爆炸混合物吸收一定的能量后,反应物分子的链即行断裂,离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或叫自由基),这种游离基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成为反应连续进行的活化中心。
在适当的条件下,每个游离基又可进一步分解,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如此循环不已,化学反应也越来越快,最后发展为爆燃或爆轰式的氧化反应。
二、瓦斯爆炸的效应爆炸的效应即指爆炸的效果或结果,亦即爆炸对矿井造成的危害。
矿井瓦斯在高温火源的引发下的激烈氧化反应形成爆炸过程中,如果氧化反应极为剧烈,膨胀的高温气体难于散失时,将会产生极大的爆炸动力危害。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瓦斯爆炸是煤矿特有的极其严重的一种灾害。
一旦发生,不仅能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会严重摧毁井下设施,中断生产,有时候还会引起瓦斯连续多次爆炸、井巷垮塌、顶板冒落和井下火灾等二次灾害,从而加重事故的灾害程度。
根据我国煤矿历年的事故统计数据显示,在煤矿重特大事故中,瓦斯事故居首位。
建国以来,我国煤矿共发生一次10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就有22起,其中17起事故是瓦斯爆炸事故,约占77.3%。
因此瓦斯爆炸事故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如何控制和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是搞好当前煤矿安全一项重要任务。
1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瓦斯爆炸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二是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三是混合气体中的氧气浓度不低于12%。
三个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均不能发生瓦斯爆炸。
1.1瓦斯的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是形成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
引起瓦斯爆炸的瓦斯浓度是有范围的,凡是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的瓦斯混合物与点火源接触时都不会引起火焰自行传播。
瓦斯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由于过量的空气作为惰性介质参与燃烧反应,消耗一部分反应热,起到了冷却作用,阻碍火焰自行传播;相反瓦斯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由于可燃物过剩,即空气中氧气量不足,导致化学反应不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损耗的热量,因而阻碍了火焰的蔓延。
1.2氧气的浓度氧气的浓度必须达到12%以上,否则井下瓦斯爆炸反应不能够持续进行。
在井下的封闭区域、采空区内及其它裂隙处由于有氧气消耗或没有供氧,可能会出现氧浓度低于12%的可能性外,其它巷道和工作面等一般氧气浓度都会高于12%。
1.3火源火源是引起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必备条件之一。
火源可以分为弱火源和强火源。
一般情况下,弱火源不能形成冲击波,不能使沉积煤尘转变为浮游状态;相反,强火源会产生冲击波,并把沉积煤尘转变为浮游状态。
要发生瓦斯爆炸其火源必须要达到足够的能量,即温度一般不低于650℃、能量一般大于0.28mJ和持续时间大于爆炸感应期。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矿安全中最常见、最严重的事故之一。
这类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瓦斯积聚。
在煤矿井下,煤层中的瓦斯被困在煤与岩石之间,形成瓦斯积聚。
当瓦斯浓度超过爆炸极限时,只需一点点的火花或火焰,就能引发爆炸。
因此,瓦斯积聚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首要原因。
其次,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还与煤尘积聚有关。
煤矿井下的工作环境通常存在大量的煤尘,这些煤尘易于引发爆炸。
当瓦斯浓度超过爆炸极限时,煤尘中的微小颗粒能够提供更多的可燃物,使爆炸更加猛烈。
因此,煤尘积聚也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瓦斯抽放,及时排除煤矿井下的瓦斯。
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将瓦斯排放到安全区域,减少瓦斯积聚的风险。
此外,还可以使用瓦斯抽放设备,将瓦斯抽到地面进行处理,进一步降低瓦斯积聚的可能性。
其次,加强煤尘控制是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湿法喷雾、覆盖等方式,控制煤尘的扬尘和积聚。
在煤矿井下设置煤尘防爆设备,如防尘罩和防尘网,阻止煤尘进入瓦斯积聚区域。
同时,定期清理煤尘,保持煤矿井下的清洁环境,降低煤尘爆炸的风险。
此外,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也是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手段。
煤矿工人应该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了解瓦斯爆炸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他们应该学会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如瓦斯检测仪和防爆灯,以及应急逃生的方法。
只有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才能有效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总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是煤矿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加强瓦斯抽放和煤尘控制,以及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有效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同时,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监管和管理,建立科学的煤矿安全制度,为煤矿工人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故,经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瓦斯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气体,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和预防,就会引发爆炸事故。
本文将从瓦斯的形成原因、瓦斯爆炸的机理,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瓦斯的形成原因。
煤矿瓦斯主要是由煤层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
当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层受到破坏,有机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瓦斯。
此外,煤矿地下水的渗入也会加速瓦斯的释放。
因此,煤矿瓦斯主要来自于煤层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和地下水的渗入。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瓦斯爆炸的机理。
瓦斯爆炸是一种燃烧反应,需要同时具备瓦斯浓度、氧气浓度和火源三个要素。
在煤矿工作面,由于煤层破碎和瓦斯释放,瓦斯浓度往往较高。
当氧气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有火源存在时,就会引发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的过程可以分为爆炸传播、爆炸燃烧和爆炸蔓延三个阶段。
爆炸传播阶段是指瓦斯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并在矿井中传播;爆炸燃烧阶段是指瓦斯与空气混合物遇到火源时发生燃烧反应;爆炸蔓延阶段是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矿井中传播,引发更大规模的瓦斯爆炸。
为了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瓦斯抽放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瓦斯浓度的方法。
通过在矿井中设置抽放设备,将瓦斯抽出,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其次,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保持矿井中的氧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减少瓦斯爆炸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瓦斯抑制剂等化学方法来控制瓦斯的释放和爆炸。
除了以上措施,还需要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高。
矿工应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安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煤矿企业也应该加强对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综上所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人员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瓦斯的形成和瓦斯爆炸的机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煤矿是中国的产业之一,也是全球能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煤矿的安全事故却给中国和全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和对策。
一、煤矿瓦斯爆炸的原因1. 矿井通风不良矿井通风不良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矿中的瓦斯气体是一种易爆的气体,在密闭的矿井中难以散发,如果矿井通风不良,瓦斯气体就会积聚在矿井中,形成爆炸的条件。
2. 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地质条件复杂也是煤矿瓦斯爆炸的原因之一。
煤层地质条件复杂会导致煤矿瓦斯气体的分布不均匀,不同位置瓦斯气体含量不同,同时也会导致地质瓦斯的泄漏和自然瓦斯的排放不畅。
3. 技术不合理或不规范煤矿的施工与运营需要科学的技术和规范的操作,如果技术不合理或不规范,也会造成矿井瓦斯的积聚,增加煤矿瓦斯爆炸的风险。
二、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对策1. 提高矿井通风质量提高矿井通风质量是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关键。
矿井通风应该保持恒定,增强穿流能力,防止瓦斯气体在矿井中积聚,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矿井通风管道的维护和更新。
2. 加强瓦斯检测瓦斯检测是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煤矿使用方及时发现瓦斯气体,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瓦斯检测的时间应该有规律,可以根据煤矿的安全要求设置相应的检测时间和点位。
3.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职工安全教育也是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关键,应该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和职业健康检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 采用瓦斯抽采技术瓦斯抽采技术是处理煤矿瓦斯事故和控制瓦斯浓度的一个有效方法,它可以在地面上对煤矿中的瓦斯气体进行集中处理,从而减少矿井中瓦斯气体的分布。
三、结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煤矿的管控和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维护煤矿安全生产。
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炭行业的一大难题,每年都会发生一些类似的事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深入探讨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和对策,以期减少这一类事故的发生。
一、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1. 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是避免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首要保障。
然而在一些煤矿中,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对安全问题视而不见,没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直接导致了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2. 煤炭开采技术和设备落后煤炭开采技术一直是中国煤矿的短板,很多煤矿采用落后的采煤技术和设备,这些老旧的设备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引起事故。
特别是一些小煤矿非法开采、违规操作的情况屡屡发生,更容易造成矿井瓦斯爆炸事故。
3. 人为操作失误由于煤矿作业环境恶劣,一些工人在进行操作时对安全规程缺乏足够的重视,随便操作,这样就容易造成事故,导致矿井瓦斯爆炸。
4. 煤与瓦斯浓度高煤与瓦斯在地质构造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浓度,当煤与瓦斯浓度高于安全标准时,造成瓦斯爆炸的危险就会大大增加。
二、对策1.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煤炭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归属,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煤炭企业要引进先进的采煤技术和设备,提高采煤效率,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危险。
3. 重视培训和教育煤炭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矿井瓦斯爆炸的危险。
4. 减少煤炭开采量当煤炭开采量太大时容易导致煤层破裂和瓦斯涌出,从而增加矿井瓦斯爆炸的危险。
因此,对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适当降低煤炭开采量,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和安全的影响。
三、总结综上所述,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一些原因是不可避免的,但大部分原因还是可以防范和避免的。
只要煤炭企业认真履行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加强安全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更新,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减少煤炭开采量,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及预防措施
一、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1、火源
2
(
1、搞好通风?有效地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的最基本最有效方法。
瓦斯矿井必须做到风流稳定,有足够的风量和风速,避免循环风,局部通风风筒末端要靠近工作面,放炮时间内也不能中断通风,向瓦斯积聚地点加大风量和提高风速
2、及时处理局部积存的瓦斯。
1)、采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处理;
(1)迫使一部分风流流经工作面上隅角,将该处积存的瓦斯冲淡排出
(2)全负压引排法
(3)高瓦斯工作面采用并联掺新的通风系统。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与控制策略煤矿瓦斯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中最常见且最具威胁性的一种类型。
每年都有大量的矿工因此丧生,给煤矿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控制策略。
首先,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瓦斯积聚。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层中的瓦斯会逐渐释放出来,并在矿井中积聚。
瓦斯是一种易燃气体,当其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只需要一个火源就能引发爆炸。
因此,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往往与瓦斯积聚有关。
其次,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火源的存在。
矿井中存在各种潜在的火源,如电气设备的故障、机械设备的摩擦、人为操作的不当等。
这些火源一旦接触到瓦斯,就会引发爆炸。
因此,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控制策略之一就是要严格控制火源的存在。
此外,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还与通风系统的不完善有关。
煤矿瓦斯爆炸需要三要素:可燃气体、氧气和火源。
通风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氧气的供应来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
然而,如果通风系统不完善,矿井中的氧气供应不足,就会增加瓦斯爆炸的风险。
因此,改善通风系统,确保矿井中有足够的氧气供应是控制煤矿瓦斯爆炸的重要策略之一。
另外,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还与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有关。
矿工在进行开采作业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爆工具和设备。
同时,矿工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能够及时发现瓦斯积聚和火源存在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因此,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是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关键。
为了有效控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控制策略。
首先,应加强瓦斯控制技术。
瓦斯抽放是目前最常用的瓦斯控制技术之一,通过抽取矿井中的瓦斯,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爆炸的风险。
其次,应加强火源控制。
矿井中的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火源的产生。
同时,矿工要接受专业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减少人为操作引发火源的可能性。
此外,改善通风系统也是控制煤矿瓦斯爆炸的重要措施之一。
煤矿瓦斯爆炸灾害原因与预防措施煤矿瓦斯爆炸灾害是煤矿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它的发生给矿井、煤炭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预防煤矿瓦斯爆炸灾害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煤矿瓦斯爆炸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煤矿瓦斯爆炸的原因1.瓦斯积聚瓦斯是煤炭中的一种气体,有毒、易燃、爆炸的特性。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会随着煤岩开采而逸出,进入矿井空气中。
由于煤矿井道通风不良,导致瓦斯在井道内积聚,形成爆炸危险。
2.点火源存在煤矿井道中存在大量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也需要使用电工具等带电设备。
若这些设备存在故障或操作不当,便会产生火花等点火源。
同时,也有些人员滥用火种、拒绝禁止吸烟等现象,更是极易引起煤矿瓦斯爆炸灾害。
3.煤尘积聚煤尘是煤矿中另外重要的爆炸物质,它极易产生爆炸。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炭会不断地破碎和粉化,从而产生大量的煤尘。
如果煤尘不能得到及时清除,就会在井下空气中大量积聚产生安全隐患。
4.矿井安全管理不到位煤矿瓦斯爆炸灾害还与矿井安全管理有关。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如果矿井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能按照规定进行瓦斯检测、煤尘清除等系列工作,从而产生爆炸。
二、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的预防措施1.加强瓦斯监测为避免因瓦斯积聚导致爆炸,煤矿必须加强对瓦斯的检测。
可采用传感器等设备将井下检测指标及时反馈到井上,监测瓦斯浓度。
同时,加大通风设备的工作效能,将瓦斯排出矿井。
2.清扫煤尘及时清扫煤尘,避免其在空气中积聚引发爆炸。
更要注意防火,不能在煤炭堆放区或煤仓内吸烟。
对于煤炭开采场地和各处的工具、设备等要经常进行清洁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加强安全管理每一个煤矿都应该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针对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相关设备工作进行监管和检测。
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员工在工作生活中时时刻刻牢记安全第一,不麻痹大意,时时保持警惕,防止煤矿瓦斯爆炸带来的灾害。
4.规范工作流程煤炭开采所需的设备、工具、人员等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工作流程,确保矿井内环境保持良好,不得出现故障或滥用火种、拒绝禁止吸烟等事情,以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浅谈煤矿瓦斯爆炸条件与防治办法摘要:国内当前国有重点煤矿大多数属于瓦斯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巷道破坏、生产中断,给国家导致了巨大损失,也给矿工家属带来了巨大悲痛。
分析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因素,防止、控制瓦斯爆炸事故,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核心。
本文分析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条件,提出了防治办法,并对有效控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和合理运用煤层气提供了某些建议。
核心字:煤矿;瓦斯爆炸;防治办法0 概述煤层气俗称瓦斯,其重要成分是CH4(甲烷),与煤炭伴生,以吸附和游离状态存在于煤层中,属于非常规天然气一种,其热值与天然气相称,是通用煤2~5倍。
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根源。
在国内能源工业中,煤炭占国内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造中70%左右,预测到2050年还将占50%以上。
因而,煤炭在相称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内重要能源。
当前,国内经济迅速增长,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规定。
为此,必要加强安全生产,保证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国内95%煤矿开采是地下作业。
煤矿事故占工矿公司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72.8%(数据);煤矿公司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中,瓦斯事故占死亡人数71%。
煤矿所面临重大灾害事故是相称严峻,导致损失是极其惨重。
国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564(数据),是美国十多倍。
特别是煤矿重大及特大瓦斯灾害事故频发,不但导致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巨大损失,并且严重影响国内国际名誉。
1 瓦斯爆炸事故因素分析国内煤矿井下开采条件普遍较差。
据记录,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共有580处矿井进行了瓦斯级别鉴定,其中高瓦斯矿井160处,低瓦斯矿井298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22处;有自燃发火矿井372处,占64%,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427处,占73.6%。
瓦斯爆炸事故发生,重要有如下三个因素。
1.1 瓦斯积聚存在煤矿井下导致瓦斯积聚因素诸多,但重要有通风系统不合理和局部通风管理不善是瓦斯积聚重要因素。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瓦斯爆炸是煤炭开采、石油开采、笔记本电脑电池生产等行业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瓦斯积聚、点火源、瓦斯化学反应等。
瓦斯积聚是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煤炭开采、石油开采等行业中,由于煤矿深度较深、空间狭窄,空气流通不畅,很容易导致瓦斯气体的积聚。
瓦斯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瓦斯积聚会在井道内形成高空低波形瓦斯。
一旦遇到外部因素,如地震、巷道弯曲等,高浓度瓦斯就会集聚到所在地形最低处,形成瓦斯爆炸的危险。
点火源也是瓦斯爆炸的重要原因。
点火源一般有明火、静电、机械火花、电气设备等。
在煤炭开采行业中,瓦斯爆炸可能是由工矿机械使用不当、电气系统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比如,电动推进机械使用不当,电气系统设备老化等都有可能成为瓦斯爆炸的点火源。
瓦斯化学反应也是引起瓦斯爆炸的原因之一。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这个过程中除了产生的气体量之外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温度较高,化学反应的过程就会加速,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形成爆炸。
针对瓦斯爆炸的危害,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煤矿、石油开采等行业需要做好通风设备的维修和更新,保证空气流通,防止瓦斯气体的积聚。
2、要加强对工矿机械、电气系统设备的安全管理,杜绝使用不当或设备故障等引发瓦斯爆炸的情况发生。
3、加强职工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职工防范瓦斯爆炸的意识,增强职工自我保护能力。
4、对于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需要及时处置,避免从事故中扩散到其他区域或引起二次爆炸事故的发生。
总之,预防瓦斯爆炸事故需要全面从制度、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以多种手段共同作用,才能从根源上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
煤矿瓦斯爆炸的火花诱因分析与应对措施煤矿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其损失十分巨大,因此在生产经营中,必须对可能诱发瓦斯爆炸的火花进行严格管控和防范。
本文将就煤矿瓦斯爆炸的火花诱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火花的来源1. 电气设备:煤矿中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这些设备在正常运转中会产生电弧、火花等,如电动机、开关、灯管、电扇、电缆等;2. 机械设备:煤矿生产过程中常常使用机械设备加工煤炭,如破碎机、输送机、钻掘机等,机械设备在工作时也会因为金属摩擦等原因产生火花;3. 人为因素:煤矿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也会产生火花,如打火机、焊接火花、吸烟等。
二、瓦斯爆炸的防范措施1. 电气设备防爆:煤矿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并应经过专业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电气设备必须安装在防爆箱内,在起火时,能够将燃料隔离于外部环境。
2. 机械设备防爆:煤矿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并应经过专业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机械设备在加工时,应保持表面平整、无摩擦,防止金属间出现摩擦产生火花。
3. 人为因素防范:煤矿中禁止使用明火、吸烟;对特殊作业时使用的热工具,应通过专业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特别是在有可能存在瓦斯危险场所内,应加强人员管控。
三、现场管理1. 瓦斯检测:应在煤矿的危险区域设置瓦斯检测仪,持续进行瓦斯浓度检测,一旦发现瓦斯浓度达到预警值时,应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确认火源:煤矿中发现火源时,应立即确认火源的类型,及时清除和隔离火源。
3. 整理维护:煤矿中不定期检查和整理危险区域内的设备、管道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结论:针对煤矿瓦斯爆炸的火花诱因进行防范,必须加强现场管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对于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的干扰,企业必须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一、煤矿瓦斯事故的原因:1.矿井设计不当:煤矿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矿井结构合理设置通风系统,确保瓦斯能够及时排出,避免堆积引发事故。
2.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合理的通风系统布置会导致瓦斯积聚,增加瓦斯爆炸的风险。
此外,通风系统的维护也非常重要,堵塞的通风道和损坏的风机会影响通风效果。
3.煤矿瓦斯浓度监测不及时:及时监测和报告瓦斯浓度是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但一些煤矿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或者监测数据不及时,无法提前预警。
4.作业人员操作不当:过程中没有遵守煤矿作业规程,操作使用安全设备和工具不当,忽视了安全操作规程,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5.工作面支护不稳定:煤矿支护不稳定或没有及时维护,煤层崩塌会造成瓦斯的阻断和堆积,增加了事故的发生。
二、煤矿瓦斯事故的预防对策:1.加强煤矿设计和规划:在煤矿的设计和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矿井结构,合理设置通风系统。
确保通风系统的合理布局,使瓦斯能够及时排出,减少瓦斯积聚的可能性。
2.完善通风系统: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保持通风道的畅通,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转。
设置合理的通风风机和排风装置,保证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
3.提高事故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煤矿的监测设备建设,配备高效的瓦斯浓度监测仪器,并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处理。
建立完善的事故预警机制,一旦发现瓦斯浓度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特别是要加强对瓦斯事故的知识宣传,让矿工了解瓦斯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5.定期检查和维护矿山设施:定期对矿井的支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避免支护不稳定引发事故。
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及时清理矿井内的积尘和杂物,防止瓦斯积聚。
总之,煤矿瓦斯事故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生产都造成了严重威胁。
只有通过加强煤矿设计和规划,完善通风系统,提高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矿山设施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矿井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等多种灾害事故时有发生。
在这些事故中尤以瓦斯爆炸造成的损失最大,从每年的事故统计中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为此,瓦斯称为煤矿灾害之王。
因此,分析瓦斯爆炸原因,制订防治对策,显得特别重要。
1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1.1瓦斯爆炸特点
根据多年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有以下特点:①瓦斯爆炸多为大事故;②事故地点多发生在采煤与掘进工作面;③瓦斯爆炸造成的破坏波及范围大;④多为火花引爆;⑤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均有发生;⑥瓦斯爆炸多发生在乡镇煤矿。
1.2事故原因分析
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与许多因素有关,但总的来说,主要与自然因素、安全技术手段、安全装备水平、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等有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往往是以上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1.2.1煤矿开采条件差。
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条件普遍较差,井下空间狭小,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在形成过程中均有伴生的瓦斯存在,大多煤矿煤尘且有爆炸性。
1.2.2瓦斯积聚的存在。
煤矿井下造成瓦斯积聚的原因很多,其中通风系统中和局部通风管理不完善是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
通风系统不合理,存在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和循环风,便造成供风地点风量不足、风流中瓦斯浓度增加,而引起瓦斯积聚。
这是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事故的重要原因;另外就是局部通风管理方面,如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当、风筒未延伸到供风点或风筒脱落、漏风引起供风点的有效风量不足,而造成瓦斯积聚、对因停电而临时停风的地点、盲巷管理不到位、不及时而引起瓦斯积聚。
1.2.3引爆火源的存在。
煤矿井下引爆瓦斯的火源有: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
但放炮和电器设备产生的火花是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火源。
1.2.4装备不足、管理不落实。
矿井安全装备配置不足,“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未得到完全落实。
有的矿井没有安装瓦斯监控系统或运行不正常,有的矿井虽安装有监控系统,但因传感器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对、线路存在故障、显示器不显示数据等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此外乡镇煤矿发生的特大瓦斯事故中矿井都没有装备瓦斯抽放系统或抽放系统不能有效运行,监控系统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1.2.5管理水平低。
许多事故分析发现,由于违章操作或管理不当而造成了一些本可避免的小事故,但未引起重视,最终酿成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因此,管理水平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对于煤矿的长期安全生产非常重要。
1.2.6企业技术管理薄弱。
一些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安全投入少,采煤方法落后,引起矿井采掘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完善,此外,作业规程编制不符合实际,针对性不强,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