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组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77.09 KB
- 文档页数:34
水泥稳定碎石面层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明确施工的时间、地点、工序和质量要求等;2.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机械和工具,包括振动器、摊铺机、油压马大、碾压机等;3.购买施工所需的材料,包括水泥、碎石、纤维增强剂等;4.搭建好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室、宿舍、临时存放材料的场地等。
二、碎石面层施工工艺1.碎石原料的准备将采购的碎石进行筛分,保证石子的形状合理、大小均匀,以便于与水泥混合,并清理石子表面的杂质和粉尘。
2.水泥与碎石的混合将水泥和碎石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一般水泥和石子的比例为1:8-1:12、在混合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纤维增强剂,可以提高碎石面层的抗裂性能。
3.碾压和摊铺将混合好的水泥碎石料用摊铺机均匀地铺在道路基层上,并使用油压马大进行碾压。
碾压的目的是使水泥与石子充分结合,提高面层的密实度,减少空隙。
4.振捣和修平振动器可进一步提高碎石面层的密实度,使水泥与石子结合更加牢固。
同时,用平板进行修平,保证碎石面层的平整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5.养护和硬化在碎石面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和硬化。
可采取喷水养护或覆盖湿麻袋等方式,保持面层湿润,促进水泥充分水化反应,提高强度。
6.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安装三、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1.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泥和碎石的配合比例,保证面层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同时,要控制碎石面层的厚度和平整度,确保施工质量。
2.验收标准碎石面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
验收标准包括:-路面平整度:碎石面层应符合设计标高,坡度符合要求;-强度和稳定性:碎石面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应符合设计要求;-耐久性:碎石面层应具有抗裂、耐磨损、耐腐蚀等性能;-外观质量:碎石面层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麻面和起沙。
以上就是水泥稳定碎石面层施工方案的详细介绍。
通过合理的施工准备、采用适当的工艺和控制质量,可以确保碎石面层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工业区中路(北环路-路段)机动车道路面工程工程水泥稳定碎工程施工案编制人:审批人:编制日期:中国*****集团XX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一、工程概况1第二章施工准备及工程进度计划安排1一、施工前的准备1二、机械准备2三、人员准备2四、材料准备3五、工程进度计划安排3第三章施工技术案4一、工艺流程4二、堆料场材料检验4三、松铺厚度指示线的确定5四、施工法5五、质量检查及评定标准8第四章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10一、组织机构的建立10二、质量保证措施10三、机械设备保证10四、安全保证措施10第五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1一、文明施工措施11二、环境保护措施12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拟建项目为*****工业区中路(原高新大街),本项目为*****工业区中路(原高新大街),北起北环路,南至路,途经朔州道、道、道等规划及在建道路,道路全长3.085公里,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进行设计,设计行车速度50km/h,机动车道基层为两层18cm水泥稳定碎,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基层均为一层18cm水泥稳定碎;第二章施工准备及工程进度计划安排一、施工前的准备1、当水泥稳定碎基层施工完毕并自检合格后,立即报验,检测容包括: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及宽度、平整度、横坡度、边坡及弯沉。
已交验的路段尽量封闭交通。
2、水泥稳定碎施工前,待施工的路床应进行检查,有积水坑槽、弹软、松散等现象要及时处理,并且整段进行复压(无论是否存在缺陷)。
3、施工放样:用全站仪恢复中桩,桩距在直线段为20M,曲线段为10M。
并在边桩外30CM处设指示桩,标注水泥稳定碎顶面位置线。
二、机械准备用于水泥稳定碎基层的机械如下:WSC200型拌和楼1套,DLT100C摊铺机2台,YL28C胶轮压路机1台,YZ26C振动压路机2台,ZL—50装载机6台,东风20t自卸车10辆,洒水车2辆。
三、人员准备1、用于路面基层施工的队伍相对固定,每作业点配备不少于10人的民工配合机械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确定工程实施单位,明确施工人员组成和管理。
2.检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无积水、无杂物。
3.准备施工材料,包括水泥、石子、砂土等。
4.确定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掘机、压路机等。
二、施工工艺1. 破碎机破碎:将原有的路面或土地进行破碎,控制粒径在20-60mm。
2.涂布:在破碎碎石表面喷洒防尘剂,保持破碎碎石表面干燥。
3.压实:使用压路机对破碎碎石进行压实,保证碎石层的密实度。
4.铺设水泥:在压实的碎石层表面均匀撒布水泥,确保完全覆盖碎石表面。
5.搅拌:使用挖掘机或搅拌机对水泥和碎石进行混合搅拌,使其均匀分布。
6.润湿:在水泥稳定碎石乳化槽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使其达到合适的湿度。
7. 铺设:使用铺设机将水泥稳定碎石铺设在需要加固的区域,厚度一般为150-200mm。
8.压实:使用压路机对铺设的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压实,保证其密实度。
9.养护:对完成铺设的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养护,避免在适用期内承受过大的负荷。
三、施工要点1.施工过程中要保持碎石表面干燥,避免水泥出现结块现象。
2.水泥与碎石的比例要合理,一般为1:8,以保证稳定性。
3. 碎石的粒径要控制在20-60mm之间,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稳定性。
4.压路机的振动频率和行进速度要适中,以保证压实效果。
5.在搅拌过程中要注意水泥和碎石的均匀混合,避免出现结块或分层现象。
6.对铺设的水泥稳定碎石要进行及时的养护,包括浇水养护、遮盖养护等,以提高稳定性。
7.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要求进行操作,保持施工质量。
总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是一项关键的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确保施工质量。
以上是一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项施工方案,供参考。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案设计一、施工前准备阶段1.调查与设计根据工程要求,进行现场调查,确定基地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地基承载力等参数,并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出合适的施工方案。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水泥、砂、石料等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设备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包括打毛机、碾压机、水泥搅拌机、喷涂机等,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二、施工过程1.基础层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对基地进行清理,并进行平整处理。
清理过程包括清除杂物、浮土等,并使用平地机进行挖掘和填补,使得基地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面。
2.水泥搅拌按照设计比例,将水泥、砂、石料等材料投入水泥搅拌机进行搅拌。
搅拌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适量添加水,并保持搅拌时间和速度的均匀。
3.碎石铺设将搅拌好的水泥和石料混合物均匀地铺设在基础层上。
铺设时,可以使用喷涂机或人工进行,确保碎石均匀分布,并使其与地面充分接触。
4.碾压与养护使用碾压机对碎石层进行碾压,压实碎石与水泥的结合,提高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碾压过程中,应掌握适当的速度和压力,以确保碎石层的牢固性。
5.养护过程在碾压完成后,进行碎石层的养护。
养护期间,防止基层受到外力冲击和水分侵蚀,保证基层的养护周期达到设计要求。
养护时间通常需要持续数天至数周。
三、施工后维护与检查1.维护工作在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杂物和积水。
定期进行施工后的维护工作,包括对基层进行检查和修复,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基层受到外界破坏。
2.检查工作定期对施工后的基层进行检查和评估,检查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确保基层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以上是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案的设计过程,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和维护措施,可以提高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施工中,还需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BK485+700~BK485+900)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招标文件要求,我部在省交通科研所、业主及贵办的指导下,已完成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
为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确定拌和机上料速度、混合料拌和时间;确定碾压组合方式、松铺系数、平整度控制措施;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检验施工组织能力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我部拟于2010年8月28日试铺200 m长试验段.试验段组织如下:混合料468m3,采用P。
C 32。
5级的复合硅酸盐水泥31.3T.一、试验段位置选择2010年8月28日铺筑BK485+700~BK485+900段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下层厚18cm,路面宽度12.99m,铺筑混合料468m3。
二、管理和技术人员配备情况1、施工总负责人:2、现场负责:3、质检负责人:4、试验负责人:5、测量负责人:6、安全负责人:7、安全员:三、机械设备、劳力投入计划1、摊铺机2台DLT90SSC2、自卸汽车12台自卸车30T3、振动压路机3台YZ18GD-2、KS200D、YZJ—124、小型振动压路机1台HD10VV5、水泥稳定土厂拌和设备1台DWBS-500T6、洒水车2台SNJ5110GSS、CLW5111GSSTS7、装载机3台厦工ZL50、LG8008、劳动力40人。
四、试验段材料组织试验段所使用材料相同于大面积使用材料1、主要碎石供应为长泰明贤石料场。
并分别设立标识堆放,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2、水泥采用P。
C 32.5级的复合硅酸盐水泥五、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面根据路基单位提交的工作面情况,按照设计进行测量放样,并清除作业面表面的浮土、积水等,表面撒水润湿。
路基表面平整、坚实,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无松散、软弱路床。
2、施工放样在铺筑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前,做好施工放样工作,恢复中线时,直线段每1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m设一桩,两侧路肩边缘路肩墙内侧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及路肩墙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层边缘的设计高(用白灰线在路肩墙上弹出设计高度)。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案S595嘉峪关至新城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是S595嘉峪关至新城公路的水泥稳定碎石专项施工方案。
该工程概况包括主要材料和技术标准。
第二章:编制依据本工程的编制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以及工程实际情况。
第三章:施工准备、总体规划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前期准备、人员组织和材料准备等方面。
施工总体规划包括施工路线、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等方面。
第四章:施工方案本章节包括试验段和主要施工工艺。
试验段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而设置的,主要施工工艺包括碾压、铺设和压实等方面。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计划保证措施施工进度安排是为了保证工程按时完成,确保工期的措施包括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率等方面。
第六章: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包括加强监督和检查等方面,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和提高安全意识等方面。
同时,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50mm,碎石应符合JTG E42-2005《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标准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碎石进行筛分,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4、沥青:采用AC-13和AC-20沥青混合料,按照JTG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
5、热融改性沥青碎石封层:采用SBS改性沥青,碎石应符合JTG E42-2005《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标准要求。
6、其他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符合相关标准的材料。
三、确保环境保护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具体措施包括:1、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划定施工区域,设置防尘网,防止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2、严格控制机械设备的排放,采用低噪音、低排放的机械设备;3、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采取分类处理,及时清理,保持施工现场清洁;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损害环境。
四、高温季节施工措施在高温季节,施工作业面临着高温、干燥等多种不利因素,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施工;2、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暑降温措施,如定时休息、补充水分、穿戴透气性好的工作服等;3、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要注意保持基层湿润,防止水泥基层干裂;4、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要控制施工温度,避免沥青过热或过冷影响施工质量;5、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路面宽度为15米,设计厚度为20厘米。
本工程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主要目的是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二、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准备:组织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 施工材料准备:确保水泥、碎石等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并提前储备足够数量的材料。
3. 施工设备准备:准备水泥稳定碎石拌合设备、运输车辆、摊铺机、压路机等施工设备。
4. 施工场地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场地平整、排水良好。
5. 施工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
三、施工工艺1. 施工工艺流程:材料准备→基层混合料拌合→基层混合料运输→基层混合料摊铺→基层混合料压实→养护。
2. 施工工艺细节:(1)材料准备: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应选用粒径为4.75mm~25.0mm的碎石,并经过筛选、清洗、烘干等处理。
(2)基层混合料拌合:根据设计配合比,将水泥、碎石、砂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拌合,确保拌合均匀。
(3)基层混合料运输:采用运输车辆将拌合好的基层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
(4)基层混合料摊铺:使用摊铺机将基层混合料均匀摊铺在基层上,摊铺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5)基层混合料压实:采用压路机对基层混合料进行压实,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6)养护:压实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期不少于7天。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确保水泥、碎石等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拌合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的配合比,确保拌合均匀。
3. 摊铺质量控制:确保基层混合料摊铺均匀,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4. 压实质量控制:采用压路机对基层混合料进行压实,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5. 养护质量控制:确保养护期间基层混合料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保证养护效果。
五、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安全: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目录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1.1 项目概况
1.1.1 施工背景
1.1.2 工程地点
1.1.3 施工单位
1.2 工程要求
1.2.1 技术要求
1.2.2 质量要求
1.2.3 安全要求
项目概况
在道路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层结构。
它通过
添加水泥粉、砂、碎石等材料来增强基层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从而
保障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施工背景
本项目是为了改善现有道路的基础状况,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
性而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通过此施工,将有效提升道路的使
用效果,并减少维护成本。
工程地点
本工程位于城市主干道,日常交通量较大。
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合理
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
本项目由专业的道路施工公司承担,施工人员需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
和技术能力,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要求
技术要求
施工单位需根据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按照正确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均匀性和稳定性。
质量要求
施工过程中,需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对合格的基层进行验收,确保基层质量符合要求,保证道路使用寿命。
安全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做好现场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行人的安全,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修)要点
一、工程背景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道路基础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二、施工准备
1.设计合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2.检查工程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三、施工操作步骤
1.清理基地表面,去除所有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2.整理碎石基层,确保表面平整。
3.撒布水泥稳定剂,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用量。
4.进行机械碾压,使水泥和碎石充分混合,提高基层的承载能力。
5.进行养护,确保水泥充分凝固,基层稳定性达到要求。
四、质量控制要点
1.定期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对水泥和碎石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达到设计标准。
3.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五、安全与环保
1.指定专人负责工地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安全。
2.合理使用水泥和稳定剂,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结语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道路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道路使用的安全性。
希望上述要点能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一、引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道路、场地等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层,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旨在介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法及要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二、材料准备1.水泥:选择优质的普通水泥,按设计要求配比。
2.碎石(砂砾):应选用坚硬、质地良好的碎石或砂砾,符合工程要求。
3.水:清洁的饮用水。
三、施工工艺1.基层准备:清理基础土壤杂物,整平基面。
2.撒石层:将碎石铺设在基面上,厚度均匀,压实。
3.洒水湿润:在碎石表面洒水湿润。
4.撒水泥:均匀撒布水泥粉末于碎石表面。
5.搅拌铺设:使用机械设备搅拌碎石与水泥均匀,形成水泥稳定碎石。
6.压实整平:采用碾压机械对水泥碎石基层进行压实,确保密实度。
7.表面处理:修整基层表面,以待上部层铺设。
四、施工要点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碎石、水的配比,严格按照比例进行搅拌。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应避免在雨雪天气或温度过高、过低时进行。
3.施工时应做好基层湿润工作,确保水泥能够充分渗透到碎石中。
4.碾压时应控制好碾压机械的重量和行驶速度,避免碾压不均匀。
五、施工质量检验1.压实密度:使用密度计对基层进行密实度检测,达到设计要求。
2.强度检测:采用拆样试块或现场取样检测,检验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
六、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做好现场防护措施。
2.施工工艺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施工环节。
3.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确保质量。
七、结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确保施工质量。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相关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朧和要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35省道大修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设计235省道K59+050-K67+050段大修工程S2标段施工组织设计一、总体施工组织布置(一)编制依据1、施工承包合同;2、 235省道K59+050-K67+050段大修工程施工图设计及设计文件中的设计说明、地形、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淮安区东北部,是淮安市涟水县和淮安区重要人员物资交通的便捷通道。
本次维修范围位于淮安市淮安区境内,桩号范围为K59+050-K67+050段,全长8.0km。
其中K62+250-K63+450为宋集集镇段。
本次维修路段为沥青路面,一般路段路基宽12m,路面宽9m,两侧各1.5m土路肩;宋集集镇段路基宽度12m,路面宽度9m,两侧约1.5硬化路肩,外侧为绿化带。
1996年,断断续续进行改造,改造后大部分路段路基宽度12m,路面宽5m,其路面结构为:3cm+沥青表处18cm12%灰土。
2003年对涟水至淮安区段进行改造,改造后路基宽度为12m,路面宽度为9m,当时设计时老路加宽段的路面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二灰碎石+20cm11%石灰土,路基处理45cm掺6%石灰、老路补强的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封层+20cm二灰碎石+老路面。
施工时,由于地方配套资金紧张,部分路段仅实施下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2009年,对K59+117-K62+227段(现桩号,老桩号为K54+700-K57+800段)进行中修罩面,将老路面病害进行处理,在喷洒粘层油的基础上,加铺4cmAC-16C沥青混凝土面层+3cmAC-13C沥青混凝土面层。
2010江苏欣明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第1页共1 页235省道大修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设计年,对K62+227-K71+827段(现桩号,老桩号K57+800-K67+400)进行了大修,将老路沥青面层与二灰碎石基层一起进行冷再生处理后进行沥青封层的施工,再加铺4cmAC-16C沥青混凝土+3cmAC-13C沥青混凝土。
(三)工期、质量目标根据工程需要和招标文件要求,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7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2015年9月12日。
同时施工过程中服从业主对工期的调整。
质量目标:标段工程交工验收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质量评定:优良。
(四)施工组织安排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我公司有承包工程的丰富施工经验和完备的机械设备,对保证按合同完成本工程有充分的决心和信心。
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即可组织人员、设备及材料进场,认真勘察现场,恢复中线,设立临时水准点和导线点,平整场地,建造驻地等。
人员动员周期为5天,设备动员周期为7天,10天内形成初步施工生产能力,15天内完成全部临时设施、临时工程等准备工作。
2、设备、人员进场方法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人员、机械设备主要取自总公司下属交建分公司,不足的人员从公司其它部门抽调。
自有设备及轮胎式自行设备与人员同期进场,其它机械设备用平板车、拖车等运输工具运至施工现场。
3、运输条件路线区域的材料运输较为方便,与本项目相接的省道327、省道237等运营状况良好,可作为主要的陆运通道。
本项目的建设材料的运输应充分利用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京杭大运河的优势,以减少项目的运输成本。
各种材料通过水运至就近码头,再由汽车转运至工地。
4、主要材料(1)石料连云港东海玄武岩碎石是专供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使用的集料,其江苏欣明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第2页共2 页235省道大修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设计采用反击式破碎机械加工,碎石规格齐全,质量好。
各项指标均满足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
该种材料可通过产地水运到工地附近码头,再通过汽车运至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和场;或直接从产地通过公路陆运至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和场。
山东省枣庄所产的集料为灰白色或浅灰色灰岩,石灰岩碎石各项指标均满足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可用于路面下面层和基层。
(2)砂料江苏徐州所产砂料含泥量低、砂当量高,本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用料计划采用该采石场优质中粗砂,水陆结合运输,交通条件较方便。
(3)水泥洪泽九牛水泥,各项指标均符合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通过往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来看,各项指标稳定,满足本次施工需求。
(4)汽油、柴油、机油市内可供,满足工程需要。
(5)工程用水及用电路线沿线水资源丰富,对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无腐蚀性,可作为工程用水,符合工程需要。
路线沿线电力供应情况较好,工程用电可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同时考虑一部分自发电。
二、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一)施工方案(1)组成以项目经理为领导核心的强有力的施工管理班子,下设路面基层施工队一支、路面面层施工队一支。
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协调与生产总体指挥。
路面基层施工队主要负责路面基层铣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的施工。
路面面层施工队主要负责路面上、下面层的施工。
(2)各施工队各的设置和施工任务及范围路面基层施工队负责K63+050-K67+050段全幅路面基层施工。
路面面层施工队负责K63+050-K67+050段全幅路面面层施工。
江苏欣明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第3页共3 页235省道大修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设计(二)施工组织机构(1)组织设置本合同段建立以总公司领导下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该工程项目经理部由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试验工程师、道路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财务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等。
项目经理部下设试验室、财务部、质检部、安全部、工程部、机料部。
(a)、项目经理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工程项目的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负责;负责向项目部员工传达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贯彻执行分公司的管理方针,确保项目部目标、指标的制定;核准项目部的机构设置、职能分配、人力资源,并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b)、项目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施工方案的审核和施工计划执行监督;(c)、工程部负责整个工程的生产、进度、质量管理、测量、施工方案的编制以及工程技术管理,技术档案建立和管理,施工管理,计量合同管理及质量创优评定等。
(d)、质检部和试验室负责项目质量方针和标准制订,负责配合比设计、原材料、半成品检测检查及施工标准、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等相关检测工作;(e)、机料部负责材料的采购、运输、贮存和收发工作;负责机械设备的调度、维修、保养工作;(f)、财务部主要负责项目部财务和资金管理,并参与项目部成本核算和管理。
(g)、安全部负责项目部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与管理。
江苏欣明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第4页共4 页235省道大修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设计江苏欣明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第 5 页 共 5 页235省道K59+050-K67+050段大修工程S2标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钱二宝项目副经理:孟桂海项目总工:仲江文质检部:何毅机料部:李军工程部:王宝靖安全部:王建勇、姚刚财务部:任杰试验室: 吴国亮路面基层施工队:李宝发路面面层施工队:李凤来235省道大修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设计(三)施工技术方案见施工技术方案报审三、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一)技术组织措施1、为加快本工程的施工进度,按期完成工程任务,中标后本承包人将做到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
抓住施工黄金季节,掀起施工高潮。
2、本承包人重点将抓质量、抓安全、保进度、力争不出现任何责任安全事故与质量事故,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
3、精心地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实行动态网络管理,及时调整各项工程的计划进度及劳力、机械,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4、优化机械设备的组合,利用本承包人的设备优势,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采用两班或三班倒作业,保证机械设备完好率,提高设备利用率,确保工期。
5、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加快施工进度。
6、编制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进度计划,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按网络技术进行施工管理,紧紧抓住关键路线和关键工序。
7、做好材料、机械、设备队伍的各项保障工作,它们是完成工期的物质保证;同时狠抓施工管理,做到安全、文明、科学,这是保证工期的软件措施。
8、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施工控制点,下达日计划、旬施工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和日进度保旬进度,以旬进度保月进度,一旦发现滞后现象,及时、果断地采取弥补措施。
9、加强施工生产调度,合理的安排各项目、各工种、各工序,排除一切干扰,合理安排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人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10、根据本地区气候特点,周密安排好施工工期和各季度的施工项目,尽可能减少雨季施工影响,加快施工进度。
11、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挖掘施工人员内部潜力,高效完成自己的工作。
12、通过教育、学习,以提高工人的技术及操作水平,进而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期。
13、按照进度计划,合理利用人工。
江苏欣明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第6页共6 页235省道大修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设计(二)农忙季节的工作安排在农忙季节到来之前,尽量作好宣传工作,减少民工回家数量;同时对需要回家的民工数量及工种进行调查,考虑在农忙时可适当进行调整,保证不至于影响施工。
如果有必要,应在农忙季节到来一月之前,从非农忙季节地区招募民工,保证连续施工;对于不紧张的工区,在农忙时应督促民工尽早安排家乡的生产活动,并且尽快返回工地,不给他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各分项工程的工期安排施工项目起止时间施工准备(承包人驻地建设、材料准备等)2015.7.1-2015.7.13交通封闭(安全围挡、标志设置)2015.7.14-2015.7.15路面铣刨2015.7.16-2015.9.13路面病害处理2015.7.17-2015.9.14路面基层2015.7.22-2015.9.15下封层2015.8.1-2015.9.22路面下面层2015.8.13-2015.9.23粘层2015.8.15-2015.9.30上面层2015.8.15-2015.9.30详见《总体进度计划》四、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一)工程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并满足按验收速度的质量要求,确保质量等级优良。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对完工的路基工程、排水工程等的质量自检检测率必须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