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胸腔镜下脓胸清除术
- 格式:ppt
- 大小:127.00 KB
- 文档页数:49
电视胸腔镜治疗急性脓胸(附35例报告)
许胜水;黄孕西
【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
【年(卷),期】2002(008)009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脓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对35例急性脓胸进行彻底清创术.结果:35例均治愈,平均置管引流时间
9.5d.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脓胸特别是某些较复杂病历有其优点,治愈率高.【总页数】2页(P67,69)
【作者】许胜水;黄孕西
【作者单位】厦门第二医院胸外科,361002;厦门第二医院胸外科,36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
【相关文献】
1.两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附105例报告 [J], 杨胜利;杨劼;古卫权;叶俊;朱乐伟;王飞;罗灵军;刘梅芳
2.小儿急性脓胸的外科治疗(附76例报告) [J], 何学志;王云;郭德和
3.流程优化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附59例报告) [J], 张瑛;朱文;刘俊婷;林兵;李树维;劳海军;刘涛;周继明;司鹏飞
4.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小儿急性脓胸(附8例报告) [J], 李刚;孙江泰;金恒范;谷建青
5.小儿急性脓胸的手术治疗(附33例报告) [J], 淮宗让;许开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记录范文患者姓名:[患者姓名]性别:[性别]年龄:[年龄]住院号:[住院号]手术日期:[手术日期]一、术前诊断。
[具体部位]脓肿。
二、手术名称。
三、手术者。
[手术者姓名]四、助手。
[助手姓名]五、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具体麻醉药物名称及剂量])六、手术经过。
1. 患者体位与消毒。
- 患者取仰卧位,患部充分暴露。
常规消毒手术区域,范围为以脓肿为中心,半径15cm的区域,铺无菌巾单。
2. 脓肿定位与切开。
- 仔细触诊脓肿部位,波动感明显处确定为切开点。
用1%利多卡因溶液在预定切开部位做局部浸润麻醉,待麻醉生效后,在脓肿波动感最明显处,用手术刀沿皮纹方向做一适当长度(约[X]cm)的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时,可见脓液流出,色泽[描述脓液颜色,如黄色、黄绿色等],质地[稀薄、粘稠等],有[特殊气味描述,如臭味等]。
3. 脓液引流与探查。
- 用血管钳轻轻撑开切口,以利脓液充分引流。
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脓腔,尽量清除脓腔内的坏死组织和脓液。
探查脓腔大小,发现脓腔向[具体方向,如深部、侧方等]延伸,深度约[X]cm,宽度约[X]cm。
4. 放置引流条。
- 根据脓腔大小,选择合适的引流条([引流条类型,如凡士林纱布引流条等]),将引流条一端轻轻放入脓腔底部,另一端留于切口外,确保引流通畅。
5. 切口处理。
- 用丝线间断缝合切口两端,中间部分敞开以便引流。
再次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口周围皮肤,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七、术中情况。
1. 出血量。
- 术中出血量约[X]ml。
2. 脓液量。
- 共引出脓液约[X]ml。
3. 患者耐受情况。
-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对手术耐受良好,未出现特殊不适反应。
八、标本送检。
取部分脓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后续抗生素的使用。
单操作口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王浩【摘要】目的总结单操作口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经验.方法自2006年12月一2009年12月对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19~66岁,平均41.5岁;病程3~40周的慢性包裹性脓胸患者,在单操作口胸腔镜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结果全组平均手术时间114 min(78~156 min),术中出血352ml(200~800 ml),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为5~8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5 d(9~20)d,出院时胸片提示患肺膨胀良好,均无手术感染及手术死亡,术后胸管在6~12 d内拔除,随访6~22个月,活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单操作口胸腔镜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包裹性脓胸安全、有效、微创.【期刊名称】《健康研究》【年(卷),期】2010(030)006【总页数】3页(P401-403)【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慢性脓胸;单操作口【作者】王浩【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2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胸部微创技术,已涉及到胸外科疾病治疗的各个方面。
将VATS技术引入脓胸的外科治疗,国内外均已取得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1-3]。
我们曾报道采用VATS治疗急性和慢性脓胸36例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但常规VATS是利用一个观察口和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口完成手术[4-5]。
自2006年以来,我们采用单操作口VATS治疗慢性脓胸23例也取得较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3例,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19~66岁,平均41.5岁;病程3~40周。
对象选择因肺炎、胸腔积液在内科经抗菌素、胸穿等治疗,效果欠佳,胸片及CT提示包裹性积液,包裹性脓腔均位于胸膜腔后外侧及膈面,包裹性脓腔大小(纵径×横径×前后径)8 cm×11 cm×6 cm~18 cm×20cm×10cm ,平均10.6 cm×16.4 cm×7.2 cm。
胸壁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记录范文英文回答:Title: Surgical Record of Incision and Drainage for Chest Wall Abscess.Patient Name: [Name]Date of Surgery: [Date]Surgeon: [Surgeon's Name]Preoperative Diagnosis:Chest wall abscess.Procedure:The patient was brought to the operating room and placed in a supine position. After induction of generalanesthesia, the chest wall abscess was marked and prepared in a sterile fashion. A curvilinear incision was made over the fluctuant area of the abscess. The incision was extended through the subcutaneous tissue and the underlying fascia. Pus was encountered and drained from the abscess cavity. The cavity was thoroughly irrigated with saline solution.Postoperative Diagnosis:Chest wall abscess, drained.Complications:None.Description of Specimen:Purulent material sent for culture and sensitivity.Closure:The wound was left open for secondary intention healing.A sterile dressing was applied.Postoperative Instructions:The patient was transferred to the recovery room in stable condition. The nursing staff was instructed to monitor the wound for any signs of infection. The patient was started on appropriate antibiotics as per the culture results.英文回答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