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10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氯化工艺作业试题一、填空题1.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分为甲、乙两大类。
2.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分为三种: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和分离储存。
3.典型的化学反应主要有氧化还原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烷基化等。
4.在使用化学品的工作场所吸烟,除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还可能中毒。
5.爆炸品储存仓库一般库温控制在 15—30摄氏度为宜,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 65%-75%。
6.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来调节温湿度。
7.为防止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发生燃烧或爆炸,动火检修前应对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置换、吹扫、清洗。
8.毒害品根据毒性的强弱不同,分为剧毒品、有毒品、有害品。
9.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共八章 102 条。
10.呼吸防护用品主要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
11.三大公害是指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12. 工程技术措施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有以下方法治理粉尘: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
13. 单位临时需要购买剧毒化学品的凭准购证购买;生产、科研、医疗等单位经常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凭购买凭证购买。
14. 在发生重大化学事故,可能对厂区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企业在最高建筑物上应设立“风向标”。
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做出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
15. 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危险化学品,其包装应该采取避光措施。
16.个人不得购买农药、灭鼠药、灭虫药以外的剧毒化学品。
17.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 42V 、 36V 、 24V 、 12 V 、 6V 。
18.爆炸事故具有以下特点:突发性、复杂性、严重性。
19.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有: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点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20. 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应掌握的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的内容包括:建立警戒区域、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泄露处理。
氯碱电解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要求,培训和复审培训的内容和学时安排,以及安全技术考核的方法、内容,复审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与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GB 11984-2019 《氯气安全规程》GB 4962-2019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AQ3014-2019 《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AQ3015-2019 《氯气捕消器技术要求》AQ3009-2019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AQ/T3016-2019 《氯碱企业安全标准化指南》GB 11984-2019 《氯气安全规程》GB4962-2019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Special operator of Chlor-Alkali processes采用氯碱电解工艺的生产单位中从事安全风险较大的工艺操作从业人员,主要指氯化钠和氯化钾电解、液氯储存和充装岗位的操作人员。
4 培训大纲4.1 培训要求4.1.1 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4.1.2 培训应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组织进行。
氧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氧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要求,培训和复审培训的内容和学时安排,以及安全技术考核的方法、内容,复审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氧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 号)GB 12463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603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氧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Special operator of oxidation processes采用氧化工艺的生产单位中从事安全风险较大的工艺操作从业人员,主要指氧化反应岗位的操作人员。
4 安全生产培训大纲4.1 培训要求4.1.1 氧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4.1.2 培训应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组织进行。
4.1.3 培训工作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应注重提高氧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法律责任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安全生产操作技能等内容的综合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1. 培训大纲1.1 培训目标•使特种作业人员熟悉并掌握各自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减少和防止特种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1.2 培训内容•特种作业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章制度。
•特种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特种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
•个人安全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事故案例分析及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
1.3 培训方式•理论培训:通过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
•实操培训:通过模拟操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
•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操考核。
2. 考核标准2.1 理论考核•满分100分,及格分数60分。
•考核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2.2 实操考核•满分100分,及格分数60分。
•考核内容包括安全操作、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应急预案实施等。
•考核形式:现场操作演示。
2.3 综合评价•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的综合评价,满分100分,及格分数80分。
•评价内容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技能、安全行为等。
3. 培训周期•理论培训时间:24学时。
•实操培训时间:16学时。
•培训总周期:4天。
4. 培训师资•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具备相关资质和安全经验的实操教练。
5. 培训场地和设施•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设施,包括教室、实验室、实操场地等。
•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材料,如教材、模型、仪器等。
6. 培训组织和管理•明确培训负责人,负责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制定培训计划和日程,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过程和考核结果。
7. 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结束后的人员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培训效果。
•定期对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提高培训质量。
8. 附则•本大纲和考核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的示例,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 前言特种作业是指对具有一定危险性、特殊性和专业性的工作进行的一种具体操作,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火焰切割作业等。
这些特种作业需要特殊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来进行操作,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档将介绍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的大纲和考核标准,供培训组织和培训人员参考和使用。
2. 培训大纲2.1 培训目的培训目的是让特种作业人员掌握特种作业的操作技能,并增强其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从而保障特种作业的安全进行。
2.2 培训内容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特种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原则; 2. 特种作业所涉及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标准; 3. 特种作业的装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4. 特种作业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处理方法; 5. 特种作业的事故案例分析和处理方法; 6. 特种作业的应急救援措施。
2.3 培训方法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讲授理论知识,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 2. 实地操作演练,模拟特种作业场景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3.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员的参与度; 4. 视频教学,利用视频演示特种作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考核标准3.1 考核内容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的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特种作业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对特种作业操作原则和规范的理解程度; 3. 对特种作业装备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4. 对特种作业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5. 对特种作业事故案例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6. 对特种作业应急救援措施的掌握程度。
3.2 考核形式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的考核形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之一或多种组合进行:1. 理论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2. 实际操作考核,通过实地模拟特种作业场景进行操作考核; 3. 案例分析,要求学员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 4. 手抄报告,学员需撰写特种作业安全问题的手抄报告。
氯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一、安全技术理论培训(60个学时)1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内容(20学时)所有培训对象都应接受该部分内容的培训。
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知识和无机化学知识。
1.1 液氯、有机物的基础知识:液氯、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主要的氯化产品种类及技术指标。
1.2 氯化生产的基础知识:反应原料和辅料的的预处理、氯化生产工艺、反应产物的后处理、主、副产品的基本知识、催化剂的基本知识。
1.3 氯化过程基础知识:氯化反应基础知识、传热、传导基础知识、蒸馏、吸收、蒸发、结晶、分离、干燥、制冷的基本知识。
1.4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单位和法定计量单位、常用流量计知识。
1.5氯化设备基础知识:压力容器的基础知识、塔设备、反应器、反应釜、换热器、冷凝器、压缩机、泵的基础知识,设备润滑知识、设备腐蚀的基础知识等。
1.6 电工的基础知识:氯化装置供、配电知识、安全用电常识等。
1.7 仪表及自动控制基础知识:仪表基础知识、常用测量仪表的原理、常用仪表和DCS 使用的基础知识等。
1.8 HSE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知识。
2安全技术理论2.1氯化反应的基本知识(4学时):氯化反应的概念、基本类型、反应的基本原理,反应物料中杂质对反应的影响及指标要求等。
2.2氯化反应的一般形式和主要设备(2学时):反应的一般形式、主要设备(反应器、反应釜、冷凝器和结晶器、尾气处理)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2.3主要典型氯化工艺的基础知识(6学时):取代氯化——醋酸与氯反应生产氯乙酸的基本知识、工艺技术特点和主要工艺技术参数控制指标等。
2.4氯化装置腐蚀的基础知识(2学时):氯乙酸工艺腐蚀原理及控制方法、设备安全操作要点。
2.5氯化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4学时)2.6氯化装置安全控制装置((6学时)压力控制、温度与液位控制,氯化剂流量、氯化反应釜夹套冷却,搅拌,反应物料的紧急切断系统、紧急冷却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的作用、结构、参数设定与常见故障处理等。
氯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一)培训大纲1.范围及要求本大纲规定了氯化工艺技术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适用于氯乙酸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典型工艺以外的相近工艺参照本大纲执行。
实际操作培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观摩、模拟、推演、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
2.引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2008)3.术语定义氯化反应:是指利用氯、氯化氢、氯化亚砜等有机和无机氯化物进行引入氯原子的反应过程。
4.基本条件4.1 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4.2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色盲、色弱以及其他职业禁忌性疾病和生理缺陷;4.3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4在相关岗位实习三个月以上,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4.5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5.培训内容5.1 理论培训内容5.1.1 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内容所有培训对象都应接受该部分内容的培训。
5.1.1.1 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知识和无机化学知识。
5.1.1.2 液氯、有机物的基础知识:液氯、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主要的氯化产品种类及技术指标。
5.1.1.3 氯化生产的基础知识:反应原料和辅料的的预处理、氯化生产工艺、反应产物的后处理、主、副产品的基本知识、催化剂的基本知识。
5.1.1.4 氯化过程基础知识:氯化反应基础知识、传热、传导基础知识、蒸馏、吸收、蒸发、结晶、分离、干燥、制冷的基本知识。
5.1.1.5 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单位和法定计量单位、常用流量计知识。
5.1.1.6 氯化设备基础知识:压力容器的基础知识、塔设备、反应器、反应釜、换热器、冷凝器、压缩机、泵的基础知识,设备润滑知识、设备腐蚀的基础知识等。
宁夏翰林职业培训学校氯碱电解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要求,培训和复审培训的内容和学时安排,以及安全技术考核的方法、内容,复审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与考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GB 11984-2008《氯气安全规程》GB 4962-2008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AQ3014-2008《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AQ3015-2008 《氯气捕消器技术要求》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AQ/T3016-2008《氯碱企业安全标准化指南》GB11984-2008《氯气安全规程》GB4962-2008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采用氯碱电解工艺的生产单位中从事安全风险较大的工艺操作从业人员,主要指氯化钠和氯化钾电解、液氯储存和充装岗位的操作人员。
4培训大纲4.1培训要求4.1.1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4.1.2培训应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组织进行。
4.1.3培训工作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应注重提高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法律责任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安全生产操作技能等内容的综合培训。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氯化工艺作业试题一、填空题1.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分为甲、乙两大类。
2.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分为三种: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和分离储存。
3.典型的化学反应主要有氧化还原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烷基化等。
4.在使用化学品的工作场所吸烟,除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还可能中毒。
5.爆炸品储存仓库一般库温控制在 15—30摄氏度为宜,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 65%-75%。
6.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来调节温湿度。
7.为防止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发生燃烧或爆炸,动火检修前应对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置换、吹扫、清洗。
8.毒害品根据毒性的强弱不同,分为剧毒品、有毒品、有害品。
9.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共八章 102 条。
10.呼吸防护用品主要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
11.三大公害是指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12. 工程技术措施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有以下方法治理粉尘: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
13. 单位临时需要购买剧毒化学品的凭准购证购买;生产、科研、医疗等单位经常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凭购买凭证购买。
14. 在发生重大化学事故,可能对厂区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企业在最高建筑物上应设立“风向标”。
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做出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
15. 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危险化学品,其包装应该采取避光措施。
16.个人不得购买农药、灭鼠药、灭虫药以外的剧毒化学品。
17.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 42V 、 36V 、 24V 、 12 V 、 6V 。
18.爆炸事故具有以下特点:突发性、复杂性、严重性。
19.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有: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点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20. 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应掌握的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的内容包括:建立警戒区域、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泄露处理。
氯化工艺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1.制定依据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考试方式实际操作,模拟操作。
3.考试要求3.1实践科目和内容3.1.1科目一: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l)3.I.1单人手动心肺复苏(简称K11)3.1.1.2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简称K12)3I.1.3伤口敷料(简称K13)3.1.1.4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简称k14)3.1.2科目三: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简称k3)3.1.2.1氯化工艺异常状况处理(简称k31)3.1.3科目四: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简称k4)3.1.3.1氯化工艺应急处置(简称k41)3.2试纸形成方法试卷从上述3个科目考题中抽取,其中科目1中抽取两道题,科目3、科目4各抽取一道题。
3.3考试成绩考试总分为100分,80分以上(含80分)为合格。
科目1、科目3和科目4的得分权重为40%(两个问题的权重分别为20%、30%和30%)。
3.4考试时间100分钟。
4.考试内容4.1安全设备的使用4.i.1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考试验内容见附录1。
4.1.2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内容详见附录2。
4.1.3创伤包扎考试内容见附录3。
4.1.4正压空气呼吸器的使用考试内容详见附录4。
4.2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4.2.1氯化工艺异常情况处理(K31)4.2.i.1考试方式仿真模拟操作。
4.2.1.2检查时间为25分钟。
4.2.1.3考试内容从下列通用单元中随机抽取两个单元,针对异常状况进行处理;从下列特定单元中随机抽取一个单元,针对异常状况进行处理。
(1)一般装置1)离心泵2)热交换器3)吸收和分析4)蒸馏塔(2)特定装置1)釜式反应系统2)固定床反应器4.2.1.4评分标准(1)评分标准:100分,每项扣减总分不超过该项分值;(2)评分表^k31氯化工艺异常状况处理考考试项序号考试内容巨试配分252550时间:2评分标准5分钟通用单元1操作过1通用单元2特定单元合计按规程正确操作处理,计算机自动评分按规程正确操作处理,计算机自动评分按规程正确操作处理,计算机自动评分程21004.3作业现场应急处置4.3.1氯化工艺应急处置(k41)4.3.i.1考试方式仿真模拟操作。
宁夏翰林职业培训学校氯碱电解工艺作业氯碱电解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要求,培训和复审培训的内容和学时安排,以及安全技术考核的方法、内容,复审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与考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GB 11984-2008 《氯气安全规程》GB 4962-2008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AQ3014-2008 《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AQ3015-2008 《氯气捕消器技术要求》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AQ/T3016-2008 《氯碱企业安全标准化指南》 GB11984-2008 《氯气安全规程》GB4962-2008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采用氯碱电解工艺的生产单位中从事安全风险较大的工艺操作从业人员,主要指氯化钠和氯化钾电解、液氯储存和充装岗位的操作人员。
4 培训大纲4.1 培训要求4.1.1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4.1.2培训应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组织进行。
4.1.3培训工作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应注重提高氯碱电解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法律责任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安全生产操作技能等内容的综合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1. 引言本文件旨在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通用部分大纲及考核标准,以确保特种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减少事故风险,提高生产安全。
2.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特种作业人员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掌握特种作业的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掌握特种作业的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方法;•掌握特种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训内容3.1 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安全生产政策。
3.2 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安全风险识别方法;•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事故应急预案。
3.3 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触电事故应急处理;•火灾事故应急处理。
3.4 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安全意识培养;•自我保护方法;•团队协作技巧;•沟通与协调能力。
4. 培训方式•理论培训:授课、案例分析、模拟考试;•实践培训:现场实习、操作演练、模拟事故处理;•考核:书面考试、实操考核、综合素质评价。
5. 培训时间•理论培训:不少于40学时;•实践培训:不少于20学时;•总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
6. 考核标准6.1 书面考试•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满分100分,及格分数60分;•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满分100分,及格分数60分;•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满分100分,及格分数60分。
6.2 实操考核•安全操作技能:满分100分,及格分数60分;•应急处理能力:满分100分,及格分数60分。
6.3 综合素质评价•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满分100分,及格分数60分。
7. 培训师资•具备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具备培训经验和资质的安全管理人员;•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培训师。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一、前言在现代社会中,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特种作业人员往往需要在特殊、复杂的环境中从事工作,其安全技术的水平不仅关乎自身安全,也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对于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减少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1. 安全技术理论知识1.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1.2 特种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1.3 特种作业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1.4 作业环境的危险源及风险评估2. 特种作业技能培训2.1 特种作业操作技能2.2 紧急救援技能2.3 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2.4 安全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3. 安全技术实操训练3.1 特种作业场景模拟训练3.2 安全防护装备使用培训3.3 紧急情况处置演练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标准1. 安全技术理论知识考核1.1 理论知识考试1.2 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考核1.3 安全风险评估能力考核2. 特种作业技能考核2.1 特种作业操作技能考核2.2 紧急救援演练考核2.3 安全事故处理模拟考核3. 安全技术实操能力考核3.1 特种作业环境模拟考核3.2 安全防护装备使用考核3.3 紧急情况处置演练考核四、总结回顾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的建立对于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实践技能训练以及考核标准的设立,可以有效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也能够激励特种作业人员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安全技术水平,进一步确保特种作业的安全可靠进行。
个人观点及理解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的建立,是一项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工程。
在日常的工作中,特种作业人员需要不断地面对各种安全风险和挑战,而且这些风险往往来自特定的作业环境和特种设备。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7.15•【文号】安监总培训[2011]112号•【施行日期】2011.07.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枪支弹药、危险物品管理,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培训〔2011〕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贯彻落实《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0号),确保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编写了高压电工作业等41个操作项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试行)》(《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由国家煤矿安监局另行发布),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各地区应按照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反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事司(联系人及电话:王群兴、高泉,************〈带传真〉)。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试行)》目录1.高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2.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3.防爆电气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4.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5.压力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6.钎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7.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8.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9.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0.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1.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2.尾矿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检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4.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5.金属非金属矿山支柱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6.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电气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7.金属非金属矿山排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8.金属非金属矿山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9.司钻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20.煤气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2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22.氯碱电解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23.氯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24.硝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25.合成氨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26.裂解(裂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27.氟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28.加氢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29.重氮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30.氧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31.过氧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32.胺基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33.磺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34.聚合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35.烷基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36.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37.烟火药制造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38.黑火药制造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39.引火线制造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40.烟花爆竹产品涉药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41.烟花爆竹储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氯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一培训大纲1.范围及要求本大纲规定了氯化工艺技术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189 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适用于氯乙酸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
典型工艺以外的相近工艺参照本大纲执行。
实际操作培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观摩、模拟、推演、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
2.引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氯气安全规程》(GBl1984-20083.术语定义氯化反应:是指利用氯、氯化氢、氯化亚枫等有机和无机氯化物进行引入氯原子的反应过程。
4.基本条件4.1 年满18 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4.2 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瘸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籍、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色盲、色弱以及其他职业禁忌性疾病和生理缺陷;4.3 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4 在相关岗位实习三个月以上,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4.5 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5.培训内容5.1 理论培训内容5.1.1 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内容所有培训对象都应接受该部分内容的培训。
5.1.1.1 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知识和无机化学知识。
5.1.1.2 液氯、有机物的基础知识:液氯、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主要的氯化产品种类及技术指标。
5.1.1.3 氯化生产的基础知识:反应原料和辅料的的预处理、氯化生产工艺、反应产物的后处理、主、副产品的基本知识、催化剂的基本知识。
5.1.1.4 氯化过程基础知识:氯化反应基础知识、传热、传导基础知识、蒸馆、吸收、蒸发、结晶、分离、干燥、制冷的基本知识。
5.1.1.5 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单位和法定计量单位、常用流量计知识。
5.1.1.6 氯化设备基础知识:压力容器的基础知识、塔设备、反应器、反应釜、换热器、冷凝器、压缩机、泵的基础知识,设备润滑知识、设备腐蚀的基础知识等。
5.1.1.7 电工的基础知识:氯化装置供、配电知识、安全用电常识等。
5.1.1.8 仪表及自动控制基础知识:仪表基础知识、常用测量仪表的原理、常用仪表和 DCS 使用的基础知识等。
5.1.1.9 HSE 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知识。
5.1.2 安全技术理论5.1.2.1 氯化反应的基本知识:氯化反应的概念、基本类型、反应的基本原理,反应物料中杂质对反应的影响及指标要求等。
5.1.2.2 氯化反应的一般形式和主要设备:反应的一般形式、主要设备(反应器、反应釜、冷凝器和结晶器、尾气处理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5.1.2.3 主要典型氯化工艺的基础知识:取代氯化一一醋酸与氯反应生产氯乙酸的基本知识、工艺技术特点和主要工艺技术参数控制指标等。
5.1.2.4 氯化装置腐蚀的基础知识:氯乙酸工艺腐蚀原理及控制方法、设备安全操作要点。
5.1.2.5 氯化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5.1.2.6 氯化装置安全控制装置(压力控制、温度与液位控制,氯化剂流量、氯化反应釜夹套冷却,搅拌,反应物料的紧急切断系统、紧急冷却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的作用、结构、参数设定与常见故障处理等。
5.1.2.7 氯化装置中危险介质特性及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92 氯、醋酸、盐酸、氨、氯化氢、硫磺、醋酸昕等的危险特性。
5.1.2.8 氯化装置事故(氯、醋酸、盐酸、氨、氯化氢、醋酸昕大量泄漏、着火、爆炸、窒息等发生的原因、预防与处理方法。
5.1.2.9 常见系统故障(反应釜超温超压、液氯泄漏、醋酸泄漏、设备泄漏及超温超压、声音异常,反应参数超标等发生的原因、判断与排除方法。
5.1.2.10 液氯、醋酸、盐酸储存和使用操作的安全要求。
5.1.2.11 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防酸服、防酸手套、防毒面具、有毒气体报警仪、空气呼吸器等的使用方法。
5.1.2.12 消防、急救知识:报警、灭火知识,盐酸烧伤、液氯中毒的急救措施。
5.1.2.13 氯化装置、氯乙酸装置典型事故案例。
5.2 实际操作培训内容5.2.1 反应釜投料前的准备工作,开、停反应釜的操作及正常巡检操作。
5.2.2 机泵操作:一般离心泵、多级泵、高压泵、酸泵等的开机前检查准备工作和正常开机操作、切换操作,日常巡检操作。
5.2.3 反应釜、结晶器、塔、冷凝器等设备投用前的检查和正常操作时参数的控制、调整操作。
5.2.4 装置开工前的气密、置换、投料等安全操作。
5.2.5 装置的开、停工的安全操作。
5.2.6 突发事故的处理操作:液氯、醋酸大量泄漏、着火、爆炸、停电、停水、停风、停汽、进料中断等的安全操作;人员中毒、酸烧伤等的现场急救操作等。
5.2.7 装置有毒、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后的安全处理操作。
5.2.8 酸液、碱液、母液排放的安全操作。
5.2.9 专项安全操作:醋酸槽车卸车操作、液氯钢瓶卸车操作、液氯钢瓶和气化器的连接操作、反应釜进料操作,氯化液采样操作、结晶器放料、尾气吸收操作等。
5.2.10 根据化验分析数据调整相应的操作参数。
5.2.11 防护用品的检查、使用和保养。
5.2.12 报警、急救操作。
6.复审内容6.1 典型的事故案例的分析。
6.2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6.3 与操作项目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6.4 同类装置操作对比和经验交流。
6.5 对上次取证后个人安全生产情况和经验教训进行回顾7.课时安排7.1 培训时间不少于100个学时,其中培训安全技术理论培训为60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为40学时。
氯化工艺作业人员培训学时安排参见附录 A。
7.2 复审培训时间不少于24 学时。
氯化工艺作业人员复审培训学时安排参见附录 B 。
附表 A附表 B (二考核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氯化工艺技术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的内容和方法。
适用于氯乙酸工艺过程的操作作业考核。
2.引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3.术语定义氯化反应:是指利用氯、氯化氢、氯化亚矶等有机和无机氯化物进行引入氯原子的反应过程。
4.基本条件4.1 年满18 周岁。
4.2 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职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4.3 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或取得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学历。
5.考核方法5.1 考核分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5.2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方式为笔试或电脑考试,时间为2小时。
5.3 实际操作考核方式包括模拟操作、口试等方式,考核题目不少于5 题。
5.4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采用百分制,各60分为合格。
考核不合格者,允许补考,补考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
6.考核内容6.1 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内容6.1.1 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知识和无机化学知识。
6.1.2 液氯、有机物的基础知识:液氯、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主要的氯化产品种类及技术指标。
6.1.3 氯化生产的基础知识:反应原料和辅料的的预处理、氯化生产工艺、反应产物的后处理、主、副产品的基本知识、催化剂的基本知识。
6.1.4 氯化过程基础知识:氯化反应基础知识、传热、传导基础知识、蒸馆、吸收、蒸发、结晶、分离、干燥、制冷的基本知识。
6.1.5 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单位和法定计量单位、常用流量计知识。
6.1.6 氯化设备基础知识:压力容器的基础知识、塔设备、反应器、反应釜、换热器、冷凝器、压缩机、泵的基础知识,设备润滑知识、设备腐蚀的基础知识等。
6.1.7 电工的基础知识:氯化装置供、配电知识、安全用电常识等。
6.1.8 仪表及自动控制基础知识:仪表基础知识、常用测量仪表的原理、常用仪表和 DCS 使用的基础知识等。
6.1.9 HSE 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知识。
6.1.10氯化反应的基本知识:氯化反应的概念、基本类型、反应的基本原理,反应物料中杂质对反应的影响及指标要求等。
6.1.11 氯化反应的一般形式和主要设备:反应的一般形式、主要设备(反应器、反应釜、冷凝器和结晶器、尾气处理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6.1.12 主要典型氯化工艺的基础知识:取代氯化一一醋酸与氯反应生产氯乙酸的基本知识、工艺技术特点和主要工艺技术参数控制指标等。
6.1.13 氯化装置腐蚀的基础知识:氯乙酸工艺腐蚀原理及控制方法、设备安全操作要点。
6.1.14 氯化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6.1.15 氯化装置安全控制装置(压力控制、温度与液位控制,氯化剂流量、氯化反应釜夹套冷却,搅拌,反应物料的紧急切断系统、紧急冷却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的作用、结构、参数设定与常见故障处理等。
6.1.16 氯化装置中危险介质特性及操作安全注意事项:氯、醋酸、盐酸、氨、氯化氢、硫磺、醋酸昕等的危险特性。
6.1.17 氯化装置事故(氯、醋酸、盐酸、氨、氯化氢、醋酸酐大量泄漏、着火、爆炸、窒息等发生的原因、预防与处理方法。
6.1.18 常见系统故障(反应釜超温超压、液氯泄漏、醋酸泄漏、设备泄漏及超温超压、声音异常,反应参数超标等发生的原因、判断与排除方法。
6.1.19 液氯、醋酸、盐酸储存和使用操作的安全要求。
6.1.20 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防酸服、防酸手套、防毒面具、有毒气体报警仪、空气呼吸器等的使用方法。
6.1.21 消防、急救知识:报警、灭火知识,盐酸烧伤、液氯中毒的急救措施。
6.1.22 事故案例分析。
6.2 实际操作考核6.2.1 反应釜投料前的准备工作,开、停反应釜的操作及正常巡检操作。
考核内容及要求:按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反应釜开、停工进行现场操作(现场口试,指出关键部位,对反应釜进行巡检操作,说出关键检查部位及主要参数。
6.2.2 机泵的安全操作。
考核内容及要求:按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现场机泵进行开、停及切换操作,说出日常巡检内容及关键参数。
6.2.3 反应器、反应釜、结晶器、塔、冷凝器等设备的安全操作考核内容及要求:按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反应器、反应釜、结晶器、塔、冷凝器等设备进行开、停操作,说出安全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6.2.4 装置开、停工安全操作考核内容及要求:按开工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现场指出开工流程、物料走向及关键安全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6.2.5 突发事故处理操作考核内容及要求:按事故预案的要求,启动处理预案,现场指出处理关键点,流程改动部位,现场模拟报警和急救。
6.2.6 有毒、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后的安全处理操作考核内容及要求:现场模拟报警,会按照安全要求穿戴防护用品进行处理操作。
6.2.7 酸液、碱液排放的安全操作考核内容及要求:按操作规程要求,现场会进行酸液、碱液、母液排放的安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