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前教育史三B: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5
《外国学前教育史》复习题(一)一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一填空题: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实行的是制度。
2.史前社会幼儿教育产生于。
3.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的养成、训练等内容。
4.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随着的变化而变化。
5.史前社会最后一个时期是,这也是由史前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二简答题1 .简答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内容。
2 .简述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3 .简答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
三论述题1论述史前社会四个时期幼儿教育的变化。
《外国学前教育史》复习题(二)十三古代东方的学前教育一单选题1. 古代东方早在公元前()年左右就已建立奴隶制国家。
A 2000B 3000C 4000D 50002. 学校最早出现于()。
A 乡村B 城镇C 皇宫D 贵族家庭3. 古代()学前教育形式之多样、内容之广泛在当时来说是盖世无争的。
A 巴比伦B 埃及C 印度D 中国4. 古()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诵《吠陀》经。
A 印度婆罗门教B 印度佛教C 希伯来D 埃及5. 古印度()种性的孩子完全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
A 吠舍B 刹帝利C 婆罗门D 首陀罗6. 古代东方(C )人重视学前教育,希望它能承担民族救亡和传统继承的任务。
A 印度B 巴比伦C 希伯来D 埃及7.古()佛教幼儿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教育之分,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特征。
A 印度B 埃及C 希伯来D 巴比伦二填空题: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巴比伦、、印度和中国。
2.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和家庭教育。
3.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父辈技艺的传承,包括祭祀、医学、、农务、军事等。
4.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方法是家长制和。
5.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时期和会堂教育时期。
6.希伯来人在长期动荡不定的生活经历中,为求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寄依赖于宗教,又寄希望于教育,把看作维系种族的灵魂;把当作实现民族统一和复兴的神圣事业。
2015年10月17.1837年,福禄培尔开办了一所学龄儿童教育机构——“儿童活动学校”,创办地在A.勃兰根堡 B.柏林C.巴登-符腾堡 D.萨尔18.《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作者是A.皮尔斯 B.詹姆士C.杜威 D.卢梭19. 蒙台梭利创办的“幼儿之家”最显着的特色是重视幼儿的A.初步文化知识培养 B. 感官训练C.日常生活练习 D.肌肉训练25.多元智能30.简述克鲁普斯卡娅论幼儿教育的内容。
32.试评述福禄培尔“恩物”。
19.杜威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做中思B.做中学C.教材D.教法正确答案:B(1分)20.提出利用“恩物”使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是【】A.蒙台梭利B.福禄培尔C.欧文D.麦克米伦姐妹正确答案:B(1分)26.“思维五步骤”正确答案:教材P223这是杜威提出的。
(1分)杜威强调教学活动应该激起儿童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习惯,思维就是一种明智的学习方法。
(2分)关于思维的过程,杜威强调按照顺序分成五个步骤:第一,观察各方面情境设定疑难的情境;第二,确是疑难的所在,并从疑难中提出问题;第三,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引起观察,心智活动以及搜集事实材料;第四,推断哪一种假设能够解决问题并进行推理;第五,通过实验、验证或修改假设。
(2分)30.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正确答案:教材P225(1)认为儿童的各种潜能和需要都是先天的、固有的;(2分)(2)强调环境在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作用;(2分)(3)关于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1分)(4)反对对儿童进行纪律约束。
(1分)2014年10月34.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三个方面,即自然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
正确答案:人的教育。
教材P41435.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有三个重要观点,分别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正确答案:教育即生长。
教材P47739.“恩物”正确答案:教材P449是福禄倍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
09 外国学前教育史三 A第七章,现代西方教育实践一【现代英国】【大纲】识记:1,保育学校 2,学前游戏班运动3,《普洛登报告书》 4,《教育白皮书》领会:1,麦克米伦姐妹创办保育学校的举措和意义2,学前游戏班运动的主要内容3,《普洛登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用:《教育白皮书》对于英国学前教育的意义。
1..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始人是()麦克米伦姐妹 P4542.英国,正式承认保育学校属于国民学校制度一部分的法案是《费舍法案》P4553.英国,1966年《普洛登报告书》呼吁大力发展英国幼儿教育,尤其是在教育不发达地区。
P4574.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保育学校和保育班,学前游戏班,幼儿学校,日托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主要学前教育机构是保育学校 P4585.由儿童救济基金会发起、以为幼儿提供游戏场所为目标、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英国学前教育机构是学前游戏班P459△△6.1972,英国,撒切尔发表《教育白皮书》,将“扩大幼儿教育”定为内阁要实行的4项教育政策之一。
英国,幼教师资主要由教育学院培养。
1,名词解释:保育学校(5条)◇包括◇简答:麦克米伦姐妹创办保育学校的举措和意义(3条)1)麦克米伦姐妹,是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办人。
2)举措:招收5岁以下贫民和工人的幼儿为主,目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以增进其健康。
3)举措:注重幼儿手工、语言教育、感觉训练、家政活动和自由游戏;注意采光、通风及环境布置。
4)意义:得到社会拥护,自此保育学校在英国不断涌现。
解决了五岁以下幼儿保教的社会问题。
5)英国保育学校理论,经过麦氏姐妹、格蕾斯•欧文、艾萨克斯的努力,20世纪30年代形成体系。
2,名词解释:《普洛登报告书》◇包括◇简答:《普洛登报告书》的主要内容1)1966,普洛登女士发表报告,呼吁大力发展英国幼儿教育,尤其是在教育不发达地区。
2)幼儿教育,20人为一组划成1个“保育集体”;1-3个保育集体组成1个“保育中心”。
3)在公立保育机构扩充前,地方当局对非盈利私立保育团体进行援助。
10 外国学前教育史三B第八章,现代西方教育思想一【爱伦•凯】【大纲】识记:1,爱伦•凯2,【“儿童的世纪”】3,家庭教育4,“未来的学校”领会:1,了解爱伦•凯思想形成的基础2,理解爱伦•凯关于“儿童的世纪”的内涵3,分析和评价爱伦•凯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应用:1,爱伦•凯关于“儿童的世纪”思想的现实意义2,分析爱伦•凯关于“未来学校观”对幼儿园建设的启示。
1.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瑞典智慧女神”女作家爱伦·凯预言,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
P494△△2.爱伦•凯认为,家庭是人类教育中最具建设性的要素。
3.未来的学校是个性主义的学校,其宗旨是:人格可自由发展。
【2005.4】39.“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儿童的世纪》】【2009.4】1),“瑞典智慧女神”爱伦·凯在《儿童的世纪》中预言,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
有两大主要内容:2)成人需要怎样了解孩子的性质呢?(1)成人必须充分意识到儿童对人类的意义(2)要尊重儿童的个性;3)成人如何保留孩子纯朴天真的性质呢?(1)推崇卢梭自然、自由的教育;(2)对儿童要少干涉.(3)不放弃必要的管理。
4)成为新教育运动的最早呐喊声,激动千家万户,启示一个世纪,更新了人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对教育实践的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分析和评价爱伦•凯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家庭是人类教育中最具建设性的要素。
以下是父母如何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的5个方法:1)正确地摆正家庭在教育中的位置。
2)其次正确处理双亲与子女的关系。
3)母性不自私。
4)父母追求高尚的生活境界,自然可以深刻地影响孩子。
5)返朴归真。
3,爱伦•凯论“未来的学校”未来的学校是个性主义的学校,其宗旨是:人格可自由发展。
未来学校应有以下特征:1)崇尚自然。
2)共通陶冶之学校。
学生构成的综合性;男女共学。
3)各尽其善、个性自由发展的学校。
4)适合孩子多方面兴趣、促进学生多方面才能发展的学校。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一、早期学前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 欧洲启蒙时期对学前教育的影响2. 福禄贝尔和幼儿园的创立3.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学前教育运动二、学前教育理念的演变1. 行为主义与认知发展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学前教育的贡献三、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与实践1. 家庭式学前教育的兴起与特点2. 公立与私立学前教育机构的比较3. 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与实施四、现代学前教育的挑战与趋势1.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策略2. 科技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3. 早期教育的普及化与质量保证五、重要人物与文献1. 玛丽亚·蒙特梭瑞与蒙特梭瑞教育法2. 弗里德里希·弗罗贝尔的贡献3. 重要学前教育文献概述六、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1. 不同国家学前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2. 国际组织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指导原则3. 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与认证体系七、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方法1. 学前教育研究的定量与定性方法2. 案例研究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 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传播与应用八、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联1. 早期经历对儿童认知与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2. 学前教育对特殊需求儿童的适应性3. 家庭、学校与社区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协同作用九、学前教育的未来展望1. 面向21世纪的学前教育模式2.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学前教育策略3. 学前教育领域的创新与领导力培养十、复习题与讨论点1. 学前教育历史的重要转折点2.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键问题3. 学前教育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基于学前教育史的主题进行的概括性描述,具体的复习资料应包含详细的历史事实、理论解释、案例分析以及参考文献等。
在准备复习资料时,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且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育政策进行更新。
《外国学前教育思想》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代表作是()A 、《民主主义与教育》B 、《理想国》C 、《人的教育》D 、《巨人传》答案:A2. 回归自然是哪位教育家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A 、洛克B 、卢梭C 、福禄倍尔D 、杜威答案:B3.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代表作是()A 、《大教学论》B 、《母育学校》C 、《雄辩术原理》D 、《人的教育》答案:A4. 提出民族性原则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是()A 、美国人B 、德国人C 、俄国人D 、法国人答案:C5. 《论儿童的教育》为以下哪位教育家所作?()A 、柏拉图B 、蒙旦C 、乌申斯基D 、洛克答案:B6. 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A 、杜威B 、维果茨基C 、昆体良D 、皮亚杰答案:C7. 《林哈德与葛杜德》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代表作?()A 、乌申斯基B 、昆体良C 、蒙旦D 、裴斯泰洛齐答案:D8. 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 、裴斯泰略齐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欧文答案:B9. 华生认为儿童的情绪及行为的改变是后天习得的,其行为改变的模式叫()A 、感觉隔离B 、平行影响C 、性格形成D 、系统脱敏答案:D10. 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A 、《人的教育》B 、《教育漫话》C 、《爱弥儿》D 、《论儿童的教育》答案:C二、填空题1. 在近代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出现以前,教育学前儿童的唯一场所是()。
答案:家庭2. 在家庭没有出现的情况下,原始部落或公社内实行儿童公有和()。
答案:儿童公育3. 公元400年,罗马尼森宗教会议建立了历史上最早的收养幼儿的福利机构——()。
答案:乡村之家4. 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幼儿学校运动的著名领导人是()。
答案:怀尔德斯平5. 1965年,美国在与贫困战斗的运动中,为3—6岁的环境不利儿童设立的教育方案叫“()计划”。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养公育2.奴隶社会胎教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时期被后人誉为“贤妣”的太任与周妃后。
3.奴隶社会的胎教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
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
4.贾谊论“早谕教”: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施教。
5.贾谊“慎选左右”的教育思想: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
人生而同,而后亦有所不同,在于个人所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
主张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辅导,教育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6.朱熹重视学习“眼前事”:认为儿童“智识未开”,主张小学学习内容应该力求浅近、具体、贴近儿童生活。
还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
代表作《童蒙须知》7.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2)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日本式和宗教式。
8.1934年2月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
9.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10.蔡元培论儿童公育: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公育体系,即把从胎儿到六岁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期,母亲怀孕后便入公立胎教院,实施胎教;第二阶段是零岁到三岁,儿童出生后入公立育婴院。
第三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儿童满三岁后进入幼儿园,毕业入小学,接受普通教育。
提出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1.毛泽东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12.张雪门明确提出要“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拟定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外国学前教育史复习清单1.比较古代东方各国幼儿教育的异同2.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评述3.昆体良学前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4.人文主义教育家儿童教育思想述评5.夸美纽斯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后人的启示6.夸美纽斯在学前教育史上的地位7.试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及一般特征8.19世纪上半期欧美幼儿学校运动述评9.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0.试比较夸美纽斯、卢梭和裴斯泰洛齐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异同11.说明福禄贝尔论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12.福禄贝尔幼儿园教育理论述评13.试论福禄贝尔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的地位14.法国母育学校的招生制度、培养目标、班级体制和教学内容与我国幼儿园有什么异同15.法国政府学前教育一贯重视的态度和措施有哪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6.美国学前教育“开端计划”和“幼儿智力开发计划”有何区别与联系?其历史意义何在?17.日本学前教育特点和启示18.日本幼保一元化问题述评一,比较古代东方各国幼儿教育的异同1,古代埃及:家庭教育为主,内容包括普通生活知识、能力及道德的培养,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教育方式:家长制或学徒制教育手段:灌输、体罚2,古代希伯来孩子是上帝的恩赐,出生后盐水擦洗,强身健体家庭教育为主,父权为主的家长制早期教育手段为体罚,摩西改革后,家长制具民主色彩,注重说服感化、积极影响以培养宗教信仰为目标,教授简单文化知识3,古代印度以维持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教育内容包括生活习惯的培养、《梨俱吠陀》的赞歌,教学死记硬背、口耳相传宗教色彩的文化教育4,中国阶级性:宫廷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内容:基本文化知识、道德培养、技能培养教育方式:言传身教,体罚、榜样示范二,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评述1,学前教育的任务:早期教育的任务是重视道德的熏陶,以形成良好品质2,世界观:优生优育——保持适当人口,品种纯正3,学前教育阶段划分:7岁前为学前教育时期0-3岁,主张儿童公育制度,发展勇敢、坚定的性格3-7岁,本性需要游戏,教育内容广泛、主张和谐教育(体操锻炼身体、音乐陶冶心灵)4,论幼儿道德习惯的培养:主张利用儿童好模仿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5,评价: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重要奠基人,他的思想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看到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重视道德习惯的培养等。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养公育2.奴隶社会胎教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时期被后人誉为“贤妣”的太任与周妃后。
3.奴隶社会的胎教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
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
4.贾谊论“早谕教”: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施教。
5.贾谊“慎选左右”的教育思想: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
人生而同,而后亦有所不同,在于个人所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
主张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辅导,教育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6.朱熹重视学习“眼前事”:认为儿童“智识未开”,主张小学学习内容应该力求浅近、具体、贴近儿童生活。
还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
代表作《童蒙须知》7.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2)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日本式和宗教式。
8.1934年2月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
9.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10.蔡元培论儿童公育: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公育体系,即把从胎儿到六岁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期,母亲怀孕后便入公立胎教院,实施胎教;第二阶段是零岁到三岁,儿童出生后入公立育婴院。
第三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儿童满三岁后进入幼儿园,毕业入小学,接受普通教育。
提出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1.毛泽东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12.张雪门明确提出要“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拟定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外国教育史纲要知识梳理第十三章现代欧美教育思潮时代背景•二战后,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国际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形势。
•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重要工具的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变化与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出现了重新论证教育理论的高潮。
三派教育理论直接抨击现代派教育理论,要求恢复传统教育原则的理论: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等。
继承并发展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改造主义50年代以后产生并广为流行的新的教育哲学:存在主义、分析主义、结构主义、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等。
一、改造主义教育(一)概况⏹改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美国、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运动中分化出来,50年代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
⏹改造的要义把改造社会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改造不适合当代要求的教育理论⏹代表人物:康茨、拉格、布拉梅尔德(二)内容1.前提:⏹当今正处在一个新的文化危机时代,要求用教育来解救时代的危机,建立社会新秩序。
⏹用行为科学的新成就来改造教育。
2.内容:⏹教育应具有改造社会的大目标。
具体表现为建设“新文化”,创建“世界秩序”和培植“社会同意”。
⏹论述了制定课程和选取教育方法的新原则课程的选择与社会文化的改造和发展有内在联系课程中应体现价值论的灌输,即在哲学上对道德的、审美的与政治的共同价值标准的研究,课程应能促进学生对自身的理解和群体的理解,帮助他们了解阶级之间与国家之间的权力结构或权力斗争等。
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编制课程●对教师作用与师生关系问题上的见解教师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职责在于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相互探讨、公开辩论的关系。
3.评价⏹改造主义教育的基调是要抹杀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实质,通过教育用阶级合作的观念来重建一种所谓的社会新秩序,从而解救被认为是当代最大的文化危机。
⏹但由于它的历史唯心主义性质和资产阶级性的制约,从其教育实践来看,并不能反映教育发展的实际,也不能解救所谓的时代危机。
2010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填空题3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40分总分:100分三条线:教育思想史教育管理史学校教育史一、教育思想1、各位教育(思想、理论、实践)家的代表作、代表观点?2、罗马文化、拜占庭文化对西欧文化的意义?3、柏拉图对西欧教育学发展的影响?4、要素教育、夸美纽斯、教育性教学、人文主义教育、产婆术、自然教育论、奥古斯丁、性恶论5、请阐述卢梭在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
6、中世纪的儿童观的特征?7、人文主义的儿童观和人文主义新教育的一般特征。
8、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贡献?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9、请阐述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及其理论依据10、请阐述杜威的教学阶段及其理论依据。
11、杜威是如何阐述教育的本质的?12、亚力士多德的教育遵循自然的思想,他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13、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的含义及其意义。
14、请论述教育史上“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二、教育行政管理1、学校的缘起。
2、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
3、中世纪的大学的产生及其意义?4、中世纪的世俗学校有哪些?5、罗马文法学校的培养目标6、人文主义新教育思想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7、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改革,对于欧洲教育发展实际影响(深度、广度)巨大? 体现在哪些方面?8路德派新教的学校教育思想(三位著名教育家的实践活动的影响)9、科尔文新教的教育主张及其影响?10、路德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教育思想,11、罗马帝国是如何加强对教育的控制的?12、英国“初等教育法”和“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的具体内容及其地位。
13、导生制、双轨学制、初等教育法、“新大学运动”、美国公立中学运动、文法学校、柏林大学14、英国近代教育发展中形成的“双轨学制”是如何向单轨制转变的,从而体现教育的民主进程?15、美国立国后的教育举措及其意义。
16、谈谈美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特点。
美国1960年代教育改革的三个重点问题?17、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初等教育的发展?日本19至20世纪的教育发展与改革是如何进行的?。
外国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及古代东方国家的幼儿教育填空题: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实行的是____________制度。
2.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随着_____ 的变化而变化。
3.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___________的养成、___________训练等内容。
4. 史前社会最后一个时期是____ _,这也是由史前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5.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巴比伦、_________、印度和中国。
6. 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和家庭教育。
7. 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父辈技艺的传承,包括祭祀、医学、_________、农务、军事等,教育的方法是家长制加___________。
8.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__时期和会堂教育时期。
9. 希伯来人在长期动荡不定的生活经历中,为求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寄依赖于宗教,又寄希望于教育,把___________看作维系种族的灵魂;把___________当作实现民族统一和复兴的神圣事业。
10. ___________佛教幼儿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教育之分,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特征。
单选题:1. 古代东方早在公元前()年左右就已建立奴隶制国家。
A 2000 B3000 C 4000 D 50002. 学校最早出现于()。
A乡村B城镇 C皇宫 D贵族家庭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3. 古代()学前教育形式之多样内容之广泛在当时来说是盖世无争的。
A巴比伦 B埃及C印度D中国4. 古()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诵《吠陀》经。
A印度婆罗门教 B印度佛教C希伯来D埃及5. 古印度()种性的孩子完全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
A吠舍B刹帝利C婆罗门D首陀罗6. 古代东方()人重视学前教育,希望它能承担民族救亡和传统继承的任务。
A印度B巴比伦C希伯来D埃及7. 古()佛教幼儿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教育之分,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特征。
第十章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第一节卢梭的学前教育理论一、论自然教育教育有三个来源:来自自然、来自周围的人群和来自事物环境。
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就是强调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
卢梭的教育目地是培养“自然人”。
在他看来这种“自然人”是体态匀称、身心发达、理智聪明、品德善良、活泼可爱、天性发展的新人。
培养“自然人”是在现实社会中学习做人,把自己看作是国家和社会的一份子,这样的人即使合格的公民又是自然人。
二、论教育年龄分期(一)婴儿期(初生~2岁)(二)儿童期(2~12岁)(三)少年期(12~15岁)(四)青年期(15~20岁)三、论自然教育法则(一)多给孩子真正的自由(二)合理的养护和锻炼(三)注意语言教育(四)注重感官教育(五)反对体罚第二节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理论福禄培尔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提出了一整套学前教育理论,对德国队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故人们称其为“幼儿教育之父”。
一、论自由教育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原则是在人生上具有发展的四种天赋本能:一是活动的本能;二是认识的本能;三是艺术的本能;四是宗教的本能。
人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上述四种本能的基础上实现内部和外部统一的过程。
一切真正的发展、所有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自导的过程,这是人类文明和前进的要旨。
福禄培尔相信儿童的自由发展,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由教育。
对于自由教育的解释,福禄贝尔说:儿童是需要引导和训练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他们的幼稚的活动将沦为无目地的游戏,而不是为生活做准备的工作。
但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则是帮助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将成人安排附加于他们的个性。
二、人的发展和阶段性的教育福禄培尔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和少年阶段。
三、创造性的活动福禄贝尔鼓励婴儿进行感官和四肢的活动,在幼儿期则以游戏活动为主。
他认为游戏是由内心的需要和冲动而来的内部表现,是儿童的天性。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至6岁的孩童进行的一种教育形式,旨在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学前教育在中外各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些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复习资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古代中国的学前教育主要由家庭教育和古代儒家学堂组成。
家庭教育是最早的学前教育形式,父母亲自教育孩子,传授基本的礼仪、语言和文化知识。
而古代儒家学堂则是专门为年幼的孩子开设的学校,由负责教育的书师教授经典书籍的阅读和书写,以培养孩子的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
二、西方学前教育的起源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
在这个时期,欧洲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机构。
最早的幼儿园由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弗雷贝尔在1816年创办。
弗雷贝尔主张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这一理念对后来的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中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中国,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引入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1903年,中国开设了第一家现代幼儿园,孟令園。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学前教育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而在西方国家,学前教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发展。
各国纷纷建立了以学前教育为主的学校和机构,为孩子们提供早期的综合发展和教育。
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理能力等。
四、中外学前教育的特点与目标中外学前教育在一些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比如,都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创造力,并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不同的是,中国的学前教育更注重对孩子的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而西方的学前教育更加强调孩子的游戏和自由发展。
总体来说,中外学前教育的目标是相似的,都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学前教育都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好奇心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
五、总结学前教育在中外各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10 外国学前教育史三B第八章,现代西方教育思想一【爱伦•凯】【大纲】识记:1,爱伦•凯2,【“儿童的世纪”】3,家庭教育4,“未来的学校”领会:1,了解爱伦•凯思想形成的基础2,理解爱伦•凯关于“儿童的世纪”的内涵3,分析和评价爱伦•凯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应用:1,爱伦•凯关于“儿童的世纪”思想的现实意义2,分析爱伦•凯关于“未来学校观”对幼儿园建设的启示。
1.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瑞典智慧女神”女作家爱伦·凯预言,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
P494△△2.爱伦•凯认为,家庭是人类教育中最具建设性的要素。
3.未来的学校是个性主义的学校,其宗旨是:人格可自由发展。
【2005.4】39.“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儿童的世纪》】【2009.4】1),“瑞典智慧女神”爱伦·凯在《儿童的世纪》中预言,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
有两大主要内容:2)成人需要怎样了解孩子的性质呢?(1)成人必须充分意识到儿童对人类的意义(2)要尊重儿童的个性;3)成人如何保留孩子纯朴天真的性质呢?(1)推崇卢梭自然、自由的教育;(2)对儿童要少干涉.(3)不放弃必要的管理。
4)成为新教育运动的最早呐喊声,激动千家万户,启示一个世纪,更新了人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对教育实践的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分析和评价爱伦•凯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家庭是人类教育中最具建设性的要素。
以下是父母如何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的5个方法:1)正确地摆正家庭在教育中的位置。
2)其次正确处理双亲与子女的关系。
3)母性不自私。
4)父母追求高尚的生活境界,自然可以深刻地影响孩子。
5)返朴归真。
3,爱伦•凯论“未来的学校”未来的学校是个性主义的学校,其宗旨是:人格可自由发展。
未来学校应有以下特征:1)崇尚自然。
2)共通陶冶之学校。
学生构成的综合性;男女共学。
3)各尽其善、个性自由发展的学校。
4)适合孩子多方面兴趣、促进学生多方面才能发展的学校。
5)采用“苏格拉底法”。
未来学校对教师的要求:1)必须能理解孩子,能与小孩同游戏、生活、学习。
2)师范毕业生实习一年后,经评定合格才能聘任。
3)有独立人格、见解,不附和学生,也让学生有选择的自由。
二【杜威】【大纲】识记:1,《民主主义与教育》2,“儿童中心主义”领会:1,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2,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应用:1,评述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想2,分析和评价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
.杜威,最系统、最集中地阐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是其1916年《民主主义与教育》P503△△△△.以“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三个论点概括教育本质:杜威△△△.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运用到教学方法上就是______。
35.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
P5101,《民主主义与教育》1)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系统、最集中地阐述,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指导纲领,影响深远。
2)阐述了教育本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
2【2004.7】简述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
【2005.4】【2006.4】■■■1)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其教育理论甚至整个现代派教育理论的一个核心要求。
2)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弊病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的口号。
3)主张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儿童方面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宰。
4)重视儿童本能活动,作为教育出发点。
教育的任务:为儿童本能的生长和儿童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5)评价:深入批判传统教育弊端,在教育领域开展深刻革命,影响非常广泛持久。
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缺陷在于:它是在本能论心理学基础上提出的,完全否定了社会实践对人的作用,不科学。
3【2003.4】杜威怎样论述教育本质?如何评价P505杜威这样论述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1. 教育即生长:从生物化本能论的心理学出发,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是促使儿童本能生长。
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儿童的本能活动,并把他们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2. 教育即生活:从社会学观点出发,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
,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校应该利用儿童观现有的生活周围其学习的主要内容。
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是以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哲学理论为基础的,既然经验是世界的基础,教育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去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
4,评价:杜威教育本质的论述,虽然有些合理的见解,但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唯心主义的,他在论述教育本质问题时,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教育的阶级性,没有把能正确阐明教育在促进社火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4,分析和评价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
1)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的基本原则。
儿童应从自身活动中学习,教学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
2)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
儿童在自己活动中获得经验、知识,直接经验就是知识。
3)要求现代学校,用活动教学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用活动课程取代学科课程。
4)活动教学,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注重儿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5)杜威批判了传统学校的教育弊端,批评传统教学是“三中心”教学,忽略了真正的中心:儿童活动。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僵死状态,为学校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培养开拓性人才。
6)但杜威过分强调活动课程和儿童的直接经验,不附和教学规律,浪费了儿童学习精力和时间,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降。
5,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1)论幼儿期重要性。
主张教育从一出生开始,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
2)论幼儿教育的内容方法。
学龄前儿童教育内容主要就是游戏活动游戏应符合儿童本能和兴趣需要。
从儿童兴趣需要出发,组织其他活动课程。
三【蒙特梭利】【大纲】识记:1,《蒙特梭利教学法》2,“儿童之家”领会:1,蒙特梭利关于教育原则的论述2,蒙特梭利关于教育环境的论述应用:分析评价蒙特梭利的感官教育论.1907,蒙台梭利,在罗马开办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名为“儿童之家”P515△△△1,《蒙台梭利教学法》【2008.4】【见2008.4参考答案】2,“儿童之家”1)1907,蒙台梭利,在罗马开办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
2)不收费,但“约法三章”:家长按时接送,与“儿童之家”密切配合,经常报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
3)蒙特梭利将最初用于低能儿童的教育方法修改后,用于正常儿童,取得巨大成功,引起广泛注意。
3,蒙特梭利关于教育原则的论述1)对旧式学校和家庭教育压抑儿童个性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
2)新教育应本着自由原则进行,重视儿童发展的内在力量,在儿童自由活动中,促使其潜在能力提高。
4,蒙特梭利关于教育环境的论述“有准备的环境”,即通过成人帮助,提供给儿童一个适合其发展的环境。
有以下6个标准和要求。
1)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2)能提供美观、实用,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
3)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
4)能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
5)能让儿童独立活动,自然表现,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6)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5.【2009.7】材料分析题蒙台梭利在其著作中仔细描写了其感觉训练和教育的方法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和评价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
[材料]在实验教育法中,感觉训练无疑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我采用的方法是以教具进行教学实验,等待孩子的自发反应。
……我们的第一套教材是由福禄倍尔小砖块和立方块组成,我们让孩子注意这两种物体的不同形状,让他们睁着眼睛,仔细和准确感知这些物体,并反复用语言提醒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物体各自特点上。
然后告诉孩子,把立方块放在右边,把小砖块放在左边,只是触摸,不用眼睛看。
最后,让孩子蒙住眼睛,再重复这种练习。
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做好这个练习,经过两三次后,他们就能完全不出错误。
练习中共用24块小砖和立方块,以便使这种游戏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注意力。
1,蒙特梭利,非常重视感官训练和智力培养,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蒙特梭利教学法一大特点。
2,强调感官教育的重要性:1)幼儿正处于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加强相应教育,使感官最充分发展。
2)感官训练是形成认识能力的第一道大门,有利于发展观察和辨别力。
3,设计一套“感官练习材料”(“蒙特梭利练习材料”)包括听、视、嗅、触觉材料,以触觉为主。
4,幼儿常以触觉代替视觉、听觉,以触觉认识事物,因此要重视触觉训练。
触觉材料非常丰富,有滑度、温度、重量、实体触觉材料。
5,“感官练习材料的特点:1)按用途分类,分别训练某一种感觉。
2)使用时,尽可能排除其他感官干扰,使所训练的感官得到的印象尽可能地纯正、清晰。
3)教具有控制、纠正错误的功能。
儿童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比较,提高感知能力的精确性和敏锐性。
6,强调感官训练,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训练材料,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活动性强,易引起兴趣和好奇心,有助于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7,感官训练的不足之处:1)感觉训练孤立进行,割裂了各种感觉之间的内在联系。
2)方法有机械、呆板、枯燥乏味倾向,易受操作顺序束缚,不利于培养想象和创造力。
四【克鲁普斯卡娅】【大纲】识记:1,克鲁普斯卡娅2,《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领会:1,克鲁普斯卡娅关于学前社会教育重要性的论述2,克鲁普斯卡娅关于学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论述应用:分析克鲁普斯卡娅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的作者是克鲁普斯卡娅,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
△△.为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的学前教育理论是克鲁普斯卡娅的学前教育理论1.克鲁普斯卡娅【2009.4】1)苏联著名教育家,代表作:《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
2)主持制定了发展学前教育的各种政策性文件,如《幼儿园规程》《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等。
3)她认为,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论述了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4)对学前教育中的体育、德育、智育、以及游戏和玩具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5)为苏联社会主义前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对苏联学前教育发展起了很大推动。
2,克鲁普斯卡娅关于学前社会教育重要性的论述1)把发展学前社会教育,同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
2)从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角度,阐述了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3)从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角度,强调了学前社会教育重要意义。
3,克鲁普斯卡娅关于学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论述1)体育:幼儿园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关心儿童身体健康。
合理安排幼儿生活、保健措施、营养卫生的食品。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活动场地,多进行户外活动。
2)德育:幼儿园另一项重要任务,为幼儿奠定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