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中负荷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探讨作者:罗毅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08期【摘要】传统的管理系统功能较为单一,仅限于控制功能,而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集需求侧错峰管理、远程抄表、用电检查、计量装置监控、电费风险分析、节能服务和差异化于等功能于一体,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有限的电力资源,使最小的资源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针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探讨了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关键词】负荷管理系统电力营销负控远程监控1.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体制、电网结构和电源建设也进行了改革和完善,电力营销工作需要利用科学技术去提高管理水平。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电力市场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电力供求的紧急状况得到缓解。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利用现代数字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电能计量技术等高科技,科学有效的对企业的用电进行管理,提高企业电力营销过程的规范化、高效化和合理化,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当今形式下,负荷管理系统是一种最为科学合理有效的为电力营销和电力客户服务的管理方式。
研究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及应用是企业用电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2.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2.1硬件功能负荷管理系统使现场负控终端业务和电力营销业务相关信息能够对接,实现结合统一。
这是通过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发送请求至营销系统,把相关档案传输到后台中间库并且核对,参照营销系统档案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档案进行更新。
这样就使得负荷管理系统与营销系统档案的管理和业务处理得到了整合,使两个系统得到更加精确的档案数据,规范了企业的用电管理。
2.2软件功能负荷管理系统的软件功能包括采集数据、紧急报警、处理数据、展示数据、检测系统设备和控制系统设备等。
负荷管理系统的前置机管理软件可以远程进行数据采集和远程诊断。
负荷管理系统数据包括有功最大需量、无功总电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正向有功总电量等,其支持GPRS或230MHz专网、异常状况上报、随机或者定时抄录、多采集负载等功能。
提升负荷管理系统功能服务电力营销工作摘要:近年来,电力负荷监控系统正逐步由单一的控制功能向负荷动态分析、远程抄表、电费催收、计量技术监督,以及需求侧管理等电力营销多功能技术支持系统的方向发展。
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这一系统资源,为企业发展服务,值得探讨。
关键词: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营销管理功能扩展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前身,是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平衡电力供、需矛盾,对电力负荷实施控制而产生的电力负荷监控系统。
该系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以其操作灵活、控制方便的特点,在实现快速限电降荷,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1)灵活的控制功能,既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远程对客户的负荷开关进行操作,达到快速停(限)电的目的,也可设置当地闭环控制功能,实现终端对客户的负荷或用电量的实时监控,及时告警,自动切断超限负荷。
(2)遥测功能。
利用负荷管理终端设备的数据采集接口。
对电力客户的各种用电参数,如功率、电流、电压、开关位置等进行采集,发送至主站系统,供运行人员进行参考和数据分析,掌握客户用电情况。
同时信息数据上传至主站服务器,形成历史数据,供随时调阅查询。
(3)远程抄表功能。
通过负荷管理终端485接口与多功能电能表实现通讯,读取表码,进行上传。
由于终端只是直接读取和转发表码,不会对数据作任何加工处理,所以可以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准确性;利用定时冻结抄表功能,对所有表计同时抄录,提高抄表工作的同期性,可对系统的线损计算和分析工作提供支持。
(4)在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中,负荷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已相当成熟和完备,在实际运行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电力营销工作的拓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系统的缺陷与不足日益显现。
2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发展现状在计划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出于计划限电的目的,许多供电企业都投资建设了负荷管理系统,并予以高度重视。
实践证明。
该系统在计划用电时期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十二章电力负荷管理工作标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管理岗位工作标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行岗位工作标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维护岗位工作标准第一节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管理岗位工作标准1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市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岗位技能、工作内容及工作标准、检查与考核办法。
1.2本标准适用于市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管理岗位的工作。
2责任2.1负责制订本公司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发展规划。
2.2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公司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业务的开展。
2.3负责对本公司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行质量的考核和督查。
2.4负责对本公司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业务与营销其他业务间工作的协调。
2.5负责本公司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用化业务的推广和考核。
2.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3工作权限3.1有权安排本公司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行和维护人员的业务工作,并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考核。
3.2有权要求稽查、计量等部门对本业务给予配合和支持。
3.3有权召集相关人员召开本专业的工作会议。
3.4有权对县(市)公司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业务进行检查和指导。
4 组织结构图图12.1-1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管理岗位组织结构图5岗位技能5.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职称。
5.2熟知《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和相关政策、文件。
5.3熟知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业务知识。
5.4具有较高的政策和理论水平,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事业心强、工作热情高。
5.5从事市场营销工作三年及以上。
6工作内容及要求6.1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6.2负责制定和督促执行本地区负荷管理系统工作的计划、人员业务培训计划等。
负责做好负荷管理系统更新、改造、功能扩展的策划、协助督促项目实施及工程测试、验收等工作。
6.3合理安排本公司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日常业务的开展。
认真对本公司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行质量进行考核。
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运用实践浅析摘要:在电力计量中对负荷控制技术进行运用,可达到改善电网负荷曲线形状以及提高电力负荷运行稳定程度等方面的目标,能够实现对电网运行经济性的提升,可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本文将以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应用功能介绍为切入点,通过对系统结构的分析,对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展开探究,期望能够为系统应用以及电力计量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系统功能;电力计量;系统结构;负荷控制管理系统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具有数据统计分析以及远程抄表等功能,可实现对用户用电信息的远程采集与监测,能够将抄表系统与负荷管理系统有机结合,达到对电力负荷实施全面监管的目标。
进一步提升电力计量工作水平,保证其精准度与效率,电力企业开始将负荷控制管理系统运用到了电力计量工作之中,并取得一定成绩。
1负荷管理系统结构系统组成主要分为三部分:①主站端计算机系统。
该部分是系统控制核心,主要包括UPS电源、前置机以及服务器等部分,负责负荷终端监控;②负荷终端。
该部分会按照控制中心指令展开各项任务,主要负责数据收集与推送,能够将各项信息及时反馈到控制中心,主要由专变采集终端、集中抄表终端以及配变终端等所组成,是在多终端控制中心主站系统控制下展开运行的;③负荷控制信道。
主要负责主站、终端之间信息传输,包括无线公网、光纤通道、无线通信等。
2负荷控制管理系统功能在电力计量工作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功能:①管理功能。
管理功能属于系统应用基础功能,在对系统进行应用时,会对供电各环节形成有效管理,能够在系统辅助下,做好负荷控制方案规划,为后续工作开展做好准备;②负荷控制功能。
作为系统根本功能,在对管理系统进行应用过程中,可达到对电力负荷形成有效管控的目标,能够实现对负荷控制终端电能定值、功率数值以及控制时段等数据的直接调整与优化;③数据分析统计功能。
系统不仅能够对供电地区以往电力使用数据展开收集与统计,而且还可实现对停电系数、时间等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能够为电力计量潜在隐患分析与故障排除等工作开展,提供可靠数据参考;④警示与异常用电检测功能。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电费管理中的运用分析摘要: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维护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功能不断完善,在电费管理中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电力负荷系统的功能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其在电费管理中的运用提出几点建议,包括远程负控抄表、负控数据分析、负控系统档案管理以及与营销系统的对接等。
关键字: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电费管理;远程抄表;系统对接前言:电力负荷控制是指针对各类用电器、用电系统进行的工作负荷方面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用电器和用电系统均存在工作负荷的上限和下限,当工作需求较低时,高负荷运行可能导致电力能源浪费,反之则导致工作能力不足,因此进行电力负荷控制十分必要。
现有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可用价值不足,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本文分析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电费管理中的运用,希望能为后续工作提供帮助。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作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作用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实现电能的合理应用;二是便于了解对象目标应用电能的具体情况,以便于后续调整;三是监测非法用电等情况。
通常来说,各类电气设备、用电系统的电力负荷都带有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如大型工业机电设备,在工作压力较大时,负荷可能达到80%—85%的水平,需要持续进行电力供应;而当工作压力较小时,负荷可能只有30%—40%的水平,不再需要持续高强度供电。
如果缺少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电能供应得不到控制,可能出现浪费问题,而高效运作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则有助于电能供应工作的控制,确保电能得到合理使用[1]。
此外,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有助于长期了解对象目标的电能数据情况,生成大量数据用于后续工作。
如某地电能使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季来临时空调设备大量消耗电能,其他季节的电能消耗则较少,应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可以有效了解这一情况。
后续工作中,可以在夏季重视电能供应,并科学计算输电量,其他季节则根据实际需求酌情减少输电量,电费管理也能因此更为高效。
电力系统电力负荷管理规范1. 前言电力系统电力负荷管理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电力负荷管理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 负荷预测与调度2.1 负荷预测负荷预测是电力负荷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准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需求。
各地区的电力负荷预测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历史负荷数据、季节变化、天气因素等,采用合适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
2.2 负荷调度负荷调度是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和电力供应能力,合理分配和调度电力资源的过程。
电力系统应建立合理的负荷调度机制,确保电力供需平衡和电网的稳定运行。
3. 能源调度管理3.1 能源供应管理电力系统应根据负荷需求和能源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能源供应管理策略。
通过合理配置各种能源资源,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电力供应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3.2 节能措施电力系统应积极推行节能措施,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消耗。
通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手段,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4. 负荷短期调度4.1 负荷均衡调度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各个负荷的变动和电力供应的波动,可能导致负荷不平衡。
电力系统应建立负荷均衡调度机制,通过合理调度电力资源,维持负荷均衡。
4.2 灵活性调度电力系统面临着各种突发情况和特殊负荷需求,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应急处理能力。
电力系统应建立灵活性调度机制,能够快速响应和适应各种调度要求。
5. 负荷长期管理5.1 电力规划电力系统的长期管理需要制定合理的电力规划,包括电力供给结构规划、电力系统扩建规划等。
电力规划应基于未来的负荷需求和能源供应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目标和策略。
5.2 负荷管理策略电力系统应制定负荷管理策略,包括负荷调整、负荷控制、负荷优化等。
负荷管理策略应考虑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并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益。
6.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6.1 负荷预测技术电力负荷预测依赖于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包括数据分析、模型建立、算法优化等。
浅谈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目前,我国供電局辖区内违法窃电现象已成为困扰电力正常供应和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它不仅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供电秩序,直接威胁了国家电网安全。
而我国用电管理部门要知道用户的各项用电数据,大都是用电管理人员到用户现场抄表。
采用人工方式来抄录用户电表的各项数据,其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也低,不适应用电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近年来,电力负荷监控系统正逐步由单一的控制功能向负荷动态分析、远程完成抄表等多功能技术支持系统的方向发展。
作者分析了负荷管理系统的配置、特点和功能,结合XX供电局的应用实例,详细阐述了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电力正常供应和电力企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1负荷管理系统1.1负荷管理系统的配置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又叫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是综合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信息等多个学科于一体的系统。
它由主站和负控终端构成,其运行的平台由客户/服务器与浏览器/服务器结合在一起;管理系统的网络通信方式是GPRS230MHz。
主站和营销系统则是通过局域网实现互联。
1.2负荷管理系统的特点负荷管理系统优点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具有良好的外延联网的功能,它除了具有局域网的功能外,还能实现系统内上下级用电管理子系统之间的远程通信,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第二是通信手段灵活可靠,由于其功能多样,所以使用方式灵活可靠;第三是设备的升级简易,可以采用简便的方式实现升级换代。
1.3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在硬件方面,它可以实现现场负控终端的业务和营销管理系统的接口。
同时可以保证两个系统数据的精确性,实现规范化管理。
在软件方面,它能够实现数据采集、报警、数据显示和数据处理、系统设备的监控等。
软件系统可以支持无线通信方式和有线通信方式,也能够支持当前的多信道通信,从而实现数据的真正共享。
2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2.1远程抄表我国用电管理部门要知道用户的各项用电数据,大都是用电管理人员到用户现场抄表。
电力负荷调度规定在电力供应行业中,电力负荷调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负荷调度的目的是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最大化地满足用户需求,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为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电力负荷调度规定,以规范负荷调度工作的开展。
一、负荷调度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原则:负荷调度应以电力系统安全为首要原则。
调度措施应符合电力系统的设备安全运行要求,确保供电可靠。
2. 经济性原则:负荷调度应在保障供电可靠的前提下,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合理分配各种资源,降低运行成本。
3. 灵活性原则:负荷调度应及时灵活地调整电力供求平衡,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临时需求变化,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
4. 可持续性原则:负荷调度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负荷调度的主要内容1. 负荷预测与分析:根据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信息,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与分析,制定相应的调度策略和措施。
2. 能源优化调度:合理配置各类能源资源,以最小的成本满足用户需求,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3. 电力系统调度:根据负荷需求和电力系统的自身特点,制定电力发电计划、输电计划和配电计划,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 新能源调度:针对风电、光电等新能源的波动性,结合天气预测和负荷需求,制定新能源的调度计划,实现新旧能源的协调运行。
5. 财务与经济调度:通过合理的市场机制和电价调整,实现电力市场供需平衡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6. 突发事件应急调度:对突发事件和应急情况,及时采取调度措施,保障用户的基本用电需求和社会稳定。
7. 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应用:运用新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在负荷预测和调度中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三、负荷调度的实施程序1. 数据采集和处理:收集各类与电力负荷调度相关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以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2. 负荷预测和分析:根据历史数据和预测信息,运用预测模型和算法,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与分析,得出负荷曲线和负荷预测结果。
论述电力营销中的负荷控制措施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企业和人们生活对电力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电力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电力需求侧的管理水平,搞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的运行,目前全国各个省份都在积极开展电力负荷控制工作。
实践证明,电力负荷控制对于电力生产、电力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电力营销;负荷控制;措施1.负荷控制对电力营销管理的意义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负荷控制可称为电力负荷管理,主要是用来碾平负荷曲线,从而达到均衡的使用电力负荷,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提高电力企业的投资效益的目的。
电力负荷控制间接、直接、分散和集中各种控制方法,所谓间接控制方法是按客户用电最大需量,或峰谷段的用电量,以不同电价收费,借此来刺激客户削峰填谷,事实上,这是一种经济手段。
而间接控制方法是在高峰用电时,切除一部分可间断供电的负荷,事实上,这是一种技术手段。
所谓分散控制方法是对各客户的负荷,按改善负荷曲线的要求,由分散装设在各客户处的定时开关、定量器等装置进行控制。
2.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2.1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一个集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信息等多学科技术的综合系统,那么,通过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如下的功能:2.1.1多功能的用电监控。
参数设置、参数和数据的查询;远方遥控客户端开关的分、合闸;地区及客户的功率、电量的监控;对有关的电力参数的采集和计算;有关图、表、曲线及系统接线图、地理信息图的绘制和打印;为领导决策、配电调度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客户端的遥测、遥信、遥控;生成各类数据库;编制执行削峰填谷的方案;建立客户的档案。
2.1.2实现远方抄表、预售电、防窃电与用电分析预测、用电监测。
对于具备条件的客户,实现远方抄表,其数据准确,且节省人力、物力;对于安装了负控装置的客户,可以实行预售电;利用负控装置可以对客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利用负荷控制良好的数据采集效果及网络特性,可进行本地区的用电分析、预测及管理功能。
电力市场中的负荷和需求侧管理【摘要】为了科学引导用户用电,减少能源消耗,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同时也在各地电网中配备了负荷管理系统。
本文在对传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几点措施,同时对面向需求侧管理的负荷管理系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负荷管理;需求侧管理;电力市场【Abstract】In order to reasonably lead the power utilization and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the demand side management (DSM)is currently executed in China,and a lot of relevant load management system will be equipped soon afterwards. th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load management,the main measures of DSM,the DSM oriented load management system is presented and expounded and discussed.【Key words】Load management;Demand side management;Electricity market0.引言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不管是从装机容量、发电量还是联网规模等方面来看,都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除了人均装机用电量之外,发电煤耗以及输配电网损耗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用电能耗还需要进一步的降低。
国家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电力工业装机容量也应当要实现900GW的目标,但是必须要控制好用电能耗,这是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一基础上便提出了用电负荷的管理问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力学院毕业设计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总体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随着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电力部门的经济效益将越来越取决于对供用电各环节进行管理的细致程度,其中,加强对大用户用电现场的管理是提高经济运行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建立大用户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实现大用户远程自动抄表和负荷现场管理,提高用电监测及负荷管理水平,为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供电公司大用户用电现场管理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实施,在本技术方案中,结合电量采集与配用电管理系统设计、开发和实施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经验,以及在工程建设中的实际情况,面向电力公司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
希望能为供电公司建立一套实用的、可靠的大用户用电现场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供电公司在电能量采集和大用户用电现场管理现在和未来的需要,并以此提高供电公司的智能化、促进供电事业的腾飞。
本文从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日益突出的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提出建设一套集实时监控、负荷预测、需求响应、智能报警、远程遥控为一体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本方案设计的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考虑了设计的规范性和可扩展性,发挥了管理系统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调整电力负荷,通过远程抄表维护电网的安全运行,对该地区电力负荷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负荷控制手段也越来越丰富,能够按照市场规律做出更多的电网调峰、居民用电智能化管理、基于尖峰电价/可中断负荷激励引导柔性负荷参与电网需求响应方面的探索尝试。
关键词:电力负荷管理,需求侧管理,电力智能化目录第一章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意义 (1)第一节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研究的目的 (1)第二节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研究的意义 (1)1.负荷预测准确性 (1)2.与电力营销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确保数据的唯一性 (2)3.为降低线损提供了科技手段 (2)4.优化运行方式 (2)5.有效杜绝窃电的发生 (3)6.实时控制负荷,科学调配 (3)7.反应迅速,确保电网安全稳定 (3)第三节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96目前,我国供电局辖区内违法窃电现象已成为困扰电力正常供应和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它不仅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供电秩序,直接威胁了国家电网安全。
而我国用电管理部门要知道用户的各项用电数据,大都是用电管理人员到用户现场抄表。
采用人工方式来抄录用户电表的各项数据,其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也低,不适应用电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近年来,电力负荷监控系统正逐步由单一的控制功能向负荷动态分析、远程完成抄表等多功能技术支持系统的方向发展。
作者分析了负荷管理系统的配置、特点和功能,结合XX 供电局的应用实例,详细阐述了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电力正常供应和电力企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1 负荷管理系统1.1 负荷管理系统的配置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又叫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是综合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信息等多个学科于一体的系统。
它由主站和负控终端构成,其运行的平台由客户/服务器与浏览器/服务器结合在一起;管理系统的网络通信方式是GPRS230MHz。
主站和营销系统则是通过局域网实现互联。
1.2 负荷管理系统的特点负荷管理系统优点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具有良好的外延联网的功能,它除了具有局域网的功能外,还能实现系统内上下级用电管理子系统之间的远程通信,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第二是通信手段灵活可靠,由于其功能多样,所以使用方式灵活可靠;第三是设备的升级简易,可以采用简便的方式实现升级换代。
1.3 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在硬件方面,它可以实现现场负控终端的业务和营销管理系统的接口。
同时可以保证两个系统数据的精确性,实现规范化管理。
在软件方面,它能够实现数据采集、报警、数据显示和数据处理、系统设备的监控等。
软件系统可以支持无线通信方式和有线通信方式,也能够支持当前的多信道通信,从而实现数据的真正共享。
2 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2.1 远程抄表我国用电管理部门要知道用户的各项用电数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刘智中(广东电网公司河源供电局,广东 河源 517000)摘要:用电量的急剧增加使供电部门的线损率持续偏高,影响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
浅谈电力营销中的负荷控制
摘要:电力负荷控制对于电力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集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信息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实现电力营销监控、电力营销管理、营业抄收、数据采集和网络连接等多种功能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是配电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对电力负荷控制在电力营销中的作用谈了个人看法。
关键词:电力;负荷控制;营销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2
一、负荷控制对电力营销管理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大大提升了自身的电力管理控制水平,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提高电力企业的投资效益的目的。
电力负荷控制分间接、直接、分散和集中各种控制方法,所谓间接控制方法是按客户用电最大需量,或峰谷段的用电量,以不同电价收费,借此来刺激客户削峰填谷,事实上,这是一种经济手段。
而接控制方法是在高峰用电时,切除一部分可间断供电的负荷,事实上,这是一种技术手段。
所谓分散控制方法是对各客户的负荷,按改善负荷曲线的要求,由分散装设在各客户处的定时开关、定量器等装置进行控制。
而集中控制方法是由负荷控制主控站按改善负荷曲线的需要,通过与客户联系的控制信道和装设在客户处的终端装置,对客户的可间断负荷进行集中控制。
二、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1.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
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不仅是我国普通居民关注的焦点,更是我国其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电力电网的发展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发展本身的自动化技术一直是其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一个集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信息等多学科技术的综合系统,那么,通过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如下的功能:(1)多功能的用电监控。
参数设置、参数和数据的查询;远方遥控客户端开关的分、合闸;地区及客户的功率、电量的监控;对有关的电力参数的采集和计算;有关图、表、曲线及系统接线图、地理信息图的绘制和打印;为领导决策、配电调度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客户端的遥测、遥信、遥控;生成各类数据库;编制执行削峰填谷的方案;建立客户的档案。
(2)实现远方抄表、预售电、防窃电与用电分析预测、用电监测。
对于具备条件的客户,可实现远方抄表,其数据准确,且节省人力、物力;对于安装了负控装置的客户,可以实行预售电;利用负控装置可以对客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利用负荷控制良好的数据采集效果及网络特性,可进行本地区的用电分析、预测及管理功能。
(3)良好的外延联网功能。
除具有局域网的一般功能外,还能与系统内的上下级用电管理子系统进行远程通信,实现资源共享。
(4)灵活可靠的通信手段。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都具有灵活可靠的通信手段。
(5)设备的升级换代简单易行。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升级换代简单易行。
2.建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意义
负荷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是电力企业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对当前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电力经营的意义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电力客户可进行实时监控,如监视客户用电的变化,对欠费客户报警及进行有效的停、限电控制,对客户的各时段用电情况进行计量等。
同时也可自动监测和记录客户窃电情况,实现预售电的运营方式,可从根本上解决收费难和欠费问题,实现远方抄表,进行用电预测分析。
系统可为电力营销环节实现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2)对电力生产的意义
可从电力需求侧管理(dms)的角度进行削峰填谷,限电不拉闸,减少基建投资,减少机组启停调峰造成的损失。
可进行配电线路负荷率调整,可对地方电厂和上网的企业自备电厂发电进行必要的监控。
(3)对供用电秩序的意义
利用电力负荷集中控制的手段,配合法律和经济的措施,把用电管理深入到户,建立正常的供用电秩序。
三、负荷控制策略
所谓控制策略,按照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可分为:削峰;填谷;移荷;政策性节电降载;政策性增载;灵活改变负荷曲线;按需量控制;按计划用电指标控制。
下面将对其分别进行叙述。
1.削峰
制定年度削峰计划时,应按年度负荷延续曲线,确定削峰目标。
在峰荷期间削减负荷,可用:减荷,即由客户主动在峰荷期间停用可间断负荷避峰;直接控制负荷,即用集中或分散型控制装置在峰荷时直接控制负荷;用分时电价刺激客户在峰荷时降荷,其关键是要制定一个合理的高峰电价,在峰荷期间,客户每增加1kw负荷,由发电到输、配电各环节的设备容量均需相应增加。
因此,高峰负荷期间,客户除应支付电能电费外,还需要支付发、输、配电设备每千瓦摊销的投资。
为了鼓励客户均衡用电,低谷期间的电能电价应给予优惠,而高峰期间的电能电价则应予以提高。
这样,客户在高峰期间的用电就要交纳比低谷期间高得多的电费;实行可间断供电电价,即对客户可间断供电负荷进行控制,则电力公司将对该客户的电价给予不同的电价优惠。
提前通知的时间分为1d、4h和 1h 三种。
规定控制时间应不少于每天 6h 和每年100h。
2.填谷
所谓填谷,就是鼓励客户在电网低谷时用电,提高低谷负荷,碾平负荷曲线。
可供使用方法有:(1)低谷时贮热,贮热负荷要有
较大的热容量,以使在夜间低谷6~8h内,用电加热后,能供应一天中其余16~18h的用热需要。
(2)用季节性电价鼓励客户填充年度低谷。
(3)实行非峰用电电价以填充低谷。
(4)实行分时电价鼓励客户填谷。
3.移荷
所谓移荷,是将客户在高峰时的用电移到峰前和峰后使用。
其方法有:贮热。
此种电气加热器贮热容量不够大,只能供应2~4h 的应用;用分时电价鼓励客户移荷;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如可以控制电弧炉、加热炉之类的电气设备,使其由峰荷移出。
4.政策性节电降载其方法有
通过对用电设备逐个进行审查,并提出节电措施降载方案;采用双燃料采暖系统;电力网高峰时将电采暖切换为煤气或燃油采暖,在电力网低谷时可将其切换为电采暖;用太阳能替代电能降载;电能的高效利用降载;热电联产降低公用电网负载,即对使用蒸汽的客户推广热电联产,协助降峰。
5.政策性增载
(1)采用热泵。
热泵可将较低温度载热体中的热能抽出加热另一种传热介质,使其温度较高,用于采暖或供应热水,亦可将热介质中的热能抽出,使其降温用于制冷。
其输入与输出之比小于1,有较高效益,是蓄能负荷,可供调峰。
(2)改双燃料取暖。
对采用煤气采暖的客户,增设电气采暖设施。
此种双燃料取暖系统在用电低谷时切换为电气采暖,以碾子负
荷曲线。
(3)采用促用电价。
即用电量越多电价越低,以提高电网发电量、负荷率,降低发电成本。
6.灵活的改变负荷曲线
所谓灵活的改变负荷曲线,即灵活的改变负荷曲线的形状,以适应随时变化的发电能力,其方法有两种:需量预定。
所谓需量预定是指可由供电部门根据电源状况和改变电网负荷曲线的要求,对客户的用电需量作出规定;改变供电可靠性。
所谓改变供电可靠性是指降低连续供电的要求,这样当供电部门有紧急需要时,可以切断客户的一部分用电。
7.按需量控制
所谓按需量控制是指供电部门对客户实行需量电费,电能电费两部制电价;客户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到控制需量。
8.按计划用电指标控制
所谓按计划用电指标控制,是我国实行计划用电政策所采用的主要控制负荷策略。
其基础是工厂企业的生产任务按照国民经济计划确定。
随着市场调节作用的增强,制定计划用电指标的将有一定的难度。
计划用电指标分为电能量指标和最大需量两部分。
谁超限谁,不超不限。
四、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电力供需严峻的形势下要继续推进负荷控制系统的使用,不断研究、改进、完善系统功能,让其可以更好地为我国
的电力营销管理以及电力事业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钦,王锡凡,别朝红,王建学.电力市场下直接负荷控制决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09).
[2]穆君,石海霞.负荷控制对电力营销管理的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1-15.
[3]符晶秋.yx2000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负荷控制系统接口实现[m].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01-30.
[4]陈海峰,竺军,李伟华.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成效[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