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停车规划
- 格式:pptx
- 大小:16.66 MB
- 文档页数:55
停车场设计方案介绍停车场是城市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方便的停车服务。
设计合理的停车场能够提高停车效率,减少拥堵,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个设计合理的停车场方案,包括停车位规划、出入口设计、停车管理系统等内容。
停车位规划停车位的规划是停车场设计中的关键一步。
合理的停车位规划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停车场空间,提高停车位的数量和停车效率。
以下是几个停车位规划的建议:1.停车位布局:停车位的布局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复杂的环绕道路和停车位之间的交叉。
可以采用矩形或直线排列的方式,确保每个停车位都有足够的空间。
2.停车位大小:停车位的大小应根据常用车型的尺寸进行设计。
一般来说,小型车位的宽度应为2.4米,长度应为4.8米;大型车位的宽度应为3米,长度应为6米。
此外,还应预留一定的宽度作为车辆打开车门的空间。
3.导向标识:在停车位上设置明确的导向标识,指示车辆进入和离开的方向。
可以使用箭头或文字标识,帮助车辆顺利进出停车位。
4.行车道宽度:行车道的宽度应能容纳两辆车同时通行,一般来说,宽度应为6米,但在停车场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行车道宽度。
出入口设计出入口的设计是停车场设计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出入口设计能够提高车辆进出停车场的效率,减少拥堵。
以下是几个出入口设计的建议:1.位置选择:出入口的位置应尽量靠近主干道,方便车辆进出停车场。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设置多个出入口,分散车流压力。
2.通行能力:出入口的通行能力应与停车场的容量相匹配,避免出现拥堵现象。
可以使用多车道的设计,增加车辆同时进出停车场的能力。
3.道路标线:在出入口道路上设置清晰的标线,指示车辆的通行方向。
可以使用箭头、文字或标示物等,帮助车辆正确进入和离开停车场。
4.停车场入口处收费站:在停车场入口处设置收费站,方便对停车车辆进行管理和收费。
可以使用自动收费系统,提高效率和方便支付。
停车管理系统停车管理系统是现代停车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提高停车场的管理和效率。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1.停车位数量:根据停车需求量和停车场周边区域情况确定停车位数量。
一般来说,停车位数量应根据停车需求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能满足各类车辆的停放需求。
2.停车位布局:停车位应尽量合理地布局,便于车辆进出和停放。
停车位宽度、长度、标线和标示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车辆停放的安全和便利性。
3.车位划分:根据停车场规划需求,合理划分各类不同车辆的停车位,如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等,确保各类车辆的停放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4.车位标识:对停车位进行明确的标识,包括车位号码、车位类型和停车位所有权等信息,方便车主和管理人员使用和管理。
5.出入口位置:根据周边道路及交通规划,合理选择停车场的出入口位置,确保道路畅通、安全无碍。
6.通行道路设计:停车场内的通行道路宽度应根据停车场规模和预计车流量来设计,确保车辆能够顺畅进出停车场,并且保障通行的安全性。
7.照明设计:停车场内应配备合适的照明设施,保证夜间停车场照明充足,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
8.安全设施:停车场内应设有防火设施、消防器材、监控摄像、报警系统等安全设施,确保停车场内的安全性和应急能力。
9.绿化规划:在停车场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绿化带和绿化设施的布局,增加环境美化,减轻车辆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10.残疾人停车位:根据相关规定,在停车场内设置适量的残疾人停车位,确保残疾人朋友的停车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11.电动车充电桩:根据电动车的普及程度,合理设置电动车充电桩或充电区域,满足电动车用户的充电需求。
12.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实现车位预约、停车缴费、车辆监控等功能,提高停车场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总之,停车场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停车需求、交通状况、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停车场的规范化、高效化和安全性,提供方便、舒适、安全的停车服务。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停车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停车位数的分布:在市中心和分区中心地区,应为全部停车位数的50%-70%;在城市对外道路的出入口地区应为全部停车位数的5%-10%;在城市其它地区应为全部停车位数的25%-40%。
公安部、建设部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公安部、建设部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1988年10月3日)第一条为加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改善道路交通状况,保障交通安全畅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城市规划》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重点旅游区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停车场是指供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室内场所。
停车场分为专用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
专用停车场是指主要供本单位车辆停放的场所和私人停车场所;公共停车场是指要为社会车辆提供服务的停车场所。
第四条停车场的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其规划设计须遵守《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停车场的设计方案(包括有关的主体工程设计方案),须经城市规划部门审核,并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方可办理施工手续;停车场竣工后,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参加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大型旅馆、饭店、商店、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馆、图书馆、医院、旅游场所、车站、码头、航空港、仓库等公共建筑和商业街(区),必须配建或增建停车场,有条件的小型公共建筑须配建自行车停车场,停车场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大型公共建筑工程设计没有停车场规划的,城市规划部门不予批准施工”规划和建设居民住宅区,应根据需要配建相应的停车场。
车辆停放计划书1. 引言车辆停放是一个管理车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车辆停放计划可以提高车辆停放效率,确保车辆安全,并为车辆管理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本文档将介绍车辆停放计划的目标、范围、计划实施和评估等方面内容,帮助车辆管理者完善车辆停放计划,提高车辆管理效率。
2. 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车辆停放计划,提高车辆停放效率,确保车辆安全,并为车辆管理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车辆停放效率:通过合理规划停放区域和停放顺序,减少车辆停放拥堵现象,提高停放效率;•确保车辆安全:合理规划停放区域,确保车辆停放时的安全性,防止车辆被盗和损坏等现象的发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优化车辆停放布局和增加停放设施,为车辆管理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3. 范围本计划所涉及到的范围主要包括车辆停放区域的规划、停放顺序的确定和停放设施的规划等方面内容。
具体范围包括:•停放区域规划:根据车辆类型和停放需求,规划不同类型的停放区域,包括临时停放区、长期停放区和专用停放区等;•停放顺序确定:根据车辆使用频率和停放需求,确定车辆停放的先后顺序,以提高停放效率;•停放设施规划:根据车辆数量和停放需求,规划停放设施,包括停车位、车辆防盗设施和车辆防损设施等。
4. 计划实施本计划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 调研分析首先,对车辆停放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解现有的停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停放拥堵、安全隐患和设施不足等。
通过调研分析,为后续的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4.2 制定规划方案基于调研分析的结果,制定车辆停放规划方案。
根据车辆类型和停放需求,规划不同类型的停放区域,并确定停放顺序。
同时,对停放设施进行规划,确保停放设施满足车辆停放的需求。
4.3 实施计划根据制定的规划方案,开始实施车辆停放计划。
包括按照规划方案进行停放区域的建设和设施的安装,同时进行车辆的重新停放。
4.4 监督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及时监督和管理车辆停放情况。
车辆停车场规划方案模板简介车辆停车场规划方案是指根据停车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停车场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停车场的布局、停车位数量、停车位大小、停车路线、车道宽度、停车场进出口等等。
本文将提供一种车辆停车场规划方案的模板,供相关人员参考和使用。
停车场布局停车场的布局一般分为直角布局和斜角布局两种,根据停车场的地形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布局方式。
直角布局适用于地形比较平坦的场地,斜角布局适用于地面比较倾斜或有凸起的场地。
具体布局方案如下:直角布局在直角布局的停车场中,停车区域和车道是垂直的,车道与车道之间一般保持6-7米的距离,车道宽度一般在2.5-3米之间,停车位大小根据车辆大小而不同,常见的停车位尺寸有2.5米×5米和3米×5米。
斜角布局在斜角布局的停车场中,停车位与车道呈45度角,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3.5米,停车位的大小根据车辆大小而不同,常见的停车位尺寸有2.5米×5米和3米×5米。
停车位数量停车场的停车位数量要根据车位需求量来确定,根据国家规定,每个停车位的标准面积为22平方米,包括车位面积、车辆进出口通道和操作空间。
不同类型的停车场的车位需求量也不同,一般来说,业务区停车场的车位需求量较大,店铺、办公室、公共场所停车场相对较少。
停车场的车位数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大概需要100-200个停车位。
停车路线和车道宽度停车场的路线和车道宽度要能够满足车辆进出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行人的通行。
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3.5米,直线道路的车道宽度要比弯道的车道宽度大。
停车场的路面要设计成坡度合适的形态,以便排水,防止积水。
停车场进出口停车场的进出口是很重要的一环,停车场进出口的数量和位置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进出口位置应在周围道路的交通流量较小的位置。
进口和出口的两侧应设有限制车辆速度的装置,以确保车辆安全。
结论以上为车辆停车场规划方案的模板,具体的停车场规划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地形条件来制定。
本立体停车库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在对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停车设备、建筑与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管理。
(接上篇)5 建筑与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停车库应根据总体布局需要,结合停车设备的运行特点和有关技术资料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
5.1.2 停车库的出入口宜设安全防护装置。
5.1.3 在停车库控制室内,严禁设置或穿越与本车库无关的管道、电缆等管线。
【条文说明】无关的管线设于控制室内,对保证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安全运行十分不利,也给这些管线的维修带来困难。
本条制定参照《停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原条文中,严禁在机械车库中设置或穿越于本库无关的管线。
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对于一些附设式机械式车库,由于建筑空间关系的影响,几乎很难避免无关管线设置或穿越,因此本规范仅对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控制室做出相应规定。
5.1.4 停车库内各类管道明设时,应排列整齐,宜用不同颜色和符号表明管道种类和介质流向。
【条文说明】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内水、暖、电等的专业管道不少,除少量电气管线暗装敷设外,大量管线均应外露,因而为了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应对各专业的管道进行协调,使得其排列整齐、有条不紊,且用不同的颜色标明管道种类,用符号标明管道介质流向,以利于管理和维修。
5.1.5 停车库的出入口、内部通道、最小转弯半径、净空高度、坡道纵坡等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GB5768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5.1.6 停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
5.2 规划5.2.1停车库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环境保护及防火要求。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引言概述:停车场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停车场的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本文将从停车场选址、停车位布局、交通组织、设施设备和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停车场规划设计的规范。
一、停车场选址:1.1 地理位置:选址应考虑周边交通情况、商业区域、人口密度等因素,以方便市民和车辆的出行。
1.2 地形条件:选址应避免地势过高或过低,地势平坦有利于停车场的建设和使用。
1.3 土地面积:选址应具备足够的土地面积,以满足停车位的需求,并考虑未来的扩展和改造。
二、停车位布局:2.1 停车位数量:根据周边需求和预测交通流量,合理确定停车位的数量,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2.2 停车位类型:根据停车场的使用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停车位,如普通车位、残疾人专用车位、家庭车位等。
2.3 停车位布局:合理划分停车位的大小和间距,确保车辆进出方便,同时考虑通行道宽度和转弯半径等因素。
三、交通组织:3.1 出入口设置:设置合理的出入口位置和数量,考虑到交通流量和周边道路的连接情况,以确保车辆的顺畅进出。
3.2 车辆通行道路:设置宽度合理的车辆通行道路,考虑到车辆的转弯半径和交叉口的安全性,以保证车辆的安全通行。
3.3 交通信号灯:根据停车场的规模和交通流量,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灯,以协调车辆的行驶和停车。
四、设施设备:4.1 停车场标识:设置清晰明确的停车场标识,包括入口标识、出口标识、停车位标识等,以方便车辆和行人的识别。
4.2 视频监控系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停车场进行全天候监控,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4.3 收费系统:根据停车场的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收费系统,如人工收费、自动收费等,以方便车主缴费和管理人员的收支统计。
五、环境保护:5.1 绿化设计:在停车场周边设置绿化带和绿化景观,提高环境美观度和空气质量。
5.2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停车场在雨水天气下的正常运行,避免积水和水患。
目录第十章停车设施规划 (303)10.1 停车规划的意义 (303)10.2 停车规划的出发点 停车现状 (303)10.3 停车设施发展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304)10.3.1 停车设施发展的指导思想 (304)10.3.2 停车设施发展的战略 (305)10.3.3 停车设施规划原则 (306)10.4 停车需求总量预测 (307)10.4.1 需求预测概述 (307)10.4.2 按车辆拥有量估算停车需求总量 (308)10.4.3 按人口估算停车需求总量 (308)10.4.4 按出行吸引模型估算停车需求总量 (309)10.4.5 停车需求总量的确定 (310)10.5 配建停车场的规划 (311)10.6 公共停车场的规划 (313)10.7 路边停车场的规划 (317)10.8 自行车停车场的规划 (324)10.9 停车场(库)的政策、控制措施及建议 (326)10.9.1 适用于各个地区的有关停车的政策和建议 (326)10.9.2 大良核心区的有关停车的政策和建议 (329)10.9.3 关于大良地区提高公共停车场利用率的建议 (330)插图目录图10-1 2020年各个交通大区的公共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泊位布置图 (317)图10-2 2005年顺德中心城区允许设置路边停车场的路段示意图 (323)图10-3 路边停车三种方式示意图 (324)表格目录表10-1 顺德中心城区各类机动车停车场所占的比例 (303)表10-2 停车设施供应结构比例表(单位:%) (306)表10-3 2020年顺德中心城区机动车拥有量和折算系数 (308)表10-4 国内部分城市规划泊位总体供应指标(2010年) (309)表10-5 顺德中心城区现状年的停车供需览表 (310)表10-6 顺德中心城区2020年的停车供需览表 (310)表10-7 顺德中心城区现状年建议的停车供应表 (311)表10-8 顺德中心城区2020年的停车供应表 (311)表10-9 顺德中心城区建筑物配建指标参考值 (312)表10-10 2020年顺德中心城区轨道站所需配建停车泊位 (313)表10-11 顺德中心城区2005年各交通大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建议提供的停车泊位 (313)表10-12 顺德中心城区2020年各交通大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提供的停车泊位 (315)表10-13 路边停车场的设置与道路宽度的关系 (319)表10-14 2005年各交通大区建议的机动车路边停车场停车泊位 (319)表10-15 2020年各交通大区机动车路边停车场的停车泊位 (321)表10-16 各种自行车停车场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25)第十章停车设施规划10.1 停车规划的意义停车规划是整体交通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行车系统一样,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停车设计规范(总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停车规划规范Code for urban parking planGB/T 51149-2016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7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80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停车规划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城市停车规划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1149-2016,自2017年2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6月20日1 总则1.0.1 为科学合理安排停车设施,构建有序的停车环境,规范城市停车规划,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所涵盖的停车规划。
1.0.3 城市停车规划应贯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以城市发展及交通发展战略为指导,统筹现状停车供需关系,考虑未来机动车发展水平,结合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制定停车位总量控制和区域差别化的供给策略,划分城市停车分区,统筹配置城市停车资源,并应满足交通安全、综合防灾等要求。
1.0.4 城市停车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停车场 parking lot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放的场所及地上、地下构筑物。
一般由出入口、停车位、通道和附属设施组成。
2.0.2 停车位 parking space为停放车辆而划分的停车空间或机械停车设备中停放车辆的部位。
由车辆本身的尺寸加四周必需的空间组成。
2.0.3 机动车停车场 parking lot for auto供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2.0.4 非机动车停车场 parking lot for non-motor vehicle供非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停车场车辆停车方案
背景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停车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不管是商场、超市、医院、学校,还是小区、社区等场所,都会面临停车位不够用的情况。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解决停车难问题,停车场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停车位规划
在停车场的设计过程中,停车位的规划是非常关键的。
停车位数量应根据停车
场的位置、规模、车辆流量、车辆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同时,应根据不同车型,设置不同类型的车位,以便车辆停放更加方便。
停车位标识
在停车场中,合理的停车位标识不仅可以帮助车主更加便捷地停车,还能够避
免停车过程中的混乱和冲突。
因此,在停车场设计中,应将停车位的标识做得更加清晰明了,使车主容易找到自己的车位。
停车位标识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颜色、字体、大小、标识形式等。
停车场控制系统
停车场控制系统是停车场管理的核心,通常包含了进出口控制系统、计时收费
系统、车位指示系统等。
这些系统可以实现车辆进出控制、自动收费、车位动态指示等功能,使停车场的管理更加高效。
停车场管理
停车场管理涉及到停车场的日常运营管理、安全防范、维护保养等多个方面,
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以确保车辆安全、有序停放。
同时,应根据不同停车场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制度。
总结
在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解决停车难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
大问题。
停车场的建设管理至关重要,只有提高停车场的设计规划、标识、控制系统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解决停车难问题,让城市的交通更加便捷、安全。
停车规划方案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车辆数量的快速增加,停车难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解决停车问题,许多城市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停车规划方案,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规划城市停车资源。
一、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案。
通过将部分地面空间利用起来建设地下停车场,可以有效增加城市的停车容量。
地下停车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闲置地下空间,还能提升城市的用地利用效率,减少地面车辆拥挤现象。
此外,地下停车场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分区规划,满足不同区域的停车需求,提高城市停车资源的利用率。
二、引导停车离市中心为了减少市中心停车潮汐,一些城市通过制定停车费用差异化政策,鼓励车辆尽量停车离市中心,以腾出有限的停车空间给真正需要进入市中心的车辆。
这种政策通过提高市中心停车费用,较低地区停车费用,引导车辆停放在距离市中心稍远的地区。
同时,政府还可以在市中心周边建设大型停车场,提供更多停车位供市民使用,进一步缓解市中心停车难问题。
三、建设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停车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传感技术实现对停车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驾驶员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方式查询停车场的空闲情况,并预订车位,避免盲目的寻找停车位带来的时间浪费。
同时,智能停车系统还能够提供车位导航功能,指引驾驶员准确找到停车位,并提供相应的停车付费服务。
通过智能停车系统,不仅能提高停车位的利用效率,还能提升停车管理的便捷性和透明度。
四、优化路边停车资源部分城市会面临路边停车资源紧张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路边停车位,可以通过停车位共享的方式进行优化。
政府可以通过与私人合作或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路边停车位的共享服务。
驾驶员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方式查询附近的闲置路边停车位,并付费进行临时使用。
这种共享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路边停车位的利用率,节约停车位的占用,减少路边停车位的资源浪费。
五、提倡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出行除了上述方案外,政府还可以推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出行,减少机动车辆在城市中的使用。
宁波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1.09.30•【字号】•【施行日期】2012.01.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宁波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条例(2001年7月26日宁波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1年11月2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2011年8月31日宁波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2011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改善停车状况,保障交通有序、安全和畅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和镇规划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本条例所称停车场,是指供各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者室内场所。
停车场分为公共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
公共停车场,是指为社会车辆提供停车服务的场所,包括独立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工程配建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停车泊位等;专用停车场,是指为本单位、本居住区车辆提供停车服务的场所,包括建设工程配建专用停车场、建筑区划内共有部位施划的停车位等。
第三条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统筹规划、配套建设、有效管理、方便群众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第四条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制,决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停车场的规划管理工作。
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停车场的使用管理工作,参与停车场规划和建设工作。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参与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收费停车场的价格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财政、税务、工商、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停车规划规范Code for urban parking planGB/T 51149-2016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7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80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停车规划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城市停车规划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1149-2016,自2017年2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6月20日1 总则1.0.1 为科学合理安排停车设施,构建有序的停车环境,规范城市停车规划,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所涵盖的停车规划。
1.0.3 城市停车规划应贯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以城市发展及交通发展战略为指导,统筹现状停车供需关系,考虑未来机动车发展水平,结合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制定停车位总量控制和区域差别化的供给策略,划分城市停车分区,统筹配置城市停车资源,并应满足交通安全、综合防灾等要求。
1.0.4 城市停车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停车场 parking lot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放的场所及地上、地下构筑物。
一般由出入口、停车位、通道和附属设施组成。
2.0.2 停车位 parking space为停放车辆而划分的停车空间或机械停车设备中停放车辆的部位。
由车辆本身的尺寸加四周必需的空间组成。
2.0.3 机动车停车场 parking lot for auto供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2.0.4 非机动车停车场 parking lot for non-motor vehicle供非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2.0.5 建筑物配建停车场 parking garage for buildings建筑物依据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所附设的面向本建筑物使用者和公众服务的供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城市停车规划规范Codes for urban parking plan(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停车规划规范Codes for urban parking planGB╳╳╳╳╳-╳╳╳╳(征求意见稿)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年╳╳月╳╳日╳╳╳╳╳╳╳╳╳╳╳╳出版社╳╳╳╳北京前言根据建设部╳╳╳╳╳╳╳╳╳╳╳╳╳╳╳╳╳╳╳╳╳╳╳╳号文件的要求,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了本规范。
在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当前城市停车规划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发达国家相关标准和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与完善,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本规范是城市停车规划工作的技术性规范,本规范共分7章和2个附录。
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规定,规模与布局,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停车场交通组织与规划。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停车规划规范》编制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0号,邮编100045),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工国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秀敏蔡华民宋晓梅陈春妹殷丽於昊张秀媛目录1 总则 (1)2 术语、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4)3 基本规定 (5)3.1规划内容 (5)3.2规划要求 (5)4 规模与布局 (7)4.1停车需求预测 (7)4.2停车场规模与布局 (7)4.3城市停车位总量规定 (8)4.4停车场用地面积估算 (8)5 建筑物配建停车场 (9)5.1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 (9)5.2停车配建指标分区 (10)6 城市公共停车场 (11)6.1路外城市公共停车场设置 (11)6.2路内停车位的设置 (11)7 停车场交通组织与规划 (14)7.1停车场交通组织与规划的主要内容 (14)7.2停车场出入口规划 (14)7.3停车场交通组织 (14)附录A 机动车停车位换算当量系数 (16)附录B 非机动车停车位换算当量系数 (17)本规范用词说明 (18)条文说明 (19)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会车辆停车场规划方案1.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停车难已成为城市交通的一大难题。
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各城市不断加强停车场建设,特别是社会车辆停车场建设。
本文将探讨社会车辆停车场规划方案。
2. 社会车辆停车场的分类社会车辆停车场按照使用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临时停车场:用于短期停车,如商业街等商业区的停车场。
2.长期停车场:用于长时间停放车辆,如住宅小区等停车场。
3.停车场与交通枢纽:用于接驳交通工具,如高速公路收费站等。
3. 社会车辆停车场规划方案社会车辆停车场规划方案包括停车场的选址、规划和设计。
3.1 停车场的选址选址是社会车辆停车场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停车场选址应考虑以下因素:1.停车需求:选址前应对需要停车的车辆数量进行估算,并结合停车场使用性质来选择适宜的选址。
2.交通条件:停车场的交通条件应该良好,便于车辆进出。
3.周边环境:周边环境安全、整洁美观。
3.2 停车场的规划停车场规划应考虑以下因素:1.停车位数量:停车场规划应根据需求确定停车位数量。
2.停车位布局:停车位布局应合理,尽可能利用空间,方便车辆进出。
3.绿化规划:停车场周边应进行绿化,增加停车场的美观和环保。
3.3 停车场的设计停车场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设计风格:停车场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要显得突兀。
2.设计尺寸:停车场设计应结合当地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求,确定停车场的尺寸。
3.设计材料:停车场建设应选用耐用、环保的材料。
4. 结语社会车辆停车场规划方案是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选址、规划和设计等方面的要点。
当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