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标本采集与运送SOP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粪便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程序【目的】指导粪便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文件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请专业组长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适用范围】1、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情况。
2、根据粪便的性状、组成、间接地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
3、了解肠道正常菌群分布是否合理,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以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
【标本采集要求】1、容器收集和运送粪便标本的容器应洁净、无吸水、防漏渗,一次性使用;做细菌培养的容器应用无菌有盖的专用容器。
2、标本收集2.1常规检查标本: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粘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
外观无异常的粪便须从表面、深处及粪便多处取材,取3-5g粪便送检。
灌肠或服油类泻剂的粪便常因过稀且混有油滴等,而不适于做检查标本。
不能采集便盆或坐厕的粪便送检标本。
粪便标本应避免混有尿液、消毒剂及污水等杂物,以免破坏有形成分,使病原虫死亡和污染腐生性原虫。
2.2寄生虫检查标本血吸虫孵化毛蝴:标本应不少于30g,必要取时整份送检;如作检查寄生虫虫体及作虫卵计数时应采集24h粪便。
连续送检:避免肠道寄生虫和某些蠕虫有周期性排卵现象,未查到寄生虫和虫卵时,应连续送检3天,以免漏检。
检查蛲虫卵:须用透明薄膜拭子或玻璃纸拭子于深夜12时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粪便,并立即送检。
检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立即送检;转送及检查时均需保温,以免滋养体因失去活动力而难以检出。
2.3无粪便排出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直肠指诊或肠拭子取标本。
2.4粪便培养标本,用消毒棉签采取粪便的异常部分于无菌杯,也可用肠拭子蘸等渗盐水,由肛门插入直肠4-5cm处,轻轻转动,取出粪便少许,放入无菌培养试管中,盖好送验。
用肠拭子直接采取标本进行培养,可提高阳性率。
3、标本的标记标本容器必须有标记,包括:病人姓名特定编码(住院病人的病区床号),标本收集时间。
SOP_15-10 粪便培养标准操作程序一、粪便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见本手册《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原则》。
二、标本验收1.申请单验收:要求申请单除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外还应包括标本收集时间、收集方式、是否已使用抗生素等,验收时应检查申请单是否填写完整。
2.标本验收:(1)检查标本标识是否与申请单相符;(2)检查送检时间是否超过规定的标本保存时间。
3.不合格标本处理:(1)对申请单信息不全者应设法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2)对标识不符、送检容器不合格,送检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标本应注明原因,退回,要求重新留取标本,并做记录。
三、实验室检查1、涂片检查当检查霍乱弧菌以及菌群失调优势菌时需作直接涂片检查。
(1)检查霍乱弧菌落染色检查:取新鲜送检标本涂片,干燥后革兰氏染色,油镜下观察有无革兰阴性呈鱼群排列的弧菌。
悬液检查:取患者粪便,制成悬滴标本,检查细菌的动力,霍乱弧菌呈穿梭状活泼的运动,在悬滴涂下加O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原运动的现象停止,为制动试验阳性。
可初步推断为疑似O1群霍乱弧菌。
(2)酵母菌涂片检查:涂片染色在油镜下观察,是否有卵形的芽生孢子及假菌丝,即报告检出酵母样菌。
(3)粪便中优势菌:涂片革兰氏染色油镜下观察:染色性、细菌形态、排列、各自在涂下中所见到的相对比例、推定主要优势菌,并及时报告结果。
2、培养及结果观察(1)沙门-志贺菌:接种SS(或HE)及MAC(或中国兰),35℃、18-24h后检查平板,如未发现沙门菌或志贺菌的可疑菌落,48h重复检查一次。
如未发现可疑菌落,可报告:“未检出沙门/志贺菌”;如有疑似菌落,做推断性生化试验,初步生化反应符合两属生物学定义,并与志贺菌诊断血清中之一发生明显凝集者,可报告“检出**志贺菌”;与沙门菌多价及群因子诊断血清凝集者,只能报告“检出*群沙门菌”。
沙门/志贺菌的选择性增菌培养基,此类培养能抑制革兰阳性菌及暂时性抑制大肠埃希氏菌和变形杆菌生长,并促进沙门/志贺菌的生长。
粪便标本采集与运送SOP急性感染性腹泻可以由细菌、病毒、及原虫引起,实验室常规检查是细菌培养。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应作为实验室常规培养的主要腹泻病原菌。
住院3天以上发生腹泻的患者进行常规培养意义不大,秋冬季,儿童(2岁以内)腹泻多以病毒性肠炎为主,应将病毒性腹泻排除后再考虑做细菌培养。
1、物品的准备与申请:①领取清洁便盒。
②填写检验申请单。
用钢笔填写,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填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区、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送检目的、申请医生及送检时间。
2、采集指针:①粪便涂片镜检白细胞≥5个∕HP②重症腹泻;③体温大于38.5℃;④血便;⑤便中有脓液;⑥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持续性腹泻患者;⑦来自疫区的患者。
3、采集方法:标本的采集尽可能在发病早期和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
在不同的时间采集2—3份标本可以提高病菌的分辨率。
方法有:①自然排便法:直接留置粪便标本于清洁、干燥广口容器中送检。
注意若有脓血、粘液、组织碎片,则取有脓血、粘液、组织碎片部分的粪便2—3g,液体粪便取絮状物,一般取1—3ml。
②直肠拭子法:用无菌拭子插入肛门2—4cm,轻轻旋转拭子,可在拭子上明显见到粪便,插入运送培养基内,立即送检。
本法只适用于排便困难的患者或婴幼儿。
4、标本的运送和验收:①标本应尽快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室温保存小于2h。
如采集后2h内未培养,标本应放入培养基中4℃冰箱保存,一般可保存24h。
②粪便标本的验收与拒收程序;采用一次性无菌杯,瓶盖严密,留取时间符合要求者为合格标本;否则为不合格标本,应拒收。
当怀疑沙门菌、志贺菌以外的细菌引起的腹泻时,临床医生及时和检验科联系,因为分离大肠埃希菌O157:H7等细菌需要特殊的试验程序和培养基。
脑脊液标本采集与运送SOP正常人体脑积液是无菌的。
当人体患有脑脊髓膜炎时,在脑脊液中可以出现病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有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粪便标本采集与转运标准操作规程一、采样指征1.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水样便、脓血便等),或伴有发热。
2.粪便常规镜检异常,如粪便涂片镜检白细胞≥5/HP。
3.下列腹泻患者宜连续3天送检标本:入院前72小时内出现症状的社区获得性腹泻;医院获得性腹泻(入院72小时后出现症状)且至少有下列情况之一:65岁以上并伴有基础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09/L)及疑似院内暴发感染时。
二、粪便标本的采集及转运流程(一)采集粪便标本:自然排便法;自然排便法为常规方法,临床常用;宜在感染急性期釆集腹泻粪便标本。
1.患者在干燥清洁便盆(避免使用坐式或蹲式马桶)内自然排便。
成形便:挑取有脓血、黏液部分 2〜5 g放于无菌容器内液体粪便:则取絮状物2〜5 mL放于无菌容器内若无黏液、脓血,则在粪便上多点采集送检2.尽快送检,室温条件下运送不超过2小时,尽快送检,室温下运送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如不能及时送检可使Cary- Blair运送培养基于4°C冰箱保存,不超过24小时。
(二)直肠拭子法:直肠拭子法只适用于重症腹泻且暂时没有粪便的患者或婴儿,不推荐使用拭子做常规性病原菌培养;不宜使用拭子进行艰难梭菌采样。
1.用肥皂水将肛门周围洗净,将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插入肛门4〜5 cm(儿童为2〜3cm)2.棉拭子与直肠黏膜表面接触,轻轻旋转拭子,可明显在拭子上见到粪便;3.直肠拭子采集的标本应置入Cary- Blair运送培养基中尽快送检,室温下运送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如不能及时转运,可置于4°C冰箱保存,但不超过24小时。
三、采集与转运注意事项1.粪便标本常规培养通常针对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
如果怀疑其他细菌感染如艰难梭菌感染,宜先咨询实验室。
常规不做厌氧培养。
2.肠炎和发热患者宜同时进行血培养。
3.尽可能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釆集。
4.艰难梭菌釆集后应尽快送检,转运宜使用厌氧袋。
1.1、标本接收筛选方案:大便标本:采用一次性无菌杯,杯盖严密,无明显灰尘、泥土或纸屑者为合格标本。
1.2、标本预处理:1.2.3、大便标本:取绿豆大小的粪便标本加入生理盐水制成匀浆,用接种环取一环涂片,观察有无脓细胞,真菌孢子及菌丝,有真菌的须接种CHROMagar念珠菌培养基,脓细胞++以上的接种粪便选择性培养基,已经经验应用抗生素的采用改良TTC增菌液或Na2S2O3肉汤增菌液先进行增菌。
留下涂片干燥后Gram染色,观察菌群情况,注意有无菌群失调。
对于无脓细胞的标本无须进行接种。
1.3、读片:根据人体对细菌/真菌感染在早期主要以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免疫为主的特点,结合标本来源部位系统器官生理病理特点,收寻20~30个视野中脓细胞聚集处的脓细胞胞浆中有无吞噬的细菌及细菌的染色排列特征,菌体特征(如粗细、长短、扭曲)并作记录。
粪便标本:在观察吞噬现象的同时,作好菌群比例计算,并记录(菌群比例分析参照相关文件)。
1.4、标本接种:1.4.3、大便标本:一般感染性腹泻的粪便标本直接接种或增菌后接种:SS、SMC、TCBS;怀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或伪膜肠炎的加HSM(高盐甘露醇培养基),怀疑为真菌性肠炎的加CHROMagar,怀疑为伪膜性肠炎的应作厌氧菌培养分离艰难梭菌。
1.5、读板:1.5.2、大便:①沙门菌:SS:中心黑色之乳糖阴性菌落(亚利桑拉群可以为阳性),SMC: 红色菌落②志贺菌:SS、SMC均为无色透明之乳糖阴性菌落③O-157大肠埃希菌:SS:为红色乳糖阳性菌落,SMC为无色透明之山梨醇阴性菌落▲其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多数为:SS、SMC均为红色▲其中A-D大肠埃希菌在SS上可能为无色菌落④霍乱弧菌:SS:无色菌落,TCBS:黄色大菌落▲其他弧菌:SS、TCBS均为无色或淡绿色菌落⑤小肠结肠耶尔森菌:SS为无色小菌落,SMC为红色牛眼状小菌落⑥气单胞菌:所有气单胞菌转种血琼脂均呈现β溶血▲嗜水气单胞菌,SS红色菌落,TCBS为黄色,SMC无色之大菌落▲其他气单胞菌:SS无色菌落,TCBS为黄色,SMC无色之大菌落⑦邻单胞菌:SS、TCBS及SMC均为无色菌落。
1.目的规范粪便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粪便培养。
3.标本标本类型粪便、直肠拭子。
标本采集3.2.1 自然排便采集自然排便后,挑取其脓血、黏液部分2~3 g,液体粪便取絮状物2~3ml,盛于灭菌容器内,或置于保存液(运送培养基)、增菌培养基中送检。
3.2.2 直肠拭子如不易获得粪便时,或排便困难病人及婴儿,可用直肠拭子采取,即以无菌棉拭用保存液或生理盐水湿润后,插入肛门内4~5cm(幼儿2~3cm)轻轻转动取出,插入卡-布(Cary- Blair)运送培养基内或无菌容器内送检。
3.2.3 粪便标本应立即送检,室温保存不能超过2小时,如不能及时送检可以放人磷酸盐甘油()或转运培养基,但不能超过24小时。
培养艰难梭菌的标本保存于-20℃以下。
培养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标本应放置磷酸盐甘油溶液中保存。
(100mg/L)试剂。
保存弯曲杆菌和弧菌的标本,需加CaCl2标本拒收标准3.3.1 粪便标本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
3.3.2 送检的粪便标本混有尿液。
3.3.3 直肠拭子未置于运送培养基中。
4. 试剂、仪器革兰染液、氧化酶试剂、麦康凯平板。
SS平板、TCBS平板及相关生化试剂等。
VITEK 鉴定系统;革兰阴性菌鉴定卡(GNI+)、革兰阴性细菌药敏卡(GNS)、革兰阳性细菌鉴定卡(GPI)、革兰阳性细菌药敏卡(GPS)。
真菌鉴定卡(YBC)药敏纸片、ATB板条等,有效期及储存条件参见试剂说明书。
培养箱。
接种针、接种坏、电热灼烧器、显微镜、孵育箱、CO2诊断血清。
5. 细菌鉴定和药敏质控参见《质量管理程序》。
6. 检验步骤接收标本后,立即对标本进行编号、登记。
涂片检查粪便标本因各种正常菌群含量甚多,仅以染色性和形态无法辨别是否为病原菌。
因此,粪便标本一般不作涂片检查。
只有怀疑霍乱弧菌及菌群失调所致腹泻时,才作直接涂片检查(观察动力和菌群比例)。
培养6.2.1 沙门一志贺菌培养参见《沙门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志贺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中医药临床试验粪便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标准
粪便样本的采集:
1. 确定采集时间:最佳时间为早上空腹排便或餐后2小时。
2. 过程卫生:采集前,应将肛门周围的皮肤清洗干净;避免将附着在肛门附近的土、毛发等混入样本中;避免采集过程中直接接触其他污染物。
3. 采集方法:使用无菌采集器或塑料袋进行采集。
直接用手、木棒或不洁容器采集均应避免。
应将样本采集器或塑料袋移到肛门外侧,尽量避免接触肛门内部的粘液膜,然后将样本采集器或塑料袋放入干净且无菌的容器中。
4. 样本量:采集15-20克左右的新鲜大便样本,并尽量避免样本外污染。
5. 样本编号:采集前,将样本标识编号,记录样本采集日期、时间和相关信息。
粪便样本的保存:
1. 温度:采集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或冷藏保存。
不宜在室温下保存。
2. 时间:应尽快冷藏,通常不超过24小时。
3. 贮存方式:样本可用封闭的塑料袋密封,并放入密封的容器中。
冷藏后,不应进行频繁地反复冻融。
粪便样本的运输:
1. 运输时间:应尽快送至实验室或冷藏保存,不能长期放置。
2. 运输方式:建议采用冷藏运输,可以使用冷藏箱进行保温。
避免震动和温度过高。
3. 运输标识:样本应标明编号、样本种类、采集日期和运输日期等信息,并进行包装防漏,封口牢固。
注意事项:
1. 采集器和容器均应是新的、干净的、无菌的和可密封的。
2. 进行粪便样本采集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情况,了解是否使用过抗生素、泻药、洗肠等可能影响粪便菌群的处理方法。
3. 进行全部操作时,应穿戴好手套,并勤洗手,保证操作的清洁卫生。
标准操作规程粪便检验部分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审核:批准:修订:每年复审修订一次(关联修订记录页)生效日期:2019年1月1日XX医院检验科目录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标本的采集】1.目的:检查粪便的性状、颜色、混合物、寄生虫卵等。
2.容器:蜡纸盒、竹签、清洁便盆。
3.采集及采集前准备:3.1.查对医嘱,贴化验单附联于蜡纸盒上。
3.2.核对病人,解释留便的目的和方法。
3.3.嘱病人排空膀胱,再解大便于便盆内。
3.4.用竹签取少量粪便,即粪便中央部分,有病理成分的则必须挑取病理性部分如粘液、血液、脓血等部分,一般检验留取新鲜指头大小(约5g)即可置于蜡纸盒内。
4.查寄生虫卵时,应在不同部位取带血及粘液的粪便标本5~10克立即送检,或一般检查2小时内送检。
4.1.服驱虫剂后或作血吸虫孵化检查,应留取全部粪便,及时送检。
4.2.查阿米巴原虫时,在采集标本前,用热水将便盆加温,便后连同便盆立即送检。
因为阿米巴原虫在低温下可失去活力而难以查到。
4.3检查蛲虫卵需要用软玻璃纸拭子,在清晨排便前由肛门四周拭取标本,也可用棉拭子拭取,但均须立即镜检。
5.化学法隐血试验应嘱病人检查前三天禁食肉类、肝、血、含大量叶绿素的食物和含铁剂的药物。
三天后,按收集常规粪便标本方法留取标本送检。
单克隆抗体法可随时留取大便送检。
6. 用无菌竹签取中央部分或带脓血、粘液的粪便少许,置于无菌专用的盛器内,立即送检。
【粪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 盛粪便标本的容器必须有盖,有明显标记。
2. 粪便标本应选择其中脓、血、粘液等病理成分,若无病理成分,可多部位取材。
采取标本后,应在一小时内完成检查,否则可因PH及消化酶等影响,而使粪便中细胞成分破坏分解。
3. 不应该采取尿壶或便盆中的粪便标本。
若标本中混入尿液或其它的液体,可使柔弱的原虫致死。
用白明胶膜法检查粪便中的胰蛋白酶活性时,可因尿液中存在溶解白明胶的物质而导致其检查结果错误的增高。
粪便标本中也不可混入植物、泥土、污水等,因腐生性原虫、真菌抱子、植物种子、花粉易混淆实验结果。
1.目的规范粪便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粪便培养。
3.标本3.1 标本类型粪便、直肠拭子。
3.2 标本采集3.2.1 自然排便采集自然排便后,挑取其脓血、黏液部分2~3 g,液体粪便取絮状物2~3ml,盛于灭菌容器内,或置于保存液(运送培养基)、增菌培养基中送检。
3.2.2 直肠拭子如不易获得粪便时,或排便困难病人及婴儿,可用直肠拭子采取,即以无菌棉拭用保存液或生理盐水湿润后,插入肛门内4~5cm(幼儿2~3cm)轻轻转动取出,插入卡-布(Cary- Blair)运送培养基内或无菌容器内送检。
3.2.3 粪便标本应立即送检,室温保存不能超过2小时,如不能及时送检可以放人磷酸盐甘油(PH7.0)或转运培养基,但不能超过24小时。
培养艰难梭菌的标本保存于-20℃以下。
培养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标本应放置磷酸盐甘油溶液中保(100mg/L)试剂。
存。
保存弯曲杆菌和弧菌的标本,需加CaCl23.3 标本拒收标准3.3.1 粪便标本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
3.3.2 送检的粪便标本混有尿液。
3.3.3 直肠拭子未置于运送培养基中。
4. 试剂、仪器4.1 革兰染液、氧化酶试剂、麦康凯平板。
SS平板、TCBS平板及相关生化试剂等。
4.2 VITEK 鉴定系统;革兰阴性菌鉴定卡(GNI+)、革兰阴性细菌药敏卡(GNS)、革兰阳性细菌鉴定卡(GPI)、革兰阳性细菌药敏卡(GPS)。
真菌鉴定卡(YBC)药敏纸片、ATB板条等,有效期及储存条件参见试剂说明书。
培养箱。
4.3 接种针、接种坏、电热灼烧器、显微镜、孵育箱、CO24.4 诊断血清。
5. 细菌鉴定和药敏质控参见《质量管理程序》。
6.检验步骤接收标本后,立即对标本进行编号、登记。
6.1 涂片检查粪便标本因各种正常菌群含量甚多,仅以染色性和形态无法辨别是否为病原菌。
因此,粪便标本一般不作涂片检查。
只有怀疑霍乱弧菌及菌群失调所致腹泻时,才作直接涂片检查(观察动力和菌群比例)。
粪便常规检验(含寄生虫检验)1.标本的采集及处理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采用自然排出的粪便,且视检查目的的不同而异。
(1)做常规检查应取新鲜的标本,盛于洁净的不渗水容器内(如塑料杯),选取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粪便。
(2)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于排便后立即检查。
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样,冬季取样时应注意保温。
(3)检查血吸虫卵时应取黏液、脓血部分,如需孵化毛蚴应留取30g 粪便尽快处理。
(4)检查蛲虫卵须用透明薄膜纸于24∶00 左右或清晨排便前由肛门口周围拭取立即镜检。
(5)找寄生虫虫体或虫卵计数时应采集24h 粪便进行检查。
(6)做化学法隐血试验时,应尽量于检查前3d 内禁食肉类及含动物血的食物,并禁服铁剂和维生素C 。
(7)无法排便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用肛拭子采便。
(8)标本的处理:粪便检验后应将容器焚烧,所用载玻片需用5%煤酚皂液浸泡消毒。
2.一般性状检查2.1.颜色正常人粪便为黄褐色成形便,质软;婴儿粪便可呈黄色糊状;病理情况下可出现灰色、绿色、红色、柏油样、酱色及米泔水样。
2.2.性状粪便性状视其情况可报告为软、硬、糊、泡沫样、黏液样、冻状、脓血样、稀糊状、米泔样及乳凝块等。
不同的粪便性状可反映不同的生理状况和病理改变。
(1)黏液便:正常粪便中的少量黏液因与粪便混合不易看见,若有肉眼可见的黏液,说明其量增多。
见于各类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
(2)溏便:便呈粥状且内容粗糙,见于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
(3)胨状便: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于腹绞痛后排出黏胨状、膜状或纽带状物,部分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也可排出类似粪便。
(4)脓性或脓血便:说明肠道下段有病变。
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5)鲜血便:见于直肠息肉、结肠癌、肛裂及痔疮等。
(6)柏油样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破坏,释放血红蛋白并进一步降解为血红素、卟啉和铁等产物,使粪便变黑。
粪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指南
一、患者准备
1.患者应在收集标本前保持患者原有饮食,并且不要进行特殊饮食、使用特殊药物或者食物补充剂,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患者要保持正常的大便节律,尽量在自然排便后直接采集标本。
二、标本采集器具
1.采集容器:标准的标本采集容器应该是干净无菌的,并且容器的底部应该有一个密封盖,避免样品的泄漏。
三、标本采集方法
1.患者在清洁马桶上排便前,可以将一定量的清洁纸杯放入马桶内,以避免污染。
2.采集标本时,使用一次性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3.使用采集棒或者塑料勺子将新鲜的粪便标本取得适量(约5毫升)放入采集容器内。
注意不能将尿液、水份、纸巾等杂质混入标本中。
4.确保标本完全填满容器,且不溢出。
四、标本运输
1.标本运输应尽量及时,不得长时间放置。
若不能及时送达实验室,可以将标本放入冰袋中冷藏,并尽快送达实验室。
2.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标本翻倒、震荡和温度波动,以免对标本结果产生干扰。
五、注意事项
1.采集标本时不能使用含有抗生素、抗菌素、抗真菌药物等药物的洗肠剂,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如因其中一种特殊原因(如禁跟踪其中一种感染源)需要消毒标本采取采用消毒标本并告知实验室。
3.采集标本应尽量避免接触尿液、洗涤剂、清洁剂等化学物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标本采集器具应避免使用与其他标本采集器具交叉污染,以免产生误差。
六、标本处理与保存
1.送检前,标本应保存在4℃以下,以免细菌繁殖。
2.标本送达实验室后,实验室人员会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检验。
大小便标本采集及运送流程一、卫生要求1.采集者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洗手、佩戴一次性手套等。
2.采集工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或使用一次性消毒器具。
3.采集现场必须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二、大小便标本采集方法1.大便标本采集:a.告知患者停止服用影响粪便颜色的药物和食物。
b.提供患者一次性大便盆,确保采集过程中不与尿液或水混合。
c.使用一次性手套,用勺子或棍子采集新鲜的大便标本。
d.将大约5克的大便标本放入一个密封容器中,并尽快送到实验室。
2.小便标本采集:a.告知患者尽量较早采集晨尿,首次排尿时尤为重要。
b.暴露尿道口,用一次性尿杯接收尿液,中段尿更好。
c.将约30毫升的尿液倒入一个密封容器中,并尽快送到实验室。
三、样本保存1.大小便标本必须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最好在1小时内完成。
2.如果无法立即送到实验室,大小便标本应个别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并放入冰箱中保存。
四、大小便标本运送1.确保采集完标本后,及时将其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2.运送过程中,要注意标本的密封性,以避免泄露污染其他物品。
3.可以使用专门的运输容器来运送大小便标本,这些容器具有隔离和密封功能。
4.在运送时,要避免摇晃和高温等因素对样本的影响。
总结:大小便标本采集及运送流程是医学实验室中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卫生要求、采集方法、样本保存和运输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采集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采集工具需经过消毒处理。
大便和小便样本需要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如果无法立即送达,应遵循相应的保存方法。
运送过程中要注意样本的密封性和温度。
在运送前,应了解实验室对运送的要求和流程。
这些措施能够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对医学诊断和疾病监测起到关键的作用。
粪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SOP
文件编号:
持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护理部检验科各临床科室
修订时间:年月
执行日期:年月日
具体内容:
一、采集方法
1.自然排便法:取新鲜粪便的粘液、脓血、絮状物等有意义成份2-3g或1~3ml,盛于无菌、密闭、不吸水的容器内或直接置于保存液或增菌液内送检。
2.直肠拭子采集法:用于难以获得粪便或排便困难的患者及婴幼儿。
用肥皂和水,将肛门周围洗净,用无菌生理盐水、保存液或增菌液湿润的拭子插入肛门,成人约4-5㎝,儿童约2-3㎝,轻轻旋转,使之与直肠粘膜表面接触,取出置于运送培养基内送检。
不推荐使用该方法作为常规性病原菌培养。
3.填写申请单时,应注明标本来源、检验目的和采样时间等相关信息。
二、标本运送
1.已采集的标本应视为潜在性生物危险品,均应置于防渗漏、相对密封的容器中收集、存储与转运。
2.标本应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者,室温保存不超过2h。
三、注意事项
1.虽然粪便标本本身含很多细菌,但采集时也应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2.腹泻患者尽可能在发病早期和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采集。
3.做厌氧菌培养出现症状立即采集;标本应尽量减少与空气接触。
4.伤寒患者发病2W以后采集。
5.取新鲜便,不可混入尿液,消毒剂等。
6.粪便与直肠拭子标本作微生物检查时,要特别注意及时运送与接种。
床边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7.医师怀疑腹泻病原菌为艰难梭菌、大肠杆菌O157:H7、耶尔森菌和弧菌,送检前请与微生物室联系,并于化验单上特别注明,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培养环境,以便提高此菌的分离率。
大小便标本收集及运送流程大纲
大小便标本收集及运送流程
准备
宣教寄存
查对
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接到医嘱及查验单
正确选择标本容器,双人查对并注明科别、床号、姓名等
指导患者留取标本,小便留 5~10ml,大便标本 5g{如花生米大小},应见告患者或家眷留取大、小便标本后放到科室指定标本寄存处{洗手间},如遇急查等特别状况可与血标本由专人同时送检
科室指定寄存地址为洗手间
每日由 A2 班护士于 9:00~15:00 查对标本无误,将查验单整理后交由
工勤人员送检
每日 9:30~15:30 以前由工勤人员送检
送检
备注如遇急查等特别状况可与血标本由专人同时分箱送检
1.不要将粪便混于尿液中。
2. 正确选择标本收
集机遇,指导患者留取标本。
揭东区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3. 标本应在规准时间内实时送检。
2017-1-1
4. 检查申请单不得与标本容器卷裹混放 .。
粪便标本采集与运送SOP
急性感染性腹泻可以由细菌、病毒、及原虫引起,实验室常规检查是细菌培养。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应作为实验室常规培养的主要腹泻病原菌。
住院3天以上发生腹泻的患者进行常规培养意义不大,秋冬季,儿童(2岁以内)腹泻多以病毒性肠炎为主,应将病毒性腹泻排除后再考虑做细菌培养。
1、物品的准备与申请:
①领取清洁便盒。
②填写检验申请单。
用钢笔填写,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填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区、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送检目的、申请医生及送检时间。
2、采集指针:
①粪便涂片镜检白细胞≥5个∕HP
②重症腹泻;
③体温大于38.5℃;
④血便;
⑤便中有脓液;
⑥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持续性腹泻患者;
⑦来自疫区的患者。
3、采集方法:
标本的采集尽可能在发病早期和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
在不同的时间采集2—3份标本可以提高病菌的分辨率。
方法有:
①自然排便法:
直接留置粪便标本于清洁、干燥广口容器中送检。
注意若有脓血、粘液、组织碎片,则取有脓血、粘液、组织碎片部分的粪便2—3g,液体粪便取絮状物,一般取1—3ml。
②直肠拭子法:
用无菌拭子插入肛门2—4cm,轻轻旋转拭子,可在拭子上明显见到粪便,插入运送培养基内,立即送检。
本法只适用于排便困难的患者或婴幼儿。
4、标本的运送和验收:
①标本应尽快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室温保存小于2h。
如采集后2h内未培养,标本应放入培养基中4℃冰箱保存,一般可保存24h。
②粪便标本的验收与拒收程序;
采用一次性无菌杯,瓶盖严密,留取时间符合要求者为合格标本;否则为不合格标本,应拒收。
当怀疑沙门菌、志贺菌以外的细菌引起的腹泻时,临床医生及时和检验科联系,因为分离大肠埃希菌O157:H7等细菌需要特殊的试验程序和培养基。
脑脊液标本采集与运送SOP
正常人体脑积液是无菌的。
当人体患有脑脊髓膜炎时,在脑脊液中可以出现病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有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1、物品准备与申请:
① 领取无菌试管,供应室领取无菌穿刺包。
②填写检验申请单:
用钢笔填写,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填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区、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送检目的、申请医生及送检时间。
2、采集指针:
有脑膜炎症,临床怀疑有脑膜炎感染,应进行细菌培养。
3、采集方法:
病人先禁食,医师在无菌操作下给病人进行第3和第4腰椎间隙或稍低处穿刺取得,小儿则于第4和第5腰椎间隙穿刺,必须装入戴帽的无菌容器,立即送检。
4、标本的运送和验收:
①标本采集后置于无菌试管内尽快送检,决不可冷藏!每种检验需要最小量:细菌培养≥1ml,真菌≥2ml,抗酸杆菌≥2ml。
②标本的验收与拒收:标本未收集于无菌试管或送检延误或冷藏保存,则拒收标本,通知科室重新采集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