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半球位置。 2.我国的内海。 3.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4.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 习 目 标
1.通过自主学习,结合图5.1,能描述我 国的地理差异。 2.能描述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通过合作探究,能指出我国四大地理 区域的范围。
自 主 学 习
5分钟时间,同学们阅读 教材P2-P5,并且完成自主 学习1--5题。 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将自主 学习部分的知识点标记在 书中。
主导因素
降水 气候 地势或地形
当堂检测
1.传统民居:南(
2.粮食作物:南(
3.糖料作物:南( 4.气候灾害:南( 5.交通运输:南( 6.饮食习惯:南(
尖 稻 甘 涝 船 甜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平 麦 甜 旱 马 咸
)
)
) ) ) )
重点回顾
(1)我国 南方和北方 的分界线。(四大地理区域) (2)我国 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的分界线。(干湿地区) (3)我国 暖温带和亚热带 的分界线。(温度带) (4)我国 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等降水量线) (5)我国 一月均温0 ℃ 等温线 经过的地方。(等温线) (6)我国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界线经过的地方。(气候类型)
南方农村生活景观
合作探究
导致南、北方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课本第5页活动题3)
植被类型: 北方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南方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我国的南北差异──植被类型
秦岭—淮河以北
温带 落叶 阔叶 林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
活动(教材)p5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