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22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复习课复习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以及常见金属与盐的反应。
3.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4.了解生铁和钢的冶炼。
5.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善金属特性的重要作用。
6.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7.了解石灰石的应用。
8.掌握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9.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知识梳理例题精讲例1能用于实验室制取H2,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解答:选项A:关闭弹簧夹后,固、液不会分离,A错误;选项B:关闭弹簧夹后,球形漏斗内H2压强增大,把酸液向下压,能使固、液分离,B正确;选项C:Zn粒在瓶底,因此不可能使固、液分离,C错误;选项D:导管在液面以下,H2无法导出,D装置错误。
本题答案应选B。
点评:正确选出发生装置有时是挺难的,像本题就难选。
D装置本身不正确,应排除,A、C装置都无法使固、液分离,也应排除。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A、C虽然都无法使固、液分离,但类型不一样,A装置只要将弹簧夹装在左边的导管上就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例2 为探究锌、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试验:①锌片浸入稀硫酸中;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③锌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请补充一个试验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并作出结论。
解答:由①②两个实验可得出“Zn的活动性强于Cu”的结论;由③这个实验可得出“Zn的活动性强于Fe”的结论。
显然,还需要比较Fe和Cu的活动性强弱。
补充的实验可以是:将Fe浸入稀H2SO4中,现象为:有气体产生,结论是:Fe的活动性强于Cu;也可以是:将Fe片浸入CuSO4溶液中,现象为:有红色物质覆盖在Fe片表面,结论是:Fe 的活动性强于Cu。
点评: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中考热点,能够有效地考查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同学们一定要学会求解此类题的方法。
课题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复习目标】:1.熟悉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合金和纯金属的性质差异2.了解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掌握铁的冶炼原理3.熟悉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护金属锈蚀的一般方法【知识清单】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1.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⑴有金属光泽,做装饰材料,如金、银、铂做首饰;⑵有良好的延展性,做成金属丝、金箔等;⑶有良好的导电性,做导线;⑷有良好的导热性,做炊具、散热材料。
2.金属的化学性质⑴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Fe + O2铁丝在中剧烈燃烧,,生成了色固体。
Al + O2Cu + O2色的铜变成了色固体。
Mg + O2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生成了色粉末。
⑵金属+酸→和Fe + HCl Fe + H2SO4 [铁在置换反应中显价] Mg + HCl Mg + H2SO4 Zn + HCl Zn + H2SO4 Al + HCl Al + H2SO4现象:放热,金属表面产生气泡。
铁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溶液由色变为色。
⑶ Fe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湿法炼铜)Fe + CuSO4= ,铁丝表面生成一层色物质;溶液由色变为色。
3.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 +4.合金: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如保险丝—武德合金),硬度比各成分金属(如钢—铁碳合金)。
最早使用的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合金为。
生铁的含碳量为;钢的含碳量为。
生铁炼钢主要原理。
2.金属的冶炼和锈蚀:1.CO还原Fe2O3化学方程式:。
属于置换反应吗?实验现象:⑴固体由色变成了色,⑵石灰水。
实验操作要点及解释:⑴开始实验时应先,再,目的是,防止。
⑵实验结束时应先,再,防止。
⑶尾气要妥善处理 或 。
2.铁丝生锈实质上就是铁与 和 等物质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即发生了缓慢氧化。
在有 、 等物质存在时,铁的锈蚀加速。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
3.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有 、 、 、 等,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 的氧化铝薄膜,可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重要方程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点燃Fe3O4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3、铝在空气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实验现象为:铝表面变暗,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自我保护”4、铜在空气中受热:化学方程式为:2Cu+O2Δ2CuO实验现象为:铜表面变黑;金在通常情况下不与氧气反应:即“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5、铁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铁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实验现象为:铁不断溶解,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注意:置换反应都生成亚铁化合物6、镁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镁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实验现象为:镁不断溶解,镁表面有气泡产生;7、铝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铝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注意:Al+3价8、锌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氢气锌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常见的金属中,镁、铝、锌、铁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铜、银、金等不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9、(湿法冶金、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实验现象为: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单质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
10、实验室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实验现象为:红棕色固体逐渐变黑,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1、尾气的点燃:2CO+O2点燃2CO212、焦炭的作用:①做燃料提供热量(方程式为C+O2点燃CO2);②产生还原剂CO(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单元复习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单元复习第五章复习学习计划群益中学汪静一、学习目标1、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熟悉重要的反应类型:置换反应,了解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
2.了解铁的冶炼方法、合金(生铁和钢)的特性和应用,掌握不纯物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3、知道铁生锈的原理,并能自己设计实验探究金属生锈的原因(铁,铜)。
知道常用的防锈措施,了解废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
4.了解石灰石的分布和主要成分,学习碳酸盐的测试方法,了解生石灰、熟石灰和石灰石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相互转化的关系。
2、知识回顾1、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1)熔点最高的金属、熔点最低的金属、硬度最高的金属、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导热性和导电性最好的金属、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根据金属铝的下列用途,说说它们各利用铝的什么性质:用铝制成各种炊具,是利用它的;铝箔用于食品包装,是利用它的;铝可以制成电线,是利用它的。
(3)在日常生活中,家用热水瓶内壁上的银金属为,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为,灯泡中用作灯丝的金属为。
2.金属的化学性质:(1)铁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现象(2)铝在空气中加热:化学方程式和现象(3)空气中铜的加热:化学方程式、现象(4)锌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和现象(5)铁与稀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6)铝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和现象(7)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化学方程式、现象3、铁的冶炼及合金(1)自然界中的金属元素,除少数具有简单物质的非活性金属(如:)外,大多数其他金属以金属的形式存在。
铁矿物主要包括和。
(2)在实验室中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① 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是:(使用“先”和“后”)在实验开始时,打开CO并点亮酒精灯。
实验结束后,停止打开CO,关闭酒精灯;(3)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焦炭过量空气、高温焦炭、高温赤铁矿、高温生铁(4)常见的铁合金有和,它们的含碳量分别是。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复习有关的相对原子质量:Al-27,Mg-24,Fe-56,Zn-65,Cu-64一、整体概括1、基础过关2、趁热打铁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浅绿色溶液,G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A :B :C :D :E :F :G : 3、总结延伸(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第1题的化学方程式中,若不考虑药品损失,则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填序号)①固体质量增加的有 ,减少的有 。
②若有溶液参加反应,则溶液质量增加的有 ,减少的有 。
(2)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 。
(3)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铝、镁、锌、铁)①金属足量,酸等量...(等浓度,等质量),生成氢气 (填“都一样”或“不一样”)②金属等量....,酸足量(等浓度),生成氢气 (填“都一样”或“不一样”)0 酸的质量氢气的质量0 时间氢气的质量0 酸的质量氢气的质量0 时间氢气的质量练习:将质量相等的A、B两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产物中A、B两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分析右图,可以获得的信息有(任写两条):①②(4)物质的分类【易混知识点】:金属,合金,金属材料1、请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填空(可以不填)金属一定是;合金一定是;金属材料一定是,可能是,一定不是。
2、判断赤铁矿属于合金()磁铁矿属于金属材料()*3、你能画图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吗?二、金属的冶炼【练习】: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实验装置如下图: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浓硫酸H2O+CO2↑+CO↑。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1课时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大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热,有较好的延展性等。
二、合金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合金的定义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如青铜、钢等。
2.合金的特性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1)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成分金属大。
例如:钢片>纯铁片、黄铜片>纯铜片。
(2)多数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成分金属低。
(1)合金的成分中一定含有金属,但不一定全是金属,也可能含有非金属;(2)合金属于混合物,熔合过程发生物理变化,其中各成分仍保持其原有的化学性质;(3)在一种金属表面镀其他金属后,形成的不是合金,因为它们并未熔合;(4)氧化铁、氧化镁等不属于合金,因为它们属于纯净物。
3.生铁和钢(1)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生铁和钢的主要不同在于含碳量不同。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由于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决定了生铁和钢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2)二者之间的联系:①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金;②都属于混合物;③炼钢的原料是生铁。
(3)二者之间的区别:①含碳量不同;②含杂质(硫、磷等)的多少不同:生铁含杂质较多而钢含杂质较少;③机械性能不同:生铁硬而脆,钢硬而韧,有弹性,钢比生铁性能更优越;④机械加工方式不同:生铁只能铸造而不能锻打,钢可铸可锻。
4.其他几种常见合金第2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一、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与常见的酸反应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3.实验室制取氢气在常温下,锌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且反应速率适中。
原理:Zn+H2SO4===ZnSO4+H2↑装置:发生装置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相同,是因为反应物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都是常温。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第一节金属的性质与利用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铁粉为黑色)、有金属光泽、常温下为固体(汞为液体)、硬度大、熔沸点高、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问题:黄铜和黄金外观很相似,你们可用哪些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方法:测密度、硬度等(物理方法)火烧,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化学方法)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铝和氧气也能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
在加热条件下,铁、铜等很多金属都能跟氧气化合生成金属氧化物。
活动与探究: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观察现象现象:铜丝表面变黑2Cu+O2=2CuO总结:实验表明:绝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和剧烈程度不同。
表达式: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①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用的铝制餐具不易生锈而铁制品却容易生锈呢?②为何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餐具呢?(2)金属与酸(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观察与思考: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镁带、锌、铜片、铁,再分别加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反应,有没有气泡,有没有放热现象,反应速度如何,完成反应方程式。
Mg+2HCl=MgCl2+H2金属表面有气泡。
Fe+2HCl=FeCl2+H2 金属表面有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Zn+2HCl=ZnCl2+H2铁、镁、锌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剧烈程度不同。
____反应最剧烈,其次是_____,然后是_____(3)由此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小结:绝大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哪个反应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氢气?为什么?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3)铁与硫酸铜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活动与探究:铁与硫酸铜的反应+氧气 +酸 +盐溶液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化学方程式:Fe+CuSO 4=FeSO 4+Cu 拓展: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铝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置换反应)小结: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金属与酸反应条件:1、金属为活泼金属 2、酸为稀盐酸和稀硫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条件:1、(金属符合)前换后 2、反应物盐要可溶三、金属活动性顺序活泼金属不活泼金属强金属活动性顺序弱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现学现用:工人在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画线你知道为什么?四、置换反应Fe+CuSO 4=FeSO 4+CuMg+2HCl=MgCl 2+H 2Mg+H 2SO 4=Mg SO 4+H 2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1、概念: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2、形式:A+BC B+AC小结: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A + B + … → AB…分解反应:AB… →A + B + …置换反应:A +BC →AC + B金属氧化物 盐+氢气 新金属+新盐高温拓展:氢气的实验制法等(原料、原理、装置、收集方法、验满)五、常见的金属矿物拓展: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1、等质量的四种金属Al 、Mg 、Fe 、Zn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多少? 2Al+6HCl=2AlCl 3+3H 2 54 61 x x=6/54=2/18Mg+2HCl=MgCl 2+H 224 21 x x=2/24Fe+2HCl=FeCl 2+H 256 21 x x=2/56Zn+2HCl=ZnCl 2+H 265 21 x x=2/65生成氢气的质量为Al >Mg >Fe >Zn1、 足量的四种金属Al 、Mg 、Fe 、Zn 与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多少? 结论:生成氢气一样多第二节 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一、 铁的冶炼使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做金属的冶炼1、 实验室铁的冶炼 (1)实验原理:3CO+2Fe 2O 3=4Fe+3CO 2(2)实验操作:1、按上图组装仪器,并检查其密性2、把少量研细的氧化铁粉末装进硬质玻管中,轻轻转动,使氧化铁粉末均匀地附在玻璃管内壁上3、把硬质玻管接入装置系统中,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排气;待排尽后,点燃出气口处的酒精灯及酒精喷灯,并观察装置中所发生的变化4、当红棕色粉末已转变成黑色后,先停止加热,再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3)实验现象:高温 点燃高温 高温 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澄清的石灰水逐渐变浑浊(4)注意问题: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是在封闭的硬质玻管中进行的,先通一氧化碳,可以把管内的空气排出,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受热爆炸2、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为止。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光泽:(1)金属都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一般都呈银白色,而少量金属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铜(Cu)是红色(紫红色)、锌(Zn)是青白色等;Fe)在通常情况下呈银白色,铁粉是呈黑色的,这主要是由于颗粒太小,光不容易反射。
【MnO2、Fe3O4、CuO、C、Fe粉】--五大黑色固体2.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一般都是电和热的良好导体。
其中导电性的强弱次序:银(Ag)>铜(Cu)3.金属的延展性大多数的金属有延性(抽丝)及展性(压薄片)4、钨的熔点最高;汞(Hg)的熔点最低二.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反应2Mg+O2点燃===2MgO 2Cu +O2△===2CuO 现象: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3Fe+2O2点燃===Fe3O44Al+3O2==2Al2O3 铝表面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2.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Pb)[氢(H)]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1(2)排在越前面的金属就越容易与酸反应,即在相同情况下,反应速率越大。
如:2 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Fe+2HCl==FeCl2+H2↑Fe+ H2SO4==FeSO4+H2↑实验现象:铁丝表面出现气泡,无色溶液变成浅绿色溶液。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H2)等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相同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金属的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l>Mg>Fe>Zn>Cu=C18 24 56 65 非常大-----2克氢气2 Al+6HCl=2AlCl3+3H2↑Mg+2HCl=MgCl2+H2↑54 6 24 2m x m yx=6m/54 y=2m/24Fe+2HCl==FeCl2+H2↑Zn+2HCl=ZnCl2+H2 ↑56 2 65 2m z m wz=2m/56 w=2m/65等量的相同的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第5章整理与归纳学习目标1、回顾金属和合金的相关知识,能够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典型习题的练习、交流,提高解答综合题的能力。
3、从金属性质的角度感受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自主学习1.回忆金属有关的性质,以铁为例能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2.小组讨论:①生铁是否有上述化学性质?②黄铜(含有铜和锌)呢?学以致用1.如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写出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分离的主要操作步骤?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至无气泡产生为止(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2.如何除去银粉中的少量铜粉?写出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混合物怎样分离?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为止,过滤,洗涤,干燥。
中考链接某工厂欲从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下:(1)操作a、b的名称是、。
(2)写出流程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以上两个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中考链接某工厂欲从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下:(1)操作a、b的名称是过滤、蒸发。
(2)写出流程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Fe + CuSO4 =Cu + FeSO4Fe + H2SO4 =FeSO4 + H2↑以上两个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H、Cu之前。
相信自己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的化学式为.(2)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3)反应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填化学式)(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
相信自己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右图是关网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
一、【知识回顾】 一、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1)原理: 3CO+Fe 2O 32Fe+3CO 2 (2)装置图:装置图共包括三部分:还原氧化铁,验证生成物和除去尾气 (3)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并固定;③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④给氧化铁加热; 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4)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5)涉及的化学方程式:3CO+Fe 2O 32Fe+3CO 22CO+O 22CO 2Ca(OH)2+CO 2=CaCO 3↓+H 2O (6)注意事项:与CO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顺序一样,即先通入CO 再加热,实验完毕,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 至试管冷却。
①先通入CO 一会儿 ,是为了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②继续通入CO 到玻璃管冷却为止,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为氧化铜.= 高温= 高温=燃点“先通后点防爆炸,先熄后停防氧化。
”(7)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因CO有毒)二、工业炼铁(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还原剂(CO)将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3)主要设备:高炉注意:石灰石的主要作用:除去矿石中的二氧化硅。
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有关计算当参加反应的物质含杂质时,先要把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再进行计算。
一般利用该公式及其变形:%100⨯=不纯物质的总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纯度。
四、金属的锈蚀和保护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_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