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信号调理与记录
- 格式:ppt
- 大小:488.50 KB
- 文档页数:27
第5章 模拟信号的调理与转换测试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信号的调理与转换。
被测物理量经传感器后的输出一般了抑制干扰噪声、提高信噪比和方便后续的传输和处理,往往需要对这些电信号调电桥是将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参数或电流输出的一种测量电路。
电桥电路简单可靠,且具,被广泛用作仪器测量电路。
电桥可分为5.直流R 桥的一条对角线两端a 和c 接入直流电源b 和d 上输出电压y e ,该输出可直接驱动指示仪表,也可接直的出为电信号。
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受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为作调理和转换。
本章主要讨论模拟信号常用的调理与转换环节,包括电桥、制与解调、滤波器、以及数/模与模/数转换。
5.1 电桥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有很高的精度和灵敏度,因此按其采用的激励电源类型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按其工作方式又零值法(平衡电桥)和偏值法(不平衡电桥)。
1.1 直流电桥电桥如图5.1所示,纯电阻1R 、2、3R 和4R组成电桥的四个桥臂,在电o e ,而另一对角线两端入后续放大电路。
流电桥的输出端后接输入阻抗较大仪表或放大电路时,可视为开路,其输为零,此时有电流o 112e I R R =+,o2e I R R =图5.1 直流电桥结构形式34+ 由此可得出b 、d 两端输出电压158()()14o o 12341324o1234b ad R R U e e R R R R R R R R eR R R R ⎛⎞=−=−⎜⎟++⎝⎠−++ (5-1y e 为零,即当电桥平衡时,应有y a e U =)由式(5-1)可知,要使输出电压式(5-2)为直流电桥平衡公式。
直流电桥的工作原理是:四个桥臂中的一个或数个桥臂的阻值变化而引电各桥臂的阻值,可使输出电压(或电流)仅直流电桥的优点是:采用稳定性高的直流电源作激励电源;电桥的输出e 是直流成入工频干扰较5.入b 、d 测量。
电桥平衡条件下,检流计G 的指示为零变化时,电桥不平衡,检流计G 的电流不为零。
1 请给出3种家用电器中的传感器及其功能。
洗衣机:水位传感器冰箱:温度传感器彩电:亮度传感器热水器:温度传感器空调:温度传感器2 请给出智能手机中用到的测试传感器。
重力传感器、三维陀螺仪、GPS、温度传感器、亮度传感器、摄像头等。
3 系统地提出(或介绍)你了解的(或设想的)与工程测试相关的某一(小)问题。
考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你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
(注意:本题的给出的答案将于课程最后的综合作业相关联,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给出详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第二章普通作业1请写出信号的类型1)简单周期信号2)复杂周期信号3)瞬态信号准周期信号4)平稳噪声信号5) 非平稳噪声信号第二章 信号分析基础 测试题1. 设时域信号x(t)的频谱为X(f),则时域信号(C )的频谱为X(f +fo )。
A . B. C. D.2. 周期信号截断后的频谱必是(A )的。
A. 连续B. 离散C. 连续非周期D. 离散周期3. 不能用确定的数学公式表达的信号是 (D) 信号。
A 复杂周期B 非周期C 瞬态D 随机4.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通过 (C) 来建立关联。
A 拉氏变换B 卷积C 傅立叶变换D 相乘5. 以下 (B) 的频谱为连续频谱。
A 周期矩形脉冲B 矩形窗函数C 正弦函数D 周期方波6. 单位脉冲函数的采样特性表达式为(A ) 。
)(0t t x -)(0t t x +t f j e t x 02)(π-t f j e t x 02)(πA )(d)()(t xttttx=-⎰∞∞-δB )()(*)(ttxtttx-=-δC )()(*)(t xtt x=δ D 1)(⇔tδ2.6 思考题1) 从下面的信号波形图中读出其主要参数。
解答提示:峰值9.5V,负峰值-9.5V,双峰值19V,均值0V。
周期=0.06/3.5S2) 绘出信号的时域波形解答提示:3) 为什麽能用自相关分析消去周期信号中的白噪声信号干扰。
《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6315008课程名称: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英文名称:Testing Technology and Signal Processing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0 实验学时:8学分:3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城轨)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也是机械大类专业的平台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动态测试与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正确选用和分析测试装置及系统的能力,并掌握力、压力、噪声、振动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和应用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处理车辆工程技术中的测试问题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概论、信号描述、测试系统特性、常见传感器、信号的调理处理和记录、信号分析基础、常见物理量测量和计算机辅助测试几部分。
学完本课程应具有下列几方面的知识:(1) 掌握测量信号分析的主要方法,明白波形图、频谱图的含义,具备从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中读取解读测量信息的能力。
(2) 掌握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不失真测量的条件,测试系统特性的评定方法,减小负载效应的措施。
(3) 掌握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能针对工程问题选用合适的传感器。
(4) 掌握信号的调理、处理和记录的方法和原理。
(5) 掌握信号的相关分析、频谱分析原理与应用。
(6) 掌握温度、压力、位移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了解其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
(7) 了解计算机测试系统的构成,用计算机测试系统进行测量的方法、步骤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 绪论介绍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念,测试系统的组成。
及测试技术的工程意义: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和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分:2.5 总学时:40 理论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8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测试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共40学时,2.5学分。
《测试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各种机械量、热工量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试系统的构成,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工程量检测的方法和仪器工作原理,具备根据具体测试对象、测试要求、测试环境选择合适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测试系统的能力。
课程以课堂讲述为主,突出基本概念,并配以适量实验环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从事工程技术工作与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熟悉信号的分类与描述方法,掌握测量信号分析的主要方法,具备从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中解读测量信息的能力;2. 掌握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函数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掌握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及其测量方法。
掌握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
熟悉负载效应及其减轻措施以及测量系统的抗干扰措施;3. 掌握常用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能针对工程测量问题选用合适的传感器;4. 掌握电桥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了解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了解滤波器的类型和实际滤波器的特征参数;5. 掌握压力、位移、振动、温度等常见工程量的测量方法,了解其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6. 了解测试技术中的常用软件,例如Matlab、LabVIEW等;7. 了解计算机测试系统及虚拟测试系统的构成。
知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进行测量的方法、步骤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等。
参考教材:[1]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3版),熊诗波,黄长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2] 《测试技术基础》,李孟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周生国,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测试技术基础》王伯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徐科军,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传感器及其应用》栾桂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三、课程内容(一)、绪论主要内容:测试技术的概念与研究对象;测试技术在本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测试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及任务要求;测试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机械⼯程测试技术基础》课后试题及答案课后答案章节测试题第⼀章信号及其描述(⼀)填空题1、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的信息,⽽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
这些物理量就是信号,其中⽬前应⽤最⼴泛的是电信号。
2、信号的时域描述,以时间(t )为独⽴变量;⽽信号的频域描述,以频率(f )为独⽴变量。
3、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离散性,谐波性,收敛性。
4、⾮周期信号包括准周期信号和瞬态⾮周期信号。
5、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均值、均⽅值、⽅差。
6、对信号的双边谱⽽⾔,实频谱(幅频谱)总是偶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奇对称。
(⼆)判断对错题(⽤√或×表⽰)1、各态历经随机过程⼀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 )2、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 √ )3、⾮周期信号的频谱⼀定是连续的。
(╳)4、⾮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样。
(╳)5、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 √ )(三)简答和计算题1、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µ|x|和均⽅根值x rms 。
2、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µ,均⽅值2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T t T t tt x ||0||cos )(0ω的傅⽴叶变换。
5、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章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填空题1、某⼀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21)(+=ωωj j H ,输⼊信号2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1/2 ,幅值=y 2/1 ,相位=φ。
2、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1+s 和2224.141n n n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一)填空题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
这些物理量就是 信号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时间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频率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 离散性 , 谐波性 , 收敛性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准周期 信号和 瞬变周期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均值 、 均方值 、 方差 。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关于Y 轴 (偶)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关于原点(奇) 对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 √ )(三)简答和计算题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ϕ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T t T t t t x ||0||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一)填空题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21)(+=ωωj j H ,输入信号2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幅值=y ,相位=φ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1+s 和222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
《测试技术和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与基本要求1.信号及其描述(1)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信号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掌握周期信号的特点和分析方法,建立频谱的概念;掌握非周期信号的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随机信号的特点和描述方法,了解平稳性和各态历经性的概念;掌握随机信号的主要特征参数的求法及意义;熟悉各种典型信号的频谱的特点和求法。
(2)教学内容:信号的分类与描述:信号的分类;信号的描述方法。
周期信号的描述:周周期信号的频域描述;周期信号的特征参数描述。
非周期信号的描述: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
随机信号的描述:随机信号的概念及分类;随机信号的主要特征参数。
(3)本章重点:频谱的概念,各种信号的频谱的特点;周期信号的傅氏级数展开;非周期信号的傅氏变换。
难点:频谱的概念;傅氏变换的性质的应用,计算。
2.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1)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熟悉线性系统的主要性质;掌握测试系统静态特性的概念和描述方法;掌握测试系统动态特性的概念和数学描述方法;掌握传递函数、频响函数、脉冲响应函数、阶跃响应函数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一、二阶系统的频响函数(幅频、相频)、阶跃响应函数的概念(公式、图)、特点、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掌握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熟悉一、二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教学内容:概述:测试系统与线性系统;线性系统及其主要性质;测试系统的特性。
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非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回程误差;漂移。
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传递函数;频响函数;脉冲响应函数;环节的串联和并联;一阶、二阶系统的动态特性。
测试系统在典型输入下的响应:测试系统在任意输入下的响应;测试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的响应;测试系统在单位正弦输入下的响应。
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不失真测试的概念;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装置特性对测试的影响。
(3)本章重点:测试装置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的概念及描述方法;频响函数的求法及应用;一阶、二阶系统的动态特性;不失真测试的条件。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 测试技术是测量和试验技术的统称。
2. 工程测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3. 测量过程的四要素分别是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
4. 基准是用来保存、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5. 基准通常分为国家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三种等级。
6. 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
7.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
8. 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第二章信号及其描述1. 由多个乃至无穷多个不同频率的简单周期信号叠加而成,叠加后存在公共周期的信号称为一般周期信号。
2. 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1.信号的时域描述,以时间为独立变量。
4.两个信号在时域中的卷积对应于频域中这两个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的乘积。
5信息传输的载体是信号。
6一个信息,有多个与其对应的信号;一个信号,包含许多信息。
7从信号描述上: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
8从信号幅值和能量: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9从分析域:时域信号与频域信号。
10从连续性: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11从可实现性:物理可实现信号与物理不可实现信号。
12可以用明确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称为确定性信号。
13不能用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称为随机信号。
14周期信号。
按一定时间间隔周而复始出现的信号15一般周期信号:由多个乃至无穷多个不同频率的简单周期信号叠加而成,叠加后存在公共周期的信号。
16准周期信号:由多个简单周期信号合成,但其组成分量间无法找到公共周期。
或多个周期信号中至少有一对频率比不是有理数。
17瞬态信号(瞬变非周期信号):在一定时间区间内存在,或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幅值衰减至零的信号。
18非确定性信号:不能用数学式描述,其幅值、相位变化不可预知,所描述物理现象是一种随机过程。
19一般持续时间无限的信号都属于功率信号。
20一般持续时间有限的瞬态信号是能量信号(可以理解成能量衰减的过程)。
测试技术绪 论 1. 测试:测试是具有实验性质的测量,或者可以理解为测量和实验的综合。
2. 测试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被测量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及数据处理四个方面。
3. 测试技术的组成及作用:1.传感器是将被测信息转换成 电信号的器件,包括敏感器和转换器两部分。
2.信号的调理环节是把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转换成更适合进一步的传出和处理的形式。
3.信号处理环节是对来自信号调理环节的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滤波和分析。
4.信号显示记录环节是将来自信号处理环节的信号以观察者易于观察的形式来显示或存储测试的结果。
5.反馈、控制环节主要用于闭环控制系统中的测试系统。
第1章 信号及其描述 1. 信号的分类 ⎧⎧⎧⎪⎪⎨⎪⎩⎪⎨⎪⎧⎪⎪⎨⎪⎪⎨⎩⎩⎪⎧⎧⎪⎪⎨⎪⎨⎩⎪⎪⎪⎩⎩简谐信号周期信号复合周期信号确定性信号准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瞬变信号信号各态历经信号平稳随机信号随机信号非各态历经信号非平稳随机信号确定性信号:能用明确的数学关系式 或图像表达的信号。
2. 工程测试 就是信号的获取、加工、处理、显示记录及分析的过程。
平稳随机过程:统计特征量不随时间 变化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样本特征量代替总体特征量 3. 信号的描述:时域描述(表达式、波形)和频域描述(频谱:相频谱、幅频谱) 周期信号的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描述、随机信号的描述:(1)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 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和求取方法1)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是离散的,每条频谱线表示一个谐波分量。
2)每条频谱线只出现在基频整数倍的频率上。
3)各频率分量的谱线高度与对应谐波的振幅成正比,谐波幅值总的趋势是随谐波次数的增高而减小。
求取方法:用三角函数展开式或是用负指数函数展开式求得。
4..欧拉公式: :)e (e 2/sin )e (e 2/1cos jsin cos e 00jn t jn t jn t jn tjn t j t n t n tn t n ωωωωωωωωω-=+=±=0000-0-00±5.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1)奇偶虚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