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源(Source of EMI):自然的,人為的. ◆干擾路徑(Propagation Mode):輻射,傳導等. ◆受干擾設備(Receivers):電視機,收音機,電話, 飛機,醫療
設備,人體組織細胞,模擬電路, 數字電路…
干擾源 EMI
干擾路徑
受干擾設備 EMC
電磁兼容原理說明
電磁兼容三要素
2.輻射騷擾:輻射騷擾是指源通過介質(包括自由空間)以電磁波的特性和規 律傳播,除了有意輻射之外還有無意輻射,如有天線作用(小於λ/4)的線路 和電纜或小環天線作用的線路和電纜,都產生輻射騷擾.
近場:D<λ感應場,以電場或磁場為主. 遠場:D>λ,電場與磁場時同時存在. D:短偶极子的長度,m λ:波長,m; λ=3×108m/s/f *自由空間波阻:377Ω
EMI:一個電子設備或系統在執行過程中有不利功能的信號出現,此 信號是不想要的且沒有意義的,它可能來自外界也可能來自自身.
EMS:電子設備或系統在操作過中不周遭電磁環境影響的能力.
EMI的發生:
EMS
電磁聲伴隨電壓,電流的作用而產生.
EMI
電磁兼容原理說明
電磁兼容基本概念
EMC就是電磁兼容性,它包含:
電磁兼容原理說明
電磁干擾概述
電磁騷擾的分類:
2 按電磁騷擾的性質分類. 可分為脈衝騷擾和平滑騷擾兩類.
3 按電磁騷擾的作用時間分類. 可分為連續騷擾,間歇騷擾,瞬變騷擾.
◆連續騷擾是長期起作用的電磁騷擾. ◆間歇騷擾是短期起作用的電磁騷擾. ◆瞬變騷擾為作用時間很短,且為非長期性的電磁騷擾.
電磁兼容原理說明
電磁兼容原理說明
電磁兼容術語
電磁信號部分
電磁環境(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存在於固定場所的所有電磁現象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