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辅材料检验报告-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17.28 KB
- 文档页数:1
质检工作总结报告模板5篇对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是为了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质检工作总结报告模板5篇,希望大家喜欢!质检工作总结报告模板1我叫xx,于xx年3月12日进入xx工贸有限公司,根据公司的需要,20xx年11月调入支座车间从事质量工作。
本人工作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极富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具有良好和熟练的沟通技巧,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能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
和公司员工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配合部门领导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学习新知识、技能,注重自身发展和进步,并且我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了公司以及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勤奋工作,获得了本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认同。
当然,在工作中我也出现了一些小的差错和问题,部门领导也及时给我指出,促进了我工作的成熟性。
时间荏苒,岁月穿梭,转眼间20xx年在紧张和忙碌中过去了,回顾10年来,我作为公司质量部一名检验员,有很多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质量部一年来,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同事的支持帮助下,我不但勤奋踏实地完成了本职工作,而且顺利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任务,自身在各方面都有所提升。
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就下半年的工作总结为以下几项:1、努力学习,全面学习新知识检验工作是一个特殊的岗位,它要求永无止境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提高技能,为达到这一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要注重学习(学习新知识,学习新的工艺,学习新的图纸等)。
2、努力工作,完成上面各项任务经过半年以来,面对非专业学习机械加工质量工作,工作起来难度比较大,但是我积极的应对困难的挑战,我完成了领导给予的任务。
3、日常生活,工作态度积极端正一年以来,我能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待人真诚,任劳任怨。
原辅材料检验报告一、报告目的和背景原辅材料检验报告是为了对所检验的原辅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测以确定其质量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程度。
本次检验报告涉及到的原辅材料为xxx,是xxx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对整个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所采用的原辅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检验方法和标准本次检验采用了一系列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来对原辅材料进行检测。
具体的检验方法包括xxx,标准参考了国家标准xxx,以及行业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三、检验项目和结果1.外观检验通过对原辅材料的外观进行检验,确认是否有裂纹、破损、变形等问题。
经过对xxx的外观检验,确认其外观整洁,无任何明显的破损或变形现象。
2.尺寸和重量检验对原辅材料的尺寸和重量进行检验,确认其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经过对xxx的尺寸和重量检验,确认其尺寸和重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3.化学成分检验通过对原辅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确认其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经过对xxx的化学成分检验,确认其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4.物理性能检验对原辅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检验,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指标的测试。
经过对xxx的物理性能检验,确认其物理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5.其他项目检验根据实际需要,对原辅材料的其他相关项目进行检验,例如耐久性、可燃性等。
经过对xxx的其他项目检验,确认其相关项目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四、检验结论根据对xxx的全面检测,结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得出以下检验结论:1. xxx的外观整洁,无任何明显的破损或变形现象;2. xxx的尺寸和重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3. xxx的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4. xxx的物理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5. xxx的其他相关项目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总结:根据以上检验结果,得出结论:xxx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适合用于xxx工程。
原材料检验报告单序号年月原材料入库登记表卫生健康记录档案编号:生产记录编号:会议记录不合格产品处理记录食品召回处理记录关于原材料、包装材料采购计划的报告根据本厂的生产需求,为了提高产品价值,增进产品销路,促进本厂的经济发展开拓市场,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需采购的原材料、包装材料计划为:为此特向厂部提出报告,望及时批准进购。
特此报告化学试品(器皿)登记表文件档案登记表生产设备台帐检验设备台帐员工培训记录原材料采购记录表产品质量监督与整改意见记录表采购、验证记录产品销售记录关于石兴菊等同志任职的通知二OO七年十一月十日根据生产管理需要,经我公司研究决定:任命石兴菊同志担任总经理职务;任命徐彦文同志担任副总经理职务,任命邱建钧同志担任生产经理职务;任命石林同志担任销售经理任命杨立军同志担任质量副总以上同志,即日起开始工作。
特此通知关于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为了更有效地运行质量管理,经研究决定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如下):组长:杨立军成员:邱建钧翟超石林翟艳春徐彦文关于明确杨立军同志质量负责人的通知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我厂的信誉度。
经我厂研究决定,由经理杨立军同志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请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认真抓好质量管理工作。
关于拟定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采购计划的通知根据我厂生产情况,需对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组织采购工作,请采购部门拟订全年采购计划并严格按采购标准及采购管理规定组织采购。
特此通知关于发布作业指导书的通知为进一步规范生产秩序,加强管理,根据生产需要,我厂制定的作业指导书经研究讨论符合我厂实际,现发布实施,各部门必须按作业指导书严格操作并上墙,并按要求作好生产记录。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常规建筑材料检测原始、报告参考模板目录一、基本信息 (2)1.1 工程概况 (2)1.2 检测目的 (3)二、材料抽样与送检 (3)2.1 材料抽样 (4)2.2 材料送检 (5)三、常规建筑材料检测项目 (6)3.1 基本材料 (7)3.2 辅助材料 (8)四、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9)4.1 实验数据记录 (10)4.2 数据处理方法 (11)4.3 结果分析与判断 (11)五、检测报告编制 (12)5.1 报告基本信息 (13)5.2 检测数据汇总 (13)5.3 结果评价与建议 (14)六、不合格材料处理与复检 (15)6.1 不合格材料处理 (17)6.2 复检方案 (17)6.3 复检结果与应用 (19)七、检测依据与标准 (20)7.1 国家及行业标准 (21)7.2 地方标准与规范 (22)7.3 企业标准与规程 (23)八、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25)8.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6)8.2 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 (27)8.3 安全生产与环保要求 (28)一、基本信息批次号码或生产日期:标识具体生产批次或生产日期的信息,用以区分不同时间或批次生产的材料。
检测方法:本次检测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如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等。
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项目名称],位于[具体地址]。
本工程旨在建造一幢[建筑功能描述,如“住宅楼”、“商业综合体”等],总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平方米。
工程预计于[开工日期]开始施工,预计[竣工日期]完成。
本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为[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主要建筑材料包括[列出主要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砖材、木材、玻璃等”]。
这些材料的采购和验收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本工程对进场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验收。
我们委托了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iqc来料检验报告模板篇一: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目的:对IQC品检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范,提高IQC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1、实用范围:来料进料检验 2、质检步骤(1)来料暂收(2)来料检查(3)物料入库 3、质检要点及规范(1)来料暂收:仓管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后根据送货单核对来料:数量,种类及标签内容等无误后送交IQC检验,予以暂收,并签回货单给来料厂商。
(2)来料检查:IQC品检人员收到进料验收单后,依验收单和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内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生管,如符合,则进行下一步检验。
一般先抽查来料的一定比例(以仓库来料质检标准),查看品质情况,再决定入库全检,还是退料。
(3)检查内容:(1)外观: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离样品30CM目视;(2)尺寸规格:用卡尺/钢尺测量,厚度用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3)粘性分别按:GB/T4852-20XX、GB/T4851-1998、GB/T2792-1998中方法执行,结果记录于《可靠度测试报告》中;(4)包装完好、标识正确、完整、清晰,环保材料查看是否贴有相应的环保标签,第一批进料时要附SGS报告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5)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填写《物料检验表》并通知仓库入库,仓库要按材料类型(环保与实用型)及种类分开放置标示清楚,成品料由IQC人员包装放于待出货区。
以仓库物料质检标准。
(6)物料入库:检查完毕,要提交《原材料进库验货》交上级处理,并对合格暂收物料进行入库登记。
异常物料特《原材料进库验货》批示后,按批示处理。
4、注意事项(1)要保持物料的整洁。
(2)贵重物品及特殊要求物料要逐一检查。
(3)新的物料需给技术开发部确认。
5、异常处理办法物料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即时向采购及品管主管反映,录求解决方法,尽快处理。
进厂五金件验证、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使用工具注:1、进口原辅材料质量文件须有商检报告、质保书、中文说明。
2、硅酮结构密封胶检验报告的检测机构必须是经行业认证的以下机构:1﹚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建工测试部。
2﹚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筑防水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3﹚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3、硅酮结构密封胶国家认定标识:行胶管006号认定字2005…-…。
进厂(场)工程用原材料(外协件、附件、五金件)抽样检验、判定规则)一、固体类(铝合金型材、硬聚氯乙烯(PVC)行刺啊、五金配件、玻璃、钢材、钢构件、板材)1、检验规则1.1验证质量文件1.1.1型材、五金配件、玻璃、增强型钢验证合格证、检验报告、资质、进口材料及配件验证商检报告、质保书。
1.1.2钢材、钢构件、板材验证合格证、材质单。
1.2抽样与组批1.2.1组批:外观、颜色及尺寸检验按GB/T2828规定,采取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合格质量水平AQL4.0,见附表1.表1中AcRe以不合格品计。
2.判定规则:2.1合格项的判定:外观、颜色、尺寸检验结果按表1规定进行判定。
2.2合格批的判定:外观、颜色、尺寸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合格。
二、液体类1.检验规则1.1验证质量文件1.1.1验证合格证、检验报告、资质;进口物资验证商检报告,质保书。
1.1.2验证产品出场日期、保质贮存期。
1.2抽样与组批1.2.1以每次来料清单上同一种料量(箱)作为一个检验批。
1.2.2外观、颜色检测,支装随机抽取两箱,每箱抽取一支开封目测;桶装只验证质量文件及保质期。
2判定规则:质量文件齐全,产品不过贮存期,外观、颜色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合格。
编制:2008年6月18日审批:进厂(场)工程用原材料、外协件、附件五金件验证、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使用工具一、聚氯乙烯(pvc )型材 (GB/T8814-2004)1、索取:检验报告(一年内、老化性能三年内)2、观察型材外观与颜色:目测 5.2条①无裂纹、无杂质、无凹凸不平缺陷。
常州市捷阜电子有限公司检验文件汇编版本号:2011年A版实施日期: 2011年8月15日目录1、原辅材料进货检验规范——-——--—-—--——-——- JF/JS-JY—01A2、过程检验规范—-——-—--—--——-——————-—-——- JF/JS-JY—02A3、成品检验规范—-————-——-—-—-———--—-—----JF/JS-JY-03A4、成品抽样检验规范 --———-——-——--————----- JF/JS-JY—04A5、原辅材料重检检验规范———--—---—-———-----—JF/JS-JY-05A原辅材料进货检验规范JF/JS—JY—01A过程检验规范JF/JS—JY-02A1、作业内容:1。
1下表中所列出的每一道工序批量生产前,都应由过程检验人员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1。
2产品正常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工序,至少巡回检查一次.1。
3抽样数:首检检查1件或1件以上,巡回检验至少2件或2件以上。
2、过程检验人员依据下表所列项目和要求进行检查并填写“生产工序流转卡”。
成品检验规范JF/JS—JY—03A成品抽样检验规范JF/JS-JY—04A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以合格质量水平为质量指标的一次抽样方案及抽样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本公司所有的出厂产品的抽样程序的允收标准.3、引用标准GB2828。
1-2003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2828.1—2003 一般检查水平Ⅱ4、术语和符号4.1样本大小(n):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称为样本大小。
4.2合格质量水平(AQL):在抽样检查中,认为可以接受的连续提交检查批的过程平均上限值,称为合格质量水平。
4.3合格判定数(Ac):作出批合格判断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大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数,称为合格判定数。
4.4不合格判定数(Re):作出批不合格判断样本中所不允许的最小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数,称为不合格判定数.正常检查:当过程平均接近合格质量水平时所进行的检查,称为正常检查.4.5样本大小字码:根据提交检查批的批量与检查水平确定的样本大小字母代码,称为样本大小字码。
rohs检测报告模板篇一:SGS RoHS测试报告模板Test ReportNo. CANEC13Date: 12 May 20XXPagel of 5 Co.,LTD.SHANGMEILIN District .ShenzhenThe following sample was/were submitted and identified on behalf of the clients as : SGS Job No :Date of SampleReceived :Testing Period :Test Requested :Test Method :Test Results :Conclusion :CP13-- GZ09 May 20XX09 May 20XX -12 May 20XXSelected test as requested by clientPlease refer to next pagePlease refer to next pageBased on the performed tests on submitted samples, the results of Lead, Mercury, Cadmium, Hexavalent chromium, Polybrominated biphenyls ,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xxply with the limits as set by RoHS Directive20XX/65/EU Annex II; recasting 20XX/95/ECSigned for and on behalf of SGS-CSTC Ltd.MErry Lv Approved SignatoryTest ReportTest Results :No. CANEC13Date: 12 May 20XXPage 2 of 5Specimen Sample IDDescription1CAN13- Green fluidRemarks : 1 mg/kg = 1 ppm= %MDL= Method Detection Limit ND = Not Detected "-" = Not RegulatedRoHS Directive 20XX/65/EUTest Method :With reference to IEC 62321:20XX:Determination of Cadmium by ICP-OES.Determination of Lead by ICP-OES. 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by ICP-OES.Determination of Hexavalent Chromium by Colorimetric Method using UV-Vis. Determination of PBBs / PBDEs content by GC-MS.Test ItemCadmium Lead Mercury Hexavalent Chromium Sum of PBBsMonobromobiphenylDibromobiphenylTribromobipheny ITetrabromobiphenylPentabromobiphenylHexabromobiphe nylHeptabromobiphenylOctabromobiphenylNonabromobiph enyl DecabromobiphenylSum of PBDEsMonobromodiphenyl etherLimitlOO 1,000 1,000 1,000 1,000 --------------- 1,000 -Unitmg/kgmg/kgmg/kgmg/kgmg/kgmg/kgmg/kgmg/kgmg/kgmg/kgmg/kgmg/kgmg/kgmg/kgmg/kgmg/kgmg/kgMDL2 2 2 2 - 5 5 5 5 5 5 5 5 5 5 - 5002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Test ReportTest ItemDibromodiphenyl etherTribromodiphenyl etherTetrabromodiphenyl etherPentabromodiphenyl etherHexabromodiphenyl etherHeptabromodiphenyl etherOctabromodiphenyl etherNonabromodiphenyl etherDecabromodiphenyl etherNotes :No. CANEC13Date: 12 May 20XXPage 3 of 5Limit- --------------- -- -Unitmg/kg5 mg/kg5 mg/kg5 mg/kg5mg/kg5 mg/kg5 mg/kg5 mg/kg5 mg/kg5NDND ND ND ND ND ND ND NDThe maximum permissible limit is quoted from the directive20XX/65/EU, Annex IINote: the results shown for the content of totalweight in wet sample..Test ReportATTACHMENTSNo. CANEC13Date: 12 May 20XXPage 4 of 5RoHS Testing Flow Chart1) Nameof the person who made testing : Michael Tso / Cutey Yu / Dayi Zhan 2) Name of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testing : Adams Yu / Yolanda Wei3) These samples were dissolved totally by pre -conditioning method according to below flow chart .Sample PreparationTest ReportSample photo:No. CANEC13Date: 12 May 20XXPage 5 of 5SGSauthenticate the photo on original report only*** End of Report ***篇二:rohs检测认证,rohs检测标准,rohs检测报告rohs检测认证,rohs检测标准,rohs检测报告ROHS检测方法将相关产品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要将产品拆分为单一材质既均一材质后进行测试,其中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六种有害物质是否符合RoHS指令要求,若符合就可获得RoHS合格报告和证书,若不符合,就得另找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替代。
材料试验报告定稿版摘要:本试验通过对铁材料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包括电镀、喷涂和电化学氧化处理,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对铁材料耐蚀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腐蚀速率测定的方法对不同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电化学氧化处理对铁材料的耐蚀性能有最大的提升效果,其次是喷涂处理,而电镀处理的效果相对较差。
本研究的结果为铁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耐蚀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1.引言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如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
然而,铁材料易受到腐蚀的影响,导致材料寿命缩短。
因此,通过表面处理来提高铁材料的耐蚀性是很重要的。
2.实验方法本试验选用了普通碳钢作为试验样品,分别进行了电镀、喷涂和电化学氧化处理。
电镀样品在硫酸铜溶液中进行,喷涂样品采用了典型的防腐喷涂涂料,电化学氧化样品则使用电化学方法在硫酸溶液中进行。
3.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腐蚀速率测定,得到了以下结果:电镀样品的腐蚀速率为0.034 mm/a,相对较高;喷涂样品的腐蚀速率为0.019 mm/a,较电镀样品低;电化学氧化样品的腐蚀速率最低,为0.009 mm/a。
可以看出,不同表面处理对铁材料的耐蚀性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电化学氧化处理的样品具有最低的腐蚀速率,说明其耐蚀性能最好。
喷涂处理的样品次之,电镀处理的样品由于表面镀层较薄,耐蚀性相对较差。
进一步分析发现,电化学氧化处理能在铁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
而喷涂处理的样品,则通过涂层的物理屏障效应来阻隔腐蚀介质的侵入。
相比之下,电镀处理由于表面膜层相对较薄,无法提供有效的防护。
4.结论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对铁材料耐蚀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腐蚀速率测定方法对不同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电化学氧化处理对铁材料耐蚀性能有最大的提升效果,其次是喷涂处理,而电镀处理的效果相对较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电化学氧化处理或喷涂处理来提高铁材料的耐蚀性。
来料检验规范
1.目的:
控制上线物料质量,规定物料接收的检验标准,使检验时有据可依,确保生产使用的物料都是合格品.
2.范围:
本检验标准适用于原材料、辅料、半成品或成品等的进入公司的所以物料。
3.检验方式:
若无特别规定,检验采用抽检方式.
4.缺陷类别:
5.检验内容:
电气性能和外观检验。
6.取样:
检验样品从待检的批量中随机抽取.
7.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7。
1.每个样品统计出检验不合格数量:A或B;
7。
2.没有任何缺陷的样品为OK;
7。
3.根据样品检验结果,对照抽样方案判定合格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数量,则该批物料为不合格。
8.不合格品的存放:
9.检验报告的填写:
填写好报告上对应的栏目,检验无缺陷只需在检验栏填写
OK或检验无不良,有缺陷就在品质状态栏填写缺陷原因。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采购检验和验证制度1.引言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是公司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产品符合法规和客户要求,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对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的采购中应制定一套完善的检验和验证制度。
本文档旨在规范公司的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采购流程,明确检验和验证的要求和方法,确保采购过程中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2.检验和验证的定义•检验:指对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进行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估。
检验过程包括取样、实验室测试、数据分析等,目的是确保采购到的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验证:指通过验证试验或实际生产中的验证,证明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
验证的方法可以包括抽样测试、持续监测等。
3.检验和验证的流程3.1 采购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的技术规格和标准,详细描述材料的性能、要求和验证方法。
•制定采购合同,明确供应商应提供的检验和验证报告及相关文件。
•指定供应商应提供的样品,作为后续检验和验证的样本。
3.2 采购检验•在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到达公司仓库时,由仓库人员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是否符合采购合同中的要求。
•取样并送样品至实验室进行测试,测试内容根据技术规格和标准确定。
•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判断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则拒收材料并通知供应商。
3.3 验证过程•使用经过检验合格的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进行生产。
•监控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的使用情况,确保材料使用的正确和合理性。
•定期抽样并进行测试,验证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4.记录和报告•检验和验证的结果应记录在相关文件中,包括采购合同、检验报告、验证报告等。
•检验和验证报告应详细记录材料的批次、供应商信息、检验和验证方法、数据和结论等。
•如发现不合格的材料或验证结果与预期不符,应立即通知供应商进行整改,并记录整改过程和结果。
5.责任和授权•确定采购检验和验证的责任人,负责监督和执行相关制度。
物料编码物料批号进货日期检验日期单项判定符合规定包装性完好
符合规定尺寸
符合规定颜色
符合规定性状 -配合性检验符合规定
强度测试符合规定
-
- 质检员:
质检部意见:
负责人:外观
物理指
标
- - - -
结论: 合格
- -
应与桶盖口配合适宜,且互换性好应与桶盖口配合适宜,且互换性好用手大力拉密封圈,应不断裂;弹性好,回复原状快且不变形不断裂,弹性好,恢复原状快且不变形包装性完好,破损率≤1%包装完好Φ64.mm×Φ54.0mm×5.0mm±1.0mm Φ70.0mm×Φ54.0mm×5.0mm 透明,无杂质透明,无杂质检验依据
JY-SOP31034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检验结果包装规格
500只/件500/件数 量
取 样 量
100g 原(辅)材料检验报告单
报告单号:
物料名称
密封圈(PVC)C004来 源
吴江市橡塑制品厂。
检验报告书写规范目的:建立检验报告书写规范,确保检验报告数据完整、用语规范、结论明确。
适用范围:适用于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成品、工艺用水、环境监测及各类验证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检验报告的书写。
责任人:质量控制部内容:1. 检验报告书是对药品质量作出的技术鉴定,是技术性文件。
药品检验人员应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根据检验记录,认真填写检验报告书,要求做到依据准确,数据无误,结论明确,文字简洁,书写清晰,格式规范。
每一张检验报告书只针对一个批号。
药品检验报告书应在“检验报告书”字样之前冠以药品生产企业的全称。
2. 检验报告分三部分:表头栏目、检验项目及检验结论。
3.表头栏目的填写说明检验报告书表头一般设置有以下项目:企业名称、标题、报告编号、检品名称、剂型、规格、包装、批号、检品编号、生产厂家、检验项目、检验依据、请验部门、请验日期、报告日期。
3。
1企业名称:应填写本企业全称。
3。
2标题:“检验报告书"应使用加粗字体表示。
3.3报告编号:同检品编号。
3。
4检品名称:原辅料、包装材料应按其包装上的名称填写;其他应按送样部门请验单上的名称填写。
检品名称应按法定名称规范填写。
3。
5剂型:按检品的实际剂型填写,没有的填“/”.3.6规格:按检品的实际规格填写,没有的填“/”。
3。
7批号:原辅料、包装材料应按其包装上的批号填写;其他应按送样部门请验单上的批号填写.3.8检品编号:由专人负责编制,并标注在请验单的备注栏.3。
9生产厂家:适用于原辅料及包装材料,并按其包装上的名称填写。
3.10检验依据:成品应依据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品、待包装品依据企业标准。
3。
11请验部门:与请验单上的请验部门一致。
3.12请验日期:与请验单上的请验日期一致。
3。
12报告日期:为质控部负责人审定签发报告的日期。
4. 检验项目的编排与格式4.1在表头之下的首行,横向列出“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验结果”三个栏目。
食品菌落超标整改报告模板概述根据食品安全监督检验结果,我公司生产的某批次食品菌落检测超标。
本报告旨在总结超标原因,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检测结果经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构检测,发现我公司生产的食品菌落检测结果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上限。
具体检测结果如下:检测项目菌落总数(CFU/g)结果可数菌落总数XXXX 超标超标原因分析经过对生产流程和各环节的检查与分析,我们认为菌落超标的主要原因如下:1. 不合格原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部分不符合标准的原辅材料,其中可能含有较多的细菌污染。
2. 生产环境卫生不合格:生产车间的卫生管理不到位,无法有效控制空气和周围环境中的细菌。
3. 设备清洁不彻底:生产设备清洁不彻底,残留微生物导致污染。
整改措施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我公司决定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原辅材料管理加强:加强采购部门的管理,严格把关原辅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及时淘汰不合格供应商。
2. 生产环境卫生改进:加强生产车间的日常卫生管理,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并加强空气和水质监测。
3. 设备清洁规范执行:制定设备清洁和消毒操作规范,确保每台设备在使用前后都能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4. 员工培训加强:加强员工食品卫生和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 建立内部监测机制:建立自查、互查和监督机制,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内部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整改计划为了有效落实整改措施,我公司制定了以下整改计划:1. 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 原辅材料管理加强:由采购部门负责人负责- 生产环境卫生改进:由生产部门负责人负责- 设备清洁规范执行:由生产部门负责人负责- 员工培训加强: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负责- 建立内部监测机制: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2. 整改工作时间表:整改措施完成时间原辅材料管理加强XXXX年XX月XX日生产环境卫生改进XXXX年XX月XX日设备清洁规范执行XXXX年XX月XX日员工培训加强XXXX年XX月XX日建立内部监测机制XXXX年XX月XX日3. 整改后的食品监测计划:将在整改措施实施后进行食品菌落的再次检测,并确保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