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优秀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4
目录•引言•上消化道出血基本概念•药物治疗方案•非药物治疗手段•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引言背景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上消化道出血的教学和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使学生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提高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和诊治能力。
目的和背景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包括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目标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基本概念和病因分类;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熟悉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上消化道出血基本概念01定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管、胆管病变引起的出血。
02分类根据出血部位及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胆道出血010405060302发病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发病原因为消化道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胃癌等。
危险因素:以下因素可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长期饮酒或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严重创伤、大手术或应激状态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肿瘤或息肉等病变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因出血量和速度而异,诊断依据:根据以下依据可进行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轻者仅表现为黑便或难以纠正的贫血,重者可出现呕血、血便、甚至休克等症状。
呕血和黑便等典型症状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计数减少等贫血表现胃镜、肠镜等内镜检查可见消化道病变及出血点便隐血试验阳性药物治疗方案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有助于止血和促进溃疡愈合。
质子泵抑制剂(PPIs )H2受体拮抗剂止血药物抗菌药物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同样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但效果较PPIs 略逊。
某某大学,某某医科大学上消化道出血教案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一、概述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部位疾病引起的出血。
由于胰胆管开口位于十二指肠,因此胰胆疾病引起的出血亦属于上消化道出血。
另外,胃空肠吻合口出血也归入上消化道出血X畴。
临床表现主要为呕血和〔或〕黑便,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改变。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的常见急症,与时的诊断、合理的治疗是抢救患者的关键。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一)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病因。
溃疡底部血管裸露,在胃酸的侵与下出现消化道出血。
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
特点:多数有典型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出血前症状加重,出血后症状可迅速消失或减轻。
许多病人就医时就可提供明确的既往病史。
一般诊断不难。
40%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为本病引起。
(二)急性胃粘膜病变和应激性溃疡约25-30%。
常见于严重疾病、外伤以与服用非甾醇类药物,损坏了正常胃粘膜屏障,侵与血管会出现消化道出血。
讲解5’病因15’一组内镜照片stress ulcer应激性溃疡gastric mucosal lesion胃粘膜病变第 1 页共 14页第 2 页共14页第 3 页共14页第 4 页共14页第 5 页共14页第 6 页共14页第 7 页共 14页第 8 页共 14页第 9 页共 14 页第 10 页共 14 页第 11 页共14页第 12 页共 14 页〔2〕非食管静脉曲X破裂出血1)内镜直视下喷洒止血药物:如5%孟氏溶液〔5~10 ml稀释后使用〕,凝血酶2 000~4 000 u或巴曲酶l 000~2 000 u 等。
2〕硬化剂注射治疗:可在溃疡等出血灶处注射硬化剂。
3)止血夹治疗:对血管性病变可采用止血夹;4)高频电、激光、微波或热探头止血等止血治疗。
(3) 放射介入治疗在选择性动脉造影后,假如发现有显性出血,可在导管内注射加压素,剂量为每分钟0.l~0.2 u/ml。
《上消化道出血教案》PPT课件第一章:概述1.1 定义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概念和范围。
解释上消化道出血是指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消化道出血。
1.2 病因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包括溃疡病、胃炎、食管静脉曲张、肿瘤等。
1.3 临床表现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包括黑便、呕血、腹痛、贫血等。
第二章:诊断2.1 病史采集强调病史采集的重要性。
询问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药物使用等。
2.2 体格检查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体格检查重点。
注意腹部压痛、腹部包块等体征。
2.3 辅助检查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辅助检查方法。
包括胃镜、CT、MRI等。
第三章:治疗3.1 保守治疗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保守治疗措施。
包括休息、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
3.2 药物治疗介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
包括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等。
3.3 手术治疗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治疗情况。
包括手术指征、手术方式等。
第四章:护理4.1 病情观察强调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出血情况等。
4.2 饮食护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措施。
包括禁食、渐进式饮食等。
4.3 生活护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护理要点。
包括休息、活动指导等。
第五章:预防5.1 预防措施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
包括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5.2 定期检查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包括胃镜检查、血液检查等。
5.3 健康教育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内容。
包括疾病知识、药物使用等。
第六章:并发症6.1 休克介绍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的休克并发症。
解释休克的定义、症状和处理方法。
6.2 贫血介绍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贫血并发症。
解释贫血的定义、症状和处理方法。
6.3 感染介绍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的感染并发症。
解释感染的定义、症状和处理方法。
第七章:病情评估7.1 临床评估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评估方法。
包括出血量、出血速度、患者一般状况等。
7.2 实验室检查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上消化道出血教案教案标题:上消化道出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
3. 提高学生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意识。
教学内容:1. 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和病因a.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胃、食管或十二指肠等消化道上部出血的病症。
b. 常见的病因包括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胃食管黏膜撕裂综合征等。
2.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a. 呕血:鲜红色或咖啡色呕吐物。
b. 黑便:粪便呈黑色或柏油样。
c. 腹痛:上腹疼痛或胃灼热感。
d. 休克: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等症状。
3. 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a. 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和体位舒适。
b. 给予氧气和静脉输液以维持循环稳定。
c. 尽快行胃镜检查,找出出血部位。
d. 根据出血部位采取止血措施,如内镜下止血、介入治疗等。
4.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a.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b. 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和颜色。
c. 禁食禁水,保持胃肠道休息。
d. 定期观察呕血和排便情况,记录量和颜色的变化。
5. 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健康教育a. 提倡健康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b. 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减少消化道损伤的风险。
c.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消化道问题。
d.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向学生传达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拟的病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和护理计划制定。
3. 视频演示:展示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的实际操作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上消化道出血教案的理解和思考。
2. 案例分析评估:提供一个上消化道出血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病情并提出护理计划。
3. 知识测试:进行闭卷测试,考察学生对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上消化道出血培训教案一、引言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严重时可能造成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本教案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症状、诊断及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培训。
通过本次培训,希望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水平,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背景知识1. 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出血源位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的上部,通常以呕血、黑便、便血等症状表现。
2.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炎、胃癌、药物引起的溃疡等。
3. 上消化道出血的分类:上消化道出血可分为急性出血和慢性出血两种,急性出血病程短暂,慢性出血病程较长。
4. 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包括呕血、黑便、便血等,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虚脱等症状。
三、培训内容1.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1.1 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1.2 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1.3 急性胃炎和胃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1.4 药物引起的溃疡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2. 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与体征:2.1 呕血的特点与处理2.2 黑便与便血的区别与处理2.3 贫血与虚脱的处理3.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3.1 临床症状、体征与病史采集3.2 实验室检查3.3 影像学检查4.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4.1 一般治疗措施4.2 急性出血的处理原则4.3 维持治疗与休息5. 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与预防:5.1 再出血5.2 感染5.3 消化道穿孔5.4 预防措施四、培训方法本次培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
1. 理论讲解:通过PPT和文字说明的方式,详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症状、诊断和处理等相关知识,确保学员对基本概念和处理原则有清晰的认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病例,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消化道出血教案教案上消化道出血教案目标:1.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病因和常见症状。
2.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3.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1.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常见症状。
2.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3.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1.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2.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和常见症状。
2.提问:同学们对上消化道出血有哪些了解?二、病因和常见症状(10分钟)1.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病变等。
2.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如呕血、黑便、贫血等。
三、诊断方法(10分钟)1.讲解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重要性。
2.介绍其他辅助检查方法,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四、治疗方案(10分钟)1.讲解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止血药物等。
2.介绍内镜治疗,如内镜下止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
3.讲解手术治疗,如胃大部切除术、胃底折叠术等。
五、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10分钟)1.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如失血性休克、贫血等。
2.介绍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如及时就诊、定期复查等。
六、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强调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5分钟)1.思考题: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2.案例分析:分析一个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并提出治疗方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病因、常见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和并发症等内容,使学生对上消化道出血有了全面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起病时间、病程、出血方式(呕血、黑便或便血)、出血量、伴随症状等。
上消化道出血教案章节一: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1. 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指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消化道出血。
2. 上消化道出血的分类: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为胃出血、十二指肠出血、食管出血等。
3.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
4.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黑便、呕血、腹痛等。
章节二:诊断教学目标:1. 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
2.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辅助检查。
教学内容:1.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2. 上消化道出血的辅助检查:胃镜检查、CT扫描、X线钡餐等。
章节三:治疗教学目标:1. 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
2.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教学内容:1.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根据病因、病情和患者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包括止血药物、抗酸药物、抗生素等。
3. 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合并穿孔、梗阻等并发症的患者。
章节四:护理教学目标:1. 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
2.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饮食护理、止血措施等。
2.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注意事项: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稳定、预防并发症等。
章节五:预防教学目标:1. 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
2.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教学内容:1. 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等。
2. 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长期饮酒、吸烟、不合理饮食等。
章节六:并发症教学目标:1.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2. 掌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1. 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包括休克、贫血、营养不良等。
2.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原因,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输血和营养支持。
《上消化道出血教案》课件第一章:概述1.1 定义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概念和范围解释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的区别1.2 发病率与死亡率统计我国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和影响因素1.3 病因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解释各种病因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机制第二章:临床表现2.1 症状详细描述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分析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量的关系2.2 体征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体征解释体征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2.3 并发症介绍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分析并发症的危害和防治措施第三章:诊断与鉴别诊断3.1 病史询问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询问重点解释病史对于诊断的重要性3.2 体格检查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体格检查重点解释体格检查对于诊断的帮助3.3 辅助检查详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辅助检查方法解释各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3.4 鉴别诊断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方法解释鉴别诊断的重要性第四章:治疗与预防4.1 药物治疗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方法解释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指征4.2 内镜治疗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方法解释内镜治疗的优点和局限性4.3 外科治疗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解释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和风险4.4 预防措施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解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第五章:护理与康复5.1 急性期护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期的护理要点解释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恢复的重要性5.2 饮食管理详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管理原则解释饮食管理对于止血和康复的作用5.3 心理护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解释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康复的意义5.4 康复期指导介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期指导内容解释康复期指导对于预防出血的重要性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案例一提供一个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中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6.2 案例二提供一个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中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6.3 案例三提供一个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中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第七章:家庭自我管理7.1 自我监测介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庭自我监测的方法和要点解释自我监测对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重要性7.2 药物管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庭药物管理的方法和要点解释药物管理对于维持病情稳定的重要性7.3 生活方式调整介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庭生活方式调整的方法和要点解释生活方式调整对于促进康复和预防出血的重要性第八章:健康教育8.1 病因预防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预防方法和要点解释病因预防对于减少发病率的重要性8.2 疾病知识普及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知识普及方法和要点解释疾病知识普及对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8.3 急救知识培训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知识培训方法和要点解释急救知识培训对于提高患者和家属应对能力的重要性第九章:研究进展9.1 病因研究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研究的新进展解释新进展对于深入理解疾病的作用9.2 诊断技术介绍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技术的新进展解释新进展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的作用9.3 治疗手段介绍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手段的新进展解释新进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强调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性和防治措施10.2 展望展望上消化道出血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上消化道出血防治的目标和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1. 病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溃疡病、胃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等。
《内科学》消化道出血教学设计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董书琪2019年3月《消化道出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大四年级的医学生已经具备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掌握诊断学的技能与方法,具备一定的临床分析能力,这部分知识是学习消化道出血的基础,这方面的知识教师简单复习即可。
但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诊疗思维。
2、学习态度分析:有利用先备的桥梁课程知识并且通过本章节来诊治疾病的愿望,但学习压力大,部分同学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由浅入深,适当引入临床案例,并利用流行的表情包,甚至学生自己排演的情景剧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与难点分析1、重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2、难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与鉴别诊断教学策略布鲁姆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我们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理解为先、培养应用与分析的能力。
提供知识迁移的机会,因此我们安排以病例为载体,创造情景、强调“做中学”、“思考中学”。
同时,根据学生注意力变化曲线合理规划时间,把握课堂节奏。
强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安排病例、讨论、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
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病例分析,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附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流程需时环节教学活动示例图片、课件截图设计说明教学策略诱发兴趣5分钟一、前测(现场授课)【回顾前章】简单回顾《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章节;【介绍本章】介绍本章节主要内容,说明重点和难点。
复习学过的课程,由浅入深,明确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鼓励式教学5分钟二、介绍病例,提出疑问,导入新课(现场授课)【介绍病例】通过视频观看一例年轻患者就诊过程,引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题;【提出疑问】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导入新课】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课件截图:自编自导情景剧)1、自编自导情景剧,增强学习的趣味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查房教案第一节:病情介绍与护理目标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出血源位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的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
本文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并提出相应护理目标。
上消化道出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
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理目标:1. 控制出血:迅速采取积极措施,止血是首要任务。
2. 维持稳定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纠正异常情况。
3. 保持血氧饱和度:通过吸氧、翻身等操作,维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
4.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通过管饲或静脉营养支持,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第二节:护理措施1. 病情评估护士需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出血的程度、症状及体征,如呕血、黑便、腹痛等。
同时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神志、血压、脉搏等指标,以及尿量和颜色的变化等。
2.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护士应每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给予氧疗对于血氧饱和度低的患者,护士应给予氧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面罩、导管或鼻导管等途径,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4. 维持血容量平衡出血会导致血容量下降,因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补充液体。
具体的液体种类和输液速度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5. 提供适宜的饮食在出血控制后,患者可以逐渐恢复饮食。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选择适宜的饮食种类和质地,并控制进食的速度和量。
6. 心理支持面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士应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关心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
第三节:查房要点查房是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护理操作的重要环节。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查房,以下是一些要点:1. 查房时间安排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密切观察和护理。
中医内科学19上消化道出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消化道出血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掌握中医诊断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和技巧。
3.学会中医内科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原则和方法。
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消化道出血病例的能力。
教学内容:1.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和分类。
2.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中医诊断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和技巧。
4.中医内科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原则和方法。
5.案例分析与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向学生介绍消化道出血的定义和分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提问学生:你知道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哪些?请列举几个例子。
二、讲授知识(30分钟)1.讲授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2.介绍中医诊断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应用。
3.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医内科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原则和方法。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40分钟)1.提供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病例,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2.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与拓展(20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医生和患者的对话,演练中医诊断消化道出血的过程。
2.提供进一步学习和拓展的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加深对消化道出血知识的理解。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和评价教学效果。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检验和反思学习成果。
3.教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和作业。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课件:介绍消化道出血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病例。
3.角色扮演的道具。
评价方式:1.案例分析与讨论的质量。
2.学生参与度和表现。
3.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问题导入和案例分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病例问题的能力。
上消化道出血优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长沙医学院教案
教案过程设计和教案内容
上消化道出血
一.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发生在食管上段至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之间消化管腔内的出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
二.病因: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
消化性溃疡30-4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20%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22-30%
胃癌
上消化道疾病:1.食管疾病: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
门静脉高压: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2.门脉高压性胃病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胆道出血 2.胰腺疾病
累及十二指肠3.主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4.纵膈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全身疾病:1.血管性疾病2.血液病3.尿毒症4.结缔组织病
5.急性感染
6.应激相关胃黏膜损伤
三.临床表现:
呕血与黑粪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贫血和血象变化
发热
氮质血症
四. 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确立:1.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3.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 4.判断上消化道
还是下消化道出血
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
1.大便OB阳性>5~10ml
2.黑便50~100ml
3.呕血
250~300ml4.全身症状400~500ml5.周围循环衰竭
1000ml以上
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1.呕血或黑便次数 2.输血及扩容后周围循环衰竭是否改善 3.血WBC、Hb、
Hct、网织红细胞计数4.血BUN5.胃管抽出物
出血的病因:1.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提供的线索
2.胃镜检查急诊胃镜检查(24-48h)
3.X线钡餐检查
4.
其他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预后估计
五.治疗:
一般急救措施1.禁食、卧床休息、吸氧2.监测生命体征 3.定期复查Hb、WBC、Hct、网织红细胞计
数、血BUN4.观察呕血与黑便情况
积极补充血容量:快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
止血措施:病因未明前推荐经验性使用PPI+生长抑素+抗菌药物(+血管活性药物)联合用药,以迅
速控制不同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尽可能降低严
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药物止血、内镜
治疗、TIPS、外科手术、三腔二囊管压迫。
2.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药物止血、内镜治
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