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进程同步与进程通信
- 格式:doc
- 大小:166.00 KB
- 文档页数:7
第四章互斥、同步与通讯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正在访问临界资源的进程由于申请等待I/O操作而被中断时,__________.A.可以允许其他进程进入与该进程相关的临界区B.不允许其他进程进入任何临界区C. 可以允许其他就绪进程抢占处理器,继续运行D.不允许任何进程抢占处理器2.两个并发进程之间______A 一定存在互斥关系B 一定存在同步关系C 一定彼此独立无关D 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3.为了使两个进程能同步运行,最少需要_______个信号量。
A 一B 二C 三D 四4.共享变量是指__________访问的变量。
A. 只能被系统进程B. 只能被多个进程互斥C. 只能被用户进程D. 可被多个进程5.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__________.A.管理信息 B.数据 C.信息存储 D.程序段6.设有三个进程共享一个资源,如果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该资源,则用PV操作管理时信号量S的可能取值是___________A.1,0,-1,-2B.2,0,-1,-2C.1,0,-1D.3,2,1,07.进程的并发执行是指若干个进程__________.A. 同时执行B. 在执行的时间上是重叠的C. 在执行的时间上是不可重叠的D. 共享系统资源8.在进程通信中,__________常用信件交换信息。
A.低级通信 B.高级通信 C.消息通信 D.管道通信9.实现进程同步时,每一个消息与一个信号量对应,进程_________可把不同的消息发送出去。
A.在同一信号量上调用P操作B.在不同信号量上调用P操作C.在同一信号量上调用V操作D.在不同信号量上调用V操作10._________是只能有P和V操作所改变的整形变量。
A.共享变量B.锁C.整型信号量D.记录型信号量11.在执行V操作时,当信号量的值_________时,应释放一个等待该信号量的进程。
A.大于0B.小于0C.大于等于0D.小于等于012.进程和程序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A.占用处理器和不占用处理器B.占用主存和不占用主存C.动态和静态D.连续执行和非连续执行13.有三个进程P1,P2,P3共享同一个程序段,而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则信号量S的初值为___________.A. 0B. 1C. 2D. 314.若P、V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_________等待进程。
第三章一.选择题(50题)1.以下_B__操作系统中的技术是用来解决进程同步的。
A.管道B.管程C.通道2.以下_B__不是操作系统的进程通信手段。
A.管道B.原语C.套接字D.文件映射3.如果有3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而且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则信号量的初值应设置为_B__。
4.设有4个进程共享一个资源,如果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该资源,则用P、V 操作管理时信号量S的可能取值是_C_。
,2,1,0,-1,1,0,-1,-2C.1,0,-1,-2,-3,3,2,1,05.下面有关进程的描述,是正确的__A__oA.进程执行的相对速度不能由进程自己来控制B.进程利用信号量的P、V操作可以交换大量的信息C.并发进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不可能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V操作不是原语操作6.信号灯可以用来实现进程之间的_B_。
A.调度B.同步与互斥C.同步D.互斥7.对于两个并发进程都想进入临界区,设互斥信号量为S,若某时S=0,表示_B__0A.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8.有1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C.有2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D.有1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并且另一个进程正等待进入8.信箱通信是一种_B__方式A.直接通信B.间接通信C.低级通信D.信号量9.以下关于临界区的说法,是正确的_CA.对于临界区,最重要的是判断哪个进程先进入B.若进程A已进入临界区,而进程B的优先级高于进程A,则进程B可以打断进程A而自己进入临界区C.信号量的初值非负,在其上只能做PV操作D.两个互斥进程在临界区内,对共享变量的操作是相同的10.并发是指_C__。
A.可平行执行的进程B.可先后执行的进程C.可同时执行的进程D.不可中断的进程11.临界区是_C__。
A.一个缓冲区B.一段数据区C.一段程序D.栈12.进程在处理机上执行,它们的关系是_C_。
A.进程之间无关,系统是封闭的B.进程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C.进程之间可能有关,也可能无关D.以上都不对13.在消息缓冲通信中,消息队列是一种__A_资源。
实验四:进程同步实验一、实验任务:1、熟悉操作系统进程通信原理2、设计程序,实现共享内存、管道通信、消息通信二、实验原理:1、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法简介(1)消息队列:消息队列是消息的链接表,包括Posix消息队列systemV消息队列。
有足够权限的进程可以向队列中添加消息,被赋予读权限的进程则可以读走队列中的消息。
(2)共享内存:使得多个进程可以访问同一块内存空间,是最快的可用IPC形式。
是针对其他通信机制运行效率较低而设计的。
往往与其它通信机制,如信号量结合使用,来达到进程间的同步及互斥。
(3)无名管道(Pipe)及有名管道(named pipe):有名管道克服了管道没有名字的限制,因此,除具有管道所具有的功能外,它还允许无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无名管道可用于有亲缘关系的进程之间彼此的通信,进行通信时候必须有一定的机制保证对管道写和读的互斥:即在读是要关闭写的端口,而在写的时候也要保证读的一端是关闭的。
2、进程通信函数(1)消息队列有关系统调用函数a.创建消息队列使用msgget()函数:#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ipc.h>#include <sys/msg.h>int msgget(key_t key, int flag) ;该函数成功调用返回消息队列标识符。
其中的key是关键字,可以由ftok()函数得到:key=ftok(“.”,’a’);其中”.”可以是任何目录,’a’是任意字符,即所有群组标识。
flag是标识,IPC_CREAT位表示创建,一般由服务器程序创建消息队列时使用。
如果是客户程序,必须打开现存的消息队列,必须不使用IPC_CREAT。
发送和接收的消息都必须使用一个类似msgbuf的结构表示,msgbuf结构定义如下:struct msgbuf{long mtype;char mtext[1];}上面的定义,消息内容只有一个字节,是不实用的,一般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一个结构:struct amsgbuf{long mtype;char mtext[200];}其中的mtype都是消息类型。
第四章互斥、同步与通讯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正在访问临界资源的进程由于申请等待I/O操作而被中断时,__________. A.可以允许其他进程进入与该进程相关的临界区B.不允许其他进程进入任何临界区C. 可以允许其他就绪进程抢占处理器,继续运行D.不允许任何进程抢占处理器2.两个并发进程之间______ A 一定存在互斥关系B 一定存在同步关系C 一定彼此独立无关D 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3.为了使两个进程能同步运行,最少需要_______个信号量。
A 一B 二C 三D 四4.共享变量是指__________访问的变量。
A. 只能被系统进程B. 只能被多个进程互斥C. 只能被用户进程D. 可被多个进程5.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__________. A.管理信息 B.数据 C.信息存储 D.程序段6.设有三个进程共享一个资源,如果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该资源,则用PV操作管理时信号量S的可能取值是___________ A.1,0,-1,-2 B.2,0,-1,-2 C.1,0,-1 D.3,2,1,0 7.进程的并发执行是指若干个进程__________. A. 同时执行B. 在执行的时间上是重叠的C. 在执行的时间上是不可重叠的D. 共享系统资源8.在进程通信中,__________常用信件交换信息。
A.低级通信 B.高级通信 C.消息通信 D.管道通信9.实现进程同步时,每一个消息与一个信号量对应,进程_________可把不同的消息发送出去。
A.在同一信号量上调用P操作B.在不同信号量上调用P操作C.在同一信号量上调用V操作D.在不同信号量上调用V操作10._________是只能有P和V操作所改变的整形变量。
A.共享变量B.锁C.整型信号量D.记录型信号量11.在执行V操作时,当信号量的值_________时,应释放一个等待该信号量的进程。
A.大于0 B.小于0 C.大于等于0 D.小于等于0 12.进程和程序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A.占用处理器和不占用处理器B.占用主存和不占用主存C.动态和静态D.连续执行和非连续执行13.有三个进程P1,P2,P3共享同一个程序段,而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则信号量S的初值为___________. A. 0 B. 1 C. 2 D. 3 14.若P、V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_________等待进程。
第4章进程同步与通信1)选择题(1)在操作系统中,P、V操作是一种_D__。
A. 机器指令B. 系统调用命令C. 作业控制命令D. 低级进程通信原语(2)若信号量S的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_B__等待进程。
A. 0个B. l个C. 2个D. 3个(3)在直接通信方式中,系统提供两条通信原语进行发送和接收,其中Send原语中参数应是_C_。
A. sender,messageB. sender,mailboxC. receiver,messageD. receiver,mailbox(4)下述那个选项不是管程的组成部分_A__。
A. 管程外过程调用管程内数据结构的说明B. 管程内对数据结构进行操作的一组过程C. 局部于管程的共享数据说明D. 对局部于管程的数据结构设置初值的语句(5)某通信方式通过共享存储区来实现,其属于_D__。
A. 消息通信B. 低级通信C. 管道通信D. 高级通信(6)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信号量的初值应定义为__C__。
A. -1B. 0C. 1D. 任意值(7)临界区是_B__。
A. 一个缓冲区B. 一段程序C. 一段共享数据区D. 一个互斥资源(8)信箱通信是一种_D__通信方式。
A. 直接通信B. 信号量C. 低级通信D. 间接通信(9)对于两个并发进程,设互斥信号量为mutex,若mutex=0则__A_。
A. 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B. 表示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C. 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进入D. 表示有两个进程进入临界区(10)对信号量S执行V操作后,下述选项正确的是_C__。
A. 当S小于等于0时唤醒一个阻塞进程B. 当S小于0时唤醒一个阻塞进程C. 当S小于等于0时唤醒一个就绪进程D. 当S小于0时唤醒一个就绪进程(11)在消息缓冲通信中,消息队列属于_A__资源。
A. 临界B. 共享C. 永久D. 可剥夺(12)在消息缓冲通信机制中,使用的临界资源是_D__。
进程同步的概念
进程同步是指多个进程之间为了完成某个共同任务而协调各自的执行顺序和相互之间的访问,以避免因并发执行而引发的竞争条件或死锁等问题。
在多道程序系统中,进程同步是实现进程间通信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进程同步方法包括信号量、互斥锁、条件变量等。
通过这些方法,进程可以实现互斥访问共享资源、防止死锁和协调进程的执行顺序等功能。
进程同步是操作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对于保证操作系统的健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 1 -。
习题解答第四章并发进程的同步与互斥1、进程间同步和互斥的含义是什么?答:同步:并发进程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互斥:若干进程共享一资源时,任何时刻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
2、用文字描述银行家算法的基本思想?答:银行家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系统中的所有资源比做银行家的资金,每进行一次资源的分配,银行家都要从当前的资源分配情况出发,计算这种分配方案的安全性,如果是安全的,则进行分配,否则选择其它可能的分配方案。
这样,每次分配都计算安全性,从而可以避免死锁的发生。
3、简述死锁的防止与死锁的避免的区别。
答:死锁的防止是系统预先确定一些资源分配策略,进程按规定申请资源,系统按预先规定的策略进行分配,从而防止死锁的发生。
而死锁的避免是当进程提出资源申请时系统测试资源分配,仅当能确保系统安全时才把资源分配给进程,使系统一直处于安全状态之中,从而避免死锁。
4、试说明资源的静态分配策略能防止死锁的原因。
答:资源静态分配策略要求每个进程在开始执行前申请所需的全部资源,仅在系统为之分配了所需的全部资源后,该进程才开始执行。
这样,进程在执行过程中不再申请资源,从而破坏了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占有并等待条件”,从而防止死锁的发生。
5、有三个进程P1,P2和P3并发工作。
进程P1需用资源S3和S1;进程P2需用资源S1和S2;进程P3需用资源S2和S3。
回答:(1)若对资源分配不加限制,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2)为保证进程正确工作,应采用怎样的资源分配策略?为什么?答:.(1)可能会发生死锁例如:进程P1,P2和P3分别获得资源S3,S1和S2后再继续申请资源时都要等待(2分),这是循环等待。
(或进程在等待新源时均不释放已占资源)(2)可有几种答案:A.采用静态分配由于执行前已获得所需的全部资源,故不会出现占有资源又等待别的资源的现象(或不会出现循环等待资源现象)。
或B.采用按序分配不会出现循环等待资源现象。
或C.采用银行家算法因为在分配时,保证了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第4章进程同步与进程通信第4章进程同步与进程通信⼀、填空1.信号量的物理意义是当信号量值⼤于零时表⽰可⽤资源个数;当信号量值⼩于零时,其绝对值为等待进程个数。
2.所谓临界区是指进程程序中。
3.⽤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个进程在进⼊临界区前应对信号量执⾏p 操作,退出临界区时应对信号量执⾏v 操作。
4.有m个进程共享⼀个临界资源。
若使⽤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该信号量取值最⼤为 1 ,最⼩为1-m 。
5.对信号量S的P操作原语中,使进程进⼊相应信号量队列等待的条件是s<0 。
6.信箱在逻辑上被分为信箱头和信箱体两部分。
7.在操作系统中进程间的通信可以分为⾼级通信与低级通信两种。
⼆、选择1.P、V操作是。
A.两条低级进程通信原语B.两条⾼级进程通信原语C.两条系统调⽤命令D.两条特权指令2.进程的并发执⾏是指若⼲个进程。
A.共享系统资源B.在执⾏的时间上是重叠的C.顺序执⾏D.相互制约3.若信号量S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有个进程在与S相关的队列上等待。
A.0 B.1 C.2 D.34.⽤P、V操作管理相关进程的临界区时,信号量的初值应定义为。
A.?1 B.0 C.1D.随意5.⽤V操作唤醒⼀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变为。
A.等待B.就绪C.运⾏D.完成6.若两个并发进程相关临界区的互斥信号量MUTEX现在取值为0,则正确的描述应该是。
A.没有进程进⼊临界区(MUTEX=1)B.有⼀个进程进⼊临界区(MUTEX=0)C.有⼀个进程进⼊临界区,另⼀个在等待进⼊临界区(MUTEX=-1)D.不定7.信箱通信是进程间的⼀种通信⽅式。
A.直接B.间接C.低级D.信号量三、问答1.进程A 和B 共享⼀个变量,因此在各⾃的程序⾥都有⾃⼰的临界区。
现在进程A 在临界区⾥。
试问进程A 的执⾏能够被别的进程打断吗(可以)?能够被进程B 打断吗(这⾥,“打断”的含义是调度新进程运⾏,使进程A 暂停执⾏)(不可以)?2.信号量上的P 、V 操作只是对信号量的值进⾏加1或减1操作吗(否)?在信号量上还能够执⾏除P 、V 操作外的其他操作吗?(不能)3. 进程在运⾏时存在哪两种形式的制约?并举例说明之。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Linux版)(附微课视频)实验思考解答第1章操作系统实验体系介绍第1章无实验思考。
第2章实验环境的搭建与使用1. 实验2.1 Linux常用命令的使用(1)在Linux 中,图形界面与终端控制台以及各终端控制台之间在如何切换?使用ALT+F1~ALT+F6进行各终端控制台切换2. 实验2.2 Linux下C程序的编写(1)make 工具的编译原理是什么?make 是一个命令工具,它解释 Makefile 中的指令(规则)。
在 Makefile文件中描述了整个工程所有文件的编译顺序、编译规则。
在执行 make 之前,需要一个命名为Makefile 的特殊文件(本文的后续将使用Makefile 作为这个特殊文件的文件名)来告诉 make 需要做什么(完成什么任务),该怎么做。
(2)如何直接使用gcc 命令完成myapp.c、greeting.h、greeting.c 三个文档的编译?输入以下两条命令:①gcc –c greeting.c //生成greeting.o文件② gcc –o greeting myapp.c greeting.o //把greeting.o和myapp.c一起编译成可执行文件greeting。
第3章进程控制与进程调度1. 实验3.1 进程的创建(1)总结调用fork()函数后的三种返回情况。
fork()系统调用有3种返回情况:返回值>0,表示当前进程是父进程,这个返回值为子进程的进程ID值;等于0,表示当前进程是子进程;小于0,表示进程创建失败,需要报错。
(2)总结fork()和wait()配合使用的情况,并尝试在父进程中取消wait()函数,观察进程的运行情况。
当父进程中同时使用fork()和wait()/waitpid()函数时,父进程会处于阻塞状态等待子进程的运行结束。
如果父进程中没有调用wait()/waitpid()函数,则父进程和其创建的子进程属于并发进程,也就是父进程和子进程几乎是独立运行的。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0章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系统由操作员、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组成。
软件系统:有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类。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靠近硬件层次不可缺少的软件;支撑软件是支撑其他软件的开发和维护的软件;应用软件是特定应用领域的专用软件。
硬件系统:借助电、磁光、机械等原理构成的各种物理部件的组合,是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
如今计算机硬件的组织结构仍然采用冯诺依曼基本原理(有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通常把控制器和运算器做一起称为中央处理机cpu,把输入输出设备统称为I/O设备)。
关于计算机系统的详细:Cpu的四大组件构成:ALU、CU、寄存器和中断系统。
存储器:理想存储器是大容量、高速度和低价位。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的分层结构: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用于解决cpu和内存读写速度过于不匹配)、主存(RAM和ROM)、磁盘和磁带。
I/O系统:由I/O软件和I/O硬件组成,前者用于将数据输入主机和将数据计算的结果输出到用户,实现I/O系统与主机工作的协调。
I/O硬件包括接口模块和I/O设备。
关于系统中断:利用中断功能,处理器可以在I/O操作执行过程中执行其他指令。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操作系统的定义: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
计算机的四代发展:(1)没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没有晶体管,使用机器语言写成的)(2)有监控系统的计算机(出现晶体管,使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出现了单道批处理系统)(3)带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出现了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出现了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相当于系统中断,由于多道程序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对响应时间的要求,出现了分时系统。
多批道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的出现标志着操作系统的形成。
)(4)多元化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分布式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在同一个时间间隔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