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模拟集成电路测试基础
- 格式:pptx
- 大小:17.85 MB
- 文档页数:36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1 模拟电子技术的概念与发展1.2 模拟电子电路的组成与特点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第二章:放大器电路2.1 放大器的作用与分类2.2 放大器的性能指标2.3 放大器的基本电路分析2.4 常用放大器电路实例第三章:滤波器电路3.1 滤波器的作用与分类3.2 滤波器的性能指标3.3 滤波器的基本电路分析3.4 常用滤波器电路实例第四章:振荡器电路4.1 振荡器的作用与分类4.2 振荡器的性能指标4.3 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分析4.4 常用振荡器电路实例第五章: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5.1 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5.3 模拟电子技术在视频设备中的应用5.4 模拟电子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六章:模拟集成电路6.1 集成电路概述6.2 模拟集成电路的类型与特点6.3 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6.4 常用模拟集成电路介绍第七章:模拟信号处理7.1 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7.2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7.3 信号处理电路实例7.4 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第八章:模拟电路设计方法与实践8.1 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8.2 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8.3 电路仿真与实验8.4 电路设计实例分析第九章: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9.1 模拟电子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9.2 模拟电子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9.3 模拟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第十章:模拟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10.2 当前模拟电子技术面临的挑战10.3 模拟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4 我国在模拟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中的重点环节包括:1. 模拟电子技术的概念与发展: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定义和发展历程,理解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区别。
2. 放大器电路的分析:掌握放大器的作用、性能指标和基本电路分析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放大器电路及其应用。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3)1.1 集成电路概述 (3)1.1.1 集成电路的定义与分类 (3)1.1.2 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 (3)1.2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4)1.2.1 设计需求分析 (4)1.2.2 设计方案制定 (4)1.2.3 电路设计与仿真 (4)1.2.4 布局与布线 (4)1.2.5 版图绘制与验证 (4)1.2.6 生产与测试 (4)1.3 设计规范与工艺限制 (4)1.3.1 设计规范 (4)1.3.2 工艺限制 (4)第2章基本晶体管与MOSFET理论 (5)2.1 双极型晶体管 (5)2.1.1 结构与工作原理 (5)2.1.2 基本特性 (5)2.1.3 基本应用 (5)2.2 MOSFET晶体管 (5)2.2.1 结构与工作原理 (5)2.2.2 基本特性 (5)2.2.3 基本应用 (5)2.3 晶体管的小信号模型 (5)2.3.1 BJT小信号模型 (6)2.3.2 MOSFET小信号模型 (6)2.3.3 小信号模型的应用 (6)第3章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6)3.1 逻辑门设计 (6)3.1.1 基本逻辑门 (6)3.1.2 复合逻辑门 (6)3.1.3 传输门 (6)3.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6)3.2.1 组合逻辑电路概述 (6)3.2.2 编码器与译码器 (6)3.2.3 多路选择器与多路分配器 (6)3.2.4 算术逻辑单元(ALU) (7)3.3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7)3.3.1 时序逻辑电路概述 (7)3.3.2 触发器 (7)3.3.3 计数器 (7)3.3.5 数字时钟管理电路 (7)第4章集成电路模拟设计 (7)4.1 放大器设计 (7)4.1.1 放大器原理 (7)4.1.2 放大器电路拓扑 (7)4.1.3 放大器设计方法 (8)4.1.4 放大器设计实例 (8)4.2 滤波器设计 (8)4.2.1 滤波器原理 (8)4.2.2 滤波器电路拓扑 (8)4.2.3 滤波器设计方法 (8)4.2.4 滤波器设计实例 (8)4.3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实例 (8)4.3.1 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 (8)4.3.2 集成电压比较器设计 (8)4.3.3 集成模拟开关设计 (8)4.3.4 集成模拟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8)第5章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9)5.1 制造工艺概述 (9)5.2 光刻工艺 (9)5.3 蚀刻工艺与清洗技术 (9)第6章硅衬底制备技术 (10)6.1 硅材料的制备 (10)6.1.1 硅的提取与净化 (10)6.1.2 高纯硅的制备 (10)6.2 外延生长技术 (10)6.2.1 外延生长原理 (10)6.2.2 外延生长设备与工艺 (10)6.2.3 外延生长硅衬底的应用 (10)6.3 硅片加工技术 (10)6.3.1 硅片切割技术 (10)6.3.2 硅片研磨与抛光技术 (10)6.3.3 硅片清洗与检验 (10)6.3.4 硅片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11)第7章集成电路中的互连技术 (11)7.1 金属互连 (11)7.1.1 金属互连的基本原理 (11)7.1.2 金属互连的制备工艺 (11)7.1.3 金属互连的功能评价 (11)7.2 多层互连技术 (11)7.2.1 多层互连的原理与结构 (11)7.2.2 多层互连的制备工艺 (11)7.2.3 多层互连技术的挑战与发展 (11)7.3.1 铜互连技术 (12)7.3.2 低电阻率金属互连技术 (12)7.3.3 低电阻互连技术的发展趋势 (12)第8章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 (12)8.1 封装技术概述 (12)8.1.1 封装技术发展 (12)8.1.2 封装技术分类 (12)8.2 常见封装类型 (12)8.2.1 DIP封装 (12)8.2.2 QFP封装 (13)8.2.3 BGA封装 (13)8.3 集成电路测试方法 (13)8.3.1 功能测试 (13)8.3.2 参数测试 (13)8.3.3 可靠性测试 (13)8.3.4 系统级测试 (13)第9章集成电路可靠性分析 (13)9.1 失效机制 (13)9.2 热可靠性分析 (14)9.3 电可靠性分析 (14)第10章集成电路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先进工艺技术 (14)10.2 封装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14)10.3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的进展 (15)10.4 未来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5)第1章集成电路设计基础1.1 集成电路概述1.1.1 集成电路的定义与分类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是指在一个半导体衬底上,采用一定的工艺技术,将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的组成部分集成在一起,以实现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功能。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概述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是指将多个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以一种特定的方式集成在单一的半导体芯片上的电路。
IC的出现和发展对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进行概述,介绍其定义、分类、制造工艺和应用领域。
一、集成电路的定义集成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单一芯片上,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
它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两大类。
模拟集成电路处理连续信号,数字集成电路处理离散信号。
集成电路的核心是晶体管,其作为开关元件存在于集成电路中,通过控制晶体管的导通与截止实现电路的功能。
二、集成电路的分类1. 按集成度分类根据集成度的不同,集成电路可以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 Scale Integration,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edium Scale Integration,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等几种。
随着技术的发展,集成度不断提高,芯片上可容纳的元件数量也不断增加。
2. 按构成元件分类按照集成电路中所使用的主要元件类型,可以将集成电路分为晶体管-电阻-电容(Transistor-Resistor-Capacitor,TRC)型集成电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Metal-Oxide-Semiconductor,MOS)型集成电路、双极性晶体管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型集成电路等。
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三、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晶圆制备、掩膜生成、光刻、腐蚀、离子注入、金属蒸镀、电火花、封装测试等步骤。
其中,晶圆制备过程是整个制造工艺的基础,它包括晶体生长、切片和研磨抛光等步骤。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码:2、课程名称(中/英文):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3、学时/学分:56学时/3.5学分4、先修课程: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微电子制造工艺5、开课单位:微电子学院6、开课学期(春/秋/春、秋):秋7、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8、课程简介(中/英文):本课程为微电子专业的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是集成电路设计方向最核心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典型模拟CMOS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仿真分析方法,以及模拟CMOS集成电路的最新研发动态。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今后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9、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魏廷存,等编著教学参考书:1)《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2版).2)《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为微电子专业的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是集成电路设计方向最核心的专业课程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今后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典型模拟CMOS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仿真分析方法,以及模拟CMOS模拟集成电路的最新研发动态。
主要内容有:1)模拟CMOS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及趋势、功能及应用领域、设计流程以及仿真分析方法;2)CMOS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各种等效数学模型(低频、高频、噪声等);3)针对典型模拟电路模块,包括电流镜、各种单级放大器、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基准电压与电流产生电路、时钟信号产生电路、ADC与DAC电路等,重点介绍其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直流/交流/瞬态/噪声/鲁棒性等特性分析)和仿真方法以及电路设计方法;4)介绍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低功耗、低噪声、低电压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GZ-2022***集成电路开发及应用赛项赛题8集成电路开发及应用赛项来源于集成电路行业真实工作任务,由“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集成电路工艺仿真”、“集成电路测试”及“集成电路应用”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使用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软件,根据表1-1所示的集成电路真值表(输出值Y0~Y15随机抽取),使用指定工艺PDK,设计集成电路原理图和版图,并进行功能仿真。
设计要求如下:1.芯片引脚:4个输入端A、B、C、D;1个信号输出端Y;1个电源端VCC;1个接地端GND。
2.功能:按照表1所示的集成电路真值表,A、B、C、D输入不同的逻辑电平,Y输出对应逻辑电平。
上述逻辑电平为“正逻辑”,即低电平用“0”表示、高电平用“1”表示。
Y端的输出值Y0~Y15由比赛现场裁判长抽取的任务参数确定。
3.仿真设置:VCC为+5V,A为1kHz,B为2kHz,C为4kHz,D为8kHz。
4.通过DRC检查和LVS验证。
5.使用MOS管数量应尽量少。
6.所设计版图面积应尽量小。
现场评判要求:1.只允许展示已完成的电路图、仿真图、DRC检查和LVS验证结果、版图及尺寸。
2.不能进行增加、删除、修改、连线等操作。
第二部分集成电路工艺仿真选择题应根据工艺问题或视频片断选择适合的答案,漏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仿真操作题应根据题目要求,按照集成电路工艺规范,在交互仿真平台进行仿真操作。
1.(单选)在视频中,①标注的是哪个环节的内容?A.软烘B.曝光后烘焙C.坚膜D.墨点烘烤2.(单选)视频中正在进行塑封作业,若①部件闭合压力不足,可能会造成()。
A.塑封料填充不足B.开模失败C.溢料D.塑封体变色3.(单选)视频中是某台正在作业的设备,当该区域的液体供应不足时,可能会造成下列选项中的哪种现象?()A.切割崩边B.晶粒脱离蓝膜C.划片位置偏移D.蓝膜开裂4.(单选)在显影后检查的视频中,发现有异常现象,其中造成①标注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A.选错对位标记B.对准偏差C.颗粒沾污D.前道涂胶异常5.(单选)视频结尾处为某工艺设备的操作界面,若此时需要打开该设备载片台的真空系统,应点击()号位置的按键。
模电电子教案康华光第一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1 课程介绍介绍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概述本章内容和学习目标1.2 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区别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和特性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1.4 模拟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电压电流分析法节点分析和支路分析法第二章:放大电路分析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2.2 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单级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2.3 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整放大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放大电路的调整方法和技巧2.4 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音频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应用第三章:振荡电路分析3.1 振荡电路的基本概念振荡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振荡电路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3.2 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LC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分析RC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分析3.3 振荡电路的设计与调整振荡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振荡电路的调整方法和技巧3.4 振荡电路的应用实例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和应用无线通信电路的振荡器和调制器的设计和应用第四章:滤波电路分析4.1 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滤波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滤波电路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4.2 滤波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低通滤波电路的组成和分析高通滤波电路的组成和分析4.3 滤波电路的设计与调整滤波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滤波电路的调整方法和技巧4.4 滤波电路的应用实例模拟信号滤波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数字信号滤波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应用第五章:模拟集成电路分析5.1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模拟集成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模拟集成电路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5.2 模拟集成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放大集成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滤波集成电路的组成和分析5.3 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应用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模拟集成电路的应用实例5.4 模拟集成电路的测试与维护模拟集成电路的测试方法和指标模拟集成电路的维护和故障排除第六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6.1 课程介绍介绍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概述本章内容和学习目标6.2 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区别6.3 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元件逻辑门电路的作用和特性逻辑函数和逻辑门电路的表示方法6.4 数字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第七章:数字电路设计7.1 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概念数字电路设计的作用和分类数字电路设计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7.2 数字电路设计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7.3 数字电路设计的工具和技术数字电路设计软件的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和Verilog的使用7.4 数字电路设计的应用实例微处理器的设计和应用数字系统的集成和测试第八章:数字电路仿真8.1 数字电路仿真的基本概念数字电路仿真的作用和分类数字电路仿真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8.2 数字电路仿真的原理和工具数字电路仿真原理和方法数字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8.3 数字电路仿真的过程和技巧数字电路仿真的一般步骤数字电路仿真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8.4 数字电路仿真的应用实例数字系统功能验证和性能分析数字电路故障诊断和维修第九章:数字集成电路9.1 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数字集成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数字集成电路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9.2 数字集成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数字集成电路的结构和制造工艺数字集成电路的信号传输和噪声分析9.3 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数字集成电路的应用实例9.4 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和维护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方法和指标数字集成电路的维护和故障排除第十章:数字信号处理10.1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数字信号处理的作用和分类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10.2 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算法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应用和算法10.3 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实例音频信号处理和噪声消除图像信号处理和图像增强10.4 数字信号处理的工具和软件数字信号处理软件的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应用和编程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涉及了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区别、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等。
集成电路测试基本原理
集成电路测试的基本原理是:被测电路DUT(Device Under Test)可作为一个已知功能的实体,测试依据原始输入X和网络功能集F(X),确定原始输出回应Y,并分析Y是否表达了电路网络的实际输出。
因此,测试的基本任务是生成测试输入,而测试系统的基本任务则是将测试输人应用于被测器件,并分析其输出的正确性。
测试过程中,测试系统首先生成输入定时波形信号施加到被测器件的原始输入管脚,第二步是从被测器件的原始输出管脚采样输出回应,最后经过分析处理得到测试结果。
集成电路测试的作用包括:
1. 检测:确定被测器件DUT是否具有或者不具有某些故障。
2. 诊断:识别表现于DUT的特性故障。
3. 器件特性的描述:确定和校正设计和/或者测试中的错误。
4. 失效模式分析(FMA):确定引起DUT缺陷制造中的错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集成电路模拟数字、数字模拟转换器测试方法
集成电路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和数字模拟转换器(DAC)是常见的测试对象。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测试方法:
1. 误差测试方法:通过输入一定的模拟信号,并将ADC/DAC
的输出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并评估ADC/DAC的准确性和精度。
2. 非线性测试方法:通过输入一系列的不同幅度和频率的模拟信号,并测试ADC/DAC的输出,以评估其非线性特性,如非线性失真、波动等。
3. 动态指标测试方法:通过输入一定范围内的模拟信号,并测试ADC/DAC的响应时间、采样率、信噪比(SNR)、总谐波失真(THD)等动态指标。
4. 温度和电源噪声测试方法:通过在不同温度下,或在不同电源噪声环境下进行测试,评估ADC/DAC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5. 输出电流和功耗测试方法:通过测试ADC/DAC的输出电流和功耗,以评估其电源的负载能力和功耗特性。
6. 运行模式和控制信号测试方法:通过测试ADC/DAC在不同工作模式(如单端、差分)、控制信号输入(如转换开始、停止信号)下的性能,以验证其功能和工作稳定性。
这些测试方法可通过专业测试设备(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源供应器等)和测试软件来实施。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测试环境的稳定和准确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集成电路测试和可测性设计IC Testing and Design for Testability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集成电路测试和可测性设计课程编号:M702004课程学分:3适用学科:集成电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课程性质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研究生和电子与科学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属性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对电子与科学技术专业研究生为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集成电路测试尤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数字集成电路测试向量生成算法、可测试性设计、可测试性度量、数模混合信号电路测试方法以及测试设备和测试过程等内容。
通过基本思想、基本算法的引入、推导并配以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对测试相关理论有全面的理解,并能够利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的电路测试及可测试性设计方面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够理解集成电路测试及可测性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掌握重要的测试向量生成算法以及典型的可测性设计的结构;了解集成电路测试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利用可测性设计方法构建实际的可测性方案,锻炼培养解决测试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对主要算法的发展历程、思想演变等的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为今后从事集成电路测试方面的工程或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测试理论基础教学内容:1.1 引言1.2 VLSI测试过程和设备教学要求:1、掌握:集成电路测试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2、理解:集成电路测试的基本概念。
3、了解:集成电路测试的特点,测试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第二章测试经济学故障和故障模拟教学内容:2.1 测试经济学和产品质量2.2 故障模型教学要求:1、掌握:测试的经济性和故障定义。
2、理解:故障的含义和分类方法。
3、了解:测试与产品质量间的关系。
第三章逻辑与故障模型教学内容:3.1 用于设计验证的模拟3.2 用于设计评估的模拟3.3 用于模拟的模型电路3.4 用于真值模拟的算法3.5 故障模拟算法3.6 故障模拟的统计学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模型电路概念及类型,真值模拟的算法和故障模拟算法。
模拟集成电路教程教学设计简介模拟集成电路是电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学习模拟集成电路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场景。
本文将介绍一个教学设计,帮助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模拟集成电路教学。
教学目标•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主要特点•掌握常见的模拟电路的组成及其原理•能够使用基本工具分析和设计模拟电路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基本概念本部分将介绍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信号、电源等等。
电路•简单电路的介绍•电路的元件、参数和符号•电压、电流、功率的定义和关系信号•信号的基本概念及表示•常见信号的波形、频率、幅度等参数的解释电源•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概念和区别•电源的特性和参数第二部分:常见模拟电路的组成原理本部分将介绍常见模拟电路的组成原理,包括各种放大器、滤波器等等。
放大器•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放大器分类及其特点•基本放大器电路设计滤波器•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滤波器分类及其特点•基本滤波器电路设计第三部分:模拟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本部分将介绍模拟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SPICE 软件使用方法等。
电路分析•基本电路分析法和公式•节点法和电路分析法的对比及选择•电路分析的实例分析SPICE软件•SPICE软件的概念和特点•SPICE软件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SPICE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实例分析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常见模拟电路的组成原理、模拟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等。
•实验: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模拟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进行以下相关学习评估和测试:•课程设计作业和答辩:设计一个模拟电路,并进行分析和设计。
通过答辩,了解学生掌握模拟电路的能力。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模拟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涵盖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常见模拟电路的组成原理、模拟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实验考核等。
第一章测试1.跟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一样,目前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已经能自动完成。
A:对B:错答案:B2.模拟电路许多效应的建模和仿真仍然存在问题,模拟设计需要设计者利用经验和直觉来分析仿真结果A:对B:错答案:A3.模拟设计涉及到在速度、功耗、增益、精度、电源电压等多种因素间进行折衷A:错B:对答案:B4.CMOS电路已成为当今SOC设计的主流制造技术。
A:错B:对答案:B5.MOSFET的特征尺寸越来越小,本征速度越来越快(已可与双极器件相比较),现在几GHz~几十GHz的CMOS模拟集成电路已经可批量生产。
A:错B:对答案:B6.相对于数字电路来说,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更加基础,更加灵活。
A:错B:对答案:B7.片上系统,又称SOC,其英文全称是:A:System on ChipB:System Operations CenterC:System of computerD:Separation of concerns答案:A8.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英文简称CMOS,其英文全称为:A: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ystemB:Complementary Machine Of SemiconductorC: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D:Cargo Machine Of Semiconductor答案:C9.模拟数字转换器, 英文简称ADC, 英文全称为:A:Ambulance to Destination ConverterB:Analog-to- Destination Converter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D:Ambulance to Digital Converter答案:C第二章测试1.MOS器件的源端和漏端不可以共用,不可以互换。
A:对B:错答案:B2.如果一个电路的最高电压是,最低电压是,那么NMOS器件的衬底应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