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73.01 KB
- 文档页数:49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第一章:汽车底盘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熟悉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1.2 教学内容汽车底盘的定义与功能汽车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汽车底盘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汽车底盘的了解。
讲解汽车底盘的定义与功能。
介绍汽车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
强调汽车底盘的重要性。
1.5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汽车底盘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汽车底盘组成部分的掌握。
第二章: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熟悉发动机的组成部分。
2.2 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动机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发动机的组成部分。
2.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发动机的了解。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
介绍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强调发动机的重要性。
2.5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发动机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发动机组成部分的掌握。
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熟悉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3.2 教学内容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3.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的了解。
讲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强调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性。
3.5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组成部分的掌握。
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熟悉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构成和功能2. 掌握汽车底盘主要部件的构造与维修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二、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概述汽车底盘的作用汽车底盘的构成2. 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的类型和性能参数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发动机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3. 变速器的构造与维修变速器的类型和性能参数变速器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变速器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4. 驱动桥的构造与维修驱动桥的类型和性能参数驱动桥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驱动桥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5. 转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转向系统的类型和性能参数转向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转向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维修方法2. 演示法:展示汽车底盘各个部件的结构和维修操作过程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底盘部件的拆装和维修技巧4. 讨论法:分组讨论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四、教学准备1. 教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 教具:汽车底盘各个部件的实物或模型、工具、设备3. 课件:教案对应的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2. 实操考核:设置底盘部件拆装和维修的实操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4. 小组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等方面六、第六章教案内容:制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1. 制动系统的类型和性能参数2. 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3. 制动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七、第七章教案内容:行驶系统的构造与维修1. 行驶系统的类型和性能参数2. 行驶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3. 行驶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八、第八章教案内容:悬挂系统的构造与维修1. 悬挂系统的类型和性能参数2. 悬挂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3. 悬挂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九、第九章教案内容:轮胎与车轮的构造与维修1. 轮胎的结构、性能参数及其维修更换方法2. 车轮的结构、性能参数及其维修更换方法3. 轮胎与车轮的匹配及注意事项十、第十章教案内容:汽车底盘的诊断与维修1. 汽车底盘故障诊断的方法及工具2. 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 汽车底盘的定期检查与维修十一、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教案主题: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组成部分;2.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3.学会识别底盘常见故障并掌握相应的维修方法;4.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汽车底盘的定义和功能;2.汽车底盘的构造和组成部分;3.底盘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4.底盘维修工具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汽车底盘的定义和功能,引起学生对底盘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底盘的构造和组成部分(30分钟)1.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汽车底盘的构造和组成部分;3.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三步:讲解底盘的工作原理(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底盘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进行思考;2.通过逐步解析和实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底盘的工作过程;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底盘故障的方法。
第四步:讲解底盘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30分钟)1.教师列举底盘常见故障案例并进行分析;2.详细讲解底盘故障的识别方法和解决技巧;3.提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其他底盘故障的方法。
第五步:介绍底盘维修工具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20分钟)1.教师介绍底盘维修常用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2.重点讲解底盘维修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如防护措施和事故预防;3.强调学生在底盘维修过程中要遵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第六步: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提醒学生要善于总结和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宽对底盘维修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估:1.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2.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3.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底盘维修的理解程度进行评分。
教学辅助工具:PPT、实物模型、维修案例、练习题。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章节一:汽车底盘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汽车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的定义和作用。
2. 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汽车底盘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章节二:传动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传动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传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驱动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传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章节三:行驶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行驶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行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行驶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行驶系统的组成部分:悬挂系统、驱动系统、轮胎和轮辋。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行驶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行驶系统的组成部分。
章节四:转向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转向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转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转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转向器、转向传动装置、转向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转向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
章节五:制动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制动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制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制动控制装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制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六、传动系统维修技术教学目标:1. 学会传动系统的检查与维护方法。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构成及其功能。
(2)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维修方法及技巧。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分析汽车底盘故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底盘零部件的更换与维修技能。
(3)培养学生具备汽车底盘的整体维护与检修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汽车维修事业,树立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的构成及其功能(1)传动系统(2)行驶系统(3)转向系统(4)制动系统2. 汽车底盘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1)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2)行驶系统的工作原理(3)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4)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汽车底盘的维修方法及技巧(1)传动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技巧(2)行驶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技巧(3)转向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技巧(4)制动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汽车底盘的构成及其功能。
(2)汽车底盘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
(3)汽车底盘的维修方法及技巧。
2. 教学难点(1)汽车底盘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汽车底盘故障的分析与诊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维修技巧。
(2)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汽车底盘的拆装、维修等实践活动。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PPT、视频等手段,直观展示汽车底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实物教学:展示汽车底盘零部件,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3)仿真教学:利用仿真软件,模拟汽车底盘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五、教学进程安排1. 课时分配(1)第一章:汽车底盘的构成及其功能(2课时)(2)第二章:汽车底盘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2课时)(3)第三章:汽车底盘的维修方法及技巧(3课时)(4)第四章:传动系统的维修(2课时)(5)第五章:行驶系统的维修(2课时)2. 教学活动安排(1)第一章:通过PPT讲解汽车底盘的构成及其功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教案标题: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 掌握汽车底盘的维修和保养方法;3. 培养学生对汽车底盘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a. 底盘的定义和作用;b. 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车架、悬挂系统、传动系统等;c. 不同类型底盘的特点和应用。
2. 汽车底盘的功能:a. 提供车辆的支撑和承载能力;b. 保护车辆内部重要部件;c. 提供悬挂和传动系统的支持。
3. 汽车底盘的维修与保养:a. 底盘的常见故障和检修方法;b. 底盘的日常保养和维护;c. 底盘维修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辆汽车底盘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底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PPT或教材内容,详细介绍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3.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底盘故障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底盘维修实操,例如更换悬挂系统零件或检修传动系统。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汽车底盘构造和维修的理解。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底盘故障案例分析报告,包括问题原因、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教学资源:1. 汽车底盘构造和维修相关的PPT或教材;2. 汽车底盘实物或图片;3. 底盘维修工具和零件。
评估方式: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表现;2. 学生的实操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3. 学生提交的底盘故障案例分析报告。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修理厂,观察实际的底盘维修过程;2. 邀请专业技师来校进行底盘维修技能培训;3. 组织学生参加底盘维修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功能,并具备一定的底盘维修和保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要注意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实操操作中的安全。
邢台技师学院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教案主讲人:第1章概述教学重点1.了解汽车的总体构造和各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功用。
2.理解汽车的行驶原理,了解国内汽车编号规则,知道常用汽车英文缩写含义。
3.掌握常用汽车维修工具及量具的使用方法及汽车维修基本方法。
4.掌握汽车维修制度。
教学难点1.汽车行驶原理。
2.汽车行驶阻力及驱动力平衡和汽车行驶状态关系。
3.附着力概念及附着作用。
1-1汽车总体构造汽车由四部分组成: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
1-1-1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它的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即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一般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采用)、起动系等部分组成。
1-1-2底盘汽车底盘主要用于传递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和停止,并支撑车辆,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组成。
1.传动系:作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依次经过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传给驱动轮。
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
2.行驶系作用:是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承作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组成:车架、前轴、驱动桥的壳体、车轮(转向车轮和驱动车轮)和轮胎、悬架(前悬架和后悬架)等。
3.转向系作用:是保证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
组成:转向器、转向盘、转向轴、转向垂臂、纵拉杆、转向节臂、横拉杆、左右梯形臂等。
4.制动系作用:根据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距离内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汽车能可靠地停驻。
组成:制动器和制动传动机构等。
1-1-3电气设备汽车的电气设备主要由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起动机、点火系、仪表、照明装置、音响设备、刮水器等组成。
其中蓄电池和发电机为电源设备,汽车电气设备分布于全车各个部位综合起来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
两个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这两个电源协调供电。
2017~2018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系(院、部) 家政管理系教研室(实验汽车与运用与维修室)授课班级16专汽主讲教师李坤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32时间2017年8月-2018年1月家政管理系制二○一七年月课程汽车底盘构造编号 1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第一篇汽车传动系第一章离合器§1.1 概述§1.2膜片式离合器教学目的了解汽车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2.了解汽车传动系的布置;3.掌握离合器的功用与要求;4.掌握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与难点1.传动系的五个功能2.机械式传动系的布置形式3.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4.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影视资料动画辅助复习提问 1.汽车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授课内容提纲第一篇汽车传动系概述§0.1 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一、传动系的功用二、传动系的组成§0.2 传动系的布置形式一、机械式传动系的组成与布置二、液力传动系(液力机械式、静液式)第一章离合器§1.1 离合器的功用与要求§1.2膜片式离合器一、组成二、工作原理三、离合器的踏板自由程及其调整四、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形式课外作业1.汽车传动系应具有哪些功能? 2.机械式传动系由哪些装置组成?各起何作用? 3. 膜片式离合器的工作特点。
教学心得课程汽车底盘构造编号 2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1.3周布弹簧离合器§1.4从动盘和扭转减振器教学目的1..掌握周布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调整项目;2. 了解从动盘的结构形式;2.了解扭转减振器的功用;重点与难点重点:周布弹簧离合器的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调整项目;难点:扭转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影视资料动画辅助复习提问1.离合器的功用与要求是什么?2.摩擦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授课内容提纲第一章离合器§1.3周布弹簧离合器1.主动部分2.从动部分3.压紧机构4.周布弹簧离合器的调整§1.4从动盘和扭转减振器从动盘)组成2)结构形式扭转减振器)结构形式2)工作原理课外作业1.何谓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如何调整?其过大或过小对离合器的性能有什么影响?2.周布弹簧离合器有哪些调整项目?教学心得课程汽车底盘构造编号 3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1.5离合器操纵机构教学目的1.了解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分类;掌握人力液压离合器操纵机构的特点;掌握典型车型弹簧助力式操纵机构的工作特点。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章节一:汽车底盘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2. 掌握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3. 理解汽车底盘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的定义和功能。
2. 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
3. 汽车底盘的分类及特点:前置前驱、后置后驱、四轮驱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的定义、功能、组成部分和分类。
2. 直观教学法:展示汽车底盘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底盘结构。
章节二:悬挂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悬挂系统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2. 掌握悬挂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3. 学会悬挂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悬挂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2. 悬挂系统的组成部分:弹簧、减振器、悬挂臂、稳定杆。
3. 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悬挂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实践教学法: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观察悬挂系统实物,并进行悬挂系统的拆装练习。
章节三:转向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转向系统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2. 掌握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3. 学会转向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转向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2. 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转向泵、转向机、转向齿轮、转向摇杆。
3. 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转向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实践教学法: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观察转向系统实物,并进行转向系统的拆装练习。
章节四:制动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制动系统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2. 掌握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3. 学会制动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制动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2. 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制动盘、制动鼓、制动片、制动蹄、制动泵。
3.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制动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要点第一节:汽车底盘构造一、汽车底盘概述1.底盘定义及组成2.底盘的功能和作用3.底盘的分类和特点二、底盘结构1.前骨架结构及特点2.后桥结构及特点3.拖挂车结构及特点4.其他底盘结构及特点三、底盘关键零部件1.底盘框架结构和材料2.悬挂系统3.制动系统4.转向系统5.轮胎及轮毂四、底盘构造的变化趋势1.高刚度和低重量要求2.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变化对底盘构造的影响3.环保要求对底盘构造的影响第二节:汽车底盘维修一、底盘维修基础知识1.维修工具和设备2.维修工艺和方法3.维修规范和安全要求二、底盘日常维护与保养1.底盘清洗和防锈处理2.轮胎的更换和保养3.制动系统的检查和维护4.悬挂系统的调整和保养5.转向系统的检查和维护三、底盘故障排除与维修1.轮胎的磨损与修补2.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和处理3.悬挂系统故障的诊断和处理4.转向系统故障的诊断和处理5.底盘框架的维修和更换四、底盘故障预防与质量控制1.掌握底盘维修的常见故障和预防措施2.加强底盘零部件的质检和质量控制3.底盘维修记录和经验总结第三节:汽车底盘维修实操一、底盘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1.熟练操作维修工具2.掌握使用维修设备的方法二、底盘维修操作演示和实战1.进行底盘清洁和保养操作2.进行刹车系统的检查和维修操作3.进行悬挂系统的调整和维修操作4.进行转向系统的诊断和维修操作5.进行底盘框架的修理和更换操作三、底盘维修案例分析和讨论1.分析实际案例中的底盘问题2.讨论并解决底盘维修问题四、底盘维修技能考核和总结1.进行维修技能考核2.总结并分享底盘维修经验以上是关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的要点,通过学习和实操可以使学员全面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维修方法,从而提高底盘维修的技能和水平。
绪论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讲述可以初步了解汽车底盘的知识,对于他 的组成及在汽车上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了解,并知道汽车底盘的发展 变化过程及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底盘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一、汽车底盘在汽车中的地位及作用:1. 底盘是汽车的基础——骨骼 2•作用:传递动力、支承和安装其他各部件总成。
二、组成:1・四人系统:传动系 彳丁驶系 转向系 制动系2 •各系统的作用:总结本节内容,对这个学期《底盘》课程的学习提出希望。
2、 教学重点:汽车底盘的四大系统及作用。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 教学手段:面授 PPT 电影6、 教学过程及步骤:(2课时)三、 底盘质量优劣对汽车性能的影响o四、汽车底盘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
五、 六、布置预习作业。
第1章汽车传动系第一节概述1、教学目的:了解汽车行驶系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牵引力、行驶阻力.附着力三者的关系;驱动形式及传 动系布置形式。
3、 教学重点:汽车传动系的作用、组成及分类。
4、 教学方法:讲授法。
一、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1. 汽车牵引力的产生 2 •汽车行驶的阻力3 •汽车行驶的棊本条件二、 传动系的作用将发动机经飞轮输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并改变扭矩的大小, 以适应行驶条件的需要,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此外,还具有改变车速、 倒向行驶、切断动力、差速等功用。
三、 传动系的形式1. 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机械式 液力机械式静液式 电力式2. 按传动比变化分有级传动系无级传动系3•按传动比的变换方式分6> 教学过程及步骤: (2课时)5>教学手段:PPT 图片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半自动操纵式四、传动系的布置形式1.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FR)2•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RR)3.发动机前置、前桥驱动的传动系(FF)4.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MR)5•全轮的传动系(nWD)五、总结本节课内容。
7>布置课后作业:课本P6思考与练习(一)1>4(三)3第二节离合器1、教学目的:了解离合器的功用、性能要求和类型。
邢台技师学院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主讲人:第1章概述教学重点1.了解汽车的总体构造和各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功用。
2.理解汽车的行驶原理,了解国内汽车编号规则,知道常用汽车英文缩写含义。
3.掌握常用汽车维修工具及量具的使用方法及汽车维修基本方法。
4.掌握汽车维修制度。
教学难点1.汽车行驶原理。
2.汽车行驶阻力与驱动力平衡和汽车行驶状态关系。
3.附着力概念与附着作用。
1-1汽车总体构造汽车由四部分组成: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
1-1-1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它的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即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一般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采用)、起动系等部分组成。
1-1-2底盘汽车底盘主要用于传递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和停止,并支撑车辆,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组成。
1.传动系:作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依次经过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传给驱动轮。
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
2.行驶系作用:是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承作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组成:车架、前轴、驱动桥的壳体、车轮(转向车轮和驱动车轮)和轮胎、悬架(前悬架和后悬架)等。
3.转向系作用:是保证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
组成:转向器、转向盘、转向轴、转向垂臂、纵拉杆、转向节臂、横拉杆、左右梯形臂等。
4.制动系作用:根据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距离内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汽车能可靠地停驻。
组成:制动器和制动传动机构等。
1-1-3电气设备汽车的电气设备主要由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起动机、点火系、仪表、照明装置、音响设备、刮水器等组成。
其中蓄电池和发电机为电源设备,汽车电气设备分布于全车各个部位综合起来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
两个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这两个电源协调供电。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教案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2.掌握汽车底盘的维修和保养方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内容:1.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1.1前后桥悬挂系统1.2悬挂系统1.3制动系统1.4转向系统1.5传动系统1.6车身框架和底板结构2.汽车底盘的组成部件2.1悬挂系统部件2.2制动系统部件2.3转向系统部件2.4传动系统部件2.5车身框架和底板部件3.汽车底盘的维修方法3.1换桥头内饰板的拆装3.2更换前后桥的悬挂系统部件3.3修理和更换制动系统3.4转向系统的维修和调整3.5传动系统的保养和维修3.6车身框架和底板的修复和加固教学流程:1.导入新知识1.1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底盘的概念和作用1.2给学生分发教材,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底盘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2.基础知识讲解2.1通过课件和图示,详细讲解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2.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实践操作3.1安排实践操作课程,让学生实际操作底盘维修3.2制定实践操作计划,包括拆解底盘、修理和更换部件、再次组装等环节3.3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维修方法和技巧4.教学总结4.1对本课时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4.2提醒学生注意维修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注意事项4.3鼓励学生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深入探索底盘的构造和维修方法教学资源:1.课本教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课件:包括底盘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件的图示3.实践操作相关设备和工具:包括车辆底盘维修工具和材料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2.随堂小测或问答,测试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3.实践操作评估,观察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维修质量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实际操作底盘,提高技能。
2.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一、课程概述汽车底盘是汽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构造直接影响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寿命。
本课将从汽车底盘的构造、主要零部件、仪表板警示灯的含义、故障排除等方面进行讲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汽车底盘的构造和基本维修技能,提高对汽车安全和性能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主要零部件的功能•掌握最基本的汽车底盘维修技能•能够识别仪表板警示灯并知道其含义•能够快速发现故障并进行排除三、教学方法•理论培训:通过PPT和白板进行课堂教学•实际操作:在教室内设置实际汽车底盘,并由老师或学生进行操作演示•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和交流,学习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修理技术四、教学内容1、汽车底盘构造•汽车底盘的组成•悬挂系统的构造原理•制动系统的构造原理•传动系统的构造原理•动力转向系统的构造原理2、汽车底盘主要零部件•轮胎的构造和规格•轮毂的构造和规格•制动片和刹车盘的构造和更换方法•变速器的构造原理•差速器的构造原理•动力转向装置的构造原理3、仪表板警示灯•仪表板警示灯的含义•不同颜色的警示灯和其含义•解决常见的故障问题4、故障排除•故障诊断的步骤和方法•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常见维护知识五、教学评估•考试:学习者需要通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才能获得课程证书•培训效果评估:在课程结束后,学习者将被要求填写试用期满足用户需求的调查表,以评估培训效果和可行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总时长:40小时,包括理论课程、实操课程和自学时间。
•理论课程:20小时•实操课程:16小时•自学时间:4小时七、参考文献•《汽车技术手册》•《汽车底盘识读》•《汽车维修技术》。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_教案教案: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2.掌握汽车底盘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3.培养学生手工操作和维修汽车底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2.难点: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交流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你知道汽车的底盘是什么吗?它是汽车的哪个部分?-底盘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你听说过哪些底盘故障?2.理论讲授(20分钟)2.1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引擎: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汽车的动力。
-底盘架:承受车身和其他部件的重量,连接起车轮、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部件。
-悬挂系统:使汽车在行驶中保持平稳和舒适。
-制动系统:控制汽车的速度,保证安全行驶。
-车轮和轮胎:提供汽车的支撑和行驶力。
-传动系统:将动力传到车轮上,使汽车运动。
2.2底盘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前后悬挂松动和异响:检查悬挂系统,紧固松动部件,更换损坏部件。
-制动失灵:检查制动系统,更换刹车片、制动液等。
-方向系统故障:检查转向传动装置,更换护套、球头等。
-轮胎漏气:检查轮胎胎压,修补漏气部位。
3.案例分析(1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底盘故障案例并分析这些案例的维修方法,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
4.实践操作(30分钟)4.1学生分组进行底盘维修实践。
4.2给学生提供一些底盘故障和维修工具,让他们自己诊断故障并进行维修。
4.3辅导学生正确使用维修工具和操作底盘维修的步骤。
5.总结归纳(10分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总结常见底盘故障的维修方法。
-强调操作底盘维修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用具:投影仪、黑板、白板、PPT。
2.实践操作:汽车底盘部件模型、维修工具、底盘故障案例。
五、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2.学生进行底盘维修操作的正确性和效果。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08春汽1、2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08春汽1、2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08春汽1、2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08春汽1、2
任课老师:何政一教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08春汽1、2
任课老师:何政一教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08春汽1、2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08春汽1、2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08春汽1、2
任课老师:何政一教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08春汽1、2
任课老师:何政一教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
附表:
鼓式车轮制动器的检修具体要求:
(1)拆检、装配鼓式制动器;
(2)口述主要零件的修理方法和技术要求;(3)装配调整后符合技术标准。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08春汽1、2
任课老师:何政一教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08春汽1、2班
任课老师:何政一教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08春汽1、2
任课老师:何政一教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08—2009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下)》授课班级:08春汽1、2
任课老师:何政一教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