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汉乐府民歌第三节汉代文人诗..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53
汉代诗歌第四章汉代诗歌汉赋和散⽂是汉代⽂学的主要样式,诗歌虽然不如汉赋发达,但亦有可观者。
汉代的诗歌,逯钦⽴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是⽬前收录最全的本⼦。
汉代诗歌以乐府诗和《古诗⼗九⾸》成就最⾼。
第⼀节帝、妃诗汉代有些帝王的诗歌值得注意汉代最早的楚歌,可以追溯到项⽻的《垓下歌》。
汉五年(前202),项⽻被刘邦⼤军围困于垓下,⼭穷⽔尽,⾛投⽆路,他对着⼼爱的美⼈虞姬慷慨悲歌:⼒拔⼭兮⽓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歌和“霸王别姬”的故事,常被作⼀种爱情意义上的解释,但这是不充分的。
在⼥性作为男性附属品⽽存在的时代,⼀个权势⼈物遭受失败的最明确最严酷的标志,是他的⼥⼈将作为财产为胜利者所占有并重新分配。
倘若虞姬不⾃杀,那就是她的未来。
对项⽻这位曾经叱咤风云、不可⼀世的英雄来说,虞姬这个活⽣⽣的⼈物,以最刺激感情的⽅式,显⽰着他在短短⼏年内登上成功的绝顶⽽主宰天下,复⼜坠落失败的深渊⽽不能保护⼀个⼼爱的⼥⼈这样急剧的变迁。
他愈是对个⼈的能⼒保持骄傲和⾃信,就愈是感觉到在历史与命运的巨⼤压迫下,个⼈的渺⼩和⽆⼒。
与《垓下歌》相呼应的,是刘邦的《⼤风歌》。
《汉书·⾼祖本纪》载,刘邦过沛,置酒沛宫,悉召故⼈⽗⽼⼦弟佐酒。
发沛中⼉得百⼆⼗⼈,教之歌。
酒酣,上击筑⾃歌⽈:⼤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兮守四⽅?刘邦借着秦末农民战争的⼤风暴登上皇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个从社会底层出⾝的最⾼统治者。
他的⼈⽣之路的⽅向与项⽻相反,境遇的剧变却是相同。
⽀配这种剧变的命运⼒量同样是刘邦所难以理解的;并且,他也⽆法预料所打下的江⼭未来命运究竟如何能否有猛⼠来为他守卫四⽅?汉武帝刘彻著名的《秋风辞》:秋风起兮⽩云飞,草⽊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时兮奈⽼何?这⼀⾸优美的作品描写了典型的秋⾊,抒发了乐极⽣悲、⼈⽣⽆常的感伤。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汉代乐府民歌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第一节关于乐府什么是“乐府”?它的涵义是有演变的。
两汉所谓乐府是指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
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如《文选》于骚、赋、诗之外另立“乐府”一门;《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又特标《乐府》一篇,并说“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便都是这一演变的标志。
六朝人虽把乐府看成一种诗体,但着眼还在音乐上。
至唐,则已撇开音乐,而注重其社会内容,如元结《系乐府》、白居易《新乐府》、皮日休《正乐府》等,都未入乐,但都自名为乐府,于是所谓乐府又一变而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则又离开了唐人所揭示出来的乐府的精神实质,而单从入乐这一点上出发,是乐府一词的滥用,徒滋混淆,不足为据。
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惠帝时有“乐府令”,但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则始于武帝。
作为一个供统治者点缀升平、纵情声色的音乐机关,汉乐府的任务,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它不同于后代的一个最大特点,或者说一项最有意义的工作,便是采集民歌。
《汉书?札乐志》说:“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
”所谓采诗,即采民歌。
同书《艺文志》更有明确的记载:这件事,在文学史上也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白居易说:“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采诗官》)其实,和周代一样,汉代也是采诗的。
而从上引文献,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采诗的范围遍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比周代还要广。
两汉某些头脑比较清醒的统治者较能接受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教训,也颇懂得反映人民意向的民歌民谣的作用,经常派遣使者“使行风俗”“观纳民谣”,甚至根据“谣言单辞,转易守长”(《后汉书?循吏传叙》)。
第七单元汉及建安诗歌⏹第一部分:汉代诗歌⏹西汉至东汉建安之前400年间的诗歌,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歌谣,是在诗经楚辞及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徒诗,从四言、杂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抒情诗到叙事诗的发展,其中以两汉乐府民歌和东汉后期无名氏的文人五言诗的成就最高。
汉代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西汉初年:楚声短歌如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等。
⏹西汉中到东汉:汉乐府民歌如《陌上桑》、《战城南》等⏹东汉后期:文人五言诗如《翠鸟》、《疾邪诗》、《古诗十九首》、《苏李诗》等一、楚声短歌由于推翻秦朝统治的力量多兴起于楚地,最终开创汉朝的也是楚人,故汉代文化与先秦楚文化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
汉初诗歌即是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的特色,但篇幅一般较“楚辞”短小,故称“楚声短歌”。
⏹鸿鹄歌汉高祖刘邦⏹鸿鹄高飞。
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
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
又可奈何。
虽有缯缴。
将安所施。
⏹秋风辞汉武帝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杨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琴歌司马相如⏹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白头吟卓文君⏹皑如山上雪。
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
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
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
沟水东西流。
淒淒复淒淒。
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嫋嫋。
鱼尾何蓰蓰。
男儿重意气。
何用钱刀为。
⏹悲愁歌乌孙公主⏹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氈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常思汉土兮心内伤,顾为黄鹄兮还故乡。
⏹落叶哀蝉曲汉武帝⏹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刘彻庞德⏹丝绸的瑟瑟响停了,⏹尘埃飘落在院子里,⏹足音再不可闻,落叶⏹匆匆地堆成了堆,一动不动,⏹落叶下是她,心的欢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