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背景下西安绿色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探论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0
世园会对西安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摘要:分析了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对城市市容市貌、道路及环卫设施的影响,以及各个区县和各级政府部门在西安世园会中所做出的贡献,对今后西安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西安世园会;市容市貌;道路;环卫设施2011年4月28日,世园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隆重开幕,这是继1999昆明世园会和2006沈阳世园会后第三次在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世园盛会。
为更好的迎接世园盛会,巩固创卫成果,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西安市各个区县、各级政府部门竭尽所能,日夜奋战,为世园会的顺利举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市容环境卫生还是城市面貌,都有了很大改善。
笔者仅就城市市容市貌、道路和环卫设施三个方面阐述世园会对西安环境卫生的影响。
1 市容市貌从2008年10月我市启动“绿满西安、花印古城”三年植绿大行动以来,城区共栽植大规格乔木9.8万多株,8厘米以上乔木136万株,花冠木471.7万株,灌木2246万株,完成投资20.14亿元,新增绿地1666万平方米,于2010年2月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目前全市公园数量已经达到63个,而其中59个免费向市民开放,新建街头小绿地广场339个,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14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43%,绿地率31.9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平方米。
仅在世园会期间,市区用于街景布置的鲜花摆放数量就超过7500万盆,不仅彻底改变了西安过去缺绿少花、绿化硬件差距较大的面貌以及世人对古城的传统印象,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市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增强了人们建设西安、发展西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真正诠释了世园会所倡导的“绿色引领时尚”,使西安和谐、生态、宜居的城市形象跃然眼前,有力地推动了西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设。
为了让城中村的环境面貌能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西安市市容园林局今年起承担了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管理范畴,各区共计上报247个城中村,三环以内163个,三环以外84个。
从世园会“看”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是一个展示国家园艺成果和交流园艺文化的重要平台。
中国作为世园会的承办国之一,在举办世园会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国家园艺成果,更体现了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世园会作为国家级的绿色建设示范工程,无疑是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
通过参观世园会,我们能够从不同方面观察到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以世园会所展示的绿色建筑为例,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建筑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可持续建筑”成为了世园会绿色发展的重要关键词之一。
可持续建筑强调节能、环保、生态以及人文关怀四个方面的综合考量。
世园会展馆的建筑设计和施工遵循了这一理念,使用了大量环保材料,并且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了节能减排。
世园会的展馆还融入了绿色植被,使得展馆内外环境一体化,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绿色、舒适的参观体验。
世园会的园艺展示也是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园艺大国,通过世园会展示了自己在园艺领域的成就和创新。
在园艺展区,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和花卉,它们既美化了环境,也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世园会还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和园艺文化的特点,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绿色生态理念。
世园会还通过举办各种绿色活动,宣传环保理念,引导公众参与到绿色发展的进程中。
世园会期间,大量的绿色科普宣传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举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专家学者。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也促进了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了中国绿色发展的进一步发展。
从世园会“看”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中国作为世园会的主办国,以其独特的城市园林建设成就和绿色发展理念吸引了全球目光。
从世园会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绿色发展之路上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其在城市绿色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和未来规划。
本文将结合世园会展示的内容,从世园会“看”中国绿色发展之路,探索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经验和成就。
一、城市园林建设:探索城市绿色化之路在世园会上,中国的城市园林建设成就展示成为了众多游客关注的焦点。
中国的园林建设历史悠久,有着悠久的园林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园林艺术底蕴。
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不仅继承传统文化,更注重融合现代科技和创新理念,致力于打造更加智慧、可持续的现代城市绿地。
从观赏性价值上看,中国的城市园林建设呈现出了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
北京世园会的中国馆以中国传统园林为蓝本,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和科技手段,呈现出了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现代城市园林风貌。
而在其他一些城市,也可以看到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城市园林建设成果,比如杭州的西湖景区、成都的锦里古街等,这些地方都以其独特的韵味和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
通过这些城市园林建设,中国展现了其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当代城市发展的平衡思考,诠释了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从功能性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也注重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园林绿地被视为重要的城市生态空间,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注重构建生态系统,推动城市园林与自然生态的融合,实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些城市如成都、郑州、南京等,通过建设生态水系、湿地公园,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的生态承载力。
而在一些开发中的城市,也注重在城市规划中保留绿地空间,推动城市园林化建设。
这些举措都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绿色空间”,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下文字受长度限制,请删减长度】二、生态环境保护: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中国一直以来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世园会上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和实践举措也得到了充分展示。
西安世园会会址可持续发展思考王娟【摘要】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西安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的巨大成就,不仅为西安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成果。
更为西安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随着展会的落幕,世园会也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如何延续“后世园”时代令人关注。
通过分析西安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客源市场和品牌效应等有利性因素以及限制性因素,从实际出发.挖掘世园会的潜在价值和后续价值,总结经验,采取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坚持世园会以绿色为主的理念等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西北绿色低碳生态经济园区。
%2011 The World Garden Expo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Xi'an to show th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achievements, not only to create a rich Xi~an material achievements, Xi'an, leaving mor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As the show ended, the World Park will also be in accordance with rules of market economy to develop, and how the continuation of "future generations park" era of concern. According to analyse Xi'an geographieal location, climatic conditions, source markets and rational factors such as brand and limiting factors, from reality, and tap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 World Park and followtip value, sum up experience, 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 services, adhere to the World Park will be dominated by the concept of green and so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build low-carbon ecoeconomic zone northwest of the green.【期刊名称】《物流科技》【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可持续发展【作者】王娟【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7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2011中国·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于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在西安隆重举行,会期178天,展会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 572万人。
绿色装扮世园低碳引领未来绿色装扮世园低碳引领未来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绿色是生命的色彩。
只有充满绿色的城市才有勃勃生机,充满活力……绿色,是人类永恒的理念。
绿色,是文明的象征。
绿色,它显示了大自然的灵感和魅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
中国沈阳举办的世园会的主题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这点可以看出人们对自然,对生态越来越关注。
二十一世纪主导的住宅是绿色家园,二十一世纪主导的食品是绿色食品,二十一世纪主导的的环境是绿色环境。
绿色也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绿化就是体现绿色的一个重要环节。
绿化,这个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
众所周知,绿化可以美化环境,释放氧气,减弱噪声,降低气温,阻挡风沙、改良环境。
不仅如此,绿化还可以减低人类害怕及生气的情绪促进正向的心理反应。
可以说,绿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西安把绿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头戏。
2010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有多条与浐河,灞河垂直的绿色植物走廊,将绿化带从浐灞地区延伸到城市腹地,犹如现代城市与大自然连接的纽带;在满目绿意的衬托下,一条长三。
四百米、专供游人徜徉观光的花桥将横跨灞河两岸,成为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标志性建筑。
世园会之后,将根据这一地区的城市雏形改造博览会的空间,将其融入西安市区。
绿色走廊将予以保留。
穿越两江的花桥也将保留,它可把散步的游人引向新的城市公园,在展览会之后,作为西安市容的一部分,成为西安的又一标志性景观。
低碳生活也是世园会倡导的一个重要主题。
世园会节能环保馆的是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设想和规划,一个节能环保小世界瞬间展示在我的眼前。
节能环保馆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全新的节能理念结合绿色园林、景观建筑特色,体现出人类追求绿色、环保、节能、时尚的新风尚。
比如,多元化利用太阳能,使之不仅用于发电、供暖,还与被动风能和地源热能共同带动室内通风,调节屋内的温度和湿度。
节能馆的建筑材料也充分变废为宝,墙壁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含有一部分建筑废料。
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西安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本文对低碳城市进行了理论阐述,回顾当今国内外关于对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从资源供给、利用和结构三个方面构建低碳资源系统;构建并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低碳产业体系;培育以低碳生活为理念的低碳消费模式。
标签:低碳城市;低碳经济;低碳创新一、引言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实施《关中—天水經济区发展规划》,重点指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本文认为,低碳城市的建设是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国内外研究一般认为低碳城市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发展低碳经济。
关于“低碳”和“低碳经济”的概念,学术界给出的定义也大同小异。
所谓低碳就是指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较低的排放。
要界定低碳城市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低碳”和“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意即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经济”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
《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发展中国家要想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要始终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能力和消费水平。
而低碳经济的提出就是要通过应用低碳技术创新与创新机制的构建,可以极大地拓宽低碳产业的发展空间,成为一国或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是对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质的提升。
当今,很多国际化大都市都以发展低碳城市为建设目标,共同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的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互关系。
西安市近些年经济发展迅速,但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问题,在提出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明确提出要建设低碳城市,探索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世园会“看”中国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4月29日至10月7日,中国第十九届园艺博览会——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举办。
作为世界级的花园和植物展示会,这次世园会展示了中国绿色发展的成就和路径。
首先,世园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中国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因此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世园会展示了中国在绿色科技方面的进展。
中国在能源、建筑、交通、农业和环保领域的发展,均与绿色科技有关。
例如,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而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正在发展新技术来净化空气。
此外,世园会还展现了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努力。
中国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产管理改革,并在湿地保护和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世园会期间,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环保治理。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
中国号召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总之,世园会展示了中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和经验,同时展示了中国在未来将会采取的绿色发展道路。
这将帮助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将对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西安世园会绿色生活十条理念1.安全无害简约装修我国建筑使用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约28%,已经成为我国主要能源消耗领域之一;家庭装饰装修材料每年浪费超过300亿元,新装修房屋60%以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建筑材料污染问题,建筑材料中所释放的甲醛、氡气、氨等气体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011西安世园会倡导:请简约装修,减少建筑材料污染;多使用环保建筑材料,避免有毒物质挥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降低环境污染;家里多养花种草,美化环境,释放鲜氧。
2.节能减排低碳出行交通耗能是我国社会主要能源消耗之一,其石油消耗总量占全社会石油消耗总量的30%以上,并且汽车尾气已成为大中城市温室气体的首要来源。
1辆中耗油轿车每年少开1200公里,将节省120升油,减少碳排放294公斤;1人每年少搭乘飞机5000公里,将节省200升石油,可减少碳排放695公斤;文明出行,防止交通堵塞,也是为绿色出行做贡献。
2011西安世园会倡导:短途出行,请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省钱省力;开车时避免汽车发动机空转,停留时间超过1分钟应熄火;长途旅行请尽量坐火车,减少乘飞机的次数;安全驾驶、文明礼让,保证交通顺畅。
3.省电节电珍惜能源为了保证您的电脑与服务器之间连接畅通,服务器需要耗费大量电能来确保您电脑的“在线状态”;电视、冰箱、空调只关机而不拔掉电源插头,24小时共耗电9~15W;拔掉电器电源插头,1个城市家庭平均每年可省电244度,可减少碳排放234公斤,相当于种13棵树。
2011西安世园会倡导:电脑不用时,请断网关机,拔掉电源插头;电视、冰箱、空调不用时,也请关机并拔掉电源插头;减少冰箱开门的次数和时间,并定期除霜;白炽灯改成节能灯,在同样的亮度下用电量只有原来的1/5,并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
4.珍惜粮食绿色饮食食品浪费是粮食危机主要原因,我国每年约有283亿公斤成品粮白白浪费,普通人每年餐桌上倒掉的饭菜价值高达600亿;并且有些食品中含有的化学农药、肥料和各种化学合成的添加剂等物质会严重损害人类健康。
“低碳”世园会对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启示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成为各国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必然选择。
2011年西安世园会倡导“绿色引领时尚”理念,这正是低碳视角下城市生态化的充分体现。
揭示低碳经济的内涵、特点及对构建生态城市的意义,从园区规划建设入手全方位解读西安世园会,对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城市生态化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标签:低碳;世园会;城市生态化;启示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集中展示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设成果,充分表达了人们热爱自然、追求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活的意愿。
世园会以“低碳”的方式践行了绿色办会宗旨,从世园会园内的建筑到开幕式演出、园区宣传活动等等,世园会处处体现了低碳经济的魅力。
低碳经济模式、低碳生活方式的提出,是全球气候变暖和国际金融危机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的新命题、新挑战,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生存方式和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走生态文明之路的一项新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理论(一)低碳经济的定义及内容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内涵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1]。
(二)低碳经济的特征低碳经济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它具有经济性、技术性、目标性。
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世园会背景下西安绿色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探论【摘要】西安世园会是继1999年的昆明世园会,2006年的沈阳世园会之后我国又一大国际性的盛会。
世园会对西安未来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西安未来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助推剂。
在“绿色引领时尚的”主题下,如何增强环保观念和低碳意识,促进西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就世园会的经济效益,为什么要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如何才能全面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以及发展绿色经济的现实意义四方面阐述了世园会背景下西安绿色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环保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链节能减排【引言】西安世园会的召开,无疑给西安这座古城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加快了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脚步。
“绿色引领时尚的”的主题为西安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提倡城市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和谐统一,这一城市发展的和谐模式为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世园会给人们带来的一种新的发展和生活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应是不可估计的。
作为盛会的东道主城市,西安在承办世园会的过程中,生态建设持续投入,在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必将发挥出极大的示范作用。
西安作为一座有历史、有梦想的伟大城市,正在蓄积着全面复兴的冲动和力量,而这种力量,已经找到了2011世园会这一爆发点,其效应将不可估量。
一.世园会带来的经济效应这次园艺盛会以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时间之长、内容之多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时为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经济效益。
在世园会178天的会期中,上千万中外人士来到西安,充分领略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必将使这一城市发展的和谐模式更加深入人心。
早在申办之初,有关世园会能为西安乃至陕西带来什么的命题就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研究。
西安作为一座有历史、有梦想的伟大城市,正在蓄积着全面复兴的冲动和力量,而这种力量,已经找到了2011世园会这一爆发点,其效应将不可估量。
下面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说明世园会产生的经济效应。
(一)示范效应: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世园会的一大主题,就是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为盛会的东道主城市,西安在承办世园会的过程中,生态建设持续投入,在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必将发挥出极大的示范作用。
在世园会会期中,上千万中外人士来到西安,充分领略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使得这一城市发展的和谐模式将更加深入人心。
可以说如今的西安东部,已成为一个宜居宜创业的绿色大花园。
当然,城市价值将会得到极大提升和充分兑现。
(二)引擎效应:经济社会的助推器西安世园会,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以及可以预见的影响力,也将成为西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大重要引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据测算,西安世园会对相关产业拉动带动值将达到数百亿元,对西安市当年GDP的拉动将高达5%-6%,创造1万余个新的就业岗位,间接带动10万多人就业。
世园会建设工程,与西安近期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十二五中长期重点项目规划建设相结合,切实落实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等一系列宏观调整政策,进一步带动和刺激投资和消费。
(三)民生效应:让市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其终极的衡量标尺,就是以人为本。
2011年世园会,正是一件惠及广大市民的民生工程。
且不说世园会给西安带来的长远影响,光项目本身的生态投入以及相关的生态治理,就像是给西安新增了一个绿肺,使市民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在世园会的影响下,西安的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等各个方面都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市民的日常生活及就业等也将迈上一个新高度。
(四)带动效应:相关产业的快车道世园会将给西安聚集起庞大的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西安不仅将餐饮、物流、旅游等收入囊中,还将拉动花卉养殖、旅游、房地产、会展等产业的发展。
2011年世园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
另一方面,在“眼球经济”的推动下,西安的餐饮、商贸、教育等服务业也将得到极大的刺激和推动,对西安GDP 快速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觑。
据统计,2011年西安国内游人数将较2010年增长25%以上;餐饮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22%-25%,其中,大型餐饮企业的增速有望超过45%;而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较2010年同比增长22%-23%(五)宣传效应:唱响西安城市品牌2011年世园会是建国以来西安所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世界性、国际级盛会。
届时将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机构前来参展,将提升西安国际地位,极大营销西安品牌形象。
在充分展示特色园林园艺的同时,积极推介西安的科技、文化、经济建设成就、旅游资源和风土人情,全力铸造吸引国际友人和国内游客的新品牌。
把浐灞生态区建设成为关中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主力平台和都市风貌的集中展示区,促进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的强力汇聚,加快西安国际化进程,彰显新兴、现代、时尚、绿色的新西安新形象。
(六)提升效应: 城市管理的新高度城市管理,也是一个城市的生产力。
世园会的申报与承办,无疑将让西安的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营能力得到考验和提升。
借此机遇,世园会与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提高西安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城市设计和营销,做精做细城市主要景点和城市地标;加快和完善西安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和交通一体化战略;加快地铁建设进度,实施区域综合改造,不断健全和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承载能力。
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未来西安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范围内,全世界都在积极倡导低碳经济,西安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西安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一)低碳经济及其由来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结构与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见诸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后这个提法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特恩支持作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 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重视世园资源转化推动西安经济发展西安世园会提倡“绿色引领时尚”的主题,增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观念和低碳意识。
如何最大限度地把举办世园会带来的丰富资源转化为推动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优势,需要高度重视,加强研究,我们首先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重视世园理念及其内涵的研究延伸。
世园会以“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倡导“绿色引领时尚”,集中展示了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园艺植物布展和场馆建设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让世人充分了解和切身感受到世界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和科技创新理念;简约仪式、不搞大型庆典、节俭办世园,及时调整运营和参观方式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过去一片荒凉的河滩上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新区,实现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和谐统一,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理念等。
这些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西安的生动实践,是引领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指引。
世园会理念内涵丰富,覆盖面广,需要全面系统地研究,深刻挖掘其内涵外延、实现路径,使世园理念理论化、系统化、具体化,更好地指导和引领西安城市发展。
(二)要重视世园精神及其内涵的挖掘提炼。
世园会从申办、筹办到举办期间,组织者克服一切困难,确保了世园会成功申办、顺利开园;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战在世园工地,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高标准建好每一处绿色景观。
西安世园会的举办,集中体现了全心为民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科学务实的实干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是办好世园会的坚强保障,也是建设和发展西安的强大精神动力,需要认真、系统地挖掘提炼,并大力宣传弘扬。
(三)要重视世园会筹办和运营经验的总结运用。
世园会筹办和运营经验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既有筹办和运营大型节会的经验,包括举全市之力办园、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强化组织保障等,同时又渗透着如何把大型节会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的诸多启示。
这些经验启示体现在世园会筹办和运营的方方面面,如世园会在筹备和运营中采取了许多“战时”机制,在组织运营、公共服务、城市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创造了一系列符合西安实际的好做法,成效明显。
对于这些经验启示,需要认真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并形成长效机制,推广运用到城市建设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多个环节。
(四)要重视世园会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探讨研究。
世园会的举办是加快西安发展的重大机遇,在加快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等方面都已经或正在产生积极效应,而且这种效应将持续若干年。
如何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运用世园会所探索的城市建设管理机制,紧紧依靠市民群众,集中各方智慧力量,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如何弘扬科学办园、勤俭办园、廉洁办园、安全办园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探讨研究,并及时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把世园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大化。
(五)要重视后世园时期可能出现的“低谷效应”的研究应对。
将世园会全力办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在世园会闭幕后,从国内外的一些主办城市的情况看,都相继出现了“低谷效应”。
主要表现为投资相对减少、相关产业出现低迷、城市管理标准有所降低、社会不文明行为有所反弹等问题。
要保持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向上势头不减、关注度不降,就需要对后世园时期可能出现的“低谷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提前谋划应对;需要对后世园时期接续哪些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进行研究,提前包装策划,为西安十二五高点起步、稳步开局提供源源不断的产业支撑、项目支持,推动西安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