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
岩土工程详勘任务书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一期装机容量20MWp,建成后并入**电网。
拟建建(构)筑物:综合楼,框架结构,二层;配电室、SVG室,框架结构,一层;逆变器室,砌体结构,一层。
光伏支架厂区。
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确定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二、勘测任务及要求1、勘察任务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9) 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评价;10) 对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降水方案进行分析评价;11) 详细成果应满足施工图设计需要;12) 现场测绘,并提供等高线地形图;13) 查明红线内土地面积与土地挂牌面积是否相符;14) 查明周边市政道路标高、中心点坐标及道路断面;15) 查明常水位湖岸线(标高及坐标);16) 提供周边水文条件(常年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平均水位,50年、100年一遇水位,历史最高水位等)。
2、勘察内容1)电池板支架范围内钻孔间距50~100米,至少有1个控制性探孔(复杂场地应适当增加探点数),孔深10米;综合楼(6个钻孔,设置在建筑物角部、长边中部)、配电室、SVG室(2个钻孔,对角线设置)间距15~30米,钻孔深度15米。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书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地点:。
1、3 工程规模:道路建设长度为 m,规划红线宽度为 m,道路占地面积为 m2,用地面积 m2,采用沥青混凝土的路面结构,路基形式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
中桥采用 ,跨径布置为20m+20m,梁体结构厚度为0、95m,基础为 ,桥梁全长 m,宽 m。
二、依据的规范、规程与标准本次工程勘察依据以下(但不限于)规范、规程与标准:2、1国家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3)《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2行业标准:(1)《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G C20-200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004-89);(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GTGE40-2007);根据本工程特点与工程所在地有所增减2、3 地方标准:(1)云南省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YGJ88-02);三、详细勘察技术要求3、1 勘察钻孔布置3、1、1道路部分钻孔布置:道路工程部分共布置钻孔16个,其中技术孔(控制性勘探孔)4 个,鉴别孔(一般性勘探孔) 12 个。
3、1、2 桥梁部分钻孔布置:桥梁工程部分共布置钻孔28个,其中0#桥台7个,1号桥墩14个,2号桥台7个。
勘探要求:1.勘探孔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一般性勘探孔孔深8~10米, 控制性勘探孔孔深12~15米。
桥梁部分钻孔深度应至岩土持力层。
2.依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结合设计及施工方法的要求,提出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任务书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某某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委托单位:某某路局勘察单位:某某勘察设计院勘察地址:某某道路勘察范围:某某道路整体工程概况:某某道路是一条重要的干道,为了保障道路的安全和稳定,需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以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地质条件。
二、勘察目的1.明确地质构造和地质构造条件,确定地层的分布特征、巨相和工程地质取水情况。
2. 对道路沿线的岩土地层、地基承载力和地基稳定性等进行综合的勘察评价,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3. 找出影响工程安全和可行性的地质灾害隐患,提供防灾减灾的科学依据。
三、勘察内容1. 地质勘察1.1 地质调查:包括山地地貌、植被覆盖情况、岩石地层、地下水情况等。
1.2 地质构造:确定地质构造类型、构造特征、构造变形、构造背景等。
1.3 地质灾害:对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详细调查。
2. 地下水勘察2.1 地下水文地质勘察:包括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方向等。
2.2 地下水化学勘察:对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3. 岩土工程勘察3.1 岩土地层勘察:对路基地质和地层特征进行详细勘察。
3.2 地质力学性质测试:包括土壤抗压强度、泥质土的强度特性、岩石的抗压强度等。
3.3 地基承载力勘察: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
4. 其他勘察内容4.1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对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4.2 断层、裂隙勘察:对断层、裂隙开展精细勘察,做出合理评价。
四、勘察方法1. 野外地质勘察:采用地质测量、地质钻探等方法,绘制地质调查图、地质构造图、地下水位图等。
2. 岩土工程勘察:进行岩土样品采集、实验室测试、工程地质参数分析等。
3. 其他方法:包括遥感、遥控、无人机等新技术手段。
五、勘察成果1. 勘察报告:详细反映实际地质情况、地基承载力、地质灾害情况等。
2. 勘察成果图:包括地质图、地下水位图、地基承载力分布图等。
3. 勘察数据:包括岩土样品测试数据、数据分析报告等。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汇报人:2024-01-04•勘察目的和任务•勘察方法和手段•勘察成果分析目录•勘察结论和建议•勘察报告书编制要求•勘察报告书审查与审核01勘察目的和任务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的可能性及对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状况分析了解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的变化规律。
确定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通过勘察了解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等,以及地层的分布、厚度、岩性等特征。
确定工程地质条件获取岩土的密度、含水率、渗透性等物理性质参数。
物理性质参数力学性质参数工程分类与评价通过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确定岩土的抗压、抗剪、抗拔等力学性质参数。
根据获取的参数对岩土进行工程分类,评价其工程性能及稳定性。
030201确定岩土参数根据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状况等因素,评估场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场地稳定性评价计算地基在不同荷载下的承载力,评估其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地基承载力分析分析场地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评估场地的抗震性能。
抗震性能评估评估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
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02勘察方法和手段基础性调查地质调查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为后续的勘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地质调查钻探直接勘探方法钻探是通过钻机在岩土层中钻孔,直接获取岩土样本的方法。
通过钻孔内的观察和试验,可以了解岩土层的分布、岩性、厚度、地下水位等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井探和槽探局部勘探方法井探和槽探是在工程场地内布置一定数量的井或槽,通过挖掘或开凿的方式,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分布、岩性、地下水等情况。
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场地较小、钻探无法满足需求的工程场地。
间接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推断地下岩土层的分布、性质和状态的方法。
常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等,适用于大面积的岩土工程勘察。
第1篇一、前言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环保。
本勘察方案旨在为某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全面、准确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二、勘察目的1. 了解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评估地基承载力,确保工程结构安全。
3. 分析地下水位及变化情况,为施工排水和地下空间利用提供依据。
4. 识别不良地质现象,提出防治措施。
5. 为工程概预算提供依据。
三、勘察任务1. 工程地质测绘:调查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2. 地质勘探:进行钻探、槽探、洞探等,获取岩土样品和地下水位资料。
3. 室内试验:对岩土样品进行物理、力学、化学等性质测试。
4. 地下水勘察:调查地下水类型、水位、水质、流速等。
5. 不良地质现象调查:调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四、勘察区域本次勘察区域位于某市某区,项目占地约10万平方米,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多种用途。
五、勘察方法1. 工程地质测绘:采用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
2. 地质勘探:采用钻探、槽探、洞探等方法,结合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勘探点布置。
3. 室内试验:对岩土样品进行物理、力学、化学等性质测试,包括含水率、密度、孔隙率、压缩模量、抗剪强度等。
4. 地下水勘察:采用水文地质调查、钻探、抽水试验等方法,获取地下水位、水质、流速等资料。
5. 不良地质现象调查:采用实地调查、遥感、地质雷达等方法,识别不良地质现象。
六、勘察进度1. 工程地质测绘:2周2. 地质勘探:4周3. 室内试验:3周4. 地下水勘察:2周5. 不良地质现象调查:1周总计:12周七、勘察成果1. 工程地质报告: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地下水勘察等成果。
2. 地基承载力评价报告:包括地基承载力计算、分析、建议等。
3. 地下水评价报告:包括地下水类型、水位、水质、流速等评价。
4. 不良地质现象防治报告:包括不良地质现象类型、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等。
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兴建单位:xxxxx工程名称:xxxxxx工程地点:xxxxxx勘察阶段:□1初步勘察■2详细勘察(■者为本工程所用)1. 工程概况:建筑物层数及高度:1)地上x层,地下x层。
2. 建筑面积:xxxxm2。
3. + 0.000地面相当于绝对标高详勘察点布置图。
6. 结构形式: xxxx结构。
二、勘察要求:所有地质勘察工作,应按如下规范要求执行:■1. 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 国家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72-2017)■3.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4. 国家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5.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16)3. 本工程勘察的具体要求:■1. 勘察点布置详图,各类型勘探点的数量及深度要求如下:■1)地块勘探点共xx个,其中控制性勘探点xx个;一般性勘探点xx个。
■2)一般性勘探孔入中风化岩≥5m或入完整微风化≥3m,并进入稳定分布的地层,最小孔深为25m。
■3)控制性勘探孔(技术勘探孔)孔深:入中风化岩≥7m或完整入微风化≥5m,且满足下卧层验算和地基础变形验算计算深度要求。
■4)基坑勘探孔的深度要求:原场地标绝对标高往下算起≥30m,在基坑深度内如遇中风化岩层,基坑勘探孔应进入中风化岩层2m,且无软弱夹层。
■2.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3. 查明有无可液化土层,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判明地基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
■4.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基础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2023年勘察的委托书2023年勘察的委托书1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工程名称:工程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场地位置:西靠人民路,北临富康路委托单位:(盖章)勘察单位:(盖章)年月日附注:1、在此任务书交勘察企业的同时,须附有下列资料:初勘时:须附有比例尺1:500-1:的(并附有初步设计总平面图或建筑场地轮廓线)地形图二张。
详勘时:须附有所委托勘察的拟建筑物位置(应注明室外平面设计标高)的比例尺1:500或1:1000的地形图二张。
2、表中关于场地及附近已有勘察资料包括工程勘察资料、水文地质资料、水井资料等,应注明资料名称、日期及资料________。
2023年勘察的委托书2为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提供设计参数,现委托贵公司为我局编制《建设工程地质勘察与计算报告书》。
委托事项如下:一、编制的报告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1、查明拟建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和均匀性,及其岩土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查明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查明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程度。
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
3、了解场地土中是否有孤石存在,了解场地内是否有暗滨、塘、池、井等分布,了解构造发育情况,分析它们对工程的影响程度。
4、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分析预测地震效应。
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并计算液化指数。
5、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查明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
6、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对需要进行沉降计算的拟建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沉降、差异沉降或整体倾斜。
7、提出确保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建议及措施。
勘察任务书详细勘察应按不同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应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并应对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
一、基本要求1、勘察人在实施勘察前,应向发包人报送优化后的勘察服务工作大纲,勘察人并应实现发包人及其设计师提出的技术要求。
2、工程勘察布点应参考发包人提供的资料。
勘探点的数量、深度和位置可根据地质情况和现场条件依据规范进行调整,但应经发包人同意和批准。
3、勘探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每日工作记录内容,保存原始记录资料与数据,以供发包人检查和分析。
4、勘察人在钻探时应谨慎从事,对地下管线和构筑物进行相应保护,遇到地下文物时应及时向发包人和文物保护部门汇报并妥善保护。
5、勘察人在进行外业勘察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保卫和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对原有道路、桥梁、构造物或地上附着物造成损坏或损伤。
二、适用规范、规程、标准1、工程勘察应符合国家、地方现行规范、规程、标准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后续颁布的则应以最新版本或最新颁发者为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土的分类标准》(GB145-90)《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建筑工地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2、上述规范和标准如发生不一致时,则以要求最严格的规范、规程或标准作为工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