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积涛著《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六章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28
第十六章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1.N 2HSO 42.CH 3CONHN 2Cl3.CH 3N=NOH4.6..CCl 2.二氯碳烯二、 当苯基重氮盐的邻位或对位连有硝基时,其偶合反应的活性事增强还是降低?为什么?解:偶合反应活性增强。
邻位或对位上有硝基使氮原子上正电荷增多,有利于偶合反应。
N N+N =N+N =N++OHN =NOH三、 试解释下面偶合反应为什么在不同PH 值得到不同产物?H 2NOH+C 6H5N 2+PH=5PH=9H 2NOHN=NC 6H 5H 2NOHN=NC 6H 5解:PH 等于5时,氨基供电子能力强于羟基,偶合反应在氨基的邻位发生。
PH 等于9时,为弱碱性,羟基以萘氧负离子形式存在,氧负离子供电子能力大于氨基,偶合反应发生在羟基的邻位。
四、 完成下列反应式:2.OHOCH 3+CH 2N 23.CH 33(CH 3)3COKCH 3Cl Cl 4.CH 3CH 2CH 2C=C CH 2CH 2CH 3H H+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3H五、 指出下列偶氮染料的重氮组分和偶连组分。
解: 重氮组分 偶连组分1.N=NHSO 3N(CH 3)2HSO 3N 2+N(CH 3)22.N=NN=NOHN=NN 2+OH3.CH 3CONHN=NCH 3OH CH 3CONHN 2+HOCH 34.NaSO 3N=NHONaSO 3N 2+HO5.SO 3HNH 2N=N SO 3HN 2N=NNH 2SO 3HN 2++NH 2六、 完成下列合成:1.NO 2ClClClNO 2Cl ClNH 2NH 2N 2ClFe/HCl2ClClClNaNO 2,HClClCl ClH 3PO 2Cl2.CH 3CH 3Br BrCH 3CH 3CH 3CH 33H 2SO 4NO 2NH 2NH2Br[H]2BrBrCNCNNO 22NH 22N 2Cl N 2ClCNCNNaNO 2,HClKCN,CuCN3.NHCOCH 3OHBrNHCOCH 3Br NHCOCH 3Br BrBrNH 2N 2HSO 4H 2O,H+NaNO 2H 2SO450H SO OHBr4.5.CH 3CH 3NO 2CH 3CH 3CH 3NO 2NH 2NHCOCH 3[H]CH 3COClHNO H 2SO 4CH 3NO 2CH 3NHCOCH 3NO 2CH 3H O,H +NH 2N 2ClNaNO 2NO 2CH 3NO 2H PO6.NH 2NO 2BrBrNH 2CH 3COClNHCOCH 33H 2SO 4NHCOCH 3NO 2NHCOCH 3NO 2Br BrBrNO 2BrBr H O,H +NH 2NO 2BrBrNaNO2HClN2Cl NO 2BrBrH 3PO 27.NH 2BrCOOHBrNH 2NH2NH 2H 2SO 4SO 3H2BrBr NH2SO 3H H O,H +BrBr BrBrNaNO 2,HClN 2Cl KCN/CuCNBrBr BrBrCNCOOHH 2O,H +七、 以苯,甲苯,萘和小于或等于两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1.(CH 3)2NN=N3H 2SO 4NO 2NH 2N(CH 3)23NH 2HNO 2N 2ClN(CH3)2N 2Cl+(CH 3)2N N=N2.CH 3N=NH 2NNH 2CH 3HNO 3H 2SO 4NO2CH 3CH3[H]NH 2CH3NaNO 2HClN 2Cl HNO 3H 2SO 42NO 2O 2NH 2NNH2[H]CH 3N 2ClCH 3N=NH 2NNH 23.CH 3N=N CH 3CH 3SO 3HCH3CH 3H SO NaOHONaCH 3H 3O +OHCH 3HNO 3H 2SO 4CH 3CH 3NO 2NO 2+CH 3NO 2[H]CH 3CH 3NH 2N 2Cl2HClCH 3+CH 3N=NCH 3N=N 4.HSO3OH NH2H SONH2SO3H 2SO3HN2Cl+H2SO4<65CSOOHOHSO3HN2Cl+N=NHSO3OH5.(CH3)2N N=NNO2NO2NH2NHCOCH3NO2NHCOCH3 NO2NO2NH2N2Cl2(CH3)2N N=N NO2 NH22CH3IN(CH3)2N=NCH 3CH3CH 3NO 22ZnNaOH/C 2H 5OHN=NCH 3CH 36.7.COONaN=N NaSO 3OH OH+CO 23OHCOONaN 2ClCOONaN=NNaSO 3OH 8.N=NCH 3HOCH 3OHCH 3+ClN 2CH 3N=NHO CH 3CH 3八、 推测下列化合物的结构:1,某芳烃分子式为C 6NO 2Fe,HClNaNO ,HClC H OHCl2OC 6H 3OHCl NO 2ClBrNO 22、某芳香性族化合物分子式为试根据下列反应确定其结构:C 6H 4NO 2CH 322+4O C OONO 2CH 3NH 2CH 3CH 3CH 3CH 3O C O OFe,HClNaNO 2,HCl N 2ClCuCN CN H 2O,H +COOH4COOH九、下列结构的偶氮染料,以氯化亚锡-盐酸溶液还原分解后,生成那些化合物?1.N=N(CH 3)2NSO 3H(CH 3)2N NH 2H 2N SO 3HSnCl 2,HClN=NSnCl 2,HClHSO 3NH 2SO 3H2.HSO 3NH 2NH 2SO 3HH 2N+N=N SnCl ,HClNH 2H 2N+3.CH 3OHCH 3OH十、某化合物以氯化亚锡盐酸还原可得对甲基苯胺和N,N -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推测原化合物的结构,并以苯,甲苯及甲醇为原料合成之。
《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2)3-甲基-4-异丙基庚烷(3)3,3,-二甲基戊烷(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2,5-二甲基庚烷(6)2-甲基-3-乙基己烷(7)2,2,4-三甲基戊烷(8)2-甲基-3-乙基庚烷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3)3CC(CH2)2CH2CH3(2) (CH3)2CHCH(CH3)CH2CH2CH2CH3(3) (CH3)3CCH2CH(CH3)2(4) (CH3)2CHCH2C(CH3)(C2H5)CH2CH2CH3(5)(CH3)2CHCH(C2H5)CH2CH2CH3(6)CH3CH2CH(C2H5)2(7) (CH3)2CHCH(CH3)CH2CH3(8)CH3CH(CH3)CH2CH(C2H5)C(CH3)33、略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1)3-甲基戊烷(2)2,4-二甲基己烷(3)3-甲基十一烷(4)4-异丙基辛烷(5)4,4-二甲基辛烷(6)2,2,4-三甲基己烷5、(3)>(2)>(5)>(1) >(4)6、略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H交叉式最稳定重叠式最不稳定8、构象异构(1),(3)构造异构(4),(5)等同)2),(6)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1) C(CH3)4(2) CH3CH2CH2CH2CH3 (3) CH3CH(CH3)CH2CH3(4) 同(1)10、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1)(CH3)2CHCH(CH3)CH3(2) CH3CH2CH2CH2CH2CH3 , (CH3)3CCH2CH3 (3)CH3CH2CH(CH3)CH2CH3(4)CH3CH2CH2CH(CH3)214、(4)>(2)>(3)>(1)第三章 烯烃1、略2、(1)CH 2=CH — (2)CH 3CH=CH — (3)CH 2=CHCH 2— CH 2CH CH 3M eH H i-P rE t M en-P rM e M e E t i-P rn-P r (4)(5)(6)(7)3、(1)2-乙基-1-戊烯 (2) 反-3,4-二甲基-3-庚烯 (或(E)-3,4-二甲基-3-庚烯 (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 (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5) 反-5-甲基-2-庚烯 或 (E)-5-甲基-2-庚烯 (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 (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8) 反-3,4-二甲基-3-辛烯 4、略 5、略 6、CH 3CH 2CHC H 2CH 3CH 3CH 2CCHC H 3CH 3OH BrCH 3CH 2CCHC H3CH 3Cl ClCH 3CH 2C CHC H3CH 3OH OHCH 3CH 2CHCHC H 3CH 3OHCH 3CH 2COCH3CH 3CHOCH 3CH 2CHCHC H 3CH 3Br(1)(2)(3)(4)(5)(6)(7)7、活性中间体分别为:CH 3CH 2+ CH 3CH +CH 3 (CH 3)3C + 稳定性: CH 3CH 2+ > CH 3CH +CH 3 > (CH 3)3C + 反应速度: 异丁烯 > 丙烯 > 乙烯8、略9、(1)CH 3CH 2CH=CH 2 (2)CH 3CH 2C(CH 3)=CHCH 3 (有顺、反两种) (3)CH 3CH=CHCH 2CH=C(CH 3)2 (有、反两种)用KMnO 4氧化的产物: (1) CH 3CH 2COOH+CO 2+H 2O (2)CH 3CH 2COCH 3+CH 3COOH (3) CH 3COOH+HOOCCH 2COOH+CH 3COCH 310、(1)HBr ,无过氧化物 (2)HBr ,有过氧化物 (3)①H 2SO 4 ,②H 2O (4)B 2H 6/NaOH-H 2O 2 (5)① Cl 2,500℃ ② Cl 2,AlCl 3(6)① NH 3,O 2 ② 聚合,引发剂 (7)① Cl 2,500℃,② Cl 2,H 2O ③ NaOH 11、烯烃的结构式为:(CH 3)2C=CHCH 3 。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1-1扼要解释下列术语.(1)有机化合物(2)键能、键的离解能(3)键长(4)极性键(5)σ键(6)π键(7)活性中间体(8)亲电试剂(9)亲核试剂(10)Lewi碱(11)溶剂化作用(12)诱导效应(13)动力学控制反应(14)热力学控制反应答:(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键能:由原子形成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或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
键的离解能: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
以双原子分子AB为例,将1mol气态的AB拆开成气态的A和B原子所需的能量,叫做A—B键的离解能。
应注意的是,对于多原子分子,键能与键的离解能是不同的。
分子中多个同类型的键的离解能之平均值为键能E(kJ.mol-1)。
(3)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距离称为键长。
(4)极性键: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共价键,由于两原子的电负性不同,成键电子云非对称地分布在两原子核周围,在电负性大的原子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大,具有部分负电荷性质,另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小具有部分正电荷性质,这种键具有极性,称为极性共价键。
(5)σ键:原子轨道沿着轨道的对称轴的方向互相交叠时产生σ分子轨道,所形成的键叫σ键(6)π键:由原子轨道侧面交叠时而产生π分子轨道,所形成的键叫π键(7)活性中间体:通常是指高活泼性的物质,在反应中只以一种”短寿命”的中间物种存在,很难分离出来,,如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等。
(8)亲电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从有机化合物中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获得电子对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电试剂。
(9)亲核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把电子对给予有机化合物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核试剂。
(10)Lewi碱:能提供电子对的物种称为Lewi碱。
(11)溶剂化作用:在溶液中,溶质被溶剂分子所包围的现象称为溶剂化作用。
(12)诱导效应:由极性键的诱导作用而产生的沿其价键链传递的电子对偏移(非极性键变成极性键)效应称为诱导效应。
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饱和烃 (3)第三章不饱和烃 (7)第四章环烃 (14)第五章旋光异构 (22)第六章卤代烃 (27)第七章波谱分析 (33)第八章醇酚醚 (34)第九章醛、酮、醌 (41)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50)第十一章取代酸 (58)第十二种含氮化合物 (65)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72)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74)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78)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 (82)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88)第一章绪论1.1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2是否相同?如将CH4 及CCl4各1mol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各1mol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NaCl与KBr各1mol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 K+ , Br-, Cl-离子各1mol。
由于CH4 与CCl4及CHCl3与CH3Cl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 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 C 2H 4b. CH 3Clc. NH 3d. H 2Se. HNO 3f. HCHOg. H 3PO 4h. C 2H 6i. C 2H 2j. H 2SO 4答案:a.C C H H H HCC HH HH或 b.H C H H c.H N HHd.H S He.H O NO f.O C H Hg.O P O 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O H H或1.5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引言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的一门学科。
它在化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涉及到药物、合成材料、能源等诸多领域。
本文档将提供《有机化学第二版》中各章节的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
第一章:有机化学导论问题1:定义有机化学并描述其研究对象。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相关的化合物的化学行为和反应机理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
问题2:简述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特点包括:•含有碳元素,且通常与氢元素相连形成碳氢键;•可以形成多样的结构和化学键;•具有多样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等。
问题3:列举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烃类(烷烃、烯烃、炔烃)、醇、醚、酮、酸、酯、胺等。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问题1:说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表示法。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表示法通过连接线、角标等方式来反映出分子中的原子之间的连接关系和空间构型。
问题2:解释分子式和结构式的区别。
分子式指的是表示化合物种类和组成的化学式,只能提供有机物的整体元素比例关系,不能提供具体的分子结构信息。
而结构式包括结构式式样(线角式、骨架式、立体式等)和结构式种类(分子式、简式、全式等),可以提供分子结构、空间构型等信息。
问题3:阐述立体化学的概念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立体化学是研究分子或离子的三维空间构型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的学科。
在有机化学中,分子的立体构型直接影响着其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
例如,同分异构体的存在就是立体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
第三章:烃类和可代替烃类问题1:列举并解释烃类的分类。
烃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烷烃:只含有碳碳单键的烃。
•烯烃:含有至少一个碳碳双键的烃。
•炔烃:含有至少一个碳碳三键的烃。
问题2:简述杂环烃的特点及其命名规则。
杂环烃是指由碳和非碳原子构成的环状化合物。
杂环烃的命名规则与脂环烃类似,不同原子的名字前面加上指示原子种类和数目的前缀,并用短划线连接。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篇一:有机化学 (第二版)课后答案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1 扼要解释下列术语.(1)有机化合物 (2) 键能、键的离解能 (3) 键长(4) 极性键 (5) σ键 (6)π键 (7) 活性中间体 (8) 亲电试剂(9) 亲核试剂(10)Lewis碱(11)溶剂化作用 (12) 诱导效应 (13)动力学控制反应 (14) 热力学控制反应答:(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 键能:由原子形成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或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
键的离解能: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
以双原子分子AB为例,将1mol气态的AB拆开成气态的A和B原子所需的能量,叫做A—B键的离解能。
应注意的是,对于多原子分子,键能与键的离解能是不同的。
分子中多个同类型的键的离解能之平均值为键能E(kJ.mol-1)。
(3)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距离称为键长。
(4) 极性键: 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共价键,由于两原子的电负性不同, 成键电子云非对称地分布在两原子核周围,在电负性大的原子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大,具有部分负电荷性质,另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小具有部分正电荷性质,这种键具有极性,称为极性共价键。
(5) σ键:原子轨道沿着轨道的对称轴的方向互相交叠时产生σ分子轨道,所形成的键叫σ键。
(6) π键:由原子轨道侧面交叠时而产生π分子轨道,所形成的键叫π键。
(7) 活性中间体:通常是指高活泼性的物质,在反应中只以一种”短寿命”的中间物种存在,很难分离出来,,如碳正离子, 碳负离子等。
(8) 亲电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从有机化合物中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获得电子对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电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