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发电公司投资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效益
- 格式:pdf
- 大小:151.04 KB
- 文档页数:5
抽水蓄能电站的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指标引言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抽水蓄能电站的社会效益,以及如何利用可持续发展指标来评估其可持续性。
一、经济效益1. 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抽水蓄能电站具备高效的储能特性,可以存储电力以应对高峰期或紧急情况的需求。
通过利用低谷电价时段将多余的电力储存起来,在高峰时段释放出来,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为电网的运行和供需平衡做出贡献。
2. 促进能源转型和碳减排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可以有效地整合多种能源资源,如风能、太阳能等。
通过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力并储存起来,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发电的依赖,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碳减排。
3.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建设和运营抽水蓄能电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电站的建设需要工程施工、设备制造等行业的支持,电站的运营和维护需要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支持,这些都将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二、环境效益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抽水蓄能电站能够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方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由于抽水蓄能电站利用重力势能进行能量转换,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
2. 保护自然资源与传统水电站相比,抽水蓄能电站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和破坏更少。
由于抽水蓄能电站大部分依托于地下储水库或水库,对于地表水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3. 降低能源浪费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储存非高峰时段的多余电力,避免能源的浪费。
在能源储存领域,抽水蓄能电站的能量转换效率通常高达80%以上,相比其他能源储存技术更具优势,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三、社会效益1.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效益。
首先,电站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支持,带动就业和人民收入增加;其次,电站的运行和维护需要专业人员提供服务,进一步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最后,抽水蓄能电站在供电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将有助于其他行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及其作用分析顾文钰水利水电工程 121302020019摘要: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与发展的历史、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然后结合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简要描述分析了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的作用与效益。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历史、现状、趋势、问题、天荒坪、效益、作用。
Abstract: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is take advantage of the the energy pumping highest power load low reservoir , and then turn on the water to the lower reservoir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of hydropower in electricity peak loa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in China, the present situation, a number of problem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n combined Tianhuangping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functions and benefits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in the grid.Keywords: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development, history, current status, trends, problems, Tianhuangping, benefits, functions.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
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和效益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相应的静态效益与动态效益。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作用;静态效益;动态效益1前言我国的电力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基本上达到了电量充足,限制用电的情况已大体消除的程度。
但是,大部分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还很差,为此,许多火电厂被迫使用中型热力机组来调峰。
如此以来,既耗费了燃料,又损伤设备,得不偿失。
因此,发展既能够提高供电质量,又能提高电力系统本身经济性的技术就非常必要,而抽水蓄能电站满足了这一要求。
2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即利用可以兼具水泵和水轮机两种工作方式的蓄能机组,在电力负荷出现低谷时(夜间)做水泵运行,利用基荷火电机组发出的多余电能将下游水库的水抽到上游水库储存起来,在电力负荷出现高峰时(下午及晚上)作水轮机运行,将储存的水泄下来发电。
由此可见,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特殊的电源,它具有两大特性:(1)既是发电厂,又是用户,其调峰填谷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类型发电厂所不具备的;(2)机组启动迅速,运行灵活、可靠,对负荷的急剧变化可以作出快速反应,除调峰填谷外,还适合承担调频、调相、事故备用等任务。
2.1调峰填谷抽水蓄能电站在用电高峰期间发电,在用电低谷期间抽水填谷,可以改善燃煤火电机组和核电机组的运行条件,保证电网稳定运行。
比如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由于担当了调峰发电、抽水填谷等任务,降低了电网的峰谷差率,减轻了燃煤火电调峰机组的调峰任务,不但为电力系统节约了固定运行费用和燃料费用,而且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2调频为了保证稳定运行,电网需要具备随时调整发电出力的能力,以适应用户负荷的变化,因此,电网所选择的调频机组必须快速灵敏,随负荷瞬时变化而调整出力。
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具有迅速而灵敏的开、停机性能,特别适宜于调整出力,因此,能很好地满足电网负荷急剧变化的要求。
2.3紧急事故备用在电网发生故障和负荷快速增长时,要求有发电站能起到紧急事故备用和负荷调整的作用,由于抽水蓄能电站快速灵活的运行特点,很容易实现这一功能。
蓄能电厂抽水调相工况运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及改进措施研究发布时间:2022-01-20T01:05:56.289Z 来源:《河南电力》2021年9期作者:刘强[导读] 在蓄能电厂运行过程中,通过加强调峰调频机组运行控制,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厂运行效益,可以将低谷电能转化为高峰电能,这样便实现了电厂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更好地满足并网运行需求。
但由于电厂调管方式的更改,机组出现了抽水调相工况,这严重影响到了电厂效益,也容易对设备造成影响。
对此,本文通过分析抽水调相工况运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升电厂运行效益。
刘强(中国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公司惠州蓄能水电厂广东惠州 516100)摘要:在蓄能电厂运行过程中,通过加强调峰调频机组运行控制,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厂运行效益,可以将低谷电能转化为高峰电能,这样便实现了电厂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更好地满足并网运行需求。
但由于电厂调管方式的更改,机组出现了抽水调相工况,这严重影响到了电厂效益,也容易对设备造成影响。
对此,本文通过分析抽水调相工况运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升电厂运行效益。
关键词:蓄能电厂;抽水调相工况;经济效益;改进措施调峰调频机组作用主要是吸收系统低谷电能,将水从低处抽取到高处储存能量,在负荷高峰时段发电,为电网提供高峰电力,减少系统峰谷差,将系统价值低,多余的低谷电能转换为价值高,必须的高峰电能。
此外,抽水蓄能还提供调频、调相等供辅助服务,这对于更好地满足用电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电厂更改调管方式后,机组出现的抽水调相工况不利于电厂设备运行,还影响到了电厂效益,对此需要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改进,以降低电厂损失。
一、工况分析某蓄能电厂自2018年7月调管方式更改后,机组开始出现抽水调相工况(CP),工况频繁启动且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不但对机组系统设备造成影响。
也不利于经济效益。
CP工况不但不发出有功,反而要从电网吸收少量有功维持机组转动,且消耗直接厂用电,影响直接厂用电率。
水力发电站的经济性分析水力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利用水流高低压差的动能转化成电能。
水力发电站建设成本较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水力发电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将重点分析水力发电站的经济性,探讨其投资回报率以及长期维护成本。
一、水力发电站的建设成本建设水力发电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成本,包括土地租赁费、设备购置费、施工费、工人薪资等等。
这些成本都需要在规划和设计阶段进行合理的估算,以确保预算和实际投资能够相符。
土地租赁费通常是主要的建设成本之一,因为水力发电站需要占用大片的水源地。
通常情况下,这些土地都是国家机构或者地方政府所拥有的,水力发电站需要通过租赁或者购买的方式来获取使用权。
土地租赁费的大小通常与土地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面积有关。
设备购置费通常占据水力发电站建设成本的大部分,因为水力发电站需要使用大量的设备,包括水轮发电机、变压器等等。
这些设备通常都需要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进行进口,这就会为水力发电站带来更高的成本。
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购有竞争力的设备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施工和工人薪资也是水力发电站建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力发电站的建设通常需要数千名工人进行的。
工人的薪资和施工费主要取决于所在地区的物价水平、人工成本等因素。
二、水力发电站的投资回报率水力发电站的投资回报率是判断该项目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这主要取决于水电站年发电量和电价。
水力发电站年发电量取决于水源的水流量、水头、机组性能等因素。
电价则取决于国家的能源政策和市场供需关系。
通常情况下,水力发电站的投资回报期为10-15年。
一般而言,水力发电站建设成本较高,需要吸纳大量的资金。
同时,水力发电站也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
因此,考虑投资回报率是非常重要的。
三、水力发电站的维护成本水力发电站的运行需要较高的技术和人力成本。
维护成本包括设备保养、设备更换、人工费用等方面的费用。
设备保养是确保水力发电站质量和运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关于抽水蓄能电站节能效益浅谈摘要:近年来,节能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电力系统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抽水蓄能电站的绿色、节能等综合分析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调峰填谷和促进电网经济运行的作用,以一定的能源消耗为代价,实现整个系统的节能降耗、电网的安全稳定、用户供电质量的提高等效益。
关键词:抽水蓄能;节能效益一、抽水蓄能电站的生产工艺流程与能源消耗1生产工艺流程抽水蓄能电站与常规电站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抽水蓄能电站的生产运行主要有抽水、发电等工况,工况转换较为频繁复杂。
在发电的工况下将上库、引水系统中的水能通过水泵水轮机转换为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并经过主变、开关站形成上网电量,以此来提供电网负荷高峰期的电量;在抽水工况下将电网负荷低谷期的电量经过开关站、主变输送到电机侧后转换为机械能,通过水泵将下库中的水能通过尾水系统、厂房及饮水系统输送到上库储存待发电使用。
2能源消耗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抽水和发电整个能源流程中,电站的下网电量大于上网电量,这也就表明电站整个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能源的损耗问题,其主要包括3方面:一是上水库蒸发量、渗漏量,水道水头损失、渗漏损失等水体能量损失;二是一次设备用电、直接厂用电量、生活办公用电等电能损失;三是水泵水轮机及电动发电机组的能量转换损失。
通过对各环节能量损失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各环节的能量损失均存在一定的节能潜力,应综合评价其节能指标,建立相应的节能指标体系,提高电站的能效管理与节能水平。
二、节能指标体系1综合厂用电率抽水蓄能电站生产过程中设备设施、主变损耗、办公生活用电等电厂消耗的总电量为综合厂用电量。
综合厂用电量占发电量与下网电量之和的比率即为综合厂用电率。
综合厂用电率是衡量电厂自身能耗大小,电厂节能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包括直接厂用电率、办公生活用电率和其它设备耗电率3项指标。
直接厂用电率指单纯用于电厂生产的设备设施消耗的厂用电量占发电量与下网电量之和的比率;办公生活用电率指办公生活用电量占发电量与下网电量之和的比率;其他设备耗电率指主变、电抗器等其它设备耗电量占发电量与下网电量之和的比率。
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营成本与经济效益分析简介: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水的重力势能进行能量储存和调峰的技术。
它能够根据电网需求,将多余的电能转化为水的潜能能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将潜能能量转化为电能放回电网。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提供储能和调峰功能外,还能提高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运营成本:1. 设备与建设成本:抽水蓄能电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水库、水轮发电机组、水泵等设备。
建设一座抽水蓄能电站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设备的品质和规模大小会直接影响建设成本。
2. 电力消耗与维护成本:抽水蓄能电站在蓄能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电力,这部分电力无法回收。
此外,抽水蓄能电站的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护成本包括工人工资、设备维修、管理费用等。
3. 运营管理成本:抽水蓄能电站需要有专业的团队来管理和运营。
这些专业人员需要进行培训、管理和考核,相应的培训、工资和管理费用也需要计入运营成本。
二、经济效益:1. 调峰收益: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根据电网负荷的变化进行调峰操作,在低负荷时储存多余电能,高负荷时释放储存的电能。
这样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减少用电峰谷差,降低电网运行成本。
2. 电能存储效益:抽水蓄能电站能够储存电力,当电网需求高峰时,可以将储存的电能迅速释放,满足用电高峰需求。
这样可以减少燃煤发电等传统发电方式的使用,降低排放量,提高环境友好型发展。
3. 市场运营收益: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根据电力市场的价格波动,在电力需求旺盛时将电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在电力需求低迷时以更低的价格购买电能。
这样可以获得一定的市场运营收益。
4. 降低电网投资成本: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可以减少电网运行的负荷,延缓电网的扩容与升级需求。
这样可以节约电网建设的投资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5. 社会效益: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并提供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
抽水蓄能电站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抽水蓄能电站(Pumped Storage Hydroelectricity,简称PSH)是一种利用水力能转化为电力的重要能源设施。
它通过将水从下方的蓄水池抽到高处的水库,然后再利用水库降低时释放水以产生电力。
抽水蓄能电站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还带来了丰富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文将重点讨论抽水蓄能电站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首先,抽水蓄能电站能够提供可靠的电力调度服务,有助于平衡电力系统的供需关系。
在能源流动方面,抽水蓄能电站能够储存多余的能源,并在电力需求高峰期将之释放,从而缓解系统的负荷压力,保证电力能够稳定供应。
这种稳定的供电能力不仅对民生产生直接影响,也对商业和工业部门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持,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比之下,无法提供稳定电力的地区往往面临停电、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等问题。
其次,抽水蓄能电站还具有环境效益,能够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传统的燃煤发电厂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而抽水蓄能电站则是利用可再生的水力能源,不产生直接的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通过扩大抽水蓄能电站的规模和建设数量,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此外,抽水蓄能电站还能够为当地带来就业机会,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涉及到土地征收、工地建设、设备安装等多个环节,为就业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岗位需求。
同时,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水泵制造、涡轮机制造和输电设备制造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将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抽水蓄能电站在社会经济方面还有一些其他的积极影响。
比如,它能够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减少供电中断和突发事故的发生。
它还能够整合可再生能源,优化电力系统的结构,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此外,抽水蓄能电站在应对能源危机、提高能源安全性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抽水蓄能电站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它在能源转换和储存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抽水蓄能电站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针对其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估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评估,以了解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抽水蓄能电站在经济方面具有显著的效益。
通过利用高峰和低谷的用电差异,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提供较为稳定的电力供应,降低系统投资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此外,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在电力系统储备能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电力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减少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波动,抽水蓄能电站可以降低电价波动,为能源市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这些经济效益有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抽水蓄能电站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值得考虑的。
首先,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创造就业机会,缓解部分地区的就业压力,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其次,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营过程中需要一定数量的维护和管理人员,进一步增加了就业机会。
同时,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这对于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抽水蓄能电站的社会经济影响还包括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需要购买设备和材料,这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抽水蓄能电站还需要购买能源和运输服务,增加经济运行的活力。
这些都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地区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然而,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可能引发环境破坏和生态破坏,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可能对当地社区和居民造成一定的干扰和不便,例如土地征用和迁移问题。
这些负面影响需要在评估和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减轻和补偿。
抽水蓄能电站的环境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能源装置,其独特的工作原理使得其在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
首先,抽水蓄能电站对环境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能源:抽水蓄能电站采用水能和电能的转换方式,不需要燃料燃烧,不会排放气体和颗粒物,因此是一种清洁能源,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2. 节约水资源:抽水蓄能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水资源,实现高效循环。
当电网需要负荷时,电站将水从下游泵回上游蓄能池,当需要储能时,再将水从上游释放下来驱动水轮发电机发电。
这种循环利用方式有利于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3. 调节电力输出:抽水蓄能电站具有灵活性和调节性,可以根据电网需求调整电力的输出。
在电能需求低谷时,可通过水泵将水从下游提升至上游,以储备能量;在电能需求高峰时,可通过释放水来驱动水轮发电机,快速输出电力,实现电力负荷平衡和网优化。
这种调节性可有效应对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社会影响:1. 就业机会: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维护人员等。
这将为当地社区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流动。
2. 经济效益: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将促进电力产业链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如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等。
这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旅游与景观:一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在自然风景秀丽的地区,如山区、河流等场所。
这些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可提供旅游观光机会,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同时,电站本身的建筑和景观设计也可以为当地地区增加独特的风景。
然而,抽水蓄能电站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考虑和管理:1. 水资源管理:抽水蓄能电站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进行运作。
抽水蓄能电站经济型评价1.投资成本: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涉及到大规模的土地、水资源和设备等投资,因此其投资成本相对较高。
但是,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效应的发挥,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成本也逐渐降低。
2.运营成本: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设备运行和维护、人员工资和水资源的成本等。
相比于常规的火力发电厂或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其主要原动力是水能,无需燃料消耗。
此外,抽水蓄能电站的运维周期相对较长,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3.收益模式: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双重功效,既可以作为发电站,又可以作为电网调峰储能设施。
作为发电站,它可以根据市场电价进行电能销售,获得电力收益;作为电网调峰储能设施,可以通过调节电网负荷,参与电力市场的调度,并根据调度补贴获得收益。
因此,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较好的收益模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收益。
4.回收期:抽水蓄能电站的回收期与投资规模、电价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抽水蓄能电站的回收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这对于投资方来说是一个较好的经济性指标。
同时,回收期的长短也影响到项目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成本。
5.社会效益:抽水蓄能电站不仅可以提供清洁的能源供应,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可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电力系统的故障和停电的风险。
这对于国家和地区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抽水蓄能电站在经济型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投资成本虽然较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的发挥逐渐降低;运营成本低,维护周期长;具有多重收益模式,既可以作为发电站获得电力收益,又可以作为电网调峰储能设施获得调度补贴;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回收期;提供清洁能源,增强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
因此,抽水蓄能电站在经济性评价方面具备较好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试论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及应用前景摘要:抽水蓄能电站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电网低负荷时产生的多余电力转化为水的势能,将其转化为电能,并将其转移到峰值功率。
这种间接储能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峰值差”,大大降低消防和核电站的运行压力。
它还用于调频波段、相位调制和应急储备,在我们的电力系统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抽水蓄能电站有许多优点,但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很短。
因此,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确有必要,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应用对于当下人们社会发展的重要需要,能源供应必不可少。
当下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对电力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特殊的适应性、安全性强的电站,已逐渐成为我国电网保护的重要措施。
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将电网低负荷下获得的多余电力转化为高负荷下的有价值电力。
目前,它是电力系统中最可靠、经济、资源密集、功能强大的储能设施。
它可以提高能源系统的应用效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促进新的清洁能源的消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尽管抽水蓄能电站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电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现状1.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现状简述抽水蓄能电站已经发展了近140年。
1882年在瑞士苏黎世建成了世界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当时电站的容量仅为515千瓦。
随后,抽水蓄能电站从欧洲扩展到全球。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9年底,抽水蓄能电站总容量达到158GW。
六个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分别为欧洲联盟、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和韩国,占全球总量的86%[2]。
在中国,通过学习和引进国外技术,中国于1968年在河北省港口南部建成了第一座小型抽水蓄能电站,随后于1975年建成了北京抽水蓄能电站。
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水力储能建设的第一阶段。
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抽水蓄能电站研究论证的不断深入,随着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减少用电“峰值差”逐渐形成共识,国内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开始走上高速公路。
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和效益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调峰填谷、紧急事故备用、调频、调相等作用以及静态效益、动态效益和技术经济上的优越性,使其在电网中越来越不可缺少。
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特殊的电源,具有两大特性:一方面,它既是发电厂,又是用户,其调峰填谷功能是其他任何类型发电厂所不具备的;另一方面,它的机组启动迅速,运行灵活、可靠,对负荷的急剧变化可以做出快速反应,除调峰填谷外,还适合承担调频、调相、事故备用等任务。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调峰填谷、紧急事故备用、调频、调相等作用以及静态效益、动态效益和技术经济上的优越性,使其在电网中越来越不可缺少。
尽管抽水蓄能电站在我国发电总装机中占的比重较小,但作为电力系统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自的电力系统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调峰填谷抽水蓄能电站在用电高峰期间发电,在用电低谷期间抽水填谷,可以改善燃煤火电机组和核电机组的运行条件,保证电网稳定运行。
在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运行中,由于担当调峰发电、抽水填谷等任务,降低了电网的峰谷差率,减轻了燃煤火电调峰机组的调峰任务,不但为电力系统节约了固定运行费用和燃料费用,而且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调峰填谷作用也保证了核电稳定运行,大亚湾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后,分别向广东和香港两个电网供电,由于两个电网都有抽水蓄能电站容量供调度使用,为核电创造了良好的运行环境,保证了稳定运行。
广蓄一期年平均吸收低谷电14.05亿kWh,调峰发电10.08亿kWh。
2000年1~6月,广蓄电厂调峰发电日均最大出力占电网最高负荷的9.84%。
调频和快速跟踪负荷为保证稳定运行,电网需要具备随时调整发电出力的能力,以适应用户负荷的变化。
电网的周波应按照国家规定的频率要求,控制在50±0.2H z。
为此,电网所选择的调频机组必须快速灵敏,以便随负荷瞬时变化而调整出力。
由于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具有迅速而灵敏的开、停机性能,且特别适宜于调整出力,所以能很好地满足电网负荷急剧变化的要求。
抽水蓄能电站经济型评价(总1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抽水蓄能电站经济型评价摘要:本文针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效益评价问题,结合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实际,在以往抽水蓄能电站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对其静态效益和动态效益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考虑在厂网分开条件下,针对不同利益主体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界定,同时结合现实以及可能的投资运营管理模式和价格机制,探讨了的相应的配套产业政策,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字:抽数蓄能经济评价关键政策正文: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担负削峰填谷、旋转备用、事故备用、调频、调相等任务。
它对增加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改善供电质量,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电网经济而有效的调控手段。
传统上对于抽水蓄能电站经济效益的研究,偏重于从技术功能的角度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具有简洁、方便的优点,但在评价问题上又不易做到清晰明确,常常出现模糊和重叠。
本论文既然是研究市场条件下抽水蓄能的经济效益问题,所以就必须在分析传统效益划分方法的基础上,以市场运行的视角,对经济效益的分析进行基于市场观点的重新描述,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抽水蓄能电站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分析电力市场条件下抽水蓄能电站经济效益问题。
近十几年来,中国抽水蓄能电站的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中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大发展,而这十几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时期。
在这十几年中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200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10座,装机容量达到570.1万kW(其中60万kW供香港)。
其中包括1968年在河北岗南常规水电站上安装的1.1万kW抽水蓄能机组,1992年建成的河北潘家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其中抽水蓄能机组27万kW),1997年建成的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80万kW);广东电网分别于1994年和2000年建成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一期、二期工程(共240万kW,其中60万kW供香港);华东电网1998年建成的浙江溪口抽水蓄能电站(8万kW),2000年建成的装机规模180万kW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和安徽响洪甸抽水蓄能电站(8万kW),2002年建成的江苏沙河抽水蓄能电站(10万kW);华中电网的湖北天堂抽水蓄能电站(7万kW);拉萨电网于1997年建成的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9万kW)随着国内抽水蓄能电站的不断发展壮大,抽水蓄能的经济型也成为国内水利行业所讨论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