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管道滑脱应急预案 新
- 格式:docx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一、背景中心静脉导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医疗设备,用于输血、输液、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心静脉导管可能会发生滑脱,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并发症。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主任: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护理组长:负责应急预案的执行和协调。
3. 护士:负责患者的观察、处理和报告。
4. 医生: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和会诊。
三、应急预案1. 发现中心静脉导管滑脱后,护士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安抚患者情绪,防止患者因紧张、恐惧而加重病情。
(2)立即通知医生,并报告护理组长。
(3)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立即进行抢救。
2. 医生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重新置管。
(2)如需重新置管,应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并发症,立即进行相应处理。
3. 护理组长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组织人员,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2)通知相关科室,如需会诊,及时联系。
(3)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解释病情和处理措施。
4. 以下为具体处理流程:(1)发现导管滑脱后,护士应立即按压穿刺部位,防止出血。
(2)如导管部分脱出,护士应协助医生将导管送回适当深度,并进行有效固定。
(3)如导管完全脱出,护士应协助医生将导管拔除,并进行止血和防止空气栓塞。
(4)拔除导管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5)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情绪。
四、预防措施1.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滑脱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2. 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患者活动时导管滑脱。
3. 定期检查导管,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4.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导管滑脱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一、预案背景中心导管滑脱是指中心静脉导管(CVC)在置管过程中或置管后发生移位,导致导管尖端移出预定位置,可能引发感染、出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预案组织机构1.成立中心导管滑脱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应急预案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预案。
(2)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中心导管滑脱事件的现场处理和后续跟踪。
(3)培训小组:负责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
三、应急预案措施1.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规范导管置入、维护和护理。
(2)加强导管固定,确保导管在患者体内稳固。
(3)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4)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中心导管滑脱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2.应急处理措施(1)发现中心导管滑脱后,立即通知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2)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织应急处理小组,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
(3)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以下措施:①如患者意识清醒,可指导患者采取半卧位,避免剧烈咳嗽、呕吐等。
②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③如患者出现出血、感染等症状,立即进行止血、抗感染等处理。
(4)应急处理小组对患者进行以下评估:①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②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如昏迷、嗜睡等。
③评估患者出血、感染等症状。
(5)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6)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确保患者病情稳定。
四、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中心导管滑脱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2.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
五、预案的监督与评估1.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对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2.定期对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3.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流程一、背景和目的中心静脉导管是临床上常用的血管通路,用于输液、血液透析、营养支持等治疗。
然而,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可导致血液感染、血管损伤等严重后果。
为了迅速、有效地处理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事件,降低患者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及流程至关重要。
本预案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应急处理流程,以指导医护人员迅速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减轻患者痛苦,防止病情恶化。
二、应急预案1. 立即停止输液、血液透析等治疗,避免继续灌注导致感染扩散。
2. 评估患者病情,观察有无出血、疼痛、肿胀等局部症状,以及有无发热、寒战、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
3.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支持治疗,如抗感染、止血、止痛等。
4. 立即报告上级医师或护士长,并通知相关科室(如血管外科、急诊科等)协助处理。
5. 保留导管残端,如有可能,拍照留证,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6. 对患者进行血常规、降钙素原、真菌D二聚体等检查,了解感染情况和全身状况。
7. 行超声或放射性检查,评估血管损伤程度和导管残端位置。
8. 根据检查结果,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如拔除导管、局部清创、抗感染治疗等。
9. 记录整个处理过程,包括患者病情、治疗措施、药物使用等,以便后续追踪和评估。
10. 针对此类事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复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三、应急流程图1. 发现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 --> 立即停止治疗--> 评估患者病情2. 报告上级医师或护士长 --> 通知相关科室 --> 保留导管残端3. 进行检查(血常规、降钙素原、真菌D二聚体等) --> 行超声或放射性检查4. 制定治疗方案 --> 实施治疗 --> 记录处理过程5. 组织培训和复习 -->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四、总结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医护人员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中间静脉导管滑脱应急预案及护理流程【1 】时光:介入人员:一.评价尺度:轻度脱出:导管部分脱出体外,长度小于5cm;中度脱出:导管脱出体外,长度5.1cm-10cm;重度脱出:导管部分脱出体外,长度10.1cm-20cm或导管完全脱出.个中轻中度脱管,经从新确认在血管内后,消毒穿刺处,固定导管后,未见出血/掉血性低血压/局部肿胀等不良反响时可中断应用.二.导管脱出的应急处理:1.如消失中间静脉导管不测脱出,先不雅察中间静脉是否完全脱出.2.如脱出,不雅察出血量.断定脱出时光及有无液体渗入组织中.3.护士立刻陈述大夫并协助赐与处置.4.导管部分脱出时,留意标识表记标帜脱出长度,实时告诉大夫,确认导管仍在血管内时,赐与从新固定,并做好记载.5.导管全体脱出时,立刻用无菌纱布压住穿刺点并榨取止血和防止发明空气栓塞.6.铲除中间静脉导管后,检讨导管是否完全,须要时需行胸片检讨有无导管残留或并发症消失.7.中间静脉导管拔出后,由大夫依据病情决议是否须要再次树立中间静脉通道.8.对于苏醒患者,应赐与心理支撑及安慰,使患者缓解重要情感.9.对于躁动患者,须要增强束缚,以防止中间静脉导管再次脱出.10.管床护士亲密不雅察患者伤口性命体征.渗血.管路通行及体温等情形变更.11.如脱管后仍须要中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以保持有用轮回血压,则在成功树立新的中间静脉前,备好挽救药品,须要时在外周树立暂时静脉通道.12.如脱管后有部分液体漏入组织中,陈述大夫,由大夫决议是否须要进行响应处理.13.病情稳固后补记挽救记载,,填适不测事宜登记表,整顿用物及床单位.三.原因剖析:1.置管后病情面感平常或置管意识缺少:产生脱管与病人的依从性.及精力状况亲密相干,情感不稳.智力障碍以及有主不雅否决者消失显著的潜在安全性.对于意识水平和形态上产生转变的患者,不但意识隐约时易产生脱管,意识苏醒者也可产生,如晕厥躁动患者束缚不当时可以或许挣断束缚带,铲除导管;有的病人感到四肢举动被束缚,消失主不雅否决,虽赞成不拔管,又将管道铲除.置管后置管意识缺少也是导致导致不测脱管的重要原因,若有些病人因为不顺应导管的消失,在脱穿衣服时导致脱管;睡觉时不自发拉扯导管导致脱管等.2.导管固定装配未装配.固定不牢或固定办法不当:置管时采纳安然有用的固定装配不但可以削减病人的痛苦悲伤不适感.削减穿刺点出血.预防沾染,还能进步护理质量.而导管固定装配未装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导管处固定办法不当,如导管体外固定翼鄙人颏骨或锁骨邻近,会对病人运动产生不合程度的影响,增长病人的不适感;病人发烧或气象寒冷时,汗液粘稠过多使固定的胶布黏连性下降,固定蝶翼污染.丧掉,临床不克不及实时填补固定装配等,可导致导管脱出;固定导管的缝线脱落,或因病人自身皮肤的排异性,缝线离开皮肤而又未能实时赐与从新缝合固定,也会导致脱管的产生.3.护理人员操纵掉误:护理人员没有充分评估不测拔管的安全身分,护理措施出缺点,也是造成不测拔管的重要原因.护理掉误重要包含:护理晕厥病人时翻身过猛;揭下贴膜换药时,未固定导管,或分开病人取物;输送病人做检讨或搬运途中,因为操纵不调和而对输液管道进行牵拉;对病人束缚不规范,固定带太松或不合适以及松脱的胶布.敷料没有实时改换等.四.预防对策:1、增强壮康宣扬教导:①穿此前向病人及家眷具体讲授置管的目标.留意事项.罕有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干常识②指点病人尽量削减置管部位的运动规模③嘱其穿宽松.低领的衣服,穿脱衣服时留意呵护管道,动作易轻缓④长发病人应该将头发变成辫子,留意当心梳理,或劝其将长发剪短,削减摩擦⑤对于股静脉置管者,尤其是置管时光长.固定缝线轻易脱落真,应该嘱其保持大便通行,当心排便时用力过度导致负压增高导致负压增长而消失脱管⑥向病人及家眷介绍保持无菌状况的重要性,指点其留意管道局部卫生,不宜淋浴,可用保鲜膜笼罩后温水擦浴,保持敷料湿润,一旦潮湿或松动,应实时告诉护士进行改换⑦对年迈病人要用通俗的说话进行重复宣扬教导,实时协助生涯护理,还应借助家眷的力气,树立完美的互动模式,对于病情较重.焦躁不安的病人,留意专人关照,须要时赐与肢体恰当束缚⑧嘱病人一旦消失脱管现象,实时接洽医务人员进行紧迫处理.2、心理护理:疾病状况时,人的心理心理均会消失很大的变更,如恼怒.震动.疑惑.焦炙.兴奋甚至掉望等,这些心理反响会加重躯体不适,导致食欲和睡眠杂乱,日常生涯功效受损,下降病人的生涯质量.处理:①在置管前,与病人多沟通,留意说话亲热.平和,关爱病人,力所能及的帮忙病人,,对病人进行实时.准确.科学的心理劝导和干涉②护理人员担任“听众”的脚色,卖力听取病人提出的各类问题,并实时赐与解答,经由过程实行针对性的心理干涉措施,下降病人的心理应激程度,进步病人的应对才能③帮忙增强病友之间的交换,联合搜啊典范病例,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合营治疗④术后提示病人留意导管的自我呵护,讲授管道保护常识,缓解病人因为相干常识缺少而消失的重要.焦炙等不良情感⑤增强对病人家眷的健康教导,树立有用的家庭支撑收集.3、规范静脉穿刺流程:置管前充分评估病人的局部情形及全身情形,操纵室严厉进行无菌操纵,穿刺尽量削减对局部皮肤组织的毁伤.导管植入后,均需进行妥当固定.改换敷料的频率:穿刺后参军渗血,初次3d后改换敷料,今后每周改换1次,如渗血或渗出液多时,须要实时改换.4、增强培训,进步护理操纵操纵质量:①按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置管常识.置管后的安然风险.脱落断定评估以及护理对策等方面的培训,制订有关操纵流程和留意事项,在培训中对不测拔管的个案进行剖析和总结.②按期给护理人员进行相干操纵的考察,如改换敷贴操纵.换药等③增强巡查,严厉交代班,尤其是夜班护士应增强对导管的交代,将导管留在皮肤外长度也列入交班内容,以便于确认导管是否脱出④翻身时留意技能,亲密存眷病人的神志情形;对于晕厥病人,在进行相干操纵时,应留意安顿好各管道,操纵停止后再次检讨割管刀的安顿情形.五.应急预案:1.产生中间静脉/深静脉导管滑脱时,立刻按压穿刺部位,同时通知大夫.2.对于挽救患者应立刻树立浅静脉通路.3.穿刺部位或四周皮肤产生变更时,应立刻予以处理.4.亲密不雅察患者病情变更.5.据病情从新置入中间静脉/深静脉导管.6.做好护理记载.7.填写导管脱滑登记表,上报护理部.六.护理流程:。
一、预案背景管道滑脱是指患者体内留置的导管、引流管、胃管等管道意外脱落的情况。
为确保患者安全,降低管道滑脱带来的风险,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管道滑脱造成的风险。
2. 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管道滑脱的能力,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3. 优化护理流程,加强护理管理,防止管道滑脱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应急预案1. 事发初期处理(1)医护人员应立即评估患者状况,判断管道滑脱程度,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2)若管道部分滑脱,应立即采取措施将管道复位,并加强固定。
(3)若管道完全滑脱,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做好以下工作:a. 将患者置于舒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b.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c. 通知护士长,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措施(1)医生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2)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如吸氧、补液、调整体位等。
(3)根据医生指示,重新插入管道,并做好固定。
3. 应急预案实施(1)护士长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科室人员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抚患者情绪。
(3)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对管道滑脱的能力。
4. 应急预案总结(1)事发后,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对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对管道滑脱的能力。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管道留置过程中安全。
3.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提高患者对管道滑脱的认识。
4. 定期检查管道固定情况,确保管道安全。
5. 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管道滑脱隐患。
通过以上措施,降低管道滑脱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管道脱落应急预案样本一、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用药,静脉用药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口服者清除胃内容物。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药剂科、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物送药剂科。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管道脱落应急预案样本(二)(一)发生管路脱落的原因1、产品质量。
2、操作不当,衔接不正确。
3、没有执行查对制度。
(二)预防原则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上机前查、看、有动作,上机后查、看、有动作,透析治疗巡视查、看。
2、注意连接管路速度和质量,防止接口螺纹歪斜漏血。
(三)处理原则1、关血泵。
2、血管钳夹住脱落处管道。
3、检查原因,短时间内正确连接,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4、实施患者血污染处理方案。
5、向患者解释和沟通得到充分理解。
6、汇报并填写情况说明报告书,根据事件性质做进一步处理。
7、总结经验,修改预案,杜绝隐患,避免再次发生。
管道脱落应急预案样本(三)一、应急预案1、应严格适应症,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
2、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3、患者在注射或输液时发生反应,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寒战、面色苍白、皮疹、发热等,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出现休克者,行抗休克治疗。
5、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6、及时报告药剂科、护理部。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和药物进行封存。
二、处理程序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就地抢救→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药物→送检住院患者出现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改换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静脉内管道滑出的应急预案
1. 情况描述:
静脉内管道滑出是医疗操作中可能发生的一种紧急情况。
在静
脉内管道滑出的情况下,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
健康。
2. 急救步骤:
- 第一步:立即停止使用该管道,并将滑出的部分保持固定,
防止进一步滑出或扭曲。
- 第二步:尽快通知负责医生或护士,告知他们发生了静脉内
管道滑出的情况。
- 第三步:根据医护人员的指示,配合处理进一步救治的步骤。
3. 手术室的应急措施:
- 手术室团队应立即停止手术,并配合负责医生的指示。
- 如有需要,医护人员将尝试重新插入管道,或者采取其他紧
急处理措施。
4. 静脉内管道滑出的危害:
- 静脉内管道滑出可能导致血管损伤、出血或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 若静脉内管道滑出而未及时处理,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5. 预防静脉内管道滑出的措施:
- 使用正确的插管技术,并确保插管固定牢固。
- 定期检查患者的静脉内管道是否松动或存在异常。
6. 总结:
在发生静脉内管道滑出的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并与负责医生或护士密切配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预防静脉内管道滑出的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需在操作过程中严密把握。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医护人员对静脉管道滑脱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演练背景随着临床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静脉管道滑脱事件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安全隐患。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这类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开展本次演练。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组:由医院护理部、医务科、质控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演练的整体协调和指导。
2. 演练执行组:由各科室护士长、护士、医生、医技人员等组成,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
3. 演练评估组:由护理部、医务科、质控科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演练的评估和总结。
四、演练内容1. 演练情景:患者李某,男,65岁,因心衰入院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发现患者左侧颈内静脉置管脱落。
2. 演练流程:(1)发现管道滑脱:护士发现患者左侧颈内静脉置管脱落,立即报告值班医生。
(2)启动应急预案:值班医生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静脉管道滑脱应急预案。
(3)评估患者情况: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评估患者意识、血压、心率等。
(4)通知家属: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情况,争取家属理解和支持。
(5)处理管道滑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止血、消毒等处理,防止感染和出血。
(6)重新置管:根据患者情况,重新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位置,进行置管操作。
(7)观察患者情况:置管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安全。
(8)总结经验教训:演练结束后,评估组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五、演练要求1. 参与人员:所有参演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预案内容,明确自己的职责。
2. 演练时间:演练时间为1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 演练场地:演练场地为病房,模拟患者床旁。
4. 演练道具:模拟静脉管道、止血带、消毒用品等。
5. 演练评估:演练结束后,评估组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六、演练总结1. 总结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中心静脉管道滑脱应急预案(新)一、背景中心静脉导管(CVC)是重症患者和长时间输液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
然而,中心静脉导管的滑脱事件在临床中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为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滑脱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制定一套完善的中心静脉管道滑脱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目的1. 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滑脱事件的发生率。
2. 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3. 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三、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中心静脉导管滑脱事件的应急处理。
四、应急预案组成1. 组织架构(1)成立中心静脉导管滑脱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应急预案的实施。
(2)设立应急预案执行小组,负责具体执行应急预案。
2. 应急预案内容(1)预防措施:加强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定期检查导管固定情况,及时处理导管移位、脱落等风险因素。
(2)应急处理流程: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滑脱时,立即按压穿刺部位,同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4)患者及家属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中心静脉导管滑脱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5)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滑脱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应急预案实施1. 组织架构的建立:成立中心静脉导管滑脱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 应急预案的制定:根据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中心静脉导管滑脱应急预案,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流程、病情观察、患者及家属沟通等内容。
3.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滑脱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4. 应急预案的监督与改进:定期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应急预案评估1. 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评估应急预案的实施对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滑脱事件发生率的效果。
中心静脉导管滑脱应急预案及护理流程时间:
参加人员:
一、评价标准:
轻度脱出:导管部分脱出体外,长度小于5cm;
中度脱出:导管脱出体外,长度5.1cm-10cm;
重度脱出:导管部分脱出体外,长度10.1cm-20cm或导管完全脱出.
其中轻中度脱管,经重新确认在血管内后,消毒穿刺处,固定导管后,未见出血/失血性低血压/局部肿
胀等不良反应时可继续使用.
二、导管脱出的应急处理:
1.如出现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出,先观察中心静脉是否完全脱出。
2.如脱出,观察出血量、判断脱出时间及有无液体渗入组织中。
3.护士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给予处置。
4.导管部分脱出时,注意标记脱出长度,及时告知医生,确认导管仍在血管内时,给予重新固定,并做好记录。
5.导管全部脱出时,立即用无菌纱布压住穿刺点并压迫止血和防止发现空气栓塞。
6.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后,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必要时需行胸片检查有无导管残留或并发症出现。
7.中心静脉导管拔出后,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建立中心静脉通道。
8.对于清醒患者,应给予心理支持及安抚,使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9.对于躁动患者,需要加强约束,以防止中心静脉导管再次脱出。
10.管床护士密切观察患者伤口生命体征、渗血、管路通畅及体温等情况变化。
11.如脱管后仍需要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压,则在成功建立新的中心静脉前,备好抢救药品,必要时在外周建立临时静脉通道。
12.如脱管后有部分液体漏入组织中,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相应处理。
13.病情稳定后补记抢救记录,,填写意外事件登记表,整理用物及床单位。
三、原因分析:
1.置管后病人情绪异常或置管意识缺乏:发生脱管与病人的依从性.及精神状态密切相关,情绪不稳.智力障碍以及有主观反对者存在明显的潜在危险性。
对于意识水平和形态上发生改变的患者,不仅意识模糊时易发生脱管,意识清醒者也可发生,如昏迷躁动患者约束不当时能够挣断约束带,拔除导管;有的病人感觉手脚被束缚,存在主观反对,虽同意不拔管,又将管道拔除。
置管后置管意识缺乏也是导致导致意外脱管的重要原因,如有些病人由于不适应导管的存在,在脱穿衣服时导致脱管;睡觉时不自觉拉扯导管导致脱管等。
2.导管固定装置未安装、固定不牢或固定方法不当:置管时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装置不仅可以减少病人的疼痛不适感.减少穿刺点出血.预防感染,还能提高护理质量。
而导管固定装置未安装,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导管处固定方法不当,如导管体外固定翼在下颏骨或锁骨附近,会对病人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病人的不适感;病人发热或天气炎热时,汗液粘稠过多使固定的胶布黏连性降低,固定蝶翼污染、丢失,临床不能及时补充固定装置等,可导致导管脱出;固定导管的缝线脱落,或因
病人自身皮肤的排异性,缝线脱离皮肤而又未能及时给予重新缝合固定,也会导致脱管的发生。
3.护理人员操作失误:护理人员没有充分评估意外拔管的危险因素,护理措施有缺陷,也是造成意外拔管的重要原因。
护理失误主要包括:护理昏迷病人时翻身过猛;揭下贴膜换药时,未固定导管,或离开病人取物;运送病人做检查或搬运途中,由于操作不协调而对输液管道进行牵拉;对病人约束不
规范,固定带太松或不合适以及松脱的胶布、敷料没有及时更换等。
四、预防对策:
1、加强健康宣传教育:①穿此前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置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②指导病人尽量减少置管部位的活动范围③嘱其穿宽松、低领的衣服,穿脱衣服时注意保护管道,动作易轻缓④长发病人应当将头发变成辫子,注意小心梳理,或劝其将长发剪短,减少摩擦⑤对于股静脉置管者,尤其是置管时间长、固定缝线容易脱落真,应当嘱其保持大便通畅,警惕排便时用力过度导致负压增高导致负压增加而出现脱管⑥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保持无菌状态的重要性,指导其注意管道局部卫生,不宜淋浴,可用保鲜膜覆盖后温水擦浴,保持敷料干燥,一旦潮湿或松动,应及时告知护士进行更换⑦对年老病人要用通俗的语言进行反复宣传教育,及时协助生活护理,还应借助家属的力量,建立完善的互动模式,对于病情较重、烦躁不安的病人,注意专人看护,必要时给予肢体适当约束⑧嘱病人一旦出现脱管现象,及时联系医务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2、心理护理:疾病状态时,人的生理心理均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如愤怒、震惊、怀疑、焦虑、沮丧甚至绝望等,这些生理反应会加重躯体不适,导致食欲和睡眠紊乱,日常生活功能受损,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
处理:①在置管前,与病人多沟通,注意语言亲切、温和,关爱病人,力所能及的帮助病人,,对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科学的心理疏导和干预②护理人员担任“听众”的角色,认真听取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降低病人的心理应激水平,提高病人的应对能力③帮助加强病友之间的交流,结合搜啊典型病例,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④术后提醒病人注意导管的自我保护,讲解管道维护知识,缓解病人由于相关知识不足而出现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⑤加强对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网络。
3、规范静脉穿刺流程:置管前充分评估病人的局部情况及全身情况,操作室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穿刺尽量减少对局部皮肤组织的损伤。
导管植入后,均需进行妥善固定。
更换敷料的频率:穿刺后入伍渗血,首次3d后更换敷料,以后每周更换1次,如渗血或渗出液多时,需要及时更换。
4、加强培训,提高护理操作操作质量:①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置管知识、置管后的安全风险、脱落判断评估以及护理对策等方面的培训,制定有关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在培训中对意外拔管的个案进行分析和总结。
②定期给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操作的考核,如更换敷贴操作、换药等③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尤其是夜班护士应加强对导管的交接,将导管留在皮肤外长度也列入交班内容,以便于确认导管是否脱出④翻身时注意技巧,密切关注病人的神志情况;对于昏迷病人,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应注意安置好各管道,操作结束后再次检查割管刀的安置情况。
五、应急预案:
1.发生中心静脉/深静脉导管滑脱时,立即按压穿刺部位,同时通知医生。
2.对于抢救患者应立即建立浅静脉通路。
3.穿刺部位或周围皮肤发生变化时,应立即予以处理。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5.据病情重新置入中心静脉/深静脉导管。
6.做好护理记录。
7.填写导管脱滑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六、护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