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44.79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力F(F<mg)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若减小力F,则()A.物体所受合力变小B.斜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不变C.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变大D.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可能为零答案:CA.在拉力F作用下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支持力为N,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依题意有N=(mg−F)cosθ因F<mg,物体能静止于斜面的条件为(mg−F)sinθ≤μN=μ(mg−F)cosθ可知μ≥tanθ这是物体能够静止在斜面上的条件,与F是否减小无关,即力F减小后,物体仍能静止于斜面上,则其合力仍为零,故A错误;BCD.依题意,在拉力F作用下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设支持力为N,摩擦力为f,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mg−F)sinθN=(mg−F)cosθ若减小力F其他不变,可知N变大,f变大,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如图所示,轻杆AB的A端用铰链连接在竖直墙上,B端用轻绳BD系一重物G,轻绳BC的一端连接轻杆B 端,另一端连接在竖直墙上的C点,且轻绳BC水平。
现保持轻杆AB与竖直墙间的夹角不变,改变轻绳BC的长度,使轻绳与竖直墙的连接点C上移,直到轻绳BC垂直于轻杆AB,在连接点上移过程中,轻绳BC所受弹力F BC和轻杆AB所受弹力F AB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F BC减小,F AB增大B.F BC减小,F AB减小C.F BC增大,F AB减小D.F BC增大,F AB增大答案:B对轻杆B端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受竖直向下的拉力G、沿轻杆方向的弹力F AB和沿轻绳方向的拉力F BC,根据力的合成作出G与F AB的合力F,由平衡条件可知F与F B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G的大小方向保持不变,F AB的方向不变,则F的方向由水平向右逐渐变为与F AB垂直的虚线位置(如图乙所示),这一过程中,矢量三角形逐渐变小,所以轻绳BC所受弹力F BC和轻杆AB所受弹力F AB出的大小均减小,ACD错误,B正确。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习题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质点1.定义:质点是指在物理学中,用来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理想模型,它被假设为质量集中于一点,体积和形状都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
2.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尺寸和形状对研究运动规律没有重要影响,物体内部各点的质量分布均匀。
二、参考系1.定义:参考系是指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准系统。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来选取,但是选取的参考系必须是惯性参考系。
三、坐标系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有:A。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
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2.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A、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3.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4.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B。
运动方向可能不同。
C。
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而在另一参考系则可能为曲线。
D。
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第二节时间与位移一、时刻与时间间隔时刻:指某一事件发生的瞬间。
时间间隔: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反映了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时间。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2.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B。
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
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二、路程和位移1.路程: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长度。
位移: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矢量,大小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
2.路程:大小与初末位置及运动轨迹有关。
高一物理第一章认识运动及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一、学习要点1、知道什么是参考系及如何选择参考系。
2、知道什么是质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看作质点。
3、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与位移、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速率与速度的区别。
二、学习内容(一)参考系参考系是研究机械运动时的物体,参考系的选择是_______的,同一物体,参考系的选择不同,对运动的描述也不同。
通常以方便研究物体的运动来选择参考系。
问题1:选择参考系的原则是什么?例1、2008年的奥运圣火经珠穆朗玛峰传至北京,观察图1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C.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D.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图1练习1、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发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A.月亮B.云C.地面D.观察者练习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问题2:参考系的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例2、地面观察者看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前进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A.向前运动B.向后运动C.倾斜落向前下方D.倾斜落向后下方练习3、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动,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练习4、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匀速下降,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则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A.甲、乙匀速下降,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丙上升;C.甲、乙、丙均下降;D.甲、乙、丙均上升。
练习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和v 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12.5m/sB .12m/sC .12.75m/sD .11.75m/s练习6-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练习6-3: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当t=t 0时,位移x>0,速度v<0,加速度a>0,此后a 逐渐减小,则它的()A .速度变化越来越慢B .速度逐渐减小C .位移继续增大D .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知识点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和v-t 图象练习7-1: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t =1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 2B .t =5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s 2C .第3s 内物体的位移为1.5m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练习7-2: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 =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BD知识点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括号中为初速度00v =的演变)(1)速度公式:0t v v at=+(t v at =)(2)位移公式:2012s v t at =+(212s at =)(3)课本推论:2202t v v as-=(22t v as =)(4(5)中间时刻的速度:0/22t t v v v v +==。
此公式一般用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求某点的速度(或类似的题型)。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6)221321n n s s s s s s s aT -∆=-=-==-=……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θOO’练习8-1:以54km/h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在刹车后第2s 内的位移是6m ,则刹车后5s 内的位移是多少?答案:18.75m练习8-2:甲车以10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m/s 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m/s 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知识点9: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要点解析及训练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定义: 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 这个点就是质点。
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影响对物体的研究。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 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题目:1. 下列物体是否可以看作质点?飞驰的汽车旋转的乒乓球地球绕太阳转动地球的自转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是否优美解析: 能不能能不能不能参考系定义: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 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 以及怎样变化, 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必须先选取参考系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必须在同一参考系下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 一般选取地面或运动的车船作为参考系。
2.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诗中描述了哪些物体的运动, 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考系的?解析:云不动以船作为参考系, 云与我俱东以地面为参考系。
第二节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 是时间轴上的一点, 对应于位置。
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 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
对“第”“末”“内”“初”等关键字眼的理解。
3. 以下各种说法中, 哪些指时间, 哪些值时刻?前3秒钟最后3秒 3秒末第3秒初第3秒内解析: 时间时间时刻时刻时间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是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 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的距离, 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4, 运动员绕操场跑一周(400跑道)时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各是多少?解析: 0 400米第三节速度速度定义: 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叫做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重点:质点概念建立✧难点:参考系选择及运动判断问题✧疑点:质点模型确定✧易错点: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的问题1.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易错)。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②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①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②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③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其它理想模型:点电荷、理想气体、轻绳、轻杆等。
2.参考系(1)概念: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①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按轨迹的曲直可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两种。
机械运动包含于机械振动。
4.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相对应。
重点-时间与时刻的理解掌握:n秒内、第n秒内、n秒初、n秒末、第n秒初、第n秒末的概念。
二、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重点:位移的矢量性、时间与时刻的理解✧难点:位移的方向性、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疑点:位置、位移的关系✧易错点:位移的方向表示,矢量性问题5.矢量与标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参考系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C.一定要选择相对地面固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D.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答案:AAB.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定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形式一般是不一样的,故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B错误A正确;CD.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本着使研究问题简单方便的原则,CD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B.电火花计时器使用8V交变电源C.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电源频率为50Hz)D.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1s(电源频率为50Hz)答案:CA.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故A错误;B.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变电源,故B错误;CD.电源频率为50Hz时,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T=1f=0.02s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D.汽车的位移在增加答案:DAB.从表格中数据可得火车的加速度a 火=Δv'Δt=−0.51m/s2=−0.5m/s2汽车的加速度a 汽=ΔvΔt=1.21m/s2=1.2m/s2故火车的加速度较小,速度变化较慢,AB错误;CD.由于汽车和火车的速度一直为正值,速度方向不变,位移都增加,C错误,D正确;故选D。
4、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时,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为负B.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一定越来越大C.速度越来越大,则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越来越小答案:DA.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选项A错误;B.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所以当加速度增大时,不能确定速度是变大还是变小,只能确定速度的变化加快,选项B错误;C.速度增大是由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引起的,与加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无关,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和速度同向,而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选项C错误;D.若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会减小,选项D正确。
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点测试(必修一第一、二章)1.位移:位移表示物体的变化,它是从指向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的长度,在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速度: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或的速度。
方向即物体在这一时刻或这一位置的方向。
的大小叫速率,是量。
平均速率:指物体通过的和的比值,是标量。
3.加速度1.定义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比值。
方向与的方向相同。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物理量。
辨析.例1 (多选)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举例: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举例: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举例:D.物体的速度在减小,加速度则不可能增大举例:4、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1).定义:的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定义:你能自己给变加速直线运动给个定义吗?变加速直线运动定义:(2).匀变速直线运动四个基本公式, ,,(3).两个重要推论推论一:公式:可以使用这一原理进行实验得到:A:判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B:求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计算式:推论二:公式:实验中可以利用这一推论求出任一点的速度(填瞬时或平均)(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值推论(1)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v3∶…∶v n=。
(2) )1T内、2T内、3T内……nT内位移的比为:x1∶x2∶x3∶…∶x n=(3) 内位移的比为:x1′∶x2′∶x3′∶…∶x n′=。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1′∶t2′∶t3′∶…∶t n′=.5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开始下落的运动。
(2)运动性质:匀加速直线运动。
(3)基本规律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③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6.竖直上抛运动(1)运动特点:加速度大小为g,上升阶段做运动,下降阶段做运动。
也可以认为整个运动过程是: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的运动。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质点B.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B 、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C、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 D 、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4、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B. 运动方向可能不同B.某人用15 s 跑完100 m13 h 35 min 从天津西站发车位移:位移:大小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
注意:1.只有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 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2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率、平均速率( =路程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 无方向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 v a t 决定方向(2)v —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 —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3知识改变命运B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D .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D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1、2、3、4 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1 米、 2 米、 3C .第 3 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B8、有一质点从 t =0 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 t 1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t 2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t 2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 t 4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3.0km 处进行一次爆v = km/s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试卷一、选择题1. 飞机如何保持在空中飞行的原理是()A. 空气动力支撑力大于自重B. 飞机的自重等于支撑力C. 飞机的重力等于支撑力D. 飞机不需要支撑力2.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A. 惯性定律B. 加速度定律C. 作用-反作用定律D. 原动力定律3. 下列各物体中,哪一个物体的质量最大?A. 1kg的砖头B. 1千克的铁块C. 1千克的氢气D. 1千克的黑色油墨二、填空题1. 若一个质点保持做直线运动,且不停地改变其速度的大小,称之为_____运动。
2. 一架质量为1200kg的汽车以10m/s²的加速度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求它所受的合力大小。
3. 有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会_____。
4.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合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______。
5. 弓箭发射后为什么会受到后坐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一个均匀速度和一个变速运动的区别,并给出适当例子。
答:均匀速度指的是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而变速运动指的是物体速度大小或方向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改变。
例如,一个物体以60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两个小时后它到达某一地点;而另一个物体以1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两秒钟后它与第一个物体重合,此时两个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有所改变。
2. 一个物体以5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为12m/s时突然停下来。
请问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用了多长时间?答: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求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v² = u² + 2as其中,v是终速度,u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s是位移。
根据题目信息可得:0 = 12² + 2 × 5 × s解得s = -8.5m因为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反,所以位移是负值。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习题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质点 1.定义:
2.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
二.参考系:定义:参考系的选取: 三.坐标系: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2、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 、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B 、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
C 、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
D 、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 3、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4、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B.运动方向可能不同
C .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而在另一参考系则可能为曲线
D .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第二节时间与位移 一.时刻与时间间隔 时刻:时间间隔: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
解。
如:
第4s 末、4s 时、第5s 初……均为时刻;4s 内、第4s 、第2s 至第4s 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B.某人用15s 跑完100 m
C.早上6h 起床
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h35min 从天津西站发车 2、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D.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位移:
2.路程:大小与初末位置及运动轨迹有关。
位移:大小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
注意:1.只有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2.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可能等于零,但
路程一定不为零。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三.标量和矢量 1.标量:2.矢量:
1、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
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2、在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
B.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
D.位移是矢量,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3、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
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
再加速
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
到达预定位移S3
D.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的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3.单位: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cm/s
4.性质:矢量:大小: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方向: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5.平均速率与瞬时速度
①平均速度与时间间隔和位移相对。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②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注意: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6.速率(标量):平均速率=s/t平均速度=x/t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速度速率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
分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决定因素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
方向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无方向
联系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和方向的物理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
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程度的物理量,是一过程量
定义式
单位m/s m/s2m/s
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v0、a、t
决定a不是由v、△v、△t
决定的,而是由F和
m决定。
v∆由v与v0决定,而且t
a
v∆
=
∆,
也由a与△t决定
方向与位移x或△x同向,
即物体运动的方向与△v方向一致由
v
v
v-
=
∆或
t
a
v∆
=
∆决定方向
大小①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②位移对时间的变化
率
③x-t图象中图线
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
小值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②速度改变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③v—t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1、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B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D .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2、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3、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 .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 .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4、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 .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C .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5、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
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5米/秒
B .在第3、4秒内平均速度是3.5米/秒
C .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米/秒
D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6、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B .76km/h 是瞬时速度C .600m/s 是瞬时速度D .600m/s 是平均速度
7、下列运动,可能出现的是:
A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小钢球到最高点时
B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例如雨滴下落
C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例如急速刹车
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8、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 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
9、火车从车站出发治平直铁轨行驶,在某段位移的前
31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32;中间的3
1
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最后
31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3
1
,这列火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有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l )两物体何时相遇
(2)在甲停止前两物体何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
11、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
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
d =3.0km 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
间上相差Δt=。
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 =
3
1
k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