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程基准面和起算点确定中的几点意见
- 格式:pdf
- 大小:94.88 KB
- 文档页数:1
测绘高程起算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高程起算点在测绘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进行高程测量和地形分析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后续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正确选择和测量高程起算点对于保证测绘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程起算点展开讨论,详细介绍高程起算点的定义、选择因素以及测量方法。
首先,我们会解释什么是高程起算点,它是以地面某一点作为基准,确定其他点的高程相对于该基准的值。
其次,我们会探讨选择高程起算点的因素,包括地形特征、地质条件、测量设备的可行性等。
最后,我们将介绍高程起算点的测量方法,包括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等技术手段。
本文旨在强调高程起算点在测绘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强调正确选择和测量高程起算点的必要性。
只有确保高程起算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得出精确的测绘结果,为工程建设、地质勘察等领域提供可靠的地理信息支持。
最后,我们将展望未来高程起算点的发展趋势。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程起算点的测量方法也将不断改进和完善。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高程起算点测量将更加便捷、高效,并能应对更多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工程要求。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深刻理解高程起算点的意义,认识到正确选择和测量高程起算点的重要性,以及关注高程起算点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测绘工作中,提高测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导览,帮助他们理解本文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 1.1 概述:介绍测绘高程起算点这个主题的重要性和背景。
解释高程起算点在测绘领域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挑战和问题。
- 1.2 文章结构:本部分(1.2)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详细讨论每个部分的内容和目标。
帮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章的逻辑顺序和目的。
- 1.3 目的:明确本文的目标和意图。
说明本文旨在提供读者关于测绘高程起算点的综合了解,并强调正确选择和测量高程起算点的重要性。
地形测量中高程基准面的确定方法与步骤地形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建设工程、水资源管理等领域。
而在地形测量中,高程基准面的确定尤为关键。
高程基准面是指用来表示地表高度的参考面,它的选取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介绍地形测量中高程基准面的确定方法与步骤。
高程基准面的确定是地形测量的首要任务。
为了确定高程基准面,需要采用几何水准或大地水准测量方法,这些方法能够提供较高精度的高程数据。
一般情况下,高程基准面的确定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 建立水准测量网:在测量区域内选择一定数量的控制点,通过水准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每个控制点的高程数值和位置坐标。
这些控制点可以选取为已知高程的永久性标志物,如水文站、测量标志等。
2. 观测测量点的高程:将水准测量仪器移到待测测量点,通过读数并测量,确定该点的高程数值。
这个过程需要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观测到的高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每个待测测量点相对于已知控制点的高差。
根据测量原理和公式,可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每个点的绝对高程值。
4. 高程基准面的确定:根据已知控制点的高程值和待测测量点的绝对高程值,可以建立高程基准面。
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数学插值等方法得到整个测量区域的高程基准面。
在具体的地形测量中,还有一些常见的高程基准面确定方法,如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局部高程基准面等。
大地水准面是以地球为基准,通过大地水准测量建立的高程基准面。
它是全球范围内的通用高程基准面,以标准海平面作为参考,并考虑到地球形状的非球面性。
平均海平面是以全球海洋水平面的平均高度为基准,通过大量的航海观测数据建立的高程基准面。
平均海平面是全球最常用的高程基准面,适用于需要进行区域间高程比较的场合。
局部高程基准面是指根据特定地区的测量数据建立的高程基准面。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或地貌变化,使用全球通用的高程基准面可能无法满足需要,因此需要建立局部高程基准面,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比性。
我国现行高程基准摘要:一、高程基准的定义和作用二、我国现行高程基准的介绍1.高程基准的起源和发展2.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的具体内容三、我国高程基准的使用和应用1.高程基准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2.高程基准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四、未来我国高程基准的发展趋势正文:一、高程基准的定义和作用高程基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来测量和表示地面高程的基准面。
它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国土规划等领域的基本参考,对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现行高程基准的介绍1.高程基准的起源和发展我国的高程基准起源于上世纪50 年代,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目前采用的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以青岛港验潮站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面,并在青岛市内建立水准原点,其高程为72.260m。
2.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的具体内容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以青岛港验潮站历年记录的黄海平均海水面高为准,并在青岛市内一个山洞里建立水准原点,其高程为72.260m,称为1985 国家高程基准。
全国布置的国家高程控制点,也即水准点,都是以这个水准原点为准。
三、我国高程基准的使用和应用1.高程基准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我国高程基准在工程测量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在水利、电力、交通、国土等领域的工程项目中,都需要用到高程基准来进行测量和计算。
2.高程基准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高程基准的精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国土监测、气候变化研究等。
四、未来我国高程基准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求,我国高程基准将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满足更多领域的应用需求。
潮汐表的潮高起算面与85高程基准面潮汐表是海洋观测中的重要工具,它记录了海洋潮汐的周期性变化。
潮高起算面是指用于测定潮汐高差的参考面,而85高程基准面则是中国海域的高程基准面,它是基准点的平均海平面高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潮汐表的概念、潮高起算面和85高程基准面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海洋观测中的重要性。
1. 潮汐表的概念潮汐表是一种记录海洋潮汐变化的表格或图表,它通常包括潮汐高度、时间和潮汐类型等信息。
潮汐是海洋中因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它对于航行、渔业和海洋工程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表的编制和使用对于海洋活动至关重要。
2. 潮高起算面的概念潮高起算面是指测定潮汐高差时所采用的参考面。
它通常是一个稳定的水平面,用于确定潮汐的高度。
在海洋观测中,选择合适的潮高起算面对于准确测定潮汐高度非常重要。
不同的潮高起算面会导致不同的测量结果,因此在进行海洋观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潮高起算面。
3. 85高程基准面的概念85高程基准面是中国海域的高程基准面,它是基准点的平均海平面高程。
在中国海洋观测和测量中,85高程基准面被广泛应用于确定各种水文水资源观测资料和水利工程建设。
它的确立和应用对于准确测定海洋高程和水文资料至关重要。
4. 潮高起算面与85高程基准面的关系潮高起算面和85高程基准面在海洋观测和测量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潮高起算面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潮汐高度的测定结果,而85高程基准面则是中国海域的高程基准面,它在海洋观测和测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海洋观测和测量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潮高起算面,并结合85高程基准面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观测。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理解,潮高起算面与85高程基准面的选择和应用对于海洋观测和测量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潮高起算面,并参考85高程基准面进行准确的海洋观测和测量。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可靠的海洋资料和精确的测量结果,为海洋活动和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
大地测量学思考题集1.解释大地测量学,现代大地测量学由哪几部分组成?谈谈其基本任务和作用?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学科的分支,是测绘学科的各学科的基础科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大地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测量和描述地球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球的空间信息。
具体表现在(1)、建立与维护国家及全球的地面三维大地控制网。
(2)、测量并描述地球动力现象。
(3)、测定地球重力及随时空的变化。
大地测量学由以下三个分支构成:几何大地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及空间大地测量学。
几何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
作用:可以用来精密的测量角度,距离,水准测量,地球椭球数学性质,椭球面上测量计算,椭球数学投影变换以及地球椭球几何参数的数学模型物理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用物理方法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
主要内容包括位理论,地球重力场,重力测量及其归算,推求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等。
空间大地测量学主要研究以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他空间探测器为代表的空间大地测量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2、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经理了哪些阶段,简述各阶段的主要贡献和特点。
分为一下几个阶段:地球圆球阶段,地球椭球阶段,大地水准面阶段,现代大地测量新时期地球圆球阶段,首次用子午圈弧长测量法来估算地球半径。
这是人类应用弧度测量概念对地球大小的第一次估算。
地球椭球阶段,在这阶段,几何大地测量在验证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证实地球为椭球学说之后,开始走向成熟发展的道路,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长度单位的建立 2)最小二乘法的提出 3)椭球大地测量学的形成 4)弧度测量大规模展开 5)推算了不同的地球椭球参数这个阶段为物理大地测量学奠定了基础理论。
大地水准面阶段,几何大地测量学的发展:1)天文大地网的布设有了重大发展,2)因瓦基线尺出现物理大地测量学的发展 1)大地测量边值问题理论的提出 2)提出了新的椭球参数现代大地测量新时期以地磁波测距、人造地球卫星定位系统及其长基线干涉测量等为代表的新的测量技术的出现,使大地测量定位、确定地球参数及重力场,构筑数字地球等基本测绘任务都以崭新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
我国沿海高程基面及相互关系在海洋测绘中,高程和水深的起算面称为高程/深度基准面。
我国沿海常用的高程/深度基准面包括:黄海平均海水面、理论深度基准面、潮高基准面和当地筑港零点,各基面情况分别说明如下。
一、基本概念⒈黄海平均海水面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测量高程,一般都要规定一个标准的起算面。
通常取某一永久性验潮站的平均海水面作为这个标准的基准面。
平均海水面是指某验潮站多年的每小时潮位观测记录的平均值。
分日平均海面、月平均海面和多年平均海面。
从资料分析可知: 同一验潮站的平均海面,具有以一年为周期的较有规则的变化,而它的年变化则与天文要素有关。
天文要素是以18.6年为周期而变化的,所以要得到精确的多年平均海面,最好取19年的平均海面的平均值。
我国在1957年以前,由于历史的原因,高程基准面很不统一。
1957年起,采用“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中国国土地物高度的高度零点”。
它是根据青岛大港第一码头验潮站1950~1956年逐时观测的潮位平均值而计算的“位置”,位于该验潮井水尺零点以上239厘米处,命名为“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
至1985年,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这个“位置”作了上升29毫米,据此订正,产生了“1985国家高程基准”,这是我国高程的统一基准。
原点设在青岛市观象山验潮站内一间特殊的房屋,青岛市大港一号码头西端验潮站室内有一直径1m、深10m的验潮井,有三个直径分别为60cm的进水管与大海相通。
实践表明:黄海地区多年平均海面,与青岛的黄海平均海面是基本一致的,而在渤海、东海、南海地区均有差异,其中渤海在-2~3cm之间,东海海区在20~26cm之间,南海海区在31~37cm之间。
⒉理论深度基准面平均海平面是确定陆域地物高度的起算面。
但对于计算海域深度来说,由于潮位升降,海面大约有一半时间低于平均海平面,因此,如果以平均海平面作为深度起算面,则海图上所标水深实际上约有一半时间没有那么深。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工程测量员技师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160题,每题0.5分,共8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测绘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是( D )。
A 、吃苦耐劳、不畏艰险 B、大胆实践,与时俱进 C 、合法经营,公平竞争 D 、服务用户、诚信为本 2、中国测绘职工的测绘精神是( D ). A 、爱岗敬业、奉献测绘B 、吃苦耐劳,不畏艰险C 、热爱测绘,乐于奉献D、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3、中国测绘职工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测绘职工应当具有强烈的( )精神,增强( )责任感和国家( C )意识,确保地理空间信息安全.A、爱国主义职业版图 B 、艰苦奋斗政治测绘 C 、爱国主义政治版图 D 、无私奉献社会领土4、测绘职工应当自觉维护( D )、测绘系统的法定性和统一性,严格遵守测绘技术标准、规范图式和操作规程,真实准确,细致及时,确保成果质量。
A、测绘法规 B 、法律法规 C 、测绘技术标准 D 、国家测绘基准 5、( A )是指由测绘基准延伸,在一定范围内布设的各种测量控制网,他们是各类测绘成果的依据。
A、测绘系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坐标系统 D 、高程系统 6、根据《测绘法》规定,海洋基础测绘工作由( A )具体负责。
A 、军事测绘主管部门B 、省级测绘主管部门 C、国务院测绘主管部门 D 、国土资源部 7、地籍测量坐标系统应优先选用( D )坐标系。
A 、独立B 、任意 C、国家 D 、地方 8、( A )是为实施《测绘法》规定的测绘资质管理制度而制定,于2009年3月12日由国家测绘局印发,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其中对测绘资质监督管理主体、测绘资质等级划分、专业范围划夯、资质条件、申请、受理、审查批准、注册、监督检查、罚则等作出规定。
矿山测量试题库一、填空题:1. 矿山测量工作应依照______、______、______这三项原则进行。
2.一个矿井或井田范围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矿区______及环境治理研究是矿山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4井下测量的主要对象是______,受条件限制,平面控制只能采用______方法。
5.井下导线测量因边短和定向等因素影响,其误差由井田中央向边界______,图纸各处精度______。
1.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______,简称______。
2.国际公认的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叫______。
3.为便于使用,一般把每带坐标原点向西平移______。
4.测量工作中,所谓标准方向通常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统称三北方向。
5.从标准方向的北端起,______算至某一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6.从标准方向的______或南端起,顺时针或______算至某一直线所夹的______,称为该直线的象限角。
8.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在布局上要从______,在程序上要______,在精度上要由______。
9.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了确定______的相对空间位置。
10.______、______及______是确定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11.在测量工作中,通常用______或______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12.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______长度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
13.一般来讲,在半径为______的范围内,可不考虑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
14.在计算高差时,即使距离很短,也应该考虑______的影响。
15.地面点到______的铅垂距离称为高程。
16.我国的水准原点位于______,该点高出海平面______。
17.为便于使用,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每带的坐标原点向西平移______公里。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
A.高程B.平面C.空间D.曲面正确答案:C2.在测量工作中,应该采用()作为高程基准面(高程起算面)。
A.水平面B.水准面C.竖直面D.斜平面正确答案:B3.在普通测量工作中,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把地球近似看成圆球,其半径为()km。
A.7631B.6731C.7361D.6371正确答案:D4.在测量学中,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基本要素有水平距离、水平角度、高程。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5.在测量学中,把地面点到任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也称为海拔。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6.大地水准面是国家统一的高程起算面(高程基准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在测量学中,把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者假定高程。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8.地面上两点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无论采用绝对高程系统还是采用相对高程系统,两点间的高差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高差的大小与高程系统无关。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9.在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已知后视点A的高程为1656.458,测得A、B两点的高差为1.326。
则可求得B点的高程为()。
A.-1657.784B.1655.132C.1657.784D.-1655.132正确答案:C10.在水准测量中,利用视线高法进行计算时,视线高等于后视读数加上仪器高。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1.水准器的分划值愈小,其灵敏度愈()A.高B.大C.小D.低正确答案:A12.测绘仪器的望远镜中都有视准轴,视准轴是十字丝交点与()的连线。
A.物镜光心B.物镜中心C.目镜光心D.目镜中心正确答案:B13.普通微倾式水准仪上,用来粗略调平仪器的水准器是()。
A.符合水准器B.水准管C.管水准器D.圆水准器正确答案:D14.普通微倾式水准仪上装置的水准器通常有()。
A.圆水准器B.管水准器C.指示水准器正确答案:A15.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
一、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实质是,测量的基准面为,测量的基准线。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一弧度= 秒。
3.要确定地面点位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有、和,要保证地面点位的精度,测量外业应遵循的原则是。
4.地形测量时,先要进行测量,然后以它为依据,再进行测量,这种原则称为。
5.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和。
6.我国统一高程起算基准面为平均海水面。
用——作为高程起算点。
7.测量学的任务包括与。
8.我国现在采用1980年大地坐标的原点设在,我国现在采用的高程系统为。
9.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定,研究确定并展示的科学。
10.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1. 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高差D.差距2.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B.平面直角坐标;C.坐标和高程D.假定坐标3. 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
A.水平面;B.大地水准面;C.假定水准面D.大地水平面4. 测量工作中野外观测中的基准面是( )。
A.水平面 B.大地水准面 C.旋转椭球面 D.圆球面5. 测量学是研究如何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将设计图上的工程构造物放样到实地的科学。
其任务包括两个部分:测绘和( )A.测定B.测量C.测边D.放样6. 测量学按其研究的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制图学。
A.一般测量学B.坐标测量学C.高程测量学D.工程测量学7. 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 )A.水准面B.水平面C.铅垂面D.圆曲面8. 在高斯6°投影带中,带号为N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λ的计算公式是( )。
A.λ=6N B.λ=3N C.λ=6N-3 D.λ=3N-39. 在高斯3°投影带中,带号为N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λ的计算公式是( )。
A.λ=6N B.λ=3N C.λ=6N-3 D.λ=3N-310. 测量上所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x轴正向指向( )。
中国高程的起算零点
一说起中国高程的起算零点,很多人可能会问:“中国有哪个点作为起算零点?”事实上,中国没有一个明确的起算零点,但中国有各种汇集来的基准面,通过这些基准面确定地面高程系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法,中国地面高程系统是按照负责进行测量的相关部门规定的基准面来确定的,称为“国家基准面”。
国家基准面一般是按照海拔垂直方向确定的,一般是以海平面或中国联合国测量两个重点测量点的平均海拔值( 520.975m)作为起算零点,记为“国家基准面”。
在实际应用中,中国地面高程系统一般是以国家基准面为基础,划域为“中国高程”而不是“国家高程”,国家基准面仅供测量时参考使用,不具有法律效力。
测量时,各地的实际面积高程是在海拔高程基础上进行计算,海拔高程是按照国家基准面起算的,具体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测量中心位置至国家基准面的垂直距离来计算,其中垂直距离的海拔高程就是实际面积高程。
国家基准面的起算零点在中国测量和地图制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用来划定中国各地地面高程,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测量和制图,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中国地形的真实情况。
此外,国家基准面的起算零点还为中国的地面测量和地图绘制提供了坚实
的基础。
总之,中国没有固定的起算零点,但它有国家基准面,它以海拔
高程的均值作为起算零点,可以用来划定中国各地地面高程,这是确定中国地面高程系统的基准面,也是中国地面测量和地图制图的基础。
1题:对绝对高程描述正确的是。
A.地面点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B.地面点到参考椭球面的法线距离C.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D.地面点沿基准线方向到基准面的铅垂距离”答案: C2题: 已知P点在“1980西安坐标系”的地理坐标为B=31°21′23。
085″,L=117°08′25。
565″.其对应的6°带高斯坐标自然值为x=3474757。
0734m,y=298872.8396m。
在6°带高斯平面坐标中的Y值是().A。
298872.8396 mB.2974757。
0734 mC.20798872.8396 mD.3974757。
0734 m”答案: C3题:大地高程的起算面是()A.水平面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 D.参考椭球面”答案: D4题: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A.水平面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 D.参考椭球面”答案: B5题:假定在我国有三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中的Y坐标分别为(1)26432571。
78m,(2)38525619。
76m,(3)20376854.48m。
试问:它们各自所在的带分别是哪一带?A.(1)和(3)是统一6°带中的第26和第20带,(2)是统一3°带中的第38带B.(1)和(2)是统一3°带中的第26和第38带,(3)是统一6°带中的第20带C.(1)和(3)是统一6°带中的第26和第20带,(2)是统一3°带中的第38带D.(1)和(2)是统一6°带中的第26和第38带,(3)是统一3°带中的第20带”答案: B6题:在工程测量中,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会产生距离误差.要使所产生的距离误差不超过1/30万,在半径为()Km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
A、5km;B、10km;C、20km;D、30km.”答案: C7题: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
大地测量学基础思考题集1、解释大地测量学,现代大地测量学由哪几部分组成?谈谈其基本任务和作用?2、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简述各阶段的主要贡献和特点。
3、大地测量学如何控制地形测图的,大地测量未来发展方向如何?4、简述物理大地测量的主要任务和内容?5、解释重力、引力、离心力、引力位、离心力位、重力位、地球重力场、正常重力、正常重力位、扰动位等概念,简述其相互关系。
6、简述引力、离心力方向及其决定因素如何?地球引力位公式一般有可以哪几种方式表达?7、如何理解引力位几何意义及其物理学意义?8、引力位、离心力位、重力位是否调和函数,为什么?9、研究重力位有何意义?为何要研究正常重力位?10、解释大地水准面、大地体、总椭球、参考椭球、大地天文学、拉普拉斯点、黄道面、春分点11、重力扁率同椭球扁率之间的关系如何?(克莱罗定理)12、地球大地基准常数有哪些?简述地球重力场与大地测量学的关系?13、分析地球不同高度处的正常重力有何不同?14、解释水准面的含义及性质,为什么说水准面有多个?15、解释大地水准面含义及性质,为什么各国的大地水准面实际上不一致?16、解释似大地水准面含义及性质,简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的异同点。
17、解释总椭球、参考椭球及正常椭球的含义、性质和作用,分析它们异同点。
28、简述我国的高程基准面、原点高程及确定方法。
19、简述大地测量常用坐标系的定义、建立及相互关系。
20、简述地球椭球基本参数、相互关系及经验结论,绘图说明地球椭球辅助函数W、V的几何意义。
21、什么是椭球中心三角形,其边长大小如何?22、为什么说椭球面上的点(两极及赤道除外)的法线一般不通过椭球中心?23、简述大地纬度、地心纬度、归化纬度的概念,其相互关系如何?24、解释垂线偏差,造成地面各点垂线偏差不等的原因有哪些?,简述研究垂线偏差有何意义?25、何为拉普拉斯方程,简述大地坐标系与天文坐标系的关系。
《潮汐表的潮高起算面与85高程基准面的解析》1. 引言潮汐表是海洋学和海洋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工具之一,它记录着海洋的潮汐信息,包括潮汐的潮高、潮汐的涨落时间等。
在潮汐表中,潮高起算面和85高程基准面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潮汐表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潮高起算面与85高程基准面的概念及其关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潮汐表。
2. 潮高起算面的概念及意义潮高起算面是指用来计算潮高的基准面,它是一个固定的水平面,通常选取为某个参考点的平均海平面。
在潮汐观测中,我们需要将观测得到的水位数据换算到潮高起算面上,以便进行统一的比较和分析。
其中,常用的潮高起算面有平均海平面、洋面、低潮基准面等。
3. 85高程基准面的概念及特点85高程基准面是指我国大陆海岸线的高程基准面,它是根据1985年在我国大陆进行的水准测量所确定的。
85高程基准面是我国大陆海岸线上几百个控制点的高程平均值,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在海洋工程和港口建设中,我们通常采用85高程基准面来进行高程测量和设计。
4. 潮高起算面与85高程基准面的关系潮高起算面和85高程基准面都是海洋水文测量中常用的基准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潮高起算面是用来计算潮高的基准面,而85高程基准面则是我国大陆海岸线的高程基准面,两者在潮汐观测和海洋工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转换和对比。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将潮高数据换算到85高程基准面上,以确保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个人观点与总结在海洋学和海洋工程中,潮汐表的潮高起算面和85高程基准面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对于海洋观测、海洋工程和海岸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两个概念,以提高我们对海洋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为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潮高起算面与85高程基准面的深入理解和准确应用,对于海洋学和海洋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为海洋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陆地高程的起算面-回复陆地高程的起算面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在测量和描述地球表面高程时所采用的基准面。
起算面的选择对于地形分析和测量数据的解释至关重要。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陆地高程起算面的相关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第一步:什么是起算面?起算面是指一个确定的参考面,用于测量和描述地球表面的高程。
它可以是一个虚拟的水平面,也可以是一个海平面或其他固定高程的水平面。
起算面的选择通常是根据具体的需要和地理背景来确定的。
第二步:为什么需要起算面?起算面的选择对于测量地球表面的高程数据非常重要。
因为地球表面具有很大的不规则性和变化性,而起算面可以提供一个标准的参考面,使得高程数据具有可比性和可解释性。
起算面的选取还可以根据特定的地理要素,如海拔、地形和水文条件来确定。
第三步:起算面的选择标准是什么?选择起算面的标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地理背景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起算面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 可行性:起算面的选取应该是能够进行测量和计算的,不能过于复杂或难以实现。
2. 一致性:起算面应该在整个区域内保持一致,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可比性。
3. 稳定性:起算面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显著的偏差。
4. 可靠性:起算面应该是可以在各种测量和计算方法下得到可靠结果的。
第四步:常见的起算面有哪些?常见的起算面包括大地水准面、等高线起算面、海洋图高面、椭球面等。
这些起算面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起算面应根据具体需求来确定。
1. 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起算面。
它是建立在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理论水平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可以得到地球表面的高程数据。
大地水准面的优点是基于地球表面的实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但是,由于地球表面的不规则性和变化性,大地水准面并不能满足所有的测量需求。
2. 等高线起算面:等高线起算面是以等高线为参照的起算面。
它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一系列等高线,通过测量和计算等高线的高程可以得到地球表面的高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