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工段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14
脱硫工段操作规程脱硫工段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性,规范脱硫工段的生产操作及管理,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脱硫工段的生产操作及管理。
三、操作规程1、安全要求(1)必须穿着合适的作业服,戴好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并保持工作地点的通风良好。
(2)严禁吸烟、饮食、喝水等行为。
(3)严禁将金属物品、火源等带进生产线。
(4)禁止对设备任意改动。
(5)对于设备故障,必须立即停机维修,并由专业人员检查。
(6)在工作过程中,如发现破损、严重耗损、滑动不灵等现象,立即停机修理。
2、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工作开始前,必须检查保护装置是否安装完好,并进行试运转,确保设备不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
检查硫磺、石灰石存量是否足够,否则应及时添加。
(2)开机操作按照流程将硫磺和石灰石分别加入燃烧器和吸收塔中,同时启动风机、计量泵、测量仪等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3)调节操作监测设备压力、流率等参数,按照规定范围进行调节,并随时记录相关数据。
(4)停机操作工作结束后,首先关闭计量泵、测量仪等设备,然后停止风机和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最后清扫各个设备和场地,保持环境卫生。
四、注意事项在脱硫工段的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必须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项环保规定,注意保护环境。
(2)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以及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必须注意硫磺和石灰石的储存、使用以及加入量的控制,以避免对人身安全和环境产生影响。
(4)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5)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监测排放废气和废水等污染物,并严格执行环保法规。
五、结论脱硫工段是涉及环保和生产安全的重要工段,需要工作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保护环境和社会的利益。
同时,应定期检查设备,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使用。
脱硫工段操作规程一、工作安全1、脱硫工段的每位员工应严格礼仪,并需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以确保自身安全。
2、在工作期间,工人必须戴上符合标准的防护头盔和安全鞋。
3、在操作时,必须熟悉设备,了解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严禁操作不熟悉的设备。
4、缺乏经验或知识的工人应接受培训后再进行操作。
5、在脱硫机设备上,工人必须遵守标识,标记和符号的使用要求。
6、所有的电气设备和电线要按规定连接,保持良好的状态,并维护正常的工作环境。
二、设备操作1、操作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在设备上要正确配置,经过检查后,启动设备。
3、首先应该打开各个活门以及鼓风机和送风机,预热各部件和仪器。
4、在启动设备后,要注意各仪器参数的变化和观察各仪表的指示情况。
5、在操作开始时,必须先将喷雾器调节到适当的位置才能开始对烟气进行吸收。
6、将进入设备的烟气,经过机械喷雾器的雾化和水的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逐步从下向上进行处理。
7、喷雾器的雾化应该均匀,且喷嘴需要保持畅通,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8、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烟气的排放和排气温度的变化,并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的环保要求。
9、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停机处理,保证设备和工人的安全。
三、设备维护1、设备日常的保养和维护,应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
2、检查各个部件和连接是否松动或破损,并及时处理。
3、保持固定的保养周期,应定期进行清洗和修理。
4、维修或更换设备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确保工作安全。
5、在使用化学试剂时,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制溶液,并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指南。
以上就是脱硫工段操作规程,希望对操作者有所帮助!。
脱硫工艺操作规程一、引言脱硫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大气污染物之一。
为了减少二氧化硫(SO2)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脱硫工艺对燃烧排放物进行处理已被广泛采用。
本文档旨在规范脱硫工艺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工艺的稳定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脱硫工艺进行燃烧排放物处理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煤炭电厂、石化厂等。
三、脱硫工艺操作流程3.1 前期准备3.1.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宣教。
3.1.2 检查脱硫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仪表、阀门等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3.1.3 准备好所需的脱硫剂、试剂、催化剂等物料,并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2 操作步骤3.2.1 打开进料阀门,将待处理的燃烧排放物引入脱硫设备。
3.2.2 调整进料量和进料浓度,确保脱硫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并达到预期效果。
3.2.3 根据工艺要求,调节脱硫剂的投加量和进料温度,保持脱硫剂与排放物的接触时间和温度的稳定。
3.2.4 监测脱硫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以保持工艺的稳定运行。
3.2.5 定期对脱硫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清除积存的污垢和堵塞物。
3.2.6 根据实际情况,对脱硫剂进行再生和替换,确保其有效性和质量。
3.3 安全注意事项3.3.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3.3.2 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火源,防止产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3.3.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调整设备参数,以免引发事故。
3.3.4 发现设备运行异常、泄漏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处理,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四、操作记录4.1 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对每次操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进料量、进料浓度、脱硫剂的投加量等。
4.2 记录中应包括脱硫工艺的运行状态、设备参数的变化等重要信息。
焦化厂脱硫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脱硫工段工艺流程从冷鼓来的煤气如温度高于35℃时,首先经予冷器予冷,予冷后的煤气由脱硫塔底部进入与溶液逆流接触洗去煤气中的硫化氢后由上部溢出,溢出的煤气去下一工段。
溶液由脱硫塔上部进入,与煤气直接接触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后流入塔底的液封槽,在进入循环槽然后由大循环泵打往再生塔,塔里的溶液与空压站来的压缩空气直接接触,吹出溶液中的硫泡沫,硫泡沫流入泡沫槽用泡沫泵打入压滤机,压出的硫膏装袋入成品库。
再生塔里的溶液脱去硫化氢后流入脱硫塔进行下一闭路循环。
二、工艺指标出工段硫化氢:≤30 mg/mm3溶液中的PH值: 8—9溶液中的总碱度: 0.35—0.55NNa2SO3在溶液中含量:<120g/LNa2CO3在溶液中含量: 10g—20g/L溶液中PDS的含量: 12—20PPM游离氨含量: 4—6 g/L对苯二酚含量: 0.3—0.5g/L溶液循环泵出口压力:≤0.6Mpa入再生塔空气压力:>0.4Mpa空压机后压力:>0.4Mpa脱硫液温度: 30—40℃脱硫塔进口煤气温度: <40℃所有泵电机轴瓦温度:≤65℃溶液循环槽及储藏液位保持在: 1/2—2/3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循环泵的开、停步骤a、泵的停车步骤①关闭泵的出口阀门②按停止按钮③关闭泵的入口阀门b、倒泵操作步骤①检查欲开泵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②通知压滤工注意调节溢流。
③欲开泵按正常开车步骤开启,慢慢打开该泵出口阀门,同时慢慢关闭原泵出口阀门直至关闭出口阀,使总流量波动不大,将原泵停止。
2、脱硫系统开、停车步骤:a、脱硫系统开车步骤:①通知调度、电工、压滤工做好开车准备②接到通知后,开启循环泵(开泵前一定要将溶液系统所有开车要开的阀门开关好)循环泵开启后加量不必过猛,应留有余地慢慢调节流量直至正常循环为止。
③待泵运转正常,溶液流量、温度、等符合要求后通知调度开煤气系统。
④开启煤气系统以后,根据出口H2S 含量,来进行气量与溶液的调节。
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脱硫是指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将含硫化合物从燃料、煤矸石等资源中去除的过程。
脱硫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是指在进行脱硫操作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的规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一、脱硫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脱硫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的起动、停机、检修等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清理脱硫设备的周围环境,保证操作区域的干净整洁。
3.检查脱硫设备的处理剂储存情况,确保储存量充足,质量合格。
4.检查脱硫设备的供电、供水、排气等系统的运行状况,确保各系统能正常运行。
二、脱硫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根据工艺要求调节脱硫设备的操作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液位等,确保设备运行在正常的工艺条件下。
2.监测脱硫设备的进出口流量,确保流量的稳定和平衡。
3.定期检查脱硫设备的操作仪表的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4.注意监测脱硫设备的消耗量及产出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操作控制参数。
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脱硫操作后的处理工作1.关闭脱硫设备,包括关闭进出口阀门,断开电源等。
2.对脱硫设备进行清洁、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记录脱硫设备的操作过程和参数,包括设备运行时间、消耗量、产出量等,并进行整理和归档。
4.对脱硫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润滑、加油、清洗等,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5.做好脱硫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包括设备周围的围栏、警示标志等,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四、脱硫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1.在脱硫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2.不得私自操作脱硫设备,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方可操作。
3.严禁在脱硫设备周围吸烟和使用明火,以防发生火灾事故。
4.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停运和停机要求,不得随意操作。
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综上所述,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是保证脱硫工艺正常运行的重要文件。
操作人员在进行脱硫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做到安全可靠,确保脱硫过程的高效性和环保性。
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确保脱硫过程安全、高效、稳定进行。
脱硫是一项关键的工艺操作,对于环保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操作规范能够提高脱硫效果,保护环境,同时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2. 作业流程2.1. 准备工作在进行脱硫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检查脱硫剂的储存情况,确保充足,并按照要求进行调配;•检查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个人安全。
2.2. 脱硫操作2.2.1. 确定脱硫剂的投加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脱硫剂的投加量。
投加量应根据烟气中硫含量进行调整,确保达到脱硫要求。
2.2.2. 调整脱硫剂的供给方式根据脱硫剂的特性和实际情况,调整脱硫剂的供给方式。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喷淋、喷射和液体喷雾等方式进行脱硫剂的喷洒。
2.2.3. 控制脱硫剂的喷洒速度和角度根据操作经验和设备要求,控制脱硫剂的喷洒速度和角度。
保持合适的喷洒速度和角度可以保证脱硫剂均匀分布,提高脱硫效率。
2.2.4. 监测脱硫效果在脱硫过程中,需要及时监测脱硫效果。
可以采用在线监测仪器,如烟气分析仪,对脱硫效果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操作。
2.2.5. 清理和维护设备脱硫操作结束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工作。
清理工作包括清理脱硫剂残留物、清理喷嘴等。
维护工作包括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安全事项3.1. 个人防护在进行脱硫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脱硫操作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3.2. 设备安全脱硫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要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及时报修。
3.3. 废气处理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需要进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关的废气处理设施必须正常运行,操作人员要定期检查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
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一、岗位介绍脱硫岗位是电厂中负责进行烟气脱硫作业的地方。
主要包括石灰石预处理系统、浆液制备系统、烟气脱硫吸收塔、脱硫副产物回收系统等。
二、操作程序1.操作前准备(1)检查设备、管路、阀门是否正常无漏;(2)查看相应设备是否就位,并测试各电器设备是否正常;(3)核对各系统能否逐级车间联动;(4)准备好手册及规程、操作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2.石灰石预处理(1)对不同品种石灰石进行分类、筛分和破碎,以确保石灰石的质量和粒度;(2)将石灰石送入石灰石研磨系统进行研磨,将制粉机所产生的石灰石浆液送入石灰石浆液箱;(3)控制石灰石浆液中的颗粒物质含量,决定其划分到哪个槽位;(4)对石灰石浆液进行罐头浓缩,使水分含量达到6%-7%,送入浆料调配池。
3.浆液制备(1)根据配比将制得的石灰石浆液和泵进来的电站给水放入浆液调配池,进行均匀混合;(2)调整好PH值,加入草酸钠等助剂使溶液达到理想酸度以提高脱除效率;(3)进行罐头脱水,浓度达到25%左右;(4)进行浆液盐酸调节,控制其PH值达到5.5-5.6之间;(5)最后,将制得的脱硫浆液送入脱硫吸收塔中。
4.烟气脱硫(1)调整鼓风机风量,将电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送入脱硫吸收塔中;(2)控制浆液流量并测量温度,确保脱硫吸收塔偏离值小于3.0%;(3)调节吸收塔中的PH值并进行浓缩,控制笔头悬浮物含量不超过0.01%;(4)脱硫完成后的烟气被脱硫塔控制,控制排放浓度达到国家环保标准;(5)随着脱硫时间的增加,不断检测脱硫效果并追溯原因,进一步优化工艺。
5.设备维护(1)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和检查;(2)对可能出现的故障或设备异常情况进行记录;(3)对设备进行维护,确保设备长期正常工作。
三、安全注意事项(1)脱硫作业要注意防水防雨;(2)在进行操作时,应时刻关注烟气流量;(3)频繁清理设备和管道,以避免堵塞;(4)在进行操作时,必须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脱硫工段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脱硫工段是化工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降低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保护环境。
然而,脱硫操作涉及到高温、高压和有毒气体等危险因素,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文档旨在为脱硫工段的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和应急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
2. 安全准备工作2.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脱硫工段操作前,操作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 - 防火防化服 - 防滑安全鞋 - 防毒面具 - 耳塞 - 安全帽 - 手套等2.2 检查设备安全状况在操作开始前,操作人员需要仔细检查脱硫设备的安全状况,包括: - 确保设备没有泄漏 - 检查防火系统是否正常 - 检查气体探测器是否工作正常 - 检查紧急停止按钮是否可用 - 检查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等3. 安全操作规程3.1 操作顺序1.严格遵守操作程序,按照操作顺序逐步进行。
2.在操作前,确认周围没有其他工作人员。
3.根据工艺要求,依次打开或关闭设备开关。
3.2 操作要点1.操作时,要注意控制脱硫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
2.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气体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3.定期清洗设备和检测管道是否堵塞。
4.避免与设备接触时使用手套和其他防护装备。
3.3 应急措施1.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关闭设备,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如发生泄漏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阻止泄漏,并通知相关人员。
3.在火灾事故发生时,应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并报警通知消防部门。
4. 安全培训和监督4.1 安全培训所有参与脱硫工段操作的员工必须参加专业的安全培训,包括: - 脱硫工段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 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 应急处理措施和逃生方法4.2 安全监督工段负责人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监督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能正确处理突发情况。
5. 结论脱硫工段是一个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工作环节。
脱硫工段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一.工艺简介来自洗脱苯工段的粗煤气依次串联进入脱硫塔下部与塔顶喷淋下来的脱硫液逆流接触洗涤、吸收煤气中的H2S、HCN等物质,脱除硫化氢的煤气送至焦炉、锅炉房,粗笨管式加热炉与后续甲醇合成工序。
从脱硫塔下部流出的脱硫液经脱硫塔液封槽后进入溶液循环槽,加入Na2CO3溶液与由催化剂贮槽补充滴加的催化剂溶液后,冬季用溶液循环泵抽送到溶液换热器进行加热,使溶液保持在30~35℃左右,进入再生塔再生。
自空压站来的压缩空气与脱硫富液由再生塔下部并流入再生塔,对脱硫液进行氧化再生,再生后的脱硫贫液返回脱硫塔塔顶喷淋。
非冬季时,溶液循环泵抽送的脱硫富液直接至再生塔再生。
从再生塔顶浮选出的硫泡沫自流入硫泡沫槽;在此经搅拌、加热、沉降分离,硫泡沫自流进入三足刮刀自动卸料离心机,生产硫膏,人工包装外售。
离心机排出的清液进入低位槽,定期分析,根据结果由低位槽液下泵送至溶液循环槽循环使用,或送至锅炉房煤场做煤场喷洒用水。
催化剂的配制:由于生产中的各种损耗,需要定时补充催化剂。
即将PDS+栲胶及新鲜水加入催化剂贮槽并人工搅拌使催化剂溶解,再均匀滴加到溶液循环槽。
碱液的配置:纯碱配制为一天一次,配料容器为配碱槽,加入新鲜水后,再加入纯碱用适量蒸汽加热,搅拌使其溶解,用碱液输送泵送至溶液循环槽中,以保证脱硫液的PH值在8.5~9.1。
本工段一旦出现事故时,脱硫塔内脱硫液经脱硫塔液封槽后进入事故槽,脱硫塔内低于脱硫塔液封槽溶液出口的脱硫液流入低位槽,再生塔内所有脱硫液自流入事故槽和溶液循环槽,管道内剩余液体进入低位槽。
低位槽中的脱硫液用低位槽液下泵送至溶液循环槽或事故槽。
二.工艺技术指标:1.脱硫塔前煤气温度:25~30℃2.脱硫塔阻力:﹤1000Pa3.脱硫塔内煤气H2S含量:﹤20mg/m34.脱硫循环溶液温度:25~35℃5.溶液循环量:~1000 m3/h(单塔)6.再生塔进空气流量:~1500 m3/h(单塔)7.脱硫循环溶液泵出口压力:≮0.5MPa8.再生塔进空气压力:≮0.5MPa9.泡沫槽加热温度:45~60℃加热蛇管管内压力:≦0.5MPa10.泵轴承温升:﹤60℃电机温度:﹤60℃11.脱硫循环液:PH值:8.5~9.1 催化剂:~40mg/m3Na2CO3:10~20g/L 总碱度:30~40g/L悬浮硫:﹤1.5g/L PDS:8~10ppm副盐:﹤250g/L12.离心机:生产能力:~450kg/h入离心机硫泡沫温度:45~60℃工作压力:1~1.5 MPa三.岗位职责:1.在班长和工段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工区的生产操作,设备维护保养,环境保护,定置管理及清洁文明建设。
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一、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目的和内容1. 目的:为确保脱硫工程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制定本操作规程,明确脱硫岗位的工艺操作要求,提高岗位操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2. 内容:本操作规程包括脱硫岗位的工艺流程、操作步骤、安全措施等,旨在规范脱硫工程的操作过程,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二、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脱硫工程中的岗位工艺技术操作人员,包括操作员、监控员等。
三、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将脱硫剂按照操作要求准备好,包括氧化剂、吸收剂等。
2. 前处理:对煤气进行预处理,包括脱水、除尘等工艺。
3. 脱硫装置操作:按照工艺要求,将脱硫剂加入脱硫装置,并进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温度、压力、浓度等参数的调控。
4. 后处理:将脱硫后的煤气进行处理,包括除尘、脱水等。
四、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操作步骤1. 前期准备工作:(1) 检查脱硫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2) 准备好所需的脱硫剂和其他相关物料。
(3) 检查相关仪表和阀门的工作状态,确保仪表的准确性和阀门的密封性。
2. 启动脱硫装置:(1) 按照操作要求,启动脱硫装置的供电设备。
(2) 检查仪表和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监测和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按照操作要求,启动脱硫装置的风机、泵等设备。
3. 添加脱硫剂:(1) 按照工艺要求,将氧化剂加入脱硫装置。
(2) 按照工艺要求,将吸收剂加入脱硫装置。
(3) 检查脱硫剂的添加量,确保添加量符合工艺要求。
4. 调节工艺参数:(1) 根据工艺要求,调节脱硫装置的温度。
(2) 根据工艺要求,调节脱硫装置的压力。
(3) 根据工艺要求,调节脱硫装置的各种浓度。
5. 监测操作过程:(1) 定期检查脱硫装置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的振动、噪音等。
(2) 定期检查脱硫装置的工艺参数,确保各项参数符合工艺要求。
2024年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____年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____年脱硫岗位的工艺技术操作,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____年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人员,包括操作工、维修工、监督人员等。
第三条脱硫岗位工艺技术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遵守相关法规要求,并接受专业培训。
第四条本规程的具体内容包括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安全措施、事故处理等。
第二章工作流程第五条 ____年脱硫岗位的工作流程应包括以下内容:原料准备、工艺操作、设备维护、检验检测等。
第六条在原料准备环节,操作人员应根据生产计划准备所需的化学药品、设备工具和配件等。
第七条在工艺操作环节,操作人员应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顺序和操作步骤的正确性。
第八条在设备维护环节,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设备维护记录。
第九条在检验检测环节,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取样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的合格。
第三章操作规范第十条 ____年脱硫岗位的操作规范包括操作要求、操作方法、操作注意事项等。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和工艺流程,并按照操作要求正确操作和控制设备。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及时上报。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步骤和参数。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注意操作安全,穿戴防护用品,禁止烟火近距离接触设备。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五条脱硫岗位的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自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穿戴防护衣、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伤害风险。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第十八条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禁随意拆卸和更改设备部件,除非有相关授权和操作许可。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停机或紧急处理措施。
脱硫工段操作规程1. 操作目的脱硫工段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脱硫装置正常运行,达到脱除燃烧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目的,保护环境,维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脱硫工段的操作人员。
3. 安全须知3.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脱硫工段的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2 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呼吸防护器、防护手套等。
3.3 熟悉脱硫设备的紧急停车和事故处理程序,以应对突发情况。
3.4 若发现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上级并按照程序进行处理。
3.5 禁止在脱硫工段内吸烟、使用明火,严禁乱丢废弃物。
4. 操作流程4.1 开车操作 4.1.1 确认脱硫设备正常运行,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稳定。
4.1.2 检查各阀门的开启情况,确保脱硫剂和废气通道畅通。
4.1.3 检查扬声器、警示灯等报警器是否工作正常。
4.1.4 打开主控系统,按照指示操作启动设备。
4.1.5 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认参数正常,无异常情况后,开始正式运行。
4.2 运行操作 4.2.1 根据工艺要求,定期检查脱硫剂的投加量,确保脱硫效果。
4.2.2 监测脱硫剂的浓度和温度,保持在合适的工艺范围内。
4.2.3 定期对脱硫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清理堵塞的气道和泵设备。
4.2.4 注意观察废气排放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上级处理。
4.3 停车操作4.3.1 按照操作程序,逐步关闭设备。
4.3.2 清理脱硫设备和管道,清除积存物。
4.3.3 关闭主控系统,断开电源。
4.3.4 检查各种设备和仪器设备是否关闭,确认无误后离开现场。
5. 质量控制5.1 按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脱硫效率达到标准要求。
5.2 定期检测与监测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确保脱硫效果稳定。
5.3 进行定期的设备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工作正常。
6. 紧急情况处理6.1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脱硫工段操作规程脱硫工段操作规程一、前言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脱硫工段已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脱硫工段的操作规程也得到了日益严格的执行。
本文将重点介绍脱硫工段的操作规程,旨在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和管理能力,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脱硫工段基本概述脱硫工段是利用化学吸收原理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使其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
目前,常用的脱硫方法有石灰石石膏法、碱液吸收法和氧化吸收法等。
三、操作规程1.设备检查操作人员在每日开始操作前,需依照设备检查单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状态正常。
特别是进口阀、出口阀和喷淋器的密封性要检查良好。
2.操作流程(1)脱硫剂配制根据生产量和工艺要求,按照操作说明书的规定,将脱硫剂原料在脱硫剂配制罐中配制,严格按照比例加入水,混合至溶解,确保各种物质准确、均匀、稳定。
(2)脱硫剂储液罐检查脱硫剂储液罐为工厂存放脱硫剂的集中区域,要求罐体造型和密封要做到良好。
操作人员每日检查脱硫剂储液罐的液位标尺、安全阀、排污阀、消防栓和备用泵等是否正常。
(3)喷淋器、循环泵的检查喷淋器用于将脱硫剂储液罐中的液体喷入烟气中,循环泵则将液体循环流动,确保脱硫液在合适的浓度下带入烟气中。
操作人员需检查喷淋器的孔径、朝向和喷雾角度是否合适,真空度是否正常。
(4)调整脱硫剂浓度在烟气量和含硫量的变化情况下,调整脱硫剂浓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操作人员需定期调整脱硫剂浓度,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
(5)清洗与保养每日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根据清洗保养规程进行清洗,将设备内的脱硫剂引出,用蒸汽喷射清洗泵排出脱硫液,并清洗喷淋器、循环泵等设备。
四、安全要求1.操作人员需具备生产教育、培训和考核资质,熟知操作规程,保持清醒,不得饮酒操作。
2.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安全鞋、耳塞、手套等。
3.严格执行“三证”制度,检测设备安全稳定性,设备温度、液位、压力、气流速度等指标,运行时如有故障要及时停机处理。
脱硫工段操作规程第一节、岗位职责和任务一、岗位职责1、在值班长与工段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工段的生产操作、设备维护保养、环境保护、定置管理及清洁、文明生产等工作。
2、认真执行中控室指令,及时调整和控制好工艺指标。
3、做好设备检修前的工艺处理和检修后的验收工作。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对交对接。
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不简化操作。
6、负责本工段内各设备的操作和日常维护保养。
7、及时了解脱硫循环液组成和脱硫效率、熔硫釜运行情况。
8、及时了解脱硫塔和再生塔阻力。
9、认真巡回检查,杜绝跑、冒、滴、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
10、认真填写生产记录,记录真实准确,自己要清楚。
二、岗位任务1、脱除冷鼓工段来的煤气中的硫化氢,使煤气中硫化氢含量符合工艺技术指标要求。
2、负责脱硫液配制、脱硫液再生及熔硫釜操作,得到合格产品硫膏。
3、定期排出脱硫残液,保证本工段生产安全,环保符合要求。
第二节、工艺简述鼓风机后的煤气从塔底进入脱硫塔,与塔顶喷淋下来的脱硫液逆流接触以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
脱硫后煤气含硫化氢不大于200mg/m3,进入硫铵工段。
吸收了H2S、HCN的脱硫液从塔底流出,经液封槽进入反应槽,然后用脱硫液泵经过脱硫液预热冷却器后送入再生塔,同时自再生塔底部通入压缩空气,使溶液在塔内得以氧化再生。
再生后的溶液从塔顶经液位调节器自流回脱硫塔循环使用。
浮于再生塔顶部的硫磺泡沫,利用位差自流入泡沫槽,在此经搅拌、加热、沉降、分离,排出的清液返回反应槽,硫泡沫定期放入熔硫釜加热熔硫,熔硫釜底部放出的硫磺,自然冷却后装袋外销。
熔硫釜残液自流入脱硫残液槽。
由于生产中的各种消耗,需要定期补充催化剂,将HPF催化剂通过催化剂储槽加入新水溶解搅拌均匀滴加到反应槽中。
本工段一旦出现事故或停产时,反应槽内脱硫液经脱硫液循环泵后管道上的阀门进入事故槽。
脱硫塔、再生塔等设备放空液、管道内剩余液体均进入脱硫液放空槽。
脱硫工艺操作规程脱硫是指除去燃煤烟气或其他含硫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以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工艺。
脱硫工艺操作规程是指对于脱硫工艺的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范。
以下是一个关于脱硫工艺操作规程的示例,大约1200字。
一、工艺介绍1. 脱硫工艺采用湿法石灰石脱硫工艺,通过喷射石灰浆和燃煤烟气接触,使SO2与石灰浆中的Ca(OH)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O3和CaSO4。
经过沉淀和过滤等工艺,将废气中的SO2去除,实现脱硫。
2. 工艺采用半干法再循环工艺,即部分废气通过尾气系统进行处理后再循环利用,以提高脱硫效率。
二、操作准备1. 操作人员应熟悉脱硫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构成,掌握脱硫工艺的操作规程,并穿戴好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
2. 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管道无泄露,阀门灵活可靠。
3. 准备好所需化学试剂,如石灰石浆、脱硫剂等,并确保试剂质量合格。
三、操作步骤1. 启动脱硫系统,开启石灰石浆供给系统并调整进料量,确保供给量与烟气量匹配。
2. 开启风机系统,确保烟气供给充足,并调整烟气流量。
3.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脱硫剂的喷射量和滞后时间,使脱硫剂与烟气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4. 定期检查石灰石浆搅拌器的运行情况,确保搅拌器能够均匀搅拌石灰石浆。
5. 定期检查脱硫系统中的泵、阀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监测脱硫系统的工艺参数,如进料浓度、出口浓度、烟气流量等,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保证脱硫效果达标。
7.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或操作参数不正常,应及时停机检修,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帽、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用品,严禁操作时擅自解开防护装备。
2.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滑,设立警示标语,并保持操作区域的整洁。
3. 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明火操作。
4. 注意脱硫剂的储存和使用,严禁与其他化学试剂混用。
5. 如遇设备异常、泄漏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切断电源、关闭阀门等,并上报相关人员。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脱硫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一、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工艺技术操作要点。
二、进入岗位要按规定穿戴好个人劳保、防护用品,女员工必须将头发盘在安全帽中。
三、各种安全防护装置,仪表及指示器,消防及防护器材等不准任意挪动或拆除。
四、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消防知识,并会使用消防器材。
五、设备检修时,严格执行断电挂牌制度;六、严禁操作非本岗位的设备。
七、禁止在设备运转中进行检修、加油、清扫。
八、上下楼梯、抓紧、扶稳。
九、每个职工在生产和工作中必须思想集中,保持警惕,互相照顾,确保安全生产。
脱硫操作规程开机前先检查脱硫塔、浆液池,制浆罐的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脱硫塔内循环浆的pH值是否在5.5—6.5之间,各水泵的冷却水是否开启。
(备用泵除外)1、具备以上条件后按顺序开启脱硫设备。
1.1开启循环泵;1.2开启4台侧搅拌器;1.3开启1台氧化风机;1.4开启石灰浆液输送泵。
2、当脱硫塔循环泵液密度达到1150kg/m3时,需出石膏。
具体步骤如下:2.1打开真空泵密封水阀和过滤机密封水阀并张紧滤布→启动过滤机→打开清洗滤布水阀→启动空压机、过滤机正常运行;2.2开启真空泵;2.3开启石膏泵液泵;2.4过滤机的停车程序和启动程序相反。
即关闭石膏桨液泵→待石膏排净后关闭真空泵→关闭真空泵密封水阀和过滤机密封水阀→待滤布完全冲净后关闭主机→关闭空压机。
3、制浆罐补水阀是靠浆液池的液位来控制启停当浆液池液位达到低限位时,制浆罐开始制浆,同时制浆罐的电动补水阀自动开启,向制浆罐内补水,同时螺旋给料机开始卸料,制好的浆罐液通过溢流管流入浆液池中。
当浆液池达到高限位时,电动补水阀自动关闭,螺旋给料机自动关闭(制浆罐、浆液池的搅拌器处于常开状态)。
4、脱硫塔地坑泵和脱水地坑泵是由地坑液位计来控制启停。
高限液位时水泵自动开启,低限位时自动关闭。
(脱硫系统运行时地坑的搅拌器处于常开状态)5、工艺水箱的电动补水阀是靠液位计来控制启停。
脱硫岗位操作规程(6篇范文)第1篇脱硫岗位操作规程1.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进入岗位必须穿戴好劳保护品。
2.进入塔、槽前,必须办理有关手续并测试合格,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后,经批准方可进入容器作业。
3.设备检修前必须联系切断电源,挂牌确认。
4.50千瓦以上电机禁止连续启动3次。
5.检查电机升温是否符合要求。
6.控制好有关液位,防止跑、冒、滴、漏。
7.定期校验熔硫釜温度、压力,防止爆炸。
8.熔硫釜注意防止烫伤,放料要缓慢,做好自身防护,确保安全。
9.传动部位的护罩齐全完好,不得随意拆除。
10.岗位照明、高空扶梯、平台必须完整。
11.岗位严禁烟火,消防器材要齐全。
第2篇锅炉烟气脱硫岗位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规范热力工区脱硫岗位各操作人员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并使其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流程和运行情况,达到安全有效的完成本岗位的工作任务,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脱硫岗位的操作及日常维护和事故处理。
3. 职责3.1保证脱硫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烟气达标排放。
3.2及时调节脱硫液的ph值,循环池ph 10-113.4负责本岗位所属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3.5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汇报并记录。
3.6熟悉各设备润滑系统,及时加油保养。
3.7设备检修时,现场紧密配合。
3.8负责本岗位的生产工具、防火器材的保管和维护。
3.9负责本岗位的卫生清洁工作。
3.10定时对各水池的沉淀物进行清理。
3.10完成当班班长交给的其它任务。
4. 工作程序4.1设计参数:耗naoh(50%) 105.2kg /h.台耗cao(80%) 460.1kg/h.台产caso42h2o(含水率30%)1398.2kg/h.台每台炉循环水量 200 t/h每台脱硫除尘设备总压降: 4.2工艺指标母液池、清水池ph 10--11 脱硫塔阻力<850pa4.3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4.3.1工艺原理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装置洗涤脱除烟气中的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装置内循环使用。
脱硫工段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一.工艺简介
来自洗脱苯工段的粗煤气依次串联进入脱硫塔下部与塔顶喷淋下来的脱硫液逆流接触洗涤、吸收煤气中的H2S、HCN等物质,脱除硫化氢的煤气送至焦炉、锅炉房,粗笨管式加热炉与后续甲醇合成工序。
从脱硫塔下部流出的脱硫液经脱硫塔液封槽后进入溶液循环槽,加入Na2CO3溶液与由催化剂贮槽补充滴加的催化剂溶液后,冬季用溶液循环泵抽送到溶液换热器进行加热,使溶液保持在30~35℃左右,进入再生塔再生。
自空压站来的压缩空气与脱硫富液由再生塔下部并流入再生塔,对脱硫液进行氧化再生,再生后的脱硫贫液返回脱硫塔塔顶喷淋。
非冬季时,溶液循环泵抽送的脱硫富液直接至再生塔再生。
从再生塔顶浮选出的硫泡沫自流入硫泡沫槽;在此经搅拌、加热、沉降分离,硫泡沫自流进入三足刮刀自动卸料离心机,生产硫膏,人工包装外售。
离心机排出的清液进入低位槽,定期分析,根据结果由低位槽液下泵送至溶液循环槽循环使用,或送至锅炉房煤场做煤场喷洒用水。
催化剂的配制:由于生产中的各种损耗,需要定时补充催化剂。
即将PDS+栲胶及新鲜水加入催化剂贮槽并人工搅拌使催化剂溶解,再均匀滴加到溶液循环槽。
碱液的配置:纯碱配制为一天一次,配料容器为配碱槽,加入新鲜水后,再加入纯碱用适量蒸汽加热,搅拌使其溶解,用碱液输送泵
送至溶液循环槽中,以保证脱硫液的PH值在8.5~9.1。
本工段一旦出现事故时,脱硫塔内脱硫液经脱硫塔液封槽后进入事故槽,脱硫塔内低于脱硫塔液封槽溶液出口的脱硫液流入低位槽,再生塔内所有脱硫液自流入事故槽和溶液循环槽,管道内剩余液体进入低位槽。
低位槽中的脱硫液用低位槽液下泵送至溶液循环槽或事故槽。
二.工艺技术指标:
1.脱硫塔前煤气温度:25~30℃
2.脱硫塔阻力:﹤1000Pa
3.脱硫塔内煤气H2S含量:﹤20mg/m3
4.脱硫循环溶液温度:25~35℃
5.溶液循环量:~1000 m3/h(单塔)
6.再生塔进空气流量:~1500 m3/h(单塔)
7.脱硫循环溶液泵出口压力:≮0.5MPa
8.再生塔进空气压力:≮0.5MPa
9.泡沫槽加热温度:45~60℃
加热蛇管管内压力:≦0.5MPa
10.泵轴承温升:﹤60℃电机温度:﹤60℃
11.脱硫循环液:
PH值:8.5~9.1 催化剂:~40mg/m3
Na2CO3:10~20g/L 总碱度:30~40g/L
悬浮硫:﹤1.5g/L PDS:8~10ppm
副盐:﹤250g/L
12.离心机:
生产能力:~450kg/h
入离心机硫泡沫温度:45~60℃
工作压力:1~1.5 MPa
三.岗位职责:
1.在班长和工段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工区的生产操作,设备维护保养,
环境保护,定置管理及清洁文明建设。
2.负责溶液脱硫塔、再生塔、溶液循环泵、换热器、低位槽液下泵,
碱液输送泵,各槽的操作和维护保养工作。
3.负责脱硫液,催化剂配置添加工作,负责生产操作指标的记录分
析和调整工作。
4.负责产品的包装、计量工作。
5.负责离心机的运行操作。
6.认真巡回检查,杜绝跑、冒、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汇报。
7.负责溶液的配置和输送工作,调整脱硫液组合满足指标要求。
四.岗位操作规程:
正常操作:
㈠.溶液循环系统的正常操作:
1.随时检查,调整各槽液位,保证液位正常,水泵不吸空、不溢
槽。
2.调节各泵流量,压力在规定范围,根据工艺要求调整流量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