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29
法学概论大一民法知识点一、引言法学概论是法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旨在介绍法学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制度,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基本法律素养。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一民法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了解民法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法律条文。
二、民法的概述民法是法律的一大分支,以调整人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主要任务。
民法侧重于私人法律关系,主要内容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和合同关系等。
常见的民法法律关系有债权债务关系、物权关系、婚姻家庭关系等。
三、人身权人身权是指个体在法律上享有的被保护的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等。
其中,人的生命权是最基本的权利,享有生命权意味着个体有权要求他人保护其生命安全,他人无权剥夺其生命。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权。
四、财产权财产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财物享有的权利,包括对财物的支配、使用、收益和处分等。
财产权是人们追求利益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基础。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个人有权享有合法财产,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他人的财产权。
五、合同关系合同是民法中的重要法律行为,是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建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关系是市场经济中一种常见的自愿行为,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来实现自己的权益。
合同的内容、形式和效力有一定的法律规定,违约时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六、民法相关法条民法中涉及的具体法律条文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该法规定了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该法明确了我国的物权制度,保护公民、法人对财产的合法权益。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法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终止等相关问题,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规定了我国婚姻家庭的基本原则和婚姻关系的权利义务。
七、结语本文简要介绍了大一民法的知识点,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和合同关系等。
第一章民法概论单选: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重要合用于。
A、物权法B、债权法C、协议法D、侵权行为法以下哪个民法原则被誉为“帝王条款”。
A、平等原则B、意思自治原则C、权利神圣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下面对民法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民法是市民法B、民法是权力本位的法C、民法是实体法D、民法是国内法填空: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部资本主义民法典是。
我国民法通则是自年1月1日开始施行。
被誉为“帝王条款”的民法的基本原则是。
名词解释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指民事主体的行为不得违反社会的公共秩序和蔼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多选以下可以纳入民法范围的是。
A、物权法B、婚姻法C、商法D、税法从民法的性质上看,民法是。
A、市民法B、特别法C、私法D、实体法以下可以成为民法渊源的是。
A 民事特别法B 国际条约C 习惯D 判例以下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的是。
A、侵权补偿关系B、协议关系C、父母子女关系D、税收关系简答:民法的调整对象及其特点民法的调整对象只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1分),其共同特点是都具有平等性(1分)。
人身关系是以人格和身份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特点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1分),财产关系是以财产的归属和流转为内容的社会关系(1分)。
民法的性质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民法是私法;民法是奉行权利本位的法;民法是实体法;民法是国内法。
民法的基本原则重要有哪几个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论述试述民法的重要内容(1)民法总则;(2)物权法;(3)债权法;(4)人身权法;(5)亲属法;(6)继承法;(7)知识产权法;(8)商法。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单选:我们将可以移动的物一般称为。
A、特定物B、动产C、孳息D、从物在两个民事权利中起从属作用的权利是。
A、请求权B、从权利C、辅助权利D、相对权按照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民事权利可以分为。
崔建远民法总论第一章民法概论一、民法的概念民法,Civil Law,在罗马法上是指适用于所有市民的法律。
在中国大陆,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
它相当于普通法系的Property Law, Contract Law, Torts, Restitution, Family Law.一、民法的概念财产关系·人身关系二者之间的区别:1. 是否可用货币衡量、评价;2. 是否可以同主体相分离;3. 救济手段的差异。
平等主体:注意是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
二、民法的特征(一)民法是私法的基本法:强调平等、自治、公平、正义;民法总则不仅是民法的总则,而且是劳动法、经济法、行政法等有关法律的总则。
(二)民法属于实体法;采取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的结构。
(三)民法规范多为任意性规范。
(四)民法的调整方法主要是财产方法。
三、民法的基本结构民法总则;人身权法;物权法;债法;亲属法;知识产权法;继承法。
四、民法的渊源宪法;民事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习惯。
五、民法的基本原则(一)民法基本原则概述1. 民事立法、执法、司法的基本准则;2. 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准则;3. 贯穿于民法始终的基本准则;4. 民法调整对象的本质要求和集中反映;5. 民法理念的集中体现。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1. 指导功能:指导民事立法、执法、司法、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 约束功能:对民事立法、司法、民事法律行为都具有约束力,不得违反。
3. 补充功能:法律有具体规定,首先适用具体规定;法律有漏洞的,依据民法基本原则予以补充。
4. 请求权基础:适用具体规定会导致极不适当的后果时,可以放弃具体规定的适用,直接依据基本原则进行裁判。
5. 解释法律的依据:例如解释《合同法》第54条第1款第2项关于显示公平的合同可以撤销的规定,需要依据公平原则。
6. 解释民事法律行为的依据:例如解释格式条款,需要依据公平原则。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9)鲁商终字第97号上诉人(原审被告):青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住所地:青州市青州南路2569号。
法定代表人:陈震,经理(未到庭)委托代理人:曾庆春,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吴爱华,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马培强,男,汉族,1968年10月26日出生,青州市王府华强水暖门市部业主,住青州市孟家大街北二巷1号。
委托代理人:王晓华,山东九州天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青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因与被上诉人马培强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2008)潍商初字第5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5月4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建筑公司委托代理人曾庆春、吴爱华,马培强及其委托代理人王晓华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原青州市一建安装分公司多次向马培强为业主的青州市王府华强水暖门市部购买水暖管件。
截至2008年4月21日,原青州市一建安装分公司尚欠其货款956967.95元。
建筑公司认为,对该956967.95元欠款数额中的839656.52元,共计44笔业务有异议,对其余117311.43元无异议。
2008年7月16日,建筑公司申请对原青州市一建安装分公司帐目进行全面审计。
因建筑公司只对其中的44笔业务有异议,所以本院仅就该44笔业务所涉帐目委托潍坊鸢都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审计。
2008年9月2日,潍坊鸢都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潍鸢会所鉴字(2008)12号鉴定报告的结果为:1998年7月31日至2006年1月25日,双方发生的有争议的44笔购销业务金额共计791903.27元,其中39笔应记入应付帐款的金额为788600.77元,建筑公司帐簿显示记入应付帐款的金额为839656.52元,应调减51055.75元;另外5笔业务是在收到发票时直接支付了现金,金额为3302.50元。
法律基本知识的必读书目推荐在法律基本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合适的读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广泛阅读与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本质、运作方式以及相关的案例分析。
本文将推荐几本值得一读的法律基本知识书目,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一、《民法概论》《民法概论》是法学领域中的经典之作,由著名法学家毛起泉教授编写。
本书以详细全面的内容阐述了我国民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
通过对民法的系统性讲解和深入剖析,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民法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实际案例分析中。
无论是法学专业学生还是对法律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二、《刑法概论》《刑法概论》是法学领域中另一本重要的基础读物,由曹建明院长主编。
本书通过对我国刑法基本概念、原则、罪刑法定等核心内容的讲解,帮助读者建立起系统的刑法基础知识体系。
同时,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理解法条的具体适用和刑法的实际运作。
对于学习刑法的人士来说,这本书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读物。
三、《行政法概论》《行政法概论》是一本系统介绍行政法基本概念、原则、制度等内容的权威著作,由谢鸣教授主编。
本书详细阐述了我国行政法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行政法在具体案例中的适用问题。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对行政法的内涵和运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法律逻辑学》《法律逻辑学》是一本剖析法律论证和判断过程的重要读物,由陆建玲教授编写。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解析了一些常见的法律逻辑错误。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法律思维能力和论证能力,为日后的法律实践奠定基础。
五、《法学研究方法论》《法学研究方法论》是一本介绍法学研究方法和技巧的重要著作,由杨孝华教授编写。
这本书详细讲解了法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法学研究。
民法知识点总结书推荐1. 《民法概论》该书是一本介绍民法基本概念和原则的入门读物,适合初学者阅读。
书中详细介绍了民法的历史渊源、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相关制度。
通过对民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解释,使读者能够对民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民法典》这本书是对中国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解读书籍。
该书通过对民法典各个条款的解释和分析,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民法典的内容和相关规定。
书中还对民法典条文之间的关系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有助于读者对民法典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合同法》合同法是民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企业家、法律从业人员和学生来说,了解合同法是非常重要的。
该书详细介绍了合同法的基本概念、构成要件、效力和解释等内容,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使读者能够了解合同法的具体应用。
4. 《物权法》物权法也是民法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房地产从业人员和法律从业人员来说,了解物权法是必不可少的。
该书详细介绍了物权法的基本概念、物权的种类、取得和行使等内容,通过对相关案例的解析,使读者能够了解物权法的具体适用。
5. 《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是民法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保险从业人员和法律从业人员来说,了解侵权责任法是非常重要的。
该书详细介绍了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构成要件、赔偿范围和辩护等内容,通过对相关案例的解析,使读者能够了解侵权责任法的具体适用。
以上几本书是我个人根据自己的学习和从业经验所推荐的民法知识点总结书籍,希望能够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不过,这些书籍只是民法领域中的入门读物,想要深入学习民法还需要结合学校教材和相关法律条文进行深入研究。
希望读者在学习民法的过程中多多参考不同的书籍和资料,形成自己的全面理解。
教案大学一年级法学课程民法概论教案大纲课程名称:民法概论适用年级:大学一年级法学专业学生【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民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与体系,并掌握基本的民法理论与实践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民法的含义和作用,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和法律意识的培养;2. 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概念,如权利、义务、法人等;3. 理解民法的分类和结构,能够把握民法的体系框架;4. 了解民法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具备运用法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章节及重点内容:第一章民法概论- 民法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意识和法学思维的培养- 民法与其他法律分支的关系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平等自由原则- 平等制约原则- 保护弱势群体原则第三章民法的核心概念- 自然人与法人的区分- 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区分- 合同和侵权行为的区分第四章民法的分类与体系- 民法的分类与专门法律制度 - 民法的结构与组成部分第五章民法的发展与现状- 民法的历史演进- 当代民法的特点与挑战- 民法的国际化与比较研究【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民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体系,引导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点。
2. 案例分析:引用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对民法的理解和应用。
3.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交流对民法问题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培养与人合作、批判思维与表达能力。
4. 阅读与研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法律文献和学术著作,深入理解民法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与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提问和参与度。
2. 作业与考核: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课后习题、案例分析和学术论文等,考察学生对民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程论文或大作业:鼓励学生选题写作,要求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独立见解。
【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民法概论导论》2. 参考资料:- 《民法概论与应用》- 《民法学案例分析》- 《当代民法论文选读》【教学安排】本课程预计分为16周进行,每周3小时,具体教学安排如下:第1周:引言与教学目标介绍第2-3周:第一章民法概论第4-5周: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第6-7周:第三章民法的核心概念第8-9周:第四章民法的分类与体系第10周:复习与期中考试第11-12周:第五章民法的发展与现状第13-15周:案例分析与学生讨论第16周:总结与答疑,期末考试【备注】本教案根据大学一年级法学课程民法概论的特点和要求编写,旨在提供一个教学框架和指导,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民法原理与实务复习资料(复习重点)第一编民法概论1。
民法,可以分为形式民法和实质民法。
形式民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指定的以“民法”命名的法律. 实质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和。
2. 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1)民事财产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以财产为客体,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
其特征包括:①以财产关系为客体;②以经济利益为内容;③体现的经济利益可以与特定主体相分离。
民事财产关系,包括静态财产关系和动态财产关系。
静态财产关系:又称财产支配关系,是指财产在特定主体支配下形成的支配者与社会一般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静态财产关系,包括物质财产占有关系和智慧财产专有关系. 动态财产关系:又称财产流转关系,是财产由一主体向另一主体转移时,在财产转让者之间形成的财产关系。
动态财产关系,包括商品交换关系、遗产继承关系、抚养关系。
(2)民事人身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基于彼此的人格或身份而形成的,不以主体的经济利益为内容,而以主体的人身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其特征包括:①以主体的人身为其发生和存在的基础;②不体现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体现主体的人身利益;③体现的人身利益具有专属性。
民事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人格关系,是指平等之间基于彼此的人格而形成的以主体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身份关系,是指平等之间基于彼此的社会身份而形成的以主体的身份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3.民法的渊源,是指民法的表现形式,包括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
(1)民法的直接渊源,即制定法,在适用上具有直接性和优先性。
包括法律和准法律。
法律,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指定的以法命名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立法文件。
如宪法、民事基本法、单行民事法律、综合性单行法等。
准法律,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准法律是法律的具体化和补充,在效力上低于法律。
国开学习网《民法概论》形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A2. B3. A4. C5. 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正确2. 错误3. 正确4. 错误5. 正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民法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民法是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其他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个人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民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民法是私法,调整的是私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民法是实证法,其规定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 民法是强制法,其规定具有强制力;- 民法是系统法,其内容涉及财产关系和个人关系的各个方面。
2. 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包括:- 主体,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客体,即民事法律关系所涉及的对象,包括物、权利、义务和智力成果;- 内容,即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 简述合同的定义和特征。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 合同的目的在于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合同是自愿行为,但在一定条件下,法律也可以规定合同的义务。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案例一: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甲将其房屋卖给乙,乙支付房价款。
合同签订后,乙未能按约定支付房价款,甲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请分析甲乙双方的权益和法律责任。
解答:甲乙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合法有效的。
根据合同约定,乙应支付房价款,但乙未能按约定支付,构成违约。
甲有权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房价款、违约金或赔偿损失等。
若乙无力履行合同,甲还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二:甲将其车辆借给乙使用,乙在使用过程中将车辆撞坏。
乙拒绝赔偿,甲要求乙承担侵权责任。
请分析甲乙双方的权益和法律责任。
解答:甲将车辆借给乙使用,甲乙之间形成了借款合同关系。
法学专业课程总结模板民法概论民法概论专业课程总结一、概述法学专业中的民法概论课程是学生们接触和掌握民法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则体系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民法的内涵和精神,还能为日后的法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法概论课程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课程内容1. 民法的基本概念在民法概论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民法的基本概念。
民法是国家用以调整人们日常社会行为的法律规范体系。
它是以保护个人、家庭和财产合法权益为出发点,确立人民平等自由的法律地位。
2. 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概论课程还重点介绍了民法的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事实主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等。
这些原则在民法领域中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保障了法律实施的公正和公平。
3. 民事权利与义务民法概论课程还涵盖了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内容。
学生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民事权利的种类和内容,以及民事义务的形成和履行方式。
这些知识是日后处理民事纠纷案件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4. 民法责任民法概论课程还系统介绍了民法责任的原则和种类。
包括合同责任、侵权责任和不当得利责任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责任的成立条件、救济方式和赔偿标准等。
5. 法律行为课程中还对法律行为进行了深入讲解。
学生们了解了法律行为的要素、表现形式和效力等。
同时也学习了法律行为的无效和可撤销情形。
6. 继承法概论课程中还介绍了继承法的基本规定,包括继承权产生条件、继承顺序和继承分配等内容。
这对于学生们理解继承关系的本质和处理继承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习收获通过学习民法概论课程,我深刻认识到民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个人权益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也提升了我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 法律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案例和理论知识,我培养了辨析问题、分析法律适用和解决法律疑难的能力,提高了我的法律思维能力。
2. 法律实践能力民法概论课程中,我参与了解析实际案件的实践演练,通过模拟法庭的方式进行庭审辩论,提高了我的法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