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学案.卖油翁
- 格式:pdf
- 大小:21.88 KB
- 文档页数:4
《卖油翁》教案范文(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卖油翁》。
文章通过讲述卖油翁陈尧咨与教书先生之间的对话,展示了卖油翁精湛的酌油技艺和深刻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卖油翁的形象,领会文章主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品质,树立尊重劳动、热爱生活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卖油翁形象,领会文章主旨。
2.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成语和句式,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注释、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卖油翁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民间技艺。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理解生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1)分析卖油翁的形象特点,讨论卖油翁的技艺如何展现。
(2)讨论文章的主旨,理解卖油翁所传达的哲理。
4. 例题讲解:讲解文章中的成语和句式,如“熟能生巧”、“因地制宜”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成语和句式进行造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卖油翁的故事。
(2)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和句式,写一段话。
2. 答案:(1)卖油翁陈尧咨,酌油技艺高超,令教书先生叹为观止。
(2)示例: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他的钢琴演奏已经达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民间技艺,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卖油翁形象特点的分析。
2. 文章主旨的理解。
3. 成语和句式的运用。
4. 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学方法。
(完整版《卖油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卖油翁》。
该文选自宋代欧阳修的《归田录》,讲述了卖油翁陈尧佐以倒油技艺巧妙教育齐宣王的故事,揭示了实践出真知、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成语,了解文章背景及作者。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 能够从故事中领悟到实践出真知、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实践出真知、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成语“熟能生巧”的含义,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同时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3. 课堂讲解:a. 教师对文章进行逐句翻译,解释重点词语,如“倒油”、“陈尧佐”、“齐宣王”等。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与文章主题相关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成语,进行随堂练习,提高运用能力。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到实践出真知、谦虚使人进步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文章《卖油翁》2. 重点词语:倒油、陈尧佐、齐宣王、熟能生巧3. 主题思想:实践出真知、谦虚使人进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成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实践出真知”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实践出真知、谦虚使人进步相关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处理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安排与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处理《卖油翁》作为教学内容,应关注文章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国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4. 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生字词和文言文句子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七、课后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考虑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生字词表:列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实用的《卖油翁》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实用的《卖油翁》教案实用的《卖油翁》教案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油翁》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卖油翁》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能使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理解并掌握常用虚词“之” “以” “而”的用法。
3、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4、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一个人应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课文导入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教学设计》。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在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作者:2、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的运动。
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时期的这批作家里的。
(知道唐宋八大家吧?)这八大家是:唐的韩愈、柳宗元,宋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韩、苏、王的绝句我们曾学过一些。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
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
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
本文仅135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选自《归田录》。
该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大夫诙谐之言的书。
下面,我们就来结识欧阳修笔下的这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卖油翁》教学设计《卖油翁》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卖油翁》教学设计(通用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卖油翁》教学设计篇1教学重点与目标:反复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课时:1教学设想:本文故事生动,文字浅显,可由学生自读,教师稍加串讲即可。
一简介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
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主张用平实朴素的语言来写文章,反对当时盛行的崇尚藻饰的骈体“时文”,继唐朝韩愈、柳宗元之后掀起了又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成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他在写作实践上有较高的成就,尤其是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对后世影响很大。
其著作收在《欧阳文忠公文集》里。
二掌握字词公(男子尊称)善(擅长)矜jīn(自夸)释担(放下担子)睨nì(斜着眼看,斜视)发矢shǐ(射出箭)但(只)微颔hàn(微微点头)汝(你)精(精通)熟(熟练)尔(通“耳”,罢了)忿然fèn(气愤的)安(怎么)轻(轻视)以(凭)酌zhuó油(倒油)覆(盖)徐(慢慢地)杓(油杓)沥(注)因(于是)惟(只不过)遣(打发)三反复诵读,感受简洁的叙述技巧,并且可就文中所进行包含的道理进行讨论。
1诵读2复述故事。
3分析第一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态度。
一分析第二段:写二人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高超技艺。
4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称许?-- “睨”“微颔”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称许。
4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主要是陈尧咨的问话。
“自矜”“吾射不亦精乎” “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如先质问“汝亦知射乎”,这里的“汝”,多少还带一些尊重,但话中含有只有他才了解“射”的意思。
《卖油翁》教学设计(通用7篇)《卖油翁》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油翁》教学设计(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卖油翁》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复述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三、掌握实词“矜”、“圃”、“睨”、“颔”、“释”、“忿”、“徐”、“缱”和虚词“尔”、“以”、“但”。
四、背诵全文。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这篇文章故事性很强,学生较易理解。
但面对初一的学生,要在一课时内完成上述教学目标,仍是需要匠心独运的。
一、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文章的第一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是故事的开端。
用的是欲抑先扬的手法,比较容易理解。
第二段写卖油翁和陈尧咨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高超技艺。
卖油翁的酌油表演及其对酌油技巧的解释,是本文的中心,突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这是本文的重点。
难点是文言实词较多。
二、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
1、在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学生能顺畅地朗读,恰当地复述课文。
2,教师以简明的板书理清文章思路,学生根据板书内容的提示,能初步成诵,3、准确体会思想内容,基本成诵。
4、课后巩固,达到熟练背诵。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布置预习。
(课前)1、结合书下注释,给下列字词注音,并填空。
矜():解释为__。
组词__。
圃():解释为__。
组词__。
睨():解释为__。
组词__。
颔():解释为__。
组词__。
忿():解释为__。
组词__。
酌():解释为__。
组词__。
沥():解释为__。
组词__。
遣():解释为__。
组词__。
2、找出课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二、导入新课。
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两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谦虚礼貌、勤奋好学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客观公正、辩证思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3. 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刻领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作者、背景及内容。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深入研究相关话题。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小短文。
3. 深入研究课文主题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背诵、写作和心得体会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What you want, why do years give you? All counterattacks come prepared, all the light, it takes time to be seen, all the luck is the foreshadowing of hard work.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卖油翁》教案3篇《卖油翁》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能使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理解并掌握常用虚词“之”“以”“而”的用法。
3、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4、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一个人应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课文导入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教学设计》。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在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作者:2、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的运动。
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时期的这批作家里的。
(知道唐宋八大家吧?)这八大家是:唐的韩愈、柳宗元,宋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韩、苏、王的.绝句我们曾学过一些。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
他的__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
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
__仅135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选自《归田录》。
该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大夫诙谐之言的书。
下面,我们就来结识欧阳修笔下的这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卖油翁》中考一复习学案编写人审核人使用时间序号教师寄语:你的天赋好比一朵火花,假如你用勤勉辛劳去助燃,它一定会变成熊熊烈火,放出无比的光和热来。
学习目标:①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背诵并正确默写《卖油翁》;②学以致用,品味课文中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③分析卖油翁的人物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整体结构:陈尧咨:善射——自矜、浮躁、骄傲自大卖油翁对比:熟能生巧卖油翁:善酌——从容、沉着、恃才不傲基础知识:【题解】《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庐陵(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他四岁丧父,由母亲启蒙而刻苦自学。
考中进士后,初为谏官,后做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创作明畅简洁,平易近人。
尤其抒情散文,常融写景、抒情、叙事于一炉,语言精美,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都是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
《卖油翁》见于《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是作者晚年所作的笔记体杂文。
【文学常识】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常考实虚词】善:擅长。
矜:夸。
释:放下。
颔:点头。
熟:熟练。
安:怎么。
轻:轻视。
射(尔安敢轻吾射):动词作名词、射箭的本领。
遣:打发。
【非课下注释】精:精湛。
置:放置、安放。
以:①公亦以(介词,译为“凭、靠”)此自矜。
②以(介词,译为“用、拿”)钱覆其口。
而(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译为“却”“但是”【其他重点字词】圃:园子。
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但:只。
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覆:盖。
徐:慢慢地。
杓:同“勺”。
【名句翻译】原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翻译:陈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卖油翁》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卖油翁》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卖油翁》的含义;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意图;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式;学习文章的描写方法,体会其艺术特色;解读卖油翁与陈尧佐的对话,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式;学会文章的描写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卖油翁与陈尧佐对话中蕴含的哲理。
2. 教学重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式的学习与运用;文章描写方法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汇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描绘古代市井生活的画面,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中的卖油翁,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了解文章大意,划分段落。
(2)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式,并尝试理解其意义。
(3)思考卖油翁与陈尧佐对话中蕴含的哲理。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如:(1)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式的用法。
(2)文章描写方法的分析。
5. 随堂练习(1)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味。
(2)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卖油翁》2. 主要内容:(1)课文大意及段落划分(2)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式(3)文章描写方法(4)卖油翁与陈尧佐对话中蕴含的哲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卖油翁的形象特点。
(3)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以“街头小贩”为题材的短文。
2. 答案:(1)课文内容理解题: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回答。
《卖油翁》教案(最新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xxx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卖油翁》教案(最新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卖油翁》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传神。
3、掌握实词:矜颔释徐以但等。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的是要获得超群的技艺必须经过反复多练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跟熟练有关。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熟悉课文。
简介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
是我国北宋着名的文学家,主张用平实朴素的语言来写文章,反对当时盛行的崇尚藻饰的骈体时文,继唐朝韩愈、柳宗元之后掀起了又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成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他在写作实践上有较高的成就,尤其是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对后世影响很大。
其着作收在《欧阳文忠公文集》里。
1、结合注释,了解作者情况。
2、学子交流预习中解决的字词读音:3、指名学子试读后全班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三)疏通,了解课文内容。
1、学子提出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2、学子逐句解释课文,积累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1、默读课文,思考:陈尧咨的心理经历了一个怎样变化的过程?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2、讨论交流明确:课文先简要介绍陈尧咨因善射而矜持,对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的不以为然的态度自是不满,质问声中“自矜”之太跃然纸上。
而卖油翁从容对答,点出“无他,但手熟尔”。
但陈尧咨一时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认为是“轻吾射”,“忿然”一词表现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
而卖油翁现身说法“以我酌油知之”,当场献技,在事实面前陈尧咨无话可说,只好尴尬地笑着让卖油翁走了。
板书:自矜↓不满而质问↓忿然↓笑而遣之3、卖油翁的过人之处又有哪些?明确:通过对其酌油动作的描写“取”“置”“覆”“酌”“沥”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结果,突出其高超的酌油本领。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范文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范文精选4篇(一)教案:卖油翁教学内容:《卖油翁》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回答有关《卖油翁》的基本问题;2.能够理解并运用《卖油翁》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3.能够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和写作。
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和回答有关《卖油翁》的基本问题;2.能够运用《卖油翁》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1.能够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和写作。
教具准备:课文、课件、黑板、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通过生活中关于油的经历和困惑,引入课文内容。
二、初识课文(15分钟)1.让学生先阅读和理解课文,然后师生共同解读生字和短语。
2.让学生背诵和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
三、深入学习(30分钟)学生讲述并讨论:1.男主人公出卖自行车的动机是什么?是否理智?2.你在学校或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处理的?3.交流和讨论后,让学生写一篇文章,写自己面对诱惑的态度和原因。
四、巩固提升(20分钟)1.课堂讨论:学生依次讲述自己的作文内容,并互相评论、提建议。
2.师生一起总结课文和相关话题,复习重点词汇和句子。
五、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课文,再练习自由写作。
2.预告下一堂课内容。
六、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课堂内容,解析课程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对《卖油翁》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回答相关问题,还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和写作。
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写作,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范文精选4篇(二)教案标题:探究外国诗二首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外国诗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了解外国诗歌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
3. 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13课卖油翁一、学习目标熟读课文,识记、理解文言词语;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品味文章简洁生动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体会阅读时质疑的好处。
二、教材预习问题提示问题1:先不看注释读一遍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多少,把不懂的语句画出来。
点拨:可根据现代汉语中对词语的解释来理解,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试着猜测或跳过,先大体了解一下文意即可。
问题2:参考注释重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语,体会文言文特有的简洁风格。
点拨: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语有:射、释担、立、睨、见、发矢、颔、取、置、覆、酌、遣等。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句式简洁、言简义丰、描写生动等。
三、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四、背景资料本文选自《归田录》卷一,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它通过描写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五、知识链接: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作家的合称,即“韩柳曾王,三苏欧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散文成就最高,作品流传最广。
六、常考文言知识积累重点字自矜(jīn)家圃(pǔ)睨(nì)之发矢(shǐ)颔(hàn)之忿(fèn)然酌(zhuó)油沥(n)之遣(qiǎn)之七、通假字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2.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八、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今义:尝试,品尝。
)2.但微颔之(古义:只是;今义:连词,表转折,但是。
)3.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平安。
)4.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古义:于是,就;今义:原因,因为。
)九、一词多义汝亦知射乎(动词,射箭)1.射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本领)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2.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但是)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3.以以钱覆其口(介词,用)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代陈尧咨)4.之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康肃笑而遣之(代词,指代卖油翁)但手熟尔(语气词,同“耳”,相当于“罢了”)5.尔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十、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点头)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指射箭的本领)3.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4.康肃笑而遣.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走,打发)十一、文言句式1.省略句(油)自钱孔入(省略了主语“油”)2.倒装句尝射于家圃(介词结构后置,应为“尝于家圃射”)十二、成语积累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七语18-19(下)《卖油翁》学案(制:成静/审:张凯旋/100分)【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了解文章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概述课文内容。
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
【基础学习】一、熟练朗读课文,梳理文言词句1.解释划线字词:善射:当世:自矜:尝:释担:睨:去:但微颔之:汝:熟:忿然:安: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徐:沥之:惟:遣之:2.句子翻译(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以我酌油知之。
(4)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二、感知文章内容1.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态度变化:反感→忿然(恼怒)→佩服认输变化原因: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2.分析康肃公与卖油翁的形象。
康肃公:1.骄傲自大,虚荣。
2.有知错就改的精神(品质)。
卖油翁:1.身怀绝技却不张扬。
2.懂得如何去教育人,聪明谦虚。
3.不卑不亢(不畏权贵)。
3.从这个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
4.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卖油翁。
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5.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
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
6.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三、拓展延伸(一)《孙亮食生梅》陈寿孙亮①方食生梅,使黄门②至中藏③取蜜渍④梅,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⑤,藏吏叩头。
卖油翁学案12《卖油翁》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注音,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
2.掌握句子翻译;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3.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大家听说过百步穿杨的故事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他能射中百步外杨柳树上指定的一片杨柳叶的中心,而且箭箭都能命中,令人口服心服。
“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
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
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了古代大学问家欧阳修的《卖油翁》,同学们就会明白。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自矜.( ) 家圃.( ) 睨.( )矢.( )颔.( )忿.然()酌.( )杓.()沥.()遣.()2.作者及作品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
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
”是一部笔记小说。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把握重点词句。
(小组合作)【交流点拨】朗读:①读时要字音准确。
②处理好停顿。
③把握重读和轻读。
④注意语速语调,做到抑扬顿挫。
2. 指名学生读课文,检验字音、节奏、语气、语调。
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大意,将不懂之处圈出来。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结合书下注释,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词义。
矜( ):圃( ):释():睨( ):颔( ):忿():酌( ):沥( ):遣( ):2.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
3.虚词:(1)公亦以.此自矜(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但微颔之.4.一词多义而(1)释担而立(2)自钱孔入,而钱不湿(3)康素笑而遣之尔 (1)惟手熟尔(2)尔安敢轻吾射射(1)尝射于家圃(2)吾射不亦精乎以(1)以我酌油知之(2)以钱覆其口之(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2)但微颔之.(3)以我酌油知之.(.4.).以杓酌油沥之.(5)笑而遣之.5.古今异义但微颔之古义今义尔安敢轻吾射古义今义6.词类活用尔安敢轻吾射但微颔之7.重点句子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