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杂散电流防护技术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54.79 KB
- 文档页数:2
地铁杂散电流危害及防护地铁是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还减少了交通拥堵,改善了城市环境。
然而,地铁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杂散电流,若不加以合理的防护措施,可能对乘客和设备造成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铁杂散电流的危害及防护方法。
首先,地铁杂散电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电击危害:地铁杂散电流可能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当乘客接触到带电的金属结构(如扶手、栏杆等)时,可能会发生电击事故,造成人身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2. 电磁干扰:地铁杂散电流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
例如,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通信中断、系统崩溃等问题。
3. 地下管线腐蚀:地铁杂散电流会在行驶的轨道和输电装置上产生电流,而这些电流会在接触点处引起腐蚀。
长期以来,这种腐蚀可能对地下管道和其他设施造成损坏,进而影响城市的基础设施稳定性。
为了防止地铁杂散电流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防护方法:1. 地铁车体接地:地铁车厢与轨道之间的接地是减少杂散电流的关键步骤。
通过确保地铁车厢和轨道之间良好的接地连接,可以将杂散电流有效地引入地下,从而减少对乘客和设备的危害。
2. 绝缘保护:地铁车厢内的金属结构应进行绝缘处理,以避免与乘客直接接触。
此外,地铁设备和设施的金属构件也应进行绝缘处理,以减少对周围管道和设备的腐蚀。
3. 等电位连接:通过建立良好的等电位连接系统,可以将地铁车厢内的各个金属结构保持在相同的电位上,减少杂散电流的产生和传播。
4. 电磁屏蔽:对于设备和设施中的敏感电子设备,可以采用电磁屏蔽技术来减少电磁干扰。
通过在设备周围设置屏蔽层,可以阻隔外界电磁场的干扰。
5. 定期检测和维护:地铁系统应定期进行杂散电流检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在实施防护措施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安全意识教育。
地铁乘客应了解杂散电流的危害,并能够正确应对。
地铁杂散电流危害及防护地铁杂散电流指地铁线路中由于信号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牵引系统等原因产生的电流异常现象。
这些电流不仅会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对地铁系统的设备和设施造成损害。
因此,了解地铁杂散电流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地铁杂散电流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身安全风险:地铁杂散电流可能会通过人体造成电击伤害。
当人体接触到带电的金属部件时,电流会通过人体传导,造成电击。
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特别是在湿润的环境中,电流传导的速度更快,导致伤害的风险更高。
2. 设备损坏:地铁杂散电流会对地铁的设备和设施造成损害。
例如,电流通过地铁的导轨、信号线等金属部件时,会产生电化学腐蚀,导致设备的损坏和寿命缩短。
此外,地铁内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也可能受到电流冲击而受损。
3. 信号干扰:地铁杂散电流可能会对地铁的通信和信号系统造成干扰。
电流干扰信号线路和设备,可能导致信号失真、误码等问题,进而影响地铁的运行安全。
为了预防和减少地铁杂散电流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 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对地铁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包括检查电力供应系统、牵引系统等设备,及时修复出现的问题。
2. 接地保护:对于地铁的金属部件,特别是导轨和信号线等,需要进行良好的接地保护。
接地系统能够将地铁杂散电流从金属部件中引导到地下,避免对人身和设备的伤害。
3. 人员培训和警示标识:对于地铁的乘客和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电流安全和预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同时,在地铁站和车厢内应设置相关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地铁杂散电流带来的危险。
4. 监测和报警系统:安装地铁杂散电流监测和报警系统,实时监测地铁线路中的电流情况,并通过报警系统及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5. 泄漏电流保护装置:在地铁的电力供应系统中,安装泄漏电流保护装置,能够在电流泄漏时快速切断电源,防止电流流入人体造成伤害。
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防护系统施工工法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防护系统施工工法前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杂散电流问题日益凸显,给运营与维护带来了很大困扰。
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防护系统施工工法,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工法特点: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防护系统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性:本工法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施工周期短,能够快速解决杂散电流问题。
2. 精确性:该工法利用先进的测试仪器,能够准确检测杂散电流,并精确控制杂散电流的流向和大小。
3. 稳定性: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该工法能够确保杂散电流防护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率。
4. 适应性:该工法适用于各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适应范围: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防护系统施工工法适用于城市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系统中,可以有效解决杂散电流问题,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工艺原理: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防护系统施工工法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1. 采用屏蔽隔离技术:通过在轨道周围安装金属材料,形成屏蔽隔离层,有效阻止杂散电流的扩散。
2. 采取接地措施:通过设置接地装置,将杂散电流引导到地下,减少对线路设备的影响。
3. 加强绝缘保护:在关键部位设置绝缘层,避免杂散电流穿越绝缘,导致线路设备受损。
施工工艺: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防护系统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阶段:1. 隔离安装:在轨道周围安装金属屏蔽材料,形成隔离层。
2. 接地设置: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接地装置,将杂散电流引导到地下。
3. 绝缘保护:在关键部位设置绝缘层,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和人员,包括轨道施工队、电气安装队、地质勘察队等,通过科学的劳动组织,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机具设备:该工法需要使用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隔离材料安装设备、接地装置安装设备、绝缘层设置设备等,这些设备具有高效、安全、稳定的特点。
质量控制: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前的检测:对现场进行详细检测,确保施工前的基础情况符合要求。
地铁杂散电流的危害与防护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方式,已经深入人心。
然而,很少有人关注到地铁中存在的一个潜在危险——杂散电流。
杂散电流是指在交流电路中出现的一种电流,它不仅对设备产生破坏,还有可能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
在地铁站和车辆内,杂散电流主要是由于从地面引入的电压和电磁干扰产生的。
地铁杂散电流的危害有哪些?1.影响人体健康地铁杂散电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潜在性、隐蔽性和无处不在性。
它会产生电刺激、电灼伤、心肌抽搐、呼吸麻痹、晕厥、昏迷等影响。
特别是对于那些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一旦被电击,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2.危及乘客安全地铁杂散电流可能会影响到地铁车辆的制动装置、信号系统、防火安全等一系列设备,进而危及到乘客的安全。
如果地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故障,那么将会给乘客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小的威胁。
3.对设备造成损害地铁杂散电流不仅对人体有害,还会对地铁设备造成损害。
比如制动装置、信号系统、通风系统等设备在受到电流干扰后,可能会发生器件损坏、电路失真、系统故障等情况,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地铁的稳定运行。
如何防止地铁杂散电流?1.加强系统维护地铁系统维护是防止杂散电流的关键。
地铁运行一段时间后设备会逐渐老化,这时候就需要加强维护。
减少设备与地面接触的表面积,加强涂覆铁氧体等防护措施,都能有效降低杂散电流的危害。
2.加强设备防护在地铁站和列车内设置地线,保证操作面不产生漏电现象,同时采用多层绝缘措施,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并配备相应的转换电源措施,对于老旧设备也要及时进行更换。
3.加强地面电势调节通过地面电势调节,将地面电势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有效降低地铁杂散电流的危害。
可以使用电容接地、自耦变压器、双绕组变压器等装置,来将不同的电源接通到地面电网上,并对接口间进行隔离,避免有害的电流流入到地铁车辆和站台。
总之,地铁杂散电流的危害不可小觑,对于地铁系统和乘客的安全,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防范和措施。
阐述地铁的杂散电流防护措施目前,我国地铁供电系统基本上采用的是直流牵引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提供地铁列车需要牵引的电流,先通过架空线或接触轨向地铁列车输送直流电,再通过走行轨回流到牵引变电所。
钢轨理论上对地绝缘安装,但因为施工工艺及绝缘材料性能等原因,钢轨不可能做到对地面完全绝缘。
而且钢轨的绝缘水平会随着绝缘材料的老化而渐渐降低,造成部分的电流不从走行轨回流,而是以散流的形式流入大地,再由大地流回走行轨并返回牵引变电所,从而形成杂散电流。
1 杂散电流的腐蚀机理地铁(轻轨)采用直流供电方式,利用钢轨作为回流线,由于钢轨对地绝缘不充分,直流供电的地铁系统的走形轨本身具有电阻且走形轨对地做不到完全绝缘,所以有一部分电流从走形轨泄漏到大地。
这部分从走形轨漏出的电流被称为杂散电流,又叫迷流。
杂散电流从走形轨漏出后,经过地铁的道床流入大地,然后从大地流回钢轨回流点。
这种杂散电流对地铁隧道中的结构钢筋产生腐蚀,破坏了结构钢的强度,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杂散电流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在反应中,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其反应过程称为阳极反应过程。
介质中的物质从金属表面获得电子而被还原,其反应过程称为阴极反应过程。
进行电子传导的金属导体与进行离子传导的电解质相接触的界面称为电极系,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的接合称为e-i接合。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方式所形成的杂散电流及其腐蚀部位如图1所示,走行轨和金属管线均为电子导体,地面为离子导体,电子在A点和D点流出,那么金属导体和地面一起组成的界面为阳极。
在电流经过过程中,如果电流在B点和F点流入,那么地面与金属导体所共同组成的界面为阴极。
根据图1可以看出,杂散电流所流过的地方可以看成两个电解电池串连在一起。
当杂散电流由钢轨(A)和金属管线(D)部位流出时,都会发生失掉电子的氧化反应,该部位的金属就会遭到腐蚀。
2 杂散电流的危害地铁的杂散电流是一种有害的电流,会对地铁中的电气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还会对隧道、道床的结构钢和附近的金属管线造成危害。
地铁杂散电流防护技术措施地铁系统作为城市快速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交通流量高峰期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地铁系统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如杂散电流。
当地铁车辆行驶时,会在轨道和电缆间形成一定电压,这些电压可能会在到达车顶的钢轨或其他金属构造中形成杂散电流,从而对车辆内部的电子设备产生影响,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困扰。
因此,地铁车站和车辆杂散电流防护技术是城市地铁运行的重要一环。
杂散电流的危害杂散电流是地铁系统中的一种共振放电现象,它能够威胁到使用地铁系统的公众和地铁系统设备。
杂散电流会在地铁系统的轨道和电源线之间形成,它的大小和频率与地铁车辆的运动速度,轨道几何学结构和电源特性等因素有关。
当地铁车辆经过轨道和电源线之间的空间时,会产生一定的电场强度和电位差,这些电位差可能会激发杂散电流的产生。
杂散电流大小和周围环境影响相关,如一个地铁车站,其周围有大量建筑物和地下管道,那么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杂散电流问题。
杂散电流会对地铁车辆内部的电子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导致设备损坏,影响使用,甚至可能给使用者带来电击等危险。
地铁杂散电流防护技术为了保护地铁车辆内的电子设备和跑在高压轨道上的乘客,各国地铁系统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来防护杂散电流。
引导地电阻引导地电阻是地铁最常见的杂散电流防护技术之一。
该技术利用在铁路轨道上布置接地排和屏蔽装置,形成针对杂散电流的过滤,使地铁车辆内的电子设备受到安全保护。
该技术的关键在于运用合理的导电材料来保持接地效率和杂散电流过滤效果。
国际上认为,PE/PCP(聚氯丁二烯/聚氯乙烯)地电阻材料具有极好的防护效果,并能够优化系统接地结构设计。
轨道绝缘技术轨道绝缘技术是另一个常用的地铁杂散电流防护技术。
该技术采用绝缘材料来保护轨道与车辆之间的电位差和电场强度,防止杂散电流的产生。
在地铁车站中,地铁站周边环境条件往往不佳,掉落物或污水溅入地铁站坑道中与导电材料绝缘层缩短距离,导致系统短路,杂散电流难以防护,对地铁系统安全造成威胁。
地铁杂散电流危害及防护模版地铁杂散电流是指由于地铁的电气设备运行或维护中的故障或失效,导致电流通过车辆、轨道和接地设施等回流至站台环境,并对站台上人员造成伤害。
地铁杂散电流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包括电击伤害和心脏骤停。
为了保障地铁站台上的人员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一、地铁杂散电流危害1. 电击伤害:当地铁发生故障或失效时,产生的杂散电流会通过站台接地设施回流至站台环境,当人员接触到带电的设施或接地体时,就可能发生电流通过人体,导致电击伤害。
电击伤害的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轻微的电击伤害可能会引起疼痛、肌肉抽搐和触电感,而严重的电击伤害则可能导致肌肉麻痹、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2.心脏骤停:地铁杂散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正常情况下,心脏由一系列特定的电信号驱动,使其以正常节奏跳动。
但是当人体接触到电流时,电流会干扰这些电信号的传导,导致心脏节奏紊乱,进而导致心脏骤停。
二、地铁杂散电流防护措施为了保障地铁站台上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设计合理的电气系统:在地铁的设计阶段,应考虑采用双绞线和轨道的等效抗阻,以减少杂散电流的产生。
在选择电气设备时,应优先选择低电阻和低电容的设备。
2. 定期检测和维护:地铁的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设备出现故障或失效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减少杂散电流的产生。
3. 设备接地系统:地铁的设备接地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且接地电阻应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需要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改进。
4. 隔离安全区域:在地铁站台上,应建立隔离安全区域,禁止人员接触到带电设施和接地体。
站台上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围栏,以提醒人员注意。
5. 人员教育和培训:地铁站台上的工作人员应接受地铁杂散电流防护的相关教育和培训,了解杂散电流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
6. 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在地铁站台上应安装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报警。
目前地铁一般采取以下方法来减少杂散电流。
1.减小钢轨阻抗
地铁列车走行钢轨同时作为牵引列车人流回流用,因此钢轨阻抗越小,从钢轨向外流失的杂散电流也越小,减少钢轨阻抗的有效办法是采用长钢轨,钢轨越长,钢轨接头就越少,钢轨的阻抗也就越小。
对钢轨接头除了用鱼尾板螺栓连接外,再在两根钢轨之间用 2 根 120mm2 以上的绝缘铜电缆连接。
2.走行钢轨采用点支承
减少钢轨与地面的接触面也是减少杂散电流的方法之一,为此走行钢轨采用点支承,即用混凝土软枕作为支承。
3.钢轨与地绝缘
钢轨与地绝缘越好,杂散电流也就越小,为此在钢轨与混凝土软枕之间、紧固用螺栓与混凝土软枕之间、扣件与混凝土软枕之间采取绝缘,要求每公里轨道对杂散电流收集网的泄漏电阻值大于 10Ω。
4.设置杂散电流收集网
上海地铁电动车辆采用直流供电.额定电压为 1500V、额定在引电流高达 3000A。
虽然兼作回流的走行钢轨与地之间采取了绝缘措施,又采用长钢轨,钢轨接头处加焊铜电缆,但钢轨本身具有电阻,当电流流过钢轨时在电阻上就产生电位差,因钢轨对地绝缘电阻不可能处于无穷大,故有电位差就会产生杂散电流,即大行钢轨小一部分电流将流出轨道,此杂散电流在地铁中
作为“迷流”。
当迷流进入地铁隧道的结构钢筋及与隧道绝缘不良的金属管道、支架、桥架等时,在有电解质的情况下,这些金属设备将受到电腐蚀。
为此在地铁混凝土软枕下的道床内设置杂散电流收集网。
杂散电流收集网与隧道的结构钢筋间应绝缘,不能相连。
杂散电流收集网在每个牵引变电所的两个端头设引出端子,用以测量和收集杂散电流。
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2024年地铁杂散电流危害及防护摘要:杂散电流给地铁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甚至会威胁乘客的安全,有必要对其采取防护和治理措施,以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
文章对地铁杂散电流的危害及防护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地铁系统中,牵引供电系统一般采用直流方式,会产生杂散电流。
目前,地铁的牵引供电方式一般采用直流供电方式。
在理想的状况下,牵引电流由牵引变电所的正极出发,经由接触网、电动列车和走行轨返回牵引变电所的负极。
由于走行轨与大地之间的绝缘不良或不是完全绝缘,流经走行轨的电流不能全部经由走行轨流回牵引变电所的负极,有一部分电流会泄漏进入大地,然后再流回变电所,这部分泄漏到大地中去的电流就是杂散电流,也称作迷流。
走行轨铺设在轨枕、道碴或整体道床上,由于钢轨与轨枕或整体道床之间不是完全绝缘状态,钢轨与大地间存在一定的过渡电阻,其阻值表示了轨道和大地之间的阻性耦合和电导性耦合。
有关研究表明,钢轨与大地之间的过渡电阻与通过走行轨中的电流无关,其阻值取决于轨枕和轨道紧固件的类型、轨枕下面的垫层、污染程度、气象条件。
也就是说,与走行轨流人大地的杂散电流与道床类型、轨枕和轨道紧固类型有关,并还随污染程度、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一、杂散电流的危害地铁中的杂散电流是一种有害的电流,会对地铁中的电气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还会对隧道、道床的结构钢和附近的金属管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1.引起地铁附近建筑物结构钢筋、金属管线腐蚀地铁附近的地下金属体埋于地下,周围有电解质存在,在没有杂散电流通过时,这些金属体所承受的渗透压与溶解压通常会保持平衡状态,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
但当这些金属体中流过杂散电流时,这些金属体所承受的渗透压与溶解压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就要发生电化学腐蚀。
在这些情况下,会有两种过程同时发生。
如果城轨隧道、道床或其他建筑物的结构钢筋及附近的金属管线(如电缆、金属管件等)长期受到杂散电流的腐蚀,就会严重损坏地铁附近的各种结构钢筋和地下金属管线,破坏结构钢的强度,降低其使用寿命。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
一、前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制定本技术规程,对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进行规范和指导。
二、定义
1. 地铁杂散电流:指由于直流牵引系统接地电阻不足或接触不良等原因而在轨道中产生的漏电流。
2.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指由于地铁杂散电流引起的金属结构物表面氧化、锈蚀等现象。
三、防护措施
1. 增加接地电阻:通过增加接地电阻来降低地铁杂散电流的大小。
2. 阴极保护:在金属结构物表面涂覆特殊涂料或安装阴极保护装置,使其成为阴极,从而减缓金属结构物表面的氧化、锈蚀等现象。
3. 限制漏电流:加强对地铁线路的检修和维护,及时排除接触不良等问题,从而限制漏电流的大小。
四、防护效果评估
1. 对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措施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2. 根据检测结果,对防护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最佳的防护效果。
五、总结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和指导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工作,提高地铁线路的安全性和设备寿命。
浅析地铁杂散电流产生和防护措施随着地铁的发展和扩建,地铁杂散电流的问题也愈发突显。
地铁杂散电流是指在交流电路中,由于施工中做成的绝缘不良和接地电阻的存在,引起接地体和邻近设备、建筑物之间发生的电位差而流过的电流。
地铁杂散电流反复流动会对铁路交通设施的机电设备和绝缘体、金属结构造成破坏,对人身安全和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因此,地铁杂散电流的产生和防护措施一直是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重点问题。
一、地铁杂散电流产生原因1、施工中绝缘不良地铁建设必须进行大量的地下施工,地铁隧道和站台的话涵中会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或金属材料,同时在接地体和隧道内敷设电缆等照明电气系统。
由于涂层与环境干湿变化的关系,电缆绝缘与涂层容易出现龟裂、剥落、老化和损坏等故障,从而形成电线泄漏电流,流经建筑物、金属管线和接地体,造成地电位差,进而导致地铁杂散电流。
2、接地电阻大地铁施工中的潜在电流问题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接地电阻。
一般来说,地铁的接地电阻应该小于4欧姆。
但是,由于阴极保护、生态排水及管廊施工中的不规范行为等原因,接地电阻不能达到要求,使地铁杂散电流不断产生。
二、地铁杂散电流危害1、对地下结构和设备造成损害地铁杂散电流造成了设备的短寿命和高损坏率,给设备维护带来了困难。
此外,杂散电流还将导致设备间隙放电,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火灾和事故隐患,造成安全隐患。
2、对人身危害地铁杂散电流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损害,从而引发电伤。
地铁内的乘客、地铁站附近的行人甚至是周围的居民都会受到地铁杂散电流的威胁,给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3、对环境污染地铁杂散电流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还会对夜间户外照明环境和邻近建筑物的照明造成影响。
三、地铁杂散电流防护措施1、人工排除法操作人员利用万用表在地面上逐个检查地下电力设备及管路设备的接地点,并分别测量每个接头电阻。
因为在接态良好的设备和绝缘不良的设备,由于电势差的不同,在地下的流过的电流也不同,经常发现绝缘不良或接头松动,利用人工排除法能实时发现、维修和更换弱环节,有效地防止受到杂散电流的损伤。
地铁杂散电流危害及防护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会发生一些电流杂散的问题。
地铁杂散电流是指由于地铁系统的电气设备运行和绝缘系统存在缺陷,导致电流从地铁车辆或设备流向地铁站、站台或地面设施的现象。
这些杂散电流的存在对人体健康和设备安全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首先,地铁杂散电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触电事故和人体电流感应。
当人体接触带有电流的金属结构时,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地铁杂散电流经过人体,会引起烧伤、电击、心脏停搏等严重后果。
而人体电流感应是指当人体处于杂散电流密集区域,即使没有直接接触金属结构,也会受到影响。
这种感应电流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脏病和导致死亡。
其次,地铁杂散电流对设备安全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设备的腐蚀和磨损。
地铁杂散电流中含有大量的电解质离子,这些离子在设备表面聚集并与金属发生反应,导致设备的腐蚀和磨损加剧。
同时,地铁杂散电流还会引起设备的过热、短路等故障,导致设备的损坏甚至发生火灾。
为了防止地铁杂散电流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电气设备的绝缘保护:对于地铁系统中的各种电气设备,包括轨道、车辆、供电系统等,需要保证其绝缘性能的良好。
通过定期绝缘检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绝缘缺陷,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接地系统的完善:地铁系统中的金属结构都要进行接地处理,确保其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足够小,避免产生杂散电流。
同时,还应设置合理的接地保护装置,及时将杂散电流引入地下接地网,防止其对设备和人体造成危害。
3.电气设备的屏蔽和隔离:对于地铁系统中产生杂散电流的设备,应考虑采用合适的屏蔽和隔离措施,将电流限制在设备内部,防止其外泄。
同时,地铁车辆和站台等人员接触的金属结构也要进行屏蔽和隔离,减少对人体的电流影响。
4.定期巡检和维护:地铁系统中的设备和接地系统需要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在地铁运营期间,要加强对设备的监控,避免因杂散电流引起的设备故障和触电事故。
一、杂散电流防护措施1.1 杂散电流防护对地下车站结构钢筋焊接要求目的和方法1、天津市地下铁道二期工程牵引供电系统是以列车走行轨作为主要回流通路的直流供电系统,由于钢轨不可能长期完全绝缘于道床,特别是随着地铁的运营,道床受到污染,道床与钢轨之间的过渡电阻日益减小,就不可避免有直流电流从钢轨漏泄至道床结构及车站、隧道等其他结构和金属管线中,这些漏泄电流就称为杂散电流。
当这些电流由金属构件进入砼、土壤等介质时,对金属结构、管线就产生电腐蚀,该腐蚀称为杂散电流腐蚀。
2、为减少杂散电流和尽量避免杂散电流对地铁结构钢筋和金属管线的腐蚀及向地铁外扩散,应采取杂散电流防护措施,措施为:⑴通畅回路,即设立畅通的轨回流系统、正线走行轨绝缘安装。
⑵道床屏蔽网,即在道床内设置杂散电流主收集网。
⑶根据工程可行性情况,利用地下隧道、车站结构钢筋构成杂散电流辅助收集网,作为杂散电流防护的辅助防护措施。
1.2杂散电流防护原则1、地下车站结构钢筋的焊接,保证结构钢筋成为统一电气整体。
2、在地下车站结构缝两侧的侧墙及区间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处两侧墙上引出结构钢筋连接端子(即辅助杂散电流收集网连接端子)。
其结构缝两侧的连接端子用95mm2橡胶绝缘铜线。
3、车站测量端子的设置原则:沿线路方向,在地下车站底层两侧侧墙的两端分别引出测量端子,每个车站共设4个测量端子。
4、排流端子的设置要求:在有牵引变电所的车站隧道底板的上、下行内侧分别引出1处排流端子,该端子要尽量设置在靠近牵此变电所处站台下方的电缆开孔位置处。
5、在区间盾构隧道内采用隔离法对盾构管片结构钢筋进行保护,届时将用电缆喧哗能两车站间端头结构缝的连接端子。
1.3 基本要求地下车站每个结构段的结构表层纵向钢筋、横向钢筋应电气贯通,若有搭接,应进行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mm。
相邻两个结构缝(施工缝、变形缝、诱导缝)之间为一个结构段。
在结构段两端第一、二排横向钢筋与其结构层内侧全部纵向钢筋进行焊接。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杂散电流的防护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轨道交通在城市基础设施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是由于其运行会产生一定的杂散电流,进而导致各种建筑设备等金属物体产生电化学腐蚀,最终对其使用性能及安全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所以为了确保城市安全稳定的发展,有必要加强对轨道交通中产生的杂散电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护手段。
本文简单介绍了杂散电流的产生机理及危害,同时论述了杂散电流防护技术措施和杂散电流的监测,希望可以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标签: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机理危害;措施;监测1 杂散电流的产生机理及危害杂散电流本质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电流,通常产生于轨道运输电力牵引系统、应急保护系统以及高压输变电系统。
现阶段我国的列车牵引动力系统通常使用的是直流供电,其电压一般为DC750V或DC1500V。
以电力为驱动动力,牵引系统通过变电所来向列车进行电能的传输,列车通过走行轨实现回流。
直流供电系统因为其走行轨自身存在一定的电阻,而且还无法做到完全绝缘,所以当回流电流流过走行轨时,其会出现一定的电压下降,进而形成一定的电压差,这会造成某一部分电流泄漏到土壤,通常该电流被称作杂散电流。
一般来说,杂散电流具备一定的集中特点,如果出现砸散电流流过时,会通过某些金属管件而流至回流点,然后通过土壤重新进入回流轨。
所以说回流轨附近的导电物体会在杂散电流的作用下出现较剧烈的电解腐蚀,进而被破坏了原有的金属结构和性能,严重缩短了其使用周期。
如果杂散电流和某些电气装置相连,还会造成装置的电位提高,进而使得该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甚至还会影响到人的生命安全。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果砸散电流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将会使得钢轨电位产生改变,进而可能会导致电位异常,这对轨道交通的安全行驶是十分不利的。
2 杂散电流防护技术措施2.1 限制杂散电流产生的方法2.1.1 降低回流系统阻抗通常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一般所采用的是长轨,通过焊接的方法将其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回流阻抗。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防护与检测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杂散电流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都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就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防护与检测进行了浅谈,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保障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防护,检测正文:一、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产生原因城市轨道交通的电气系统维护着大量电压等级不同的设备,工作时会产生电磁场,而设备间的匝间电容、绕组间的串联电容和随之产生的谐振等原因都会导致电气系统中的杂散电流的产生,二、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对于轨道交通的运营产生影响:1. 引起信号故障,影响列车的正常行驶;2. 使信号系统的判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人为疏忽的事故;3. 容易导致电气部分的损坏,增加设备损坏的维修费用。
因此,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的杂散电流非常重要。
三、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防护的一些措施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防护,通常采用以下措施:1. 设计优良的信号系统和电气系统,通过优化电气布置和设计来减少杂散电流的产生;2. 在设备内部设置杂散电流损耗器,抑制杂散电流的扩散;3. 安装中性接地装置,使电气系统的电位保持在安全水平,以减小杂散电流对设备的影响;4. 在接线处加装补偿装置,平衡杂散电流的空气隙。
四、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检测手段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需要检测与监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使用磁环检测器,通过检测磁场的变化来判断杂散电流的大小;2. 使用示波器,通过在电缆接头处分别接地和开路,在示波器上观测电压波形,来判断电气系统中的杂散电流大小;3. 使用示值表,测试接地线和设备间的电压差;4. 在开车前的检查时,对电气系统进行绝缘测试。
五、结语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之间连接的桥梁,杂散电流的影响对其正常运营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并使用适当的杂散电流检测手段,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