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测定比热容
- 格式:pdf
- 大小:84.55 KB
- 文档页数:4
astm e1269-2011 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仪(dsc)测定比热容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269-2011是《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仪(DSC)测定比热容量的标准试验方法》的一项标准。
这个标准规定了使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仪(DSC)测定材料比热容量的方法和要求。
差示扫描热量测定仪(DSC)是一种测量样品和参考物体之间热量差异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材料在连续升温或降温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来计算出材料的比热容量。
比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单位温度变化下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是研究材料热性质和热行为的重要指标。
ASTM E1269-2011的主要内容包括试验样品的制备、测量条件的选择、试验过程的操作步骤和结果的处理方法等。
试验样品的制备是关键的一步,需要保证样品的纯度和均匀性,以及样品与参考物之间的热容差异。
在选择测量条件时,需要考虑到样品的性质、温度范围和仪器的能力等因素。
试验过程中需要按照标准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包括样品的装载、加热和冷却过程等。
结果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曲线分析和比热容量的计算等。
ASTM E1269-2011的适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各种材料的比热容量测定,包括金属、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等。
它常被用于材料研究和开发、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等领域。
比热容量的准确测定对于理解材料的热性质和热行为、设计和优化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ASTM E1269-2011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快速、准确且重复性好。
它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测量出材料的比热容量,并且可以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与其他比热容量测定方法相比,DSC具有操作简便、数据获取方便和结果解释清晰等优势。
总之,ASTM E1269-2011是一项重要的标准试验方法,用于使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仪(DSC)测定材料比热容量。
它为材料研究和开发、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等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靠且有效的实验手段。
在使用该标准方法进行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操作步骤和要求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何利用dsc测定聚合物的比热容
利用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聚合物的比热容,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准备样品:将聚合物样品制备成适合DSC测试的形态,通常是将样品制成薄膜或粉末。
2.设置DSC仪器:将DSC仪器预热至所需的测试温度,并设置好测试程序,包括升温速率、测试温度范围等。
3.放置样品:将制备好的聚合物样品放置在DSC仪器的样品台上,确保样品与参比物(通常是空白铝皿或蓝宝石)之间的热接触良好。
4.进行测试:启动DSC仪器,开始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仪器会记录样品随温度变化的热流量变化,生成DSC曲线。
5.分析数据:根据DSC曲线,可以确定聚合物的比热容。
通常,在DSC曲线上选择一个温度区间,计算该区间内样品与参比物的热流量差,然后除以该区间的温度差,即可得到聚合物的比热容。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DSC测试时,应确保样品的纯度和质量,以避免测试结果受到杂质或样品制备不当的影响。
此外,还应根据聚合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测试条件和参数,以获得准确的比热容值。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仪器和样品特性进行适当的调整。
建议在进行DSC测试前,先查阅相关的仪器操作手册和文献,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物质比热容的测量方法生物质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是指单位质量的生物质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所需的能量变化。
它是评估生物质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热特性的重要参数。
测量生物质比热容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差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差热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生物质比热容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来确定材料的比热容。
该方法利用差动式扫描量热计(DSC)仪器,通过对待测样品与参比样品同时进行加热或冷却,并通过测量样品和参比样品之间的温差来确定材料的比热容。
2. 热流差示分析法(Thermal Conductivity Analysis,TCA)热流差示分析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生物质比热容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导热水平的改变来确定材料的比热容。
该方法使用热流差示分析仪器,通过将热流传导到待测样品,并测量样品与参比样品之间的温差来确定材料的比热容。
3. 比热容计法(Calorimetric Method)比热容计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测量生物质比热容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比热容计测量待测样品和参比样品在相同条件下的温度变化,从而确定样品的比热容。
实验中,将待测样品和参比样品放入两个独立的容器中,使两者都处于相同的初始温度下。
然后,对两个容器施加相同的热量,测量两个容器中样品的温度变化,从而计算出材料的比热容。
4. 比色法(Colorimetric Method)比色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测量生物质比热容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比较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颜色的变化来确定材料的比热容。
在实验中,将待测样品与参比样品放置在同一温度下,然后分别加热或冷却两个样品,并通过测量两个样品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材料的比热容。
综上所述,生物质比热容的测量方法有差热分析法、热流差示分析法、比热容计法和比色法等。
astm e1269-2011 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仪(dsc)测定比热容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269-2011是美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协会(ASTM)发布的一个标准试验方法,用于测定材料的比热容量。
该方法使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仪(DSC)进行测试。
比热容量是描述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能力的物理量。
它是单位质量物质在单位温度变化下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比热容量是研究材料热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重要参数,对于材料的热工性能有很大影响。
差示扫描热量测定仪(DS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研究和质量控制的热分析技术。
它可以用来测量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通过与对照样品的对比,DSC可以提供材料的热容量和热转化特性。
ASTM E1269-2011标准试验方法包含了DSC测定比热容量的操作步骤和标准测试条件。
以下是该标准试验方法的主要步骤:1.样品准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样品进行测定。
样品应该是均匀的固体或液体,并且应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
样品应严格按照ASTM E1269-2011标准试验方法中的要求进行准备。
2.仪器准备:根据厂商提供的说明书,正确设置和校准DSC设备。
确保仪器的热容量和灵敏度满足测试要求。
3.清零和校准:根据设备的要求,对DSC进行零点和校准操作。
这通常涉及使用标准参照物质添加热量和控制温度。
4.测试程序设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程序设置。
这包括选择温度范围、扫描速率和保持时间等参数,以便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5.测试操作:将样品放置在DSC样品台上,并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加热或冷却。
期间记录样品的温度和热流量曲线。
6.数据处理: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样品的比热容量。
这通常涉及将样品的热流量曲线与对照样品进行比较,并根据设备的标定曲线计算出热量值。
ASTM E1269-2011标准试验方法的目的是提供比热容量测定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它为使用DSC进行比热容量测定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标准测试条件,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一种热分析技术,用于测量材料的热性能,如比热容。
在DSC测试中,样品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加热或冷却,同时测量样品和参考物质之间的能量差异。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样品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单位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是热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热性能。
DSC测试比热容的标准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样品:将待测试样置于DSC样品舟中,确保样品与参考物质的质量相等。
2. 设定试验参数:选择合适的升温速率和温度范围,设置DSC仪器参数。
3. 进行试验:将样品和参考物质放入DSC仪器中,按照设定的温度程序进行测试。
4. 数据分析:记录DSC曲线,即样品和参考物质之间的能量差异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通过计算DSC曲线的面积,可以得到样品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进而可以计算出样品的比热容。
5. 结果表示:将计算得到的比热容结果表示为单位质量的热量或单位体积的热量。
需要注意的是,DSC测试比热容的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样品的结晶度、微观结构、颗粒大小等。
因此,在进行DSC 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和试验参数,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dsc测试比热容原理以DSC测试比热容原理为标题,本文将介绍DSC测试和比热容原理的相关内容。
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技术,通过测量样品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来研究样品的热性质和热反应。
而比热容是描述物质热性质的重要参数,它表示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DSC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测试的样品与参比品同时放置在两个独立的热电偶中,然后通过控制加热或冷却速率,测量样品和参比品之间的温差。
当样品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时,会吸收或释放热量,导致样品温度与参比品温度之间产生差异。
通过测量这种温差,可以得到样品的热量变化曲线。
DSC测试可以用于研究多种样品的热性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通过DSC测试,可以获得样品的熔点、结晶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变热、反应热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热传导性能、相变行为以及反应动力学等具有重要意义。
比热容是描述物质热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内部结构和组成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往往存在差异。
通过测量物质的比热容,可以了解其热传导性能、热稳定性以及相变行为等。
DSC测试可以用来测量物质的比热容。
在DSC测试中,样品与参比品的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用来计算样品的比热容。
根据热力学原理,样品和参比品之间的温度差与样品的比热容成正比。
通过测量温度差和已知参比品的比热容,可以计算得到待测试样品的比热容值。
DSC测试比热容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材料科学领域,DSC测试比热容常用于研究材料的热性质和相变行为。
例如,可以通过DSC 测试比热容来评估材料的热稳定性,了解材料在高温下的热行为。
在药物研发领域,DSC测试比热容可以用来研究药物的热性质,包括药物的熔点、结晶行为以及固态转变等。
此外,DSC测试比热容还可以应用于食品科学、化工等领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物质的热性质和热反应。
dsc曲线算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DSC
(差示扫描量热仪)曲线是一种热分析技术,用于测量样品在控制
温度下对热量的吸收或释放。
DSC曲线可以用来计算材料的比热容。
首先,DSC曲线上的峰对应着样品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过程,通
过测量峰的面积可以得到样品在温度变化时的热量变化。
根据比热
容的定义,热量变化与温度变化呈正比,因此可以利用DSC曲线上
的峰面积和温度变化来计算比热容。
其次,通过在DSC仪器中使用标准样品(已知比热容)进行校准,可以建立比热容和DSC曲线峰面积之间的关系。
这样,当测量
未知样品时,可以利用已知标准样品的校准曲线来计算未知样品的
比热容。
另外,DSC技术还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熔点、玻璃化转变等特
征温度来间接推导出材料的比热容。
这些特征温度对应着材料内部
的热性质变化,与比热容有一定的关联。
总之,DSC曲线可以通过峰面积和温度变化来计算样品的比热
容,也可以通过校准曲线和特征温度来间接推导比热容。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热性质,对材料的热工艺和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DSC 3500测量铝合金比热容本文件分为三个部分:1.DSC 3500工作环境介绍2.测量baseline程序设定3.测量SAPP(蓝宝石)/样品程序设定4.数据处理1. DSC 3500工作环境介绍1.1检查房间总开关是否打开(此开关负责整个房间电源)1.2检查设备开关是否打开(此开关负责DSC3500与LFA467)1.3 检查稳压器开关是否打开(此稳压器负责DSC3500)1.4检查设备后方插排开关是否打开1.5 打开DSC3500电源开关1.6 电源打开后DSC3500前面板POWER指示灯亮起1.7打开上方的样品仓盖板1.8左参比、右样品这一步需要小心操作,参比坩埚不动。
先小心夹出样品坩埚盖,再夹出样品坩埚,放置在桌面上,然后将样品放在坩埚中,再将坩埚小心夹入样品仓,放置于样品位的中央,在仔细调整样品在坩埚中的位置,使样品位于坩埚的中央。
然后盖上坩埚盖。
保证参比与样品均处于测量位置的中央。
参比位置始终为空坩埚,第一遍扫基线,样品位的坩埚中不放样品,为空坩埚。
第二遍是扫蓝宝石,将蓝宝石放入样品位坩埚的正中央。
第三遍是扫样品,将样品放入样品位坩埚的正中央。
1.9盖上样品仓盖2.1打开DSC3500测量软件2.2点击下图的两个图标,显示出炉体信号2.3点击打开2.4在默认文件夹里选择一条baseline,双击打开这条baseline2.5在新的对话框中,进行修改。
2.51 测量比热容时,扫基线需要选择修正。
(扫sapp和样品时需要选择修正+样品)2.52 点击“从刚刚打开的测量中获取这些属性”2.53 修改样品编号和样品名称2.54 点击下一步2.6点击下一步2.7按照下图进行修改:2.71 确认样品编号、样品名称2.72 修改实验者信息2.73 点击下一步2.8温度程序2.81设定起始温度,然后点击第二步程序(不要点下一步)。
修改完程序后点击更新当前段2.82设定起始温度的恒温时间,一般10分钟(采样速率不用管),使样品仓中温度均匀。
比热容的测定如前所述DSC测量的是试样吸热或放热速率,纵坐标为dH/dt。
在比热容测定中直接测定纵坐标的位移。
因为热容C p=dH/dT,与吸热或放热速率之间的关系可注下式表示:式中dH/dt=β是升温速率.根据物理化学原理,在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中,在没有物态变化和化学组成变化时,等压热客为而比热容为变换(1.44)和(1.45)式,得到结果和(1.41)式一样.即由(1.41)式可见,dH/dt为热焓变化速率。
正是DSC曲线中的纵坐标。
dH/dt为升温速率β,m为试洋质量,C是比热容[单位为J/(g·K)].因此,用DSC测定比热容是非常方便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比例法)两种。
直接的方法就是在DSC曲线上,直接读取纵坐标dH/dt数值和升温速率β,一同代人(1.41)或(1.42)式,求山比热容C.但是这种方法往往引起很大的误差,这些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造成的,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在测定的温度范围内,dH/dt不是绝对线性的;第二,仪器校正常数在整个测定区不是一个恒定值;第三,在整个测定范场内,基线不可能完全平直.为了减少这些误差,一般采用间接法测定比热率.间接法是用试样和一标准物质在其他条件相同下进行扫描,然后量出二者的纵坐标进行计算.标准物要求在所测温度范围内没有化学的和物理的变化,并且比热容已知.常用的标准物是蓝宝石(要求不高时也可用α—A12O3).具体作法是在DSC仪器上,先用两个空样品皿,以一定的升温速度作一条基线,然后放入标进物蓝宝石样品在用同样条件作一条DSC 曲线,再用同样条件,作未知试样的DSC曲线,如图1.33所示.根据(1.41)式,在某一温度下,试样的热始变化率为蓝宝石热焓变化率为两式相除得所以,试样的比热容C为式中C为试样的比热容[J/(mg·K)],C’为标准物(蓝宝石)的比热容[J/(mg·K)],m为试样重量(mg),m’为标准物(蓝宝石)重量(mg),y为试样在纵坐标上的角高.y’为标准物(蓝宝石)在纵坐标上的偏离.从图1.33上量取y’,y的长度,代入(1.47)式,就可计算出试样的比热容.图1.34示出聚碳酸酯树脂的比热容测定。
比热容的测定
如前所述DSC测量的是试样吸热或放热速率,纵坐标为dH/dt。
在比热容测定中直接测定纵坐标的位移。
因为热容C p=dH/dT,与吸热或放热速率之间的关系可注下式表示:
式中dH/dt=β是升温速率.
根据物理化学原理,在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中,在没有物态变化和化学组成变化时,等压热客为
而比热容为
变换(1.44)和(1.45)式,得到结果和(1.41)式一样.即
由(1.41)式可见,dH/dt为热焓变化速率。
正是DSC曲线中的纵坐标。
dH/dt为升温速率β,m为试洋质量,C是比热容[单位为J/(g·K)].因此,用DSC测定比热容是非常方便
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比例法)两种。
直接的方法就是在DSC曲线上,直接读取纵坐标dH/dt数值和升温速率β,一同代人(1.41)或(1.42)式,求山比热容C.但是这种方法往往引起很大的误差,这些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造成的,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在测定的温度范围内,dH/dt不是绝对线性的;第二,仪器校正常数在整个测定区不是一个恒定值;第三,在整个测定范场内,基线不可能完全平直.为了减少这些误差,一般采用间接法测定比热率.
间接法是用试样和一标准物质在其他条件相同下进行扫描,然后量出二者的纵坐标进行计算.标准物要求在所测温度范围内没有化学的和物理的变化,并且比热容已知.常用的标准物是蓝宝石(要求不高时也可用α—A12O3).具体作法是在DSC仪器上,先用两个空样品皿,以一定的升温速度作一条基线,然后放入标进物蓝宝石样品在用同样条件作一条DSC 曲线,再用同样条件,作未知试样的DSC曲线,如图1.33所示.根据(1.41)式,在某一温度下,试样的热始变化率为
蓝宝石热焓变化率为
两式相除得
所以,试样的比热容C为
式中C为试样的比热容[J/(mg·K)],C’为标准物(蓝宝石)的比热容[J/(mg·K)],
m为试样重量(mg),m’为标准物(蓝宝石)重量(mg),y为试样在纵坐标上的角高.y’为标准物(蓝宝石)在纵坐标上的偏离.
从图1.33上量取y’,y的长度,代入(1.47)式,就可计算出试样的比热容.
图1.34示出聚碳酸酯树脂的比热容测定。
当试样发生破璃化转变时,热容变化明显,用这种方法测定比热容不但可以求出破璃化转变前后热容的数值,而且也可以测出玻璃化转变的温度值.
由DSC技术测得物质比热容数值后,还可用下列方程的图解积分法,计算物质的热力学参数:
目的Perkin—E1mer公司出售的DSC-2C,DSC-7都有测定比热容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