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中国与巴西
- 格式:ppt
- 大小:540.00 KB
- 文档页数:7
测验题库总论第1章至第5章一、是非判断题第1章1.(∨)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诸要素与人类商务活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揭示国际贸易与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及协调发展的特殊规律。
(P4-P5)2.(∨)地理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人文、经济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
第2章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研究的基本目的寻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共存、共繁荣。
(P10)2.(∨)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应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
3.(×)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模式是以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商业活动。
(P15)4.(∨)高科技要素的垄断优势决定了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实际地位。
(P12)5.(∨)现代国际贸易中,环境已成为一种新的贸易资源与产业。
(P15)第3章1.(×)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时间是20世纪40至50年代。
2.(×)地理大发现是指14世纪至15世纪,欧洲各国航海家和探险家在地理方面的发现。
第4章1.(×)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在社会消费资料总量确定的前提下,平均消费水平与人口总量及增长速度成正比。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建立在本国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的。
3.(×)一个国家或家庭越富裕,用于支付衣、食、住、行基本需求所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就越大,可随意支配的收入比例就越小。
第5章1.(∨)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海上石油运输线,主要由超级油轮运输。
(P65)2.(∨)绿色物流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水平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尤卡坦海峡是连接加勒比海与大西洋的重要水道。
(看地图)4.(∨)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有中东地区“油库总阀门”之称。
(P67)(看地图)5.(∨)巽他海峡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战略通道。
二、单项选择题1.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时间(B)A. 18世纪6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开始至20世纪初C.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D. 21世纪初2. 当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呈三、二、一阶段,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其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表现为:(B)A. 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B. 出口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为主C. 出口农、矿初级产品为主D. 出口一般工业制成品3. 按照世界银行划分的标准,2012年当一个国家人均GNI进入4086―12615美元范围时,该国家属于下列哪类国家:(C)A. 高收入国家B. 中低等收入国家(中等偏下)C. 中高等收入国家(中等偏上)D. 低收入国家4. 产业结构呈二、三、一阶段,国家经济处于哪一阶段?(B)A. 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B. 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C. 国家处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时期D. 国家处于农业化时期5. 2014年世界高速公路网发展迅速,通车里程最长的国家是:(B)A.美国B.中国C.加拿大D.德国6. 2013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占首位的是:(C)A.新加坡B.香港C.上海D.深圳三、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 2001年美国高盛集团提出“金砖国家”概念,获得世界认同。
国际经济贸易地理主讲人宋国瑛前言国际贸易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地图的变化逐渐形成的,主要分成两个阶段:1、伟大的地理大发现;2、帝国主义时期列强瓜分世界。
国际贸易也就随之形成。
人类第一次进行国际贸易的历史可追溯到部落崩溃奴隶社会兴起之初的年代。
由于生产的进步出现了阶级和私有制,国家形成,使人们由最初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集团之间的贸易,最终越出国界,发展成国家之间的贸易。
当初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奢侈品。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贸易中心一直在地中海沿岸(从地中海的东岸腓尼基和迦太基—古希腊—古罗马)、大西洋、太平洋。
总之,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和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的。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一、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就是研究世界上个国家(包括国家集团)、各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和交换的地理分布与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简单地说: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是贸易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商品流通的规律和特点的关系。
1、分析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对国际经济贸易所起的作用,这是最基本的因素。
2、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重点是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地理格局。
因为国际商品的流向和流量及结构的变化是和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
二、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学科属性肯定的讲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属于综合性的学科(边缘学科)。
主要表现在地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的关系上即是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经济地理的分支又是国际贸易的分支。
但国际贸易是以地理为基础。
第二节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研究的内容、任务及方法一、研究的内容(一)影响国际经济贸易的诸因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及劳动力发展的素质、社会综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等。
(二)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进出口商品市对外贸易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商品竞争力大小的标志,所以对商品的种类、流向、流量的地理研究是国际贸易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国际贸易地理(未完全版)第一章一、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
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第二章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
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
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
(理解)资源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矿产资源、燃料资源等方面反映出来。
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国家类型、人口民族、宗教风俗、科学技术、环境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均属人文地理环境范畴,它们对国际贸易活动均有不同的影响。
(理解)科学技术是一种“创造性毁灭力量”,它的发展既能使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同时对传统产业和产品又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其在国际间的经贸活动中的作用有日益增大趋势。
第三章在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形成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区域贸易中心,即位于比利时西南部的佛兰德尔、德国北部的汉萨同盟地区和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
地理大发现主要是指以下事件:一是1487-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寻找新航路的第一次重要突破;二是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于1497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再沿非洲东海岸北上,穿越印度洋,于1498年到达印度。
这两次航行历史上人们称为“发现新航路”。
中国-巴西贸易与投资风险分析及经济社会发展建议摘要: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需求疲软阶段,增长乏力的深度调整阶段,贸易和投资的保护主义,恐怖主义、区域冲突、难民问题等各类政治安全事件不断发生。
提别是英国脱欧、美国新政府明确提出的贸易和投资的保护政策,给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带来的新的不确定性,后续欧洲的各国的选情也会给欧洲和世界带来新的不确定。
这些问题本质是各经济体僵化的经济与社会制度导致社会发展内部增长动力不足甚至受到阻,从而导致各项社会问题的爆发。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协调,为内部问题赢得时间和空间,但是最终的解决必须在与内部的政府改革,甚至可以说是内部政府革命性变革,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巴两国作为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同为金砖国家,两国经贸合作合作关系密切。
多年来中国一直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最大贸易出口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鉴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贸易、投资在基础设施、农业、产能合作等方面合作前景广阔。
但是,在相对不确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中,中巴经贸合作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防范和控制。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
2000年到2012年,巴西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国家之一,每年GDP增速都保持在5%以上。
2010年,巴西经济增长率高达7.5%,2012年甚至一度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
2014年基本陷入经济衰退,2015年更是萎缩3.8%,创下35年最差表现。
2016年继续呈现衰退的态势。
她的衰退既有外部宏观经济影响,更重在于内部亟待解决各项问题所致。
1 2016年的中巴贸易与投资状况1.1 2016年中巴贸易贸易状况2016年受巴西经济下滑,中国增长防缓、巴西货币大幅贬值和人民币对美一定幅度贬值影响,中国退居巴西第二位进口来源国,但依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出口和最主要的贸易顺差国。
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中巴贸易总额676.0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5.89%,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易总额比重由2011年的2.32%到的1.82%,贸易地位由第十位降到第15位。
选择题1.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贝加尔湖。
2.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
3.美国鞋业的制造中心是波士顿。
4.德国通向世界的门户是汉堡。
5.苏联解体的时间是1991年12月26日。
6.法国的硅谷是格勒诺布尔。
7.法国最大的港口是马塞。
8.加拿大的燃料库是草原诸省。
9.南欧最大的平原是波德平原10英国最大的石油港是米尔福德港。
13.美国的主要节日有元旦,感恩节,复活节,独立日。
14.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是开斋节。
15.纽约城市群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40个城市。
16非洲流入印度洋最大的河流是赞比西河。
17.流经欧洲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18.意大利最大的汽车公司菲亚特尔的所在地是都灵。
19.欧盟总部在布鲁塞尔。
20.阿拉伯石油输出国总部设在科威特城,石油输出国总部设在维也纳。
-0填空题1.被誉为世界三大繁忙的海峡是马六甲、霍尔木兹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
2.世界主要铁路干线有西伯利亚大铁路、北美铁路干线、欧洲铁路网、拉丁美洲铁路网、东南非纵贯铁路线和亚洲的铁路线共6条。
3.世界大陆桥运输干线有4条,其中中荷大陆桥又称新亚欧大陆桥。
4.孟买是印度最大棉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麻纺织工业中心。
5.世界有三大运河,它们是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和基尔运河。
6.中国三大渔场是舟山渔场、万山渔场、石岛渔场。
7.全世界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加蓬,最低的国家是埃及。
8.中国在猪肉和羊肉以及蛋的生产方面居世界第一位。
9.在咖啡生产方面巴西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也最大,素有“咖啡王国”之称。
10.在大豆种植方面,美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其次是巴西和中国。
11.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已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仅次于美国,超过日本。
12.香港总面积110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00万,香港由香港岛、新界、九龙及附近岛屿组成。
13.台湾风景名胜有阿里山、阳明山、日月潭等,其古迹有郑成功庙、龙山寺、云林妈祖庙等。
第七章欧洲贸易强国复习思考题1.分析欧洲国家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英国:英国东濒北海,与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隔海相望;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千米就到法国。
英国海岸线总长11450千米,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国家贸易的发展。
英国能源资源丰富,主要的资源有煤、铁、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水利等。
硬煤总储量1700亿吨。
铁的蕴藏量约为38亿吨。
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40亿吨之间,天然气蕴藏量约在8600~25850亿立方米左右。
英国开发核能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供发电的核电站有14座。
英国本土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鱼类品种丰富繁多,特别是多格滩这个北海浅滩更为突出,这里盛产的鳕鱼、比目鱼、鲭鱼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法国:法国西濒大西洋的比斯开湾,西北隔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东南滨地中海,东面与摩纳哥、意大利、瑞士、德国、卢森堡、比利时相接,西南同西班牙、安道尔接壤。
国境线共长5300千米,海岸线长约3120千米。
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
平原约占法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平坦的地形对法国农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有利。
法国天然资源不丰富。
铁矿蕴藏量虽然达7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所需铁矿石的大部分仍依赖进口。
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石油储量只有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 2500亿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依赖进口。
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水力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
森林面积约1630万公顷,覆盖率30%,为欧洲首位。
德国:德国是西欧通往东欧、南欧通往北欧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欧洲走廊”之称。
德国自然资源匮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比较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德国拥有少量铁矿和石油, 天然气储量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1/4。
国际贸易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是:A. 欧盟B. 东盟C. 非盟D. 金砖国家答案:A2.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G7成员国?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澳大利亚答案:D3. 国际贸易中,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是:A. 印度B. 中国C. 巴西D. 俄罗斯答案:B4. 以下哪个地区不属于中东?A. 沙特阿拉伯B. 阿联酋C. 以色列D. 土耳其答案:D5.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A. 中国B. 美国C. 日本D. 德国答案:B6. 以下哪种货币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定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A. 美元B. 欧元C. 人民币D. 澳元答案:D7. 以下哪个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A. 印度B. 中国C. 俄罗斯D. 巴西答案:B8.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金砖国家成员?A. 中国B. 巴西C. 俄罗斯D. 韩国答案:D9. 国际贸易中,被称为“世界办公室”的国家是:A. 印度B. 中国C. 菲律宾D. 马来西亚答案:A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伊朗D. 委内瑞拉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国家是G20成员国?A. 美国B. 英国C. 印度D. 澳大利亚答案:ABC2. 以下哪些地区是世界主要的石油产区?A. 中东B. 北美洲C. 欧洲D. 南美洲答案:ABD3. 以下哪些国家是亚洲四小龙?A. 韩国B. 新加坡C. 马来西亚D. 泰国答案:AB4. 以下哪些货币是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A. 美元B. 欧元C. 英镑D. 日元答案:ABCD5. 以下哪些国家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A. 印度尼西亚B. 菲律宾C. 泰国D. 澳大利亚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对)2. 欧盟是由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中巴两国是全球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本文将从中国与巴西两国农业发展现状、农产品出口情况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一、中国与巴西农业发展现状中国和巴西都是农业大国。
巴西是世界上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其农业主要以大豆、糖、咖啡、牛肉等为主导产业。
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其农业主要以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及水果、蔬菜、畜禽等为主导产业。
两国的农业发展情况存在一些差异。
巴西的农业规模庞大,土地资源丰富,年降雨量充足,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相比之下,中国的土地资源已经进入有限状态,水资源短缺也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剧了农业劳动力的缺乏。
二、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情况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竞争性和互补性。
巴西的大豆、糖、咖啡等是中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而中国的水果、蔬菜、畜禽肉类等则成为了巴西主要的进口农产品之一。
从数据上看,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
2019年,中国进口巴西农产品约10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0%,巴西也成为中国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
而在2019年,巴西则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水果、蔬菜和肉类等农产品,进口额达到了50亿美元。
从贸易结构上看,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也存在一些竞争性。
例如,中国和巴西都是大豆生产国,虽然巴西的大豆价格较低,但中国仍然需要从巴西进口大量的大豆满足国内需求。
这项贸易对于巴西的经济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水果和肉类方面,中国和巴西的贸易关系就更具有互补性。
中国从巴西进口了大量的猪肉和牛肉,而巴西也在不断增加从中国进口的水果、蔬菜等品类。
三、政策导向对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政策也是影响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
在巴西,政府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受到了广泛支持。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国际贸易地理》是地理学与自然、社会、经济等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商品市场之间的地理分布情况及其之间的联系。
它应我国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而产生,也是应它的蓬勃发展而发展的一门崭新的学科。
它是世界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属于部门地理学。
《国际贸易地理》是外经贸类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等有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丰富的世界经济和外贸实务知识更是培养外经贸专业人材的必修课。
本学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世界自然地理学》和《政治经济学》为基础,以《世界经济地理学》为基本内容,且具有本学科的显著特点。
1.教学目的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理论、世界经贸地理格局、世界主要经济贸易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爱国主义热忱和国际主义精神,为今后所从事的涉外商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为我国的对外经贸事业服务。
2.教学要求(1) 遵循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及生产力分布的客观规律,了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既改变了世界经济结构,也改变了全球利益格局。
掌握世界主要市场的发展水平、主要特点、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及不同的商品结构、供求、交换、运销状况、发展趋势等;(2)掌握当前国际经贸格局的发展趋势,重点研究和探讨当前世界经贸三大重心区东亚、欧盟和北美。
主要国际经贸组织的经济一体化水平,国际贸易中的交通运输概况及发展趋势;(3)掌握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概况,我国对外贸易港口和主要海运路线;(4)掌握学习《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参与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吸收世界各经济体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为发展我国对外经贸事业、为实现国家宏伟的战略目标服务。
(二)学习方法《世界自然地理学》、《世界经济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物贸易实务》等是学习《国际贸易地理》的基础科学;马列主义关于物质、空间、时间统一的观点,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是学习本学科的根本观点,只有运用马列主义方法论,对客观事物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揭示世界各个经济贸易区生产力分布和国际贸易商品流通的内在规律,所以,在学习中必须用综合分析、区域对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必须重视地图和各种图表的运用;必须重视对地理信息资料和全球各类经贸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十二章1.铁矿石需求与一国经济发展状况和钢铁产量直接由什么内在联系?答: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作为钢铁产业的主要原料,铁矿石的供给与利用对钢铁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驱动铁矿石需求的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对钢铁及其制品的需求。
面对一个原料的卖方市场,各国的企业应该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就是尽量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通过降低成本而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程度,并且依靠成本的降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与国家经济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钢铁产能越来越大,归根结底,是有需求。
我国部分地区钢铁产能利用率在95%以上,几乎是满负荷生产,如果没有需求,就不会有如此大的钢产量。
钢厂的惯例是在没有需求的时候就停产。
工业化会产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会产生庞大的钢材消费人口,城镇化意味着进入城市的人口需要住进楼房,这些都需要消费大量的钢材。
整体来讲,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影响钢铁需求量,进而影响钢铁产量。
2.国际铁矿石资源的分布有什么样的特征,它对国际铁矿石贸易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1.分布特征:世界主要铁矿石生产国储量表折算铁品位国家(﹪)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乌克兰 53.5 56 61 30 量(亿吨) 170 310 280 200 (亿吨) 89 140 100 90 量(亿吨) 330 560 450 680 (亿吨) 160 250 160 300 含铁基础储含铁储量原矿基础储原矿储量中国哈萨克斯坦印度瑞典美国委内瑞拉加拿大南非全球合计33 40 63.5 60 30 60 65 65 50 150 74 62 50 46 36 25 15 1600 70 33 42 22 21 24 11 6.5 730 460 190 98 78 150 60 39 23 3500 210 83 66 35 69 40 17 10 1500 所以,由上表,我们可以得出国际铁矿石资源分布的特征:(1)世界铁矿资源储量丰富。
国际贸易地理知识国际贸易地理是研究国际贸易活动与地理环境、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国际贸易地理涉及到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交通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政治因素等。
地理因素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就国际贸易地理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直接决定了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
地理位置不仅影响着国家对外贸易的方式和策略,也影响了区域间贸易的发展。
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可以通过降低交通和运输成本,更快地进行国际贸易活动。
例如,地处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由于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它们成为全球石油贸易的中心。
此外,地理位置也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竞争力和地位,从而对国际贸易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自然资源分布自然资源分布是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差异极大,例如,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中东地区、铁矿石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巴西等。
自然资源的分布差异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的结构和模式。
资源丰富的国家往往以资源为优势,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了经济发展。
而资源匮乏的国家则主要以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等形式参与国际贸易。
自然资源的分布也会导致国家之间的贸易依存度。
资源贫乏的国家通常需要依赖其他国家的资源进口,形成贸易依存关系,而资源富集的国家则通过资源出口获取贸易利益。
三、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环节。
交通运输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提高贸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海洋运输、航空运输、陆地运输等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都对国际贸易起着不同的作用。
例如,世界贸易主要依靠船舶运输,现代船舶技术的发展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加快了货物和服务的流动,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此外,交通运输设施的不完善会对国际贸易造成限制和阻碍。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经管系国际贸易地理题目:中国与巴西贸易互补性分析专业班级:国贸10-2班学号: 22100763年份 贸易总额 出口(中→巴) 进口(中←巴) 顺逆差(中方)1999 15.41 8.65 6.76 1.89 2000 23.07 12.22 10.85 1.37 2001 32.30 13.28 19.02 — 5.74 2002 40.74 15.54 25.20 — 9.66 2003 66.81 21.48 45.33 — 23.85 2004 91.50 37.10 54.40 — 17.29 2005 121.88 53.54 68.34 — 14.80 2006 168.54 96.25 72.29 — 15.30 2007 187.50 101.65 85.85 — 13.76 2008208.65107.26100.39— 18.341982~2008年中巴贸易差额-55101513579111315171921232527年份(1982~2008)贸易差额由图1和表1可以得出结论:由图1可以看出,中国与巴西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且逆差额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中国对巴西的贸易逆差虽然数额不是太大,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长期下去则会对双方经贸的和谐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中巴贸易互补性分析(一)资源禀赋巴西是居世界前列的资源大国,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面积达500多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52%,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盛产红木、橡胶以及各种硬木;矿产极为丰富,其中已探明的铁矿储量为650亿吨,品位多在60%以上,且为露天矿,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二位,每年铁矿产量的77%用于出口,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30%;石油储量已探明148.9亿桶,天然气650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水利蕴藏量达2.13亿千瓦;但是煤矿储量仅230亿吨,且品位很低。
国际贸易地理试题与答案(doc 16页)一、填空题1.在奴隶制社会西方的贸易中心首先是腓尼基、迦太基然后是古罗马和古希腊,在东方则是殷商王朝。
2.封建社会的贸易中心,在南欧是意大利诸城市,北欧是汉萨同盟诸城市,在东方则是长安。
3.西方人的四次地理大发现包括迪亚士的好望角探险之旅,达伽马的印度之行(新航路发现),哥伦布的新大陆的发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4.自然地理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和水文等。
5.人文地理包括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
6.经济地理包括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
(以上在总论里面)7.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8.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亚洲南部。
9.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白种人。
(以上在P9)10.发展中国家包括石油输出国、新型工业化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三种类型。
(P11)11.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12.世界上主要的多边国际关系包括南北关系、南南关系和东西关系。
(这个不确定)13.世界贸易中心分布主要在欧洲和美国14.世界商品交易所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
15.世界市场的主要形式包括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
16.资本市场的表现形式包括外汇和黄金市场、证券市场。
17.海上运输占国际贸易运输量的80%,其特点是运量大、运价低、易受天气影响和速度慢,适合于大运量的运输。
18.铁路大陆桥主要有西伯利亚大陆桥、新欧亚大陆桥、北美大陆桥、南美南部大陆桥和非洲南部大陆桥。
19.日本吞吐量1亿以上的港口有神户、千叶和横滨。
20.国际三大航空线是西欧-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线西欧-中东-远东航空线和远东-北美的北太平洋航线21.中国亿吨大港上海、宁波、广州、天津、深圳、青岛、秦皇岛、大连、南京、苏州、日照和南通。
22.2009年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名新加坡、上海、香港、深圳、釜山、迪拜、广州、舟山、鹿特丹、青岛23.按照产业结构和人均收入水平来划分,东亚和东南亚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的有日本、韩国、新加坡。
一、填空题1. 国际贸易地理是介于( 国际贸易学 )与( 地理学 )之间的边缘学科。
2. 地理环境包括( 自然地理环境 )、( 人文地理环境 )与经济地理环境。
3. 国际贸易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地理环境 )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反过来贸易发展也会影响一国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
4.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是一门兼有( 国际贸易学 )和( 地理学 )性质的边缘科学。
【与书上不同,书上的是: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5. 2007年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有(欧盟)、(美国)、(日本)、( 东盟 )、(中国香港 )、( 韩国 )、( 中国台湾 )、( 澳大利亚)、( 印度 )以及俄罗斯。
二、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2007年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 C )。
A. 欧盟B. 澳大利亚C. 新西兰D. 韩国2. ( D )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A. 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 B 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C. 定性与定量D. 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3. 地理大发现是在( D )。
A. 12-13世纪B. 13-14世纪C. 14-15世纪D. 15-16世纪4. 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但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类和比较的研究方法称为( C )。
A.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B. 综合分析法C. 对比法D. 案例分析与理论归纳相结合5. 国际贸易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与很多学科具有密切关系,以下哪个学科与国际贸易地理学科关系不紧密。
( D )A. 地理学B. 经济学C. 商品学D. 艺术学三、判断题1. 国际贸易侧重从经济角度去研究国际间的贸易活动和商品流通领域中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它与国际贸易地理在许多方面互相渗透、互为作用,形成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是十分明显的。
(√ )2.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宗教、历史、政治及风俗习惯。
国家贸易地理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国际贸易的理论、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学科是()A.国际贸易地理学B.国际贸易C.世界经济D.宏观经济学2.国际贸易地理学的内容由于吸收了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地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内容,因此它具有()A.综合性B.差异性C.地区性D.广泛性3.天津正处于京沪与京哈铁路的交汇点,这种位置的表示方法属于()A.经济地理位置B.自然地理位置C.政治地理位置D.经纬位置4.北美五大湖中,多数为美加两国所共有,唯一属于美国的湖泊是()A.苏必利尔湖B.密歇根湖C.休伦湖D.伊利湖5.欧洲内河运输最繁忙的国际河流是()A.伏尔加河B.塞纳河C.莱茵河D.泰晤士河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古诗反映了()A.山上花期长B.山下花期短C.气候的垂直变化D.气候的水平变化7.海底石油主要储藏在()A.大陆架B.大陆坡C大陆棚 D.洋底8.南、北美洲的分界是()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基尔运河D.乌拉尔山9.欧美等国家市场销售最大的旺季是()A.春季开学季B.夏季旅游季C.秋季收获季D.冬季圣诞季10.日本销售渠道最大的特点是()A.销售渠道长B.销售渠道短C.销售渠道宽D.销售渠道窄11.加入世贸组织后,要想保护本国国内市场,只能采取()A.提高关税B.适度非关税壁垒C.出口价格补贴D.禁止进口12.世界上完全自由港并不多,下属哪个是完全自由港()A.香港B.新加坡C.百慕大群岛D.科隆13.美国的“硅谷”位于()A.纽约附近B.洛杉矶附近C.圣弗朗西斯科附近D.芝加哥附近14.美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但最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式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5.当今美国第一大主导产业是()A.汽车工业B.钢铁工业C.化学工业D.信息产业16.美国最大的煤田是()C.西部煤田D.落基山煤田17.美国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A.东部沿海地区B.五大湖周围地区C.墨西哥湾沿岸地区D.西部沿海地区18.美国国内最大的铁路枢纽是()A.纽约B.芝加哥C.华盛顿D.旧金山19.美国太平洋最大的沿岸城市是()A.旧金山B.洛杉矶C.西雅图D.休斯敦20.当前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是()A.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B.由内需主导型向出口主导型转变C.由进口主导型向出口主导型转变D.由出口主导型向进口主导型转变21.日本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A.日本海沿岸地区B.北海道地区C.“三湾一海”地区D.九州岛一带22.日本进口商品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制成品B.初级产品C.农产品D.半制成品23.日本进口商品的最大贸易对象是()A.美国B.中国C.韩国D.澳大利亚24.德国境内的基尔运河为主要的国际运河,它沟通了()A.地中海与大西洋B.波罗的海与北海C.地中海与印度洋D.波罗的海与黑海25.德国的“硅谷”是()A.波恩B.斯图加特C.慕尼黑D.汉堡26.被称为德国与欧洲的“黄金水道”是指()A.多瑙河B.莱茵河C.美茵河D.威悉河27.德国最大的港口是()A.柏林B.罗斯托克C.汉堡D.不来梅28.法国西北濒临的海峡是()A.多佛尔海峡B.英吉利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英吉利和多佛尔海峡29.在法国电力部门中,发电量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火力发电B.水力发电C.核能发电D.风力发电30.法国第一大港()A.马赛B.勒阿佛尔C.敦刻尔克D.里昂31.英国最大的石油基地()A.格拉斯哥B.阿伯丁C.伯明翰D.曼彻斯特32.英国著名的纺织工业中心是()A.伦敦B.利物浦C.曼彻斯特D.南安普顿A.米兰B.罗马C.热亚那D.威尼斯34.意大利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是()A.油菜B.油橄榄C.大豆D.花生35.加拿大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是()A.渥太华B.多伦多C.蒙特利尔D.汉密尔顿36.加拿大的造纸工业发达,全国最大的造纸工业中心是()A.渥太华B.蒙特利尔C.多伦多D.温哥华37.加拿大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是()A.哈利法克斯B.温哥华C.温泽D.蒙特利尔38.澳大利亚中部平原有丰富的()A.矿产资源B.水力资源C.地下水资源D.森林资源39.澳大利亚境内生长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树,名为()A.橡树B.橄榄树C.桉树D.银杏树40.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盛产的水果是()A.苹果B.梨C.猕猴桃D.葡萄41.俄罗斯的地形以()为主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42.俄罗斯最大的渔产品加工中心是()A.圣彼得堡B.海参崴C.敖德萨D.摩尔曼斯克43.俄罗斯第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最东点是()A.苏维埃港B.海参崴C.纳霍德卡D.摩尔曼斯克44.俄罗斯的出口商品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农业资源及其制成品B.燃料动力资源及其制成品C.森林资源及其制成品D.矿产资源及其制成品45.韩国造船工业在世界上仅次于()A.美国B.俄罗斯C.日本D.英国46.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是()A.日本B.中国C.美国D.马来西亚47.在巴西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是()A.圣保罗B.里约热内卢C.巴西利亚D.玛瑙斯48.巴西最大的贸易对象是()A.阿根廷B.墨西哥C.美国D.加拿大49.印度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储量居世界第一位C.云母D.铝土矿50.在印度产业部门中,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大的是()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交通运输业51.目前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是()A.欧盟B.日本C.美国D.中国香港52.下列属于我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是()A.深圳B.海南C.珠海D.厦门53.影响运通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人口的数量和分布C.科学技术的进步D.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分布54.我国近洋航线和远洋航线的分界点是()A.香港B.新加坡C.科伦坡D.亚丁55.欧洲海运转口最快的港口是()A.汉堡B.伦敦C.鹿特丹D.热那亚56.从上海驶往纽约的十万吨轮船,起航线应该走()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好望角D.麦哲伦海峡57.当前世界上集装箱年卸载量最大的港口是()A.香港的维多利亚港B.鹿特丹港C.新加坡港D.纽约港58.世界铁路网最稠密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大洋洲59.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其根本原因是()A.政治问题B.生育技术问题C.经济问题D.观念问题60.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是()A.欧盟B.中国C.美国D.日本二、多项选择题1.影响国际贸易空间分布、空间差异和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有()A.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B.位置、交通、信息条件C.人口和劳动力条件D.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E.国际政治经济关系2.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A.产品结构B.方针和政策C.数量和规律D.地理分布E.地理格局3.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A.乌拉尔山B.乌拉尔河C.里海D.高加索山E.苏伊士运河4.发达国家经济虽然发达,但仍依赖发展中国家的()C.原材料D.能源E.市场5.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经济因素主要有()A.经济体制B.经济发展阶段C.产业结构D.市场状况E.经济法律6.伊斯兰教的主要禁忌包括()A.禁食某些动物,如猪、蛇等B.禁用右手接送礼物C.禁止崇拜偶像D.禁止吸烟但不禁饮酒E.斋月过后禁止娱乐7.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有利影响是()A.有利于集团内部经济贸易的增长B.有利于整个世界贸易的增长C.有利于成员国之间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D.有利于提高成员国在世界经贸的地位和谈判的力量E.有利于国际经贸形势的稳定8.美国的石油主要分布在()A.大西洋沿岸B.墨西哥湾沿岸C.阿拉斯加州D.五大湖地区E.加利福尼亚州9.在美国生产的农作物中,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有()A.小麦B.玉米C.大豆D.棉花E.香蕉10.日本境内的主要地形是()A.平原B.山地C.高原D.丘陵E.盆地11.日本经济的对外依赖性表现为()A.所需工业原料的对外依赖性B.所需农产品的对外依赖性C.工业制成品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D.资本的对外依赖性E.技术的依赖性12.日本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是()A.美国B.澳大利亚C.韩国D.中国E.英国13.德国煤炭资源丰富,主要的煤种是()A.烟煤B.硬煤C.褐煤D.焦煤E.低硫煤14.法国园艺业的主要分布地区是()A.地中海沿岸B.中央高原C.巴黎盆地D.阿坤廷盆地E.塞纳河盆地15.吞吐量居英国前两位的海港是()A.伦敦B.曼彻斯特C.格拉斯哥D.利物浦E.普利茅斯16.以下国家可称为移民国家,他们是()A.美国B.德国17.加拿大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有()A.镍B.锌C.石棉D.硫磺E.银18.加拿大的造纸工业主要分布在以下三省,即()A.魁北克B.阿尔伯达C.安大略D.哥伦比亚E.曼尼托巴省19.澳大利亚铝土矿的开采主要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区是()A.约克角半岛B.维多利亚州C.金伯利地区D.南澳地区E.昆士兰州20.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煤炭出口的大国,它的主要买主是()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E.西欧国家21.在俄罗斯境内,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有()A.叶尼塞河B.乌拉尔河C.勒拿河D.鄂毕河E.伏尔加河22.在俄罗斯种植业中主要的两大类粮食作物有()A.玉米B.小麦C.大麦D.大豆E.稻谷23.世界三大炼油中心()A.神户B.新加坡C.马赛D.休斯顿E.鹿特丹24.巴西经济作物种植业非常发达,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有()A.咖啡B.可可C.柑橘D.甘蔗E.大豆25.印度国内主要宗教有()A.印度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锡克教E.基督教26.印度三大港是()A.加尔各答B.新德里C.孟买D.马德拉斯E.班加罗尔27.印度传统的出口产品有()A.稻米B.小麦C.茶叶D.黄麻制品E.棉纺织品28.选出我国同往朝鲜的铁路口岸()A.沈阳B.丹东C.图们D.集安E.绥芬河29.集装箱运输的优点主要有()A.拆卸速度快,运费低B.节省包装等费用,运输质量好C.一票到底,手续简便D.避免了海上风险E.可以提前结汇,减少资金占用30.海洋运输的主要特点()A.运量大B.通过能力小C.风险大D.时间性不强E.运费低三、判断改错题1.小型盆地等地势低洼地区不适宜发展钢铁化工等工业2.“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这两句诗形容的是气候的纬度变化3.只要是自由港对进出口的一切商品均免征关税4.美国当前第一大产业部门是汽车工业5.底特律被称为美国的“汽车城“6.美国发展钢铁工业所需要的铁矿石全部可以自给7.美国的小麦种植带位于中部平原的西部8.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城市是旧金山9.日本太平洋地区是工业集中分布的地方10.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硬煤生产国11.德国的电力工业中,火电工业是最主要的部门12.德国“电子大王”西门子公司的总部设在汉堡13.法国东南部沿海属典型的地中海气候14.在法国的电力工业部门中,核能发电量所占比例最大15.所谓苏格兰“硅谷”指的是格拉斯哥―――爱丁堡一带16.意大利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法国与英国17.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是英语18.俄罗斯的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19.俄罗斯境内的湖泊都是淡水湖20.在俄罗斯工业部门中,基础工业和重工业是骨干部门21.韩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和日本22.新加坡的主导产业部门是制造业和金融业23.巴西的土著人是印第安人24.台湾三分之二的地形是平原和山地25.管道运输的连续性强,运量大,运输成本低,但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26.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海运量大,卸货量大于装货量,发展中国家则相反27.被称为“世界石油阀门”的海峡是指马六甲海峡28.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巨型油轮都要从此航线经过,被称为“西方的石油生命线”29.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铁路线被称为“南美大陆桥”30.基尔运河位于丹麦,横贯日德兰半岛,是沟通波罗的海和北海的捷径1.什么叫国际关联?它有哪几种形式?答:国际关联---是指超越国界而发生的种种社会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经贸方面的联系.主要有北---北关联,北--南关联和南--南关联三种形式.2.为什么说北北关联是各种关联中最主要的一种关联?答:北北关联在各种关联中占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是因为:从经济实力来看,发达国家的GDP要占世界GDP的75%以上,从对外贸易来看,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70%以上,从对外投资看,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占世界的85%以上.3.世界性的经贸组织有哪些?答:经贸组织可分为:1.国际性的经贸组织----如:贸发会议(UNCTAD),世贸组织(WTO),国际货币组织(IMF),经合组织(OECD)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等2.区域性的经贸组织---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Q)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4.分析建立自由经济区的条件及其作用.答:条件:1地理位置要优越;2基础设施要完善3劳动力资源要丰富;4政策要优惠.作用:1.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促进了资金流动和技术转移及世界经济的发展.3.加强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递;4.促进了设区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5. 当前美国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答:特征:1美国人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但与战后初期相比地位有所下降.2 资本与生产的垄断与集中进一步加强3 产业结构日趋高级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业和传统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4 知识经济已初具规模5 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海外投资的增加支持了美国经济的增长,确保了它在世界济中的地位6. 阐述中美经贸关系.答: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金充足,管理科学,技术先进,购买力强等.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工资低廉,潜力巨大,市场广阔等.并且两国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两国在经贸发展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合作领域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光明.7. 说明新加坡对外贸易的特点?答:1.转口贸易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目前仍占出口总额的30%以上2.随着本国工业化的实现,本国生产的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日益增加.3.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变化,表现为:原材料进口比重下降,燃料进口大幅增加以及化工,机械,运输设备产品进口增加也很快,出口商品中制成品比重增加上升,原材料出口数量减少,矿物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出口比重上升4.贸易对象广泛分布.8. 分析东盟地区经贸条件和特点.条件: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交通十字路口.2自然条件优越.3人力资源丰富.4.资源较为丰富.5较早的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市场经济.特点:东盟自成立以来加强了相互合作,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成为世界上最有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有投资价值的地区之一.9.简述俄罗斯经贸发展的主要特点,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答: 出于经济变革时期的俄罗斯联邦,对外贸易曾经严重持续萎缩,经过十多年的不断调整与改革,管理体制和外贸政策得到极大改善,进出口贸易额均有大幅增加,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盟,美,日,加,澳等,中国,印度等亚太发展国家也逐步成为其重要贸易伙伴,俄罗斯出口商品以原材料和能源为主,进口商品主要是粮食,食品,与轻纺工业品等,尤其是粮食进口较多,俄中贸易关系历史悠久,并具目前俄罗斯主要向我国提供钢材,木材,水泥,化肥,机电产品等,我国则向俄出口粮食,肉类,水果和日工轻工业品等.当前中俄关系一构建政治互信为主转入充实经济内涵的新阶段,双边经贸合作驶入快车道,为巩固两国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04年两国元首和总理会晤期间已提出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到800亿美元,2020年对俄投资达到120亿美元的中俄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目标从发展两国间战略伙伴关系出发,中俄间现存的经贸和技术合作的规模与两国整体经济规模和能力还很不相称,但是两国经济总体上的互补性,地缘优势即巨大的市场容量是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充满希望.此外,技术协作,合作开发.相互投资与劳务合作等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印度经济改革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答: 1.放松对私人经济的控制.2改善对供应企业的管理.3.增强市场调节功能.4扩大对外开放11.国际贸易运输与国内运输相比有什么特点?答:1.运输距离远,是跨国贸易,中间环节多,经过多次装卸搬运,变换不同运输方式.2. 关系复杂,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政策和交易习惯等,与商检,海关,银行,保险等部门发生关系,涉及面广.3.时间性要求强.涉及到货物价格的变化及违约和赔偿的问题.4.在国际贸易中风险因素要比国内多得多,因此风险较大.一、单项选择题1-10 BAABC CABDA 11-20 BCCAD ABBBA 21-30 CBABC BCDCA31-40 BCCBD BCCCA 41-50 ADBBC DACCC 51-60 ABDDA BABCA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DE3.ABCD4.CDE5.ABCD6.AC7.ABCDE8.BCE9.BC 10.BD 11.AC12.AD 13.BC 14.AD 15.AD 16.ACD 17.ABCE 18.ACD 19.AC 20.CE 21.ACD 22.BC23.BDE 24.ACDE 25.ABCD 26.ACD 27.CDE 28.BCD 29.ABCE 30.ACDE三、判断改错题1.√2.×改“纬度变化”为“垂直变化”3.×将“自由港”改为“完全自由港”4.×改“汽车工业”为“信息产业”5.√6.×改“全部可以自给”为“不能自给”需从加拿大和委内瑞拉进口7.√8.×改“旧金山”为“洛杉矶”9.√10.×改“硬煤”为“褐煤”11.√12.×改“汉堡”为“慕尼黑”13.√14.√15.√16.×改“法国与英国”为“法国与德国”17.×改“英语”为“英语和法语”18.×将“西部”改为“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20.√21.√22.×在“金融业后面”加“贸易、交通、通信、旅游和建筑业等”23.√24.×改“平原和山地”为“丘陵和山地”25.×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26.√27.×被称为“世界的阀门”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28.√29.√30.×基尔运河位于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