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发射情况一览表
- 格式:docx
- 大小:25.67 KB
- 文档页数:6
序号运载火箭名称发射日期卫星名称1长征1号1970.4.24东方红1号科学试验卫星2长征1号1971.3.3实践1号科学实验卫星3长征2号1974.11.5返回式卫星4风暴1号1975.7.26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5长征2号1975.11.26第1颗返回式卫星6风暴1号1975.12.16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7风暴1号1976.8.30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8长征2号1976.12.7第2颗返回式卫星9长征2号1978.1.26第3颗返回式卫星10风暴1号1981.9.20空间物理探测卫星11长征2号丙1982.9.9第4颗返回式卫星12长征2号丙1983.8.19第5颗返回式卫星13长征3号1984.1.29试验卫星*14长征3号1984.4.8东方红2号试验通信卫星15长征2号丙1984.9.12第6颗返回式卫星16长征2号丙1985.10.21第7颗返回式卫星17长征3号1986.2.1东方红2号通信卫星18长征2号丙1986.10.6第8颗返回式卫星19长征2号丙1987.8.5第9颗返回式卫星20长征2号丙1987.9.9第10颗返回式卫星21长征3号1988.3.7东方红2号甲通信卫星22长征2号丙1988.8.5第11颗返回式卫星23长征4号1988.9.7风云1号气象卫星24长征3号1988.12.22东方红2号甲通信卫星25长征3号1990.2.4东方红2号甲通信卫星26长征3号1990.4.7亚洲1号通信卫星27长征2号捆1990.7.16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澳星模拟星)28长征4号1990.9.3风云1号气象卫星、大气1号甲卫星、大气1号乙卫星29长征2号丙1990.10.5第12颗返回式卫星30长征3号1991.12.28东方红2号甲通信卫星31长征2号丁1992.8.9第13颗返回式卫星32长征2号捆1992.8.14澳普图斯B1通信卫星33长征2号丙1992.10.6第14颗返回式卫星、瑞典弗利亚科学试验卫星34长征2号捆1992.12.21澳普图斯B2通信卫星35长征2号丙1993.10.8第15颗返回式卫星36长征3号甲1994.2.8实践4号科学实验卫星(模拟星) 37长征2号丁1994.7.3第16颗返回式卫星38长征3号1994.7.21亚太1号通信卫星39长征2号捆1994.8.28澳普图斯B3通信卫星40长征2号甲1994.11.30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41长征2号捆1995.1.26亚太2号通信卫星42长征2号捆1995.11.28亚洲2号通信卫星43长征2号捆1995.12.28艾科斯达1号通信卫星44长征2号乙1996.2.15国际708通信卫星45长征3号1996.7.3亚太1号A通信卫星46长征3号1996.8.18中星7号通信卫星47长征2号丁1996.10.20第17颗返回式卫星48长征3号甲1997.5.12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49长征3号1997.6.10风云2号气象卫星50长征3号乙1997.8.20马部海通信卫星51长征2号丙(改)1997.9.1铱星模拟星(双星)52长征3号乙1997.10.17亚太2号R通信卫星53长征2号丙(改)1997.12.8铱星(双星)54长征2号丙(改)1998.3.26铱星(双星)55长征2号丙(改) 1998.5.2铱星(双星)56长征3号乙1998.5.30中卫--1号通迅卫星57长征3号乙1998.7.18鑫诺1号通迅卫星(欧)58长征2号丙(改)1998.8.20铱星(双星)59长征2号丙(改) 1998.12.19铱星(双星)60长征4号乙1999.5.10风云1号气象卫星、实践5号科学实验卫星61长征求号乙(改) 1999.6.12铱星(双星)尖兵系列侦查卫星发射记录19741105 长征-2 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酒泉发射失败,光学侦察19751126 长征-2 返回式1号(尖兵1号)酒泉3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761207 长征-2 返回式2号(尖兵1号)酒泉3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780126 长征-2 返回式3号(尖兵1号)酒泉3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820909 长征-2C返回式4号(尖兵1号)酒泉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830819 长征-2C返回式5号(尖兵1号)酒泉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840912 长征-2C返回式6号(尖兵1号)酒泉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851021 长征-2C返回式7号(尖兵1号)酒泉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861006 长征-2C返回式8号(尖兵1号)酒泉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870805 长征-2C返回式9号(尖兵1号)酒泉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870909 长征-2C返回式10号(尖兵1号A)酒泉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880805 长征-2C返回式11号(尖兵1号A)酒泉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901005 长征-2C返回式12号(尖兵1号A)酒泉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920809 长征-2D返回式13号(尖兵1号B)酒泉1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921006 长征-2C返回式14号(尖兵1号A)酒泉7天后返回,光学侦察侦察19940703 长征-2D返回式16号(尖兵1号B)酒泉1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19961020 长征-2D返回式17号(尖兵1号B)酒泉1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20000901 长征-4B资源2号A(尖兵3号)太原实时图像传输光学侦察20021027 长征-4B资源2号B(尖兵3号)太原实时图像传输光学侦察20031103 长征-2D返回式18号(尖兵4号)酒泉1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20040829 长征-2C返回式19号(尖兵2号)酒泉27天后返回,光学侦察20040927 长征-2D返回式20号(尖兵4号)酒泉1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20041106 长征-4B资源2号C(尖兵3号)太原实时图像传输光学侦察20050803 长征-2C返回式21号(尖兵2号)酒泉27天后返回,光学侦察侦察20060427 长征-4B遥感1号(尖兵5号)太原合成孔径雷达侦察20070525 长征-2D遥感2号(尖兵6号)酒泉数字成像光学侦察20071112 长征-4C遥感3号(尖兵7号)太原合成孔径雷达侦察中国军事卫星照相侦察卫星"烽火"4A型12颗"烽火"3A型9颗1996-1999年"烽火"2A型9颗1992-1996年"烽火"1A型15颗1987-1993年"烽火"0A型30颗1974-1987年全球定位卫星"北斗"3A型12颗"北斗"2A型3颗2000年"北斗"1A型3颗2000年"北斗"0A型6颗1999年海洋监视卫星"海洋"1A型4颗通信卫星"东方红"5A型4颗2000-2002年"东方红"4A型6颗1997-2000年"东方红"3A型6颗1994-1997年"东方红"2B 型12颗1988-1991年"东方红"2A型9颗1984-1986年"东方红"1A型3颗1970-1980年气象卫星"风云"4A型1颗2002年"风云"3A型2颗2000-2001年"风云"2A型6颗1997-2000年"风云"1A型1颗1988-1990年科学卫星"实践"7A型6颗2002年"实践"6A型5颗2000-2001年"实践"5A型4颗1999年"实践"4A型3颗1994年"实践"3A型4颗1993年"实践"2A型6颗1989-1993年"实践"1A型1颗1988年。
2022年1月-12月我国航天卫星发射汇总1、12 月 29 日 12 时 43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号 02 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2022 年 12 月 27 日 15 时 37 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4 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该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3、2022 年 12 月 15 日 2 时 25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4、2022 年 12 月 12 日 16 时 22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号 A/B 星发射升空,该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监测等新技术在轨验证试验。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454 次飞行。
5、2022 年 12 月 9 日,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在我国黄海海域点火起飞,以“一箭十四星”的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 03D47-50 星等十四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首飞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型谱得到进一步完善,固体运载火箭系列化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6、12 月 9 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五号 01A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高分专项工程空间段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
高分五号 01A 卫星又名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运行于高度 705 公里的太阳同步回归轨道,主要应用于污染减排、环境质量监管、大气成分监测、自然资源调查、气候变化研究等。
7、12 月 7 日 9 时 15 分,快舟十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交通 VDES 试验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2年中国航天大事件一览2022年中国航天大事件一览一、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战,也是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的关键之战。
2022年1月3日2时4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并开展了月夜生存考验。
1月14日22时12分,在距离地球约5100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五号返回器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成功分离。
1月17日7时38分,在预定区域安全平稳着陆。
这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任务之一。
二、“北斗三号”系统完成组网2022年6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将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系统第44颗至第45颗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第三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系统圆满完成组网建设任务。
“北斗三号”星座部署完成后,将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稳定、快速的定位和授时服务。
北斗工程副总设计师张智表示,北斗系统组网是国家战略性重要工程。
张智介绍,这次发射任务是“北斗三号”第三颗组网卫星的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三、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我国首次实现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天地往返运输货物2022年6月17日9时43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搭载的货物,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在太空飞行了约30天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设及建造技术。
此次发射任务搭载了天舟二期、嫦娥五号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三个航天器发射产品,以及空间应用系统、空间科学实验载荷和天基测控系统设备。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成功发射和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为我国后续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一箭七星,将两颗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8月14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实践二十号04星、天基人工智能实验卫星,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隐藏▲中国航天火箭发射列表1996年前:1960年代 · 1970年代 · 1980年代 · 1990年-1996年 1996年后:1997年-1999年 · 2000年代 · 2010年代 · 未来任务序号 运载火箭名称有效载荷名称发射起飞时间 (UTC+8/UTC+9)预定星箭分离轨道 发射地点1.长征一号不明 1969年11月16日17时4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5020工位41°18′32″N100°18′59″E41.3088°N 100.3165°E失败第级制统程配器中发故障飞6秒地2.长征一号无载荷试飞 1970年1月30日 亚轨道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5020工位41°18′32″N100°18′59″E41.3088°N 100.3165°E成3. 长征一号东方红一号 科学实验卫星1970年4月24日 21时3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5020工位 41°18′32″N100°18′59″E41.3088°N 100.3165°E成4.长征一号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1971年3月3日 20时15分 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5020工位41°18′32″N100°18′59″E41.3088°N 100.3165°E成5.风暴一号长空一号(技术实验卫星1) 1973年9月18日20时12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 41°18′22″N100°18′48″E41.3061°N 100.3132°E失6. 风暴一号长空一号(技术实验卫星2)1974年7月12日 21时2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 41°18′22″N100°18′48″E41.3061°N 100.3132°E失7. 长征二号返回式遥感卫星 0–01974年11月5日17时40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败火陀控系中高导断裂导火飞姿失控制8. 风暴一号第1颗技术实验卫星31975年7月26日21时2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9. 长征二号甲第1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11975年11月26日11时2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0. 风暴一号第2颗技术实验卫星41975年12月16日17时1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1. 风暴一号第3颗技术实验卫星51976年8月30日19时53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2. 风暴一号长空一号(技术实验卫星6)1976年11月10日08时1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失13. 长征二号甲第2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21976年12月7日12时3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4. 长征二号甲第3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31978年1月26日12时5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5. 风暴一号实践二号科学实验卫星(技术实验卫星7)实践二号甲气球卫星实践二号乙气球卫星1979年7月28日05时2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失16. 风暴一号实践二号科学实验卫星(第4颗技术实验卫星8)1981年9月20日05时2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实践二号甲气球卫星实践二号乙气球卫星17. 长征二号丙第4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41982年9月9日15时1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18. 长征二号丙第5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51983年8月19日14时00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19.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1984年1月29日20时25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部分失败第三级发机二次燃失败,卫注入大椭近地轨道20.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1984年4月8日19时20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21. 长征第6颗返1984年9月12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成功二号丙回式遥感卫星0–6日13时44分100.3132°E22. 长征二号丙第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71985年10月21日13时04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3.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第1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1986年2月1日20时37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03°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24. 长征二号丙第8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81986年10月6日14时40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5. 长征二号丙第9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91987年8月5日15时3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6. 长征二号丙第10颗返回式遥感卫星1–11987年9月9日16时1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7.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甲第二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中星一号)1988年3月7日20时41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87°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28. 长征二号丙第11颗返回式遥感卫星1–21988年8月5日16时2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9. 长征四号甲风云一号第一颗试验气象卫星(A星)1988年9月7日05时30分太阳同步轨道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旧发射工位”38°50′56″N 111°36′30″E38.848824°N111.608214°E成功30.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甲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中星二号)1988年12月22日20时40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10.5°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31. 长征东方红二1990年2月4日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成功三号号甲第二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中星三号)20时28分98°赤道上空102.0292°E32. 长征三号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香港)1990年4月7日21时30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05.5°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33. 长征二号捆巴达尔A科学实验卫星(巴基斯坦)澳普图斯模拟卫星(澳大利亚)1990年7月16日09时40分顺行近地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工位28°14′44″N 102°01′38″E28.2455°N102.0271°E成功,澳图斯模拟星入轨后号失踪34. 长征四号甲风云一号第二颗试验气象卫星(B星)1990年9月3日09时53分太阳同步轨道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旧发射工位”38°50′56″N 111°36′30″E38.848824°N111.608214°E成功大气一号甲卫星大气一号乙卫星35. 长征二号丙第12颗返回式遥感卫星1–31990年10月5日14时14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36.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甲第三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中星四号)1991年12月28日20时00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05.5°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失败,第级发动机次燃烧提关机,卫注入大椭轨道。
神舟十一号着陆时间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神舟号发射时间神舟号发射时间神舟一号发射时间:1999 年11 月20 日 6 时30 分7 秒神舟二号发射时间:2001 年1 月10 日1 时03 秒神舟三号发射时间:2002 年 3 月25 日22 时15 分神舟四号发射时间:2002 年12 月30 日0 时40 分PS:神舟一号至四号没有载人。
神舟五号发射时间:xx 年10 月15 日9 时整。
航天员:杨利伟。
神舟六号发射时间:xx 年10 月12 日9 时整。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发射时间:xx 年9 月25 日21 时10 分04 秒。
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发射时间:2016 年11 月 1 日 5 时58 分10 秒。
不载人。
神九将在2016 年 6 月16 号下午18 点37 分由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登上太空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时间与乘组一览表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时间与乘组一览表编号神舟一号发射时间1999 年11 月20 日 6 时30 分返回时间1999 年11 月21 日 3 时41 分发射地点乘组无人飞船神舟二号2001 年 1 月10 日 1 时0 分2001 年 1 月16 日19 时22 分无人飞船神舟三号2002 年 3 月25 日22 时15 分2002 年 4 月 1 日16 时54 分搭载模拟人神舟四号2002 年12 月30 日0 时40 分xx 年 1 月 5 日19 时16 分搭载模拟人神舟五号xx 年10 月16 日 6 时28 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杨利伟神舟六号xx 年10 月12 日09 时00 分xx 年10 月17 日 4 时32 分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xx 年9 月25 日21 时10 分 4 秒xx 年9 月28 日17 点37 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八号2016 年11 月 1 日 5 时58 分10 秒2016 年11 月17 日19 点32 分搭载模拟人神舟九号2016 年 6 月16 日18 时37 分24 秒景海鹏、刘旺、刘洋神舟十号2016 年 6 月11 日17 时38 分0 秒2016 年 6 月26 日8 时7 分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中国神舟飞船系列发射时间和宇航院名单一览中国神舟飞船系列发射时间和宇航院名单一览编号发射时间返回时间发射地点乘组无人飞船无人飞船无人飞船无人飞船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无人飞船景海鹏、刘旺、刘洋神舟一1999 年11 月20 日 6 时30 1999 年11 月21 日 3 时号分7秒41 分神舟二2001 年 1 月10 日 1 时0 2001 年 1 月16 日19 时号分03 秒22 分神舟三2002 年 3 月25 日22 时15 2002 年 4 月 1 日16 时号分54 分神舟四2002 年12 月30 日0 时40 xx 年1 月5 日19 时号分16 分神舟五xx 年10 月15 日09 时xx 年10 月16 日 6 时酒泉卫星发号00 分28 分射中心神舟六xx 年10 月12 日09 时xx 年10 月16 日20 号00 分时33 分神舟七xx 年9 月25 日21 时10 xx 年9 月28 日17 点号分4秒37 分神舟八2016 年11 月 1 日 5 时58 2016 年11 月17 日19 号分10 秒点32 分神舟九2016 年6 月16 日18 时37 待定号分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21年中国航天大事件一览2021年航天大事件一览天问一号成功实施火星捕获2月10日19时52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了“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获得圆满成功。
天问一号高清火星影像发布3月4日,XXX发布3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包括2幅全色图像和1幅彩色图像。
首辆火星车命名为XXX4月24日,在2021航天日开幕启动仪式上,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经全球征名、专家评审、络投票等层层遴选,最终“祝融号”脱颖而出。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4月29日11时23分,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XXX点火升空,将我国迄今为止最重的航天器——长米,直径米,重达吨的“天和”核心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送核心舱“天和”上天的火箭,也是大家所熟知的“胖五”,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级,满足了“天和”的运载要求。
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的关键舱段,就好比是树干,其他的舱段都会连接在它的接口上,像树枝一样不断向外延伸。
空间站总体构型是3个舱段,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Ⅰ和梦天实验舱Ⅱ,每个舱都是20吨级,整体呈T字构型,可在轨运营10年以上。
相比于既往15立方米的活动空间,“天和”舱内空间提升到了110立方米,相当于从“宿舍间”,搬进了“大平层”!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5月15日,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旌旗灯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当天成功着陆于火星预选着陆区,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属于的印迹!天舟二号成功发射5月29日20时55分,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XXX准时点火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5月30日5时01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
中国卫星发射时间一览表2022【导语】:2021年的最后一天,中国火箭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已经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我国的航天事业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呢?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中国将在2022年发射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虽然北斗导航卫星已经发射了20多次,但是由于时间跨度太大,中国航天发射史上还是有很多重要时刻在等待着中国人自己去发掘。
2021年12月25日晚20时3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自2016年6月24日实施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星座部署以来,首次使用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发射服务技术。
一、中国卫星发射时间一览表:我国运载火箭能力发展现状:目前我国运载火箭分为中型、大型、重型三个系列。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达到200吨级以上、500吨级以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的2倍以上。
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完成25次发射任务,成为我国航天活动主要发射平台、主要商业飞行发射业务主要发射平台。
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代表的大中型运载火箭实现了从近地轨道到地球同步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的系列高轨道转移接续动力运载能力。
1、中国火箭发射时间一览表2021年7月23日,我国新一代大推力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第73颗通信卫星01”和第二颗通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
(1)中国发射时间:2022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将执行发射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将于6月27日前后在月球背面着陆运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陈吉宁表示,2021年,我国航天实施了6次飞行任务,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和月球探测器送至轨道;完成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工程和探月工程;空间应用首次成功实施了多项重大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其中在轨发射试验首次实现了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首次应用“天地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载人空间站核心舱与其他舱段分离;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空间环境探测。
2022年中国航天成就汇总天宫 中国空间站(天宫):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
核心舱命名为“天和”,代号“TH”; 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代号“WT”; 实验舱Ⅱ命名为“梦天”,代号“MT”; 载人飞船命名为“神舟”,代号“SZ”; 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代号“TZ”。
(1)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2)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
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3)2022年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神舟十四号 2022年6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和3名中国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送入太空,他们将在太空驻留6个月。
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开启,其将在太空迎来神舟十五号飞船对接空间站,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神舟十四号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同时在轨驻留,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等。
9月1日18时26分,航天员陈冬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至19时09分,航天员陈冬、航天员刘洋成功出舱。
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实施舱外活动,也是陈冬、刘洋首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
9月2日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陈冬、刘洋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五号 2022年底,三名航天员将乘坐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神舟十四号会合,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有6名航天员共同在轨驻留。
天舟三号 2021年9月20日,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2019中国重要卫星发射总结1、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2D卫星。
2019年1月11日01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2D卫星。
中国航天2019年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光谱01、02等卫星2019年1月21日13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光谱01、02等卫星。
至此,长十一火箭已实现连续六次高精度入轨、连续六次箭上质量零问题、连续六次准时发射,共将2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3、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6C通信卫星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6C通信卫星。
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300次飞行任务。
4、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1星2019年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1星。
天链二号01星——我国新一代数据中继卫星。
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将为载人航天器、卫星、运载火箭以及非航天器用户提供数据中继、测控和传输等服务。
5、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
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刷新为“100”。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家族包括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火箭。
火箭“三兄弟”几乎包揽了我国目前所有的高轨道航天器发射任务,是航天高密度发射的主力火箭。
6、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绘二号01组卫星2019年4月30日6时5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绘二号01组卫星。
7、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近五年火箭发射一览表近五年,火箭发射次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国在太空探索、卫星通信、天文观测等领域都进行了大量的发射活动。
2017年,全球火箭发射次数共计90次,其中美国发射量最多,达到29次。
美国的发射活动主要集中在商业领域,SpaceX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猎鹰9号火箭成为商业卫星发射的主力军,占据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同时,美国也在太空探索领域占有一席之地,NASA的探测器发射也占据了美国发射活动的重要部分。
2018年,全球火箭发射次数增至114次。
美国依然是最活跃的国家,发射次数达到34次。
除商业领域外,美国也在探索火星、太阳系等领域有了较大发展。
另外,印度也开始成为引人注目的发射国家,其PSLV-XL火箭成为经济实用的卫星发射系统。
2019年,全球火箭发射次数达到了128次,创下历史新高。
美国发射次数略有下降,为27次。
早期发射的蔚蓝航天公司破产,拖累了美国发射量的下降。
此外,中国的发射量开始快速增长,达到34次,成为排名第二的国家,印度也有所增长,发射次数为6次。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火箭发射次数略有下降,为114次。
美国发射次数为26次,国际合作领域有所增加。
中国发射次数为39次,成为发射量最大的国家,其中包括了多枚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
欧洲空间局也开始尝试商业化领域,发射了自主研发的VEGA-C火箭。
2021年,全球火箭发射活动继续保持活跃。
美国在商业领域有所增加,发射次数为30次,其中包括了SpaceX的星际飞船首飞。
中国依然成为发射量最大的国家,发射次数为44次,其中包括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发射。
此外,印度、欧洲和俄罗斯等国家也有所增长。
综合来看,近五年全球火箭发射次数不断上升,中国成为发射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在商业领域拥有绝对优势,同时在太空探索领域也有巨大投入;其他国家如印度、欧洲、俄罗斯等也在加快发射活动的步伐,表明人类在太空领域的热情和投入不断增长。
发射时间卫星型号火箭名称发射中心备注1970.4.24东方红1号长征1号酒泉播送东方红乐曲1971.3.3实践1号长征1号酒泉运行8年多1973.9.10长空1号风暴1号酒泉失败1974.7.12长空1号风暴1号酒泉失败1974.11.5科学试验卫星长征2号酒泉失败1975.7.26长空1号风暴1号酒泉成功1975.11.26 返回式卫星长征1号酒泉运行3天后返回1975.12.16 长空1号风暴1号酒泉成功1976.8.30长空1号风暴1号酒泉成功1976.11.10 长空1号风暴1号酒泉失败1976.12.7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酒泉运行3天后返回1978.1.26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酒泉运行3天后返回1979.7.28实践2号风暴1号酒泉一箭三星,失败实践2号甲实践2号乙1981.9.20实践2号风暴1号酒泉一箭三星,成功实践2号甲实践2号乙1982.9.9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C酒泉运行5天后返回1983.8.19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C酒泉运行5天后返回1984.1.29东方红2号长征3号西昌发射成功,星未入轨1984.4.8东方红2号长征3号西昌定点成功1984.9.12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C酒泉运行5天后返回1985.10.21 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C酒泉运行5天后返回1986.2.1东方红2号长征3号西昌定点成功1986.10.6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C酒泉运行5天后返回1987.8.5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C酒泉运行5天后返回1987.9.9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C酒泉运行8天后返回1988.3.7东方红2号长征3号西昌定点成功1988.8.5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C酒泉运行8天后返回1988.9.7风云1号长征4号太原成功1988.12.22 东方红2号长征3号西昌定点成功1990.2.4东方红2号长征3号西昌定点成功1990.4.7亚洲1号长征3号西昌成功,外星1 1990.7.16巴基斯坦星长征2号E西昌成功,外星2模拟澳星成功,外星31990.9.3风云1号B长征4号太原成功1990.10.5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C酒泉运行8天后返回1991.12.28 东方红2号长征3号西昌发射成功,星未入轨1992.3.22澳赛特B1长征2号E西昌紧急关机1992.8.9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D酒泉运行15天后返回1992.8.14澳赛特B1长征2号E西昌成功,外星4 1992.10.6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C酒泉运行7天后返回弗利亚成功,外星51992.12.21 澳赛特B2长征2号E西昌卫星爆炸1993.10.8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C酒泉卫星未返回1994.2.8实践1号长征3号甲西昌成功,一箭双星夸父1号1994.7.3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D酒泉运行15天后返回1994.7.21亚太1号长征3号西昌成功,外星6 1994.8.28澳赛特B3长征2号E西昌成功,外星7 1994.11.30 东方红3号长征3号A西昌卫星未能定点1995.1.26亚太2号长征2号E西昌爆炸,失败1995.11.28 亚洲2号长征2号E西昌成功,外星8 1995.12.28 艾普斯达1长征2号E西昌成功,外星9 1996.2.15国际星7A长征3号B西昌失败1996.7.3亚太1A长征3号西昌成功,外星10 1996.8.18中星7号长征3号西昌失败1996.10.20 返回式卫星长征2号D酒泉运行15天后返回1997.5.12东方红3号长征3号A西昌成功1997.6.10风云2号长征3号西昌成功1997.8.20马步海长征3号B西昌成功,外星11 1997.9.1铱星模拟星长征2号C改太原成功,外星12、13 1997.10.17 亚太2R长征3号B西昌成功,外星14 1997.12.8铱星长征2号C改太原成功,外星15、16 1998.3.26铱星长征2号C改太原成功,外星17、18 1998.5.2铱星长征2号C改太原成功,外星19、20 1998.5.30中星1号长征3号B西昌成功,外星21 1998.7.18鑫诺1号长征3号B西昌成功,外星22 1998.8.19铱星长征2号C改太原成功,外星23、24 1998.12.19 铱星长征2号C改太原成功,外星25、26。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情况一览表
本表说明:
1.长征二号捆在1992年3月22日进行发射时,由于出现技术问题,点火后紧急关机,终止发射,没有构成一次飞行,故在统计表中没有列入;
2.在1992.12.21和1995.01.26进行的两次发射中,均出现卫星爆炸,在中美双方发表的故障调查公报中,认为故障的出现是由于星箭双方技术协调不彻底、存有隐患所致。
3.LEO为近地轨道 GTO为同步转移轨道 SSO为太阳同步轨道
美国的“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4%,欧空局的“阿里亚娜”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3 %,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0%。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情况一览表
本表说明:
1.长征二号捆在1992年3月22日进行发射时,由于出现技术问题,点火后紧急关机,终止发射,没有构成一次飞行,故在统计表中没有列入;
2.在1992.12.21和1995.01.26进行的两次发射中,均出现卫星爆炸,在中美双方发表的故障调查公报中,认为故障的出现是由于星箭双方技术协调不彻底、存有隐患所致。
3.LEO为近地轨道 GTO为同步转移轨道 SSO为太阳同步轨道
美国的“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4%,欧空局的“阿里亚娜”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3 %,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0%。
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时间与乘组一览表编号发射时间返回时间发射地点乘组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人飞船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无人飞船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2002年4月1日16时54分搭载模拟人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搭载模拟人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杨利伟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2005年10月17日4时32分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搭载模拟人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 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景海鹏、刘旺、刘洋神舟十号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秒2013年6月26日8时7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聂海胜1 轨道舱轨道舱:“多功能厅” 、航天员的“家”“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5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
“神六”的轨道舱之所以被称为“多功能厅”,是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他时间都在轨道舱里。
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盥洗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航天员的“家”构,用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飞船的能源、与地面进行通讯等。
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2 逃逸塔逃逸塔:保飞船安全逃逸救生塔:位于飞船的最前部,高8米。
它本身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
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火箭运行距离在0至100公里,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拽着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迅速逃离险地,并利用降落伞降落到安全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