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下第四课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梦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28
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中国的机遇与挑战1.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当前我国面临着哪些新的发展契机?(1)国内: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国际: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④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2、当前我国面临着哪些风险与挑战?(1)国内:①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
②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③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国际:④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了各种挑战,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3.我国应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①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②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
④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携手促发展1、我国如何积极谋求自身发展?①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②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促进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④促进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的意义。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国人中国梦我们的梦想》知识点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国人中国梦我们的梦想》知识点一、梦想的涵义: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想就有前行的力量。
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三、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四、中国梦的意义: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五、如何实现民族复兴梦: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
六、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九、第二个百年目标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1《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梦》是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史进程。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我国近代史的发展,认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我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往往过于表面,不能深入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以来我国民族独立梦的历程,掌握相关历史事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代以来我国民族独立梦的历程。
2.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历史视频等,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历史事件案例资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近代历史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我国民族独立梦的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近代以来我国民族独立梦的历程,呈现相关历史事实和概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知识要点总结第一课:同住地球村(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相互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发展;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交通、通信、贸易把各国人们联系在一起。
(4)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1)表现:A.生产全球化: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这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B.贸易全球化: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可以在世界各地销售与购买。
(2)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3)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1)如何正确理解: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如何正确面对(文化差异):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B.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C.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1)表现:A.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B.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C.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不断推动世界多极化。
(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五个国家,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初三政治知识之中国梦初三政治知识之中国梦1.中国梦的内涵(1)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民族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人民幸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生活得更加有尊严,各项权利都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2.实现了哪些梦想回归梦、入世梦、飞天梦、奥运梦、世博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3.实现的根本原因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中国梦”的三大来源(1)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
(2)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
(3)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4)在三大动力来源的基础之上,中国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有爱国情操的公民、团体及领导人,应该及时准确地找到整合协调这三大动力源的共同支点,形成发展进步的兼容合力,造就托起“中国梦”的众志成城。
5.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是什么根本保证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具有先进性:①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集中表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中国共产党把谋求民族独立和复兴、国家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以下是九下政治第四课《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的笔记整理,主要包括主要内容、重要知识点和重点语句三部分:一、主要内容机遇: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历史性契机,包括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等趋势。
挑战: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包括经济下行压力、环境污染、资源约束、创新能力不足等。
抓住机遇: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以应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等趋势带来的机遇。
应对挑战:中国应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包括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环境治理、节约资源、提高创新能力等。
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商机,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世界的共同发展。
二、重要知识点中国面临的机遇是重要的历史性契机,这些机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和新的挑战。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的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应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包括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环境治理、节约资源、提高创新能力等。
中国的发展需要与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重点语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顺应人民呼声,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我们应该谋求世界持久和平,让地球更加繁荣进步。
”“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
九年级下册政治第四课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下册政治第四课知识点总结谋求互利共赢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P22-23(1)背景: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必要性A.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例如,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B.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错误做法)。
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正确做法)。
2、(从各国角度)各国应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怎么做)P24(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2)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五个坚持、五个建设)3、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是什么)P2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理念的提出背景/原因)。
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价值)。
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1.中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契机?(P41-42)(1)内在基础: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外部环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时代潮流是什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3.(难点)中国面临哪些新风险新挑战?(P43-45)(1)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
(2)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3)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
(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4.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P45)(1)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2)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5.(重点)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积极谋求发展?(P47-48)(1)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2)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3)促进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6.我国积极谋求发展把什么放在首位?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7.(重点、难点)中国怎样携手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P49-51)(1)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2)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