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并列与电压切换
- 格式:docx
- 大小:36.55 KB
- 文档页数:1
PT并列与PT切换一般在正常情况下,两组PT分别独立运行。
在以下情况下,通过开关量输入以及CPU内部逻辑编程,完成PT自动切换功能:1.分段DL在合位;2.1#PT隔离开关在合位3.2#PT隔离开关在分位此时J4~J7励磁,完成PT切换,综保器DVP-671内的第二组电压才有输入。
同理,当1.分段DL在合位;2.1#PT隔离开关在分位3.2#PT隔离开关在合位三个条件满足时,自动将第一组电压输入切换至取第二组电压输入。
图中应该在DV P-671两组电压输入的前方(PT二次绕组的后方)分别加入两组P T 的隔离开关的辅助接点。
以免当一台PT停电检修时,电压切换会将另一组PT 的电压从二次测反送过来,产生高压,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PT切换与PT并列的区别:一个主要用在双母运行方式中;一个主要用在单母分段运行方式中。
如同一台回路,通过隔离开关的切换,能够分别由不同的母线供电,此时,为双母运行方式。
如附件图中所示。
在双母运行方式时,由于计量、测量以及保护的需要,必须对电压进行切换。
切换模式是二选一,即两路电压输入,只有一路电压输出。
主要靠母线侧两把隔离开关的辅助接点进行切换。
而单母运行方式时,用的是PT自动并列。
主要考虑当一段母线PT检修时,该PT退出运行,而此时分段开关又处于合位时,可以用另一段母线的PT电压自动并列到测量、保护装置中检修状态中的PT输入端子上,这样才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以及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一般来说,电气一次并列(即母联接通)电气二次亦要求并列,这样可以保证二次电压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在退出一个PT检修时而不影响另一段供电;同时,通过PT的并列来切换,是二次保护、测量、计量所用电压为一次设备所接母线的电压的保证;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并列时先并一次,合母联/分段开关,再将PT并列把手打在并列位置。
电压并列与电压切换
电压并列
针对双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两段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而言;
通过电压互感器的闸刀的辅助触点以及母联(分段)开关的辅助触点、母联(分段)所对应的两把闸刀的辅助触点进行控制;
在控制屏上配置专用的电压并列装置;
电压并列装置原理图如下所示:
电压切换
针对双母线上的一回出现而言;
通过两条母线上的两把闸刀的辅助触点进行控制,确保正确反应线路所在母线的电压; 电压切换装置一般作为保护装置的附件存在,例如RCS941就附带了电压切换箱 电压切换的原理图如下所示:。
常规站电压切换、并列回路分析摘要:多段式母线上所连接的电气设备,其保护装置的电压取自母线PT,所接的母线电压通过电压切换回路随该间隔一次回路一起进行切换。
在某段母线PT单独停役时,设置母线电压并列回路,保证其PT二次电压小母线上电压不间断,该段母线所接的保护和计量元件可正常运行。
但在电压切换或并列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发生PT反充电的情况,造成事故的发生。
本文以常规站220kV电压等级间隔为例,深入分析电压切换回路与电压并列回路,并探究PT反充电的原因,提出几点倒闸操作过程中防止PT反充电的措施。
关键词:电压切换回路、电压并列回路、PT反充电、倒闸操作1 引言“PT反充电”是指通过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向不带电的母线充电。
电压互感器类似一台小容量的变压器,变电站二次回路严禁将二次电压反送电至停止运行的电压互感器,一旦出现因为电压切换回路故障造成反送电,会直接影响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而且反送电瞬间的励磁涌流造成二次电压空开跳闸,造成保护及自动装置失去母线电压采集,引起保护误动或拒动。
掌握电压切换回路与电压并列回路的原理,有助于运维人员在倒闸操作过程中防止PT反充电事故的发生。
2 电压切换回路2.1电压切换继电器与电压切换回路220kV线路保护装置所需的电压,通过电压切换继电器及该间隔的隔离开关辅助节点进行切换,本节以双位置继电器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1YQJ4-1YQJ7、2YQJ4-2YQJ7为双位置继电器,刀闸辅助常开节点使其动作,常闭节点使其返回。
图1 电压切换回路原理图如果220kV线路母线侧两把刀闸均处于合闸位置,则1YQJ4-1YQJ7、2YQJ4-2YQJ7继电器均动作,其常开节点闭合,两段母线电压均进入线路保护装置,在线路保护装置的操作箱中两段母线电压实现二次并列。
此时监控后台220kV线路间隔会报出“切换继电器同时动作”信号,如图2所示,此信号是用于监视PT二次回路是否存在并列现象。
关于PT并列、电压切换及其重动继电器PT就相当于小变压器,当它的二次侧也就是低压侧需要并列的时候,高压侧必须并列(合环)。
在高压设备(110、35、10kV)里,合环、并列是用断路器,而二次就用中间继电器,或者叫电压(PT)并列继电器,这个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里必须串有高压母联开关、母联刀闸的辅助接点。
为什么呢?就是为了防止高压未合环,低压并列,术语就是电磁合环。
那这个并列继电器相对于母联或者说在这个回路中就是重动继电器,就是必须先有辅助接点接通,它才会动作,这是并列继电器。
在电压回路里面,必要要有IPT、IIPT,如果直接把PT二次接入交流小母线,也不可靠,容易发生PT的反充电,就是低压往高压充电。
要想可靠,就在电压小母线的进线串一组接点,这个接点必须跟着PT高压侧刀闸的辅助接点动作而动作。
而这个接点的提供,就需要一个继电器,这个继电器就是PT的重动继电器。
事实上,我们是把PT高压侧刀闸的辅助接点接在PT重动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里面,可能是因为有些刀闸的辅助接点并不可靠(粘连)。
总结一下,在真正的二次电压回路里面,I小母线进线是IPT重动继电器的接点,II小母线进线是IIPT重动继电器的接点,两个小母线中间相连接的就是PT并列继电器的接点。
想要PT并列,PT并列继电器必须动作,它要动作,母联必须运行;想要电压母线有电,PI 的重动继电器必须有一个动作。
电压切换就简单多了,我们把IPT电源经过一组继电器接点接入某装置的电压源接入点;IIPT的也要经过另外一组继电器的接点接入,注意,接入的电源点是一个,也就是说,不用并列继电器,直接把它们拧在一起了。
这两组继电器就是电压切换继电器,为了让它们动作可靠,尤其是不能真的“并联起来”,所以用双线圈继电器,刀闸常开接点接启动,常闭接点接返回,反正,别误动就行。
对了,这个电压切换继电器是根据你所要接的装置的一次设备的刀闸来重动的。
比如说,你的变压器接在I母线上了,那它的I刀闸肯定合上了,那I重动继电器就动作,IPT电压经过I重动继电器接点接入电源了。
电压并列、重动、切换精品资料电压并列、重动、切换1、电压切换是从一个电源电压切换到另一个电源电压。
而电压并列是二个电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压。
2、一般,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二次电压的切换均先进行电压并列,然后再拉开不需要的电源,完成电压切换。
3、电压并列:针对双母线或者单母线分段接线两段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而言,通过电压互感器的闸刀的辅助触点一级母联(分段)开关的辅助触点、母联(分段)所对应的两把闸刀的辅助触点进行控制。
在控制屏上配置专用的电压并列装置。
4、电压并列:如果是单母线分段接线,当某段母线PT停运,而该段母线的线路又继续工作,需要计量二次电压,则投入PT并列装置,将另一段母线的PT二次电压并列至停运PT的二次侧,达到目的。
前提是一次处于并列状态,否则二次不能并列。
如果是双母线接线,也大同小异,也有专门的并列装置,在出线母线并列运行方式下,如果某组母线的PT停运,也可以并列切换使另外一组母线的线路同样可以有计量二次电压。
5、电压切换:主要是切换电压的,主要供给保护装置及计量等,使装置的电压随刀闸的切换二随之改变,比如为双母线,当线路在I母运行,-1刀闸合位,线路保护装置应取I母电压,当线路在II母运行,-2刀闸合位,线路保护装置应自动切II母电压。
电压并列前提必须是分段或者母联开关在合位,二电压切换,分段或者母线开关应该在分位,就是说电压切换使靠相关二次回路自动切换的。
6、PT并列:两段母线,每段母线一台PT,当I母PT预试时,需要退出运行,而此时I母的保护继续运行(考虑到带低压闭锁功能),保护失去电压会发生误动,此时需要用II 母PT维持两段母线上的保护电压,因此,需要PT并列。
并列时先并一次,和母联或者分段开关,再将PT并列把手打在并列位置。
需要将母联或者分段开关的两侧刀闸。
开关节点串接到二次PT并列回路中,确保只有在一次并列的情况下,二次才能并列。
7、电压切换:双母接线,I、II母分列运行,当线路在I母运行时,,二次必须取I母电压,线路在II母运行时,,二次必须取II母电压。
电压并列及切换装置原理与PT常见故障张勇;肖启露【摘要】当母线PT退出运行或者倒闸操作后,如果母线电压不能跟随设备运行方式的调整正确切换,运行过程中可能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拒动.为防范因电压切换或PT故障,本文详细分析了电站电压并列及切换装置的原理和PT的常见故障,有助于及时准确判断故障原因.【期刊名称】《水电与新能源》【年(卷),期】2018(032)010【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电压并列;电压切换;PT故障【作者】张勇;肖启露【作者单位】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21;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734.4某水电站主接线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图1)。
正常运行时,212、2121、2122均在合闸位置,Ⅰ母和Ⅱ母并列运行;各母线PT及避雷器随母线投入运行。
在开关站保护室内装有PT并列及切换装置,该套装置用于母线电压的并列与切换,包括并列屏(MPTBL)、切换屏(MPTQH)。
图1 某水电站220 kV部分主接图根据运行经验发现,母线电压切换与PT故障原因主要集中在:PT 回路断线、母联断路器辅助接点/隔离刀闸辅助接点/二次回路接触不良、人为误操作等,造成保护装置发“PT断线”信号、保护拒动或误动、PT反充电、PT异常并列、设备损坏等情况发生。
1 电压并列及切换装置原理1.1 电压并列装置电压并列含义:对于双母线接线方式,每段母线上装有一台PT,当某一母线上的PT 因检修、故障等原因需要停运时,母联开关在合闸位置,待停PT所在母线上的所有负载将继续运行,考虑到因母线失压,保护装置很可能发生误动。
此时,需要采集正常运行的母线电压供待停PT所在母线上的负载保护装置用,这个就是电压并列。
如图2所示,正常运行方式下,从图中可以看出1MYH采集I母母线电压后,经母线PT汇控屏内三个空开XDL4、XDL5、XDL6分别送至并列屏(MPTBL)、切换屏(MPTQH)。
电压并列与电压切换名词通俗解释电压并列:对于单母线分段接线,当I段母线PT停运,而该母线的线路继续工作,需要计量和保护的二次电压,则投入电压并列装置,将II段母线的二次电压提供给I段母线上的保护和计量装置(前提是一次处于并列状态)。
对于双母线接线,同样的,当#1母线上的PT停运,也可以通过电压并列将#2母线PT的二次电压提供给#1母线上的线路的保护与计量装置。
电压切换:双母接线时,#1、#2母线分列运行。
某条线路运行在哪条母线上,二次就相应使用哪条母线PT的电压。
当运行人员对一次隔离开关进行切换时,二次电压也要能自动切换。
电压并列回路01原理以10kV单母分段为例,下图为一次主接线图。
电压并列与电压切换_1下面分析某型号电压并列装置的10kV电压并列回路。
当两段母线分列运行时,分段断路器3QF处于断开位置,一次分列运行,二次也是分列运行的;若I母PT需要停运,I母上的线路仍需继续正常运行,我们可以将分段断路器3QF 合上,使一次处于并列运行状态,此时将电压并列把手打到并列位置,自动并列回路中的J4、J5、J6继电器带电,其中J4、J5常开接点闭合,两段母线的二次电压在电压并列装置内完成并列,此时10kV高压室屏顶小母线上的电压(保护、计量)均为II母PT的二次电压。
02并列与解列逻辑通过自动并列回路可以看出,当#1PT和#2PT两者中仅有一台PT处于工作位置,另一台PT处于非工作位置,自动并列回路才具备导通的必要条件。
当两台PT同时处于工作位置时,自动并列回路是断开的,无法完成电压并列。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电压并列回路:若需要完成并列逻辑,则需将采集的分段开关位置(DL)、分段手车刀闸位置(S9)、分段隔离手车刀闸位置(3S9)的常开接点进行串接后,再接入电压并列装置,当以上三者同时闭合的情况下,方才允许并列。
若此时将并列把手(7QK)至于并列位置,1-2接点导通,并列继电器3YQJ1、3YQJ2、3YQJ3得电,对应接点闭合完成两段母线并列。
关键词:电压并列;电压切换;非等电位连接;1.电压并列基本原理如图1,双母线接线情况当II母线PT需要检修时,使用II母电压的线路就会失去母线电压。
怎么使得线路保护不失去电压呢?1.先合上母联开关,让两段母线成为同一个等电位,这是I母PT电压即是两条母线共同的电压。
2.在电压并列屏上把I母电压630跟II母电压640连通。
3.拉开II母PT刀闸。
图2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同样当检修一台PT时,须使用另一台PT以保证所有线路能不丢失二次电压。
2.电压并列实现注:图中未画出零序电压L601。
零序电压不能接空气开关或熔断器,因正常情况下无零序电压,若空气开关或熔断器断开,正常时不能发现,产生零序电压时不能正常输出。
3.注意事项并列后造成了两点接地。
这就是为什么有并列、切换时不能就地接地。
解决办法:把N600分别引入控制室,在小母线上一点接地。
电压切换双母线接线的配电单元,如果需要从一条母线上转到另一条母线运行,那么二次电压也要跟随一次运行方式的改变而变化,这就需要进行电压切换。
图8为磁保持的切换回路,图9为不带保持的切换回路。
电压切换箱采用双重化配置时,宜由隔离开关的动合辅助接点启动对应的切换继电器,接通本母线电压,这种方式叫单位置启动方式。
当切换箱采用单套配置时,由于要同时提供两套装置的交流电压,宜采用双位置启动方式。
因这种启动方式具有保持功能,在失去直流电源时,不失去交流电压。
双位置启动方式优缺点:优点:当刀闸辅助接点接触不良时,保护不会失去交流电压。
缺点:刀闸操作时,如果刀闸常开接点打开,而常闭接点未闭合,I\II 母的二次交流电压会同时导通。
若母联断路器此时处于断开位置,I\II母交流电压差可能造成触点烧毁。
这种现象叫做“非等电位连接”。
单位置启动方式的优缺点:优点:不会造成“非等电位连接”现象。
缺点:当刀闸辅助接点接触不良或失去直流电源时,一套保护会失去交流电压,此时应允许短时退出一套保护。
但应注意:1.切换箱与保护电源公用一组空气开关,防止PT失压时距离保护误动作。
(2009年版)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卷母联(分段)保护/PT并列装置/电压切换装置册)110kV V母联(分段)保护、电压并列/电压切换装置110k通用技术规范(编号:1101011/013/025-0110-00)国家电网公司二〇〇九年十二月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序号名称编号1110kV母联(分段)保护1101011-0110-01 2110kV电压并列/电压切换装置1101013/025-0110-02110kV母联(分段)保护、电压并列/电压切换装置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本物资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③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用途和安装方式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表格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表”、“2项目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建筑设计224产 城双母线接线方式的电压并列与切换张华彬摘要:本文以变电站内双母线接线方式为例,介绍电压并列、电压切换的原理。
关键词:变电站;双母线接线;电压并列;电压切换1 电压并列原理假设两段母线并列运行,每段母线上带一组PT,当Ⅰ母PT预试时,需要退出运行,而此时I母的保护继续运行(考虑到带低压闭锁功能),保护失去电压会发生误动,此时需要用II母PT维持两段母线上的保护电压,因此,需要PT并列。
并列时先并一次,合母联/分段开关,再将PT并列把手打在“并列”位置。
需要将母联/分段开关的两侧刀闸、开关接点串接到二次PT并列回路中,确保只有在一次并列的情况下,二次才能并列。
以图1为例,说明电压并列的操作原理及步骤。
Ⅰ母PT、II母PT分别转运行操作步骤如下:(1)221PT转运行。
①合上1G→221PT一次线圈带电→221PT二次线圈带电→1G常开接点闭合,1GWJ线圈带电励磁→1GWJ常开接点闭合;②合上1ZKK空气开关→Ⅰ母PT二次侧连通,将221PT二次电压送至各设备中。
(2)222PT转运行。
①合上2G→222PT一次线圈带电→222PT二次线圈带电→2G常开接点闭合,2GWJ线圈带电励磁→2GWJ常开接点闭合;②合上2ZKK空气开关→II母PT二次侧接通,将222PT二次电压送至各设备中。
此时,完成将Ⅰ母PT、II母PT分别转运行的操作步骤,两段母线上的电压也由各自的PT分别提供。
当Ⅰ母PT需要退出运行时,为了维持Ⅰ母的保护继续运行,避免失压误动,则需要由II母PT同时维持两段母线上的保护电压,因此需要进行并列操作。
操作中需要确保只有在一次并列的情况下,二次才能并列,操作步骤如下:母联开关转运行→母联开关常开接点闭合→将QK切至“并列”位置,①③节点闭合,母线电压并列回路接通→YQJ线圈带电励磁→YQJ常开接点闭合→并列进行中。
此时,两段母线的一、二次侧都实现了并列。
若断开2ZKK空气开关,此时两段母线保护电压皆由Ⅰ母PT提供,II母保护电压实现了由222PT供电至221PT供电的切换,此时即可断开2G,随着222PT一、二次线圈失电,II母PT电压隔离回路断开,2GWJ线圈失电,2GWJ 常开节点随之断开,至此完成了两段母线保护电压由原各自母线PT分别供电,切换到只由Ⅰ母PT供电的全部步骤,II母PT脱离运行状态,具体操作过程为:断开2ZKK空气开关(此时原222PT供电转由221PT供电)→拉开2G→222PT一次线圈失电→222PT二次线圈失电→2G常开接点打开,2GWJ 线圈失电→2GWJ常开接点打开。
电压的重动、并列和切换对于刚接触继电保护的初学者,电压重动、电压并列和电压切换这几个概念很容易混淆。
今天老K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和大家聊一聊电压回路的这几个概念。
首先和大家简要介绍下这三个概念的具体含义:电压并列:两段母线,每段母线一台PT,当I段母PT因检修等原因需要退出运行,分段开关在合位,I段母线上的保护将继续运行,考虑到保护低压闭锁功能,失去I段母线电压的保护很可能发生误动。
此时需要用II段母线电压代替I段母线的保护电压,这就是电压并列。
电压切换:双母接线时,正副母线分列运行。
某条线路运行在哪条母线上,二次就相应使用哪条母线PT的电压。
当运行人员对一次隔离开关进行切换时,二次电压也要能自动切换。
这就是电压切换,通过电压切换装置来实现。
电压重动:使PT二次电压的有/无和压变一次的运行状态(投入/退出)保持对应关系,防止当PT一次退出运行而二次绕组向一次反送电,造成人身设备事故。
下面我们分别来详细谈一谈这三个概念、1、电压重动首先介绍一个重要概念:辅助接点。
断路器/隔离开关除了有主触点,还附设了若干辅助接点。
简单地说,辅助接点就是为了反应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位置状态,给控制回路提供其通断信息。
辅助接点有常开、常闭两种:主开关合上就合上,主开关断开就断开,这种辅助接点叫常开接点;跟主开关唱反调,主开关合上就断开,主开关断开就闭合,这样的辅助接点叫常闭接点。
理解了辅助接点的含义,电压重动的概念就很简单了。
下图是典型的单母分段接线形式,PT1、PT2分别运行于I母和II母。
我们以I母的电压重动举例,下图为电压重动二次回路图,当I母PT处于运行状态,G1闭合,G1常开辅助接点闭合,I母重动动作继电器K1得电;当I母PT退出运行,G1断开,G1常开辅助接点随之断开,常闭辅助接点闭合,I母重动复归继电器K2得电。
II母同理。
在现场工作中发现实际上有些电压回路的重动功能没有通过重动并列装置来完成,而是直接在电压回路中串联PT刀闸的辅助接点。
电压并列及切换调试报告110kV电压并列及切换调试
一、装置外部检查
2、检查装置的工作电源
二、Ⅰ、Ⅱ母电压就地并列试验
1、切换开关切至就地并列,母联开关和刀闸只有一个在合位或者均不在合位,不能并列.
2、切换开关切至就地并列,母联开关和刀闸只有同时在合位时,才能完成并列。
观察并列灯是否亮:亮
10kV电压并列调试一、装置外部检查
2、检查装置的工作电源
二、Ⅰ、Ⅱ电压就地并列试验
1、切换开关切至就地并列,母联开关和刀闸只有一个在合位或者均不在合位,不能并列。
注:“通”用“1”表示“不通”用“0”表示
2、切换开关切至就地并列,母联开关和刀闸只有同时在合位时,才能完成并列.
观察并列灯是否亮:亮。
PT的二次并列是指两组PT同时向相同的仪表、保护装置输出电压信号,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双母线的倒闸操作过程中,当然有的地方在单母线分段的主接线中PT二次设置了并列装置,在合入分段开关(有的地方也称为母联开关)后两组PT并列运行,在大多数情况下PT的并列是临时的。
PT的切换则不同与并列,PT切换的最终状态是一组PT 彻底退出运行,另一组PT投入而替代退出运行的PT, 从PT的工作状态来讲,PT的并列和切换是不同的。
按照二次设计要求(单母线分段)电气一次并列(即母联接通)电气二次亦要求并列,这样可以保证二次电压的质量(两pt分担二次负荷),同时还可以退出一个pt检修而不影响供电。
电压切换是用于双母接线的二次回路,保证二次保护、测量、计量所用电压为一次设备所接母线的电压并列只是在母线PT因为检修等原因退出时才运行,一般用于手动切换指的是二次电压经压变闸刀重动继电器切换后成1.2段母线电压电压切换是从一个电源电压切换到另一个电源电压,主要是针对双母线来说的,随着工作母线的切换,电压也自动切换。
电压并列是二个电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压,是针对单母分段来说的,分段开关合上后,可实现两段母线上PT的二次侧电压实现并列运行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几个问题的讨论(摘)2007/12/13 01:32 P.M.1 中性点接地方式我国早期曾规定:将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和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两类。
因电流大小难以用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类来明确界定,因此改成分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电力系统中性点有效接地,包括直接接地或经低值电阻器或低值电抗器接地,并要求全系统的零序电抗(X0)对正序电抗(X1)之比(X0/X1)为正并低于3,零序电阻(R0)对正序电抗(X1)之比为正并低于1。
反之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电力系统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包括谐振(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
2 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配电网中性点与参考地的电气连接方式,按运行需要可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高、中、低值)电阻器接地、经低值电抗器接地及直接接地等。
DSA2304电压并列/切换装置调试细则(V1.0)1细则说明1.1本细则根据国电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企业标准Q/DZ313—1998、Q/DZ431.1-1998及DSA保护监控一体化系统技术说明书等相关技术资料编写而成。
细则内容包括了DSA2304A/DSA2304B型号;两种型号装置的区别仅在于DSA2304A是配置2块电压切换板(NLR41B),应用于两段母线并列/切换;而DSA2304B是配置4块电压切换板(NLR41B),最多可应用于四段母线并列/切换。
调试人员可视所调装置型号的不同,结合技术说明书、具体工程图纸和技术协议有选择地阅读。
1.2装置调试前,应按DSA电配机配组成表及工程设计图纸核对装置内模件,装置所用的切换把手等附件应完好无损。
1.3装置调试时,必须填写调试记录。
各种项目按记录表的提示填写“√”或“×”,对本工程中没有的项目划\”,增加的特殊项目应补填在调试记录下方的空白处(字迹需工整、清楚)。
1.4建议使用的仪器。
a)RT—1型继电保护测试仪b)数字(或指针式)万用表c)500V兆欧表d) 直流耐压试验仪2绝缘、耐压试验2.1 绝缘采用500V兆欧表,拔出除交流输入模件外的所有含静态器件的模件,解除端子的接地线,将端输出分别跨接在装置端子各带电金属部份与非带电部份(含装置外壳)之间,施加足额电压,测量其阻值应满足>10MΩ条件。
2.2 耐压采用输出电压(直流)≥2800V的耐压试验仪,拔出除交流输入模件外的所有含静态器件的模件,解除端子接地线,将两端输出分别跨接在装置端子各带电金属部份与非带电部份(含装置外壳)之间,设定电压连续输出时间为60s;漏电流≤5mA,用突变方式将输出电压由0V 升到2800V,试验结果应满足设定的条件且试验回路应无击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
3装置说明及调试3.1 装置说明DSA2304A在装置的P1、P3处各插有一块电压切换板,共两块,分别用于两段母线保护、计量的电压并列/切换;而DSA2304B在装置的P0、P1、P3、P4处都各插有一块电压切换板,共四块分别用于四段母线(或两线路的双母线)保护、计量的电压并列/切换。
电压并列与电压切换
针对双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两段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而言;
通过电压互感器的闸刀的辅助触点以及母联(分段)开关的辅助触点、母联(分段)
所对应的两把闸刀的辅助触点进行控制;
在控制屏上布局专用的电压同列装置;
电压并列装置原理图如下所示:
针对双母线上的一回发生而言;
通过两条母线上的两把闸刀的辅助触点进行控制,确保正确反应线路所在母线的电压;
电压转换装置通常做为保护装置的附件存有,比如rcs941就附带了电压转换箱电压
转换的原理图如下右图:
你的图我看不错.但是如果要在一双电源回路中(例
如有验阿芒塔和检同期的线路和存有快切的母线)是不是mnas1236789100可以导致
维护电路讹逻辑不转换和不自重再分呢,这样为丛藓科扭口藓
杂的接线是不是实用,在保护的配合上有点困难.不
新颖,也不现实.2网友:低
还是高工说的清楚,搞电力方面设计的吧,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