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论“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作者:冯跃王典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4期摘要:高脂高热能的饮食摄入、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导致“文明病”高发。
高血压应属于“老年病”,而如今,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年龄呈越来越小的趋势。
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有传统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
本文对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结合抗阻等运动治疗方法对血压的控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减少药物的使用率,使运动调控血压,让健康结伴相随,让生活更加美好。
关键词:运动疗法;高血压;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2-0278-02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球约有超过10亿的高血压患者,而我国的发病人数就占全球人数的1/5之多。
临床实验表明,保持血压稳定的状态,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在高血压药物治疗取得有效成果的同时,非药物的治疗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
运动疗法属于非药物治疗中的一种方法,其简单方便、费用低等被人们所推崇,成为高血压患者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同时也成为高血压的基础治疗方法。
一、运动训练对血压的影响研究证实,体力活动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率呈负相关,体力活动水平越高,高血压的发病率就越低,体力活动活跃者较体力活动匮乏者发病率低。
规律的体力活动对健康有诸多的益处,对血压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长期有氧运动对血压的影响自1993年美国运动医学学院发表“体力活动、健康与高血压”的立场声明以后,大量研究表明,有规律的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Douglas等人对绝经后的妇女进行了为期12周的有氧耐力训练,结果发现,锻炼12周后,舒张压和收缩压都明显的降低。
那些初始血压较高的女性,在12周训练后,血压降低的比较明显。
Sunami团队对平均7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干预,所有受试者安静状态下的血压在训练三个月后明显降低,并在实验结束后达到稳定。
摘要目的:探讨“三一二经络锻炼法”对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的干预作用,对其锻炼的效果和标示健康状况改善的临床指标做出客观评价和科学的分析,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患者提供一种新的自我锻炼方法并进一步推广这一简捷有效的经络锻炼法,让更多的人受益。
方法:80名患者经测量血压,协和医院心血管专家详细指导问诊,经病史、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恶性和急进性高血压,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通过血脂指标检测显示,80人中有30人合并有高脂血症。
通过按摩合谷、内关、足三里3个穴位,一个腹式呼吸以及两条腿下蹲运动的所谓“三一二经络锻炼法”(以下简称三一二),对这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及其中30名合并高脂血症病人进行三一二锻炼前后血压、血脂指标变化及疗效变化的观察,观察结果进行自身对照。
结果:(1)进行三一二锻炼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血压与锻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80名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中,显效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减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无效率略下降,这和减轻病例与无效病例向显效病例的转化有关。
按性别、年龄及有无合并症分组比较后的疗效变化趋势与上述情况类似。
(3)按停用降压药分组比较显示,停用降压药人群的显效者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而服用降压药人群中显效者出现少而慢。
(4)30名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进行三一二锻炼3个月、6个月后的血脂与锻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30名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高脂血症疗效与80名患者的高血压病总体疗效变化相类似。
结论:(1)三一二是一种高疗效的健身方法,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效果显著。
(2)三一二对不同性别、年龄段的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群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很好地弥补因年龄、性别、医疗水平差别而造成的高血压病疗效的地区性差异,适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尤其应在农村普及。
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背景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高血压患者常常伴随着一系列危险因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但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依赖性,生活方式干预虽然有效但难以坚持。
寻求一种既有效又安全、易坚持的治疗方法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传统运动疗法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的影响及其机制;2. 探讨传统运动疗法的种类和应用情况;3. 总结传统运动疗法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4.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传统运动疗法的有效性和机制提供参考。
通过对传统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高血压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的开展。
1.3 研究意义研究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的影响,可以为探索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提供新的视角,为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对传统运动疗法的种类、应用、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运动疗法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研究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这也是本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2. 正文2.1 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的影响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运动疗法被广泛认为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可以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从而减轻高血压病的症状。
运动可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舒张力,改善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中老年高血压病与运动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摘要本文对中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及病因,以及运动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等进行综述。
并探讨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血压病运动中老年一、前言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表现的慢性疾病,大量资料证实,高血压常会引起患者心脏、大脑、肾脏等脏器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是生命的“隐形杀手”。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由高血压导致脑卒中病人每年超过150万,死亡率居世界第二位,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家庭、个人的负担更是难以估计,因此正确防治高血压病已刻不容缓。
二、中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及病因(一)中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协会制定的标准,规定收缩压>170mmhg,或舒张压>90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在90mmhg 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二)中老年高血压病的病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可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
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人群的90%~95%,因此常说的高血压除特别强调外,都视为原发性高血压,它是以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据资料分析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精神因素、食盐摄入量以及饮酒过度、肥胖等因素均与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关。
三、运动对中老年高血压病的影响(一)力量训练对高血压病的影响1.力量训练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短期影响。
力量训练对血压的短期影响是指一次力量训练中和24小时内血压的变化。
在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中,无论是向心收缩或离心收缩都会引起血压升高,升高的幅度与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在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中,血压也会升高,升高幅度与参加运动的肌肉多少和收缩强度成正比。
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危害性不可小觑。
据统计,高血压患者在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要远高于正常人群。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饮食习惯的不合理,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社会和个人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针对传统运动疗法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有必要开展深入研究,探讨其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中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传统运动疗法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意义研究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传统运动疗法可以提高患者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患者的体重和血脂,从而有效控制高血压病的发展。
传统运动疗法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研究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作用,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指导,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深入研究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意义,对于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传统运动疗法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评价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预防的效果,通过系统性分析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传统运动疗法在高血压病预防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3. 探讨传统运动疗法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揭示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产生治疗作用的生理和病理机制,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4.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深入探讨传统运动疗法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和提高疗效指导临床实践,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高血压病的危害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不得到有效控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传统的运动疗法已被证明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本文将就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第一、气功气功是一种中医药学与武术相结合的传统运动方式,其主要通过调整人体的呼吸、运动和心理状态,从而达到调理人体气血和平衡机体阴阳的目的。
多项研究表明,气功锻炼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值和心率,降低血脂水平,提高体力储备,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其中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气功运动12周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并且改善他们的自我认知和生活质量。
第二、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将身体的运动、呼吸和动态平衡三者结合在一起的传统运动方式。
不同于普通运动方式的单调性和高强度,太极拳以柔和、缓慢、流畅、连贯等特点广受青睐。
研究表明,太极拳锻炼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减少静态和动态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输出,同时还能改善心脏节律、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
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太极拳训练16周后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还能改善其心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和心理健康指数。
第三、健身球健身球是一种新兴的传统运动方式,以在球上平衡、转移体重、维持稳定为主要特点,依靠身体的平衡控制和体位调整来锻炼身体的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
目前有研究表明,健身球训练对高血压病防治也有一定的协助作用。
一项针对30名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12周的健身球训练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肌肉力量。
这一发现说明了健身球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潜在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总结起来,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防治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气功、太极拳、健身球等中医传统运动方式已经被证明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通过锻炼心脏、血管、呼吸和心理等方面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康复,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
运动疗法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摘要】目的:讨论运动疗法在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对血压控制的效果。
方法:选择解放街道凌塘社区2011年10月到2012年6月 60例1级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观察组每天规律运动30min,每周坚持5天,对照组不运动或不规律运动。
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率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控制率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规律运动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值得临床关注。
【关键词】高血压;规律运动;控制率【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249-02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 或(和)舒张压90-99mmhg称为1级(轻度)高血压[1]。
本文观察了有规律的运动疗法在提高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控制率方面的临床效果,体现社区基层医生的工作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社区2011年10月到2012年6月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所有被选择的高血压患者均符合第七版内科学中1级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合并心、脑、肾等身体重要脏器的疾病,排除糖尿病、高血脂。
所有患者均未服用降压药物。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
两组年龄均为35~50岁,平均年龄47.5岁,高血压病程均为0.5~3年,平均病程1.75年;两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散步或者慢跑,每天坚持30min,每周坚持5天。
对照组患者不要求规律运动或者自己随机运动,每组患者每周至少来门诊监测血压一次,每次按照标准的血压测量方法并详细记录血压测量的结果。
高血压患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釆用文献分析法对知网高血压患者运动疗法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就我国近年来治疗高血压的运动疗法作一系统综述,促使高血压患者积极进行运动,改善他们的生活。
结论:1、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运动疗法不仅能有效的降低血压,还可以减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最具潜质的一种治疗方法。
2、运动疗法降压作用可能的机制包括中枢调节、激素水平的调节以及活性物质的调节。
关键词: 高血压;降压;运动疗法1 前言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且多元化,再加之巨大的社会压力,导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与日俱增。
据统计,我国有约2亿高血压患者,占全球患者的1/5。
高血压会导致很多并发症,其中最主要的是脑卒中,除此之外还会导致冠心病等其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极高。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机率以及降低患者死亡的风险,因此高血压的治疗不仅仅是降低血压,还要干预其他如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等相关的可控因素。
本文就不同运动疗法对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作以下综述。
2 不同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研究随着对高血压运动疗法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慢慢将研究重点转移至运动疗法中各种参数或影响因子的研究,期待能够从中找到针对高血压的最优化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体力活动可以增加一定的能量消耗,有益于健康。
而定期的体育锻炼则对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等有一定效果,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2.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目前较为公认的降低血压的一种运动干预手段,包括有氧单车、慢跑、快走、游泳、爬山等,这类运动的运动强度比较低但相对持续时间较长,主要代谢形式以有氧代谢为主。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对减少体内脂肪、提高心肺功能以及改善精神状态等有所帮助。
有氧运动增加机体摄入氧气O2的量,提高心肌兴奋性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冠状动脉得以扩张,心肌代谢也因此得到改善;除此之外,运动还能增强血管的弹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进步,高血压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传统运动疗法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研究进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传统运动疗法的原理、特点、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一、传统运动疗法的原理传统运动疗法,它主要是依靠人体的运动机能,在一定的规律和方法下进行的一种治疗手段。
它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基础。
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和心排血量,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心脏的供血量,使心肌的代谢得到改善,从而起到调整心脏功能的作用。
运动还可以加速体内的物质代谢和废物的排泄,调整体内的水盐平衡,改善血液的流变学特性,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外周血管的压力。
据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还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度,增强迷走神经的兴奋度,从而减少体内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调整全身的代谢平衡,使体内环境趋于平衡,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1. 健康安全:传统运动疗法是一种自然而又健康的治疗手段,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适用于不同年龄和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
2. 有效性:传统运动疗法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发挥出降压的作用。
3. 方便易行:传统运动疗法不需要特殊的场所和器械,可以在家中、公园、健身房等各种场所进行,方便易行。
4. 经济实惠:相比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传统运动疗法成本较低,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
随着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对传统运动疗法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关注。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心脏功能,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病的发展。
传统运动疗法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高血压急症的运动疗法一、引言高血压急症是指由于高血压导致的一系列严重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包括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急性左心衰竭等。
在我国,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除了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也是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急症的运动疗法。
二、高血压急症的运动疗法原理1. 改善心脏功能:运动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降低血压。
2. 调节神经体液:运动可以促进体内内啡肽、前列腺素等物质的分泌,这些物质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3. 降低体重: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降低体重,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
4. 改善胰岛素抵抗: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改善糖代谢,降低血压。
三、高血压急症的运动疗法选择1.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这类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应保持中等强度,避免剧烈运动。
2. 抗阻运动:如哑铃、杠铃、弹力带等。
这类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新陈代谢,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抗阻运动时,应选择低强度、多次数的训练方式,避免屏气。
3. 柔韧性运动:如瑜伽、普拉提、太极等。
这类运动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柔韧性运动时,应避免过度拉伸,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4. 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倒走等。
这类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平衡训练时,应注意安全,避免跌倒。
四、高血压急症的运动疗法实施1. 运动前评估:在开始运动疗法前,高血压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心血管风险等,以确保运动安全。
2. 制定运动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运动喜好和实际条件,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运动计划应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
3. 逐渐增加运动量: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运动疗法时,应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不同强度的运动方式对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研究》篇一一、引言高血压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影响亿万人群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运动疗法作为高血压治疗的非药物手段之一,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不同强度的运动方式对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效果不尽相同。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强度的运动方式对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影响,以期为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45-75岁,排除了严重的心肺疾病患者和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患者。
2. 运动方式本研究采用三种不同强度的运动方式: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如HIIT)。
3. 实验设计本实验为随机对照试验,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无运动干预)、低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
每组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运动干预,每周至少三次。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式,记录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及其他生理指标变化。
三、研究结果1. 血压变化情况经过12周的运动干预,各组患者的血压均有所下降。
其中,中等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的血压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低强度运动组和对照组。
但高强度运动组相较于中等强度运动组,其不良反应如头晕、胸闷等较为明显。
2. 生理指标变化情况除了血压变化外,各组患者的其他生理指标也有所改善。
中等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的血脂、血糖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且高强度运动组的改善程度略高于中等强度运动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高强度运动后出现心率过快等不适反应。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不同强度的运动方式对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效果有所不同。
中等强度和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改善其他生理指标。
然而,高强度运动可能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头晕、胸闷等不适感。
因此,在为高血压患者制定运动方案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运动疗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疗法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比较30例青中年(45~60岁)和90例老年(60~89岁)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估。
结果老年组多种危险因素的发生高于青中年组患者(P<0. 01)。
但运动疗法的治疗效果与中青年患者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接受运动疗法,其有效性与中青年无统计学差异。
标签:高血压运动疗法老年患者安全性
运动疗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已有研究证实适量运动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1]。
但也有研究认为高龄患者的运动能力普遍较弱,无法进行适量运动,因此运动疗法不适用于高龄患者。
本研究就运动疗法在老年患者中的治疗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统计2011年5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室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0例,男7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8.3±8.46)岁。
其中伴有其他疾病患者7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20例,排除重度高血压患者及严重心肺疾病或运动障碍患者。
1.2 治疗方法强调较长时间、中小强度、大肌群动力性运动,常用方式为步行、踏车、游泳等。
强度一般最大心率的50%~70%或最大吸氧量的40%~50%,主观用力程度(RPE)保持在11至13为宜。
心率应当在停止运动5min内恢复正常,若出现心率恢复过慢现象则应当进行进一步心肺功能检查。
步行速度一般不超过110步/min,锻炼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50岁以上者进行运动疗法时的心率以低于120次/min为宜[2]。
体力和心肺功能无明显受损的患者行器械运动或健身操运动;对心肺功能有部分损害或运动能力较弱的患者,行太极拳或踏步车等运动。
1.3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水平>20 mmHg或舒张压达到正常范围。
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或收缩压下降>30 mmHg。
无效:舒张压或收缩压下降水平低于有效阈值。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见表1。
老年组高血脂、糖尿病症状以及嗜盐等危险因素发生概率显著高于青年组(P<0.01)。
具体结果见表1
2.2 治疗效果比较老年组患者运动疗法治疗有效率为74.4%,青年组患者运动疗法治疗有效率为8
3.3%。
两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青中年组显效人数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目前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案。
但是降压药物本身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高血压患者长期大量使用降压药物易产生诸如低血钾、恶心以及高尿酸血症等不良反应,影响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3]。
运动疗法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疗法,运动疗法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还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体重、血脂、促进患者新陈代谢以及降低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概率[4]。
目前关于运动疗法的治疗机制比较肯定的说法有以下四种[5]:(1)有氧训练可增加高血压患者迷走神经的系统张力,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和血液中儿茶酚胺的浓度,从而降低小动脉痉挛的发生概率及程度;(2)运动疗法可改善患者情绪,焦虑抑郁时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运动疗法改善患者心理状体从而降外界刺激带来的心血管应激反应;(3)运动疗法可以消耗患者体内的能量并降低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在这两方面作用的影响下,患者的体重会出现下降从而减少肾小管细胞再吸收钠例子的能力,进而参与血压调节;(4)在进行运动疗法时活动肌群内的血管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能力,降低血管的外周阻力并导致患者血压下降。
本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项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脂、糖尿病症状以及嗜盐)的发生概率显著高于青年组(P<0.01)。
但运动疗法的治疗效果与青中年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过青中年组中显效率显著高于老年组,原因应当是青中年组患者的身体素质较老年组患者更好,运动强度及治疗依从性优于老年组,因此血压恢复正常水平的几率高于老年组。
综上所述,运动疗法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证明高龄并非运动疗法的禁忌症。
参考文献
[1] 谢琳刚. 高血压的运动疗法[J].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3):248-250.
[2] Blair S N,Sallis R E,Hutber A,et al. Exercise therapy–the public health message[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2012,22(4):e24-e28.
[3] 余健,劉雪梅. 糖皮质激素与高血压[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 (2):18-20..
[4] 吴毅,吴军发. 运动疗法对代谢性疾病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39(03):221-224.
[5] 李宁,孙君志,侯乐荣,等. 中老年高血压运动疗法研究进展[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