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007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4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并能准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理解××××××原理,并能够阐述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总结出××××××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技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年级,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实际案例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一:××××××概念及性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内容安排:介绍××××××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分类,结合生活实例进行阐述。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二)课程编码:1130102008(三)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课程目标:通过课程设计中教师对案例的演示与操作方法步骤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应用软件绘图的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实训中的实践练习,最终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完成不同效果的服装效果图绘制和款式图绘制。
基本要求:学习并掌握CorelDRAW和PHOTOSHOP两个软件中常用绘图工具的操作方法和绘图步骤,灵活掌握一定的绘图技巧,能够应用软件完成服装款式图、效果图的绘制。
(四)课程总学时:1周计28学时(五)课程总学分:4学分(六)课程设计选题汇总表:(七)大纲内容:01:实用派服装款式图男女装款式综合案例绘制[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案例的演示与操作步骤,让学生掌握实用派服装款式图的绘制方法,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完成不同款式的男女装款式图绘制。
要求:练习运用CorelDRAW软件工具绘制实用派男女装款式图的绘制,并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填写。
[课程设计内容]通过案例的演示与操作步骤,要求学生掌握使用派服装款式图的绘制方法与操作技巧,能够熟练运用CorelDRAW软件完成实用派男女装款式图的绘制。
[主要课程设计器材与工具]计算机、键盘、鼠标和CorelDRAW软件等。
02:服装企业男女装款式绘制[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案例的演示与操作步骤,让学生掌握各种服装企业男女装款式图的绘制方法,具备利用所学工具绘制任意变化款式的能力。
要求: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应用软件绘制服装企业男女装款式的方法和技巧,按时完成本次课程设计报告的填写。
[课程设计内容]按照企业标准,应用CorelDRAW软件完成符合服装企业要求的男女装款式图绘制。
[主要课程设计器材与工具]计算机、键盘、鼠标和CorelDRAW软件。
03:服装企业男女装款式绘制[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八)主要课程设计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教材:《服装电脑绘画教程》江汝南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参考书目:《服装电脑款式设计----CorelDRAW表现技法》朱华平著中国纺织出版社《服装电脑款式设计----Photoshop表现技法》马宇丽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九)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考察。
2007教学大纲(86学时) D学内容。
学生应当通过听理论课和自学,掌握上述各章的基本内容,并通过实验课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结果,并争取学习一定的实验方法。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一、掌握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生理学意义。
二、熟悉: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2、人体生理功能自动调控中反馈机制的重要生理意义。
三、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正反馈、负反馈。
二、主要教学内容:1、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生理学的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2、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4、体内的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目的要求:一、掌握: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生物电产生的机制及特点。
3、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
二、熟悉:1、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2、横纹肌的收缩机制。
3、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学时安排:10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单纯扩散、易化扩散、离子通道、载体转运体蛋白、钠一钾泵、继发性主动转运、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阈值、阈电位、兴奋性、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前负荷、后负荷、兴奋一收缩耦联、局部反应。
二、主要教学内容:1、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动能:单纯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Na+通道的状态,局部反应,阈刺激,阈电位,动作电位的传导,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参考模板)(课程名称:黑体,三号,1.5倍行间距,居中排)课程英文名称: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开课时间:总学时:总学分:考核方式: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开课单位:一、课程概述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二、课程目标(课程总目标)XXXXXXXX(一)知识目标1.正文:XXXXXXXX2.正文:XXXXXXXX3.正文:XXXXXXXX(二)能力目标1.正文:XXXXXXXX2.正文:XXXXXXXX3.正文:XXXXXXXX(三)素质目标1.正文:XXXXXXXX2.正文:XXXXXXXX3.正文:XXXXXXXX三、课程内容与要求1.时间分配表教学地点指校内或校外;时间安排是指XX个工作日的具体分配。
2.课程设计内容及总体要求。
XXXXXXXX3.课程设计题目类型及选题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类型不少于3个,设计内容也可以分单元进行)设计题目一(单元一):xxxxxx设计内容:XXXXXXXX教学要求:XXXXXXXX设计题目二(单元二):xxxxxx设计内容:XXXXXXXX教学要求:XXXXXXXX四、课程实施与建议(一)教学组织根据学生人数和课程设计的实际内容,说明如何组织实施教学,确保课程设计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三)对学生的要求(四)考核方式及要求1.对设计的要求(图纸、程序、工艺图、设计说明书等的要求)XXXXXXXX2.考核方式及其成绩评定标准写明考核方式、要求等。
考核内容结合课程设计的实际情况,不少于3种,并给出所占权重,对于所有的课程设计必须有答辩环节。
成绩评定可采用百分制,也可采用五等级制。
明确抄袭他人成果的处理办法。
(五)教材选用列出课程设计所需参考书,若为自编的指导书,须加以注明。
五、其它说明制订人(签字):审核人:制定时间:。
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学科名称)的重要性,培养对(学科名称)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
2.(学科名称)的方法和技术:讲解(学科名称)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学科名称)的应用案例:分析(学科名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学科名称)的发展趋势:介绍(学科名称)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科名称)的方法和技术。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学科名称)的方法和技术。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500208810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开课学期 3周数1周总学分 1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并修课程数据结构课程简介这是一门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建议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参考书《计算机网络》(第2版),吴功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二、目的与要求本课程设计的是立足于课堂讲授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能追踪网络技术最新发展,要求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等知识,能够并能分析网络的性能以及发现网络中的问题。
本课程设计分为软件基本操作和网络分析两个阶段,共6个任务。
三、内容与时间安排1.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0.5天)2.Wireshark软件的安装与使用(0.5天)3.考察802.3协议的操作和以太网帧格式(1天)4.利用分组嗅探器(ethereal)分析协议HTTP和DNS(2天)5.探究TCP(0.5天)6.IP路由实践与应用(0.5天)四、作业(报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包括封面、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实验过程分析、课程设计总结(如有创新点,在该处说明)等。
五、考核方式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六、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分两部分,设计报告占80%,自主创新占20%。
七、必要的说明有关题目的选择,原则上为教师事先制订,但经过申请,在指导教师的严格审核之下,可以自行选取更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或者真实项目也可。
制订人:李相海审订人:齐立磊批准人:张晓民2012年7月26日《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506107180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开课学期 4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0 )总学分 3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并修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布线、PHP网站编程技术等课程简介这是一门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小二号,黑体,居中)一、课程的基本信息(小四号,黑体,下同)课程编号:(五号,宋体,行距18磅,下同)课程类别:学时:学分:开课单位:先修课程:适用专业:二、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属于×××的延续,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加深学生×××通过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2、课程设计的要求:三、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2、提交成果:3、课程设计学时分配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是学生对课程设计全过程的系统总结,学生应按规定格式编写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有:、、、、、、、、、、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形式:操作与报告结合成绩评定: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出勤情况、学习态度、独立完成情况、安全规范操作等)占 %和设计成果质量(含设计说明书、图纸、计算完整性和正确性)占 %,突出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的。
补考办法:总评成绩等级为不及格的学生,必须重修,可以跟随下一年级的学生重做,并将课程报告交给指导教师考核及格后,方可取得相应学分。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年月第版。
参考书:1、×××书名,×××主编,×××出版社,2003;2、3、七、大纲编写必要的说明课程设计参考评分标准:执笔人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教学主任签字:制订日期:年月日。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污水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使学生应用规范、手册与文献资料,进一步掌握设计原则、方法等步骤,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主要内容,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对污水厂的主体构筑物、辅助设施、计量设备及水厂总体规划、管道系统做到一般的技术设计深度,绘制规范的施工及大样图掌握污水厂设计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要求及设计形式:根据任务书所给定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设计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A基本要求: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工艺扩初设计图纸2张(1#),其中:污水厂平面布置图及工艺流程图1张。
B设计形式:参观污水处理厂增加感性认识;学生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教师先介绍设计方法,安排设计进度表,学生以独立完成为主,教师定时答疑,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3、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污水处理的基本理论,物理处理、沉淀机理、过滤机理、生物处理及各单体构筑物的类型、构造、基本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的确定等。
4、课程设计的内容A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污水厂运转情况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B 拟定各种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及工艺参数。
C选择各构筑物的形式和数目,初步进行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在此基础上确定构筑物的形式、有关尺寸安装位置等。
D进行各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定出各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到构筑物及其构造、施工上的可能性,并符合建筑模数的要求。
E根据各构筑物的确切尺寸,确定各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的确切位置,并最后完成平面布置。
确定各构筑物间连接管道、检查井的位置F污水厂厂区主体构筑物(生产工艺)和附属构筑物布置,厂区道路、绿化等总体布置。
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章节的核心概念,如XXX(根据具体学科和内容填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总结出章节知识结构,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3. 学生能够了解本章节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本章节学习,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针对XXX(根据学科和内容填写)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学习工具,如XXX(根据学科和内容填写),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2.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认识到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合作与共享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XXX学科(根据具体学科填写)的基础知识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核心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需引导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安排:- 章节一:XXX(根据具体学科和内容填写)- 课时1:XXX(具体内容点)- 课时2:XXX(具体内容点)- 课时3:XXX(具体内容点)- 章节二:XXX(根据具体学科和内容填写)- 课时4:XXX(具体内容点)- 课时5:XXX(具体内容点)- 课时6:XXX(具体内容点)2. 教学内容详细安排:- 知识点讲解:对核心概念、原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工程实践训练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化工机械设备基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后续课程:化工设计
总学分:2 (时间2周)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和化机基础课程设计两者结合,作为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工程训练课,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得到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化工单元过程和设备设计方面的思想、概念和方法,掌握化工单元过程的初步设计、基础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基本技能,树立化工过程设计中的工程观念,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1、掌握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熟悉查阅和正确使用技术资料;
3、能够运用简洁的文字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和结果;
4、学会用工程处理方法、用已学知识进行化工单元过程与设备设计。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方案简介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
3、主要设备的结构设计与机械设计
4、典型辅助设备的选型
5、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6、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
7、主要设备的总装配图
8、编写设计说明书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一章绪论(1学时)
一、化工过程及装置设计简介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工程技术文件编制(1学时)
一、化工工艺流程图
二、设备工艺条件图
三、设备设计常用标准、技术文件及技术要求
四、设备施工图的绘制
第三章单元操作工艺设计(3学时)以精馏过程工艺设计为例
一、设计方案
二、精馏过程系统的模拟计算
三、实际塔板数及塔高
四、塔板工艺设计
五、辅助设备的选择
第四章设备的机械设计(3学时)以精馏踏是设计为例
一、设计依据
1. 技术特性表
2.设备条件图
3.管口表
4.本地区基本风压值和地震烈度
5.设备专业常用标准规范
二、设计内容
(一)设计计算书
1. 根据操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材质
2.按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确定筒体、封头壁厚
3.计算塔体上各项载荷
a)塔重
b)塔体的风载荷
4.塔体的强度及轴向稳定性验算
a)塔底危险截面的各项轴向应力计算
b)塔底危险截面抗压强度及轴向稳定性验算
c)塔底危险截面抗拉强度校核
5.裙座的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a)裙座危险截面轴向应力计算
b)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及轴向稳定性校核
c)焊缝强度校核
6.水压试验时塔体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a)水压试验时塔体危险截面的强度条件验算
b)水压试验时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条件与轴向稳定条件验算
7.裙座基础环设计
a)基础环内外径的确定
b)混凝土基础强度校核
c)基础环的厚度设计
8.地脚螺栓强度设计
(二)塔设备的结构设计
1. 整体结构确定
2.塔节结构确定
3.塔盘型式及填料装置的确定
4.接管结构的确定
5.人孔和手孔的型式和位置的确定
6.除沫装置结构的确定
7.吊柱结构的确定
8.裙座结构的确定
(三)装配图
完成1# 图一张。
实践训练(72学时)
完成以下内容:
一、单元操作工艺设计说明书
二、带控制点单元操作工艺流程设计图(2# 图)
三、设备装配图(1# 图)
教材:
贾绍义、柴诚敬主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蔡纪宁、张秋翔主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主要参考书目:
1、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
2、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程手册,科学出版社,1991
3、潘国昌、郭庆丰,化工设备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汤善甫,朱思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化工设备设计全书编辑委员会,塔设备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7、匡国柱、史启才主编,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第1版
8、化学工业部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标准手册,金属化工设备零部件,1987
9、化学工业部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标准手册,通用标准规范,1987
10、化学工业部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通用标准规范,1987
11、盛谷我,陆宏钧,工程制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2、GB150-1998
执笔:袁诗海、张晓红、王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