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一高教学教研十个一活动安排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
济源一中关于开展“一课一研精准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全面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济源一中决定深入开展“一课一研精准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科教师的集体智慧,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打造实效教研,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一课一研精准教学”模式,以高效的教研和高质量的教学成绩助力我校第三次腾飞。
二、“一课一研精准教学”年度规划(一)学校层面:思想引领,理念认同。
1.2021年教代会学校工作报告,对“一课一研”提出宏观要求。
2. “一课一研精准教学”启动仪式暨聚焦集体备课的教研教学论坛。
3. 2021年新学期济源一中第四届教研教学规划论坛。
4.专家讲座引领:邀请教研教学集体备课方面的专家到校讲学。
5.继续推行年级和学校例会教研教学论坛活动。
(二)年级层面:展示评比,交流学习。
1.年级各学科“一课一研精准教学”集体备课范式提炼展示评比(1次/学期)。
2.年级举行同课异构(高效生本课堂)优质课比赛(展示“一课一研”效果)。
3.深化领导分包学科集体备课和“一课一研”跨学科观摩活动(1-2次/学期)。
4.根据市教研室安排5月份举行学科优秀课例评选活动。
5.期中后、期末前借助督导活动举行学科文本导学案和限时练评比活动(展示“一课一研精准教学”成果)(1次/学期)。
(三)学科层面:校本教研,成果落地。
1.各教研室进行“一课一研精准教学”范式凝练、展示与交流。
2.各个年级之间进行学科精品资源传承。
3.结合校情学情各教研室汇聚全组智慧精编学科实用校本教材。
4.推行“小、实、新”“一课一研”序列问题教研,针对性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5.倡导各教研室打造精品课,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三、“一课一研精准教学”的内容对标核心素养,把握高考导向,聚焦教学重难点,选择恰当教法学法,科学设计限时训练,把握学生学情,提升教学的精准度,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十个一"进课堂实施方案“十个一”进课堂实施方案2019年03月28日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十个一”进课堂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我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将“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副好口才、一手好书法、一项好才艺、一生好体魄、一方好人气、一个好成绩、一股好精神、一种好能力”等十项内容(以下简称“十个一”)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
为切实实现教学目标课程化,课程目标教材化,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生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将“十个一”纳入课程计划,现将具体方案制定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扎实落实“十个一”作为我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具体措施。
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三级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体现我市素质教育课程特色,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
“十个一”进课堂要体现全员参与、全面发展和全方位提高的特点,即“十个一”进课堂的相关课程要涵盖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名学生,课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学生的习惯养成、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人文素养等各方面全方位培养。
二、课程设置原则“十个一”课程设置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与区域、学校及学生实际结合,课程设置以均衡性、整体性、多元性、选择性、针对性为原则。
1、均衡性原则。
以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终生发展、持续发展。
2、整体性原则。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总体要求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相关课程、课时。
3、多元性原则。
课程设置坚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体现课程类型多元性,不仅使“十个一”充分渗透到国家课程教学中,还要通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和学校特色。
4、选择性原则。
根据实际,有些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有些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有些课程可以选择在学校内、课堂上,有些课程可以选择在校外、社区上;有些可以选择以理论为主,有些可以选择以实践为主。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开展“十个一”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团队协作精神。
3.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4.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活动内容1. 一个主题研讨:每月围绕一个教育教学主题进行研讨,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2. 一次教学观摩: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内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优秀教师展示教学风采,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3. 一次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4. 一次教学反思:要求教师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5. 一次说课比赛:每学期举办一次说课比赛,检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的水平。
6. 一次教学论文评选: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在校内进行评选,优秀论文推荐至上级教育部门。
7. 一次教师培训:邀请专家或优秀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8. 一次教学交流: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教学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9. 一次教师读书活动:鼓励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书籍,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10. 一次教师团队建设活动: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活动实施1. 组织保障:成立校本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 时间安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形式:采用研讨、观摩、比赛、培训、交流、读书等多种形式。
4. 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活动方案。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息县第十小学于2021年11月15日至16日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活动旨在通过研讨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活动第一天,学校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为全体教师做了一场题为《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
专家从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以及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思路。
2. 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第二天,各学科组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教师们积极参与,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观摩课后,各学科组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剖析,找出了优点和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
3. 教学研讨在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各自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大家纷纷表示,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教学设计展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活动期间还开展了教学设计展示活动。
教师们将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展示,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共同探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活动成果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教师们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2. 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期间,教师们积极探讨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观摩、研讨和实践,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十个一”育人活动内容
1、每天早上阅读课之前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
2、每周开展一次民族团结联谊活动;
3、每周开展一次民族团结主题班会;
4、每周阅读一本思想品德教育书刊;
5、每月进行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比赛活动;
6、每月看一次红色教育影片;
7、每月学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
8、每季度开展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家长会议;
9、每季度开展一次德育工作座谈会;
10、每年表彰一批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民族团结小标兵。
温馨提示:请各班班主任自选“十个一”中的其中八项进行开展活动,每项活动上交过程性材料,时间按“十个一”要求写,根据本班特点组织开展好“十个一”活动,可以年级共同组织活动,材料一月一交,谢谢配合!。
高中十个一的内容
高中“十个一”的具体内容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一些高中为例,“十个一”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一门技能:学生需要掌握一项实用的生活技能,例如烹饪、缝纫、修理等。
2. 一项体育运动:学生需要参与一项体育运动,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一门艺术修养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学习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课程,以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4. 一次社会实践:学生需要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5. 一份有效的时间管理:学生需要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6. 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需要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保持良好的沟通。
7. 一份感恩的心:学生需要懂得感恩,感谢身边人的关爱和支持,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8. 一次挑战自我的经历:学生需要尝试一次挑战自我的经历,例如参加竞赛、挑战极限等,以提升自我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9. 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学生需要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注意个人卫生、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方面。
10. 一份环保意识:学生需要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
以上是高中“十个一”的一些常见内容,具体要求可能会根据学校和地区的不同有所差异。
息县一中课堂教学“十佳”青年教师评选方案一、宗旨为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打造自己的名牌教师,特制定息县一中课堂教学“十佳”青年教师评选方案。
二、细则与要求1、学校在上学期“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的基础上,从中遴选出21名优胜者参赛。
2、选评采用课堂教学比武形式进行。
3、选评分文科(语文、政治、历史、地理、体音美)组,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组,英语组三个学科组。
以组为单位进行。
4、各学科组成立评审小组。
文科组:组长:张永芳成员:彭凌罗凤秀曹素玲王娜易学勤赵梅赵磊王玉红士朕理科组:组长:李清虎成员:焦党领张崇学王平曹德玮朱明杜淑德王成清英语组:组长:盛玲成员:徐凤麟姬云霞裴传宝夏晓静万年新5、各组参赛人员:文科组:朱丽敏朱丽崔瑞项桂平王俊华于越王先孙梅理科组:杨金书沈波李红霞范刚王小宁肖丽英语组:杨娜孙启春杜建涛徐红李瑛李倩云王静6、竞赛规则:在学科组安排下,选手以抽签形式决定讲课顺序,交教导处统一安排。
教材在本期所授教材中自选。
受授课班级为自己所任课的班级。
学科评委以无计名的方式,根据课堂评价表打分。
三、奖励办法每组活动结束按参赛人数的50%产生优胜者,报学校批准后予以表彰。
活动全部结束后学校将对一、二轮参赛选手分别给予“鼓励奖”、“优胜奖”、“十佳青年教师”奖励。
并将竞赛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为推荐人才的依据。
四、领导班子成员包组负责、协调工作。
文科组:逯新易彬理科组:鲁伟赵有然英语组:王世平杨金书注:教导处排定授课顺序后,不得私自改变授课时间。
所有评委请根据教导处通知按时参加。
欢迎所有任课教师参与听课。
息县一中2006年10月20日。
教师十个一工程活动方案一、活动名称:学生学习十个一工程二、活动目的:通过十个一工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活动时间:持续一学期四、活动对象:全校学生五、活动内容:1. 建立学习小组。
在每个班级内部,组织学生自主组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围绕十个一工程的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
2. 学习计划制定。
通过学习小组,在每个小组内部制定学习计划,规范学习行为,确定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3. 学习资源整合。
学校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包括图书馆、互联网、教师指导等资源,学习小组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和研讨。
4. 学习方法指导。
学校定期组织学习方法指导活动,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5. 实践活动组织。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走访企业、参观科研机构、实验室探访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十个一工程的实施情况。
6. 知识竞赛举办。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知识竞赛,考察学生对十个一工程的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7. 演讲比赛组织。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十个一工程相关的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口才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十个一工程的理解和认识。
8. 作文比赛举办。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十个一工程主题的作文比赛,促进学生对十个一工程的思考和反思,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9. 校外参观活动安排。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大规模的校外参观活动,如参观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十个一工程的实施成果。
10. 总结交流活动举办。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十个一工程的总结交流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展示、讨论、交流等形式,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活动评估:1. 学生学业成绩。
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可以评估学生对十个一工程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从而了解活动的效果。
2. 参与活动情况。
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包括参与度和积极性等方面,评估学生对十个一工程活动的反馈和认可程度。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开展“六个一”教研活动。
通过这一活动,旨在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一个课题研究- 每位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科需求,选择一个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 定期组织课题研讨,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2. 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总结教学经验,提升理论水平。
- 组织论文评选,对优秀论文进行表彰和推广。
3. 一堂示范课- 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示范课,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成果。
- 组织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4. 一次教学反思- 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 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 一次集体备课- 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共同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 一场教育教学研讨会- 每学期举办一场教育教学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 通过研讨会,拓宽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四、活动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第1-2周)- 组织教师学习“六个一”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和要求。
- 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示范课、教学反思、集体备课和教育教学研讨会等方面的具体任务。
2. 实施阶段(第3-20周)- 教师按照既定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准备示范课、进行教学反思、参与集体备课和参加教育教学研讨会等活动。
一中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我校决定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
具体方案如下:
1. 设立教学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等担任组员,共同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 制定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
重点突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教学环境、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
要求各部门和班级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任务落实到位。
3. 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进行专题讲座和实践指导,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和课堂观摩活动,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4. 加强教学检查评估,建立定期的教学督导机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测,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升。
5. 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引入新技术和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组织教师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组织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宣传,利用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宣传媒介,宣传活动进展和成果,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树立良好的教育品牌形象。
7. 撰写活动总结报告,对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以上的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