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
- 格式:doc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24
河北衡水中学2011-2012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A.C、H、O、N、P是核糖体、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B.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丙酮酸氧化分解为CO2和水C.乳酸菌、酵母菌和HIV病毒都有核糖体、DNA、RNAD.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2.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
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
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催化完成B.一个基因不可能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C.mRNA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D.初始RNA的剪切、加工不在核糖体内完成3.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饭后四小时,图中的激素①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α细胞分泌的B.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结扎动物会产生糖尿病症状C.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激素②促进糖元合成,激素①促进糖元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激素①的分泌也可以作用于胰岛细胞引起激素②的分泌4.下图表示是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曲线,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可用来表示酶活性与pH的关系B.图①可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横轴)与反应速率(纵轴)之间的关系C.图②虚线中酶所处的催化反应温度比实线高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B表示地理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一个必经阶段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D.C表示生殖隔离,是指两种生物杂交后代不可育或不能产生杂交后代6.下列是关于基础实验过程的部分组合,正确的选项是()7.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Fe与足量H2O(g)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10mL pH=6的纯水中含OH-数目为10-8 N AC.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9 N AD.100 mL 1 mol/L 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为0.1N A8.苯乙烯的结构为,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完全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溴取代物有()A.7种B.6种C.5种D.4种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1-B.含有较多A13+的溶液:SO-24、Na+、Mg2+、NO-3C.含有较多Fe3+的溶液:Na+、SO-24、SCN3-、CO32-D.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MnO4—、K+、C1-、HCO3—10.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河北省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1—13为单选,14-21为不定向选择,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都具有打破生殖隔离,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定向改变生物遗传的特性B.病毒既可应用于基因工程,又可应用于细胞工程,还可应用于免疫预防C.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部位相同,但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必需用解旋酶D.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除了及时添加必需的培养基组分,还应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条件2.从2003年的SARS病毒,到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近年来人们一直在与病毒进行着较量,下面是“一支‘甲流’疫苗的‘成长自述’”,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一枚枚鸡胚(处于孵化过程中的鸡蛋),是我成长的“土壤”B.我在宿主细胞内快速分裂繁殖,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C.工作人员用一种叫裂解剂的物质使我由一个完整的病毒分开成碎片,除去我身上的核酸D.我需要在2℃—8℃的温度下避光保存3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⑥D.②④⑤4.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改变与事实不符合...的叙述是()A.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Si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改变B.x 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改变C.x 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D.x轴为时间,y轴为黄色短杆菌产生的谷氨基酸量,在c点时,改变细胞通透性,k值将改变5.萝卜根形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
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
2012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分)第Ⅱ卷(必答题129分,选答题45分,共174分)22. (8分)(1)d (2)g (3)示数为零(无示数),烧毁评分标准:电路图2分,(1)(2)(3)每小题2分,共8分。
23. (7分)(1)时间(2分)(2)sV2 在误差范围内是一个常数(2分),匀加速直线运动(1分)(3)距离测量不准确或者滑块开始下滑和开始流水不同步等.(2分) 24.(13分)解析:设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 1,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 2,且a 2=2 a 1。
运动员从0-1瓶加速时间为1t ,减速时间为/1t 。
运动员从1-2瓶加速时间为2t ,减速时间为/2t 。
如图可知当位移一定时,每个过程只能是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间最短(1分)/1211t a t a =(2分)/2221t a t a = (2分)521212/12211=+t a t a (2分) 1021212/22221=+t a t a (2分)/22/11t t t t t +++=(2分)AVs 68.4s )65125(3=+=t (2分) 25.(19分)解析:(1)粒子从P 点沿PQ 直线运动到Q 点,所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有:qE = qv 0B (2分)解得:E = v 0B (1分) 方向竖直向下(1分) (2)根据运动的对称性,粒子能从P 点经A 点到达Q 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满足:L = nx其中x 为每次偏转圆弧对应的弦长,偏转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 π2 或 3π2 (2分)设圆弧的半径为R ,则有:2R 2 = x 2 解得:nLR 2=(2分) 又Rv m qvB 2= (1分)解得:nm qBLv ⋅=2(n =1、2、3……)(1分) 当n 取奇数时,粒子从P 经A 到Q 过程中圆心角的总和为: θ1 = n •π2 + n •3π2 = 2n π (2分)从P 经A 到Q 的总时间t 1 =θ12π•2πm qB = 2πnmqB (n =1、3、5……)(2分)当n 取偶数时,粒子从P 经A 到Q 过程中圆心角的总和为: θ2 = n •π2 + n •π2 = n π (2分)从P 经A 到Q 的总时间t 2 =θ22π•2πm qB = πnmqB (n =2、4、6……)(2分)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可得微粒从P 点经A 到达Q 点所用时间的最小值为:t min =2πmqB(1分) 26.(14分)(1)b 、d 、e (3分)(2) α(SO 2)= 90﹪ Q =35.28kJ K =202502SO 2(g) + O 2(g)2SO 3(g)起始 0.4 0.2 0 变化 x x/2 x 平衡 0.4-x 0.2-x/2 x ∵ T 、V 恒定,P ∝n ∴7.0126.06.0=-x 解得x=0.36 (mol) 故 α(SO 2)=%90%1004.036.0=⨯ (2分) Q =28.35%904.02196=⨯⨯(kJ) (分)K =20250502.0)504.0()536.0(][][][2222223=⨯=⋅O SO SO (3分) (3)<(2分)、=、> (各1分) 27. (16分)(1)2MnO 4-+5NO 2-+6H +=2Mn 2++5NO 3-+3H 2O (3分)(2)①酸式滴定管或25mL 移液管 (2分) ②V(标)=12.80mL 2MnO 4--------5NO 2-(C 2O 42-)-------10e-2 5 10 0.2mmol/mL ×25mL 12.5mmol而 n(C 2O 42-)=12.80mL ×0.25mmol/mL=3.2 mmol ∴ n(NO 2-)=12.5mmol-3.2mmol=9.3 mmol故 ω(NaNO 2)=%8.12%1000.569103.93=⨯⨯⨯- (4分) (3) (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每空2分,共 6分)28.(14分)(1)溶液呈红色(2分);(2)Fe 2+、Cu2+(2分);(3)3Fe 2++4H ++NO 3-=3Fe 3++NO ↑+2H 2O (2分);(4)160g. (3分); (5)ACD (2分); (6)≤2.2 mol/L (3分)29.(每空2分,共10分)(1)50mL/h 温度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3)适当降低温度 较低温度(15℃)比较高温度(25℃)积累的有机物多,产量高(净光合作用强) 30.(每空1分,9分)(1)病原蛋白 一定的流动性(2)淋巴因子 促进B 细胞和T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⑦ ①⑤(4) 效应T 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内环境 31.(每空1分,共11分) (1)叶片形状 宽叶 (2)1/2 (3)AAX B X BAAX B Xb①AAX b X b AAX B Y ②子代中有雌株 AAX B X B.子代中无雌株 AAX B X b(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2.(每空1分,共9分) (1)(2)62.8 18.8 44 呼吸作用散失 (3)大气中的CO 2库 去掉“C →A ”方向 A (4)选考题33.[物理——选修3-3](15分)(1)ABD (6分) (2)(9分)解析: ①对航天服内气体,开始时压强为p 1=1atm ,体积为V 1=2L ,到达太空后压强为p 2,气体体积为V 2=4L 。
河北衡水中学2013-2014年度第二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14 Na :23 Cl :35.5 Cu :64 Mn :55 S : 32 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对物理学发展史上曾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研究内容及成果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
B .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又总结出了电磁感应现象C .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 ,又推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D .麦克斯韦提出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5.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 处滑上传送带. 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 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则( ) A. 时刻,小物块离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 0~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 0~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2∶5,电阻R1=R2=25Ω,D 为理想二极管,原线圈接u=220 2 sin100πt(V)的交流电。
河北省2012年普通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Fe-56 Cu—64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a是某细胞部分结构模式图,图b、c是某一生物体内部分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a所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B.图b可以用来表示癌细胞的分裂过程C.结构①的基质中,[H]、O2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D.若结构②为核孔,其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B.当温度为某一任何固定值时,酶的用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C.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因变量只有1个D.若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b的顶点上移3.科学家提取出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将叶绿体膜破坏,分离出基质和基粒,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
下列条件下不能产生葡萄糖的是备注:“+”表示“有”“一”表示“无”4.右图表示兴奋产生过程中细胞对Na+和K+的通透性变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时刻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B.b时刻Na+大量内流,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c时刻K+大量外流,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D.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迅速且幅度较大,对K+的通透性增加缓慢且幅度较小5.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所有生物提供进化的原材料B.自然选择能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但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C.如果一个种群中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也不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消失D.共同进化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表是一系列生物学实验及其常用的实验方法,其中正确的有几项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7.有机物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种同分异构体A.3 B.4 C.5 D.6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要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气体,可以用通入H2催化加氢的方泫B.在CH3—CH=CH-C≡C—CH3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甲苯的分子结构只有一种,说明苯分子里不存在碳碳双键D.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酯以及油脂的水解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9.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14g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N AB.23gN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0.5N AC.1L 2mol/L CuCl2溶液中含Cu2+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将NO和O2各11.2L充人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0.75N A10.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c(HCO—3)=0.1mol·L-1的溶液中:NH+4、Al3+、Cl—、NO-3B.有大量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Na+、Fe3+、SO2-4 C.由水电离出的c(H+)=l×10—12mol·L-1的溶液中:Na+、Al3+、CH3COO—、I—D.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ClO—、S2—、Na+、K+11.将锌片和铜片置于浸有饱和食盐水和酚酞的滤纸上,并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
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理综试卷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 页。
其中第Ⅰ卷共126分,第Ⅱ卷共274分,满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Cu 64 Ag 108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严禁乱弃废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B.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D.用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后驾车,利用了乙醇的还原性8、分子式为C4H8Cl2,结构中仅含一个—CH3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5种C. 4种D.3种9、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10.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11、过程与离子反应方程式相匹配的是()A、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产生的蒸气导入饱和碳酸钠溶液:CO32ˉ+2H+= CO2↑+H2O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镁:2Cl-+2H2O2OH-+H2↑+Cl2↑C、向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新制氯水:2SO32ˉ+Cl2+2H2O=2SO42ˉ+2Clˉ+4H+D、利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制消毒剂ClO2:2ClO3ˉ+ 4H++ 2Clˉ= 2ClO2↑+ Cl2↑+2 H2O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pH=2的醋酸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碱性B.已知同温时氢氟酸的电离常数大于亚硝酸的电离常数,则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NaF溶液和NaNO2溶液的碱性:NaF溶液较强C.将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c(HCl)<c(NH3·H2O)D.已知MgCO3的Ksp = 6.82 × 10ˉ6,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 = c(CO32-),且c(Mg2+) · c(CO32ˉ) = 6.82 × 10ˉ613.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
绝密 ★ 启用前2012年衡水市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命题人:褚艳春 张青山 审题人:宋金澎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纸)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3.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答题卡及答题纸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1,M x x =<{}0,N x x =>则N M ⋃=A.∅B.{}|11x x -<< C.{}|01x x << D.{}|1x x >-2.若复数21a i z i+=-(,a R i ∈是虚数单位)是实数,则a 的值为A .2B .2-C .0D .2 3.把函数sin(2)6y x π=+的图象向右平移3π个单位得到函数A .sin 2y x =B .sin(2)6y x π=-C .cos 2y x =-D .cos 2y x =4.阅读右侧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s 的值为A.0B.32C.3D.32-5.设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3BC BA BP +=,则A .0PA PB += B .0PC PA += C .0PB PC +=D .0PA PB PC ++= 6.已知实数x,y 满足约束条件202030y x y x x y -≤⎧⎪-≥⎨⎪+-≤⎩,则z=2x+y 的最大值是A .3B .5C .1D .07.右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 .π+16B .π212+C .π216+D .π+128.下表是降耗技术改造后生产甲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x (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y (吨)标准煤的几组对应数据,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得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ˆy=0.7x+0.35,那么表中m 的值为 A .4 B . 3.15 C .4.5 D .39.函数()f x =2ln x x --的零点个数为A.0B. 1C.2D.3 10.若双曲线2222x y ab-=1(0)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抛物线24y bx =的焦点F 恰好为线段12F F 的三等分点,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322 B .423 C .223 D .1010311.已知函数f ()1,xx e =-2()43,g x x x =-+-若有()(),f a g b =则b 的取值范围为A .[22,22]-+B .(22,22)-+C .[1,3]D .(1,3)x 3 4 56 y3.2m43.84题图12正视图12 侧视图2 2 俯视图7题图数学(文)试卷第1页(共6页) 数学(文)试卷第2页(共6页)12.函数⎪⎩⎪⎨⎧≤≤+<≤-+=)380(),sin(2)02(,1πϕωx x x kx y 的图像如下图,则 A .1,2k =-2,6πωϕ==B .1,2k =1,23πωϕ==C. 2,k =-2,3πωϕ== D. 1,2k =1,26πωϕ==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某人站在60米高的楼顶A 处测量不可到达的电视塔高,测得塔顶C 的仰角为300,塔底B 的俯角为150,已知楼底部D 和电视塔的底部B 在同一水平面上,则电视塔的高为_____米. 14. 如图,过抛物线()022>=p px y 焦点F 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交其准线于点C ,若BF BC 2=,且3=AF ,则此抛物线的方程为 .15.在区间[]0,3上任取两个数,,x y 则使得不等式22(1)1x y -+≤成立的概率 .16.在平面几何里,已知SAB Rt ∆的两边SA ,SB 互相垂直,且a SA =,b SB =, 则AB 边上的高22ba ab h +=;现在把结论类比到空间:三棱锥ABC S -的三条侧棱SA ,SB ,SC 两两相互垂直,⊥SH 平面ABC ,且a SA =,b SB =,c SC =,则点S 到平面ABC 的距离='h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Ga 70 As 7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B.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2.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的处理,对其机体功能产生的相应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A.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B.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C.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D.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3.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位置的改变不会导致性状改变B.从根本上说没有突变,进化不可能发生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D.高茎豌豆产生矮茎子代属于基因重组4.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和试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调查土壤中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B.“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试验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C.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设置预实验5.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分别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
2012河北省联考—理综(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C.密立根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15.如图,从半径为R =lm的半圆AB上的A点水平抛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经t=0.4s小球落到半圆上(重力加速度g= 10m/s2)。
则小球的初速度v0可能为A.1 m/s B.2m/sC.3 m/s D.4m/s16.酒后驾驶会使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而造成许多安全隐患。
“反应时间”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反应距离”指驾驶员从发现前方出现危险情况到开始实施制动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停车距离”指驾驶员从看到危险情况到停车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下表是某车驾驶测试实验的数据:分析上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中x为91.0B.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l2m/s2C.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1sD.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则不能安全停车17.从手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与水平天花板碰撞后又落回到手中。
河北衡水中学2011-2012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河北衡水中学2011-2012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A.C、H、O、N、P是核糖体、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B.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丙酮酸氧化分解为CO2和水C.乳酸菌、酵母菌和HIV病毒都有核糖体、DNA、RNAD.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高三一模理综第 2 页共 23 页高三一模 理综 第 3 页 共 23 页性识别作用的物质2.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 ,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 。
某些 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
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 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 成,不同的mRNA 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某些初始RNA 的剪切加工可由RNA 催化完成B .一个基因不可能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C .mRNA 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D .初始RNA 的剪切、加工不在核糖体内完成 3.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饭后四小时,图中的激素①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α细胞分泌的B .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结扎动物会产生糖尿病症状C .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激素②促进糖元合成,激素①促进糖元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 .激素①的分泌也可以作用于胰岛细胞引起激素②的分泌4.下图表示是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A .图①可用来表示酶活性与pH 的关系B .图①可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横轴)与反应速率(纵轴)之间的关系C .图②虚线中酶所处的催化反应温度比实线高D .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 3+对H 2O 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B表示地理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一个必经阶段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D.C表示生殖隔离,是指两种生物杂交后代不可育或不能产生杂交后代6.下列是关于基础实验过程的部分组合,正确的选项是()7.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Fe与足量H2O(g)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10mL pH=6的纯水中含OH-数目为10-8 N AC.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9 N AD.100 mL 1 mol/L 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为0.1N A8.苯乙烯的结构为,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完全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溴取代物有()A.7种B.6种C.5种D.4种高三一模理综第 4 页共 23 页高三一模 理综 第 5 页 共 23 页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Fe 2+、Mg 2+、NO -3、C1-B .含有较多A13+的溶液:SO -24、Na +、Mg 2+、NO -3C .含有较多Fe 3+的溶液:Na +、SO -24、SCN 3-、CO 32-D .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MnO 4—、K +、C1-、HCO 3—10.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 、H 、O 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河北衡水中学2011-2012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A.C、H、O、N、P是核糖体、A 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B.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丙酮酸氧化分解为CO2和水C.乳酸菌、酵母菌和HIV病毒都有核糖体、DNA、RNAD.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2.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
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
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催化完成B.一个基因不可能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C.mRNA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D.初始RNA的剪切、加工不在核糖体内完成3.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饭后四小时,图中的激素①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α细胞分泌的B.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结扎动物会产生糖尿病症状C.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激素②促进糖元合成,激素①促进糖元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激素①的分泌也可以作用于胰岛细胞引起激素②的分泌4.下图表示是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曲线,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可用来表示酶活性与pH的关系B.图①可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横轴)与反应速率(纵轴)之间的关系C.图②虚线中酶所处的催化反应温度比实线高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B表示地理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一个必经阶段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D.C表示生殖隔离,是指两种生物杂交后代不可育或不能产生杂交后代6.下列是关于基础实验过程的部分组合,正确的选项是()7.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Fe与足量H2O(g)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10mL pH=6的纯水中含OH-数目为10-8 N AC.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9 N AD.100 mL 1 mol/L 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为0.1N A8.苯乙烯的结构为,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完全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溴取代物有()A.7种B.6种C.5种D.4种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1-B.含有较多A13+的溶液:SO-24、Na+、Mg2+、NO-3C.含有较多Fe3+的溶液:Na+、SO-24、SCN3-、CO32-D.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MnO4—、K+、C1-、HCO3—10.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4H6O2B.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C.该物质的最简单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D.该物质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物11.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和Cu2O。
某学习小组取0.98g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产物A、B的化学式分别为Cu2O和CuOB.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g水C.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和其中所含Cu元素质量关系的曲线是CD.图1中,A到B过程中有0.01mol电子发生了转移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氯水中加入NaHCO3,可以增大氯水中次氯酸的浓度B.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NaClOC.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3、H2CO3、HClO,pH最大的是H2SO3D.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c(H+)>c(HSO3-) >c(SO32-)>c(OH-) 13.向含Al2(SO4)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Ba(OH)2溶液至过量,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C点铝元素存在形式是AlOB.向D点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立即产生白色沉淀C.原混合溶液中c[Al2(SO4)3]:c[AlCl3]=1:2D .OA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3++3SO 42-+3Ba 2++8OH —= 2AlO 2—+3BaSO 4↓+4H 2O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4.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方法,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伽利略之前的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辩性的论战决定谁是谁非,但他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B .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用的逻辑方法是归纳法C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可以用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图像法D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15. 2012年初,我国宣布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商业运行。
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
“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星均绕地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 ,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 、B 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22R g rB .卫星l 由位置A 运动至位置B 所需的时间为gr Rr32C .卫星l 向后喷气一定能追上卫星2D .卫星1由位置A 运动到位置B 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16.如图所示,R 3处是光敏电阻,a 、b 两点间接一电容,当开关S 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电容上下极板上电量为零,当用光线照射电阻R 3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 .R 3的电阻变小,电容上极板带正电,电流表示数变大B .R 3的电阻变小,电容上极板带负电,电流表示数变大C .R 3的电阻变大,电容上极板带正电,电流表示数变小D .R 3的电阻变大,电容上极板带负电,电流表示数变小17.某同学自制变压器,在做副线圈时,将外表涂有绝缘层的导线对折后并在一起在铁芯绕n 2圈,导线的两个端头为a 、b ,从导线对折的中点引出了一个c 接头,连线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线圈电阻不计).已知原线圈匝数为n 1,原线圈的输入电压为u 1=U 0sint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K 打到b 时,V 表读数为B. K 打到b 时,R 中电流为零C. K 打到c 时,V 表读数为D. K 打到c 时,R 的电功率为18.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固定粗糙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F ,使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拉力F 及小环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环的质量是1kgB .动摩擦因数为0.25C .0.5s 末拉力F 的功率是1.25WD .前3 s 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是5.75J 19. a 、b 、c 、d 分别是一个菱形的四个顶点,∠abc=120°。
现将三个等量的正点电荷+Q 固定在a 、b 、c 三个顶点上,将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菱形中心点O 点和另一个顶点d 点处,两点相比:( ) A .+q 在d 点所受的电场力较大 B .+q 在d 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大 C .d 点的电势低于O 点的电势D .d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O 点的电场强度20.长为 L 的正方形线框abcd 电阻为 R ,以速度V 匀速进入边长为L 的正方形区域,该区域中磁场方向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则线框进入过程中( ) A .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B.线框刚进入磁场瞬间ab C.线框进入L/2acD .线框进入L/221.如图所示,在空间有一坐标系xoy ,直线OP 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第一象限内有两个方向都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直线OP 是他们的边界,OP 上方区域Ⅰ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质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 从O 点沿与OP 成30︒角的方向垂直磁场进入区域Ⅰ,质子先后通过磁场区域Ⅰ和Ⅱ后,恰好垂直打在x 轴上的Q 点(图中未画出),则: () AB C .QD .Q第Ⅱ卷(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7分)某学习小组欲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小车的质量用M 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