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
- 格式:doc
- 大小:121.00 KB
- 文档页数:4
1、药品基本概念 、 药品(drugs,medicine) 1.1 药品(drugs,medicine)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 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传统药和现代药( drugs) 1.2 传统药和现代药(chinese traditional drugs and modern drugs) “现代药”一般是指通过化学合成、生物发酵、分离提取以及生物或者基因工程等现代科学 现代药” 技术手段获得的药品。
是指按照传统医学理论指导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其主要来源为天然药物 “传统药” 传统药” 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发酵制品。
新药( drugs) 1.3 新药(new drugs) 新药的概念 一、新药的概念 “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就是新药”,这是《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对“新药”作 出的新定义。
二、新药的分类 新药的分类 西药 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5)新的复方制剂。
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原料药及其制剂;(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 (3)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 药及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医药名词术语医药名词术语涵盖了与医学和药学相关的各种专业词汇和概念。
这些术语不仅涉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还包括药物的研发、生产、使用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药名词术语及其解释:1.医学术语:•解剖学:研究生物体结构的科学,特别是人体的结构。
•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功能,特别是人体器官和系统功能的科学。
•病理学:研究疾病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诊断学:研究如何确定疾病的种类、性质、部位及其原因的科学。
•治疗学:研究疾病治疗方法的科学,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预防医学:研究如何预防疾病发生的科学,包括公共卫生、疫苗接种等。
2.药物学术语:•药物: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药效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效果的科学。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科学,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科学,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药物剂型:药物的物理形态和给药方式,如片剂、胶囊、注射液等。
•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它们之间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
3.临床常用术语:•症状: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疼痛、发热等。
•体征:医生通过检查患者身体发现的客观异常,如心率失常、肺部啰音等。
•病史:患者过去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史。
•处方:医生为患者开具的用药指导,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
•医嘱: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建议和注意事项。
这些术语对于医药领域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它们不仅是专业交流的基础,也是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了解这些术语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健康状况和治疗方案。
医药和医疗有什么区别在医学领域,常常听到医药和医疗这两个词汇,它们看似相近,但实际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医药和医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概念和职能。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医药和医疗之间的区别。
一、定义与概念医药是指药物和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药品使用的科学和艺术。
医药领域涉及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等学科,致力于生产和使用药物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
医疗则是指通过医疗服务提供者(如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卫生专业人员)来维护和恢复人类健康的过程。
医疗包括了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一系列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服务。
二、职能与目的医药的主要职能是研发和生产药物,以满足人们对于健康保健和治疗疾病的需求。
医药行业包括了药物研发、药品生产、药品销售等环节,其目的是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的药物,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以诊断和治疗疾病,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医疗服务提供者通过各种医疗手段和技术,给予病人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医疗的核心是病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管理。
三、领域与范围医药作为一种产业,涵盖了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其范围更加广泛。
医药不仅包括西药、中药等各种药物,还包括相关的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等。
医药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密切相关,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医疗则是医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是一种为人们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专业领域。
医疗范围包括了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医学等,并涉及到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医疗是人们面对疾病时求助的首选领域。
四、重点与侧重医药的重点是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其侧重点在于药物的性能和效果。
医药领域注重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合理用药,研发出符合临床需求的药物,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医疗的重点在于人类健康的维护和恢复,侧重点在于病人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
医疗领域注重疾病的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通过医疗手段和技术帮助病人有效地康复。
综上所述,医药和医疗虽然相互关联,但有着明显的区别。
医药产品分类
医药产品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
1. 药品分类:按照药物的用途和性质进行分类,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药、西药、化学药等。
2. 医疗器械分类:按照器械的功能和使用方式进行分类,包括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医用光学仪器设备、医用超声仪器设备、医用影像仪器设备等。
3. 保健品分类:按照产品的功效和用途进行分类,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益生菌等。
4. 化妆品分类:按照产品的用途和功效进行分类,包括护肤品、彩妆品、洗发水、沐浴露等。
5. 医疗服务分类:按照服务的类型和目的进行分类,包括医院服务、诊所服务、保健中心服务、家庭护理服务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医药产品分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传统医药的概念和应用一、传统医药的概念传统医药,又称中医药,是指根据中华民族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以中草药为主要治疗手段,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运用针灸、推拿、汤剂等多种技术手段,来维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医学体系。
它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传统医药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注重平衡身心健康。
二、传统医药的应用领域1. 预防保健:传统医药在预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通畅,促进免疫系统功能,提高人体自身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
2. 慢性病管理:对于许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医药通过对人体整体调理,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并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减轻症状并延缓疾病进展。
3. 综合治疗:在许多临床领域,传统医药常与西医结合使用。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传统医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以缓解放化疗、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康复护理:传统医药在康复护理方面也具有许多应用。
例如,在针灸理疗中,通过调整经络和气血运行,促进机体的自愈能力;在推拿按摩中,通过按压、揉捏等手法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帮助恢复健康;在食物调理中,合理安排膳食以滋补脏腑。
5. 保健品开发:传统医药里众多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保健功能。
利用这些天然物质开发出草本保健品是传统医药在现代社会应用的重要形式之一。
三、传统医药的研究和发展1. 现代科技应用: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传统医药在研究和发展方面获得了很大进展。
例如,通过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中草药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提纯,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2. 临床实践验证: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了传统医药在某些病症治疗上的有效性。
例如,中草药配方可以减轻消化系统问题、妇科问题等特定领域的临床症状。
3. 国际认可与推广:传统医药已经逐渐为世界所接受和重视。
中国政府十分支持并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将其作为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来继承、保护和发扬光大。
一、行业定义
医药是预防或治疗或诊断人类和牲畜疾病的物质或制剂。
药物按来源分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
医药也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减少痛苦,增进健康,或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或帮助诊断疾病的物质。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
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
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行业分类
医药行业从运营情况来看,主要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类;其中医药工业可分为七大子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药制造业、化学制剂制造业、生物制剂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卫生材料制造业、中成药制造业、中药饮片制造业。
医药的名词解释医药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涵盖了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
在本文中,我将解释一些医药领域中常用的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医药知识。
1. 药物分类药物是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用途,药物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如西药和中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等。
2.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效果的学科。
它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与人体细胞和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剂型药物剂型是指药物的制剂形式,如片剂、胶囊、注射液、乳剂等。
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给药途径和用药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患者群体。
4.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负责监督和管理美国食品和药品安全的联邦机构。
它负责审批新药上市、监管药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5.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评价新药安全性和疗效的科学研究过程。
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I 期试验评估药物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II期试验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剂量;III 期试验则进一步验证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并与现有疗法进行比较。
6. 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化学转化过程。
药物通常在肝脏中经过代谢作用,将其转化为更容易排除体外的代谢产物。
药物的代谢过程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7.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的影响,可以是增强或减弱其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是因为药物在体内竞争同一代谢途径或靶点,也可能是因为药物的药物代谢产物相互影响。
8. 基因组学和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组学研究人类基因与药物反应之间的关系。
个体化药物治疗是基于患者个体基因的药物治疗策略。
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信息,医生可以预测患者对特定药物的反应,并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方案。
9. 药物副作用药物副作用是指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期望的治疗效果外,药物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反应。
医药行业定义
医药行业是指涉及生产、销售和研发药品、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的一类产业。
这个行业包括制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医院、药店、医疗保健机构等相关机构和企业。
医药行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供药品、设备和服务来维护和改善人类健康。
医药行业具有很高的社会责任,需要遵循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药行业也是一个高风险和高回报的行业,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投入研发,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
了解医药行业都资料了解医药行业的资料1. 医药行业概述医药行业是指涉及生产和销售药品及医疗器械的行业。
这是一个重要的行业,关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医药行业通常被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研发、制造和销售。
1.1 研发研发是医药行业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医药公司会投入大量资源用于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研发。
研发流程通常包括药物发现、临床试验、食品药品监管等环节。
研发的目标是开发出安全、有效的药物,以治疗各种疾病。
1.2 制造制造是医药行业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医药公司需要建立生产设施,按照严格的标准生产药品。
制造过程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环节。
制造药品需要遵守各国的法规要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3 销售销售是医药行业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医药公司通常通过各种渠道将药品推向市场,包括批发商、零售商、医疗机构等。
销售过程中需要与医生、药师、患者等进行合作,以确保药品正确使用和患者的合理用药。
2. 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医药行业发展的趋势:2.1 个性化医疗个性化医疗是利用个体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信息,为患者提供切实可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个性化医疗将成为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2.2 创新药物的研发医药公司将继续投资于创新药物的研发,以满足市场对新型药物的需求。
创新药物的发现和研发是一个耗时费力的过程,但其带来的收益和影响也是巨大的。
2.3 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是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改变传统医疗模式的方式。
通过互联网,患者可以方便地获取医疗资源、咨询医生等。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医药行业的变革和创新。
2.4 全球化竞争加剧医药行业是一个全球化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
随着各国医药市场的开放和竞争加剧,医药企业需要在创新、研发等方面保持竞争优势。
3. 医药行业的挑战医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3.1 法规和政策的变化医药行业受到各国法规和政策的影响。
顺口溜: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
清热化痰润肺:鲜竹沥、枇杷叶、桔梗、杏仁、芦根、麦冬、罗汉果、葶苈子、
桑白皮、子芩、百合、梨、枇杷子、南北沙参、百部、天冬等
补益
凡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作用,能治疗各种虚证,增强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药物,称为补益药。
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立法,用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称做补益方剂。
适应症:本类方药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病邪已尽,因久病体质虚弱的病证,以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健康;二是用于邪盛正衰,正气不能抵抗邪气的病证,常与祛邪药同用,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分类:补益方药可分为,补气方药、补血方药、补阴方药和补阳方药四类。
注意事项:
1.补益药不适用于有实邪的病证,因能“闭门留寇”加重病情。
2.补血滋阴药性多滋腻,因滋腻碍胃、导致气滞、宜与理气健脾药同用。
3.补气助阳药多甘温辛燥,易耗阴液,凡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4.脾胃虚弱者、应加健脾益胃药同用、增进脾胃功能,使虚者受补。
八珍汤
【成份】人参30克,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芍药30克,
熟地黄30克,炙甘草30克。
【主治】气血两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
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
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
...详细
泰山磐石散
【成份】人参3克,黄芪6克,白术6克,炙甘草2克,当归3克,川芎2克,白芍药3
克,熟地黄3克,川续断3克,糯米6克,黄芩3克,砂仁1.5克。
【主治】气血虚弱所致的堕胎、滑胎。
胎动不安,或屡有堕胎宿疾,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详细
人参蛤蚧散
【成份】蛤蚧1对,苦杏仁12g,炙甘草9g,人参12g,云苓15g,川贝12g,桑白皮12g,知母12g。
【主治】久咳气喘,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日渐消瘦,或面目浮肿,脉浮虚,或日久成为肺痨。
...详细
生脉散
【成份】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
【主治】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
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苦,脉虚数。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详细
参苓白术散
【成份】莲子肉50克,薏苡仁50克,砂仁50克,桔梗50克,白扁豆75克,白茯苓100克,人参100克,炙甘草100克,白术100克,山药100克。
【主治】脾虚湿盛证。
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
...详细
当归补血汤
【成份】黄芪30克,当归6克。
【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
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本方可用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属血虚阳浮者,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
)
止咳化痰平喘
凡能消除痰涎,减轻或制止咳喘的药物,叫做止咳化痰平喘药;以止咳化痰平喘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称
止咳化痰平喘方。
咳嗽、气喘与痰涎在病机上常有密切关系,咳喘多挟痰,痰多常致咳喘。
因此,临床上止咳化痰平喘药常相互配伍使用。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味,大多辛、苦、甘。
辛能开郁散结;苦能降气平喘;甘能润肺止咳。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本类药物主要归肺脾两经。
接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不同性能,分为温化寒痰、清化热痰及止咳平喘药三类。
本类药物伍用时,外感咳喘者合解表药;虚劳咳喘者合补益之品;咳嗽伴咯血者不宜用强烈温燥化痰药;麻疹初起者不宜温敛止咳之品。
苓甘五味姜辛汤
【成份】茯苓四两(12g),甘草三两(9g),干姜三两(9g),细辛三两(5g),五味子半升(5g)。
【主治】寒饮咳嗽。
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脉弦滑等。
...详细
清气化痰丸
【成份】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实麸炒、黄芩酒炒、瓜蒌仁去油、茯苓各一两(各30g),
胆南星、制半夏各一两半(各45g)、姜汁为丸。
【主治】痰热咳嗽.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
腻,脉滑数。
...详细
滚痰丸
【成份】大黄酒蒸、片黄芩酒洗净各八两(各15g),沉香半两(2g),礞石一两捶碎,同焰
硝一两,放入小砂罐内盖之,铁线缚定,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3g)。
【主治】实热老痰证。
癫狂惊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闷,或眩晕耳鸣,
或绕项结核,或口眼蠕动,或不寐,或梦寐奇怪之状,或骨节卒痛难以名状,或噎息烦闷,大
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详细
贝母瓜蒌散
【成份】贝母一钱五分(4.5g),瓜蒌一钱(3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各2.5g)。
【主治】燥痰咳嗽。
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
...详细
蒿芩清胆汤
【成份】青蒿6克,竹茹9克,法半夏5克,赤茯苓9克,黄芩9克,枳壳5克,碧玉散9克(或用:滑石6克甘草1克青黛3克)。
【主治】少阳湿热,痰浊内阻。
证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粘涎,甚或干呕呃逆,胸胁胀满,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
...详细
柴胡达原饮
【成份】柴胡、生枳壳、川朴、青皮、黄芩各5克,桔梗3克,草果2克,槟榔6克,荷叶梗5克,炙甘草2克。
【主治】痰湿阻于膜原。
证见胸膈痞满,心烦懊恼,头眩口腻,咳痰不爽,间日发疟,舌苔厚如积粉,扪之糙涩,脉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