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日本生活垃圾分类
- 格式:pdf
- 大小:99.90 KB
- 文档页数:5
日本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日本特别注重垃圾分类里,处理垃圾最有技术含量的环节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甚至被看作是一个外国人是否融入该国的标志。
下面来说说日本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
日本日本有家用分类垃圾箱,人们在家就可以轻易地给垃圾分类。
同时,扔垃圾还要分日子——每户都有统一发的表格,写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玻璃、罐头、电池等十余种。
如可燃垃圾(包括果皮、菜渣等)是每周一、三、五扔;每周二可扔旧报纸;每月第四个周一可扔不可燃垃圾,如电池等。
日本垃圾袋是半透明的,所以扔了什么垃圾一目了然,偷不得懒。
英国每个英国家庭都有3个垃圾箱:一个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一个绿色,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一个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
社区会安排三辆不同的垃圾车每周一次将其运走。
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园及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垃圾回收中心则回收42种垃圾,如眼镜、家具等。
美国美国纽约的垃圾分类制度开始于1986年。
为便于民众分类,市政府规定,在学校、机关等地,垃圾桶分蓝色和绿色。
凡纸类垃圾都应放在蓝色桶中;而瓶子罐头等则放在绿桶里。
秋季的落叶和冬季的圣诞树则会在特定季节由专人回收——当落叶满地时,市政府就会明确要求居民把落叶装入纸垃圾袋中,按指定时间放在房屋前,由垃圾车收走。
澳大利亚一般澳大利亚人家的院子里,都会有3个深绿色大塑料桶,盖子的颜色分别为红、黄、绿。
绿盖子的桶里,放清理花园时剪下来的草、树叶、花等;黄盖子的桶里,则放可回收资源,包括塑料瓶、玻璃瓶等;红盖子的桶放其他垃圾。
瑞典瑞典的许多超级市场都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顾客喝完饮料将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机器便会吐出收据,顾客凭收据可以领取一小笔钱。
瑞典的清扫公司由三家民间团体联合组成,该公司给每户居民四种纤维袋,分别盛放可以再利用的废纸、废金属、废玻璃瓶和废纤维。
清扫公司利用特制的废弃物回收车每月登门收集一次,对其他垃圾则是每周收一次。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人们如何处理日常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垃圾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垃圾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重点。
面对这个问题,各国的处理方式也各有不同。
以下是几种典型的处理方式:一、中国的垃圾分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垃圾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各地政府纷纷开始推行垃圾分类。
在垃圾分类之前,我国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和填埋。
但由于二者都存在一定的环境和健康危害,因此垃圾分类成为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中国的垃圾分类是以"湿、干、有害、可回收"四个类别为主要分类方式,即将生活垃圾分为易腐垃圾、其它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易腐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废弃物和其他易腐物;其它垃圾主要包括砖瓦陶瓷、渣土、纸张、木材、塑料、金属、玻璃等;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节能灯、废荧光灯管等有害物品;可回收垃圾则包括可回收资源,如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
二、日本的垃圾处理日本的垃圾问题非常严重,因为人口密集,面积狭小,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因此,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垃圾问题的处理。
在日本,人们对垃圾处理非常重视,规定非常严格,做到了"减、分、垃、吉"——尽量减少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分类垃圾,将垃圾分成可回收物、普通垃圾、有害垃圾等三类,以及精确地分类。
在垃圾处理方面,日本人非常重视减少垃圾产量,努力推广资源循环再利用、减量化原则,要求人们可以将家庭垃圾进行压缩、清理后垃圾箱塞得很饱,而且垃圾分类也十分严格,甚至有专门的垃圾分类手册。
同时,日本政府设立了大量的垃圾处理设施,把处理后的物品转化为肥料、燃料等。
三、美国的垃圾处理美国是一个以消费为主的国家,其垃圾处理问题也相当严重。
美国的垃圾问题最早是通过填埋来处理,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大量消费的增长,填埋的最大缺点——占用空间——成为了棘手的问题。
于是,美国政府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日本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日本的生活垃圾一共分几大类:可燃烧垃圾,比如厨余垃圾、庭院杂草、树枝和碎纸等;不可燃烧垃圾,如金属制品和玻璃陶瓷等;再生垃圾,如书本、杂志和报纸等纸制品以及旧衣物;粗大垃圾,如淘汰的冰箱、电视和家具等。
旧电池和打火机必须单独装在透明塑料袋中丢弃,医疗废弃物(针头、药瓶)等则是需要特别处理的垃圾。
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呢?在日本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周二、周六扔可燃烧垃圾,周五扔不可燃烧垃圾,周六扔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
粗大垃圾则不能随便丢弃,而是给市区环保局打电话派人来拉,还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关于特殊垃圾(会污染环境的物品,如电池类),管理更是严格,一个月只有1-2次的回收。
这些要求已经被日本公民认为是一种“国家规定,公民必须执行”责任,反之便是违法、违背道德的事情。
偶尔也有偷偷丢弃粗大垃圾的现象,一旦被发现就会被罚款,甚至遭到起诉。
日本对垃圾分类规定执行得一丝不苟。
他们在扔可燃烧时挑得非常仔细,一点不可燃垃圾也不能混入,就是一个小小的塑料药袋也要挑拣出来。
扔瓶子就更没有那么简单了,所以在有的垃圾箱上,你会看见多出一个小筐子,里面堆满了瓶盖儿。
我曾经看见一位朋友,他把一支废圆珠笔的金属笔尖拧下来,分投在不可燃烧的垃圾袋中。
当时我很震惊,就问:“就那么一点点金属,你也拆下来,不怕麻烦吗?”他说:“习惯了就不觉得麻烦了,举手之劳嘛。
”从日本人的认真,也可见日本垃圾分类细化到什么程度,真是让人惊叹!如果问刚到日本的留学生或游客最不习惯的事情是什么,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扔垃圾太麻烦,分类太细。
我见过有位热心的邻居老太太,她把留学生扔的垃圾袋解开,把丢错的垃圾拣出来,重新归类,还和颜悦色地给留学生讲解。
日本装垃圾的塑料袋外面都印着“可燃烧”和“不可燃烧”字样。
垃圾袋中超市中出售,价格还是很便宜的。
有的日本家庭还购买了小型厨余垃圾处理器,随时把家中的厨余垃圾处理成肥料,供自家花园、花坛用,是很好的肥料。
从日本垃圾分类看我国垃圾分类制度日本在垃圾分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制度和丰富的经验,所以为了加强我国垃圾分类制度的建设,改善环境,响应习主席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我们通过研究日本有关垃圾分类的实施现状,吸取其优点,为改善我国垃圾分类现状出力。
标签:日本;垃圾分类;中国一、日本垃圾分类的现状众所周知,日本在垃圾分类的处理上是走在时代前端的,现如今提起日本的垃圾分类,人们通常会用一词来形容——细致到“严苛”,在世界范围内,日本垃圾分类之严苛程度堪称国家之样板,这也恰恰说明了日本实行垃圾分类的成功奥秘。
日本作为垃圾分类的先行者,经历了较长的推进时间,才发展出如此细化和复杂的垃圾分类制度。
在实行初期,仅仅将垃圾分为可燃烧和不可燃烧两大类。
在不断的探索中,日本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不仅依靠其先进的技术,更依赖于全民对垃圾分类处理的配合,从而开启了现如今的“严苛”模式。
如今日本针对垃圾分类处理具有相对完备的法律规定。
日本对于垃圾分类采用立法形式呼吁国民集体参与,法律也随着时代发展完善至今。
最初,为解决严重的垃圾处理问题,日本于1970年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后来随着理念的不断发展,体现资源再利用理念的《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于1991年颁布,体现环保理念的《环境基本法》于1994年颁布。
之后到了2000年,2000年是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元年”,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制体系基本建立。
目前日本的垃圾分类能做到如此成功的高度,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和国民的自觉维护与配合。
公众既是垃圾的制造者,又是垃圾的清理者。
日本重视教育普及,垃圾要分类、要定时定点扔,早已成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规矩。
日本国民对环境敬畏,其真挚的感情和高度的民众自觉性使得日本的垃圾分类站在新的高度。
二、日本垃圾分类的特征(一)垃圾分类明确,回收处理及时在日本实施的垃圾分类,一般先将垃圾按大范围进行分类。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
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备受关注,其成功经验为中国垃圾分类管理提供了启示。
一、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的背景与现状1. 垃圾分类管理的背景日本作为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意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由于限制资源,日本政府迫切需要减少垃圾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垃圾分类管理的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提倡垃圾分类管理。
通过大力宣传、培训等手段,提高了市民对垃圾分类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垃圾分类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各个市、镇、村都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将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分拣、处理和回收利用。
二、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的经验1. 强制性的分类制度在垃圾分类管理过程中,日本实行了强制性的分类制度。
即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可回收垃圾等几个大类,并要求市民在家庭中自行分类。
2. 垃圾收费制度日本实行了垃圾收费制度,即根据个人产生的垃圾量收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励市民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也增加了回收利用的动力。
3. 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日本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市民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提供详细的分类指导。
此外,还开展了各种宣传活动和讲座,提高了社会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水平。
4. 垃圾分类处理中心的建设日本各地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中心,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流程,将垃圾进行分类、分拣和处理。
这些处理中心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垃圾的填埋和焚烧,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对中国的启示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中国垃圾分类管理法制建设仍不够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需要加强。
必须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明确市民的义务和责任,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推动垃圾分类管理的实施。
垃圾分类的国际经验比较垃圾分类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本文将分析比较几个国家的垃圾分类经验,以期为我国未来的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德国的垃圾分类德国一直以其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著称。
德国居民将垃圾根据不同的种类分别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如纸张、塑料、玻璃、有机废物等。
政府在各个地区设立了回收站点,让居民方便将垃圾分类投放。
此外,德国政府还鼓励居民减少使用包装材料,提倡环保购物袋和容器的使用。
通过多年的努力,德国成功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的提高,保护了环境和资源。
二、日本的垃圾分类日本作为一个人口密集、资源稀缺的国家,对垃圾分类工作十分重视。
日本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垃圾分类法规,例如要求居民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可回收垃圾等分类投放。
日本还实行了精准的分类标准,对每一种垃圾都有详细的处理方式和要求。
此外,日本政府还积极推广垃圾减量和资源再利用,鼓励居民购买环保材料和商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三、美国的垃圾分类美国的垃圾分类工作相对较为滞后,各地的垃圾处理方式和标准差异较大。
但是,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开始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
例如,加州的旧金山市就实施了一项严格的零废物计划,鼓励市民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并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美国的一些企业也开始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工作。
四、中国的垃圾分类我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着巨大的垃圾处理压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日益加深,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试行垃圾分类制度。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分类标准不清晰、居民缺乏分类意识等。
我国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能力。
综上所述,各国在垃圾分类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经验和做法,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我国可以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垃圾分类经验,结合国情制定适合中国实际的垃圾分类政策,促进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建设美丽中国。
垃圾分类的城市排名垃圾分类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举措,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垃圾污染,还能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城市积极采取措施推广和实施垃圾分类,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个垃圾分类的优秀城市,并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1. 上海,中国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一直致力于垃圾分类的推广和实施。
该市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垃圾分类政策和法规,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宣传教育。
上海的垃圾分类系统通过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实现了有效的分类和处理。
此外,上海积极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强调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2. 东京,日本东京被认为是世界上垃圾分类最成功的城市之一。
日本政府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垃圾分类法律,并实施了高效的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
东京的市民被要求将垃圾分成可燃和不可燃两类,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放置垃圾袋。
该系统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垃圾收集的效率,并减少了垃圾的混合和污染。
3. 西雅图,美国西雅图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是美国垃圾分类运动的领头羊之一。
该市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多种分类垃圾的方式。
西雅图鼓励市民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食物垃圾、废纸和其他垃圾,并为不同垃圾提供了独立的收集箱和袋子。
作为回报,市民获得了降低垃圾处理费用、减少税收和其他奖励。
4. 伦敦,英国伦敦市政府近年来积极推动垃圾分类,使伦敦成为垃圾分类的典范之一。
该市启动了“零垃圾到垃圾资源”的倡议,旨在将垃圾资源化,减少垃圾被填埋和焚烧的数量。
伦敦市政府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垃圾回收设施,并加大了对垃圾分类培训和宣传的力度。
伦敦市民通过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废物和食物废料,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实现了有效的资源回收和再利用。
5. 大阪,日本类似于东京,大阪市政府也制定了严格的垃圾分类法律和政策。
大阪市鼓励居民将垃圾分为燃料和非燃料两类,并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中。
垃圾分类员工对居民的垃圾进行检查,发现分类不当的情况会进行警告或罚款。
不同国家的垃圾分类实践垃圾分类是一项环保措施,通过将垃圾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分别收集和处理,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不同国家在垃圾分类实践上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本文将就几个典型的国家进行介绍。
1. 德国德国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垃圾分类的典范。
在德国,垃圾袋是有颜色区分的,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对应不同的垃圾类型。
一般来说,德国的垃圾分类包括三类:生物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
这些垃圾袋在居民家中通常是分开收集,并放置在不同的垃圾桶中。
此外,德国还鼓励人们减少使用包装材料和可回收物品的回收利用。
2. 日本日本也是垃圾分类的引领者之一。
日本的垃圾分类非常细致,几乎将所有垃圾进行了分类和回收。
在日本,常见的垃圾分类包括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塑料瓶、纸张和废电池等。
此外,日本还鼓励人们将垃圾进行压缩和分类,以减少处理垃圾所占用的空间。
3. 美国美国的垃圾分类实践因其分散性而多样化。
在美国,各个州和城市都有各自的垃圾分类政策和要求。
一般来说,美国的垃圾分类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由于垃圾分类政策的不统一性,美国的垃圾分类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一些地区鼓励回收利用,而其他地区则将垃圾焚烧或填埋处理。
4. 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家,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垃圾分类对新加坡来说非常重要。
在该国,垃圾分类非常详细,大致分为可回收的货物(如纸张、塑料和玻璃)、不可回收的货物(如食品残渣和危险品)以及大型垃圾(如家具和电器)。
新加坡采用“燃掩处理”来处理垃圾,即将垃圾进行燃烧,并将产生的能量和灰渣利用起来。
5. 中国在中国,垃圾分类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但在近年来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根据中国的垃圾分类政策,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湿垃圾指的是食品残渣和厨余垃圾,干垃圾则包括纸张、塑料等。
中国政府鼓励人们将垃圾分类,并推动垃圾分类的普及和实施。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在垃圾分类实践上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措施。
比较国内外垃圾分类的不同做法和效果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废弃物的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垃圾分类是一种有效的废弃物处理方式,目前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比较国内外垃圾分类的不同做法和效果。
一、背景介绍垃圾分类被定义为将垃圾按照种类进行分别收集、转运、处理和利用的行为。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垃圾的多样化和废弃物处理技术的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成为了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内垃圾分类的现状目前,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尚未得到普及化。
虽然部分城市政府已经开始针对家庭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教育,以及居民的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垃圾分类的覆盖率还很低。
此外,由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和对垃圾分类规范技术的缺乏了解,经常出现垃圾处理不当的情况。
三、美国垃圾分类的现状美国是垃圾分类比较普及的国家之一。
美国每个城市都有一套详细的垃圾分类规范,市政府会进行宣传和普及工作,同时建立相关的收集和处理系统。
在美国,家庭垃圾分类工作主要通过“垃圾桶分离”和“回收箱”两种方式进行。
家庭废弃物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有毒废弃物和普通垃圾三类,每类垃圾都有相应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方式。
四、日本垃圾分类的现状日本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相当成熟,日本各地的市政府均推广了垃圾分类的工作,垃圾分类工作从垃圾桶的标识和颜色开始,到收集、转运和处理环节。
有专门的公司负责垃圾分类的处理,下属有不同大小的垃圾分类站点,配备有不同的垃圾分类设备,用于回收处理。
日本居民必须自行分类整理垃圾,才能把垃圾投放进垃圾桶内。
五、国内外垃圾分类的比较从以上对国内、美国和日本垃圾分类的现状介绍中可以看出,国内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广和普及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国外的垃圾分类工作相对来说成熟,在技术、政策和社会法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也不能忽视国内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和进一步推广的必要性,必须提高合法化的运营水平,加强社会宣传普及,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日本垃圾分类学习第一类:可燃垃圾源。
包括厨房垃圾:食物残渣、茶叶烟灰、蛋壳等“生活垃圾”,尿不湿、不能再生的纸类(餐巾纸,包装袋等)、木屑、鲜花、小木棒、烟头等;塑料制品:水桶、录像带、光盘、笔;橡胶制品:胶皮手套、胶皮水管、皮球等;皮布制品:皮包、鞋、旧衣服、窗帘;已污损的塑料包装:洗发香波、洗洁精的瓶子,果酱塑料瓶、牙膏管等。
第二类:金属、陶器及玻璃制品。
包括陶瓷类:碗、陶瓷、砂锅等;玻璃制品:杯子、化妆品的玻璃瓶、电灯泡等;金属制品:菜刀、炊具、剪子、保温瓶、溜冰鞋、雨伞、打火机、手表、小型煤气罐、喷雾器、铝制品等;小型电器:熨斗、吹风机等。
第三类:可再利用资源类垃圾。
包括塑料类:方便面的塑料碗、一次性塑料水杯、豆腐、饭团和便当等的塑料包装盒、各种塑料包装袋、泡沫塑料缓冲材料、清洗干净的饮料、酒类、酱油、食用油、沙司、洗洁精的塑料瓶等;纸类:报纸、宣传单、杂志、蛋糕包装盒、信纸、硬纸箱等,面积大于明信片的纸张属于“资源垃圾”;金属类:罐头盒、易拉罐等;玻璃类:酒类、醋、酱油瓶、威士忌酒瓶、玻璃杯、啤酒瓶、玻璃渣等;其他:干电池、荧光灯管等。
第四类:大型垃圾。
包括电器类:如空调、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冰柜等;家具类:废旧家具、家用电器柜、被褥、电磁炉、电热器等;其他:如自行车、音箱、旅行箱等。
分类:垃圾分为10 类1、生活垃圾(可燃垃圾):包括食品残渣、吸油纸、贝壳、蛋壳、破损纺织品、吸尘器的灰卷、女同胞的“生理用品”、绷带、创可帖、草木以及其他任意边长不超过40cm 的可燃物等等。
生活垃圾必须使用调布市指定的橙色垃圾袋(超市有卖)盛放。
竹签、木棍需折成不长于40cm 再装袋。
盛装牛奶用的纸盒不属此类,后文专门有叙述。
2、不可燃垃圾:包括金属、陶瓷、橡胶、小型废旧电器、传统钨丝电灯、CD、雨伞、毛绒玩具、化妆品的瓶以及其他任意边长不超过40cm 的不可燃物。
不可燃垃圾必须使用调布市指定的蓝色垃圾袋(超市有卖)盛放。
日本通常将垃圾分为4类:1 一般垃圾,包括厨余类、纸屑类、草木类、包装袋类、皮革制品类、容器类、玻璃类、餐具类、非资源性瓶类、橡胶类、塑料类、棉质白色衬衫以外的衣服毛线类。
2 可燃性资源垃圾,包括报纸(含传单、广告纸)、纸箱、纸盒、杂志(含书本、小册子)、旧布料(含毛毯、棉质白色衬衫、棉质床单)、装牛奶饮料的纸盒子。
3 不燃性资源垃圾,包括饮料瓶(铝罐、铁罐)、茶色瓶、无色透明瓶、可以直接再利用的瓶类。
4 可破碎处理的大件垃圾,包括小家电类(电视机、空调机、冰箱/柜、洗衣机)、金属类、家具类、自行车、陶瓷器类、不规则形状的罐类、被褥、草席、长链状物(软管、绳索、铁丝、电线等)。
第一类:可燃垃圾厨房垃圾(菜叶子、剩菜剩饭、蛋壳等“生垃圾”),不能再生的纸类(餐巾纸,面积大于明信片的纸张属于“资源垃圾”),木屑及其他(小棒棒棍棍、草草、烟头、湿毛巾、尿不湿、宠物粪便、宠物用灰沙、干燥剂、抗氧化剂等)方法:厨房垃圾需要沥干水分用报纸包好、棍棒类砍成约50厘米的长度捆牢,食用油或废油需要用抹布擦干净,瓶口用报纸封堵,牛奶盒尽量回收到设在超市门口的回收箱。
第二类:塑料瓶类饮料、酒类、酱油等塑料瓶(装饮料、果汁、茶、咖啡、水等的塑料瓶),酒类(日本酒、烧酒、料酒等塑料瓶),酱油食用油、沙司、洗洁精的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塑料”方法:拧开瓶盖,揭开塑料商标,用水洗净瓶内、压扁瓶身,装入透明或半透明塑料袋里。
第三类:可回收塑料商品的容器或包装袋、蛋糕、蔬菜的口袋、方便面的口袋、洗头香波洗洁精的瓶子,蛋黄酱塑料瓶、牙膏管洋葱或橘子等的网眼口袋,超市购物袋方法:洗净并撕下附着在口袋上东西,剪开蛋黄酱或番茄酱的塑料瓶将会利于清洗瓶罐的塑料盖也属于可回收塑料、装食物的发泡包装尽量回收到设在超市门口的回收箱第四类:其他塑料容器、包装以外的塑料、录像带、cd及其盒子、洗衣店的口袋、牙刷、圆珠笔、塑料玩具、海绵、拖鞋、鞋类、布制玩具等方法:含有金属或陶瓷的物品属于“不可燃垃圾”,软管类需要剪成30厘米的长度第五类:不可燃垃圾陶瓷类(碗、陶瓷、砂锅等)、小型电器(熨斗、吹风)其他(耐热玻璃、化妆品的玻璃瓶、保温瓶、溜冰鞋、雨伞、热水瓶、电灯泡、一次性取暖炉、一次性和非一次性打火机、铝制品、金属瓶盖)。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垃圾分类政策比较垃圾分类是一个全球性的环保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推动垃圾分类。
然而,由于各国的文化、经济和资源条件不同,垃圾分类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对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垃圾分类政策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优缺点。
一、日本垃圾分类在日本被普遍视为一种生活习惯,广泛得到人们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日本的垃圾分类政策主要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回收和特殊垃圾四大类别。
每个家庭都需要自行进行垃圾分类,将垃圾放入指定颜色和形状的袋子中,然后按照指定的时间段将袋子放在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中处理。
这种制度有效地减少了垃圾的混合排放,提高了垃圾的回收利用率。
优点:日本的垃圾分类政策严格规范,民众普遍遵守,垃圾袋的颜色和形状的要求使得分类工作更加便利。
同时,日本对可回收资源的回收程度非常高,减少了资源浪费,保护了环境。
缺点:日本的垃圾分类政策需要每个家庭自行分类,对于老年人和身体状况不佳的人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一些大型废弃物的处理也是个难题,仍需进一步改进。
二、德国德国是垃圾分类的先驱之一,其垃圾分类政策被认为是欧洲最为严格的。
德国的垃圾分类主要分为生物垃圾、纸张垃圾、玻璃、塑料和金属垃圾、家电垃圾等几大类别。
德国的分类工作主要由市政府和社区共同合作完成,市政府提供相关垃圾分类设施,而社区则负责居民的分类指导和宣传教育工作。
优点:德国在垃圾分类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政府和社区的合作确保了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
德国重视回收利用,通过垃圾分类和再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废弃物的数量。
缺点:德国的垃圾分类政策需要居民进行细致的分类,一些人可能对分类标准不太清楚,导致垃圾分类不准确。
此外,垃圾分类的培训和宣传教育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投入。
三、中国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垃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的垃圾分类政策因地区而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和政策。
一般来说,中国的垃圾分类主要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几大类别。
2020年3月錄色科仗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6期中日垃圾分类对比研究及启示建议钟佩杏,刘娴,陆雯君,王泽达,肖晚秋(广东培正学院,广东广州510830)摘要:指出了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标志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而日本的垃圾分类堪称“世界典范”,单是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就高达518种,有着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制度、严格的监管体制、有效的奖励机制,在明确的责任分担、宣传教育的到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值得中国借鉴与学习。
通过研究日本的垃圾分类现状,从国家、公民和社会三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垃圾分类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日本;垃圾分类;启示中图分类号:X7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0)06-0118-031引言随着《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推行,我国垃圾分 类进人了崭新阶段,进一步推行“三化”模式(减量化、资 源化、无害化)。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垃圾分类投人的金 额逐年递增,在《“十三五”城镇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的设施规划》中,国家在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方面投资了2518.4亿元。
虽然我国在垃圾分类上投入巨大,但取 得的成果却一般。
在此背景下,笔者团队仔细分析了我国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了日本的先进技术和成 功经验,从而得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实用性建议。
2中国生活垃圾现状2.1中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上升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 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3〜2019年间,我国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置量也逐年递增,说明我国 在垃圾处理方面的技术在不断进步(表1)。
表12013〜2019年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垃圾处置量垃圾2013 年2014 年2015 年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垃圾产生量.(年/万016148.8116816.11856418850. 520194.421147.3垃圾处置量/(年/万t)15730.6516445.218069.518684.420084.321028.9处置率/%97.4197.897. 399. 199. 599. 4数据来源:《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北极星环保网http://mhU /2.2中国垃圾分类现状2.2.1中国垃圾分类政策推进从2015年国务院发表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从顶层设计角度提出垃圾分类制度开始,我 国的垃圾分类政策不断加码,垃圾分类包含各个行业,小到生活垃圾,大到工业废物等方面,各个部门都提出 了相应政策支持垃圾分类。
全球垃圾分类的现状与趋势垃圾分类一直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并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分类模式。
本文将对全球垃圾分类的现状与趋势进行探讨。
一、垃圾分类的现状目前,全球垃圾分类的情况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以下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垃圾分类情况:1. 瑞典:瑞典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工作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他们实行了强制垃圾分类制度,并且建立了高效的再利用和回收体系。
通过垃圾分类,瑞典成功实现了垃圾焚烧发电的能源自给自足。
2. 德国:德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也非常出色。
他们将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并建立了完善的回收和处理系统。
德国人普遍对垃圾分类非常重视,并积极参与分类工作。
3. 日本:日本也是垃圾分类的先行者之一。
他们通过细化垃圾分类的程度,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塑料、纸张、玻璃、金属等多个类别。
日本的居民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指导,形成了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4.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垃圾处理压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并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点推广。
尽管初步效果可喜,但在普及率和执行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二、垃圾分类的趋势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以下是全球垃圾分类的趋势:1. 强制性政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实行强制性的垃圾分类政策。
通过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强制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有效提高分类的普及率和执行力。
2. 提升再利用率:垃圾分类的目的不仅是减少垃圾的数量,更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未来,全球将更加注重提升再利用率,推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3. 科技创新:科技的发展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新的机遇。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将使垃圾分类更加高效和智能化,提高分类准确率和处理效率。
不同国家的垃圾分类实践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保举措,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为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创造条件。
不同国家在垃圾分类实践方面有着各自的经验和措施。
本文将分析和比较几个国家的垃圾分类实践,包括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
一、德国的垃圾分类实践德国在垃圾分类方面非常注重,他们采用了一种袋子分类的方法。
每个家庭都会收到几种颜色不同的垃圾袋,如蓝色袋子用于包装可回收垃圾,黄色袋子用于装有生活垃圾,绿色袋子则是专门用来装有有机垃圾。
这种分类的方法便于用户进行垃圾分类,并方便回收处理厂进行进一步的处置。
二、日本的垃圾分类实践日本被誉为垃圾分类的典范,他们实行了高度细分的垃圾分类制度。
日本将垃圾分为多个类别,如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纸类、塑料类等。
并且根据不同的分类要求,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焚烧、回收、填埋等。
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使得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更加高效和环保。
三、美国的垃圾分类实践相对于德国和日本,美国的垃圾分类实践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在不断完善。
一些城市开始推行可回收物单独收集和处理,鼓励市民将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
此外,一些地区还致力于发展可生物降解的垃圾袋和容器,以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美国的垃圾分类实践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但整体上正在朝着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四、中国的垃圾分类实践中国的垃圾分类实践经历了多个阶段,目前正处于推行的初期阶段。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一些城市采取了类似于德国和日本的袋子分类方式,也有一些城市采用了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然而,由于垃圾分类意识的普及程度和执行力度的不一致,中国的垃圾分类实践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宣传推广不到位、设施和设备建设滞后等问题。
总结:不同国家的垃圾分类实践显示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德国和日本通过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和高效的处置方式,实现了有效的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美国和中国则分别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都在努力推进垃圾分类事业,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各国垃圾分类方式世界各国处理垃圾方法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垃圾分类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如何有效对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也是当下的热门话题。
垃圾分类对每个人都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漫长的集体养成的过程,培育的过程。
在国外,人们都是怎么样来处理垃圾的?特别是大件垃圾和电子垃圾又是怎么样来处理和回收呢?各国垃圾分类方式有何不同?世界各国处理垃圾的方法分别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
中国垃圾分类方式1.可回收: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不可回收餐厨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其他垃圾: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
3. 有毒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
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垃圾处理方法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与资源化处理,也有简易填埋的方式,虽是尽量的无公害处理方式,但仍占用上万亩土地,存在垃圾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
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我国不同城市推行的垃圾处理方法不同:北京市推行垃圾分类试点社区、上海推行用回收物换礼品的奖励机制、深圳明确了分类技术标准、杭州垃圾分类实名制。
美国垃圾分类方法公司:浙江润尚厨卫科技有限公司1.可回收垃圾: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2.厨房垃圾:(1)熟厨余包括剩菜、剩饭、菜叶;生厨余垃圾包括果皮、蛋壳、茶渣、骨、贝壳;(2)泛指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残留物。
但广义的厨余垃圾还包括用过的筷子,食品的包装材料等。
3.有害垃圾:清洁用品、装修和建筑产品、园艺和控制虫害产品、汽车产品、家电产品;4.其它垃圾: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
中国生活垃圾分类
中国制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一级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其他垃圾、可燃垃圾二级分类:织物、瓶罐、厨余垃圾、电池、纸类、塑料、金属、玻璃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值得注意的是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厨余垃圾: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日本垃圾分类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环境保护的国家。
在日本,为了最大化减少焚烧垃圾或填埋垃圾产生的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日本对垃圾的分类有着是十分严格的规定。
留学生来日本的第一堂课便是“垃圾的分类”,在此以京都为例,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规定。
(地区不同,规定也有差异。
)
1.家庭垃圾;
◎家庭垃圾包括:
厨房垃圾:
食物残渣、剩菜剩饭、茶叶烟灰等。
纸屑类:
小型商品包装纸盒、包装纸、衬纸等。
※注意:纸板箱、杂志、报纸需另外回收,不能作为生活垃圾。
不能作为资源再利用的塑料制品:
被污损的塑料包装袋,玩具、牙刷、圆珠笔、CD、录像带等。
小型玻璃类:
电灯泡、玻璃杯、药品化妆品玻璃瓶等。
◎家庭垃圾的处理方法:
家庭垃圾必须放入京都市指定的家庭垃圾袋里(如图)在规定时间放到规定的垃圾回收场所。
一般每周回收两次。
这种垃圾袋有多种型号,在超市、便利店都能购买。
◎注意事项:
使用指定垃圾袋以外包装的垃圾是不会被回收的。
为了防止猫或乌鸦啄食垃圾,请务必在回收日当天上午8点前放到指定回收点。
严禁将火柴、打火机、烟花、未灭的烟头等易燃易爆物品放入袋内。
玻璃、剃须刀片、竹签等务必用硬纸包裹后才能放入垃圾袋中。
2.瓶子、罐子以及塑料饮料瓶
◎瓶子、罐子以及塑料饮料瓶类主要包括:
饮料罐、食品罐:罐头瓶、糖果罐、易拉罐等。
饮料瓶、食品瓶:葡萄酒、果酱、果汁、调味料等的玻璃瓶。
塑料饮料瓶:含有上图“1PET”标志的塑料饮料瓶或塑料酱油瓶。
◎瓶子、罐子以及塑料饮料瓶的回收方法
瓶子、罐子以及塑料饮料瓶必须放入京都市指定的资源垃圾袋里(如图)在规定时间放到规定的垃圾回收场所。
一般每周回收一次。
这种垃圾袋有多种型号,在超市、便利店都能购买。
◎注意事项:
金属瓶盖属于生活垃圾,取下后放入生活垃圾袋里。
请将瓶子内的饮料倒掉,如瓶内有污物务必清洗后再放入垃圾袋中。
塑料饮料瓶的瓶盖和塑料标签属于塑料资源垃圾,需要另外分类。
严禁将注射器、竹签、烟灰等异物放入瓶罐内。
3.塑料资源垃圾
◎凡是标注有上边标志的塑料都属于塑料资源垃圾。
主要包括:
塑料托盘:装生鲜食品等的塑料托盘。
塑料瓶类:洗涤剂、食用油、调味料等的塑料瓶。
塑料包装袋:各种食品的塑料包装袋、超市购物袋、香烟外层的透明塑料包装等。
塑料杯塑料盒等:方便面的塑料碗、一次性塑料水杯、豆腐、饭团和便当等的塑料包装盒等。
泡沫缓冲材料:各种电器制品、易碎品包装用的泡沫缓冲材料。
各种塑料瓶盖
不能作为塑料资源垃圾的有:塑料水桶、玩具、牙刷、圆珠笔、CD盒、眼镜盒等。
◎塑料资源垃圾的回收方法
塑料资源垃圾必须放入京都市指定的资源垃圾袋里(如图,与瓶罐垃圾的袋子相同)在规定时间放到规定的垃圾回收场所。
一般每周回收一次。
这种垃圾袋有多种型号,在超市、便利店都能购买。
◎注意事项:
各种食物包装盒,包装袋,塑料瓶等务必清洁干净才能作为资源垃圾回收。
污损严重的需作为家庭垃圾处理。
牛奶、果汁等的纸盒包装不是塑料资源垃圾。
4.纸箱板、报纸杂志
纸板箱和报纸杂志需要由专门的相关团体或组织定期回收。
一般居住在公寓里的住户,公寓会规定回收纸板箱和报纸杂志的日期和回收地点。
居住在我校学生公寓的同学,学校会定期到各公寓回收。
平时,需将报纸杂志整理成捆,保存在自己房间里。
在接到回收通知时再将其送到指定的地方。
◎注意事项:
纸板箱务必拆开,铺放平整。
纸板箱内的各种包装纸和缓冲材料务必取出。
纸板箱和报纸杂志应放在室内保管,放在阳台上保管容易被雨淋湿。
5.小型金属类
◎小型金属类主要包括:
小型炊具类:锅、茶壶、平底锅等。
长度在30厘米以下的金属:汤勺、铲子、擦菜板、金属球、金属烟灰缸等金属制品。
◎小型金属类的回收方法:
将要回收的小型金属放入任意的透明塑料袋中,口袋上贴上写有“金属”字样的纸条。
一般情况,每月回收一次,在指定的回收日放到指定的场所。
注意:我校学生宿舍的金属类垃圾由学校负责回收,回收日期会提前通知。
6.洗衣机、电冰箱、电视、空调和电脑
根据《家电回收再利用法》和关于电脑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的规定。
原则上由家电制造厂商自主回收。
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如果打算购买新家电,可以电器店申请旧电器的回收处理。
②可以向原来购买家电的电器店提出申请。
③可以在邮局购买《家电回收券》(空调3675日元,电视2835日元,冰箱4830
日元,洗衣机2520日元),然后自己将电器搬运到厂商指定的回收场所。
◎注意事项:
如果发现道路边放置有别人不要的电器,请勿随意捡回家使用。
一是因为随意拿别人需要回收的电器也算盗窃。
二是因为一旦电器无法使用,自己处理还需要付费,得不偿失。
7.电池的回收
电池需要送到指定的回收点回收,一般在区役所(区政府),公民馆和部分的商店、便利店设有回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