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35
临床经验抗癫痫药物致迟发过敏性药疹三例董维佳刘玉玺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药疹报道已屡见不鲜,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作为一线抗癫痫药物是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首选。
这两种药物均可引起药疹,重型药疹可引起严重的皮肤损害且伴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甚至死亡。
2000年我们曾报道了6例重型卡马西平高度敏感综合征[1],服药后其首次出现皮疹的时间在8~28d 。
目前收集到的国内外文献出疹潜伏期最长者53~63d [2-3]。
尚未有服药后3~6个月才出疹的报道。
近3年来我们收集了3例迟发药物过敏性药疹,其出疹的潜伏期最长达半年,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一、临床资料例1:女,30岁,临床资料确诊为症状性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
既往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口服卡马西平起始剂量为01g/d ,血药谷浓度为41g /m ,l 未全控制发作。
第3周加量至05g/d ,血药谷浓度为7g /m ,l 发作被完全控制。
服药187d 时,患者在无任何诱因的情况下出现药疹,开始仅见双前臂、胸背部等散在丘疹,皮肤科会诊未确诊,嘱继续观察。
9d 后皮疹加重。
查体见颜面部、躯干四肢有针尖到绿豆大小红色丘疹,周围皮肤有轻微红色充血,压之褪色,呈全身分布,以胸背及四肢内侧面为重,有轻度瘙痒感,不伴发热及其他症状。
入院后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嗜酸细胞、EB 病毒抗体、心电图等均在正常范围。
与皮肤科讨论后认为可能为卡马西平致迟发药物过敏性药疹,嘱其停药,改用托吡酯200m g/d ,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20m g/d ,皮疹于第3天减退,第9天好转出院。
出院后半个月患者虽未有癫痫发作,但因服用托吡酯后食欲欠佳,并认为药费太贵,自行又服用原剂量的卡马西平,服药后第2天即见皮疹,此次皮疹出现迅速,从出现皮疹到就诊仅6h ,即见胸背四肢均有分布不均的红色丘疹,未伴有发热及其他不适。
遂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5m g/d ,口服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10m g/d 治疗,第3天皮疹消退。
摘要癫痫发作后持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癫痫状态,或复发性全身麻醉的复发,被称为超级难治性癫痫状态。
它包括癫痫患者在减少或戒除麻醉时复发的情况。
SRSE虽然不常见,但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而构成医疗紧急情况。
在SRSE的管理之前,没有明确的削减指导方针。
大多数出版的文献都是案例报告和专家意见。
我们在此报告了三例超级顽固性发作的病例,因为他们提出了治疗性的挑战。
这三个孩子都是6 - 7岁,之前的正常发育历史,没有任何疾病。
病毒性脑膜脑炎、发热引起的顽固性癫痫,以及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研究中可能的病因。
咪达唑仑、戊巴比妥和氯胺酮是最常用的麻醉剂。
苯妥英、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和麻风病是最常用的抗癫痫药物。
这三个病例都有残留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肺炎和脓毒症。
SRSE与高死亡率和发病率有关,需要立即治疗。
案例一一个7岁的男孩患有发烧和持续发作(广义强直阵挛性发作),在多重抗癫痫药物{phenytoin(6毫克/公斤/天),苯巴比妥(6毫克/公斤/天)和丙戊酸(20毫克/公斤/日)}被送往我们的医院。
在admis - sion中,他处于癫痫的全身痉挛状态。
血调查是正常的。
对抗癫痫药物的剂量进行了优化。
脑脊液(CSF)分析提示病毒性脑膜脑炎(淋巴细胞白细胞增多、轻度高蛋白、正常葡萄糖与无菌培养),但脑脊液(日本脑炎、单纯疱疹病毒、登革热、肠病毒等)的病毒性滴定管呈阴性。
磁共振成像(MRI)显示脑脊膜增强和脑电图(EEG)表现出普遍的癫痫性活动。
他坚持服用二线抗癫痫药物(aed){valproate 40 mg/kg/ day,levetiracetam 60 mg/kg/ day},因此开始服用咪唑仑输液和机械通气。
在此基础上,他在自由留院120小时并且脑电图显示发作按捺情况下,硫喷妥钠逐渐逐渐减少,并停止了复发。
他继续静脉注射咪唑仑,AEDs(苯妥英6 mg/kg /天,苯巴比妥6 mg/kg /天,丙戊酸钠,利维蒂拉坦,克巴扎姆(10毫克/天)和zonis酰胺400mg /天)。
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的药物及用量指南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这种病症的困扰下往往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为了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成为了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抗癫痫药物及其用量指南。
一、苯妥英钠(Phenytoin)苯妥英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神经元兴奋性来达到稳定神经系统的目的。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100-300毫克,分2-3次服用,逐渐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5毫克/千克,分2-3次服用。
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肾功能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调整剂量。
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卡马西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其通过阻断钠通道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200-400毫克,分2-3次服用,逐渐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10毫克/千克,分2-3次服用。
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过敏、头晕、口干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调整剂量。
三、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丙戊酸钠是一种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其通过增加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500-1500毫克,分2-3次服用,逐渐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7.5-10毫克/千克,分2-3次服用。
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调整剂量。
四、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其通过增加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60-120毫克,一次服用或分2次服用。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3-5毫克/千克,分2次服用。
癜痫病例范文癫痫病例范文。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25岁,职业,学生,婚姻状况,未婚。
主要症状,小明患有癫痫病已有3年时间,主要症状为突然失去意识,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持续约1-2分钟,发作后出现短暂混乱,不记得发作前的事情。
既往病史,小明在3年前第一次发作癫痫,当时在家中突然晕倒,全身抽搐,被家人送往医院抢救,确诊为癫痫病。
之后,小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长期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然偶尔发作。
家族史,小明的家族中无人患有癫痫病史。
体格检查,小明的身高175cm,体重65kg,一般情况良好,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小明进行了头部CT和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脑部结构正常,但脑电图显示有癫痫样放电。
诊断,小明被确诊为癫痫病。
治疗方案:针对小明的病情,医生给出了以下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2.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饮酒和饮食刺激。
3.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脑电图和头部CT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康复训练,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发作时的伤害。
预后,小明的癫痫病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需要长期规律的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
在医生和家人的关心和帮助下,小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他也学会了如何应对发作时的情况,预后良好。
结语,癫痫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通过规律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预后良好。
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早日康复。
奥卡西平 (Oxcarbazepine) 癫痫的治疗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癫痫的治疗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脑部发生异常神经放电时会出现突发性发作。
目前,医学界对癫痫的治疗采用综合疗法,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作为一种抗癫痫药物,已经被广泛用于癫痫的治疗。
一、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的起源与特点奥卡西平是一种二氧化碳替代物,属于“咪唑等价物”类药物。
它的化学结构中含有一个二氧化碳环,并且作为主要活性代谢物的金内酯具有抗癫痫活性。
与其他抗癫痫药物相比,奥卡西平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癫痫活性强:奥卡西平与其他常见的抗癫痫药物相比,在抑制癫痫放电方面表现出更强的活性,能够有效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与严重程度。
2. 安全使用:奥卡西平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不良反应较少,使用起来相对较安全。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嗜睡、乏力等,但一般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3. 药代动力学良好:奥卡西平口服后能够迅速吸收,药代动力学性质良好,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
与其他抗癫痫药物相比,其代谢和排泄速度较快,降低了药物在体内的积蓄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二、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的治疗机制奥卡西平作为一种抗癫痫药物,其治疗机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1. 钠通道抑制剂:奥卡西平通过抑制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的活化,减少钠离子内流,从而降低癫痫放电的发生。
2. 钙通道抑制剂:奥卡西平还可以通过抑制高密度钙通道的活化,减少钙离子内流,进一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抗癫痫的效果。
综上所述,奥卡西平通过抑制钠通道和钙通道的活化,减少脑部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起到抗癫痫的作用。
三、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的临床应用奥卡西平适用于多种癫痫类型的治疗,包括部分性癫痫和全面性癫痫。
其具体使用方法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
常用的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的药品说明药品说明:卡马西平一、药品名称:卡马西平片(通用名)/品牌名称(如有)二、药品成分:每片含有X毫克的卡马西平(作为活性成分)。
三、主要功能及用途:卡马西平作为一种抗癫痫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发作(包括部分性癫痫、全面性癫痫和其他类型的癫痫)以及神经痛等症状。
四、用法与用量:1. 成人用量:初期治疗:每天口服卡马西平100毫克(一片),每日3次;维持治疗:每天口服卡马西平300-400毫克(三至四片),每日3次。
2. 儿童用量:初期治疗:根据体重调整剂量,通常为每天5-7毫克/千克(最大不超过300毫克),分劑量口服。
初次剂量减半,逐渐增加至初始剂量。
注意:用药剂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指导。
五、用药禁忌:卡马西平片禁用于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1. 对卡马西平过敏者;2. 中度及重度肝功能损害者;3. 出现传导阻滞、严重心衰、甲亢或者其中任何一种情况的患者;4. 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除非在医生指导下。
六、副作用:使用卡马西平可能会出现以下副作用,如果副作用严重或持续,请及时就医:1. 晕眩、头痛、疲劳、乏力等轻度不适;2.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3. 食欲不振、体重下降;4. 皮疹、瘙痒、荨麻疹等皮肤过敏反应;5. 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等血液系统异常。
七、注意事项:1. 必须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剂量使用该药物;2. 用药期间,避免饮酒或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尤其是中枢神经抑制剂;3. 行车、操作机械或进行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时,应特别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或其他副作用;4. 孕妇或准备怀孕的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以降低胎儿畸形的风险。
八、贮藏要求:请将药品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九、药物有效期:请在药品包装上查看药物有效期,严禁过期使用。
十、生产厂商及地址:请参考药品包装上的生产厂商及地址。
本药品说明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如果出现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苯巴比妥,托吡酯,氯硝喜泮,xxB6、xxxx,xx,硝西泮,妥泰左卡尼汀口服液(不含碳水化合物,生酮饮食患儿促酮,护肝用药)通过改善神经肌肉组织的能量代谢,增强运动耐力,提高运动成绩,同时可缓解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症状(如帕金森氏症引起的肌肉震颤)。
对于用丙戊酸治疗的癫痫患者,左卡尼汀更可有效地阻止该药物导致的肝毒性。
水合氯醛(chloralhydrate)属氯醛衍生物类药物,又名水化氯醛、含水氯醛。
其为最早用于临床而至今仍在应用的催眠药,其特点为催眠作用强。
胃肠道吸收迅速,半衰期极短。
水合氯醛作为安全有效的止痉、镇静、催眠药,临床常用口服液及灌肠剂,口服液有穿透性臭气及腐蚀性苦味,对胃刺激性大,患者难接受,尤其是小儿。
xxxx丙戊酸钠缓释片0.5g*30片通用名:丙戊酸钠缓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有效期:3年功能主治:德巴金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
全身性癫痫适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
部分性癫痫适用于: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
特殊类型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综合症。
用法用量:每日剂量应根据病人年龄及体重来定,而且,应考虑到对丙戊酸的广泛个体敏感性差异。
每日剂量、血清浓度和疗效之间相互关系尚未建立。
请详见说明书。
副作用:罕有肝功能损害(见注意事项)致畸胎危险(见妊娠)神经病学障碍:在本品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出现昏睡或木僵,并导致一过性昏迷(脑病),治疗过程中,可单独出现或和癫痫发作同时出现。
xxxxxx坦片500mg通用名:xxxx坦片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有效期:功能主治:开浦兰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的加用治疗。
用法用量:(1)给药途径:口服。
需以适量的水吞服,服用不受进食影响。
(2)给药方法和剂量:成人(>18岁)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50kg起始治疗剂量为每次500mg,每日2次。
苯巴比妥,托吡酯,氯硝喜泮,维生素B6、德巴金,开浦兰,硝西泮,妥泰左卡尼汀口服液(不含碳水化合物,生酮饮食患儿促酮,护肝用药)通过改善神经肌肉组织的能量代谢,增强运动耐力,提高运动成绩,同时可缓解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症状(如帕金森氏症引起的肌肉震颤)。
对于用丙戊酸治疗的癫痫患者,左卡尼汀更可有效地阻止该药物导致的肝毒性。
水合氯醛(chloralhydrate)属氯醛衍生物类药物,又名水化氯醛、含水氯醛。
其为最早用于临床而至今仍在应用的催眠药,其特点为催眠作用强。
胃肠道吸收迅速,半衰期极短。
水合氯醛作为安全有效的止痉、镇静、催眠药,临床常用口服液及灌肠剂,口服液有穿透性臭气及腐蚀性苦味,对胃刺激性大,患者难接受,尤其是小儿。
德巴金丙戊酸钠缓释片 0.5g*30片通用名:丙戊酸钠缓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595有效期:3年功能主治:德巴金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
全身性癫痫适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
部分性癫痫适用于: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
特殊类型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综合症。
用法用量:每日剂量应根据病人年龄及体重来定,而且,应考虑到对丙戊酸的广泛个体敏感性差异。
每日剂量、血清浓度和疗效之间相互关系尚未建立。
请详见说明书。
副作用:罕有肝功能损害(见注意事项)致畸胎危险(见妊娠)神经病学障碍:在本品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出现昏睡或木僵,并导致一过性昏迷(脑病),治疗过程中,可单独出现或和癫痫发作同时出现。
开浦兰左乙拉西坦片 500mg通用名:左乙拉西坦片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10410有效期:功能主治:开浦兰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的加用治疗。
用法用量:(1)给药途径:口服。
需以适量的水吞服,服用不受进食影响。
(2)给药方法和剂量:成人(>18岁)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50kg 起始治疗剂量为每次500mg,每日2次。
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 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 抗癫痫药物导言:卡马西平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它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癫痫的治疗中。
本文将对卡马西平的相关信息进行介绍,包括其药理作用、适应症、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药物。
一、药理作用卡马西平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钠通道的传导,减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抗癫痫的效果。
此外,卡马西平还具有抑制谷氨酸释放、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其抗癫痫的疗效。
二、适应症卡马西平主要用于以下类型的癫痫:1. 部分性癫痫:对于有或无继发全身发作的部分性癫痫,卡马西平均具有较好的疗效;2. 全身性原发性癫痫:对于有或无意识障碍的强直-阵挛发作、癫痫大发作和弱直-滑动发作的全身性原发性癫痫,卡马西平具有疗效;3. 其他类型的癫痫:对于缺氧性脑病引发的癫痫、癫痫样综合症和快速发作癫痫等其他类型的癫痫,卡马西平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三、用药注意事项1. 用药前需注意过敏史:患者应向医生告知是否对卡马西平或其他抗癫痫药物过敏,以免引发过敏反应;2. 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卡马西平存在剂量血浆浓度关联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以保证药效的稳定和安全性;3. 避免酒精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卡马西平可能与酒精、洋地黄类药物、其他抗癫痫药物等产生相互作用,患者需要遵医嘱避免同时使用或减少相互作用的风险。
四、不良反应在使用卡马西平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不良反应:1. 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等;2. 肝脏方面:升高肝酶、肝功能异常等;3. 造血系统方面:白细胞减少、贫血等。
结论:卡马西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医嘱合理用药,注意用药注意事项,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的出现。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对卡马西平的了解提供帮助,更好地应用该药物于临床实践中。
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 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癫痫药物。
它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卡马西平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作用机制:卡马西平主要通过调节神经细胞膜上的钠通道活性来发挥治疗作用。
它可以抑制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和间隔。
此外,卡马西平还可能通过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活动来发挥治疗作用。
适应症:卡马西平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癫痫,包括部分性癫痫、全面性癫痫以及不稳定性癫痫。
它也可以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等。
此外,卡马西平还可用于防治某些精神疾病如躁狂发作。
用法用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卡马西平的用法用量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开始治疗时剂量较低,然后逐渐增加。
剂量的调整需要根据患者的癫痫发作情况和耐受性来决定。
卡马西平可以口服,每日分2-3次服用。
应遵医嘱准确服药,不可随意停药。
在儿童、老年患者以及伴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需要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且多样化,主要包括头晕、嗜睡、脑震荡、共济失调、恶心、皮疹等。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出现骨髓抑制、免疫性皮肤病、肝脏损害等。
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注意事项:1. 卡马西平可能引起精神失常,如抑郁、焦虑、自杀倾向等。
患者和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与医生及时沟通;2. 卡马西平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应避免与其他抗癫痫药物或某些抗抑郁药物同时使用。
在使用卡马西平前,应详细告知医生当前正在使用的药物;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卡马西平,因其可能对胚胎和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在怀孕前、怀孕期间或哺乳期,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
综上所述,卡马西平是一种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具有广泛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