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色彩地搭配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0
园林植物搭配口诀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园林植物搭配口诀:
"高低错落,层次分明;
色彩搭配,相得益彰;
叶形互补,增强美感;
季节变化,四季有景;
功能分区,合理布局。
"
这个口诀的主要含义是:在园林植物搭配时,要注意植物的高低层次,使景观更有立体感;选择颜色相互搭配的植物,以增强视觉效果;搭配不同叶形的植物,增加景观的丰富性;考虑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使园林四季都有景色;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分区,合理安排植物布
局。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口诀,实际的园林植物搭配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如土壤条件、光照需求、养护要求等。
在进行植物搭配时,最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如果你有更具体的需求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园林植物搭配的信息,可以向专业的园艺师或者景观设计师咨询。
2015年第12期现代园艺如砖红色矮墙前和明亮的小品装饰前搭配蓝色或紫色植物,如鸢尾、鼠尾草、紫丁香等;绿篱背景前宜采用红色、黄色等亮色为基调的植物构成对比衬托;水面背景前适宜栽植红色、橙色等暖色植物。
这样通过与背景的结合,可使景观协调一致,融为一体。
2色彩搭配表现形式及应用2.1着重单色表现常用于面积较大,景观通透,视野开阔的位置。
例如大面积的色块、绿带或草坪。
必要时可在适当位置配合孤植,利用孤植树木健壮规格和饱满形态,提升整体景观层次感,使画面立体感增强。
2.2两色搭配表现多采用补色配合,例如浅绿色落叶树前栽植色彩鲜艳的植物如红花碧桃、紫叶李、红花紫薇等,或栽植亮色植物如珍珠梅、金银木、白丁香等形成与绿色呼应。
此外,草坪亦可用暖色花卉点缀,例如矮牵牛、长寿花等。
宿根花卉搭配如玉簪搭配萱草,色彩互补花卉组合如黄色波斯菊搭配桔梗等都是不错的搭配素材。
2.3多色搭配表现主要有灌木搭配和花卉地被搭配。
灌木搭配注意高低错落、前后呼应和整体协调,多以暖色系植物为主,颜色搭配形成过渡,不要过于跳跃。
花卉地被配植时除了考虑色彩,还要注意花期的相似性,既可采用不同色块顺序相接,也可利用线条将不同色彩交织形成色带。
运用中切忌配色过多,色彩纷繁容易杂乱无章。
2.4近似色混搭表现单一色彩缺乏变化,表现力降低,这时可考虑混搭表现,例如红色的海棠和杜鹃,黄色的连翘和迎春、棣棠;紫色的紫叶桃和紫叶矮樱,深浅过渡自然;白色的梨花和珍珠梅,高低错落,亮色突出。
另有同种植物不同颜色搭配也很有表现力,例如橙色与黄色的金盏菊搭配,深红色、粉色与浅红色月季搭配,这样可保持整体风格不受影响,同时色彩更加活跃丰富,过渡自然。
3常用花灌木色彩搭配材料3.1红色植物材料红色花:海棠、山桃、山茶、杜鹃、合欢、美女樱、郁金香、四季秋海棠、石竹、玫瑰、蔷薇等。
红色叶:小糪、1色彩在植物栽植中的应用原则1.1基本色主导原则植物基本色是绿色,它明度和色彩适中,起着统一整体、缓和色彩的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和舒适的环境。
在植物配置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法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配置手法。
1.群植手法:群植是指将同类或相似特性的植物集中在一起种植,形成一片颇具特色的植物群。
这种手法可以营造出浓郁的视觉效果,可以选择一些花色丰富、形态各异的植物,使景观更加丰富多样化。
同时,群植也能够凸显植物的独特性,突出其特点。
2.直线排列手法:直线排列是指将植物线性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几条平行的直线上。
这种排列方式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植物的立体感。
比如,可以将一些形态高大且有纵向分支的树木沿着道路或入口线性地排列,营造出庄重、大气的氛围。
3.曲线排列手法:曲线排列是指将植物呈曲线形状排列,可以是一条曲线,也可以是多条曲线交错排列。
这种手法能够营造出柔和、流畅的感觉,增加景观的动感和变化。
设计师可以根据场地的形状和大小,选择适当的曲线形状和角度,让植物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
4.层次疏密手法:层次疏密是指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高度差异,将植物分为不同的层次,形成疏密有致的景观效果。
在设计中,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作为主景植物,辅以一些中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使整个植物配置更加丰富,生动。
5.色彩搭配手法:色彩搭配是指根据不同植物的花色、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和组合,使植物配置呈现出统一的色调和氛围。
设计师可以选择相似色系或对比色系的植物进行搭配,创造出鲜明、丰富的视觉效果。
同时,色彩搭配还可以和周围环境相呼应,增加整体的美感和协调性。
6.种植区域划分手法:种植区域划分是指将植物按照不同的功能或需求进行划分,在不同的区域内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配置。
比如,可以在休闲区域选择一些树木和草坪植物,营造出舒适放松的氛围;在入口区域选择一些观赏性较强的花草植物,增加视觉冲击等。
植物配置手法的运用需要结合具体的场地环境、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适应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因为色彩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和愉悦的感受。
颜色是人眼接受光的方式,而园林景观设计就是通过色彩的选择和搭配来
烘托和营造出想要的氛围和情感。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彩
运用方法:
1. 红色:红色是一种较为浓烈的颜色,可以提高人们的兴奋和热情。
在园林景观设
计中,可以使用红色来突出重点和吸引注意力。
比如在花坛中使用红色的花卉来打造视觉
焦点,或者在喷泉周围使用红色照明来营造浪漫的氛围。
2. 黄色:黄色是一种明亮、轻快的颜色,可以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
在园林
景观设计中,可以运用黄色来打造温馨、开朗的气氛,比如在花坛中种植黄色的花卉,或
者使用黄色的花瓣覆盖整个地面来营造明亮的效果。
此外,黄色还可以作为配色中的点缀,为整个景观增加生气和亮点。
4. 绿色:绿色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颜色,因为植物本身就是绿色的。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使用不同深浅度的绿色来打造层次感和景深感,比如在绿植丛中加入浅绿色或深
绿色的植物,或者在灯光效果中加入绿色照明来突出植物的特点。
此外,绿色还可以与其
他颜色相互搭配,比如绿色和红色、黄色、蓝色等。
总之,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和运用来打
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感受。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该根据场所的特点和客户的需求来选择合
适的色彩搭配,以营造出最理想的景观效果。
园林植物色彩的心理效应以及搭配规律据心理学家研究,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如在红色的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情绪兴奋冲动,会感觉到温暖;而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会感到寒冷。
为了达到理想的植物景观效果,园林设计师也应该根据环境、功能、服务对象等选择适宜的植物色彩进行搭配。
1.色彩的冷暖感:又称色彩的色性。
凡是带红、黄、橙的色调,能使人联想起火光、阳光的颜色,具有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调;凡是带青、蓝、蓝紫的色调,使从联想起夜色、阴影,增加凉爽、清冷的感觉,故称为冷色调。
绿色与紫色介于冷、暖色之间,其温度感适中,是中性色。
无彩色系的白色是冷色,黑色是暖色,灰色是中性色。
在园林中应用时,严寒地带多用暖色植物,夏季多用冷色植物。
公园举行游园晚会时,春秋季多用暖色照明,夏季多用冷色,才能取得良好的审美效果。
暖色多应用于广场花坛、主要入口或门厅等庄严、热烈环境,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欢快感,从而形成欢畅热烈的气氛,提高游人的观赏兴致,也象征着欢迎来自远方宾客的含义。
冷色多用于空间较小的环境边缘,以增加空间的深远感。
在面积上冷色有收缩感,同等面积的色块,在视觉上冷色比暖色面积感觉小。
要获得同样面积的感觉,就必须使冷色面积略大于暖色面积。
冷色与白色和适量的暖色搭配,会产生明朗、舒畅的气氛,应用于一些较大的广场中的草坪、花坛等处。
2.色彩的远近感:暖色调和深颜色给人以坚实、凝重之感,有着向观赏者靠近的趋势,会使得空间显得比实际的要小些;而冷色调和浅色与此相反,在给人以明快、轻盈之感的同时,它会产生后退、远离的错觉,所以会使空间显得比实际的要开阔些。
紫、青、绿、红、橙、黄色彩的距离感是由远至近。
园林中如果实际的园林空间深度感染力不足,为了加强深远的效果,作背景的树木宜选用灰绿色或灰蓝色树种,如毛白杨、银白杨、桂香柳、雪松等。
3.色彩的轻重感和软硬感:明度低的深色系具有稳重感,而明度高的浅色系具有轻快感。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中的元素组合与搭配园林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技术与元素的组合与搭配。
在园林设计中,合理的元素组合与搭配是实现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园林艺术设计技术中的一些常用元素组合与搭配方法。
一、景观元素的组合1. 植物组合植物是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它们的选择和搭配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组合中,可以根据色彩、形状、高度和季节性等因素进行搭配。
例如,搭配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可以实现四季景观的效果;搭配花卉和灌木可以增加花园的色彩层次;搭配高矮植物可以形成层次感等。
2. 材料组合材料的组合也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不同的材料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效果。
例如,搭配使用天然石材和木材可以营造出自然的氛围;搭配使用金属材料和玻璃可以创造出现代感;搭配使用水泥材料和砖块可以形成坚固的结构。
材料的组合需要考虑其色彩、纹理和耐久性等因素。
3. 水景组合水景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景观元素之一。
水景的组合可以包括喷泉、水池、水槽、喷水装置等。
在水景的组合中,可以考虑水景的形状、大小和水流的方式等。
例如,可以搭配一个中央喷泉和多个小型喷水装置,形成一个动感的水景组合;或者可以搭配一个静态的水池和喷泉,形成一个宁静的水景组合。
二、色彩的搭配色彩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知。
在园林设计中,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创造出和谐、丰富的景观效果。
1. 冷暖色调的搭配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给人以凉爽、清新的感觉,适合用于创造夏季或者湿润环境的效果;暖色调(如红色、橙色)则给人以温暖、热情的感觉,适合用于创造秋季或者温暖环境的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冷暖色调的搭配来表达季节和气氛的变化。
2. 对比色的搭配对比色指的是彼此在色相圆环上相距180度的颜色,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等。
对比色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给人以鲜明、生动的视觉感受。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对比色的搭配来突出某个景观元素或者创造引人注目的画面。
利用植物的色彩进行造景可以给园林和场地增加美感和吸引力。
以下是一些利用植物色彩进行造景的方法:
1. 色彩对比:选择具有鲜明色彩对比的植物来突出特定区域。
例如,将深绿色的植物与鲜艳的紫色或橙色植物相结合,可以创造出强烈的对比效果。
2. 色彩渐变:通过选择色彩渐变的植物,可以创造出柔和的变化效果。
例如,将从淡黄色渐变到橙色或红色的花卉植物种植在一起,可以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
3. 色彩主题:根据特定的主题或氛围选择一种或几种特定的颜色植物。
例如,选择各种蓝色和紫色的植物来创造一个冷静和放松的氛围。
4. 季节变化:选择不同季节具有不同色彩的植物,以实现园林在不同季节都有吸引力和变化感。
例如,在春季选择粉红色和白色的花卉,夏季选择鲜艳的红色和橙色植物,秋季选择黄色和橙色的叶子植物。
5. 颜色重复:在整个园林中重复使用同一种或几种颜色的植物,可以创造出统一和连贯的效果。
例如,在不同的床和花坛上种植相同颜色的花卉,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植物主题。
6. 色彩平衡:在整个园林中平衡使用不同颜色的植物,以避免过于混乱或单调。
选择具有不同色彩的植物,并将它们放置在园林中的不同位置,以实现整体的平衡和和谐。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考虑植物的形状、高度和纹理,与色彩相结合来进行造景设计。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可以创造出充满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的植物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色彩搭配与应用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城市当中的园林建设也逐渐开始被政府与民众所重视,在建设园林设施时,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当对园内植物的色彩搭配进行更加细致的规划,才能够创造出更加具有美感的园林景观,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舒适的感官体验。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色彩;搭配园林的相关设计人员更应当顺应当前的需求,不断强化自身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能力,对各类植物进行更加合理的搭配,进而保证在打造出多彩、明艳的绿化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保持园林景观与周遭环境的统一性。
此外,还要更多的去参考园林建设名家的优秀作品,吸取优秀的创作经验,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园林设计特色,促进园林设计领域的发展。
1关于植物色彩在色彩形成和生成的过程中,植物本身具有较复杂的外部形态,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通常运用的是植物色彩所具备的外部形态,而植物之所以能产生色彩,是因为植物具有一种特殊的结构,能通过对光的折射,体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并且在光合作用的影响下,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外在的表现色,内部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时,植物外部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因为一些外部因素如环境土壤温度很容易对植物颜色产生影响,在进行植物颜色搭配工作时,需要能够严格地分析影响植物颜色产生的因素,从而为园林景观规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2植物色彩对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通过植物色彩来强调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和审美意义,是园林艺术中常见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人们也开始追求精神享受。
景观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安静场所。
园林绿化能否满足用户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色彩的配置。
和谐美观的色彩搭配可以升华园林的审美价值,展现园林的独特风格。
通过利用植物的颜色和形状,设计师不仅可以调整园林的空间结构,还可以烘托景观区域的色调。
7款花境设计案例,植物这样配置,季相分明、⾊彩缤纷!附20图任何花园,⽆论其或⼤或⼩,花境在其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块,花境的组建⽅式会⼤⼤影响花园的外观和特⾊,⽽花⽊,作为花境的核⼼,是⾄关重要的,⼀块普普通通的空地,因为有了它们的装点,⽽变成⼀个美丽⽽充满⽣机的花园。
有些花境是⽐较突兀⽽孤⽴的,就需要考虑到花境在花园中的前后景⾊的协调。
⼀个花境的前景能影响到花境的外观。
草本植物构成的花境,在花境的的背后种植⼀样⾼的灌⽊绿篱,这样看起来更有层次感,极具戏剧的变化性效果。
花园花境案例1绝⼤多数⼈认为花⾊在花境中⽐其他任何因素都重要。
⼤多数⼈都忽视叶⼦的颜⾊和形状,但这必须要引起重视。
相邻植物之间⾊彩的搭配很重要,没有这种互相衬托的⾊彩搭配,⼀个花境仅仅是⼀个普通的花境⽽已。
花园花境案例2花境使⽤⾊彩的⽅法,⾸先它能确⽴⼀个花境的基调。
柔和娇嫩的⾊彩将带来⼀种浪漫的氛围,反之,⼀个充满热烈、活泼、跳动⾊彩的花境能给⼈以兴奋和⿎舞。
花园花境案例3在花园中常常忽视叶⾊的重要性。
事实上有些花园就全部种上观叶植物,⼀⽅⾯是因为叶⼦⽣长期⽐花期要长,另⼀⽅⾯原因是⼈们想从观叶植物中得到⼀种更精妙的感受。
花园花境案例4紫⾊是⼀种忧郁的颜⾊,必须谨慎使⽤。
紫⾊能减少绿⾊的单调感,并能对各⾊花朵起到衬托作⽤,特别是在紫⾊、红⾊和粉⾊的搭配中。
花园花境案例5在传统的乡村花园中,植物只是简单地种在每块空地上,这给⼈们⼀个很⼤的⾃由度,但是⼩的植物常被前⾯⾼⼤的植物所遮挡。
现在,花境的建造更遵循⼀定的规则,即⾼的植物在后,矮的植物在前。
花园花境案例6当成丛种植植物时,植株数最好是奇数,这样⽐偶数更好安排些。
植物通过看似随机的⼀丛丛地种植在花境就能达到⼀种⾃然的效果,⾼低错落使花境看起来更引⼈⼊胜。
花园花境案例7⼀个花境的轮廓线是很重要的,它更能表明你要创建的花境风格。
它将影响到花境甚⾄整个花园的效果,并影响⼈的感受和情绪。
景观植物的色彩搭配技巧植物色彩是空间情感意境营造的核心元素,它以不同的色彩搭配构成瑰丽多彩的景观;而色彩,又是意境创造的灵魂。
在公共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运用多种不同的色彩能创造出各具不同的主题和意境,给人们带来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绿化效果。
公共绿地景观设计是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区域进行的绿化美化活动,合理地利用各种颜色在一定区域内的组合,能使公共绿地的景观显得更加赏心悦目,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可以使观赏者身心愉快。
那么园林景观的植物色彩该如何搭配呢?一、要以绿色为基调在植物色彩中绿色是绝对的主角。
虽然由于季节和光线的原因,植物的绿色也会有深浅、明暗、浓淡的变化,但这些绿色也只是存在着一些明度和色相上的微差,当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时,是一种因为微差的存在而产生的调和效果。
所以布置植物材料尤其是大面积时,要以绿色为基调。
二、点缀色的效果如不是为了特殊的效果,除绿色之外,其它色彩一般作为点缀色而出现,点缀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成片涂抹,即把各种植物当作颜料一样在绿色的背景上挥洒,这种情况一般会用花卉或花灌木作为色彩的载体;以少胜多,即在绿色基调上的合适部位适当点缀些对比色,也可以将建筑、小品的色彩加进来,从明度上划分层次,营造空间效果。
1、观赏植物补色对比应用:对比色具有提升视觉点的作用。
绿色的落叶树前,宜栽植大红的花灌木或花卉,可以得到鲜明的对比,以起到视觉焦点的效果。
色彩鲜艳的与绿色互补的灌木及草花植物有:红色的碧桃、美人蕉、红花紫藤、玉簪花、桔梗、黄波斯菊等。
在公共绿地花坛中,色彩互补的草花配置方式有黄色与紫色的郁金香、黄色与紫色的三色堇等。
2、冷色花与暖色花:暖色花在植物中较常见,而冷色花则相对较少。
但是一般要求炎热的夏季,要多用在公共绿地中应用冷色花卉,可以给观赏者带来清爽的感受。
常见的夏季冷色花卉有矮牵牛、桔梗、蝴蝶豆等。
在冷色调花卉短缺的情况下可以用一些中性的白色花来代替冷色花,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园林景观植物搭配设计介绍1、水杉+黄连木+乌桕+连香树——卫矛+石楠+十大功劳+粉花绣线菊+棣棠——鸢尾2、马尾松+栓皮栎+麻栎——山茶+垂丝海棠+棣棠——酢浆草3、全缘栾树+细穗——淋金东瀛珊瑚+海桐+南天竹——沿阶草4、全缘栾树+合欢——栀子+金丝桃+大吴风草5、悬铃木+垂柳+黑松——金钟花+紫珠+麻叶绣球——二月兰6、垂柳+丁香——桃花+桂花+红叶李——草本地被7、鹅掌楸+广玉兰+桂花——八仙花+天目琼花+珍珠梅——萱草+玉簪8、广玉兰+白玉兰——山茶——阔叶麦冬9、广玉兰+白玉兰——掩映着+八角金盘——玉簪10、雪松+广玉兰——紫荆+紫薇+黄馨——鸢尾+红花酢浆草+其他地被11、雪松+龙柏+红枫——大叶黄杨球+锦绣杜鹃——雏菊+沿阶草12、重阳木+乌桕+金钱松+黑松——毛白杜鹃+锦绣杜鹃——连钱草13、鸡爪槭+红枫+桂花——海桐+锦带花+金钟花掉——花叶赵静仪长春花14、臭椿——红瑞木——玉簪15、刺槐——棣棠+紫珠——二月兰16、栾树——天目琼花+糯米条——鸢尾17、泡桐——柳叶绣线菊+连翘——白三叶18、楝树+龙柏——黄杨+石楠+棣棠——二月兰19、银杏——石楠+胡颓子——麦冬20、香樟+银杏+马尾松——木本绣球+杜鹃+洒金东瀛珊瑚——沿阶草21、香樟——海桐+栀子花——红花酢浆草22、香樟+榔榆+乌桕——小棕榈+石楠——二月兰23、香樟+乌桕——南天竹+蚊母——狗牙根24、香樟+榉树——八仙花+卫矛——自然地被25、猴樟+无患子——八角金盘+海桐——自然地被26、深山含笑+桂花——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马蹄金27、三角枫+枫香+乌桕——八仙花+蝴蝶绣球——花叶长春赵静仪园林水景植物布局设计水就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颇具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
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
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
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存有不容替代的促进作用。
晚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沦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就是“无园不水”。
秋天的颜色秋天文化园林方案中的植物色彩运用秋天的颜色——秋天文化园林方案中的植物色彩运用秋天是一个美丽多彩的季节,各种植物的色彩也在这个季节中达到了最鲜艳的状态。
在秋天文化园林方案中,植物的色彩运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秋天文化园林方案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植物的色彩,使其更加吸引人眼球。
一、枫叶红如火在秋天的文化园林方案中,枫叶常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枫叶作为秋天的代表性植物,其红色的叶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因此,在文化园林设计中,使用枫叶来点缀园林景观,可以增加秋天的氛围,给人一种温暖而宜人的感觉。
除了红色的枫叶外,还有金黄色和橙色的枫叶。
这些颜色的枫叶可以与红色的枫叶搭配使用,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秋天色彩。
二、菊花黄如金菊花是秋天最常见的花之一,其黄色的花朵与秋天的阳光相得益彰,让人感受到秋天丰收的喜悦。
在文化园林方案中,可以大胆地运用菊花来营造秋天的景观,如将菊花种植在园林中心区域,或者在园林的角落里划出一块菊花庭院等等。
除了黄色的菊花外,还有橙色、红色和白色的菊花。
这些颜色的菊花可以与黄色的菊花混搭使用,打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秋天园林。
三、紫藤花缀满枝头紫藤花是秋天非常受欢迎的植物之一,其紫色的花朵在园林中仿佛绽放出一片紫色的云海。
在文化园林方案中运用紫藤花,可以为园林增添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紫藤花不仅有紫色的花朵,还有白色和粉色的花朵。
这些颜色的紫藤花可以与紫色的紫藤花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独特的色彩组合。
四、银杏叶铺满地银杏树是秋天常见的大型植物之一,其金黄色的叶子在秋天落地时,仿佛是给园林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在文化园林方案中,可以利用银杏树的特点,将其种植在通道两侧或者开阔的区域,营造出一种金黄色的秋天景观。
除了银杏树的金黄色叶子外,还有深红色和橙色的银杏树。
这些颜色的银杏树可以与金黄色的银杏树形成对比,创造出更加醒目的园林效果。
总结:在秋天文化园林方案中,植物的色彩运用可以为园林增添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植物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按照观赏主体物不同,不同的叶色、花色、果色,都可营造出绚丽的植物景观,而且随四季交替而变化,产生丰富多样的观赏效果。
下面当代景观设计公司就简要介绍下植物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观叶植物的应用植物大多数叶子颜色是绿色,但绿色的色度有深有浅,还有色叶植物因季节变化出现多样的色彩。
在春季,植物叶色主要为绿色,但其纯度不高,可以考虑同一色协调的手法配置。
例如草坪、针叶树、阔叶树混在一起,虽然没有花朵也会显得清新,还有一些特殊叶色的植物可以运用到其他植物景观中,黄色叶树种色彩明度高,适合栽植在色彩暗的深绿色背景前面,形成一定的明暗对比。
在夏季植物叶色的配置上,最好使用有色相变化的绿色植物,使景观产生有层次的视觉效果。
秋季里色叶植物以红、橙、黄等暖色调为主,让人有温暖的感觉。
但多数秋色叶植物都会落叶,其景观持续时间不长。
一般来说,秋色叶植物造景适合表现群体性景观,突出植物色彩的整体美。
冬季植物色彩叶色多偏向灰绿色,颜色相对较深,但大面积的深绿色会造成沉闷的感觉,可以用有色树种改善调和,比如彩叶针叶树。
2、花色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植物花色设计宜多用补色对比,补色对比的效果要比单色花卉在色彩上的效果要强烈的多。
补色对比的常见设计方法有:其一,将黄与紫、青与橙的花卉配植在一起,比如紫丁香和华菱草;其二在绿色草地栽植红色花卉或花木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比如大红的玫瑰、碧桃等;除补色对比外,邻近色对比也能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比如大红与金黄、紫色与橙色的花卉。
3、果与枝干的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果色大多数为点块状色彩,色彩鲜艳,饱和度和明度较高。
在进行种植设计时可以考虑收获季节果色的搭配营造出成熟丰收、秋色满园的景观意向。
在面积不大的园林景观中可以通过多种色彩的搭配,增强果实色彩对比的效果,营造出以小见大景象,如在开阔的园林中则可大面积搭配而又形成壮丽的秋色景象。
有一些树种在冬季落叶后枝干会出现独特的色彩,如白桦树。
园林植物色彩的搭配摘要:园林的色彩在园林构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人为控制园林色彩,来提升游人的色彩感受,从而提升对园林的感受,是园林设计需要考虑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文章探讨了植物色彩对人心理感受的影响,以及园林色彩配置对园林景观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对于植物色彩搭配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色彩1 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园林的色彩对园林的构图关系密切,了解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感觉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感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色彩的温度感在标准色中,红、橙、黄3种颜色能使人们联想起火光、的颜色,因此具有温暖的感觉,称之为暖色系。
而蓝色和青色是冷色系,特别是对夜色、阴影的联想更增加了其冷的感觉。
而绿色是介于冷、暖之间的1种颜色,故其温度感适中,是中性色。
人们用“绿烟外晓寒轻”的诗句来形容绿色是十分确切的。
在园林运用时,春、秋宜采用暖色花卉,严寒地区就应该多用,而夏季宜采用冷色花卉,可以引起人们的凉爽的联想。
但由于植物本身花卉的生长特性的限制,冷色花的种类相对少,这时可用中性花来代替,例如白色、绿色也属中性色,因此,在夏季应是以绿树浓荫为主。
1.2 色彩的距离感一般暖色系的色相在色彩距离上有向前接近的感觉,而冷色系的色相有后退及远离的感觉。
6种标准色的距离感由远至近的顺序是紫、青、绿、红、橙、黄。
在实际园林应用中,作为背景的景观色彩为了加强其景深效果,应选用冷色系色相的植物。
1.3 色彩的重虽短不同色相的重量感与色相间亮度差异有关,亮度强的色相重量感轻,反之则重。
一例如青色较黄色重,而白色的重量感较灰色轻,同一色相中,明色重量略轻,暗色重量感重。
色彩的重量感在园林建筑中关系较大,一般要求建筑的基础部分采用重量感强的暗色,而上部采用较基础部分轻的色相,这样可以给人一种稳定感,另外,在植物栽植方面,要求建筑的基础部分种植色彩浓重的植物种类。
1.4 色彩的面积感一般橙色系色相,主观上给人一种扩大的面积感,青色系的色相则给人一种收缩的面积感,另外,亮度高的色相面积感大,而亮度弱的色相面积感小,同一色相,饱和的较不饱和的面积感大,如果将两种互为社色的色相放在一起,双方的面积感均可加强。
色彩的面积感在园林中应用较多,在相同面积的前提下,水面的面积感最大,草地的面积感次之,而裸地的面积感最小,因此,在较小面积园林中,设置水面比设置草地可以取得扩大面积的效果。
在色彩构图中,多运用白色和亮色,同样可以产生扩大面积的错觉。
1.5 色彩的运动感橙色系色相可以给人一种较强烈的运动感,而青色系色相可以使人产生宁静的感觉,同一色相的明色运动感强,暗色调运动感弱,而同一色相饱和的运动感强,不饱和的运动感弱,互为补色的2个色相组合在一起时,运动感最强。
在园林中,可以运用色彩的运动感创造安静与运动的环境,例如在园林中,休息场所和疗养地段可以多采用运动感弱的植物色彩,为人们创造一种宁静的气氛,而在运动性场所,如体育活动区、儿童活动区等,应多选用具有强烈运动感色相的植物和花卉,创造一种活泼、欢快的气氛。
1.6 色彩的感情色彩容易引起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由于人们受传统的影响,对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色彩的感情是通过其美的形式表现的,色彩的美,可以通过它引起人们的思想变化。
色彩的感情是一个复杂、微妙的问题,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条件和时间,同一色相可以产生许多种不同的感情。
下面就这方面的容作简单介绍。
1.6.1 红色:给人以兴奋、热情、喜庆、温暖、扩大、活动及危险、恐怖之感。
1.6.2 橙色:给人以明亮、高贵、华丽、焦躁之感。
1.6.3 黄色:给人以温和、光明、纯净、轻巧及干燥之感。
1.6.4 绿色:给人以青春、朝气。
和平、兴旺之感。
1.6.5 紫色:给人以华贵、典雅、忧郁、恐惑、专横、压抑之感。
1.6.6 白色:给人以纯洁、神圣、高雅。
寒冷、轻盈及哀伤之感。
1.6.7黑色:给人以肃穆、安静、坚实、神秘及恐怖、忧伤之感。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几种色彩的感情。
这些感情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色相用在不同的事物上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不同民族对同一色相所引起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这点要特别注意。
2 色彩在园林中的应用2.1天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在园林设计中,天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不是人们能够左右的,因此一般只能作指导使用。
天空的色彩在早晚间及阴晴天之时是不同的,一般早晨和傍晚天空的色彩比较丰富,可以利用朝霞和晚霞作为园林中的借景对象。
在园林中还把一些高大的主景背景用天空来增加其景观效果,如青铜塑像、白色的建筑等。
园林中的水面颜色与水的深度。
水的纯净程度、水边植物、建筑的色彩等关系密切,特别是受天空颜色影响较大。
通过水面映射周围建筑及植物的倒影,往往可以产生奇特的艺术效果,在以水面为背景或前景布置主景时,应着重处理主景与四周环境和天空的色彩关系,另外要注意水的清洁,否则会大大降低风景效果。
2.2 园林建筑、街道和广场的色彩这些园林要素虽然在园林中所占比例不大。
但它直接与游人关系密切,它们的色彩在园林构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都是人为建造的,所以其色彩可以人为控制,建筑的色彩一般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气候条件设置色彩,南方地区以冷色为主,北方地区以暖色为主。
(2)考虑群众爱好与民族特点,例如南方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喜好白色,而北方地区群众喜欢暖色。
(3)与园林环境关系取得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布置在园林植物附近的建筑。
应以对比为主,在水边和其他建筑边的色彩以协调为主。
(4)与建筑的功能相统一,休息性的以具有宁静感觉的色彩为主,观赏性的以醒目色彩为主。
街道及广场的色彩多为灰色及暗色的,其色彩是由建筑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但近些年来,由人工制造的地砖、广场砖等色彩多样,如红色、黄色、绿色等,将这些铺装材料用在园林街道及广场上,丰富了园林的色彩构图。
一般来说,街道的色彩应结合环境设置,不宜将其色彩过于突出刺目,在草坪中的街道可以选择亮一些的色彩,而在其他地方的街道应以温和、暗淡为主。
2.3 园林植物的色彩在园林色彩构图中,植物是主要的成分,植物的确可以将世界点缀得很美,但植物在园林中要发挥其丰富的色彩作用,还必须与周围其他建筑与环境取得良好的关系。
因此,要把众多的植物种类合理地安排于园林中,创造秀丽的园林景观效果,是设计者必须注意的问题。
园林植物色彩构图的处理方法有:(1)单色处理:以一种色相布置于园林中,但必须通过个体的大小,姿态上取得对比,例如绿草地中的孤立树,虽然均为绿色,但在形体上是对比,因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另外,在园林中的块状林地,虽然树木本身均为绿色,但有深绿、淡绿及浅绿等之分,同样可以创造出单纯、大方的气氛。
(2)多种色相的配合:其特点是植物群落给人一种生动欢快活泼的感觉,如在花坛设计中,常用多种颜色的花配于一起,创造出一种欢快的节日气氛。
(3)两种色彩配置在一起:如红与绿,这种配合给人一种特别醒目、刺眼的感觉。
在大面积草坪中,配置少量红色的花卉更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4)类似色的配合:这种配合常用在从一个空间向另一空间过渡的阶段,给人一种柔和安静的感觉。
2.4 观赏植物配色园林植物中,绿色是最多的一种颜色。
绿色的乔木、灌木、草坪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清新宜人的感觉。
但如果只有绿色,又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因此,在实际的园林绿地中,经常以少量的花卉布置于绿树和草坪中,丰富园林的色彩。
2.4.1 观赏植物补色对比应用。
在绿色中,浅绿色受光落叶树前,宜栽植大红的花灌木或花卉,可以得到鲜明的对比,例如红色的碧桃、红花的美人蕉。
红花紫藤等。
草本花卉中,常见的同时开花的品种配合有玉管花与受草、桔梗与黄波斯菊、郁金香中黄色与紫色、三色莫的贡黄色与紫色等等。
具体哪些花卉可以使用,必须熟悉各种花的开花习性及色彩,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心应手。
2.4.2 邻补色对比。
用邻补色对比,可以得到活跃的色彩效果,凡是金黄色与大红色、青色与大红、橙色与紫色、金黄色与大红色美人蕉的配合等均属此类型。
2.4.3 冷色花与暖色花。
暖色花在植物中较常见,而冷色花则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夏季,而一般要求夏季炎热地区,要多用冷色花卉,这给园林植物的配置带来了困难,常见的夏季开花的冷色花卉有矮牵牛、桔梗、蝴蝶豆等。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一些中性的白色花来代替冷色花,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2.4.4 类似色的植物应用。
园林中常用片植方法栽植一种植物,如果是同一种花卉且颜色相同,势必产生没有对比和节奏的变化。
因此常用同一种花卉不同色彩的花种植在一起,这就是类似色,如金盏菊中的橙色与金黄色品种配植、月季的深红与浅红色配植等,这样可以使色彩显得活跃。
在木本植物中,阔叶树叶色一般较针叶树要浅,而阔叶树中,在不同的季节,落叶树的叶色也有很大变化,特别是秋季。
因此,在园林植物的配植中,就要充分利用这富于变化的叶色,从简单的组合到复杂的组合,创造丰富的植物色彩景观。
2.4.5 夜晚植物配植。
一般在有月光和灯光照射下的植物,其色彩会发生变化,比如月光下,红色花变为褐色,黄色花变为灰白色。
因此在晚间,植物色彩的观赏价值变低,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月夜景色迷人,可采用具有强烈芳香气味的植物,使人真正感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动人景色。
可选用的植物有晚香玉、月见草、白玉兰、含笑、茉莉、瑞香、丁香、木橡腊梅等,这些植物一般布置于小广场、街心花园等夜晚游人活动较集中的场所。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重点把握。
2.5 园林整体景观配色效果植物景观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周边建筑及园林设施相连的,因此,应根据其比邻的建筑的性质、风格和色泽,有选择地进行配置,才能相互借景,相互衬托。
植物景观色彩配置要在色彩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与雕塑、亭廊、喷泉、小品等其它园林要素有机结合,做到色彩形态和谐,文化涵协调,最终创造优美而舒适的园林环境。
影响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因素有很多,从一定意义上说,植物色彩的合理搭配将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意识的加强,色彩应用也越来越广。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1 吴涤新,何乃深.园林植物景观[M].:中国建筑工业,20042 樊鹦.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11)3 丹.探析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3)4 顾小玲.试论城市景观植物设计的科学与艺术[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 灿,启翔.色彩调和理论与植物景观设计[J].风景园林,2005(2)6 朱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中国建筑工业,20037 赖尔聪.观赏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2002(责任编辑杜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