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的护理-(1)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59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计划1.肺结核病人如何治疗及护理?2.继发性肺结核的疾病护理3.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措施4.如何预防结核病,结核病的护理措施5.肺结核的治疗一般需要多长时间?治疗过程中应该如何护理呢?肺结核病人如何治疗及护理?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家中要做好空气消毒,常开窗通风,常晒被子,用日光消毒。
病人不可随地吐痰,特别是痰检阳性病人,家中做好隔离,用品要常消毒处理,餐具可用84消毒液浸泡,物品用太阳晒。
治疗必须规范化,不可乱用药和中断治疗,以免产生耐药菌,增加治疗难度。
国家对此病免治疗用药、痰检和胸片一张费用。
各级疾控中心有定点规范化治疗点,可去咨询。
一般一疗程有三个月。
继发性肺结核的疾病护理肺结核是一项具有传染性的肺部疾病,如果在肺结核咳嗽的时候离肺结核病人较近的话,则很容易会患上肺结核疾病,所以肺结核患者应该与正常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肺结核病人所用过的东西也需要及时进行消毒,那肺结核病人用过的东西要如何进行消毒呢?1、煮沸消毒结核杆菌虽然生命力顽强,但是却不耐受湿热。
肺结核病人用过的器皿、餐具,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煮沸消毒。
如餐具、手帕可以在沸水中煮10分钟达到消毒的效果。
2、阳光曝晒阳光直射和紫外线也可以杀死结核杆菌。
如书籍、衣服、床上用品这类不方便煮沸消毒的物品,可以再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或使用紫外线消毒1小时。
3、化学消毒许多化学物质都可以杀死细菌。
不方便使用加热杀菌、阳光曝晒的物品,可用消毒剂,比如,84消毒液、酒精、双氧水、石灰水、碘、碳酸等化学试剂进行消毒。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试剂要起到消毒的效果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的只需要几分钟,有的则需要几个小时。
4、焚烧消毒在肺结核患者的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结核杆菌,所以特别需要注意,病人的痰液要吐在纸上或痰盂里,进行焚烧或消毒,然后倒去。
5、肺结核病人用过的东西怎么办总的来说,肺结核病人用过的东西都要进行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尤其是痰液要焚烧消毒后才能倒掉。
护理学基础知识: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措施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种慢性传染病,以肺部最常见,开放肺结核病人为重要传染源。
今天总结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 增强营养补充,促进身心恢复饮食: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高蛋白休息: 有高热等明显中毒症状及咯血者宜卧床休息2. 对症护理盗汗者及时擦干身体,更换汗湿衣被。
咯血护理护士应守在病人身边,使之有安全感,安慰病人并向病人做必要的解释宜卧床休息,病室内保持安静,大咯血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翻动,协助病人取患侧卧位饮食:大咯血者暂禁食,小量咯血者宜进少量凉或温的流质食物。
多饮水及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药物护理:垂体后叶素有收缩子宫平滑肌和血管的作用,冠心病、高血压及妊娠者禁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无恶心、便意、心悸、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窒息的预防:咯血时注意咯血量、呼吸、血压,嘱病人勿屏气,应尽量将血轻轻咯出,以防窒息抢救护理配合:一旦出现窒息体位:头低足高位及时清除血块: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用手指卷上纱布清除口鼻腔内血凝块,或迅速用鼻导管接吸引器插入气管内抽吸,以清除呼吸道内积血,必要时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镜直视下吸取血块若病人自主呼吸未恢复,在气道通畅后,应行人工呼吸,给高流量吸氧或按医嘱应用呼吸中枢兴奋药3. 化疗护理向病人及其家人解释化疗的意义,用药时的注意事项观察病人服药情况,及时发现药物的副作用链霉素可引起耳聋及肾衰竭利福平可出现黄疸、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及过敏反应异烟肼偶有周围神经炎、中毒反应对氨基水杨酸可有胃肠道症状、过敏反应4. 做好隔离,预防传染病人应单独居住,房间宜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嘱病人不随地吐痰,将痰吐在纸上用火焚烧病人应单独使用一套用物,并定期消毒病室可用紫外线灯照射2小时每日或隔日一次接种卡介苗。
肺结核的护理要点1.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都会对病人乃至整个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家人要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对病人不能嫌弃,要给病人以心理上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休息,积极配合治疗,最后达到真正治愈。
2.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其次是通过被结核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而引起肠道感染,因此要做好肺结核病人的消毒与隔离。
①病人咳嗽、打喷嚏和高声讲话时不能直向旁人,同时要用手或手帕掩住口鼻,手帕应煮沸消毒。
②不随地吐痰,做好病人痰液的消毒处理,痰吐在纸上和擦拭口鼻分泌物的纸张一起烧掉,或将痰吐在痰杯里加2%煤酚皂溶液每日消毒一次。
③病人所用食具应餐后煮沸消毒。
④有条件者对室内空气每天消毒1~2次,将病人所用卧具、书籍每日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可杀死结核杆菌。
⑤密切接触病人者应作卡介苗接种。
3.肺结核病人进展期应卧床休息,尤其是有发热、咯血和肺代偿功能不全者;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的可进行一般活动,但需限制活动量,保证充分休息时间;好转期过渡到稳定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可参与一定的劳务,不宜过度劳累,减少复发。
4.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进展期病人往往十分虚弱,饮食上要增加营养,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增强体质,增加其免疫系统功能。
5.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护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予以关心和耐心解释,保持镇静,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②病人应安静休息,宜向患侧卧位。
③慎用镇咳药、镇静药,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保证呼吸道通畅。
④饮食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每次进食应温凉且不宜过多,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⑤病人突然在咯血过程中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或咯血不畅,应立即抱起病人双脚,呈倒立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并尽快就地挖出或吸出口鼻。
咽喉部血块,同时尽快通知急救中心或社区医疗人员,就地进行抢救,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搬动或转送。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部最为多见。
其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和纤维空洞形成。
临床上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性发病,常发热、盗汗、乏力、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
标签:肺结核;咯血;护理咳血是肺结核常见的急症,发病率20%-90%,大咳血多见于肺结核空洞内小动脉破裂或动、静脉瘤的破裂,可造成窒息或严重失血性休克,其中窒息是造成咳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大咳血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及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十分重要的,临床上针对其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加强护理,对降低咳血致肺结核患者死亡率非常重要。
一病因、病理1.结核菌属于分支杆菌,生长缓慢,涂片具有抗酸性,亦称抗酸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耐寒、耐干燥、耐潮湿,在阴湿处可存活5个月以上,结核分枝杆菌对紫外线比较敏感,在烈日下曝晒2-7h或煮沸5分钟杀灭。
2.感染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传染源主要是带菌的结核病人,由病人随地吐痰或对人咳嗽、打喷嚏而传播,健康人吸入这些带菌的飞沫后即可引起肺部感染。
其次是通过消化道感染,通过与人共进餐、共用碗筷等而产生肠道感染。
3.人体的反应性(1)免疫力。
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有二种,一是先天性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另一种是后天性,具有特异性。
一般人初次感染结核菌后,大多数由于免疫力的保护作用而不发展成为结核病。
(2)变态反应。
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过敏反应称为变态反应,为第Ⅳ(迟发型)变态反应,可通过结核菌素试验来测定。
具有过敏反应的人再接触结核菌时,使局部组织反应强烈而产生炎症,甚至坏死,由此而灭菌使细菌局限化。
达到防御作。
(3)变态反应与免疫力的关系。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或发病程度较轻;反之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虽然结核菌入侵数量不多、毒力不大也可发生结核病。
二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