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7页word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6
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
多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状况: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增加,增长迅速;错误与遗漏账户数额偏大,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加。
一、经常账户货物贸易顺差逐年增加,但服务贸易却连年逆差,且规模不断扩大。
收入项目一直是逆差。
2009 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常账户顺差大量减少。
(一)货物贸易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的扩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
从主观因素来看:一是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三是我国政府推进出口行业发展壮大,扶持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四是国家为了保护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
从客观因素来看: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外部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出口增长;二是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进口,却带动了出口;三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四是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2005 年经常项目顺差急剧增加,因为2005 年中国经济处于扩张期,企业利润增加,加工贸易迅速增长,造成货物贸易的大量顺差。
又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出口鼓励政策,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大大增强了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稳居有利地位。
出口货物增加。
2006、2007 年的货物贸易大幅增加,这与宏观经济政策有关,为了贯彻鼓励出口的政策,这两年调高了出口退税率,外贸企业借此良机发展迅速,纷纷出口,出口创汇再创新高。
(二)服务贸易服务贸易逆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年增长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也高于国内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对推动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近六年的国际收支平衡动态分析对于任何国家而言, 国际收支不平衡都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长期国际收支不平衡, 特别是长期的、巨额的逆差或顺差都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而动态平衡是一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通过对国际收支的动态分析, 我们可以了解到若干连续时期内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达到大体平衡状态。
利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 对2006-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了动态分析。
最后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一、经常项目分析经常项目在较大程度1、总体上可以看出, 这六年内, 经常项目差额变化趋势较为起伏, 2006年至2008年之间差额有大幅度的增长, 而在2008年却有很大程度上的下降, 之后就是较小幅度的下降。
2、我国近六年以来, 经常项目一直呈现顺差状态, 在2008年达到六年以来经常项目顺差的最高值4206亿美元, 经常账户持续的顺差表明了我国的净对外投资国地位。
3、货物和服务项目分析我国近六年货物和服务贸易占经项目的比重很大, 也就是说, 经常项的顺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货物和服务易的顺差造成的。
4、 其中, 货物贸易六年内保持顺差, 并增长很快, 相反服务贸易一直呈现逆差, 而且2008年受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逆差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
可以说, 部分货物贸易顺差被服务贸易逆差所抵消。
5、2007年下半年以来, 受美国次贷危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对我国的货物和服务出口需求减弱, 导致2008年货物和服务差额长率大幅减小。
目前, 需要努力扩大内需, 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提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减少对外的过度依赖。
我国投资收益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006—2008年, 收益项目较之前相比转为顺差, 主要是由于随着我国在国外投资和储备资产逐渐增大, 获得的投资收益逐渐增多, 从而超过了吸收外资所支付的投资收益。
7、 而2008年之后, 收益项目又转为逆差, 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外市场缺少发展与投资, 我国吸收外资较多, 对外支付的投资收益较多8、经常转移项目2006年—2011年, 经常项目都处于顺差, 但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在六年期间进行不同程度上的波动。
一.经常帐户差额贷方借方A.货物和服务差额贷方借方a.货物差额贷方借方b.服务差额贷方借方1.运输差额贷方借方2.旅游差额贷方借方3.通讯服务差额贷方借方4.建筑服务差额贷方借方5.保险服务差额贷方借方6.金融服务差额贷方借方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贷方借方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差额贷方借方9.咨询差额贷方借方10.广告.宣传差额贷方借方11.电影.音像差额贷方借方12.其它商业服务差额贷方借方13.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贷方借方B.收益差额贷方借方1.职工报酬差额贷方借方2.投资收益差额贷方借方C.经常转移差额贷方借方1.各级政府差额贷方借方2.其它部门差额贷方借方二.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贷方借方A.资本帐户差额贷方借方B.金融帐户差额贷方借方1.直接投资差额贷方借方1.1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差额贷方借方1.2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差额贷方借方2.证券投资差额贷方借方2.1资产差额贷方借方2.1.1股本证券差额贷方借方2.1.2债务证券差额贷方借方2.1.2.1(中)长期债券差额贷方借方2.1.2.2货币市场工具差额贷方借方2.2负债差额贷方借方2.2.1股本证券差额贷方借方2.2.2债务证券差额贷方借方2.2.2.1(中)长期债券差额贷方借方2.2.2.2货币市场工具差额贷方借方3.其它投资差额贷方借方3.1资产差额贷方借方3.1.1贸易信贷差额贷方借方长期差额贷方借方短期差额贷方借方3.1.2贷款差额贷方借方长期差额贷方借方短期差额贷方借方3.1.3货币和存款差额贷方借方3.1.4其它资产差额贷方借方长期差额贷方借方短期差额贷方借方3.2负债差额贷方借方3.2.1贸易信贷差额贷方借方长期差额贷方借方短期差额贷方借方3.2.2贷款差额贷方借方长期差额贷方借方短期差额贷方借方3.2.3货币和存款差额贷方借方3.2.4其它负债差额贷方借方长期差额贷方借方短期差额贷方借方三.储备资产变动额贷方借方3.1货币黄金差额贷方借方3.2特别提款权差额贷方借方3.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差额贷方借方3.4外汇储备差额贷方借方3.5其它债权差额贷方借方四.净误差与遗漏贷方借方一.经常帐户差额贷方借方A.货物和服务差额贷方借方a.货物差额贷方借方b.服务差额贷方借方1.运输差额贷方借方2.旅游差额贷方借方3.通讯服务差额贷方借方4.建筑服务差额贷方借方5.保险服务差额贷方借方6.金融服务差额贷方借方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贷方借方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差额贷方借方9.咨询差额贷方借方10.广告.宣传差额贷方借方11.电影.音像差额贷方借方12.其它商业服务差额贷方借方13.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贷方借方B.收益差额贷方借方1.职工报酬差额贷方借方2.投资收益差额贷方借方C.经常转移差额贷方借方1.各级政府差额贷方借方2.其它部门差额贷方借方二.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贷方借方A.资本帐户差额贷方借方B.金融帐户差额贷方借方1.直接投资差额贷方借方1.1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差额贷方借方1.2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差额贷方借方2.证券投资差额贷方借方2.1资产差额贷方借方2.1.1股本证券差额贷方借方2.1.2债务证券差额贷方借方2.1.2.1(中)长期债券差额贷方借方2.1.2.2货币市场工具差额贷方借方2.2负债差额贷方借方2.2.1股本证券差额贷方借方2.2.2债务证券差额贷方借方2.2.2.1(中)长期债券差额贷方借方2.2.2.2货币市场工具差额贷方借方3.其它投资差额贷方借方3.1资产差额贷方借方3.1.1贸易信贷差额贷方借方长期差额贷方借方短期差额贷方借方3.1.2贷款差额贷方借方长期差额贷方借方短期差额贷方借方3.1.3货币和存款差额贷方借方3.1.4其它资产差额贷方借方长期差额贷方借方短期差额贷方借方3.2负债差额贷方借方3.2.1贸易信贷差额贷方借方长期差额贷方借方短期差额贷方借方3.2.2贷款差额贷方借方长期差额贷方借方短期差额贷方借方3.2.3货币和存款差额贷方借方3.2.4其它负债差额贷方借方长期差额贷方借方短期差额贷方借方三.储备资产变动额贷方借方3.1货币黄金差额贷方借方3.2特别提款权差额贷方借方3.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差额贷方借方3.4外汇储备差额贷方借方3.5其它债权差额贷方借方四.净误差与遗漏贷方借方。
2009年平衡表及分析注:1.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分析: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现象。
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
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2495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294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43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37亿美元。
2009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64倍。
其中,资本项目顺差40亿美元,金融项目顺差1409亿美元;金融项目中,直接投资净流入3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38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679亿美元。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因交易而增加3984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较上年减少17%。
其中,货币黄金增加49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111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净增加3821亿美元 (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增加4亿美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金融项目里,我国在直接投资和其它投资项目方面处于顺差地位,而在证券投资方面出现逆差。
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方面正好互相抵消,基本不会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在金融账户上的盈亏状况。
也就是说,我国在金融账户上盈余主要来自直接投资项目的盈余。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虽然并不能代表全部国际收支,但它放映的是一个国家真实资源综合变化的实际情况,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经常项目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是以自主性交易的借贷方差额为判断标准的,即一国的经常项目差额维持在合理的状态下,该指标为(经常项目余额/一国GDP<=5%)。
由上表可见,2009年经常项目的借贷方差额为2971亿美元,占我国GDP比例为6.1%(>5%),因此我国经常项目余额已超出了合理的范围,我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且失衡状态已持续了5年(2019—2009)之久。
但2019至2019年,我国的国际收支尚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失衡状态从2019年才开始出现。
2009年平衡表及分析注:1.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分析: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现象。
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
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2495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294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43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37亿美元。
2009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64倍。
其中,资本项目顺差40亿美元,金融项目顺差1409亿美元;金融项目中,直接投资净流入3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38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679亿美元。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因交易而增加3984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较上年减少17%。
其中,货币黄金增加49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111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净增加3821亿美元 (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增加4亿美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金融项目里,我国在直接投资和其它投资项目方面处于顺差地位,而在证券投资方面出现逆差。
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方面正好互相抵消,基本不会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在金融账户上的盈亏状况。
也就是说,我国在金融账户上盈余主要来自直接投资项目的盈余。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虽然并不能代表全部国际收支,但它放映的是一个国家真实资源综合变化的实际情况,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经常项目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是以自主性交易的借贷方差额为判断标准的,即一国的经常项目差额维持在合理的状态下,该指标为(经常项目余额/一国GDP<=5%)。
由上表可见,2009年经常项目的借贷方差额为2971亿美元,占我国GDP比例为6.1%(>5%),因此我国经常项目余额已超出了合理的范围,我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且失衡状态已持续了5年(2005—2009)之久。
但2003至2004年,我国的国际收支尚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失衡状态从2005年才开始出现。
2019-2020年暨四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分析报告内容提要:1.2019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特征,但是储备资产出现减少,经常项目的顺差还是因为进口下降快于出口下降所致。
非储备金融账户顺差减少明显,在某种意义上讲,稳外资比稳外贸任务更加严峻;2.在新的形势下,疫情等因素将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深远的影响,将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产生一定的冲击;3.错误与遗漏项占比尽管有所下降,但是绝对数依旧居高不下,提升我国国际收支的统计质量任重而道远;4.保持稳定的人民币汇率至关重要。
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双向浮动。
目前一个重要观察点时汇率逼近7.2元时,央行是不是会对中间价进行干预。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 2019 年四季度暨 2019 年全年的国际收支情况。
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维持“双顺差”格局,但是,和2018 与2017 年相比,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顺差减少明显,但经常项目顺差较2018 年有所回升,国际储备资产出现减少。
图1:年度我国国际收支情况年度我国国际收支情况善,但经常项目顺差减少,储备资产减少,但幅度低于三季度图 2:季度我国国际收支情况一.经常项目顺差额为 1413.35 亿美元,较 2018 年顺差 490.92 亿美元 增长明显,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借方金额大幅回落,从 28644.82 亿美元下降到 27637.59 亿美元。
但贷方项目也出现回落,从 29135.74 亿美元下降到 29050.94 亿美元。
由此看来,导致 2019 年经常顺差的原因依旧可以定性为“衰退性顺差”,即借方的下降速度与幅度大大高于贷方的下降速度与幅度所致。
图 3:年度经常项目收支情况年度我国经常项目情况从季度数据来看,四季度顺差较三季度顺差减少,借方项目有了一定增加,而贷方项目增加相对有限。
图 4:季度经常项目情况。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季度表)单位:亿元人民币项目2019Q12019Q22019Q31. 经常账户2,8393,1463,437贷方45,40550,24653,256借方-42,566-47,101-49,819 1.A 货物和服务1,6393,7334,128贷方40,47145,56348,554借方-38,832-41,830-44,427 1.A.a 货物5,9198,2189,192贷方36,46241,53244,375借方-30,542-33,314-35,183 1.A.b 服务-4,281-4,486-5,065贷方4,0094,0314,179借方-8,290-8,516-9,244 1.A.b.1 加工服务270256264贷方275261272借方-5-5-8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17312748贷方212195123借方-39-69-75 1.A.b.3 运输-843-1,026-1,165贷方745754813借方-1,588-1,780-1,977 1.A.b.4 旅行-3,885-3,595-4,008贷方543623620借方-4,428-4,219-4,627 1.A.b.5 建设4612468贷方235241233借方-190-117-165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114-107-100贷方627680借方-176-183-180 1.A.b.7 金融服务183017贷方557256借方-37-42-39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416-542-496贷方125107109借方-541-649-605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109103143贷方514580637借方-405-478-494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454215301贷方1,2011,0751,197借方-747-860-897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47-51-61贷方141713借方-61-68-74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44-19-76贷方292726借方-73-46-102 1.B 初次收入1,054-810-844贷方4,5244,2154,250借方-3,470-5,026-5,094 1.B.1 雇员报酬565246贷方251234248借方-195-182-202 1.B.2 投资收益977-886-909贷方4,2443,9463,968借方-3,267-4,832-4,877 1.B.3 其他初次收入212320贷方293535借方-8-12-15 1.C 二次收入146223153贷方409468451借方-263-245-298 1.C.1个人转移-8-312贷方726672借方-80-69-60 1.C.2 其他二次收入154226141贷方337402379借方-183-176-238 2. 资本和金融账户1,4561,456-682 2.1 资本账户-2-4-17贷方623借方-8-6-19 2.2 金融账户1,4581,460-665资产-2,238-2,914-4,406负债3,6964,3743,741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2,134941-1,744资产-1,562-3,433-5,485负债3,6964,3743,741 2.2.1.1 直接投资1,791587-355 2.2.1.1.1 资产-1,420-1,750-1,588 2.2.1.1.1.1 股权-1,364-1,790-1,422 2.2.1.1.1.2 关联企业债务-5639-166 2.2.1.1.1.a 金融部门-239-320-489 2.2.1.1.1.1.a 股权-286-363-478 2.2.1.1.1.2.a 关联企业债务4742-11 2.2.1.1.1.b 非金融部门-1,181-1,430-1,099 2.2.1.1.1.1.b 股权-1,078-1,427-943 2.2.1.1.1.2.b 关联企业债务-103-3-155 2.2.1.1.2负债3,2112,3371,234 2.2.1.1.2.1 股权2,7112,0311,132 2.2.1.1.2.2 关联企业债务499306101 2.2.1.1.2.a 金融部门2573362592.2.1.1.2.1.a 股权268275300 2.2.1.1.2.2.a 关联企业债务-1261-41 2.2.1.1.2.b 非金融部门2,9542,001975 2.2.1.1.2.1.b 股权2,4431,756833 2.2.1.1.2.2.b 关联企业债务511244142 2.2.1.2 证券投资1,3142441,397 2.2.1.2.1 资产-1,092-1,555-1,689 2.2.1.2.1.1 股权139-500-544 2.2.1.2.1.2 债券-1,231-1,056-1,146 2.2.1.2.2 负债2,4051,7993,087 2.2.1.2.2.1 股权1,375-893799 2.2.1.2.2.2 债券1,0312,6922,288 2.2.1.3 金融衍生工具-6266-72 2.2.1.3.1 资产-5316963 2.2.1.3.2 负债-9-103-135 2.2.1.4 其他投资-90945-2,714 2.2.1.4.1 资产1,002-296-2,270 2.2.1.4.1.1 其他股权0-102-104 2.2.1.4.1.2 货币和存款-1,884-1,444-642 2.2.1.4.1.3 贷款-1,0062,307641 2.2.1.4.1.4 保险和养老金-7333-2 2.2.1.4.1.5 贸易信贷4,716-743-1,915 2.2.1.4.1.6 其他-751-348-249 2.2.1.4.2 负债-1,911341-444 2.2.1.4.2.1 其他股权000 2.2.1.4.2.2 货币和存款249-3,168-172 2.2.1.4.2.3 贷款3303,885-863 2.2.1.4.2.4 保险和养老金6230-9 2.2.1.4.2.5 贸易信贷-2,807-3541,006 2.2.1.4.2.6 其他255-51-406 2.2.1.4.2.7 特别提款权000 2.2.2 储备资产-6765191,079 2.2.2.1 货币黄金000 2.2.2.2 特别提款权-3-5-13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413-24 2.2.2.4 外汇储备-6765111,1152.2.2.5 其他储备资产0003.净误差与遗漏-4,295-4,601-2,755。
[摘要]分析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及特点,从数据中反映出我国国际收支的几大问题,本文主要综合现在普遍认同的一般观点简单论述关于经常账户和金融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双顺差问题,外汇储备庞大的问题,以及净误差与遗漏账户所反映出来的资本外逃问题,同时提出调整建议。
[关键字]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特征双顺差外汇储备资本外逃政策建议我国国际平衡收支表的结构特征国际平衡收支表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另一国居民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它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等等实际动态所做的系统记录。
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
国际平衡收支表采用簿记式记账法,采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编制,主要由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项目以及遗漏与误差项目四个部分组成。
查阅我国近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出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点从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可以看出我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同时保持顺差,并且维持这种趋势;而外汇储备账户反映出我国外汇储备的存量是非常庞大的;同时遗漏与误差账户显示出,我国遗漏与误差项目的借方发生额是逐年递增的。
这无疑给中国的宏观调控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下面将就这些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给与比较详细的论述。
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双顺差引起的负面影响和调整建议经常项目顺差简单的讲就是进出口贸易中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资本项目顺差简单的讲就是指出入境投资中,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
正常来讲,经常项目的顺差应由资本项目的逆差来平衡。
而从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如下表所示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贷方大于借方,差额逐年递增的双顺差现象。
长期顺差引起的我国贸易中的主要负面影响主要有一,我国的国际收支长期顺差是导致我国与相关贸易国频繁产生摩擦的主要原因。
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现象。
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
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2495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294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43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37亿美元。
2009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64倍。
其中,资本项目顺差40亿美元,金融项目顺差1409亿美元;金融项目中,
直接投资净流入3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38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679亿美元。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因交易而增加3984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较上年减少17%。
其中,货币黄金增加49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111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净增加3821亿美元 (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增加4亿美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金融项目里,我国在直接投资和其它投资项目方面处于顺差地位,而在证券投资方面出现逆差。
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方面正好互相抵消,基本不会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在金融账户上的盈亏状况。
也就是说,我国在金融账户上盈余主要来自直接投资项目的盈余。
图表来源: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虽然并不能代表全部国际收支,但它放映的是一个国家真实资源综合变化的实际情况,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经常项目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是以自主性交易的借贷方差额为判断标准的,即一国的经常项目差额维持在合理的状态下,该指标为(经常项目余额/一国GDP<=5%)。
由上表可见,2009年经常项目的借贷方差额为2971亿美元,占我国GDP比例为6.1%(>5%),因此我国经常项目余额已超出了合理的范围,我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且失衡状态已持续了5年(2005—2009)之久。
但2003至2004年,我国的国际收支尚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失衡状态从2005年才开始出现。
综上可见,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依然突出,但一国货物与服务贸易处于顺差对该国的经济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1. 从09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看出,目前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还不算稳定,国外输入服务多于国内输出,从而造成服务输出的逆差现象,但服务输出的领域已在逐年拓宽以及多元化。
在当今时代,国际贸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货物贸易,而是延伸到服务、技术等领域,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国贸中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在国际交往中,我国应注重服务、技术类的输出,促进我国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2. 在国际投资方面,我国在外的直接投资逆差439亿美元,而外国在华的直接投资顺差782亿美元,从数据可看出我国在投资领域的弱势地位,外资已逐渐成为国内企业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本来源。
相对于我国在外的投资逆差而言,国内企业吸纳的外资数额更是从深层次响应了出我国“走出去”战略,这也是我国经济开放的体现。
3. 在投资领域,投资工具也逐渐趋向多元化,种类化。
4. 在国际储备方面,资产净增值尤为乐观,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5. 贸易结构不完善,货物进出口的比重远大于服务进出口比重。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