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01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36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讲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也称为利率结构理论或期限结构理论,是描述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框架。
它试图解释为什么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化。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金融市场和债券投资者常用的分析工具,有助于理解债券市场的运作和预测未来的利率走势。
在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中,利率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短期利率指的是短期债券的利率或即期利率,而长期利率指的是长期债券的利率。
利率期限结构曲线是以利率期限为横轴、利率为纵轴,绘制不同期限债券利率的曲线图。
利率期限结构曲线有很多形状,常见的形状包括上升型、下降型和平坦型等。
1.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
如果投资者预期未来的利率将上升,他们就要求更高的利率来补偿风险,从而使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
反之,如果预期未来的利率将下降,投资者就会接受较低的利率,使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
期望理论解释了利率期限结构曲线上升型和下降型的形状。
2.流动性偏好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会对长期债券的投资具有风险厌恶,因为长期债券更容易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
因此,投资者要求较高的利率来补偿他们对风险的担忧,使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
流动性偏好理论解释了利率期限结构曲线上升型的形状。
3.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上的不同债券投资者有不同的投资偏好,从而导致不同期限债券之间的利率差异。
例如,机构投资者可能更喜欢长期债券,而个人投资者则更偏好短期债券。
因此,市场分割理论认为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取决于它们所面对的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和供给关系。
市场分割理论解释了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平坦型的形状。
需要注意的是,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并不是完美的,它只是提供了一种解释和描述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关系的框架。
实际上,利率期限结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货币政策、通胀预期、经济周期和市场供需等。
因此,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和预测并不总是准确,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分析。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指研究不同期限债券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利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利率期限结构。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于理解债券市场的运作机制、预测利率变动和投资决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邓南坡曲线的解释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预期假说,另一种是流动性偏好假说。
预期假说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利率变动的预期。
根据此假说,如果投资者预期将来的利率会上升,那么他们会要求更高的利率来补偿这一风险。
因此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会高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
相反,如果投资者预期将来的利率会下降,那么他们会买入长期债券以获取更高的利率,这会导致短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长期债券的收益率。
流动性偏好假说则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取决于投资者对债券的流动性的偏好。
根据此假说,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会高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是因为长期债券相对于短期债券更具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投资者愿意持有具有较高流动性的短期债券,因此要求更低的利率;而对于更具风险的长期债券,投资者要求更高的利率以补偿这一风险。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利率期限结构,投资者可以了解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和风险偏好,从而作出对冲风险、配置资产的决策。
例如,如果预期利率会上升,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短期债券,以便在利率上升时可以重新投资;相反,如果预期利率会下降,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长期债券以获取更高的利率长期收益。
总之,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于理解债券市场的运作机制、预测利率变动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预期假说和流动性偏好假说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投资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利率的形成和变动,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投资策略。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也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研究和管理债券市场的重要工具。
第六章利率风险结构和利率期限结构一、利率风险结构相同到期期限的债券的利率水平不同三个影响因素:1. 违约风险在到期期限相同的情况下,有违约风险的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之间的利差被称为(信用/ 违约)风险溢价。
当一个公司遭受重大损失时,会导致违约的可能性增大,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提高,预期回报率下降。
此时,该企业债券的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均衡利率(承诺收益率)上升。
同时,无违约风险的国债的相对预期回报率上升,需求量增大,价格上升,均衡利率(承诺收益率)下降。
这会产生两种债券之间的利差,即企业债券的风险溢价。
而普通公司的债券的违约风险或多或少会高于国债的违约风险,所以公司债券的风险溢价总为正,且风险溢价随违约风险的上升而增加。
2. 流动性企业债券的流动性低于国债无风险债券的流动性,导致企业债券需求量低于国债需求量,进而导致企业债券价格低,均衡利率(承诺收益率)高。
这个利差被称为流动性风险溢价。
3. 所得税债券利息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越低,相对的预期回报率就越高,需求量就越大,价格越高,均衡利率(承诺收益率)越低。
而所得税税率高的债券,产生的利差被称为税收风险溢价。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指的是: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税收特征的债券,由于距离到期日的时间不同,利率也会有所差别。
将期限不同但风险、流动性和税收政策相同的债券的收益率连成一条曲线,得到收益率曲线。
收益率曲线有三种形状——向上倾斜、平坦和翻转三种,分别反映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持平、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三种预期。
利率期限结构有三个经验事实:到期收益率不同的债券的利率随时间一起波动;收益率曲线大部分时间是向上倾斜的(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如果短期利率较低,收益率曲线很可能向上倾斜,而短期利率较高,则收益率曲线很可能向下倾斜。
三个解释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流动性溢价理论/ 期限优先理论1. 预期理论假设:对于到期期限不同的债券没有特别的偏好,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之间完全可代替,此时选择持有债券的标准是债券的预期回报率高低。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内容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说明为什么各种不同的国债即期利率会有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会随期限的长短而变变化,下面就让店铺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利率期限结构的三种相关理论吧。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内容之无偏预期理论(纯预期理论)无偏预期理论:认为在市场均衡条件下,远期利率代表了对市场未来时期的即期利率的预期。
1)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意味着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会上升2)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是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3)水平型收益率曲线是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保持稳定;4)峰型的收益率曲线则是市场预期较近的一段时期短期利率会上升,而在较远的将来,市场预期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内容之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由于债券的期限越长,利率风险就越大。
因此,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偏好期限更短的债券。
流动性偏好理论对收益率曲线的解释1)水平型收益率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且下降幅度恰等于流动性报酬。
2)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下降幅度比无偏预期理论更大。
3)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不变。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内容之市场分割理论市场分割理论认为由于法律制度、文化心理、投资偏好的不同,投资者会比较固定地投资于某一期限的债券,这就形成了以期限为划分标志的细分市场。
即期利率水平完全由各个期限的市场上的供求力量决定,单个市场上的利率变化不会对其它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即使投资于其它期限的市场收益率可能会更高,但市场上的交易者不会转而投资于其它市场。
市场分割理论对收益率曲线的解释:1)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短期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高于长期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2)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短期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低于长期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3)峰型收益率曲线:中期债券收益率最高;4)水平收益率曲线:各个期限的市场利率水平基本不变。
简述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描述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模型。
这个理论对投资者和借款者在决策投资和借贷时如何选择期限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
在金融市场中,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于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影响金融市场的利率设定和资源配置。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不同期限的利率(即短期利率、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之间存在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被称为利率期限结构。
根据这个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应该高于短期债券的利率,因为长期债券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高。
此外,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还表明,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之间的差异可以被用来预测经济的未来走势。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几个核心假设是利率的期望假设、流动性偏好假设和风险偏好假设。
首先,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假设投资者有一个关于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这个预期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发展的看法。
根据这个假设,长期利率是由短期利率的预期所决定的,如果投资者预期短期利率会上升,那么长期利率也会上升。
其次,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假设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短期债券而不是长期债券,这被称为流动性偏好。
这种偏好是由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求和风险规避的意愿所决定的,因为短期债券在未来的利率波动中更易于购买或出售。
最后,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假设风险偏好是影响投资者选择债券期限的因素之一、根据这个假设,投资者更愿意购买短期债券,因为长期债券面临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主要有两种解释:期望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利率期限结构是由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利率的期望所决定的。
如果投资者预期利率将上升,那么短期利率将高于长期利率。
流动性偏好理论则认为,投资者更喜欢购买短期债券,因为短期债券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和可变性。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金融市场和政策制定者有重要影响。
首先,理解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和因素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借款者在决策投资和借贷时选择合适的期限。
其次,利率期限结构可以提供对未来经济走势和利率变动的预测。
《货币金融学》第06章利率的风险和期限结构利率的风险和期限结构是《货币金融学》第06章的主题。
本章主要讨论了利率的风险和期限结构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影响。
首先,本章介绍了利率的风险和期限结构的概念。
利率的风险指的是在债券投资中,由于利率的波动而导致的本金收益风险。
利率的期限结构则是指不同期限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即利率的曲线形态。
接着,本章讨论了影响利率风险和期限结构的因素。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市场对未来经济与通胀预期的反应。
如果市场预期经济将繁荣,可能会导致利率上升;如果市场预期通胀将加剧,也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此外,货币政策的变化、政府债务状况以及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等也会影响利率的风险和期限结构。
然后,本章探讨了利率的期限结构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影响。
首先是债券价格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债券价格下降,因为市场上的投资者可以购买利率更高的债券,从而降低债券价格。
其次是债券市场的杠杆作用。
债券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到债券市场参与者的杠杆头寸,从而进一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和风险承受能力。
此外,利率的期限结构也会对货币市场产生影响,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最后,本章展示了利率风险和期限结构在金融市场分析和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利率风险和期限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债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并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此外,对利率风险和期限结构的理解也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
总结起来,《货币金融学》第06章利率的风险和期限结构主要讲解了利率风险和期限结构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影响。
对于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来说,对利率风险和期限结构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经济学中分析利率变动的主要工具,它将实际的复杂的利率变化过程,归结为基本的利率期限结构,可以从长期到短期的把利率分解为不同的时期,比如短期但又有较短的价格的变动,用于仓储、融资和保险等微观金融领域中。
因此,这也是一个更方便的,更好的经济学理论,它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家重视。
基本上,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基于一个简单的假设,即所谓的“超前市场”,即利率会根据不同时期变动。
换言之,预期未来市场上的利率变化会反映出未来利率的变化趋势,如果未来利率会更高,人们往往会提前在短期利率上准备取得更高的回报。
另外,长期利率的变化,受到短期和中期利率的影响,是一个市场上的不相关的变量,值得注意的是,当短期利率上升或下降时,市场会因此受到影响,而长期利率则会受到短期市场的影响。
从技术上讲,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建立在黄金分割点(GSD)的基础上,而GSD是一种投资组合结构,它由一系列将利率与期限放在同一直线上的点构成,每个点代表投资者持有一种投资组合。
一旦确定了这个结构,利率变动的因素,就会显示出来,此时,投资者可以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最大限度地收回本金投入。
因此,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用于当前,也可以作为管理者多期财务决策的工具,也可以作为银行和其他机构进行财务决策的理论实践。
例如,通过了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银行可以根据不同期限的利率变化,为客户量身定制不同的贷款和投资规划,以获得最佳的利益,而客户又可以以最低的利息投入更多的本金。
利率的期限结构一、利率期限结构的形式债务凭证的期限不同,利率也不同。
利率和债务凭证期限之间的关系,叫做利率的期限结构(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 )。
对于不同的债务凭证来说,利率期限结构可能是不同的。
概括来说,利率的期限结构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利率不随着债务凭证期限的变化而变化。
不论债务凭证的期限是短是长,利率都保持不变。
这种利率期限结构叫做水平的期限结构(flat term structure)。
第二种是利率随着债务凭证期限的延长而提高。
债务凭证的期限越长,利率就越高。
这种利率期限结构叫做上升的期限结构(rising termstructure)。
第三种是利率随着债务凭证期限的延长而下降。
债务凭证的期限越长,利率就越低。
这种利率期限结构叫做下降的期限结构(declining term structure)。
投资者在投资侦务凭证的时候,最关心的是债务凭证的收益率。
虽然债务凭证的收益率和利率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因此,在研究利率的期限结构时,实际上分析的是收益率的期限结构。
二、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解释利率的期限结构的理论有三种:市场预期理论,流动偏好理论和市场分割理论。
1.市场预期理论市场预期理论(The Market Expection Theory)是由费雪(IFisher)在18%年出版的(升值与利息》中提出来的。
希克斯(J. R. Hicks)等人对该理论的发展做出过贡献。
市场预期理论假定,债券投资者只关心如何获得最大利益,而不关心他所持有的债券的期限。
因此,不同期限的债券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购买一张2年期限的债券(上海公积金提取)和先后购买两张1年期限的债券相比较,如果前者的收益率高于后者,投资者将选择前者;如果前者的收益率低于后者,投资者将选择后者。
市场预期理论据此提出,利率的期限结构是由人们对未来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决定的。
假设某投资者准备使用100美元进行为期2年的投资时,他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购买一张2年期限的债券;第二种是先购买一张1年期限的债券,等待第一年结束时再购买一张I年期限的债券。
经济师中级金融复习之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一、中级经济师金融利率期限结构理论(1)纯预期理论该理论把当前对未来的预期是决定当前利率期限结构的关键因素。
核心论点是远期利率等于市场对于未来实际利率的预期。
该理论认为,市场因素使任何期限长期债券的收益率等与当前短期债券收益率与当前预期的超过到期的长期债券收益率的未来短期债券收益率的几何平均。
如果买卖债券交易成本为零,上述假设成立的话,该理论结论是:投资者购买长期债券并持有到期所获得的收益与在同样时期内购买短期债券并滚动操作获得的收益相同。
即无论投资者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他都可以期望得到同样的收益率。
「例」假设1年的即期利率r1=8%,第二年的期望利率E(r2)=10%.如果债券按这样的利率结构定价,1年期零息债券的价格应为1000美元/1.08=925.93美元,2年期零息债券的价格为1000美元/(1.08×1.10)=841.75美元。
纯预期理论对收益率曲线形状的解释: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等于目前的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为水平线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下降—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上升-——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2)分隔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同期限债券间的替代性极差,即无法替代;而且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对特定期限又有极强的偏好。
由于不同期限债券的低替代性所以资金从一种期限债券流向另一处具有较高利率期限债券的几乎不可能。
所以,该理论认为公司及财政部债券管理决策对收益曲线的形态有重要影响。
如果当前的企业和政府主要发行长期债券,那么收益曲线相对陡些;如果当前主要发行短期债券,那么短期收益率将高于长期收益率。
(3)期限偏好理论期限偏好理论综合了期限结构其余三种理论的内容。
该理论假设借款人和贷款人对特定期限都有很强的偏好。
但是,如果不符合机构偏好的期限赚取的预期额外回报变大时,实际上它们将修正原来的偏好的期限。
期限偏好理论是以实际收益为基础的,即经济主体和机构为预期的额外收益而承担额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