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上册 泥塑恐龙教案 浙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泥塑恐龙》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恐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增强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泥塑恐龙的基本方法,表现出恐龙的外形特征。
2.难点:恐龙的造型比例准确,细节表现生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恐龙图片、视频资料、泥塑工具(如雕塑刀、擀面杖、牙签等)、陶泥或彩泥、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陶泥或彩泥、泥塑工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播放一段恐龙的视频或展示恐龙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外形特征。
2.知识讲解介绍恐龙的种类、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恐龙有更深入的了解。
展示不同种类恐龙的图片,分析它们的身体结构、头部特征、四肢和尾巴的形状等。
讲解泥塑的基本方法,如揉、搓、捏、压、刻等。
3.技法示范教师用陶泥或彩泥示范制作一只恐龙,如霸王龙。
先揉一个较大的圆球作为恐龙的身体。
再搓出四个长条作为恐龙的四肢,粘贴在身体上。
捏出一个三角形作为恐龙的头部,用工具刻出眼睛、嘴巴和鼻孔。
用长条和三角形组合成恐龙的尾巴,粘贴在身体后面。
最后用工具在恐龙的身体上刻出一些纹理,增加立体感。
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比例协调、细节处理等。
4.学生创作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种类,用陶泥或彩泥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
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恐龙的外形特征和比例关系,以及细节的表现。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恐龙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制作的恐龙是什么种类,有哪些特点,最喜欢哪个同学的作品等。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6.课堂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泥塑恐龙的方法和技巧。
二年级泥塑恐龙教案小学美术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恐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基本特征:恐龙的定义、分类、生活环境等。
2. 恐龙的生活习性:恐龙的食物、繁殖、迁徙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恐龙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恐龙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恐龙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恐龙与现代生物的联系和区别。
2. 讲解:讲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3. 观察:展示恐龙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恐龙的特点。
第二章:泥塑恐龙制作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泥塑基本技巧:揉、搓、压、切等。
2. 恐龙形态特征与泥塑创作。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示范泥塑恐龙的制作过程。
2.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泥塑恐龙。
3. 评价与反馈: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恐龙知识。
2. 示范:教师示范泥塑恐龙的制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泥塑恐龙。
4. 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第三章:制作恐龙化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恐龙化石的形成:化石的形成过程、恐龙化石的特点等。
2. 制作恐龙化石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讲解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示范制作方法。
2.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恐龙化石。
3. 观察与分析:学生观察恐龙化石的特点,进行分析。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恐龙化石的意义和价值。
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11 泥塑恐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1 泥塑恐龙》是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泥塑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材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了恐龙的各种形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恐龙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模仿力。
但他们对于泥塑制作技巧和恐龙的特征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泥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泥塑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搓、揉、压、切等。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使作品具有生动性和独特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泥塑制作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泥塑作品,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恐龙图片、泥塑材料、制作工具、投影仪、电脑等。
2.学具:泥塑材料、制作工具、画纸、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恐龙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多样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泥塑制作技巧,如搓、揉、压、切等,并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制作自己喜欢的恐龙。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泥塑恐龙作品,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恐龙作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恐龙的外形特征和泥塑制作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用泥塑材料制作一个恐龙作品,下节课分享。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泥塑恐龙丨浙美版一、课程目标1.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种类;2.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创作出自己的泥塑恐龙作品。
二、课程内容1.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种类介绍;2.泥塑基础技巧学习;3.泥塑恐龙创作。
三、课程步骤步骤一:引入老师可以在黑板或者PPT上展示各种恐龙的图片,介绍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种类。
引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为后续的泥塑创作做好铺垫。
步骤二:泥塑技巧学习1.握泥姿势:将手握成抓泥的姿势,手指要并拢,拇指必须与其他手指成60度的角度,这样可以保持掌心立体化。
2.制作泥团:将一大块泥捏成一个圆球,用手推压成一个扁平的圆片,厚度要均匀。
3.编织网格:用木棒在泥团上画出一个一个大小相等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大小约为2cm*2cm,得到一些提高泥塑准确度的线条和构造图形。
4.造型方法:秉持着从简到繁的原则,逐步造型。
首先大体画好恐龙的轮廓,再逐步往上加细节、纹理等。
步骤三:泥塑恐龙创作1.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种类;2.根据泥团的大小和形状,分析出适合泥塑的恐龙形态;3.按照泥塑技巧学习的步骤,逐步制作自己的泥塑恐龙。
四、注意事项1.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卫生和饱满度,否则泥塑作品容易出现破损和变形的情况;2.老师应当及时帮助不懂的同学,并肯定每个学生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1.此课程中,学生特别喜欢看各种恐龙的图片,跟随老师学习制作泥塑恐龙,更好地理解了恐龙和泥塑的相关知识;2.泥塑技巧学习阶段中,老师应当花更多时间帮助学生规范抓泥、制作泥团等基础技能。
3.在泥塑恐龙创作过程中,老师应当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操作失误,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泥塑作品。
捏泥土恐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恐龙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种类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生能运用泥土材料,结合所学的恐龙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恐龙模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想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捏泥土的方式,制作出具有立体感和生动形象的恐龙作品。
2. 学生能够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对泥土材料的控制能力,熟练运用各种捏塑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创作恐龙作品,培养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和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手工制作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恐龙有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逐步提高,但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完善。
教学要求: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知识介绍:通过课本《自然世界》中“恐龙的世界”章节,学习恐龙的分类、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 恐龙分类:了解不同类别的恐龙特点,如肉食性、草食性恐龙。
- 恐龙外形:学习恐龙的身体结构、皮肤纹理等特征。
2. 捏泥土技巧教学:- 基本技巧:学习揉、搓、捏等基本手法。
- 高级技巧:教授如何运用不同工具进行雕刻、拼接,使作品更具立体感。
3. 创作实践:- 个体创作:学生根据所学恐龙知识,创作属于自己的捏泥土恐龙。
-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主题创作,如“恐龙家族”“恐龙乐园”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 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关注作品创意、技巧及合作过程。
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11 泥塑恐龙》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1 泥塑恐龙》是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泥塑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本课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恐龙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创造力。
但部分学生对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不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泥塑活动,塑造出恐龙的形象。
2.难点: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恐龙生活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泥塑恐龙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4.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让学生合作完成泥塑恐龙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恐龙的图片和实物模型,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泥塑材料,如橡皮泥、泥板等。
3.准备制作泥塑恐龙的工具,如泥刀、刮刀、铅笔等。
4.准备展示台,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恐龙的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等知识,让学生对恐龙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泥塑恐龙的制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泥塑恐龙。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泥塑恐龙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
二年级美术上册泥塑恐龙教案浙美版
11、泥塑恐龙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和形象特点。
2、学习运用大与小对比的方法,表现庞大的动物。
3、通过泥塑恐龙,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激发对泥塑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各种树的不同美感,培养学生用捏塑的手法表现大树。
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用泥塑的形式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恐龙的图片资料、彩泥或陶泥、恐龙玩具模型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泥塑刀(可自制)、彩泥或陶泥。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各类恐龙图片,说说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恐龙的外形特征与现存动物,如大象、鳄鱼、鸟类等动物相比,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类型的恐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
2、揭示课题。
3、师生一起探究:怎样用泥塑表现恐龙?
4、引导学生观察:恐龙外形的基本特征。
5、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第25页泥塑步骤图,教师现场示范。
6、欣赏同龄人的泥塑恐龙,进一步学习多样的表现方法。
7、作业建议:用泥塑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恐龙。
8、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9、展示评价:以“恐龙乐园”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10、拓展延伸:欣赏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恐龙(绘画、拼贴、剪影等)。
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11 泥塑恐龙》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1 泥塑恐龙》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恐龙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的方式,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恐龙的形象,以及制作泥塑的步骤和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同时增加对恐龙这一生物的了解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恐龙这一主题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心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步骤分解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泥塑作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制作出具有恐龙特征的泥塑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方式,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增加对恐龙这一生物的了解和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制作出具有恐龙特征的泥塑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对恐龙特征的把握,以及泥塑技巧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示范、指导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泥塑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特征,引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讲解: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步骤,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恐龙特征,运用泥塑技巧制作泥塑作品。
4.指导: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恐龙的特征、泥塑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步骤等内容,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1 泥塑恐龙|浙美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的第11课,教材使用的是浙美版。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泥塑恐龙,旨在通过学习恐龙的基本知识,了解泥塑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艺术教育初探阶段,他们对色彩、形状、空间等美术元素和技法的认知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锻炼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他们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审美标准和美学情感,为未来的艺术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下:•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描绘 3 种常见的恐龙,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重建能力。
•了解泥塑的基本原理和手法,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增强对自然环境和生命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简介在开始泥塑恐龙之前,先让学生了解一下恐龙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恐龙是哺乳动物还是爬行动物?哪些恐龙是食草的?哪些是食肉的?体型大小呈现怎样的特征等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和简短的解说文字,加深对恐龙的了解,并为下一步泥塑灵感的获取提供帮助。
2. 泥塑恐龙学生使用自己的手工制作泥塑恐龙,并展示他们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泥塑的基本原理,为他们提供一些简单的技巧和建议,如何搭建泥塑的基架,如何给泥塑上色等等。
过程中老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进展,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加强对泥塑的基本操作流程的理解。
3. 泥塑鉴赏完成泥塑作品后,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相互鉴赏并评价,看看同学们作品的优缺点,进一步加深对泥塑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泥塑作品,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灵感,发现艺术魅力,拓展自己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让学生感受一下将要进行的美术创作的魅力。
例如:大家好,今天上美术课,我们将要学习一下泥塑恐龙,通过创造各自独特的作品,加深对恐龙的印象和认知的同时,也可以增强我们的手感和审美,一起来学习吧!2. 具体操作环节(40分钟)•首先,老师简单给学生介绍三种常见的恐龙,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感受,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想象出想要制作的恐龙形象。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1 泥塑恐龙|浙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制作泥塑恐龙。
教学内容包括恐龙的基本构造、泥塑的基本技巧以及如何将泥塑技巧应用于制作恐龙模型。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制作恐龙的身体、头部、四肢和尾巴,并学习如何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细节处理。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目标:1. 了解恐龙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2. 学会泥塑的基本技巧,包括揉、捏、刻等。
3. 能够独立制作一个恐龙泥塑模型。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制作出形态逼真的恐龙模型。
学生需要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细节处理,使恐龙模型更加生动和真实。
教具学具准备为了进行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准备以下教具和学具:1. 泥土:用于制作泥塑模型。
2. 工具:如刀、针等,用于进行细节处理。
3. 图片和模型:用于展示恐龙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4. 画纸和彩笔:用于学生进行草图绘制和颜色搭配。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1. 引入:通过展示恐龙图片和模型,引起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并介绍恐龙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2. 讲解和示范: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并示范如何制作恐龙模型。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示范,使用泥土和工具进行恐龙模型的制作。
4. 辅导和指导: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恐龙模型后,将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1 泥塑恐龙2. 教学目标:掌握泥塑基本技巧,独立制作恐龙模型3. 教学内容:恐龙基本构造,泥塑技巧,恐龙模型制作4. 教学难点:形态逼真的恐龙模型制作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如下:1. 学生回家后,使用泥土和工具制作一个恐龙模型。
2. 学生将恐龙模型带来学校,进行展示和交流。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并能够独立制作出形态逼真的恐龙模型。
二年级美术上册泥塑恐龙教案浙美版
11、泥塑恐龙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和形象特点。
2、学习运用大与小对比的方法,表现庞大的动物。
3、通过泥塑恐龙,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激发对泥塑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各种树的不同美感,培养学生用捏塑的手法表现大树。
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用泥塑的形式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恐龙的图片资料、彩泥或陶泥、恐龙玩具模型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泥塑刀(可自制)、彩泥或陶泥。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各类恐龙图片,说说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恐龙的外形特征与现存动物,如大象、鳄鱼、鸟类等动物相比,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类型的恐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
2、揭示课题。
3、师生一起探究:怎样用泥塑表现恐龙?
4、引导学生观察:恐龙外形的基本特征。
5、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第25页泥塑步骤图,教师现场示范。
6、欣赏同龄人的泥塑恐龙,进一步学习多样的表现方法。
7、作业建议:用泥塑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恐龙。
8、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9、展示评价:以“恐龙乐园”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10、拓展延伸:欣赏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恐龙(绘画、拼贴、剪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