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晶体生长 实验室净化及硅片清洗 光刻 热氧化 热扩散 离子注入 薄膜淀积 刻蚀 后端工艺与集成 未来趋势与挑战
INFO130024.02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七章 离子注入原理 (下)
上节课主要内容
3/37
1 x R 2 0.4Q p CP C x C p exp R p R 2 p
损伤的产生
• 移位原子:因碰撞而离开晶格位置的原子。 • 移位阈能Ed:使一个处于平衡位置的原子发生移位,所需 的最小能量. (对于硅原子, Ed15eV)
E<Ed 无位移原子 ������ Ed<E<2Ed 有位移原子 ������ E>2Ed 级联碰撞
• 注入离子通过碰撞把能量传给靶原子核及其电子的过程, 称为能量传递过程
INFO130024.02
集成电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艺原理
第七章 离子注入原理 (下)
17/37
INFO130024.02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七章 离子注入原理 (下)
18/37
非晶化(Amorphization)
注入离子引起的晶格损伤 有可能使晶体结构完全破 坏变为无序的非晶区。
与注入剂量的关系 – 注入剂量越大,晶格损 伤越严重。 – 临界剂量:使晶格完全 无序的剂量。 – 临界剂量和注入离子的 质量有关
INFO130024.02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七章 离子注入原理 (下) 离子注入损伤估计
16/37
100KeV B离子注入损伤 初始核能量损失:30eV/nm, 硅晶面间距: 0.25nm, 每穿过一个晶面 能量损失: 30eV/nm X 0.25nm=7.5eV <Ed (15eV). 当能量降到50KeV, 穿过一个晶面能量损失为15eV, 该能量所对应的射程为: 150nm. 位 移原子数为: 150/0.25=600, 如果移位距离为: 2.5nm, 那么损伤体积: (2.5)2 X150=3X10-18cm3. 损伤密度: 2X1020 cm-3, 大约是原子密度 0.4%. 100KeV As离子注入损伤 平均核能量损失:1320eV/nm,损伤密度: 5X1021 cm-3, 大约是原子密 度10%, 该数值为达到晶格无序所需的临界剂量, 即非晶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