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技术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77
常用建筑材料主要技术指标生石灰的技术指标项目钙质石灰镁质石灰一等二等三等一等二等三等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不小于(%)85 80 70 ;80 75 65 未消化残渣含量(5mm圆孔筛余)不大于(%)7 11 17 ;16 14 20消石灰粉的技术指标项目钙质石灰镁质石灰一等二等三等一等二等三等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不小于(%)65 60 55 ;60 55 50含水率不大于(%)4 4 4 ; 4 4 4细度0.71mm方孔筛余不大于(%)0 1 1 ;0 1 10.125mm方孔累计筛余不大于(%)13 20 -;13 20 -建筑石膏质量标准技术指标项目一等二等三等凝结时间(min)初凝不早于 5 4 3终凝不早于7 6 6终凝不迟于30 30 30细度(筛余≯%)64孔/cm2筛 2 8 12900孔/cm2筛25 35 40抗拉强度(Mpa) 养护一天0.8 0.6 0.5养护七天 1.5 1.2 1.0抗压强度(Mpa)养护一天 4.9~8 3.4~4.4 1.5~2.9养护七天7.8~11.8 5.9~7.4 2.5~4.9碎石或卵石中不良颗粒及有害杂质的规定项目≥C30 <C30 ≤C10针片状颗粒含量(%)15 25 40含泥量(%) 1 2 适当放宽泥块含量(%)0.5 0.7 1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1卵石中有机物含量:颜色不宜深于标准色,否则以砼进行强度对比试验复核注:①对有抗冻、抗渗要求的砼,所用碎石、卵石的含泥量不大于1%;②如含泥基本上是非粘土质的石粉时,其总含量可由1%及2%分别提高到1.5%和3%;③含有颗粒状硫化物和硫酸盐时,要经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砼耐久性要求时,方能使用。
石子的颗粒强度火成岩变质岩水成岩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Mpa)80 60 60注:石子的颗粒强度与所采用的砼标号之比,不应小于1.5%。
石子的压碎指标值岩石品种砼强度等级压碎指标值(%)碎石火成岩C55~C40 ≤10 ≤C35 ≤16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C55~C40 ≤12 ≤C35 ≤20水成岩C55~C40 ≤13 ≤C35 ≤30卵石C55~C40 ≤12 ≤C35 ≤16砂、石的坚固性指标砼所处的环境条件循环后的重量损失砂石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状态下的砼≤8 ≤8在其他条件下的砼≤10 ≤12砂中泥污、有害物质含量的规定项目≥C30 <C30 注含泥量≯% 3 5 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砼用砂不宜>3%;对≤C10的砼用砂可放宽云母含量≯% 2 有抗冻、抗渗要求的砼用砂不宜>1%轻物质含量≯% 1 -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1 含有颗粒状者,要经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砼耐久性要求时,方能使用有机物含量颜色不宜深于标准色如果深于标准色,则应配成砂浆进行强度复核泥块含量≯% 1 2 对≤C10的砼用砂可放宽烧结普通砖耐久性能鉴别指标项目鉴别指标抗冻试验每块砖样均须符合下列要求:(1)干燥时的质量损失不大于2%(2)被冻裂砖样的裂纹长度不大于下表中关于“裂纹长度”的规定泛霜试验每块砖样不应出现起砖粉、掉屑和脱皮现象石灰爆裂试验试验后每块砖样外观指标应符合下表中“杂质凸出高度”、“缺楞掉角”、“裂纹长度”的规定,且在各面上不允许有最大直径大于10mm的爆裂点,另:(1)特等砖 a.具有最大直径为2~5mm的爆裂点不超过两处的样砖不得多于2块,但爆裂点不得在同一条面或顶面上出现;b.具有最大直径为5~10mm的爆裂点一处者不得多于1块。
建筑石膏的技术指标
建筑石膏是一种由石膏粉末和水配制而成的建筑材料,常用于内墙、天花板和地面的装修和修补。
其技术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性质:建筑石膏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密度、吸水性、燃烧性等。
其密度要求稳定,一般在1.2-2.0g/cm之间;吸水性应适中,一般在20%-60%之间;燃烧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2. 化学性质:建筑石膏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水化硬化性能、PH 值、含水率等。
其水化硬化性能应稳定且强度高;PH值应在7-8之间;含水率应符合相关标准。
3. 外观品质:建筑石膏的外观品质主要包括颜色、平整度、表面光洁度等。
其颜色应均匀,一般为白色;平整度和表面光洁度应达到相关标准。
4. 施工性能:建筑石膏的施工性能主要包括黏结性、挂墙性、收缩性等。
其黏结性应强,能够牢固地粘结在基层上;挂墙性强,能够形成平整的表面;收缩性要适中,以免在干燥过程中产生龟裂等问题。
以上是建筑石膏的一些技术指标,可以帮助人们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建筑石膏,并保证其使用效果和质量。
- 1 -。
建筑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建筑材料是构建建筑物的基础,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满足建筑物的需求,建筑材料需要符合一系列的主要技术指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强度、耐久性、防火性能和隔音性能。
1. 强度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垂直作用力时保持完整的能力。
常用的抗压强度指标包括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
抗压强度是材料在压缩力下的最大承载力,通常以兆帕(MPa)或千克/平方厘米(kg/cm²)表示。
抗压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弹性变形区域内,应力与应变之间的比例关系,单位为兆帕(MPa)。
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拉伸作用力下保持完整的能力。
常用的抗拉强度指标包括抗拉强度和抗拉弹性模量。
抗拉强度是材料在拉伸力下的最大承载力,通常以兆帕(MPa)或千克/平方厘米(kg/cm²)表示。
抗拉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弹性变形区域内,应力与应变之间的比例关系,单位为兆帕(MPa)。
抗剪强度抗剪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平行于应力面的剪切力时保持完整的能力。
常用的抗剪强度指标包括抗剪强度和抗剪弹性模量。
抗剪强度是材料在剪切力下的最大承载力,通常以兆帕(MPa)或千克/平方厘米(kg/cm²)表示。
抗剪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弹性变形区域内,应力与应变之间的比例关系,单位为兆帕(MPa)。
抗水性抗水性是指材料在潮湿、湿度高或水浸条件下的性能。
抗水性的好坏对于建筑材料的长期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常见的抗水性指标包括吸水率和抗冻性能。
吸水率表示材料吸水的能力,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抗冻性能是指材料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抵抗能力,通常以冻融强度损失百分比表示。
抗腐蚀性抗腐蚀性是指材料在酸、碱、盐等腐蚀性介质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抗腐蚀性的好坏决定了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抗腐蚀性指标包括抗硫酸盐腐蚀性、抗碱性和抗酸性能。
防火性能是指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耐火能力。
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
建筑材料选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评价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选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正确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还会对工程的成本、工期和可持续性产生深远影响。
而要做出明智的选择,就必须了解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并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
一、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功能材料三大类。
结构材料主要用于承担建筑物的荷载,如钢材、混凝土、木材等。
装饰材料用于美化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环境,如涂料、壁纸、瓷砖等。
功能材料则具有特定的功能,如保温材料、防水材料、隔音材料等。
二、主要技术指标1、物理性能指标(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材料的自重和运输成本。
(2)孔隙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孔隙率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吸水性和保温性能等。
(3)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能力。
吸水性强的材料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导致性能下降。
(4)耐水性:材料在长期浸泡在水中而不破坏的性质。
这对于经常接触水的建筑部位至关重要。
2、力学性能指标(1)强度: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
强度是衡量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2)弹性模量:材料在受力时产生的弹性变形程度。
弹性模量越大,材料越不容易发生变形。
(3)韧性:材料在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吸收能量而不破坏的能力。
韧性好的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3、化学性能指标(1)耐腐蚀性:材料抵抗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
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如化工厂附近,材料的耐腐蚀性尤为重要。
(2)耐久性: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性能稳定的能力。
耐久性好的材料能够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4、热工性能指标(1)导热系数:材料传递热量的能力。
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2)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材料温度升高 1 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大的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室内温度。
5、防火性能指标(1)燃烧性能:材料燃烧的难易程度和火焰传播速度。
常用FRP材料技术指标FRP(纤维增强塑料)材料是一种由纤维增强树脂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抗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化工等领域。
以下是常用FRP材料的技术指标:1.强度和刚度:FRP材料由纤维增强树脂组成,因此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
常用的FRP材料有碳纤维增强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等。
碳纤维增强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常用于要求高强度和刚度的领域,如航空航天。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则具有较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常用于建筑、汽车等领域。
2.寿命:FRP材料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不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此外,FRP材料还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够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使用。
3.耐腐蚀性:FRP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由于树脂基体的选用和纤维增强材料的保护作用,FRP材料能够耐受酸、碱、盐等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常用于化工行业、海洋工程等腐蚀性介质较多的领域。
4.热稳定性:FRP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FRP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基本稳定,不易发生改变。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树脂基体和纤维增强材料,以提高FRP材料的热稳定性。
5.断裂韧性:FRP材料具有较好的断裂韧性。
由于纤维和树脂的结合作用,FRP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吸收冲击能量,提高结构的耐冲击性能。
6.导电性:FRP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电性。
由于纤维增强材料是绝缘性材料,因此FRP材料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在电气工程领域有广泛应用。
7.加工性能:FRP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可以使用常规的成型工艺,如挤出、注塑、纺丝等,生产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此外,FRP 材料还可以与其他材料进行组合加工,以满足具体的应用需求。
总结:常用FRP材料的技术指标包括强度和刚度、寿命、耐腐蚀性、热稳定性、断裂韧性、导电性和加工性能等。
这些指标的优劣直接影响着FRP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效果。
常用建筑结构材料的技术性能与应用常用的建筑结构材料主要有水泥、建筑钢材、混凝土、石灰和石膏。
(一)水泥为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是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之一:1、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1)水泥的凝结时间。
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要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6大常规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低于45分钟,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长于6.5小时,其它5大类常规水泥的终凝时间不长于10小时。
2)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如果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即为安定性不良,就会使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施工中必须使用安定性合格的水泥。
引起水泥不安定性原因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游离氧化钙、氧化镁过多或者石膏参量过多导致的。
3)水泥的强度及强度等级。
水泥的强度是评价和选用水泥的重要技术指标,国家标准规定,采用胶砂法来测定水泥的3天和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根据测定结果来判断该水泥的强度等级。
4)其它技术要求。
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的细度及化学指标。
其中细度属于选择性指标,用细度以比表面积来表示。
2、常用水泥的特性及应用:1)常用水泥的主要特性,详见下表:2)6大常规水泥的选用,普通混凝土在普通级干燥环境下优先选用普通水泥,在厚大体积砼、高温环境及长期处于水中的砼优先选用矿渣、火山灰、粉煤灰、复合水泥,要求快硬早强型砼、高强度(大于C50级)的砼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严寒地区优先采用普通水泥;有抗渗要求的优先选用普通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有耐磨要求的砼选用硅酸盐和普通水泥;受侵蚀介质作用的砼选矿渣、火山灰、粉煤灰、复合水泥,3、常用水泥的包装及标志:袋装水泥在包装袋上必须标明:执行标准、水泥品种、代号、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生产许可证标志(QS)及编号、出厂编号、包装日期、净含量。
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技术指标1. 引言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对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监控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技术指标,包括水泥、钢筋、砖块和玻璃等。
2. 水泥的质量技术指标水泥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在混凝土制作中起到粘合作用。
水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以下是水泥常用的质量技术指标:•灼烧失重:水泥在高温下灼烧后的重量损失,一般不应超过5%。
•压缩强度:水泥的抗压能力,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有不同的强度等级要求。
•凝结时间:水泥凝结成坚硬体的时间,应符合规定的时间范围。
•细度:水泥的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细度不小于300平方厘米/克。
3. 钢筋的质量技术指标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增强材料,用于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以下是钢筋常用的质量技术指标:•强度:钢筋的抗拉力,一般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有不同的强度等级要求。
•锚固性: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能力,要求牢固可靠。
•弯曲性:钢筋在施工过程中的弯曲性能,应能够满足变形要求。
•锈蚀性:钢筋的耐腐蚀性,要求能够长期保持稳定性。
4. 砖块的质量技术指标砖块是建筑中常用的墙体材料,用于搭建建筑结构。
以下是砖块常用的质量技术指标:•抗压强度:砖块的抗压能力,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有不同的强度等级要求。
•吸水率:砖块吸水的能力,要求合理,以防止墙体渗水。
•尺寸误差:砖块的大小和形状误差,应符合规定的标准范围。
•导热系数:砖块导热能力的指标,决定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5. 玻璃的质量技术指标玻璃是建筑中常用的建材,用于窗户和隔断等。
以下是玻璃常用的质量技术指标:•视觉质量:玻璃的透明度和平整度,应无显著瑕疵。
•抗冲击性:玻璃的耐冲击能力,要求能够承受一定的冲击力。
•导热系数:玻璃导热能力的指标,决定了玻璃隔热性能。
•抗紫外线:玻璃的抗紫外线能力,以保护室内物品免受紫外线损害。
结论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技术指标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技术指标1. 介绍常用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的各种材料,包括混凝土、砖块、钢材、木材等。
这些材料的质量技术指标是评估其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技术指标,包括强度、耐久性、吸水性等方面。
2. 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技术指标2.1 混凝土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包括强度、耐久性和吸水性。
强度是指混凝土的抗压能力,通常使用抗压强度来衡量。
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寿命,主要与抗硫酸盐侵蚀、冻融循环等有关。
吸水性是指混凝土对水的渗透能力,一般使用渗透系数来评估。
砖块是常用的建筑墙体材料,其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包括抗压强度、吸水性和摩擦系数。
抗压强度指砖块的抗压能力,一般用标称抗压试验来评估。
吸水性指砖块对水的吸收能力,常使用吸水率来衡量。
摩擦系数是指砖块外表与其他材料外表之间的摩擦阻力,主要与砖块的外表处理有关。
2.3 钢材钢材是常用的建筑结构材料,其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包括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和焊接性能。
抗拉强度指钢材在拉伸状态下的抗力,是衡量钢材强度的重要指标。
弯曲强度是指钢材在弯曲状态下的抗力,常使用屈服强度来评估。
焊接性能是指钢材的焊接连接质量,主要与焊接接头的强度和无缺陷程度有关。
木材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其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包括密度、含水率和抗弯强度。
密度是指木材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常使用相对密度来评估。
含水率是指木材中含有的水分量,常使用枯燥状态下的木材质量与湿态下的木材质量之差来计算。
抗弯强度是指木材抵抗弯曲的能力。
3. 结论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技术指标包括强度、耐久性、吸水性、抗压强度、摩擦系数、抗拉强度、弯曲强度、焊接性能、密度、含水率和抗弯强度等方面。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选择适宜的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了解和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技术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永富, 张良成. 建筑工程质量与平安[M]. 内江师范学院出版社, 2024. 2. 林宏彬, 吴秉祥, 彭锡良. 结构工程材料[M]. 科学出版社, 2024. 3. GB 50010-2024 建筑结构荷载标准[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4.。
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指标水泥常用水泥1..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表的规定数值。
.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
注.细度为通过方孔筛的筛余百分数。
.氧化镁、三氧化硫含量为占水泥熟料的百分数。
.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
.主要性能和适用范围参见表。
几种特种水泥1..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表规定数值。
度必须高于前一龄期的强度。
.高铝水泥强度应予测定,其实测值不得低于同标号的指标。
.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
建筑用石、砂砌体用石材1..常见天然石材主要技术性能表天然石材(1) () 常见天然石材的主要技术性能可参照表。
(2) ()定的强度等级和岩种,并应质地坚实,无 风化、剥落和裂纹。
(3) () 时,抗压强度可参照以下数值: 毛石、毛料石粗料石、半细料石、细料石. 卵石卵石规格应基本一致,并应无脱层、蜂窝,外形应呈扁平状。
呈圆球状、针状、薄片状及表面特别光滑者不得使用。
. 毛石毛石砌体所用的毛石,包括乱毛石和 平毛石,其外形应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宜 小于㎝(砌挡土墙的毛石,中部厚度 不小于㎝)。
注:乱毛石系指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平毛 石系指形状不规则,但有两个平面大致平行的 石块。
4.. 料石(1) () 料石表面的加工,应符合表的要求。
(2) () 各种砌筑用料石的宽度、厚度均 不宜小于㎝;长度不宜大于厚度的倍。
料石规格尺寸的加工允许偏差符合表要求。
注:石灰岩的耐热、耐酸性较差,故高温及含有大量碳酸气或酸性废水的构筑物不宜使用。
料石表面加工质量要求 表接处~㎝范围内的部分。
. 有装饰层的料石表面,其加工应符合装饰施工的要求。
. 当设计对外露面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工。
料石规格尺寸加工允许偏差 表混凝土用石子.混凝土用石子的技术要求见表。
注:如设计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加工。
混凝土用石子的技术要求表注: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的混凝土。
混凝土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工艺混凝土是由水泥、碎石、砂和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一种人工制品。
它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和桥梁等工程中。
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和工艺对于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工艺。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包括强度、耐久性、施工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
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承受力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
抗压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压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是最常用的强度指标。
抗折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弯曲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2.耐久性: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是评价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抗冻融性、抗硫酸盐侵蚀性、抗氯离子侵蚀性等。
抗冻融性是指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中不发生损坏的能力。
抗硫酸盐侵蚀性是指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下不发生腐蚀的能力。
抗氯离子侵蚀性是指混凝土在氯离子环境下不发生腐蚀的能力。
3.施工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指的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可塑性和坍落度等特性。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在给定的工作性能下的流动性能,直接影响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
可塑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中能够顺利塑形成型的能力。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从施工时石油中的坍落性能,是衡量混凝土浆体粘稠度和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4.可靠性:混凝土的可靠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包括抗裂性、抗渗性、耐久性和韧性等。
抗裂性是指混凝土在受到荷载作用下不发生裂缝的能力。
抗渗性是指混凝土在受到渗水压力作用下不发生渗漏的能力。
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长时间作用下能够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
韧性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能够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对于混凝土的工艺来说,主要包括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养护措施等方面。
1.配合比设计: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比例和配比关系。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使用环境、施工条件等因素。
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规范要求建筑材料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和耐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材料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以确保读者对此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建筑材料质量标准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是指对于建筑材料所要求的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的规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性能标准: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是衡量其抗压、抗弯、抗拉、抗冲击等性能的关键指标。
常见的物理性能标准有强度、硬度、耐久性等。
2.化学性能标准:建筑材料的化学性能是指其抗腐蚀、抗酸碱性等性能。
常用的化学性能标准有耐腐蚀性、耐酸碱性等。
3.热性能标准:建筑材料的热性能是指其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等性能。
常见的热性能标准有导热系数、膨胀系数等。
4.电气性能标准:建筑材料的电气性能是指其导电性、绝缘性等性能。
常用的电气性能标准有导电性、绝缘性等。
5.生态环境标准:建筑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生态环境标准主要包括对室内空气质量、有毒物质含量等方面的要求。
二、建筑材料质量规范要求建筑材料质量规范是根据建筑材料质量标准制定的具体、细化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建筑材料质量规范要求:1.水泥:按照建筑材料质量标准,水泥应具备一定的抗压强度、硫酸盐腐蚀性、胶凝时间等要求,并且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钢筋:建筑钢筋应符合强度、抗滑移性能、化学成分等方面的要求,并且需进行钢筋焊接、切割等工艺操作时符合相关规范。
3.砖块:对于建筑砖块,需要符合一定的抗压强度、吸水率、尺寸偏差等要求,并且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4.玻璃:建筑玻璃应具备一定的抗冲击性、透光性、抗紫外线性能等要求,并且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沥青瓦:沥青瓦在安装和使用时应符合一定的防水性能、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要求,并且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规范的重要性建筑材料质量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保障工程质量:建筑材料质量标准和规范的执行可以确保建筑材料的性能符合要求,避免因材料质量不合格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
主要材料技术参数1.1金属天花吊顶材料技术参数所有使用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但不只限于下列国家规范、标准与要求。
1.1.1执行标准铝质天花须符合产品质量检验所检验标准GB/T3880.1-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部分GB/T 5237.1-2000铝合金建筑型材第l部分:基材ENl396/IS0 铝合金基材有机涂层,附原料生产厂证书GB/T l561-1992金属吊顶GB/T 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饭GB/T 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GB/T 3274-200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BS467金属吊顶系统吸音性能GB/T l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 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l720、GBl732、GBl764、GB6739、GB5938面板涂层GB/T 9988-1988光泽,耐碱性能,耐酸性能1.1.2穿孔、平板铝板的材料技术要求金属天花吊顶材料首先必须完全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和技术指标要求,在此基础上,尚需强调如下要求:质量好、耐用、易清洁、美观、防火(经表面处理后仍然保持不燃性A 级要求)、防腐蚀、安装维修方便。
1.1.2.1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1.2.1.1主要成份:Si≤0 3 Fe≤0.7 CU≤0.15 Mn0.8~1.2 Fe/Si≥2余量AL1.1.2.1.2力学性能:状态H26时抗拉强度σb=170~210Mpa伸长率σ≥3%1.1.2.1.3状态Hl8时抗拉强度σ b≥190Mpa伸长率σ≥2%1.1.2.2具体的技术要求如下:1.1.2.2.1颜色均匀,每批产品同-色泽,抗老化时间十年,并达到ENl396/IS0规定指标。
白色色差△Ea*b≤1.0NBS,其它颜色△Ea*b≤l.5NBS,有关技术要求符合GB/F9761-1988标准。
1.1.2.2.2材质:要求选用高档AA3000系列或以上优质铝合金板材。
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技术指标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技术指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这些指标不仅可以为建筑产品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也可以为建筑材料的选取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就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技术指标做一详细的介绍。
1.水泥水泥是一种主要用于建筑行业的材料,其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包括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生产日期等。
其中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在硅酸盐含量、放射性等指标方面要求严格;物理性能指标包括其在28天内的抗压强度、初始和终凝时间等。
2.混凝土混凝土是建筑中常见的搅拌材料,其质量技术指标包括强度、坍落度、骨料含量等。
其中强度是重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建设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相关标准。
3.钢材钢材在建筑中广泛应用,其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包括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外观质量等。
其中机械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和屈曲强度等指标,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木材在木建筑或木结构中使用的木材,其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包括含水率、密度、弯曲强度、桥式指标等。
其中,桥式指标主要用于描述木材的弯曲性质。
5.砖瓦砖瓦是建筑中常用材料,其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包括吸水率、抗压强度、耐火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为承重墙体、结构地面提供参考依据。
6.玻璃玻璃是建筑中常见的透明材料,其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包括透光率、吸收率、厚度等。
在建筑中,玻璃用作幕墙和窗户,需要具备一定的光学性能。
7.石材石材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其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包括密度、抗压强度、耐磨性等。
其色泽、纹理等也是外观质量中的重要指标。
总之,建筑材料的质量技术指标涵盖了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等多个方面,可以为建筑产品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建筑工程师和材料供应商可以依据这些指标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质量。
一、铜止水带物理力学性能指标1)紫铜止水片应作冷弯试验,180o时不裂缝,冷弯0~60o时,连续张闭50次无裂缝。
2)紫铜止水片的厚度及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抗拉强度不小于205MPa,伸长率不小于20%。
铜止水带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应满足GB/T2059-2008《铜及铜合金带材》的规定,其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2040-2008)《铜及铜合金板材》中规定的T2(或T3)冷轧软纯铜板的要求。
止水铜片表面应光滑平整,并有光泽,其浮皮、锈污、油漆、油渣均应清除干净,如有砂眼、钉孔,应予焊补,如有撕裂,应采用与翼缘等宽的母体材料进行单面搭接焊(如有条件时应进行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且四周接触面均须满焊。
二、橡胶止水带1)橡胶止水带的耐久性应满足《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DL/T5215-2005)的规定。
2)橡胶止水带厚度不小于10mm,宽350mm,性能满足表1要求:表1 橡胶止水带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表聚硫密封胶(聚胺)聚硫密封胶物理性能应满足JC/T 483-2006《聚硫密封胶》标准及招标文件要求,聚硫密封胶应具有自黏结性能,高温不流淌,低温不硬化,定伸粘结性无破坏,浸水后定伸粘结性无破坏,冷拉-热压后粘结性无破坏。
应为专业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提供无毒报告。
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表3要求表2 JC/T 483-2006《聚硫密封胶》物理性能要求表3 聚硫密封胶性能指标表(招标文件)闭孔泡沫塑料板根据《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及招标文件, 闭孔泡沫塑料板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闭孔泡沫塑料板采用高压聚乙烯低发泡闭孔泡沫塑料板,与密封胶相互作用材料性能无变化。
2)渠道衬砌用闭孔泡沫塑料板还应满足以下指标:密度≥90 kg/m3,吸水率≤2%,压缩强度(压缩50%)为0.5MPa~0.6MPa,压缩强度(压缩10%)>0.12MPa,压缩永久变形≤2%,抗拉强度≥0.15 MPa,撕裂强度≥4.0N/mm,延伸率≥100%。
常用建筑钢材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强度:强度是钢材的最重要的技术性能之一,包括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最大抗拉应力。
建筑结构所使用的钢材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荷载和外部力的作用。
2.延展性:延展性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也称为塑性。
建筑结构所使用的钢材需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以便在受到外部冲击或震动时能够发生塑性变形而不会断裂。
3.韧性: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能够吸收大量的能量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建筑结构所使用的钢材需要具有良好的韧性,以抵抗外部冲击和震动的影响。
4.硬度: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局部切削或压痕形成的能力。
建筑结构所使用的钢材需要具有适当的硬度,以保证其表面不易受到磨损或划伤。
5.可焊性:可焊性是指材料在焊接过程中的表现。
建筑结构所使用的钢材需要具有良好的可焊性,以便进行焊接连接并保证焊缝的质量和强度。
6.耐腐蚀性:耐腐蚀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大气、水、化学物质等侵蚀时的抵抗能力。
由于建筑结构常受到湿润环境或化学物质的侵蚀,所以建筑钢材需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7.可焊接性:可焊接性是指材料在焊接过程中的初始工艺性能,包括易熔性、润湿性以及图形性;以及焊接后的力学性能,包括塑性、抗应力腐蚀能力和力学性能。
8.焊缝性能:焊缝性能是指焊接后的材料强度、韧性、抗冲击性能等。
焊缝强度应达到或接近基体强度,韧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焊缝应满足精确的尺寸要求。
9.剪切性:剪切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
建筑结构所使用的钢材需要具有良好的剪切性,以承受剪切力的作用。
10.热处理性:热处理性是指材料在加热后进行一定的冷却过程后,材料组织和性能发生的变化。
钢材在热处理过程中能够调整改善其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总的来说,常用建筑钢材需要具备强度、延展性、韧性、硬度、可焊性、耐腐蚀性等多种技术性能指标,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施工质量评估指标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持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评估施工质量,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本文将介绍基于施工质量评估的相关指标内容,以期为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一、工程结构稳定性指标工程结构稳定性是衡量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这里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指标进行评估。
例如,在建筑领域可以采用以下指标:1. 基础承载力:评估基础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能够承受设计荷载,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2. 结构变形:通过测量建筑结构的变形情况,判断工程是否存在过度变形的情况,以免影响使用和安全。
3. 抵抗震动能力:对于地震频发的地区,评估工程抗震性能的指标是必不可少的,需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评估。
二、工程材料质量指标在施工过程中,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工程材料质量指标:1. 混凝土强度:通过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测试,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技术是否达标。
2. 钢筋强度:对用于加固结构的钢筋进行抗拉试验,以确保钢筋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和抗拉性能。
3. 砖石材料质量:对于砌体结构,检验砖块或石材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包括尺寸、抗压强度等指标。
三、施工工艺指标施工工艺是工程质量的保障之一,可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 施工计划执行情况:评估施工进度是否符合计划要求,施工过程是否按照规范进行,以及是否出现工期延误等情况。
2. 施工现场管理:包括现场安全、环境保护、材料堆放等方面的指标,以评估施工现场是否符合相关的管理要求。
3. 施工质量控制过程:评估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否得当,包括质量检查、试验记录、关键工序的监控等方面。
四、工程验收指标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以确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验收指标:1. 规范要求合格率:根据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评估工程的合格率,以确定工程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标准一、引言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标准是保证建筑物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几种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二、水泥的质量检测标准水泥是建筑材料中常用的一种,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的质量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
外观质量检测标准要求水泥颜色均匀,无异常色泽、气味和夹杂物;化学成分检测标准要求水泥含有规定比例的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成分;物理性能检测标准包括试验用水泥的凝结时间、胶结时间、强度等方面的测试。
三、钢筋的质量检测标准钢筋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骨架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和安全性。
钢筋的质量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化学成分、综合性能、外观质量等方面。
化学成分检测标准要求钢筋含有规定比例的碳、硅、锰、硫、磷等元素;综合性能检测标准包括钢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性等物理性能的测试;外观质量检测标准要求钢筋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变形、氧化、腐蚀等缺陷。
四、砂浆的质量检测标准砂浆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粘结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强度和耐久性。
砂浆的质量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能等方面。
外观质量检测标准要求砂浆的颜色均匀、无明显夹杂物;物理性能检测标准包括砂浆的抗压强度、粘结强度、干缩性等方面的测试。
五、砖块的质量检测标准砖块是建筑物中常用的建筑砌块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
砖块的质量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压强度等方面。
外观质量检测标准要求砖块表面应无明显破损、裂缝、氧化等现象;尺寸偏差检测标准要求砖块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应在一定范围内;抗压强度检测标准要求砖块的抗压强度达到规定数值。
六、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标准沥青混凝土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材料,质量的好坏关系到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标准主要包括配合比、密度、韧性等方面。
前言本书从第一版组织编著到第三版修订出版历时二十载,付出了一代人、一百多位专家的心血。
他们中间一些人已经离我们而去,王伯龙同志抱病坚持完成了编写任务,伍芬林同志在身患绝症之际参加了第三版的修订,逝世前一个月还对修订稿作了最后一次补充。
我对他们的英年早逝深感悲痛和惋惜,读者将会和我一起纪念他们为本书作出的贡献。
我相信,他们的名字将和这本书一起长久流传下去。
本书是我国最早全面分析工程质量通病的工具书,从1984年出版至今已重印20次,累计印数达57万册,成为我国建筑图书中持续发行期最长、发行量最大、发行覆盖面最广的少数几种图书之一。
究其原因:一是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是一个长期的、涉及面广的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只要工程建设一天不停顿,防治质量通病就一天也不能松懈;只要建筑工程继续在发展,防治质量通病这个课题就需要不断更新内容;二是编写本书有着明确的宗旨,不是为个人树碑立传,而是急读者之所需,怀着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服务的心愿,以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为读者编好书,要让读者感到本书确实可读、可学、可用;三是融合了一般图书的优点和辞书的特点,采用了一种新颖的编排形式,从书名、章节设受到条目编排,都进行了独特的构思,取得了实用、简明、便查的效果;四是汇集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志同道合的写作伙伴,特别是在经历十年浩劫,缺乏参考资料和现成模式的情况下,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对读者负责的诚意,尽其所知,倾心传授。
本书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又作了较大改动,有些章节全部重新改写并增补了新的内容,个别章节作了删节,新编了施工测量、爆破、深基坑、浅基础、地下连续墙、特种混凝土、建筑幕墙、古建筑和室外工程等9章,全书由原40章调整为50章,质量通病条目由第二版的1040项增加到1633项,并按照第二版出版后新发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全书作了修订,使本书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重在预防,一旦产生质量通病,甚至酿成事故,即使尚可补救,但已造成损失,留下缺憾,事后治理,实属无奈,亡羊补牢,终究不是上策。
参与编写本书的诸同仁,对此深有同感。
为此编者恳切希望广大读者不仅在工程发生质量通病之后,阅读本书,查找原因,寻求治理方法;更应在工程实践中认真研读,事先采取周密的预防措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借此第三版出版之际,谨向本书新老读者和出版、发行人员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1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指标1.1 水泥1.1.1 常用水泥1. 1.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表1-1的规定数值。
2.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2的规定。
注:1.细度为通过80方孔筛的筛余百分数。
2.氧化镁、三氧化硫含量为占水泥熟料的百分数。
3.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6.0%。
3.主要性能和适用范围参见表1-3。
1.1.2 几种特种水泥1.1.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表1-4规定数值。
度必须高于前一龄期的强度。
2.高铝水泥28d强度应予测定,其实测值不得低于同标号的3d指标。
2.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5的规定。
1.2 建筑用石、砂1.2.1 砌体用石材 1. 1.天然石材(1) (1) 常见天然石材的主要技术性能可参照表 1-6。
(2) (2) 定的强度等级和岩种,并应质地坚实,无 风化、剥落和裂纹。
(3) (3) 时,抗压强度可参照以下数值:毛石、毛料石 30MPa粗料石、半细料石、细料石 40MPa2. 卵石卵石规格应基本一致,并应无脱层、蜂窝,外形应呈扁平状。
呈圆球状、针状、薄片状及表面特别光滑者不得使用。
3. 毛石毛石砌体所用的毛石,包括乱毛石和 平毛石,其外形应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宜 小于15㎝(砌挡土墙的毛石,中部厚度 不小于20㎝)。
注:乱毛石系指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平毛 石系指形状不规则,但有两个平面大致平行的常见天然石材主要技术性能 表1-6注:石灰岩的耐热、耐酸性较差,故高温及含有大量碳酸气或酸性废水的构筑物不宜使用。
料石表面加工质量要求 表1-7石块。
4.4. 料石(1) (1) 料石表面的加工,应符合表1-7的要求。
(2) (2) 各种砌筑用料石的宽度、厚度均 不宜小于20㎝;长度不宜大于厚度的4倍。
料石规格尺寸的加工允许偏差符合表1-8要求。
1.2.2 混凝土用石子1.混凝土用石子的技术要求见表1-9。
注:1.相接周边的表面系指叠砌面、接砌面与外露面相 接处2~3㎝范围内的部分。
2. 有装饰层的料石表面,其加工应符合装饰施工的要求。
3. 当设计对外露面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工。
料石规格尺寸加工允许偏差 表1-8 注:如设计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加工。
混凝土用石子的技术要求 表注: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针状颗粒定义:颗粒枨度大于该颗粒级平均粒径的2.4倍;片状颗粒定义;厚度小于该粒级平均粒径的0.4倍。
2.石子的颗粒级配标准应符合表1-10要求。
2.单粒级一般用于组合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的碎石或卵石混合使用,以改善它们的级配或配成较大粒度的连续粒级。
3.根据混凝土工程和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后,在特殊情况下允许直接采用单粒级,但必须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1.2.3 轻集料1. 1.不同密度等级的轻粗集料的筒压强度应不低于表1-11的规定。
2. 2.不同密度等级轻粗集料的吸水率应不大于表1-12的规定。
轻粗集料的吸水率表1-123. 3.轻集料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1-13 的规定。
1.建筑用砂的技术要求见表1-14。
2.砂子的颗粒级配标准应符合表1-15要求。
1.2.4 建筑用砂1.建筑用砂的技术要求见表1-14。
2.砂子的颗粒级配标准应符合表1-15要求。
注: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于5%。
1.3 石灰、石膏1.3.1建筑用石灰1. 1.建筑生石灰的技术指标见表1-16。
建筑生石灰的技术指标表1-162.建筑生石灰粉的技术指标见表1-17。
3.建筑消石灰粉的技术指标见表1-18。
1.3.2 建筑用石膏1. 1.建筑石膏技术要求见表1-19。
2. 2.粉刷石膏的技术要求见表1-20。
1.4 混凝土外加剂1.4.1 减水剂1. 1.普通减水剂品名和技术性能参见表1-21。
4.1.4.2 常用早强剂1. 1.氯盐早强剂的技术性能见表1-25。
5. 有机胺类及复合早强剂的技术性能参见表1-29。
1.4.3 混凝土防冻剂1. 1.复合防冻剂的品名和技术性能参见表1-30。
2. 2.早强型防冻剂的品名和技术性能参见表1-31。
1.5 砖、瓦1.5.1 砖1. 1.烧结普通砖(1)烧结普通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32规定。
注:完整面系指宽度中有大于1㎜的裂纹长度不得超过30㎜;条顶面上造成的破坏面不得同时大于10㎜×10㎜。
(2)烧结普通砖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表1-33要求。
(3)烧结普通砖的抗风化性能应符合表1-34规定。
2.承重粘土空心砖(烧结多孔砖)(1)(1)承重粘土空心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35要求。
注:凡有下列缺陷之一者,不能称为完整面:1. 1.缺损在条面或顶面上造成的破坏面尺寸同时大于20㎜×30㎜;2. 2.条面或顶面上裂纹宽度大于1㎜,其长度超过70㎜;3. 3.压陷、焦花、粘底在条面或顶面上的凹陷或凸出超过2㎜,区域尺寸同时大于20㎜×30㎜。
(2) 承重粘土空心砖不同等级强度应符合表1-36要求。
3. 蒸压灰砂砖(1)(1)蒸压灰砂砖的强度和抗冻性指标见表1-38。
(2)(2)蒸压灰砂砖的外观质量标准见表1-39。
注:凡有以下缺陷者,均为非完整面:1. 1.缺棱尺或掉角的最小尺寸大于8㎜者;2. 2.灰球粘土团、草根等杂物造成破坏面的两个尺寸同时大于10㎜×20㎜者;3. 3.有气泡、麻面、龟裂等缺陷者。
4. 粉煤灰砖(1)粉煤灰砖的技术性能指标见表1-40。
2.优等品的强度级别应不低于MU15,一等品的强度级别应不低于MU10。
(2) 粉煤灰砖的外观质量标准见表1-41。
注:在条面或顶面上破坏面的两个尺寸同时大于10㎜和20㎜者为非完整面.1.5.2 瓦1. 1.粘土平瓦(1)(1)粘土平瓦的规格尺寸见表1-42。
规定。
(2) 粘土平瓦的质量应符合表1-432.混凝土平瓦(1)(1)混凝土平瓦的物理性能指标见表1-44。
3. 油毡瓦(1)(1)油毡瓦的物理性能指标见表1-46。
1.6 砌块1.6.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抗压强度见表1-48。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49要求。
注:非采暖地区指最冷月份平均气温高于-5℃地区;采暖地区指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地区。
1.6.2 加气混凝土砌块1.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要求见表1-50。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要求表1-502.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技术性能见表1-51。
注:立方体抗压强度是采用100㎜×100㎜×100㎜立方体试件,含水率为25%~45%时测定的抗压强度。
1.6.3 粉煤灰硅酸盐砌块1.粉煤灰硅酸盐砌块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见表1-52。
2.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的技术性能见表1-53。
1.7钢筋混凝土用钢筋1.7.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1.热轧带肋钢筋的牌号和化学成分见表1-54。
1. 2.热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55规定。
1.7.2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1. 1. 光圆钢筋的化学成分见表1-56。
2. 2.1.7.3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1. 1.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化学成分见表1-58。
2. 2.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59规定。
1.7.4 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1. 1. 热处理钢筋的化学成分见表1-60。
1.7.5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1.消除应力钢丝的力学性能见21.1附录Ⅰ“预应力钢丝质量标准与验收方法”。
2.光面冷拉钢丝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62规定。
0。
23.刻痕钢丝的力学性能见21.1附录Ⅰ“预应力钢丝质量标准与验收方法”。
1.7.6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 1.预应力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见表1-63。
1.7.7 冷轧带肋钢筋1. 1.冷轧带肋钢筋的牌号和化学成分见表1-64。
注:60钢、70钢的Ni、Cr、Cu含量各不大于0.25%。
2. 2.冷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65规定。